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律师业发展调查报告
当前,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律师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经济运行、改善投资环境、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期,按照市委李宏鸣书记的批示要求,我们对全市律师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思考。
一、不断发展的律师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市律师业不断发展壮大,队伍素质不断增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律师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律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日趋优化。全市有律师执业机构36家,其中律师事务所29家(合伙所20家,个人所9家),公司律师事务部1家,法律援助中心6家;行业从业人员326人,其中执业律师208名,公司律师5名,法律援助律师12人,实习律师66人,行业内勤人员36人。执业律师人数与2008年相比,增加32%,94.7%的律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全市律师事务所分布概况也从原来的规模小、人员少的格局,逐步转变成中等规模所带头,几强并立的新局面,市直的拂晓所已达17人,全市拥有10名律师以上的律师所已达到10家。拂晓、三联、黄淮等3家律师事务所入选全省律师事务所50强,山石律师事务所成为皖北地区唯一一家具有承办破产案件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律师事务所的基础建设和律师办公现代化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律师队伍发展势头良好。
(二)业务规模逐年提升,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律师办案数量和业务收费年均增长均在10%以上。2010年1-8月份,共办理各类案件2222件,业务收费425万元,担任法律顾问375家,同比分别增长14.65%、8.6%、19.4%。业务领域已涉及股权转让、对外商贸、破产重组、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劳动争议和房地产等各类民商事纠纷,基本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
(三)职能作用逐渐彰显,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广大律师积极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3年来,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供服务、为市重点工程提供法律意见、审查招商引资协议、代理政府参与诉讼、为国企改制涉法事务提供咨询意见等420余件次。二是广大律师不断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积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服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律师服务不断向社区、乡村延伸,3年来全市律师参与义务法律咨询150余场次;努力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困难职工群众等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不断扩大律师法律援助覆盖面,每位执业律师每年都按规定完成2件以上法律援助案件;积极关注城市建设、拆迁安置补偿、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热点,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利益问题提供了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三是律师积极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3年来律师参加涉法信访1112人次,陪同各级领导接访135次,累计接待上访群众1万余人次,参与纠纷调解化解矛盾3900余件,参与涉法涉诉案件积案130余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律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律师队伍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律师队伍警示教育”等专项活动,不断强化对律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执业道德与执业纪律教育;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改进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律师“法律服务提升年”、律师“进万村”大服务、“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规范建设年”、“千名律师解千难”等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积极转变考核管理方式,推行信息公开和网上监督,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健全监督机制、诚信机制、奖惩机制、培训教育机制等长效机制,重视与支持发挥市律协行业管理优势和律师事务所的自律性管理;不断加强和改进律师党建工作,市律师协会成立了党总支,全市律师党支部8个,联合支部5个,实现了党建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律师党员66名,占执业律师的31.9%;律师作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承认,近年来,先后有9名律师被选为市、县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陈晨律师再次当选省人大代表,律师代表、委员都能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献言献策,参政议政,今年提交各类议案8起。
二、律师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一)社会对律师的职能作用认识度不足。有调查显示,社会各界对律师制度的性质、律师职业的价值、律师工作的效用存在领导认同偏差、公众认知偏移和自身认识偏离等问题。主要误区:认为律师仅是以利益为纽带的社会法律工作者,承认其社会服务价值而忽视其在衡平社会利益关系、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蕴含的政治价值;认为律师就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甚至认为律师是居于政府对立面替“刁民”说话的“麻烦制造者”,忽略其作为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纽带对社会关系调整所能发挥的疏导平衡作用;认为律师只是帮助“打官司”的诉讼活动参与者,而忽视其对于经济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险防范、纠纷调处价值;政府部门普遍将律师业归类于普通中介服务机构,而未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予以重视扶持。
