第一篇:关于村养蚕业兴衰原因的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村养蚕业兴衰原因的调查报告
摘 要: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生活依旧没有很富裕,特别是有些村没有民办企业,农民只有靠种粮食、外出打工等方式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支出。因此,有些村只能靠一些副业来挣得更多的收入,例如,有养猪的,有养鸡的,但是在多数的农村以养蚕为主的较多,养蚕业这个副业由兴到衰在农村慢慢的演绎着。于是我便对养蚕业的兴衰原因进行了调查,并阐述了自己一些观点,提出了自己一些建议。关键字:
养蚕业 兴衰 技术支持 养蚕热潮 重视度 经济危机 正文:
一、村养蚕业兴起的原因:
1、没有更多其他经济来源
农村毕竟是经济发展薄弱,没有更好的其他经济来源,农民大部分是没有接受过更好的教育,没有很好的文化知识。所以大部分农民只能发展一些自己能力所及的经济。在农村寻找一些赚钱的事情是很难的,这必须考虑到很多东西,如农民的文化知识、农村的经济发展结构等。因此,许多农民选择了养蚕,这是许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应更注意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注意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2、养蚕业赚钱快
之所以许多农民选择养蚕业还有一个很总要的特点,那是养蚕业赚钱快,基本上养一次蚕只需要十几天就可以上蔟,而且镇里回收并直接付钱。因此我们村许多农民选择了养蚕业,毕竟这些钱来源可靠,可以解燃眉之急,农民所选择了养蚕业。
许多外出打工的人可以超出十几天在家里帮忙养蚕,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养蚕业一年可以养四次,这样本村农民家里一年可以有四次收入。时间短,见钱快。
3、有技术支持
对于养蚕业,镇里是很支持的,因为它是镇上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现在镇里建立了蚕茧站,还给每个村配发技术员,这显示了本镇对养蚕业的特别重视。由于镇里的重视使很多村子的养蚕业得到了发展的迅速。
4、养蚕业多带来的热潮
许多本村农民当外出没工作可干时,他们看到养蚕可以带来家里的补贴,于是各家纷纷栽种桑树准备养蚕。从嫁接小桑树到桑树长大,村民们悉心照顾着,这是他们的心血。当养蚕业给村民们带来很多收入时,其他人们也看到了明显的收入,于是都纷纷种桑养蚕,这样桑树在村里迅速生长代替了粮食庄家的生长。正是由于养蚕业带来的热潮使更多村民们升起了养蚕的信念。一批又一批的桑树在田地里生长着,从远处望向我们村庄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在我们村到处都可以闻到桑树的气息。这样一来使村里、镇里更加关注我们村的养蚕业,这就是所谓的养蚕热带来的热潮。
5、需要科学知识少大部份人能操纵
这是我总结的第五个原因,正是由于养蚕业容易理解可使大多数蚕农们容易操作,所以许多村民们兴起养蚕的意愿。养蚕业其实是一门大学问,但是对于蚕农来说他们只需要掌握很少知识便可以养蚕。蚕农们只要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桑认真养蚕,便可以养出大的好的蚕茧来,这是一个仔细、细心的过程。
