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2013年工作总结(模版)
抓基础 建体系 重质量 全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2013年工作总结
年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的要求,贯彻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学校2013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通过健全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专业人员、提升队伍素质、建设课程体系、拓展工作平台和化解心理危机,在体制机制规范化、教育教学科学化、师资队伍专业化、活动开展品牌化、心理辅导个性化等方面下功夫,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示范引领,促进内涵发展,稳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工作长效发展
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文件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精神卫生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计工作。一是制订了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指导性的办法,先后出台《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区”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作联动的意见》和《关于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意见》等,起草了《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对组织领导、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危机干预等方面进一步做出制度性规定,着力加强心理课程教学体系、心理文化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工作规范化程度,提高依法工作能力。二是健全中心与校内各相关部门和校内外心理教育、心理卫生机构的联动机制,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培育校内全员氛围,借鉴校外成功经验,整合优质专业力量,从教育教学和临床治疗干预两方面统筹谋划,主动建设,完善符合我校校情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三是每学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谋划发展。
二、构建研究生心理教育体系,探索素质提升路径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组织结构也与本科生有较大差异。中心于2013年重点探索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路径,取得较好效果。一是创新工作模式,健全工作体系,增加工作力量。重视研究生秘书的培训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养,加强与主管研究生副书记的沟通,动员研究生导师参与育人环节,搭建起工作平台。二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研究生朋辈活动立项工作上,根据研究生独立性强,知识需求层次高的特点,以心理沙龙、在线互动、团体活动等形式普及心理知识,提供心理指导服务,共开展活动28场次,形成以研究生心理自助和互助为主的教育模式。三是依托“学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班级(实验室)—宿舍”的研究生工作体系,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通过对研究生入学档案材料的调查分析和心理普查结果及日常行为表现,重点筛查心理亚健康群体,建立集心理普查(排查)、咨询、跟踪、干预为一体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2013年成功干预研究生心理危机11人。
三、加强队伍培养培训,提升整体专业素养
中心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构建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以常态化、制度化培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一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正式实施,中心派教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专题培训,并到兄弟院校参加研讨,分析解读法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学生工作干部、研究生秘书、心理咨询师、学生骨干共165人进行了心理工作法制教育,在全校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法工作的意识。二是注重分层、分类组织辅导员、研究生秘书、心理咨询师和学生骨干共17场次525人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心理支援与督导,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通过举办新留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心理干预技能等专题培训,大力加强队伍新兵的培养,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补充力量。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与树立激励目标,培养和选树更多的先进典范,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
四、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
中心着力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开发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一是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组织校内思想政治、精神医学、心理科学的专家组录制心理健康教育视频课程,为进一步建立起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打好基础。二是继续开设公共选修课,2013年在各校区开设5个班次课程,选课学生829人。并根据育人要求、学生需求和心理健康热点领域申报了多门公选课,建立起多主题、广维度的立体式课程群。三是开展层次化专题教育,组编了《致吉林大学新同学的第一本心理书》和《致吉林大学毕业生的逐梦起航心理手册》等电子书,在新生入学教育等环节开展班级体验式团体辅导,2013年专、本、研各层次共54个教学单位的9800余人参加了体验活动,完成了8600余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和 3
回收工作。四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成功申报了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探索网络教学、专题教育、在线自学和体验式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五、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丰富内容和载体
中心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素质,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一是注重对新生的指导服务,在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即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致2013级新生的一封信》感受到学校的贴心提示与心理指导,学生家长也在《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中了解了学生成长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家长要科学指导陪伴孩子成长的心理知识,从源头培养心理健康意识,也架起了家校互动的桥梁。二是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管理处和校团委的支持下,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聘了77名朋辈心理辅导员,并在各学院设立心理部,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开展47项“朋辈协力心理成长”系列立项活动和组织360名2013级新生辅导员助理及研究生班长参加团体领导者技能培训等,鼓励、支持学生通过自我发展、朋辈辅导等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更好的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能力,三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了“5.25心理健康信息化服务周”、“健康心理 筑梦同行”心理讲座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吉林大学报“心有灵听”专栏等多种媒介,利用博客、微博、手机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传播渠道,营造出良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六、优化心理素质培养基地资源配置,拓展服务内容和功能 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和服务的重要阵
地。中心对各校区基地加强管理,提高配置,着力提升服务能力,2013年接待来访学生2500余人次。一是加强各校区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建设和维护力度,对配置不合理、设备陈旧、服务功能单一的问题进行了环境改造和设备升级。二是在南岭校区、朝阳校区筹建了学生心理阅览室和团体活动室。为学生提供温馨便捷的心理活动场所和阅读通道。三是扩大宣传,培育氛围,在各校区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制作了3个系列40余块宣传宣传展板、悬挂规章制度,美化环境,增加服务功能。