(二)律师执业环境有待改善。一是律师执业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这三难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律师法》同有关法律的现实冲突,以及实践执行中红头文件、上级规定大于法现象的存在,有关部门认为律师提前介入对案件办理会有不利影响等问题,律师的很多合法权利得不到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认可。各级人大、司法部门对律师会见权利均出台规定予以保障,但在实践过程中,律师的侦查阶段会见难一直存在,具体经办人员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诿责任、拖延会见,即使会见了,律师受到的不当干预和限制也较多,使会见流于形式;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庭审前提供查阅的案卷总是有所保留,律师查阅卷宗材料的权利得不到实际保障;新《律师法》虽然确定律师调查取证不再需要经过“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同意”,但却未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律师调查的处理作出相应规定,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时有关人员不予配合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二是侵害律师人身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律师合法的执业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律师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司法歧视,律师无法完全行使应有的权利;有关部门缺乏对律师必要的保障措施,律师的易受到人身威胁和攻击;律师执业风险大,雷区多,广大律师对办理刑事案件存在顾虑。三是法律服务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目前按照规定,可以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有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两只队伍,其他人员不得提供有偿法律服务。但实际上,由于法律规定的缺失、相关配置措施的不完善、有关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冒充律师执业的事情时有发生,以公民代理身份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情况较为普遍,扰乱了法律服务市场。当前,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只能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很难对其他冒充律师执业的或以公民代理身份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人员进行监管,特别是新律师法删去了司法行政机关对违法提供有偿法律服务人员进行处罚的规定,更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三)综合能力难以支撑法律服务的有效需求。我市每万人拥有执业律师数仅为0.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数,办案总量和业务收费均在全省排名靠后,2009年业务收费仅占全省2%左右;法律服务市场总体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拓展途径,律师事务所规模相对偏小,管理粗放,缺乏善于创造社会需求、业内差异竞争、业务错位发展的特色所、品牌所,综合竞争力弱。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全市律师业务平均收费同全省相比偏低,而且业内收入极不均衡,以2009年为例,10%的律师收入在10万以上,70%的律师收入不足5万,其中30%的不足2万,不少新律师和年轻律师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坚持而转行,同时还有一些业务较好的律师受发达地区的吸引而流出执业。据统计,每年约有5-10%的律师选择转行择行或流出执业,80%的年轻律师坦言公务员职业对他们更有吸引。
(四)律师队伍的素质和整体形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个别律师执业思想不正,业务水平不高,办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律师行业的整体形象;受竞争压力的影响,部分律师注重经济效益和短期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对公益案件和公益事业不热心,对政治业务学习不积极;对律师业的宣传不到位,社会对律师作用不明了,缺乏对律师业发展的奖励和支持措施。
三、发展壮大律师业的建议
发展壮大律师业,要坚持拓展与规范并举,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两个主题,在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队伍,拓展法律服务业务领域、完善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一个主体明确、功能完备、秩序规范、管理科学的法律服务体系。
(一)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律师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律师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队伍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作为反映社会进步、法治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市万人拥有律师比仅为0.3,远低于全省1.1,全国1.23的水平。按近三年我市律师平均增速10%预测,到2020年我市万人律师比仅能达0.78左右。因此,加快壮大律师业不仅是行业发展问题,也是牵动全局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律师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各项优惠支持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制约律师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引导扶持律师在服务发展中激活法律需求。律师作为市场主体,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发展,责无旁贷满足需求,千方百计拓展领域。但由于产业体系发育不全,市场需求培育不足,业态布局尚未成熟,政府导向与政策扶持不可或缺。一是强化政府法律事务服务。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法律顾问网络,其中市、县(区)两级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政府部门及乡镇(街道)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发挥社会资源优势,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拓展律师业务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双赢。二是深化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引导企业建立常年法律顾问制度,深化“企业法律体检”制度,增强“预防保健”意识,加大法律服务投资,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率先实现全覆盖,重点骨干企业和困难企业可在工业扶持基金中适当补贴。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培育,让律师在企业治理、要素配置、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劳动关系、涉外商贸、破产重组、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展露身手。三是建立重点项目法律顾问制度。要求律师为招标采购、合同审查、商业谈判、征地拆迁及项目管理、融资保险等提供全程服务。四是优化农村法律服务。深化完善“一村一顾问”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各级政府可在新农村建设资金中设立村级法律顾问奖励经费,明确标准、分类奖补,满足农村法律需求,强化农村法治保障。同时借鉴外地经验,在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土地流转等政府主导项目中,建立律师强制介入制度,由律师负责项目法律论证,草拟审查合同,出具法律意见书,实现关口前置,降低法律风险。
