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心得[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03:4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研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研心得》。

第一篇:科研心得

关于合成研发的思考---------从自发进入自觉

绪论

科研研发及产业化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以不慎重对待。一个项目的进行,从选题开始,历经小试、中试、试生产、正常生产、技术革新等过程,其间涉及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生产组织、人员调配等诸多问题,调用一个企业的大部分资源,无论哪个环节疏忽都可能导致项目的停滞甚至失败,从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进行科研研发及产业化不可以不考虑周详。对于单个项目而言,以几项来衡量:研究方向是否合适,研究观念是否正确,团队是否和谐,思维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人员是否训练,操作是否标准,细节是否注意,外界力量是否恰当利用。通过对这些的衡量,可以知道一个项目的成败。

合成研发是一项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手,他能够造成一种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得到这个结果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种对他的信心不仅仅来源于他有多少理论知识,具有多少经验,是否已经是他研发的这个领域的专家,而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他的研究过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自觉与自发

家庭主妇做了一辈子的饭,在做菜上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比高明的厨师少,但没有因此而可成为顶级厨师的,因为她们学做饭菜都是自发行为;骑自行车也一样,我们很多人都以它作为交通工具,但是我们学会自行车也都是自发的行为,真正可以称作会骑自行车的有多少人呢,有几个人因此而受过正规训练呢?当我们刚刚可以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我们称之为会骑自行车了,而骑了几十年的自行车后,我们仍旧称之为会骑自行车,而当运动员以之作为运动项目刻苦训练十几年,在我们的概念中,仍旧会称之为会骑自行车,但是,期间的水平的差异岂可同日而语。科研的训练实际上也一样,回顾我们的科研生涯,发现不论是在哪儿,目前为止国内的科研素质多数还是依靠自己的揣摩与环境的影响自发形成的,零星的训练是有的,但是系统的训练至今没有见过,但是如果要问研究人员,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会做科研,因此,同样的会做科研的概念,水平的差异却不是一点半点。很奇怪的是,我们很少有地方会象训练自行车运动员一样科学地进行科研素质的训练。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导师或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调查显示,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做好研发的最主要的因素为:

1、查阅资料的能力,2、实验过程中应变的能力,但在研发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两项重要素质具体系统研究和训练过的又有几位呢?学校所上的那几堂文献检索课在真正的科研中如果不能经过系统地实战训练又能够起多少的作用呢。就和“知己知彼”的战争原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能够运用自如以至百战百胜的又能有几人呢。

选题是战略问题

在战争中,战略上可言必胜的应该可以说不少,在战术上可说必胜的就非常少了,而在战斗中可以百战百胜的,肯定没有,但从战斗或战术的失利转化为战略的胜利却是完却可能的,这就存在一个概率问题;就和买彩票一样,概率在那摆着,只要你持续不断地买,不论你能中多大的奖,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输的。做研发也是一样,在单个项目上谈每项目必胜是不现实的,可以研发出来,但是可能会比别人慢,但是,在一个长远的发展中在这个行业中的必胜却是完全可能的。在这就涉及到一个选题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困扰我们大多数科研人员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方向性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作为研发人员,我觉得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在操作,也不是设计路线,而是在选题,题目要是选得好,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工厂,都是一样的,选择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题目并坚持做下去,通过这个题目向外逐渐衍生到整个行业,我想是最稳妥也最理想的方式,我曾经听到过不只一个老教授叹息自己的选择,说他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可惜的就是没有在一个领域深入地做下去,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结果最后在哪个领域也不是很有权威,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那些老教授混得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他们仍旧觉得他们的地位和他们的实际水平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选题问题。其实在这个方面也很容易用常理来理解,在一个项目上做了一阵后,就会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随着做出一些成绩,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而这时如果不是寻思如何去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后以获取更多的机会,而去跟风进入其他领域,必然又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过程,一个别人重新认识你的过程,当这种现象重复几次后,自然,时间也就不多了,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少数。现在企业的多样化经营战略也容易犯同样的问题。因此,我是主张将研发人员应把研发当成一个系统的过程来考虑,研发不仅仅是研发本身,而是需要考虑与研发相关的任何可以促进发展的因素。因此,研发人员不应该仅仅是在实验室内闭门造车,而是应该与在这个行业的人员(包括贸易、生产、研发人员等)建立起联系,如有可能进一步走出国门,然后从各种行业信息中寻求可以供选题的机会,我想,有时候,对你来说很可能仅仅是一小步,就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效果,因为,在这个行业中,你成为了最前沿的人,你所看到的机会要远超过没有这方面积累的研究人员,别人要出同样成果,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因此我建议现在还在学习期间的学生,如果有时间的话,不要只关注你的化合物的合成,去了解它的背景,它的作用,它的发展方向,谁对它感兴趣,与这个行业的人员建立起联系,扩大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知名度,这样从这个领域中,你可以寻找到很多的机会。这样,你的研究才不至于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位,而会成为你安身立命的手段。

