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字理识字析词心得
学习字理识字析词心得
马山县白山镇合作小学
蓝利莺
听几位名师的识字与写字课讲得极富有特色,他们的课堂始终都充盈着一种浓浓的语文味,尤其是字理识字和字理析词,它以形象性、趣味性、科学性、深刻性撞击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灵。同时也看到它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深切地感悟汉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听他们的课,体会汉字的魅力,我悟到了古老的汉字,浓缩的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我们的祖先对万事万物细腻观察,丰富的联想、缜密的思考和入微的描摹都沉淀在这字形中。名师的定理数学将这些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理可说的汉字规律作为识字的基本学理和根本方法,在科学析解,有效识字的同时享受博大精深的汉字带给我们丰富的滋养。而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了传统的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那孩子怎么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感受到我们源源流长的中华文化?我们作为教师又该怎样做?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黄婧薇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让人耳目一新,她从偏旁中析字词:比如中心词五彩缤纷:根据析词分成“五”、“彩”、和“缤”、“纷”拆解,“彩”字“彡”表示色彩多。然后又引申到“影”中的“彡”“五彩”不难理解,因此重点“缤纷”的字理析解上,由两个字的绞丝旁切入,知道了本义是旗子的“旗游”飘动的样子,然后组合在一起“五彩缤纷”就是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态美”,这样学生切解理解了这个词的本义,我想学生在用的时候再也不会用错。
还有黄元美老师的识字教学充分地依据了汉字构字的原理,引导学生析字索义,因义论形论形象的识字汉字,他引领着孩子们进入了汉字无比美妙的构形情境里,由“一轮明月”的“轮”,1 想到了车子之轮,进而想到月圆如轮,由“副”字的立刀旁进而了解了古人“债券”之“券”刀字底的来龙去脉以及“副”字“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含义,听了他的讲解,使我感到这些汉字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一幅图画,甚至浮现出动态的内心视像,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就自然地融入心里。
从他们的课中,我找到了把汉字教得枯燥无味的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汉字的认知含量,没有领略到汉字的艺术魅力,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自身的基本文字学知识的贫乏,字理意识薄弱,不了解汉字产生和演变的过程,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除了加强自身各方面素养,并学会运用他人所长,并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于自己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识字、写字教学!
第二篇:字理析词,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析词,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奠基作用,而且承担着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可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字理析词是根据词语中汉字的偏旁部件组构原理,寻索词义的一种理解词语的新方法。这种教法形象生动,趣味性强,诠释到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句所包蕴的深刻含义。教师抓住某些“文眼”或关键字进行准确、合理、巧妙地字理分析,同
样也能提高识字效率,让语文课堂教学大放光彩。下面我以执教的一课《变色龙》为例,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字理析词,提高学
生识字效率的。()变色龙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叙事文。课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文中有个词语“名副其实”较难理解,()很多学生把它错写成“名付其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
为对“副”字理解不够造成的。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的。学生朗读句子:“变色龙会变色,果然名副其实。” 我问: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名副其实”要这个“副”字而不是这个 “付”呢?大家看,“副”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对呀“副”的右边是“刂”,老师给你们写写古文字“刂”把这个古文字放横来看,像什么呢? 对呀,其实“刂”就是一把刀,“副”用“刂”表形是因为它与刀有关——古代未发明纸之前,借债的数据刻写在竹片或木简上,然后用刀一分为二,借债和放债的各持一半,还债时合二为一。()概言之,“副”就是“一分为二”而又“合二而一”的意思,只有二者组合时相符合的才能称为一副,我们现在常用的量词“一
副眼镜”、“一副对联”等都具有这个含义。“名副其实”就是名字与实际这两者相符合的意思,所以应用“副”。而“付”是交付、付
出的意思,与“名”和“实”搭配上没有关系。课堂上我根据“副”字的构字原理,加深了对“副”字字形和字义的理解,学生再也不会用错字了。而且阅读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再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变色龙,会变
色”这个特点就容易多了。()总之,在语文教学,运用字理析解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更方便、更快捷,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语文课堂同样会大放光彩。
第三篇:浅谈如何析解字理 提高识字能力
浅谈如何析解字理 提高识字能力
广西合浦县党江镇螺江小学 庞永梅
内容摘要: 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字的构造原理来理解字的意思并记住字形字义,能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析解字理 识字能力
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我们总是按照“讲——组词——写”的这种程序,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根据汉字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字的构造原理来理解字的意思并记住字形字义,提高识字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如何析解字理,提高识字能力。
一、形声字的识记法析解字理
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在教学时,抓住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使音和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形声字总是分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表音部分称为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则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如教 “洋”字,我先让学生分析字形,学生都知道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羊”。然后让学生分别读“羊”和“洋”字,知道“羊”就代表整个字的读音,再询问学生“洋”字为什么是“氵”?(因为和水有关)。所以遇到类似情况无我都采用此方法,学生便能有所领悟。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和“换法”,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