(三)采取多项措施,优化法律服务市场环境。一是加大法律实施监督,切实解决困扰律师的三难问题。由人大牵头,组织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工商、房地产等有关部门,共同出台贯彻律师法、落实律师执业权利的相关措施,切实监督落实,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二是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管,打击假冒律师执业的违法行为,制止违法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行为。司法行政部门与法院、公安、检察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处置机制,落实律师从事诉讼活动的身份审查制度,对公民从事诉讼代理资格进行适当审查,加大对假冒律师执业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三是广泛宣传律师法、律师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简报等媒体,加大对律师的宣传力度,积极表彰优秀律师,让社会公众了解律师制度,支持律师执业;四是切实保障律师的合法执业权利和人身权利。对阻碍律师合法执业的违法行为,对律师进行人身威胁和人身攻击的,公安、法院、检察等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制止和处罚;条件合适的法庭,应建立律师出庭专用通道或庭审后允许律师先行离庭,防止律师受到情绪激动的对方当事人的侮辱和围攻。
(四)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律师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一是探索建立律师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政府在执行重大决策、重大事项以及其他关系民生的行政行为前,应当邀请律师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律师要积极参与和配合;二是做好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案件的接待和保障工作。要完善制度和措施,涉法信访案件必须邀请律师参与,领导信访接待律师要全程参与,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法律论证必须有律师参与,并建立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案件的经费保障制度,由市财政对律师参与信访案件的补贴进行保障;三是组织律师积极参与涉法涉诉案件积案的清理工作;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律师作用,加强诉前调解力度,消弭当事人矛盾,息诉止争,并对挑词架讼的律师予以处罚;五是引导律师积极办理法律援助和公益案件,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六是分阶段的在全市推行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提供网络法律咨询服务。
第二篇: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
文章标题: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律师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有句话说,上帝一思考,人类就发笑,我也不思考了,我简单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上午杨会长和刚才王会长都谈到是一个律师大省,不是强省,列举了很多数据,我这里不再列举。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我个人认为有四点原因:
1、如何看待发展和规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主题是律师业规范与拓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法律服务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拓展在前,规范在后。而这几年,我们谈规范的多了,谈拓展的少了,我想这也是律师业发展不快的原因之一。当然不只这样,全国律师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律师业需不需要规范?需要,但更需要发展,因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任务,发展应当是主旋律,发展应当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要把关系搞清楚,这样我们的工作重心才会放到发展上而不是规范上。我想这也是广大律师的呼声和心声。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样,律师业要和谐,首先也要发展。发展要克服求稳的思想,要克服小富即安的观念。受文化的影响,大家稳字当头,各项工作都这样,总是三四名、五六名,甚至更往后。我们要有敢为人先的思想,这样律师业才能有大的发展。
2、律师业如何定位。必须从行业的角度认识到律师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律师是公检法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律师业现在社会地位不高,执业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整个法治环境来看,我们还需要得到党委、人大、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两结合的体制需要我们得到政府更大支持。我从业20多年,我的体会是律师业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呵护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所以我认为要加大政策对律师业的支持和爱护。在目前的体制下,紧紧靠市场调节是远远做不到的。
3、律师业现在存在很多弊端。目前我们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还很多,甚至有很多很优秀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合作制。律师法的修改必然使这些律师事务所面临着改制或重新洗牌的可能,可能还存在很大的隐患。同时我们的合伙所有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所,有的是单干联合体,有的是名义上的合伙,出租柜台等等。这都在体制上存在很多弊端,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律师业有没有一个十一五的规划。律师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我仔细研读了中国的十一五规划,的十一五规划,济南的十一五规划,那我们律师业的前景在哪里?我们的目标又在哪里?
4、人才问题是制约律师业发展的瓶颈。人才不光是优秀律师,应该还包括内部管理和行业管理人才。现在到北京执业的律师中律师最多,走的都是优秀律师。那是不是我们对人才的流失没有对策,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规划?吸引人才的成本太高,无法建立人才高地,难以形成持续吸引优秀律师和培养优秀律师的机制,人才的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已经上升到第四,对外经济贸易总量全球第三,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量达15。按商务部的预测,今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万亿美元,增长20,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很应该说是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机,这也对我们律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上述分析的四点原因,已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律师业的发展。下面我就以上问题简单介绍一下律师业发展的八大战略:
