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辛勤的付出 幸福的收获
辛勤的付出 幸福的收获------家访心得
在寒假中,我对我班的十名学生进行了家访,现在我将我的家访感受做以下概括:
我在家访前对每一位幼儿的家长都电话预约,但是家长们对于我们家访反应不一:有的惊讶,是不是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要到家里来家访?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乱,那个时间我们没有空,抽不出时间招待老师;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老师好好交流呢,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的高兴。面对家长不同的态度,我们更困惑了,会不会因此而造成负面的影响,给家长们带来额外的负担?但有一点,我们更清晰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确实需要我们的引领,而走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子,对家长,对我们自己,都将会是一次挑战。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始教写字算数?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详细地向家长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家长明白我们的教育不能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我们也详细地向家长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另外我们还给家长们布置了寒假作业,就是让家长寒假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把幼儿拿回家的幼儿用书再和孩子一起看一看,学一学。家访更多带给家长全新的感动:“老师,谢谢你如此细致!”教师对孩子日常言行的细微介绍,对孩子个性的详细剖析,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从来没有想到,教养孩子还有那么多的道理!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值得我反思事情,这对我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家访不仅仅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感动和宝贵的经验。
第二篇:辛勤付出快乐收获(经验交流会材料)
经验交流会材料
---辛勤付出快乐收获
宁阳二十七中小学部崔兰芳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坐在这里,我的内心无比的紧张与激动。因为在座的有可亲可敬的领导,有经验丰富的同事,更有许多我亲爱的老师。说是经验交流,真是羞愧难当。下面,就我在平时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向大家总结汇报一下:
一、提升自身修养,修炼内功
我是师范毕业,文学底蕴也不深厚,为了使自己这块土壤养育的小苗能茁壮成长,开出芬芳扑鼻的花儿,我时刻都在不断充实武装自己。我经常反复读一些教学书刊,如《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小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教实录》还有一些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等等,使我感触颇深,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后我的心中一片明朗。臵身新课改的大潮中,书,就是一盏盏启明灯,指明了我前进的道路。
二、落实常规,培养习惯,力创高效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我总不断吸取书中名人的教学艺术,还从电脑中搜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集思广益。在备课时,我不但备教材,更注重备学生,抓住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利用教材和课堂的有关因素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变换课文的导入法,“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一开始就会兴趣盎然,使学生激情满怀地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或是改变教学模式,有的课以讲授为主,有的课以讨论研究为主,有的课以朗读欣赏为主,使教学富有生机,别开生面,这样学生才会乐学、善学。
在教学中,我还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正确的读写姿势,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乐于诵读,课外阅读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并在活动中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如: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诵赛,故事会,辩论会,读书笔记作文展览,读后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致越来越高。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学的指导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我总是习惯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在生活中我善于抓住一些重要日子进行习作练习,如在学生过生日时,布臵一道作文题回家询问父母自己出生前后的故事及名字的来历,然后把自己从父母那里了解到的写下来。这种习作练习,不但起到了练笔的作用,而且还使学生通过从父母那里的了解,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从而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节到了,我们老师也要智慧地回收学生的爱,组织学生以《我与老师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既练了笔,又让孩子懂得了感恩,岂不是两全其美?
平时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如拔河比赛,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文艺比赛,书画展览,及班里的朗诵赛,展示交流会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机会,学生都参加了,我们只需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写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三、加大培优转差力度,爱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