所以可以说养蚕业是一门大学问,但对于蚕农来说只需要掌握很少知识。“需要科学知识少大部份人能操纵”这句话对于蚕农来说是正确的,这也导致了许多本村村民们放下锄头走上养蚕的道路。这可以给许多贫穷、没有文化的村民们带来前进的希望,只要有一张手他们便可以掌握养蚕的技术。
二、村养蚕业衰落的原因
1、蚕农太多,蚕茧价格下跌
随着近几年,蚕农越来越多,镇里供求不平衡,以至于镇里蚕茧站只能降低蚕茧的价格来缓解供求的影响。以至于许多蚕农放弃了养蚕的想法,原来许多田地里绿油油的桑叶都变成了庄稼,这样一来导致了蚕农的减少,所以这是一个原因导致了本村养蚕业的衰弱。原本在家养蚕的村民又都外出打工去了,原来浓郁的桑叶味变成了庄稼的味道,这样一来村里来来去去大的人们都奔走在农田和家
之间。
2、桑树占地太多,养殖难
桑树占地多,而且容易破坏本来的土地结构,种植也难,这也是养蚕业又盛到衰的一个原因。桑树载种之前要先嫁接,然后要育苗,最后才能栽种,桑树虽然生长快,但是它的根生长太旺盛严重破坏土地结构。而且桑树培育太难了,种植桑树的土地土质肥沃,土层要厚,集中成片,排灌条件要好,而且要避免有环境污染的土地,成品苗以冬前栽植为宜,且可合理密植,这些条件对于污染较轻的农村来说是不难办到的,待桑苗长成后,浇水松土,除草,剪伐,病虫害防治都是不可缺少的步骤。而且,蚕吃桑多了才能产蚕茧好而且大,所以必须栽种足够多的桑树,比如我们家的天地基本上全是桑树了。所以说,桑树占地多,养殖难。
3、蚕容易死亡
在家里养蚕最怕的是有异味,只要蚕问找味道就会死亡,那怕是化妆品也会导致蚕到死亡。这也导致了蚕农们放弃了养蚕的目的,农村家里,田地里难免会要打农药来除灭害虫,但是这也是蚕的杀手,所以在家里养蚕是及其不容易的。
蚕养殖要有好的温度和湿度,要是不符合条件蚕也会死亡的。特别是桑叶也有一定的条件的,桑叶采回后要注意储藏,一般采用的为缸贮法,即在缸内放一干净无度的果笼盖,缸底盛放少量清水,将桑叶整齐,叶柄向下沿缸边盘放,中间留孔,注意不得叠的过紧,上盖湿布,并将缸放到低温多湿处,注意湿布应常洗,缸水应每天换一次。
用桑叶喂蚕时也应注意,小蚕期给桑要把桑叶切成为蚕体2倍大的方形,每昼夜给桑四次,分别为早5时,上午10时半,下午3时,晚9时,给桑量应根据蚕的发育程度和蚕头的稀密度灵活掌握,一般掌握饷食后1-2次给桑少,盛食吃饱,将眠蚕减少。
我认为“蚕易死亡”这个原因是村民们放弃养蚕的最主要的一条,例如我们家养的蚕,在近两年来特别容易死,而且易得病,这个现象在我们村其他蚕农家里也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样一来导致了养蚕业迅速的衰弱。
4、乡镇重视度减少
这两年来镇里对养蚕业似乎重视率降低了,他们不再关心蚕农的心情,蚕茧的价格一再下跌,镇政府不顾不问,似乎一些村民对镇政府失去了信心。虽然这个原因比起前几个原因有点小,但是据我总结它也会让坚持养蚕的蚕农们失去信心,使蚕农们彻底放弃了养蚕的事业,最后还是外出打工去了。由此看来镇政府的领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大二上学期了学习了毛邓三,我觉的镇政府应贯彻党的方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为人民服务。
5、近年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近年的经济危机是给中国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不说对我国的影响吧,就是对我们村的养蚕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是08年末蚕茧价格降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要导致了我们村养蚕业的衰弱。对于经济危机就只谈这些吧!