选题问题一直是我所最看重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无论对企业还是对研发机构都是最首要最慎重考虑的,因为方向对了,成绩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方向错了,不论多么努力,多么有能力,也会一事无成。

研发结论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设计和实验出来的

研发结论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设计和实验出来的。因此想要得到好的实验结果,必须以预测为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建立起分析体系,实行规律研究,运用逻辑性的方法,以确保得到所需结论。

在这我借用了GMP的概念。

研发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路线 一个是工艺,流程正确,则结果必定正确。

有一个研究人员曾经问我,“你帮我看看我的实验是怎么回事,前几个月反应还好好的,一天就能完成,这几个月我没做这实验,结果现在做,反应三天仍旧有原料没反应完,工艺条件是完全一样的,重复了几次都是这样。”我说,你把实验条件跟我说一下,当他说到是室温反应时,我明白了,很可能是温度的问题。我说,“你把现在反应温度升到当时的室温看看现象。”结果,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合成人员来说,可能并不是很困难的,不过,不管合成人员的经验如何,如何通过逻辑性的方法,使问题能够必然快速地被找出,或者如果不是温度的原因,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问题必定可以得以发现并解决,却是我所感兴趣的,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我会在后面的篇幅中做一些更详细的介绍。

最近有个合成人员问我,“我后处理得到一堆粘忽忽的东西,怎么办呢?”我说,“你如果不能发现原因,那么你的实验流程肯定有问题,你在反应过程中进行监控了吗?”“没有。”“后处理前检测了吗?”“没有。”“那么你不知道原因是在反应还是在后处理是吗?”“对。”“下次你打算怎么做?”“我想是实验问题,可能收率不高这样吧,我想调调实验条件。”“你有把握吗?”“没有,我看别人有一个类似反应用另外一个条件,效果不错,我想用那条件试一下。”“你这样只是撞大运,效率太低,做出好的结果是偶然的,而得不出好结果是必然的,你的流程有问题,你看这样行不行,下次做的时候,首先,你最好进行实验监控,这样,一旦实验结果不好,立即停了它,免得浪费时间,然后,在后处理前留个样,即使不留样,也要做一个检测,然后将反应物分成几份,分别用几种方法做后处理,再检测结果,这样的话,你一天的工作成效相当于别人一个星期的工作。而且每一步你都会看得很清楚,我想就不会出现找不到原因的事情吧。”

其实,我觉得实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指导,很多人的问题往往还是出现在实验本身,理论的缺乏实际上可以用设计实验来弥补。只要实验的流程正确,发现问题并得到好的结果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规律与收率

在研发中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性的观念是我们究竟应该研究规律还是应该研究收率,哪一种是高效率的研究方式?或许有些研发人员会回答,当然是研究规律了,可是,当我看到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在研究收率。