1、人才战略。鉴于律师业的特点,律师业应当以人为本,以人和为主。律师业存在的竞争,究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面对律师业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战略,应是第一要务。简单地说,律师队伍的素质不高,学历偏低,外语水平不高,人才外流严重,区域环境和执业环境难以吸引人才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尤其是高学历人才。因此,律师应当制定一些措施,来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严把进门关,真正做到因材施艺。要引进人才,即使成本高也要引进。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转变人才观念,做到制度出人才,竞争出人才,建立律师的人才库,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搭建人才平台。三是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倡导建立学习型律师事务所,把培养和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专家型律师和专业化律师扶植起来,改变没有名律师的尴尬局面。
2、品牌战略。
3、专业化战略。
4、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我认为是我们二流地区的律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和赶上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关键之所在。国际化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服务对象要国际化,二是服务的地域要国际化,三是服务人员国际化,四是业务合作的国际化。这四个国际化的方面以服务对象的国际化最为重要,并能带动其他三个方面的国际化。我们应该鼓励我省律师事务所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海外律师事务所结盟,甚至兼并重组。“走出去”战略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才能使我省的律师业加快融入到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洪流当中去。
5、信息化管理战略。这是落后
地区律师事务所追赶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捷径。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现在有很多客户是从网上找律师的。当然信息化不只是办公自动化,还包括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包括我们的管理,这样能够加快我们追赶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速度。
6、风险防范管理。
7、业务创新战略。
8、核心竞争力的战略。
以上是我在去年写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八大战略,供大家参考。另外,刚才王会长谈到区域合作、联盟、集团,但我个人认为,规模化最主要的还是增人增效,增加合伙人和增加律师。律师事务所要做大,增加一个合伙人我们的业务可能就会从一千万增加到两千万甚至更多。增加什么样的合伙人呢?我认为有三种:一种是有开拓精神的合伙人,能去开拓市场。二是能掌控资源的人。我们法律服务市场需要资源,有些人能够掌控很多的资源,引进这样一个人,这一块资源就做活了。三是专家型的合伙人。专家型的律师当合伙人能够带动某一方面的领域,做深做强。对于专业化我觉得只要有市场和业务都可以搞专业化,没有市场不行,沿海地区可以做海商法业务,那我们鲁西南不靠海就没必要做那些业务了。还有就是我认为“拿来主义”是可行的,有些律师业务我们不需要再开发了,不需要探索了,按照别人制定好的规则,指引做就可以了。全国律协,各专业委员会做了很多指引,这些都非常好,比如风险防范方面的,按照他们制定的做就没问题。
律师业发展最终是要与业务挂钩,那么近期我们的利润增长点是什么?我们每年都要搞预测的,今天也跟大家聊一聊,仅供参考。一是由于法规和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商机。大家应该注意到死刑复核制度的变化给刑事律师带来的机遇,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还应该注意《破产法》给商法律师带来的机会。省律协前几天刚做过新《破产法》培训讲座,我前后听过四次,我觉得管理人的制度将对律师业务的发展带来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二是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今年的民事诉讼法律的修改如果能通过,将引发一场革命,对诉讼律师是一个重大利好。当然了,非诉业务中的企业并购,知识产权业务也应当会有大的收获,因为企业并购和知识产权业务的区域性不是很明显。
我在我们的合伙人会议上谈到了一个观点,十年前我去上海浦东,觉得浦东也没什么。但是,我们外地的律师错过了浦东开发,那么现在怎么办?我们不能再错过天津的滨海新区。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看,那里将来业务的增长点非常强。现在天津的律师业不是很发达,也不是很出类拔萃,天津的经济这十年来发展的也不是很好。但是,滨海新区将会作为一个新的发动机,带动整个天津地区的发展。我们与天津的距离很近,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放弃滨海新区的发展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批评指示。
谢谢大家!
《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
地区律师事务所追赶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捷径。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现在有很多客户是从网上找律师的。当然信息化不只是办公自动化,还包括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包括我们的管理,这样能够加快我们追赶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速度。
6、风险防范管理。
7、业务创新战略。
8、核心竞争力的战略。
以上是我在去年写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八大战略,供大家参考。另外,刚才王会长谈到区域合作、联盟、集团,但我个人认为,规模化最主要的还是增人增效,增加合伙人和增加律师。律师事务所要做大,增加一个合伙人我们的业务可能就会从一千万增加到两千万甚至更多。增加什么样的合伙人呢?我认为有三种:一种是有开拓精神的合伙人,能去开拓市场。二是能掌控资源的人。我们法律服务市场需要资源,有些人能够掌控很多的资源,引进这样一个人,这一块资源就做活了。三是专家型的合伙人。专家型的律师当合伙人能够带动某一方面的领域,做深做强。对于专业化我觉得只要有市场和业务都可以搞专业化,没有市场不行,沿海地区可以做海商法业务,那我们鲁西南不靠海就没必要做那些业务了。还有就是我认为“拿来主义”是可行的,有些律师业务我们不需要再开发了,不需要探索了,按照别人制定好的规则,指引做就可以了。全国律协,各专业委员会做了很多指引,这些都非常好,比如风险防范方面的,按照他们制定的做就没问题。
律师业发展最终是要与业务挂钩,那么近期我们的利润增长点是什么?我们每年都要搞预测的,今天也跟大家聊一聊,仅供参考。一是由于法规和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商机。大家应该注意到死刑复核制度的变化给刑事律师带来的机遇,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还应该注意《破产法》给商法律师带来的机会。省律协前几天刚做过新《破产法》培训讲座,我前后听过四次,我觉得管理人的制度将对律师业务的发展带来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二是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今年的民事诉讼法律的修改如果能通过,将引发一场革命,对诉讼律师是一个重大利好。当然了,非诉业务中的企业并购,知识产权业务也应当会有大的收获,因为企业并购和知识产权业务的区域性不是很明显。
我在我们的合伙人会议上谈到了一个观点,十年前我去上海浦东,觉得浦东也没什么。但是,我们外地的律师错过了浦东开发,那么现在怎么办?我们不能再错过天津的滨海新区。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看,那里将来业务的增长点非常强。现在天津的律师业不是很发达,也不是很出类拔萃,天津的经济这十年来发展的也不是很好。但是,滨海新区将会作为一个新的发动机,带动整个天津地区的发展。我们与天津的距离很近,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放弃滨海新区的发展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批评指示。
谢谢大家!