七、强化危机干预,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仅着眼于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更注重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应对危机的内在潜能,积极关注特殊群体,主动干预紧急问题,使危机处理过程内蕴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一是健全全员危机干预机制。2013年,中心制定了《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流程》及《学生心理问题排查内容和方式》,向各基层单位发放了《吉林大学学生辅导员实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操作指南》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案例指导手册(第Ⅰ辑)》,为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完善立体危机干预体系。中心继续完善四级(学校—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班级—宿舍)纵向危机干预体系,在预警信息传递与干预全程配合上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着力构建横向危机干预体系,与校内学生工作部、研究生管理处、保卫处等建立联动关系,与校内外心理教育和心理卫生机构联合组成危机干预共同体。其中,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理卫生科合作共建的“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基地”,对238名心理重点关注对象 5
进行了访谈和评估,建立了学生重症心理疾病和精神问题转介治疗绿色通道,为学校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提供强有力的医疗资源保障。三是继续开展心理重点关注对象双周报制度,要求基层单位及时更新心理重点关注学生数据,做到事件发生一例、报告一例、干预一例、总结一例,提升了干预和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强了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组织全校2013级8932名本科生新生和5228名研究生新生参与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普查量表共筛查出约1500名可能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逐一进行约谈,确定重点关注学生名单。通过普查、排查和实时关注,部署严密防控、紧急干预和后期跟踪等工作,2013年中心成功干预心理高危学生67人,实时关注心理问题学生149人。
八、深化协同创新,强化学科研究和理论支撑
中心结合不同学生群体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情况,开展分层次、分类型的学科研究。2013年中心共申请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3篇研究论文在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有些工作也得到教育部重视和认可,在教育部思政司2013年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心理中心赵山主任代表学校介绍了朋辈心理辅导制度探索经验。并分别于2013年5月和12月教育部思政司领导到访学校期间,汇报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在理论学习和学科研究方面,一是加强了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探索符合学生实际、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确保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延续性。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问题意识、保持学习态度,注重多 6
学科、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与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建立了协作机制,推动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三是注重挖掘校内学科优势和校外专家资源,内请外聘10位心理学、哲学、精神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专家,建立了结构合理的专家梯队,成立了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家组,搭建了交流成果、分享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和重要的工作,既要遵循心理学的规律,也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一年来,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抓基础,建体系,强队伍,重质量,全面扎实的推进了指导和服务工作。下一步,中心将坚持以推进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工作导向,以活动为抓手,以基地为依托,以课程为主导,以队伍为保障,逐步实现知识普及与危机干预结合,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并进,队伍壮大与质量提升同步,大力构建校内外资源整合、专兼队伍结合、师生骨干配合、家庭学校融合为标志的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第二篇:《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读书笔记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读书笔记
不可触犯的法律“雷区”
教书育人也会吃官司?若在十年前这也许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但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位位走上被告席的人民教师及那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在每一位教育者的耳畔敲响了严肃的警钟。
一、班主任,校园处处都有法律的“雷区”
(一)罚停课——触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二)体罚——侵害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三)公布隐私——侵害学生的隐私权
(四)性侵害——学生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五)不作为——不知不觉的侵权
依性质不同,侵权分为两类,即作为侵权和不作为侵权。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依一定的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该管的没有管,造成学生受到损害,教师要负不作为的责任。
根据《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和教师负又保护学生的法定义务。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履行保护职责或阻止又害学生的行为即构成不作为侵权。学校和教师不作为侵权行为表现形式有:
(一)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关照不力。有特殊体质或某些疾病的学生,不适宜参加某些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没有给予特殊关照,致使学生找成损害,教师即构成不作为侵权。
(二)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找成学生伤害的环节没有注意,或注意不够,事先没有进行必要预防的,如一些实验过程可能造成学生伤害,也构成不作为侵权。
此类问题存在比较普遍。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开放,广泛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这都增加了学生安全的隐患。
(三)对突然生病、突然受伤的学生抢救不力。教师要负不作为责任。
(四)学校建筑物、公共设施具有安全隐患,没有即使排除,或没有组织学生积极预防,造成学生伤害,学校负不作为责任。
总之,学校教师没有尽到职责而发生的对学生损害的行为都回构成不作为侵害。因此有的老师说,不知不觉中也可能犯罪。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
违纪行为的矫正与处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违纪行为。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机会。
针对违纪的学生,教师要保持冷静,全面准确把握违纪行为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矫正与处理,要正确认识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意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还要注意惩罚不是体罚。
要掌握正确地运用惩罚的具体方法。注意合法性,不要超越权限。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惩罚而惩罚。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灵活。惩罚还要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并尽可能扩大教育面
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学生的违纪行为。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矫正与处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全面准确把握出现违纪行为的根本原因。
2.正确认识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意义。
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惩罚不一定意味着不尊重,而不惩罚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
⑵惩罚不是体罚。
3.正确的运用惩罚