三、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加大重视力度
现在乡镇在给予一定技术支持的同时,应该同时加强对农村养蚕业的重视力度,提高广大的农民对养蚕提高收入的信心,让农民放心养蚕。
2、加大对养蚕业的投入
乡镇在扶持该产业的同时,要不断寻找销售渠道,争取卖一个好价钱,让农民钱包鼓起来。与此同时,乡镇应该相应地鼓励建设一些蚕加工企业,从而不用将蚕运往外地,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另一方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蚕的收购价格,使农民受益。
3、建设相应第三产业
镇里引进外资实现一条龙的加工,由村民养蚕,镇里回收后然后抽蚕丝,销售到建服装厂,最终实现蚕收购价格的提高。
四、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对村养蚕业兴衰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一个产业的兴衰对广大农民的特殊意义。“民以食为天”,农民找到一个提高经济收入的来源是不容易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致富产业扶持的力度,在各方面提供帮助,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的复兴,使广大的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农民务必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掌握科学致富的道理,从
而为今后提高生活质量作保证。
第二篇:论佛教在印度的兴衰及其原因
论佛教在印度的兴衰及其原因
摘要: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并在中国传播了十分长的一段时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也经历了产生、兴盛、衰微、溃灭和复兴的复杂多变的历史过程。读史使人明理,纵观佛教兴衰,其中原因耐人寻味,佛教也在世界宗教发展史上写下了独特的篇章。
关键词:印度;佛教;兴衰;原因
佛教的产生的条件和背景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印度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产物。由于印度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把人们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种姓之间的社会地位迥异,而且,在四等级间,实行严格、僵化的隔绝制度。当时的奴隶主阶级为了强化这种制度,严格规定不同种姓之间的权利和生活方式。面对这种地位不同,待遇悬殊的不公平规定,除婆罗门外的种姓都对此不满。可是,维持这种等级制的婆罗门教,却把这种制度加以神化,大肆宣扬种姓制度是神的意志体现。婆罗门的这种作法,为主张中性平等的佛教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随着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开始了资本积累,拥有了大量财富,从而他们的联合势力壮大了起来,追求更高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这时,面对婆罗门教的不平等种姓制度,他们迫切需要为他们提供一种新的思想武器以战胜婆罗门教。佛教就是从由此产生的沙门思潮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派别。它针对婆罗门教主张婆罗门为最高种姓,有巨大的特权,专横地统治其他种姓的纲领,提出众生平等的主张,反对特权政治,因而受到除婆罗门外的一切种姓的维护。所以,佛教一产生,很快就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中,使其社会势力大大地超过了婆罗门教。
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佛教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他29岁时离家出走,经过在摩揭陀学习“瑜伽法”和在苦行林修行6年后,仍无所获。在骨瘦如柴,生命垂危时,受牧羊女提供羊乳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盘坐49天,终于大彻大悟,获得解脱。此后他在古印度传教45年。他不仅收下五百弟子,还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奠定佛教基本教义。摩揭陀国王因敬佩释迦,极力支持佛教传播。后来,又得到释迦本族人和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佛教势力逐渐扩大。
到了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阿育王用武力扩张版图,佛教也随着战争胜利得到极大发展。阿育王在战争中体会到光靠杀不行,还要依靠佛法来征服人心才能巩固政权。因此他大力宣传和推广佛教,使得佛教得到大发展。他甚至还派人去邻国宣传佛教,使佛教传播到了更远的地区。
另一个推广佛教的功臣,是贵霜王朝的色迦王。他在中亚细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他效法阿育王,在征服别国时,提出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信仰佛教。而迦王除在版图扩张外对佛教发展的贡献就是他开始雕刻佛像、菩萨像,而按原来佛教的规定,是不拜偶像和不雕佛像的。他开了先例,影响到以后偶像崇拜的形成,同时更直观地推广了佛教。
佛教的衰落至溃灭
佛教发展到公元七世纪后,就出现了衰落的趋势。由于印度出现许多封建割据的小国,它们在彼此斗争中,看重武力,淡漠了思想说教,恰好此时的佛教宗派,只宣扬一些空洞的理论,越来越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加上佛教的非暴力主张,更不合进行武力兼并的封建统治者的胃口,他们不仅不支持,还处处窒息佛教的传播。这样,佛教就进入了它的另一个时期,即密教时期。神秘化的密教的出现,是佛教在印度走向衰落的重要象征。
佛教的这种衰落趋势,在十世纪开始时更加加剧了,到了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终于完全溃灭。溃灭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三点。
①佛教的非暴力理论已不适合封建小国彼此争夺的历史现状。佛教的非暴力理论只能在统一的王朝中才能得到有效应用。当公元五世纪以后,外族入侵和封建势力兴起,王朝瓦解,小国出现并陷入不断斗争和兼并的情况,形成了重视武力的风气,促使了强调非暴力的佛教衰落下去。
②由于阶级状况和封建制度下的新的变化,促使了印度教的复兴。佛教兴起时并没有否定种姓制度,只不过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因此在佛教流行的岁月中并没毁灭种姓制度,在客观上还造成了婆罗门与刹帝利矛盾缓和,社会贫富分化,造成利益集团要求种姓隔离,印度教比佛教更符合他们需求。而且佛教高僧的腐化贪利也使佛教影响力减弱。到了十世纪,印度教已经超过佛教,在全国占据了优势。