《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
第三篇:大连海洋业发展调查报告
大连海洋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时间
2013年1月24日——2013年1月31日
(二)调研地点
中国大连地区
(三)调研对象
纵观大连市港口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及海水利用业等重要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指导今后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划。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大连海洋业发展现状
1、主要成绩
“十五”以来,我市港口及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海盐及盐化工业等海洋产业全面发展,海洋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步入快速成长期。2005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713.5亿元,比2004年增长27.4%;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10.9亿元,比2004年增长28%,占全市GDP的14.5%,正逐步成为全市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2、存在问题
“十五”期间,大连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区域海水污染严重,制约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连湾等海域的氮、磷等指标超标,赤潮时有发生。海洋污染势必削弱沿海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潜力。二是用海矛盾日益突出。海洋资源具有多价值、多功能性的特点,在海洋开发活动中,各部
门、各行业、各地区强调自身利益,争资源、争空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致使海洋
资源综合效益不能达到最大化。三是海洋生物资源出现衰退。由于近海捕捞强度
过大、工业开发强度增加以及污水排放等因素影响,渔业资源再生量十分缓慢,渔业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沿海渔业资源的自然生产能力,使海洋生
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四是科技力量分散。大连市在海洋环保、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工程等方面都拥有一定的科技实力,但基本分散于企业、高等院
校及科研机构,产、学、研没有很好的结合。
(二)大连海洋业发展的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利益出发,科学规划海洋经济长远发展战略,决不允许以牺牲海洋生
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和所谓的发展速度。坚持以功能区划为
基础,根据不同海域的自然特点、环境容量和资源再生能力,合理确定开发内容、开发强度,实现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并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坚持海陆一体化,合理利用岸线陆域资源和岸线海域资源
岸线陆域资源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岸线海域资源是岸线陆域发展的必要空间。岸线开发要按照海洋产业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岸线陆域和岸线海域
开发的互动关系,优化岸线陆域和岸线海域的功能定位,使之相互协调,避免开
发利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调整海洋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已经形成比较优势的港口及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船舶
制造等海洋产业,努力提高规模、质量和效益。积极培育海水淡化、海洋能源和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4.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不断深化改革,把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作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把
政府的导向作用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积极
探索建立有效的海洋管理、监督体制,使海洋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
学化的轨道。同时还要以现代海洋科技为支撑,逐步形成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彻
底转变粗放式的开发和经营方式。
(三)大连海洋业发展的目标
1.扩大海洋经济总量
在继续发展海洋渔业和加工业、港口运输、船舶制造及船舶修理、滨海旅游
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海盐及盐化工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
等新兴产业,扩大海洋经济规模,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到2010年,主要海
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776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774
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占GDP的比重争取达到19%以上。
2.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十一五”期间,要根据大连产业总体布局,加快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调
整,努力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第一产业要增加养殖业的比重;第二产业要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要
围绕“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港口、海洋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发
展。
3.提高海洋经济科技含量
到2010年,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水平要明显提高。主要海洋产业的生
产技术和装备争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海洋科技整体实力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形成我国沿海科技型海洋产业基地。
4.明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到2010年,我市沿海污染状况要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
善,特别是养殖区、增殖区、捕捞区海域水质要达到或恢复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
准。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得到进一步强化,逐步实现海洋生态环境
和海洋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初步构建起大连“现代海洋蓝色产业体系”。经过10
年的努力,到2020年,海洋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海洋经济强市。
三、调研结论
(一)发展大连海洋循环经济, 促进海域县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联动措施
1、加强海洋管理, 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循环经济理念是是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总体安排。大连海洋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加强加深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加强区域海洋管理基础性工作, 尽快健全海洋经济发展法规体系建设, 做到用海、管海、护海有法可依: 在海洋规划管理方面, 提高海洋资源配置水平, 调整结合海洋经济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统一。引进、实施和控制循环经济新模式, 对一定时期经济增长幅度、能源消费指数、废弃物排放标准、利用资源效率差值、资源循环利用再生比等指标进行预测、检测和监测, 才能提高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4】
2、区域经济一体化, 不断加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构建海洋循环经济的产业链网络体系
首先, 优化和改善大连的产业结构, 形成以海洋运输业为主体, 海洋造船业、旅游业、油气业、水产业、海洋药业等重点发展的布局, 培育大连经济增长的新的支柱性产业。其次, 改造传统海洋产业, 促进传统海洋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提高海洋高技术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新研制开发高精尖产业格局, 以推动整体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再次, 重点发展以水产养殖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为内容的现代海洋生物产业;对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业;把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各种工艺流程和产品生产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大连地区海洋经济建设必须走出自身的特色和效应, 大连中心城市的区域经济经济实力和本地区域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的地位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成为具有强大的凝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能力作用的海洋经济带表率作用。还要以生态经济价值观为准则, 以资源的再利用为发展动力, 开发新的价值创造环节, 从而实现各个产业内部的循环。