二、拼形会意法析解字理。
由于拼形会意字的字形与字义联系非常紧密,于是我们运用了猜字法。例如: 在教学“裸、裹”字的时候,这两个字都有“衣”和“果”,只是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已。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先做动作,把一个果子用衣服包起来,再让学生说这是什么字?然后把衣服脱下来,放在一边,这又是什么字?学生在动作中猜字,既记住了字形又比较快掌握字义,真是一举两得。
三、比较法析解字理。
字族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书中会出现许多的同音字、形近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他们,通常我会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比较,找出汉字的特征,区别字的异同,利用字义加以区分来进行识字。例如:“棵、颗”,这两个量词,别说低年级的小同学,就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于是,在教学时,我重点讲解字义,页字旁表示头,头是圆的,所以“颗”用于圆的、小的物品,而“棵”与木有关,用于描述与木有关的物品。又如在教学“苞、泡、饱、抱”这一组形近字时,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字的相同部件“包”,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字的形旁进行区别:“苞”——与植物有关,故而有草字头;“泡”——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饱”——表示与食物有关,所以有食字旁;同样,“抱”与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这样的区别、比较,学生识字的印象才会深刻。
四、图示法析解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抓住字形这个重点,以汉字形、义、音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教师通过“图示法” 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使学生不仅知道汉字怎么写,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如教学“跟从”的“从”字时,先展示彩图,彩图上画着一个人紧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通过这张彩图,学生可以理解“从”的意思,就是“跟从”。同时,对画面的无意识注意,也可以使学生由图上的两个人形,联想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写法记忆就会深刻。教学“飞”字,可以画一只飞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 ”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教学“采”字可绘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简笔图。又如教“束”字时,出示“一束鲜花”图片,用图画将“束”字的本义表示出来,使学生悟出“口”字是根绳子,“束”是用绳子把树枝捆扎起来的意思。因此,这种图示法识字教学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因而形象、具体,使学生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不但加深了对汉字本义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有效提高识字能力。
五、分解部件法析解字理。
汉字的笔画繁多,涵义丰富,学生难以理解,也难以识记。但是,如果借助汉字的构造原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学生会记忆良久。比如学习“温”字,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这个字跟水有关,可是右边的字就不会解析了,于是我告诉他们:“日”光照耀下的器“皿”中的水(即三点水旁)温暖的。因此,引申为温和、柔和;这样的字理析解学生易于理解字义又容易识记字形。当我教到“善”字时,学生很快说出“有一只羊在草地上吃草,因为羊吃草要用嘴,所以“善”字有口字底,而羊是一种很温和的动物,所以善的意思就表示善良,友好。”„„由此可见,运用分解部件法析解字理的确是一种简单易学的识字方法,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多渗透这种方法,并且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从而提高识字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字趣记字法”、“编写儿歌法”等等,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析解字理,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不同的字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突出汉字的理据,这样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四篇:字理识字心得
让文字彰显活力
汉字源于生活,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字形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可是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在两年的时间内认识1800个汉字呢?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先感知直观形象再识记汉字(即“字理识字”)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追本溯源,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真实、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关系,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是一种积极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过去我曾进行过“注音识字”、“集中识字”等实验,过去的一些识字教学改革曾促进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但也束缚了我们老师的手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分追求识字的结果,数量,忽视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忽视学生识字的情感培养。二是识字教学形式单一,对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不能做到海纳百川、各取所长。三是不重视写字审美教学,机械单调的写字占据了学生的书写活动。学生无法从书写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写字成了应付的作业。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难,难记、难认、难写,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一笔笔笔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