转化差生可能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事情。而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优、良、中、差的层次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只能面对现实、接纳差生、想出对策。我把我们班中的差生分为智力型差生和非智力型差生两类。针对差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非智力型差生只是学习习惯差,有潜力可挖崛,我会努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智力型差生是反映慢、接受能力差。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补漏,也会经常与他们聊天,生活中的、学习上的,这样就消除了他们对我的畏惧感,敢于和我沟通并寻求帮助。同时我也让其它学生对其进行结对帮助,孩子之间不存在代沟,学生更愿意得到朋友的帮助,用孩子的思维和语言为他们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样也加深了优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也会经常寻求家长的帮助,而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孩子学习成绩差是很正常的。为此我做了许多家长的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孩子成绩的好坏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不成正比的。有了学生们互相帮助的力量、有了家长的协助和支持,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军奋战了。
爱是教育的生命之源。成绩只是代表过去。学无涯,教亦无涯。我相信:只要辛勤付出,就能快乐收获。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经验交流会材料
---辛勤付出快乐收获
宁阳二十七中小学部崔兰芳
第三篇:付出收获幸福
付出收获幸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半个学期过去了。回想刚接三一班的情景历历在目,从高年级下来接手三年级,看到孩子这么小,不会听课,又不懂事,心中不免有些惶恐不安。记得刚接班时,有的老师说:“慢慢儿教吧,这个班笨的孩子一抓一大片……”。我半信半疑。两节课过来,我发现这些孩子确实不好带,上课不会听课,单纯的一节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课,我整整讲、练了三节课。布置作业不说三遍五遍都不理解,作业质量更不用说了。我急了,刚开学我就大发雷霆,全班孩子瞪着小眼儿看着我一动不动、鸦雀无声。可我发现,在后来的课堂上,虽然课堂纪律比以前好了,但绝大多数孩子是处于游离状态的,小脑瓜不知在想什么,举手发言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怎么办?这样绝对不行,我对自己说。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喜欢数学呢?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可见,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动力。一个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他会主动地、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会乐而不倦地勤奋学习,会不厌其烦地摸索、探究。在后来的课堂上,我改变了讲课方式。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如果喜欢你,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我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我的语言变的亲切和蔼了,始终保持着微笑上课,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尽力给孩子们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我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他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小组比赛夺星的形式,进行赛听课、赛纪律、赛答题、赛作业,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了起来,学习效果明显增加。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里发言热烈、活跃,有争有论,有时教室里好像有点“乱”,但这种“乱”却一变过去学生被动听讲、课堂气氛呆板局面,特别是差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每一节课我都是这样去做,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了。记得前几天语文老师外出听课,一天上了四节数学课,当每一节课下课时,孩子们都会问:“老师,下节课上什么?”“数学”孩子们会欢呼雀跃:“耶!我们继续比赛”!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在这次期中测试中,孩子们所取得的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还有极个别同学成绩不太理想,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想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看到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的进步,作为老师是多么的幸福。
现在应该说对这些孩子是很有感情的,平时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其实都是源于对他们的期望。高兴,是因为他们的懂事,进步;愤怒,是因为再三教育,恨铁不成钢;忧虑,是因为对有的孩子学习不踏实感到着急……
第四篇:付出真心.收获幸福
付出真心·收获快乐
——记2013年国庆假期同行聚会培训、交流与沟通有感!
在桂花盛开香飘满园之时;在金秋农忙喜悦收获之季;在十一假日喜庆国庆之际,你也许带着全家走在旅游的路上,你也许陪着孩子享受这亲子互动的亲情,你也可能是陪同亲友沉浸在节日娱乐的氛围中,你也许捧着一本心爱的图书与原作者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你也许独自一人扪心自问审视自己的灵魂······而创智教育(郑州)公司总经办的全体人员则忙的不亦乐乎——热情的迎来了来自西宁、洛阳、长葛、荥阳和郑州的教育与心理同行;真心的付出了创智教育人的真诚、热心、努力;快乐的收获了同行参与者的认可、赞扬、鼓励和掌声,当然还有珍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次培训与行业交流沟通,是在创智教育(郑州)公司总经理周建勋发起的。邀请了来自西宁、洛阳、长葛、荥阳、郑州的(儿童)心理咨询·(儿童)教育工作者、学习能力·注意力·感觉统合训练的同行,大家一起齐聚在创智教育(郑州)公司的中原和金水中心,开始了为时4.5天(10月4-8日)广泛、深入、全开放式的分类专业培训和经验分享、交流、沟通和学习。内容涉及以下几个部分:各公司现状说明、经验分享和交流,创智教育的市场招生与宣传培训,教学管理规范实践性操作展示与培训,专业技术讲解与交流(阅读理解专题、语言思维专题、测评与测评讲解和沟通),客户沟通讲座与分享等方面。