⑴惩罚教育性的实现,应当考虑对惩罚的主体、客体和程序做出适当的规定。特定的惩罚应当由特定的惩戒主体(教师、教师集体、校长等)去实施。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行使相应的惩戒权,超越权限的处罚就可能没有合法性。惩罚的对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任何指向学生的身体、尊严、人格、心灵本身的惩罚都是反教育的。教师惩戒权或教育惩罚的实施还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受到一定程序上的限制。漫无目的、毫无节制的惩罚肯定是非专业、不科学因而可能是反教育的。
⑵注意惩罚实施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第三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得体会
面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使之健康地发展,常常是我们困惑较多的地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学习,帮助我了解到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可能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今教师责无旁贷的工作内容之一。现在谈谈自己本次学次的心得体会:
教师作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学生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很多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地。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学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得体会
近来,我学习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受益匪浅。回顾自己过去的教育历程,没有认真去研究怎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所以当学生发生的一些行为问题时,我只是凭借自己多年的管理班级学生的经验去教育,有时不能预见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时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却没有好的效果,感觉自己很委屈,有时感觉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其实这些想法,现在看来,都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因此,今后的教育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和做法:
1、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学好教学管理工作应该具备的一些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最核心的是学生心理发展和学生心理评价方面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
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
2、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影响学生。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更加健康快乐。
3、在教育教学中,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经常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多与学生沟通、谈心;倾听学生的倾诉,发泄;多创造机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归属感。在学习和工作中,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如果这些渴望得不到满足,学生行为问题可能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教师知道要剔除学生的行为问题,最重要的要从渴望的层面入手,让他们的期待得以满足。当学生的期待得到满足的时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与家长沟通,讲求方法,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5、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不言放弃。
第四篇:心理健康中心2014工作总结
钦州市外国语学校2014年春季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4年春季学期,我心理健康中心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心理健康中心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全校师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对心理健康中心进行了设施配置。心理健康中心设有中心办公室与心怡坊,心怡坊现有谈话室一间,配备有专业的沙盘游戏室、情绪调节室,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渠道。
2、完善了心理咨询室制度建设,制定了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守则、确定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来访者注意事项及流程、心理咨询师道德规范、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等。
3、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心理委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随时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心理咨询
1、心理健康教育课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本校的学情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学习方法、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特点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试技巧,让学生用心理学知识去更好地适应学校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青春期男生专题讲座
邀请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专家万良主任给我们学校初
一、初二男生讲授有关于男生青春期知识。通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发育、性心理特点以及保健知识,培养自我保健的良好卫生习惯。
3、协助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举办和考试
钦州市教育局组织的钦州市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在我校举办,我心理健康中心成员积极配合和协助,使得培训班的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同时,心理健康中心于五月份组织和带领本校17名尚未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教师前往广西医科大学参加考试。
4、“525”心理健康日活动
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下午,我校举办了“爱自己,从心开始”为主题的“525”心理健康日活动。本次活动形式多样,例如颁发心理咨询师证书、现场心理调查问卷、现场心理咨询、发放第一期《心语》心理报纸、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初二
(1)、(2)班学生)、参观“心怡坊”及心理健康中心办公室等。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协助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心理健康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在钦州市的知名度。
5、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中心成员秉承着“尊重、热情、理解、真诚、共情”的原则。咨询的方式有现场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微信咨询等形式,利用每周自习课的时间进行心理咨询。我中心本学期共接待来访者52人次,其中学生42人次,家长3人次,本校教师3人次,沙盘游戏10人次。咨询内容主要涉及到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问题、亲子矛盾、恋爱问题、情绪问题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咨询中发现个别同学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已经及时联系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关注,必要时可联系家长。对于需要采取危机干预的学生,有必要时家长学生一起进行咨询。
三、外出学习
1、沙盘游戏的学习
在我校李达通校长的带领下,我中心四位成员等六人前往南宁参加田宝伟老师的中级沙盘游戏疗法培训。经过沙盘游戏培训,我中心成员掌握了系统的沙盘游戏疗法操作步骤与要领,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沙盘游戏疗法不仅能够为我校师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也为我校心理咨询创造了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2、参加全区的德育心理研讨会
为了提升我校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和树立一批优秀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心理健康中心派丰良兴老师参加该会议,学习青春期少男
少女心理辅导等内容。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带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一层的台阶。