③外族伊斯兰教诸王的入侵,促使佛教的最后溃灭。八世纪初,阿拉伯的阿马亚王朝入侵印度。十世纪末,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又大举入侵,后来的阿富汗苏丹马穆德占领后采取的武力传教方针,强迫印度人民信奉伊斯兰教。特别是十三世纪,德里苏丹国建立后,伊斯兰信徒把持国家高官显职,更使佛教日益式微。在这过程中,大量的佛教僧侣被杀,佛寺文化几乎全部遭到毁灭,使本来已趋于衰落的佛教,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因而佛教的溃灭,在十三世纪便成了定局。
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佛教在十三世纪于印度溃灭之后,到了十九世纪,才从斯里兰卡返回印度,因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佛教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到一定作用,因而才得到了复兴。
当时,斯里兰卡的贵族达摩波多,在英国殖民当局的同意下,于1891年在印度创建了“大菩提会”。该会积极展开多种形式的组织活动,培植僧侣,发展教徒,尤其在一些知识分子中,竟出现了研究佛教的热潮。特别是1948年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一直把支持和发展佛教作为巩固其政权的重要手段之一。该党鉴于印度贱民对于其非人道的低下地位的不满,在贱民中发起了大规模的“改信运动”。这个运动是由1956年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严密地组织起来的。他颇有号召力,致使改信的贱民达到四十多万人,现已成立了几十个佛教组织。正是这样的培植,佛教才能在印度溃灭后得到复兴。目前,印度佛教的复兴,正随着印度的社会和政治运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兴盛、衰落、溃灭、复兴,绝对是一部恢弘的历史大片。这部大片的上映全赖印度社会以及政权的需求,是成也需求,败也需求。释迦曾对弟子遗言说:一切万物无常存者。佛教在印度的历史正印证了他的话。不过不知道要是继续让释迦一直领导着佛教,佛教又会怎么样呢?可惜历史的巨轮一直前进,无法逆流,这一切都只能是我们自个的思考,并无答案。
参考文献:《世界文明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世界七大宗教》,重庆出版社,1986年8月版
第三篇:针纺织品业调查报告
针纺织品市场调查报告
针织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纺织品就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在国际市场,中国中、低档针织品凭借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并形成了以中国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代表的几大出口区域。但在进出口方面,针织业也面临纺织工业所遇到的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问题,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针织品主要是以来样来料加工、OEM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出口产品的档次低,使中国针织产品难以获得高附加值。中国针织业要想进一步加快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步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产业升级,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并在品牌、质量、特色等方面重力出击。
由于纺织业对劳动力依赖性很大,使得中国的低工资成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和成熟的技术配套,未来全球针织业将会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发展,而作为纺织、成衣业的中上游产业,随着海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针织业正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并形成区域性针织基地。总体上来讲针织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后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只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在经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经轴,然后上机生产。纱线从经
轴上退解下来,各根纱线沿纵向各自垫放在经编针织机的一只或至多两只织针上,以形成经编织物。在某些针织机上也有把纬编和经编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时在针织机上配置有两组纱线,一组按经编方法垫纱,而另一组按纬编方法垫纱,织针把两组纱线一起构成线圈,形成针织物。由同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在纬编针织物中沿着纬向配置,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沿着经向配置。
2000年针织行业开始全面复苏,改写了之前连续9年行业效益下滑的历史,生产、销售、利润一直保持同步增长。数据显示,“十五”期间,针织行业年增长率达到22%,居纺织行业之首;针织服装的出口总额占服装出口总额的50%;针织工业总产值已超过纺织工业总产值的10%,针织工业成为“十五”期间纺织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同时,在针织产品出口方面,针织行业以量为主的出口模式也在悄然变化。从海关统计数字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针织服装出口已经出现新变化,针织服装及附件累计出口创汇达到449.0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5.44%;针织服装累计出口数量达到181.51亿件,同比增长了24.85%。更令人关注的是,针织服装出口的金额增长幅度已经高于数量增幅20.59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达到2.18美元,比上年的1.82美元提高了19.8%,2006年成为针织服装近10年来平均出口单价增幅最高的一年。2007年,针织服装产业再传捷报:累计产量为107.22亿件,同比增长15.6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