3、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人海关系
以人为本, 以海为源,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促进人海关系和谐。增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监测、实施等, 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人海关系和谐, 才能真正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 加大勘测力度, 探测更多海上资源, 弥补陆地资源与能源的不足问题, 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以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载体, 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4、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公众循环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寄送等方式, 我们了解到要大力加强循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大连市民循环使用海洋资源的意识。与此同时, 又要大力提高各级地方和部门决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避免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 防止盲目牺牲生态效益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资源, 烂采烂伐(捕)、挥霍无度等情况现象的发生。加强加大对海洋循环经济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海洋资源缺乏强烈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大连市民是制造产品的最终消费者, 消费者最终需求的转型是制造业改变生产模式的关键, 而企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因此, 市民、媒体、政府需要加大对海洋循环经济的宣传、引导力度, 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观念。
5、建立海洋经济资源回收体系模式
借鉴德国双元回收系统模式(DSD回收系统)模式, 建立非政府组织专门进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体制。目前, 在大连
市各区环卫局管理下的回收系统之外, 建立由非政府组织成立海洋产品产物中转回收站, 形成住宅小区、街、区、市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市场运作模式。回收的海洋资源废弃物经过分类再送往相应的资源再利用企业,产生新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作为海洋的世纪, 海洋经济将成为大连国民经济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海洋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善大连的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整理关于蜂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整理关于蜂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州委十届七次全委会提出,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我州医药、食品、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我州蜂产业资源优势明显,是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驱动,突出绿色有机、精深加工,打造享誉全国的特色蜂产品产业基地前景十分广阔。州人大常委会日前组成调研组,赴敦化、安图、和龙等县市,通过实地考察蜂业企业和养蜂户、召开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州和县市政府汇报等形式,对《****州蜂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情况以及我州蜂产业发展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我州地处长白山区,蜜源植物丰富,养蜂历史悠久,蜂业是我州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州重要的绿色生态食品产业。为鼓励和规范我州蜂业发展,州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6月颁布了《条例》,《条例》颁布以来,我州蜂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08年,州委州政府根据我州畜牧业发展实际,确立了畜牧业“牛、蜂、鹿、草”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在畜牧业“三年攻艰战”(2009-2011年)中,我州蜂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11年末全州蜂群饲养量增长了53.6%,占全省总量的2/3。2011年州政府制定了《**朝鲜族自治州蜂业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办法》),对鼓励和扶持我州蜂业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定,州财政将“蜂业执法与蜂病防治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每年为基层(县级)下拨技术推广资金。在“现代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2012-2015年)中,我州把“牛(**黄牛)、蜂”做为发展重点,在保持总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注重技术提升和效益提升,蜂业产值由2012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71亿元。2016年在《**州畜牧业十三五规划》中,我州把蜂业列为“优质、特色、生态畜牧业”代表产业之一,蜂蜜产量稳居全省首位。我州蜂业资源优势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安图县被中国养蜂学会命名为“中国蜜蜂之乡”,农业部批准在安图县松江镇建立了“长白山中蜂保护区”。我州蜂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州蜂蜜和蜂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3家,培育和引进了**宝利祥、吉林汪氏、汪清东北新兴、延吉东方、和龙海兰江等多家蜂产品加工企业,**宝利祥蜂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东北最大的蜂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2000吨,产品远销日本、香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并成功上市新三板。蜂产品品种开发速度加快,达5大系列40多个品种。海兰江蜂业有限公司新研发的松茸蜜,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
(二)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全州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54个,组织成员2000余人,组织化程度达60%以上。吉林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战略,引导蜂农实行科学养蜂,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了“养蜂增户,促农增收”。延吉东方建立了以长白山椴树蜜产区为主的6个原生态蜂产品生产基地,八家子林业局泉水洞原生态基地被列为全省标准化示范区。截至2015年底,全州养蜂户达3300余户,蜂群饲养总量20.8万箱,产蜂蜜8755吨、蜂王浆79.2吨、花粉162.3吨,总产值2.71亿元。
(三)养殖技术逐年提升
州政府每年都邀请国家蜂体系专家,采取多种形式对养蜂户进行实用技术、蜂病防控、安全生产以及国内外养蜂新形势、新政策等内容的综合性培训,提高了蜂农科学养殖技术及蜂病防控水平。2010-2015年,总计完成2400人次的学习培训。
(四)质量监管有所加强
州畜牧部门定期在全州范围内对蜂场、养蜂合作社、蜂产品加工和经销企业以及大型超市进行产品质量随机抽样检测,提升了蜂产品质量,净化了蜂产品市场。
(五)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我州开展了蜜蜂为苹果梨等瓜果和农作物授粉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通过蜜蜂授粉的瓜果和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授粉产生的效益是蜂产品本身的几倍至十几倍。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养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一是示范带动作用不强。我州的蜜蜂养殖目前仍以个人和家庭为主,养殖规模小、生产分散、管理粗放,标准化技术难以大规模推广。二是产品精深加工不够。我州蜂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制约了蜂产品效益的提升,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养蜂从业者老龄化严重。我州现有养蜂人员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由于长年野外作业,条件艰苦,年轻人普遍不愿意涉足,养蜂业后继乏人。