一般研发人员的研发过程,在资料准备齐全并设计实验方案后,开始进行实验,很多的合成人员依照实验方案或文献把实验仪器支起来、物料按照规定加入并开始运行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或者看书,或者聊天等,直到按照文献或设计反应完毕,然后开始进行检测,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实验,变化一下条件,得到另一个结论,然后他可能会比较这些结论,得出一些规律,整个流程就是这样,在检测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究竟会怎么样,现象与GMP一样,所以我说他们的结论是检测出来的。因此,在检测之后,如果结论与所想象的不太符合,他们就会比较迷惘,不知道是操作问题还是原料问题还是反应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反应过程中的问题又有很多,再做一次并得到结果的时间通常要几个小时,所以为了寻找原因,根据以前一些经验的臆测就开始了,依照这个程序的话,我想对于他们要寻找出原因将是一个很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每一次反应与处理时间又是那么长。而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某一次偶然反应情况很好,但是随后几个月却怎么也重复不出来,后来不知为什么又可以了,但是无因因素的存在通常对以后的中试和大生产埋下了隐患。这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化学实验的时候理论很重要的原因吧。

研究收率的痛苦往往会在中试和大生产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因为他们的效率注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不能够将问题研究透彻,所获得的通常是小试工艺的最佳条件,但是中试放大因为设备等原因往往工艺条件会有所变动,而在放大的过程中如果稍出些麻烦,一下又很难找出原因,往往不敢继续下去,我看到很多中试都是因为这种原因而被迫放弃。其实他们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只是可惜,中试大生产毕竟不象小试,可以做一些效率低的研究,中试或试生产每一锅料下去通常几万几十万,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谁也不愿冒这险。我所做的第一个上大生产的项目是给一家完全没有化工经验的厂家上的,中试20天,试生产一个星期左右就完成了,现在想来过程有些粗糙,不过之所以没有什么大问题出现,和当时研究规律的观念指导是很有关系的吧(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其他因素在里面)。

研发绝对不是一项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一项***度的脑力劳动,可惜现在很多研发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多数的研发习惯是自发形成的。

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很多时候找不出原因,是因为很多研发人员,将假设仅仅停留在假设上,而没有想到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没有验证的假设永远只是假设。对待理论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未经验证的理论可以指导实验,但是,在脑袋中一定要有一个概念,这是未经验证的,这样,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就可以反应过来。

证伪还是证真 因此我想到对待理论的态度究竟是证伪还是证真,哪一种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呢?我认为科学研究的办法一般是证伪而不是证真,即假定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然后依据这个观点来进行实验证实。证伪的好处在于怀疑,因为无论所得的何种结论,它们都有建立的基础,既然如此,基础的局限性导致得出的结论也一定具有局限性,如果假定判断是错误的的话,就会不断设计各种实验来验证这种错误存在的可能性,这样就可以不断以严谨的方式来拓宽这个结论的应用范围,而由于整个认知系统是开放的,一旦存在异常,就可以很快做出反应,所以对于由不完全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如果采用证真的手段,当假定判断为真,设计几个实验验证后,就会出现认为结论理所当然为真的情况,并从心里接受然后默认它,而行事准则也会不自觉地依此而行,当有异常出现时就会出现不自觉地抵制现象,从而丧失机会。历史上科学发展的很多事例都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以至于有人认为要想改变一个观念,除非换一代人(量子力学等)。因此,从合理性的角度而言,证伪比证真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理论的缺乏实际上可以用设计实验来弥补,比如我们都知道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但是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条,他只知道温度是一个影响因素,只知道设计实验,那么他怎么办呢,他只需设计两个实验,分别在高温和低温下试一下,然后看看反应情况就可以了,而且他所获取的信息,如副反应的情况等,比书上的理论要大多了。这些方法在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实用。这也是我所说的研发是***度的脑力劳动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通过设计实验,才可以真正体现和验证真实的规律。