其中,针织内衣行业的发展最能反映出针织行业的发展特性。在2006年的中国零售市场调研报告中,内衣以16.7%的速度跃居服装行业增长前3位,无论是普通内衣、美体内衣、保暖内衣、家居服,还是文胸、内裤……针织内衣正成为中国服装市场消费的一个热点。
从主要省市情况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是我国针织服装的3大生产地,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7.77%、19.98%、19.62%,排第4位的是江苏省,所占比重为11.32%,福建、江西、上海、河南等省市依次排列,占比在1%~7%不等。从增速来看,2007年浙江、福建、江西等省份产量增长较快,同比增幅分别为22.80%、40.13%、33.01%,上海市产量同比则略降1.61%。
但在我国的针纺织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产品结构单一,出口单价下降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企业自身开发设计、营销能力严重滞后;
品牌宣传不力、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不高;
市场运作水平较低;
针织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织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中国针织业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针织技术和相关设备向高效、节能、环保及电子控制方向发展,针织产品呈现多元化、高档化和功能化的发展趋势。
在国际市场,中国中、低档针织品凭借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并形成了以中国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代表的几大出口区域。但在进出口方面,针织业也面临纺织工业所遇到的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问题,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针织品主要是以来样来料加工、OEM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出口产品的档次低,使中国针织产品难以获得高附加值。中国针织业要想进一步加快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步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产业升级,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并在品牌、质量、特色等方面重力出击。由于纺织业对劳动力依赖性很大,使得中国的低工资成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和成熟的技术配套,未来全球针织业将会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发展,而作为纺织、成衣业的中上游产业,随着海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针织业正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并形成区域性针织基地。总体上来讲针织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为进一步扩大我公司的产品经营力度,公司特派各部门业务员到市场进行调查。
(一)对***市周边地区采购商的**印染布品系列产品调查
**印染布品系列产品在***市周边地区采购商心目中的知名度、认可度
消费者对**印染布品系列产品的兴趣度及选购状况
消费者对其它竞争品牌的认知程度
1.消费者对**印染布品系列产品的建议
(二)对***市消费者的儿童内衣调查
被访者对元首儿童内衣的认可程度
对儿童内衣的选购需求
对儿童内衣的选择习惯
试穿后对元首儿童内衣的满意度
对该产品的建议
(一)区域范围
*********市。
(二)调查对象的范围
1、**印染布品系列产品调查范围
***市市周边:**印染布品系列产品
***市:**印染布品系列产品及内衣产品
2、被访者调查范围
***市周边:西柳采购供应商
***市:五爱市场采购供应商
根据双方的前期交流,询问**印染布品系列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满意度,我们将采用纯口头提问调研方式进行调查;
问题1:消费者对询问**印染系列产品的认知程度和对同类商品的比较;
问题2:消费者满意度如何,是否经常有回头客。
我们按照计划对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1.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我公司产品并无特点,同市场其他同类产品区别不大,所以选购起来的趋向性并不明显;
2.产品质量一般,没有突出特点,消费者仅看价格和样式合适便随意挑选;
3.西柳市场和五爱市场都是大型批发性市场,种类多,样式多,压力大,不易形成有效优势。
对此,我们公司又要吸取前人经验,又要结合我们公司的具体特点,扩展产品种类;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抢占市场;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力度,优化产业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数控机床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完善营运体系,形成生产-销售-反馈-改进再生产的良性产业格局。
只有全公司共同努力,才能在竞争中求稳定,在和谐中某发展。
第四篇:离婚原因调查报告
离婚原因文献研究
随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国民受教育面的扩大和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绝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相对丰衣足食和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就在我们生活水平日益富足的背后,却出现了愈来愈多劳燕分飞现象。
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
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2007年离婚登记数为320.4万对,而2008年—2010年三年间的离婚登记数分别为356.1万对、404.7万对、451.6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2010年的离婚率是2001年的4倍多,增长比例相当快!