(二)市场体系不完善,产品知名度不高
一是缺少销售渠道,多为自产自销,州内龙头企业与本地蜂农在蜂产品生产与收购环节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品牌培育、包装和推介滞后,我州虽有“中国蜜蜂之乡”的美誉,但产品尚未形成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导致我州蜂蜜附加值低,优质不优价。三是我州本地蜂农主产高品质“成熟蜜”,但一些外地低质及不合格蜂产品冲击市场,影响了本地优质蜂产品销售,造成产品积压。
(三)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主要表现在蜂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很不到位:国家和省对蜂产业发展鲜有项目资金扶持;蜂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得不到贷款扶持;养蜂业未能纳入政策性保险。《条例》颁布至今已近10年,《条例实施办法》也已实施5年,但《条例》部分条款并未落实到位,州财政列入本级预算的“蜂业执法与蜂病防治经费”和为基层(县级)下拨技术推广资金数额太少,杯水车薪。
三、几点建议
我州发展蜂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我州地处长白山区,蕴藏着丰富的优质蜜粉源,其中椴树蜜源占24.83%,杂花蜜源占51.76%,栽培作物蜜源占23.41%,有“天然蜜库”之美誉。据测算,我州现有蜜源面积可载蜜蜂80万箱,按现有蜂群数量计算,仍有很大的产量和产能提升空间。我州特有的蜂种资源“长白山野生中蜂”是东方蜜蜂的知名亚种,是中华蜜蜂中的珍稀品种,被首批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技术优势:我州各族人民有悠久的养蜂历史和习惯,代代相传,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造就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养蜂专家和养蜂人才。产业链条优势:目前我州有**宝利祥、吉林汪氏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养蜂基地,成立有蜂业协会和养蜂专业合作社,还有一批成熟中介和蜂产品专卖店,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市场优势:蜂蜜、蜂胶、蜂王浆等蜂产品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青睐,在美妆品生产方面也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外尚有100万吨的市场缺口,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贯彻落实州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突出绿色有机、精深加工,打造绿色有机特色蜂产品食品产业基地符合我州的资源潜力和发展实际。为此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产业标准化建设,培养后续人才
一是优化布局,推行蜂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集约化经营,提高蜂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和精深加工水平,努力培育和创建一批高质量的蜂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和生产基地。二是加强蜂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蜂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引导蜂农科学养蜂,实现养蜂致富。积极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养蜂后备人才,扭转蜂产业后继乏人的不利局面。三是依托国家、省、州畜牧信息化平台,加强对养蜂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为蜂业生产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实施标准和品牌战略,加大蜂产品市场监管
一是促进蜂产品科技创新,突出精深加工,加快蜂蜜及蜂胶、蜂王浆等高附加值蜂产品开发,提高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扭转低端发展现状,打造我州高科技、高产量、高水准蜂蜜加工产业基地。二是鼓励和支持我州蜂产业形成技术标准群,推动我州蜂业及蜂产品质量优势成为国内及国际标准。三是加大品牌培育和推广力度,突出我州区位、资源、生态等蜂产品品牌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品牌效益。在“宝利”等品牌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众多小品牌的整合,形成合力,打造一个或几个质量过硬、消费者认可的质优品牌。四是积极推进长白山蜂蜜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加快“中华蜂保护区”建设。五是加强蜂产品市场监管,健全完善长效的监管机制。严格市场准入,清理整顿不合格蜂业生产经营主体,严厉打击蜂产品掺假造假、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合格市场主体的利益。
(三)加大对蜂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修订完善《条例》
一是整合国家扶贫资金,结合扶贫攻坚,建设一批标准化蜂业生产基地,改善养蜂作业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龙头企业牵引,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带动更多的养蜂户脱贫致富。二是加大政策资金和金融信贷扶持力度,推进养蜂政策性保险,解除蜂农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快蜂产业科技创新,政府主导和扶持,开展蜜蜂授粉商品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瓜果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效益,促进我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现行《条例》颁布至今近10年,部分内容已不适应我州蜂业发展现状,修订完善《条例》非常必要,以更好地规范和促进我州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篇: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
文章标题: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律师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有句话说,上帝一思考,人类就发笑,我也不思考了,我简单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上午杨会长和刚才王会长都谈到是一个律师大省,不是强省,列举了很多数据,我这里不再列举。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我个人认为有四点原因:
1、如何看待
发展和规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主题是律师业规范与拓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法律服务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拓展在前,规范在后。而这几年,我们谈规范的多了,谈拓展的少了,我想这也是律师业发展不快的原因之一。当然不只这样,全国律师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律师业需不需要规范?需要,但更需要发展,因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任务,发展应当是主旋律,发展应当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要把关系搞清楚,这样我们的工作重心才会放到发展上而不是规范上。我想这也是广大律师的呼声和心声。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样,律师业要和谐,首先也要发展。发展要克服求稳的思想,要克服小富即安的观念。受文化的影响,大家稳字当头,各项工作都这样,总是三四名、五六名,甚至更往后。我们要有敢为人先的思想,这样律师业才能有大的发展。
2、律师业如何定位。必须从行业的角度认识到律师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律师是公检法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律师业现在社会地位不高,执业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整个法治环境来看,我们还需要得到党委、人大、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两结合的体制需要我们得到政府更大支持。我从业20多年,我的体会是律师业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呵护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所以我认为要加大政策对律师业的支持和爱护。在目前的体制下,紧紧靠市场调节是远远做不到的。
3、律师业现在存在很多弊端。目前我们的合作制律师事务所还很多,甚至有很多很优秀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合作制。律师法的修改必然使这些律师事务所面临着改制或重新洗牌的可能,可能还存在很大的隐患。同时我们的合伙所有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伙所,有的是单干联合体,有的是名义上的合伙,出租柜台等等。这都在体制上存在很多弊端,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律师业有没有一个十一五的规划。律师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我仔细研读了中国的十一五规划,的十一五规划,济南的十一五规划,那我们律师业的前景在哪里?我们的目标又在哪里?