关注流程

做通一个反应要强于泛泛做十个反应。我一直认为,研发过程中流程的考虑是最重要的,重视流程而不是重视结果,这实际上是战略考虑和战术考虑的区别。因为无论做什么化合物的研发,这些都是需要的,就和体育中的基本功一样,只要将这些训练好了,做其他反应就可以如鱼得水。比如以单个反应为例,反应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多,主要方面我想就有:

1、物理化学,主要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2、有机化学,主要研究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3、化学工程,主要研究三传一反(即传热、传质、传递,反应器)

4、分析化学,主要为其它三种学科作强有力的支持

如何寻找与我们所研究的这个反应相关的这些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一个关系到资料查阅的比较重要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反应的进度和深度,因此将这个过程分析清楚并不断训练这方面技能,我想要比单纯泛泛去读一些书籍,记忆一些机理要有用多了吧。

其次需要了解一些文字背后的含义,并理解每一个学科的应用范围,有机化学知识主要用于路径设计与合成参考,而其他三个方面在工艺优化方面是非常常用的。研发在考虑问题方面是经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的,就以加料方式来说吧:原料A加入原料B中所包含的需有所考虑的信息我初步想了一下,需要考虑的有:

1、各个原料的纯度

2、加料方式,包括正加、反加、并加、滴加、一次加入等方面

3、加料温度

4、检测项目和检测点的设立

5、是否需要使用反应溶剂进行溶解稀释加料,如使用选用什么溶剂合适

6、物质量的配比

7、加料器型式

8、反应器型式

9、加料时状态,如是否搅拌等

然后应从这些方面进行本质的研究,如因加料方式不同可能会有浓度(这很容易理解)、溶剂(B加入A中是以A为溶剂,反之亦然,如果有其他溶剂还需另行考虑)、反应本身特性(如双官能团等可能产物就会不一样)、热效应(如剧烈放热反应如何加料好)、反应是否可以平稳(是否放出气体)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这些后果又可以如何利用等,如在加料时有比较强热效应,就需要考虑滴加的形式,这样反应平稳,不致局部过热,然后就要考虑到其他的可以消除热效应的方式,如反应器型式、搅拌方式和转速等。这些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密,在中试和大生产中就很容易出问题,如热效应问题,气体排放问题等,在扩大过程中我所听到的就不是一次两次出现过事故。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有一次我接手另一个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多月没做好的项目,指导他继续做,他的反应收率一直做不好,我在看了些文献并看了他的反应状况后,告诉他,加大加热,提高搅拌转速,结果收率一下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其实道理很简单,文献所提供的温度是溶剂沸点温度约接近200度,反应是液固多相反应,所以此反应进行有一定困难,当时他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回流太小,再加上搅拌慢,反应状况不好是很自然的。其实我觉得对于他而言,要找出问题的原因也不是很复杂,如果他能够使用仪器跟踪反应的话,很快可以知道是反应速度问题,然后看哪些因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不过因为当时这个化合物是一个比较新的化合物,文献介绍很少,分析方法需自己建立,而且这化合物在各种溶剂中溶解度都不是很好,研究分析条件很麻烦,再加上他也不是很重视分析,所以吃苦头是必然的,我发现,很多时候研发遇到困难主要是源于思想和行动的惰性,试想想,依照文献坐着等结果比忙着研究检测方法要舒服多了。而细节考虑不周问题,归根结底是流程不合理的问题。