从地区来看,2009年北京的离婚率高居全国首位,高达39%,其次是上海,达到38%,而后依次是深圳,广州,厦门,台北,香港等。从地区上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离婚率普遍偏高。
从离婚者的年龄来看,“80后”已成为离婚的主力军。根据太原市民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的结婚离婚比率为15:1,而2009年的比例是7.7:1,2009年的离婚率逐年平均上升了7.2%。在2009年4782对离婚夫妻中,其中有不少都是“80后”的“闪婚、闪离”一族,其中最短的婚姻只维持了十天。
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中国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呢?
一、经济原因
物质是基础,是精神生活的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租房子,做公共汽车。房子,车子逐渐成为了婚姻生活的必需品。以前,房子主要是居住,而现在,房子被人们赋予了安全感,幸福感等意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房奴,与房奴相伴而来的是压力,而与压力相伴而来的是夫妻之间不断争吵,从而导致离婚。
追求个性张扬,生活环境的不断宽松,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生活理念的不断更新,都让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成员有了追求自己个性生活方式的选择,追求刺激追求新鲜的生活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想法,婚外情的发生也越来越到多,从而导致离婚的出现。据统计,婚外情多年来,一直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成功是有代价的,代价不仅是加倍的刻苦与努力,也许还有身体的疲备及疏远家庭生活。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疲惫导致夫妻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据统计,中国人的离婚案例中,有75%离婚者是因为性生活的不和谐的原因而导致离婚的。
二、家庭原因
“80后”闪婚一组的出现,则是使近几年离婚率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彼此之间缺乏感情基础,性格不和,往往出现在结婚后的2-4年左右,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对对方的不容忍,性格的冲突会愈来愈明显,必然导致感情质量下降,如果双方不能接纳或容忍对方,随着夫妻感情的渐渐冷漠,双方也会慢慢走向分手。
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的政策,使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越来越低下,男孩女孩不会做家务的大有人在。而且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缺乏爱使很多人无法体验到婚姻的温暖,从而离婚。
由于工作等的原因,使有的夫妻长期分居,见面少。长期的分居使夫妻双方交流变少,感情变淡,也是导致离婚率增加的原因。
婆媳不和一直是中国的家庭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许多的家庭式由于婆媳关系不和,使男性夹在中间,既要忍受母亲对媳妇的职责,也要忍受妻子对婆婆的埋怨。久而久之,家庭矛盾会越来越多。
在生养小孩的问题上也是导致夫妻问题增加的原因。许多女性不愿意生小孩,或者男方及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使许多的女性感到压力。而且在小孩的教育的问题上,夫妻以及双方父母之间的矛盾也很多。
三、思想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的,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解放,越来越开放。人们对离婚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许多人对待婚姻也不那么严谨,合适就结婚,不合适就离婚。
新中国建立六十年来对妇女传统观念教育的松绑,让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传统观念到行为准则都有了根本性地改变。社会进步也给女性带来了同工同酬的平等薪酬制度,这让更多的女性挺起了腰杆,精神和物质上都不再依靠男性生活,男女平等的观念也越来越强,并且在现代家庭,很多女性的成就都比男性高,但中国长期以来的男权主义是很多男性无法屈就于家庭,在事业上又比不过女性,使他们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导致夫妻之间的问题增加。
而且随着女性的思想的解放,她们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面对侵犯到自己的权利时,会采取相应的手段来维护自己。
四、社会原因
虽然不是旧时代,包办婚姻不存在,但是在婚姻方面,父母依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一直是躲在父母的翅膀下生活。当他们一旦因种种问题分手,家长们更是“积极
参与”。离婚本来是两个人的事,“80后”的离婚却是六个人的事。“80后”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结婚了,房子是父母买的,车子是父母给的,婚姻生活由两个人的变成六个人的。吵架了,不会自己解决就向父母求救,而父母总是说自己孩子的好,说另一个孩子的不是,结果小吵变大吵,小闹成大闹。是夫妻之间的问题在没得到解决的时候,父母方面的问题又来了。
虽然在思想上寻求到了男女平等,但是在生理上,男性始终占据优势,而且由于男性的工作等的压力,会向女性发泄,使家庭暴力的产生。在一些不稳定的婚姻家庭中,有可能弥合感情的夫妇也会因家庭暴力使受害者与施暴者更加离心离德,促使受害者寻找另外的精神寄托而与他人产生婚外情,最终毁掉原来的婚姻家庭。
五、其他原因
因一方生病,死亡,失踪或者吸毒等原因,而导致婚姻关系终止。
总结
结婚的夫妻就像两块有棱角的石头,初次相碰难免会被对方铬着,扎着,说不上谁伤着谁,但都不是有意的,即使是经过恋爱的洗礼,结婚也难以避免吵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不在是针尖对麦芒,就是要互相适应对方,在铬着的地方挪挪位置,在有刺的地方拂拂平,彼此的互相谦让,慢慢磨平彼此的棱角,这就是磨合。老人总是说,石头再大也压不死螃蟹,听起来好像很别扭,其实这话有道理,因为螃蟹总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夫妻也应该是这样的,每对夫
妻都应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只有磨合成功的夫妻才能得到幸福。夫妻之间要相互的理解,幸福信任。婚姻才能长久!