一直以来,猜谜识字的教学方式备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因为谜语往往都是琅琅上口,易于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一旦猜中谜底,学生不但产生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而且猜对的字更是过目不忘、记忆深刻。因此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所善用的识字方法之一,依据猜字谜揭示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可带领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谜语的创编。以下就是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自己编的谜语:“白云躲在人头下”(会);“一只狗四张口”(器);“一百减一”(白);“一加一”(王);“一家十一口”(吉)„„创编谜语,既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树立识字的自信,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是两全其美的好方法。之后,经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我学会了根据规律,设计教法,激发兴趣,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从”和“众”时,我先让一个学生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跟着,边走边说:“一个跟着一个人叫从,就是跟从的从。”然后再让一个学生站在一起又说:“三个人在一起叫做众,就是群众的众,许多人的意思。”这样具体形象的语言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对“从”和“众”二字的学习兴趣盎然。再如:“青”字加三点水,问:这个清跟什么有关,表示什么意思?依次加虫旁、加言字旁、草字头,先说字义再组词,这样在学习一个生字的同时,不仅复习了旧字,还学会了一串新字。这个课例就是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用眼去观察,体会识字的乐趣,享受发现的快乐。
综上所述,识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指导和练习,为学生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汉字学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字理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的发展,让古老的字理彰显永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亢美 《字理+心理=合理——凸显字理,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2、许 慎 《说文解字》
第五篇:字理析词教学的体会(范文)
字理析词教学的体会
字理识字教学,不是仅盯住字形,而是注重形与义的内在联系,研究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形理据,变传统的机械识记为理解记忆,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 除了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写字外, 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依据字理析解词语,让文本解读变得深入浅出,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以下浅谈几点字理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利用字理分析进行教学, 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 让识字和理解词语变得更加形象易懂。案例1:
在一节阅读教学课中,教师为了给学生讲解 “五彩缤纷”一词,采用了如下方法:
师:汉字非常有意思,相同的部件在不同的汉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如三撇旁在“影”字中表示光线;在“须”字中表示胡须和毛发;在“彭”字中表示鼓的声音。而在“彩”字中则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很多种颜色。生2:色彩
师:对。“彩”字中则表示颜色和花纹。
师:那么,“缤纷”及其构成部件绞丝旁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生:(疑惑不解)
师:在古代绞丝旁表示旗子后面的丝带,风一吹丝带就动了。(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了一面旗子及旗子上面的丝带)师:(接着说)“缤纷”一词,表示丝带飘动的样子。生:(交头接耳)
师:“五彩缤纷”与“五颜六色”有区别吗?(板书词语)生:有。
(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彩色纸剪成的碎屑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师:讲台上的这些碎屑可以用黑板上哪个词来描写这些碎屑? 生:五颜六色
(老师再把这些碎屑抛向空中让学生观察彩色碎屑飘下来的景象)师:同学们,看到这些景象,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生:五彩缤纷。
师:那么“五彩缤纷”与“五颜六色”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还有一种动态的美,而后者只是静态的描写。…… 分析:
以上教学片段集中体现了“字理识字教学”的理念。在这个词语的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由词引字, 析形索义,因义记形, 并进行了适当扩展,依据字理析解汉字形义,教学中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理解词意这个难关。字理识字教学不仅在强化直观、指导学生识字理解词义的同时,还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分析汉字形与义联系的过程中接受大容量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在讲读课文时, 巧妙地把字理分析融入其中, 会让文本解读变得深入浅出。案例2:
师: 无论是同情也好, 怜悯也好, 是这段文字中的哪个词一下子就打动了你?再读读, 体会一下。
生:“默默”, 我觉得这只贝很坚强, 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还是默默地忍受着。
生:“折磨”这个词打动了我。
师:(板书“折磨”)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 我们一起来书写。师:“折”, 一个提手旁, 右边一个“斤”字,“磨”比较大, 上边 要写紧凑点。
师:(出示斧头砍树的图片)左边是一棵被砍折的树, 右边是把斧子。(大屏幕出示“折”字的文字演变过程)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创造了“折”。
师:“折”的本意是什么? 生: 折断。
师: 看“磨”, 这个石字跟什么有关? 生: 石头。
师:“ 折” 是把东西折断,“磨”是拿利器摩擦, 折磨折磨,通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猜猜“折磨”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受皮肉之苦。
师: 身体上遭受痛苦, 仅仅是身体上遭受痛苦吗? 生: 不, 还有精神上的!师: 身体上遭受痛苦, 精神上遭受折磨。弄懂了“折磨”的意思, 回头我们再读读课文, 看看透过“折磨”这个词你还能读出什么感受, 想想石子在这只贝的身体里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 分析:
在以上的教学中, 老师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 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与学生一同品析“ 折磨”一词,学生由此想到身体和精神上所受双重痛苦就叫作“折磨”, 从而更加明白课文这只贝所遭受的苦难, 为下文领悟贝的坚强做好充分铺垫。
三、采用字理析词的教学,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案例3:
一位老师在教学《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有一个词“湿淋淋”,需要学生理解。师:“湿淋淋”这三个字的偏旁是什么? 生:三点水。
师:说明湖里的那只鸟湿得怎样? 生1:它全身都湿了。生2:它被淋得像只落汤鸡。师:这水还不够多啊!
生:它全身都湿透了,从头到脚不断地往下滴水。
分析:
老师这个片段的教学,体现了字理教学的理念,这样一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很到位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充分调动起来,确实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在碰到一些陌生的词语,身边又没有工具书时,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来进行字理析词会给他们阅读理解带来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字理析词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析词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析词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