对于这次活动,创智教育(郑州)公司非常重视,从一线老师,教学主管,中心主任,咨询培训部、人力资源部到总经理都参与了进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实操经验、管理模式、招生宣传方式等,都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同行业与大家共享。时而专题讲座、时而话题讨论、时而征集问题、时而征询意见、时而案例分享、时而参与实操进行现实模拟······就像是一个连队在认真地展示自己日常训练的效果,同行们惊叹创智教育(郑州)公司能如此坦诚,对这种无私的胸怀表达了敬佩。
我们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们更希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从业教师的理念、心态和实操技能更快、更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好客户(那些相信、尊重和支持我们的每一个家长和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家庭中的家长和孩子获益,也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整个儿童心理咨询训练和家庭教育咨询指导行业发展。比如:学能老师丁志敏说到最初教语言思维时的困惑,后来创造新的训练方式时的犹豫,再到孩子兴趣大了,进步了,而带来的成就感。引起荥阳汪杰老师,长葛刘惠民老师,洛阳吕华老师的一致称赞与肯定;再比如杨晓燕老师的成长过程艰辛而又坚实,又比如李丽娟老师······
经过交流学习,大家也形成共识:学习能力·注意力与感觉统合训练·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儿童发展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心理学应用,也是结合学校教育、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最紧密的心理·教育服务项目,给成长中的孩子以尊重,理解,和帮助,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刻板或单方面的培养,家长需要转变观念,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和创智教
育所提倡的“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是一致的。大家也都认为创智教育(郑州)公司的各项工作做得相对比较具体,也挺细致,专业技术是领先的,管理也比较规范。当然也让我们自己认识到:我们到在市场开发、客户服务、扩大影响方面需要继续努力。
活动结束前,各地的负责人都认为这次活动受益匪浅,的确如一开始创智教育(郑州)公司总经理周建勋所说——真是不虚此行。大家都希望每年都定期开展类似的活动,把这种理论学术交流、实操经验分享、现实问题与案例解析、脑力激荡式的意见征集······持续的、更好的开展下去。特别是8号中午聚餐时各个单位的老师和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就未来我们行业交流、沟通和分享的方式方法、培训范围、课程与活动设置、活动安排的密集度、参与人的分层与按需自主选择······尤其是青海西宁的沈老师,许昌长葛的刘老师,荥阳的汪老师,还有洛阳的吕老师都代表所在单位发言,也积极的建言献策;我们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者和东道主,也希望加强和同行之间的纵向与横向交流,共同进步,邀请更多的同行加入,都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呈现自己最靓的风采,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分享自己宝贵的经验和智慧,绽放光芒相约下次聚会。„„
确实如创智教育创始人、总经理周建勋老师所说:“交流、沟通和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学习就是沟通、交流,就是分享。然而实现这样的转换的前提是整个场景具备真诚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批判的审视,开放的胸怀,吸纳的思维!”
在此,再次真诚·真心的感谢您——来自西宁、洛阳、长葛、荥阳、郑州的教育与心理同行们!感谢你们对于我们创智教育(郑州)团队的关注、支持和信任!5天时间·7个专题·6位专业老师,还有您让我们在一起,我们更坚信未来我们会携手更多的教育·心理同行一起,共同走在同一条路上!
第五篇:付出艰辛收获幸福
付出艰辛收获幸福
----2013暑期远程研修总结体会
研修前:山雨欲来风满楼
与往年的暑假相同,今年的远程研修如期而至。对于研修,我有爱有恨,当然爱远多于恨,恨得是自己的暑假被拆分,但是所有的老师都不会放过这个美好的充电时刻。哪怕炎炎烈日,哪怕暴雨狂风,我们都能坚守在学习的机房,进行美妙的研修。
今年的研修之前营造的氛围很紧张,模块多,作业难,任务重,而且学习的知识要应用于作业。记得看过一位指导教师的随笔中写道“往年的研修是展现我们的教学成果,而今年是展现教师的学习成果!”因此就好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弥漫着紧张的空气,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研修伊始:山重水复疑无路
伴随着凝重和认真的心情,开始本次的远程研修。第一天起床后就首先登陆平台,自己就发现本次的平台与以往大不相同,疑云笼罩在我的心头,心想:到学校后和同事们一起开始吧!
到了学校,大家和我的状态一样,都是在云里雾里开始模块一、二的学习,好在专家也很体谅我们学习的老师,在研修第一天没有上交的作业,目的应该就是让我们熟悉本次的平台,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你绿了吗?”“没,还有一个红着呢!”“我的都绿了”!这是经历了模块一、二后大家的经典对话,也是这次研修的经典对白!
研修中:作业难,难于上青天
可当模块三作业刚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的感觉依然。从思维导图的制作,到主题单元设计的完成,几乎每一个环节自己都要反复思考很多次、推敲很多次,学生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有效、易于操作,评价要点是否得当、可行„最后还要提交作业,自己没有学会将word制作成flash文件上传,只能简单的进行“复制—粘贴”,真是困难重重!
好在经历了重重困难,把作业上传,终于收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研修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克服了模块三的作业的困难,在后面的模块
四、模块六的作业,我对于本次的研修已经逐渐的熟悉,对于平台的操作也逐渐的熟练,蔡主任对我作业的推荐也增强了我研修的信心。
对于操作的熟练不能让我放松,因为后面的作业同等重要,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由于自己的选题设置和学生的活动设置不够清晰、创新性不够,所以作业设计的不是很合理但是自己依然是尽了努力,也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通观全局,注重任务的联系性!
经过同事的帮助,自己还学会了将word转换成flash上传,使作业更加美观,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研修后:我收获,我快乐,来年他日再相逢
研修的大幕即将落下,我们疲倦和憔悴的脸上都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
“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的来,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研修!期待来年他日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