第五篇:近视原因调查报告
小学生近视原因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年纪轻轻便患上了近视眼,鼻子上架一副厚厚的眼镜。近视给我们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带为了极大的不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近视眼在小学生中越来越流行呢?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来预防近视呢?我决定对小学生近视原因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观察眼保健操同学的情况。
2、采访40位以上同学,了解主要近视原因。
3、上网查资料,知道如何防近视。
4、访问一位家长,了解孩子为什么近视。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访谈录
地点:某同学家 采访人物:该同学家长 我:你家孩子为什么近视?
家长:遗传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
我:嗯。家长: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
我:那你想给不带眼镜的一些忠告吗?
家长:当然,眼睛在生长发育期间缺乏某种或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使眼球组织变得比较脆弱,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眼球壁的巩膜容易扩张,从而使眼睛的前后轴伸长而发生近视。多数近视儿童有爱吃零食、挑食、偏食的习惯。他们吃的多是精粮和快餐食品,这些食品中缺乏营养物质或营养物质破坏较多。同时他们的膳食中缺乏乳、蛋、奶、鱼、肉、鸡等优质蛋白食品和粗粮食品。缺乏的食物种类越多,总量越大,近视的发生率越高,近视的程度也越高。
结论:不能近距离作业,不能有吃零食、挑食、偏食的习惯,多吃乳、蛋、奶、鱼、肉、鸡等优质蛋白食品和粗粮食品。
2、眼保健操调查
眼保健操认不认真(同学)1.不做眼保健的同学: 25人 2.有时做有时不做的同学: 10人 3.做眼保健操的同学: 9人 结论:
我知道了:有些不做眼保健的同学是不近视的,反而做眼保健的同学是近视的,而有时做有时不做的同学呢:有的说话;有的在写自己的东西;有的在抽屉里看书……所以我们班近视的同学是越来越多的。我建议同学们想保护自己的眼睛,首先是要做到做眼保健操:而且还要标准,这是预防近视方法之一。我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护自己的眼睛。
3、如何防近视
预防近视需注意八要点:(1)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2)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走动、乘车时看书。
(3)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闭目半分钟,但不要揉眼睛,这样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
(5)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多吃糖。
(6)必须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7)预防近视眼的措施还包括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提倡户外活动性休息,经常进行远眺,每日3—4次,每次起码要五到十分钟。
四、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近视眼 的建议:
1、眼保健操
它通过对眼睛的周围穴位的按摩达到活血,解除睫状肌紧张痉挛的目的。只要坚持做眼保健操,动作穴位准确,就可以起到治疗和预防近视眼的作用。
2、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睡眠,活动时间和注意个人卫生。睡眠时间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每天坚持1小时的体育活动,并注意合理营养,避免偏食,增强学生体质和抗病能力。
3、照明要标准
不能过暗或过强,照度与视觉活动有密切关系。光源的距离与光照度应成反比;因此阅读用灯距桌面要近,不要悬吊过高。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或暗的路灯下阅读,写字,更不能在近距离下长时间看电视节目,以免引起视疲劳和调节紧张,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写字时不使手的阴影遮住光线。
4、加强体育锻炼 坚持课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游戏机,电脑,电视中。
5、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合理 饮食,不能偏食,挑食,过多地吃糖或零食。近视眼患者多补充蛋白质,钙质和磷质,维生素等,此外还需补充锌,铁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