4、人才问题是制约律师业发展的瓶颈。人才不光是优秀律师,应该还包括内部管理和行业管理人才。现在到北京执业的律师中律师最多,走的都是优秀律师。那是不是我们对人才的流失没有对策,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规划?吸引人才的成本太高,无法建立人才高地,难以形成持续吸引优秀律师和培养优秀律师的机制,人才的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已经上升到第四,对外经济贸易总量全球第三,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量达15。按商务部的预测,今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7万亿美元,增长20,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很应该说是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机,这也对我们律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上述分析的四点原因,已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律师业的发展。下面我就以上问题简单介绍一下律师业发展的八大战略:
1、人才战略。鉴于律师业的特点,律师业应当以人为本,以人和为主。律师业存在的竞争,究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面对律师业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战略,应是第一要务。简单地说,律师队伍的素质不高,学历偏低,外语水平不高,人才外流严重,区域环境和执业环境难以吸引人才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尤其是高学历人才。因此,律师应当制定一些措施,来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严把进门关,真正做到因材施艺。要引进人才,即使成本高也要引进。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转变人才观念,做到制度出人才,竞争出人才,建立律师的人才库,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搭建人才平台。三是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倡导建立学习型律师事务所,把培养和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专家型律师和专业化律师扶植起来,改变没有名律师的尴尬局面。
2、品牌战略。
3、专业化战略。
4、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我认为是我们二流地区的律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和赶上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关键之所在。国际化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服务对象要国际化,二是服务的地域要国际化,三是服务人员国际化,四是业务合作的国际化。这四个国际化的方面以服务对象的国际化最为重要,并能带动其他三个方面的国际化。我们应该鼓励我省律师事务所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和海外律师事务所结盟,甚至兼并重组。“走出去”战略要求我们这样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才能使我省的律师业加快融入到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洪流当中去。
5、信息化管理战略。这是落后地
区律师事务所追赶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捷径。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现在有很多客户是从网上找律师的。当然信息化不只是办公自动化,还包括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包括我们的管理,这样能够加快我们追赶先进地区律师事务所的速度。
6、风险防范管理。
7、业务创新战略。
8、核心竞争力的战略。
以上是我在去年写的一篇论文中提
出的八大战略,供大家参考。另外,刚才王会长谈到区域合作、联盟、集团,但我个人认为,规模化最主要的还是增人增效,增加合伙人和增加律师。律师事务所要做大,增加一个合伙人我们的业务可能就会从一千万增加到两千万甚至更多。增加什么样的合伙人呢?我认为有三种:一种是有开拓精神的合伙人,能去开拓市场。二是能掌控资源的人。我们法律服务市场需要资源,有些人能够掌控很多的资源,引进这样一个人,这一块资源就做活了。三是专家型的合伙人。专家型的律师当合伙人能够带动某一方面的领域,做深做强。对于专业化我觉得只要有市场和业务都可以搞专业化,没有市场不行,沿海地区可以做海商法业务,那我们鲁西南不靠海就没必要做那些业务了。还有就是我认为“拿来主义”是可行的,有些律师业务我们不需要再开发了,不需要探索了,按照别人制定好的规则,指引做就可以了。全国律协,各专业委员会做了很多指引,这些都非常好,比如风险防范方面的,按照他们制定的做就没问题。
律师业发展最终是要与业务挂钩,那么近期我们的利润增长点是什么?我们每年都要搞预测的,今天也跟大家聊一聊,仅供参考。一是由于法规和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商机。大家应该注意到死刑复核制度的变化给刑事律师带来的机遇,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还应该注意《破产法》给商法律师带来的机会。省律协前几天刚做过新《破产法》培训讲座,我前后听过四次,我觉得管理人的制度将对律师业务的发展带来一个很明显的变化。二是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今年的民事诉讼法律的修改如果能通过,将引发一场革命,对诉讼律师是一个重大利好。当然了,非诉业务中的企业并购,知识产权业务也应当会有大的收获,因为企业并购和知识产权业务的区域性不是很明显。
我在我们的合伙人会议上谈到了一个观点,十年前我去上海浦东,觉得浦东也没什么。但是,我们外地的律师错过了浦东开发,那么现在怎么办?我们不能再错过天津的滨海新区。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看,那里将来业务的增长点非常强。现在天津的律师业不是很发达,也不是很出类拔萃,天津的经济这十年来发展的也不是很好。但是,滨海新区将会作为一个新的发动机,带动整个天津地区的发展。我们与天津的距离很近,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放弃滨海新区的发展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批评指示。
谢谢大家!
《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律师业发展的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