2、继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方面的探索研究,力争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创出一片新的天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增添新的内容。
3、联合我校心理咨询师,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让已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到心怡坊进行咨询工作,理论结合实际,增强我校心理咨询师的辅导能力。
4、联合我校心理咨询师力量,在我校教职员工中开展帮扶工作,加强我校教职工的职业成就感、归属感,提高教职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5、通过外出培训学习与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强化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
心理健康中心
2014年6月16日
第五篇:心理健康中心工作总结
2006—2007学秋期心理健康中心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院心理健康中心根据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和学生处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心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丰富的活动,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本期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1、普及心理健康小知识
中心本着“珍爱生命、追求成长、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宗旨,通过报纸、橱窗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如适应新环境、应对挫折、管理情绪等,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2、开通博客咨询网页,扩宽宣传渠道
在学院网站的宣传平台基础上,为了给我院的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学校开通了博客咨询网页“蓝心娃娃”(http://swallow1361810.blog.163.com),使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一些心灵小故事,也可以通过QQ和论坛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寻求及时的心理援助,并对学院心理健康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网站的开通丰富了心理中心的宣传手段和途径,也便于心理中心更加快捷地接受来自学生的信息,使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有主动性和及时性。
3、邀请专家举办专题心理讲座
12月,心理中心邀请北京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的张瑞老师为全院师生做感恩励志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宣传感恩精神,尤其是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张瑞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和父母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图报,并让学生自己亲自表述自己对父母的情感,倾诉自己想感谢父母的心声,使学生通过抒发真情实感产生心灵的共鸣。讲座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宣传教育效果。通过讲座及一些交流活动,一方面较为有效地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达到了普及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扩大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影响的积极作用。
二、做好心理咨询室工作,为学生排忧解难
本期心理中心继续开展每周两次的咨询工作并扩充了心理咨询人员。心理咨询的具体时间定在每周二和每周四晚上19:00——21:00,值班的心理咨询老师由原来的五位老师扩充为八位老师,八位老师均是心理专业教师,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倾诉心声。在咨询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严格遵守咨询原则,严守心理咨询人员的道德操守,为学生排忧解难,认真做好咨询记录。绝大多数前来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在咨询老师的辅导下解除或缓解心理困惑或压力,顺利地进行学习和生活。
三、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工作,掌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全面科学地了解我院2006级入校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心理中心在本期11月初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我院2006级
108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共收回问卷1011份,其中有效问卷980份。普查结束后,中心召开UPI调查表讨论分析会,依据UPI记分方法和筛选规则认真分析学生综合心理健康状况,约请面谈学生81人,听取反馈意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此次普查,中心掌握了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心理中心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各班增设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委员培训
为协助心理中心的工作,提高全院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在各班增设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主要负责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心理健康层面,即维护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保证学生的心理安全;二是心理素质扩展方面,即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扩展活动。与次同时,中心积极组织各班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明确他们的职责和工作范围,教会他们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基本咨询方法,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在各班开展工作。通过心理委员的工作,中心能更好地掌握全院学生的最新心理动态,使我院的心理健康工作能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提高服务。
五、加强心理社团“蓝心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功效 大学生心理社团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心理互助的重要组织形式,心理中心老师冯永老师一直对社团活动进行详细指导,提出任务要求,考核监督社团的活动开展。本期中心对社团成员进行了三次集中培训,内容主要是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提高助人的意识和能力。在
中心的知道下,蓝心社成功策划了学院第一届“蓝心杯”足球赛,极大培养了学院学生的团队精神。另外,蓝心社举行了丰富的心理电影展,通过电影激发大家的兴趣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这些活动,我院心理社团影响不断扩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六、组织筹划第二届心理健康节,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5月25日,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学院蓝心社在5月25号这一周在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宣传健康心理的一系列活动。为了这一周的活动,学生们、老师们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最后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围绕省上统一要求的”珍爱生命,快乐成长”主题,从周一至周五分别安排了发放健康小手册、主题签名活动、现场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团队互动游戏、征文、心理手抄报、晚会等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引来了过往的同学驻足观看。健康中心在过道上挂的三条横幅:呵护自我、尊重生命、由“心”开始;我爱我、我爱大家、我爱美丽心世界; “我爱我,所以我健康!我快乐!珍爱生命,让心与我们一起成长!”,为学生快乐成长导航引路.通过这次活动,蓝心社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了大力宣传,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在一些心理问题上为同学们指明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即本年心理中心基本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均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使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心会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推动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