设计实验

化学归根结底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机理也好,假说也好,理论也好,没有实验的支撑,那什么都不是。在网上常可以看到机理的题目,有很多高手,画起来头头是道,让人一看很有道理,不过问题在于,他们的机理大多是在实验现象出来以后的一种解释,而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仅仅停留在解释上,化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一种解释或假说如果没有证据,就只能作为一个记忆的工具而已,而且单个证据也不是很充足。因此,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是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这种假设,如果验证后,再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这个假说的适用范围,实际上,如果看多了高水平的文章,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结构都是很严谨的,每一个说法都是有充足的证据的,甚至有时让人觉得似乎多此一举,但是科研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东西。很多文章并不需要很高的实验水平,但是通常可以发在JACS,JOC上,就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不一样啊。研发也一样,你只有有别人所忽视的东西,才可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研发中所涉及的对各种因素的考虑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有充足的证据,否则就不能够想当然。实验很多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连窗户都找不到,怎么可能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呢。有一个研发人员做一个简单的铁粉还原的反应,做了很久也没做好,他变化了很多条件,温度,溶剂等等,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出原因,当时我建议他说:“是不是你的铁粉有问题啊。”“我想过铁粉的问题,不过我们一般都在一家试剂商店买东西,只有这种铁粉,上其他地方买麻烦,不过看来要试一下了。”“你不妨这样做,找一个有你还原的官能团的普通化合物,以标准的方法用你的铁粉还原一下看看结果就可以了,这样你就可以确认铁粉究竟有没有问题,免得下次换了铁粉万一有问题还是找不出原因。”后来发现果然是铁粉影响反应。呵呵,如果上论坛搜索一下,会发现相当多的同类的因原料或催化剂、溶剂等造成或研发不成功或生产出问题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之所以让这些研究者印象深刻,是因为吃了苦头、耽误了时间的,而且,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几乎可以肯定,同样的问题在一部分研究人员身上还会出现。

因此,我考虑:

1、反应中的所有影响因素是可以考虑全的。

2、逐个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可能的。这两点是合成逻辑性可能性存在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手,他能够运用设计实验,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同时运用一些辅助的措施,从而造成一种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便是合成研发的逻辑性。

我觉得这个观念的意义不在观念本身,而在于完成了一个可以不断积累的可持续发展的架构,余下的工作只是向里面添加内容,依靠这样的方式,我想,在合成研发上应该会有所突破吧。

文献阅读

合成研发是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对这些因素进行仔细分析是必要也是必需的,下面需要讨论的一点就是关于文献阅读,我认为文献的好坏对于个人而言需要三个方面来评论,一是文献本身的内容,二是阅读者的基础与素质,三是阅读者阅读的心态,只有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才可以看出一篇文章对于读者的作用。

毫无疑问,文献本身的内容的精辟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很多时候却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些与阅读者本身的素质和阅读者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歌剧无疑是一种很高雅的艺术,但是你要让我去听歌剧,至少在现在,我宁愿是睡觉,呵呵,因为我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本身素质达不到要求,就象给一个老农大谈化工研发,别人只会觉得你有毛病。即使知识与素质达到了,阅读者的心态也决定了这篇文献对他的影响,很可能文献的作者单位让阅读者感到不会有什么水平,或者文中出现了阅读者很反感的一些观点或字眼,由此而将这种反感普遍化,进而在心中建立一个壁垒,不自觉出现以批判的心态来对待文献,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对文献看法的不同。因此,阅读实际上应该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篇文献,在不同的时期进行阅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阅读收获也是不一样的。而对阅读的这种状况的自觉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些事情(如一些被认为聪明的人是如何变聪明的)。

那么怎么样阅读更有效率呢,我认为对阅读者而言,阅读应该具有主动性的活动,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将所阅读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可以逐渐发展。极力去记住所阅读的内容一般而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在现在信息社会所接触的信息的庞大使你无法也没有必要大量地去记住这么多信息,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通用的体系容纳这些信息,并使所接触的信息成为自己体系中的一部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实际上在上面的探讨中我也是试图建立一个这样的体系,而在阅读中我认为关键一点是要去找寻它们之间的联系点,不论信息之间的表面差异有多大,只要找到了联系之处,就可以将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可以有机地结合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并得以自如地运用。实际上很多时候在解决问题上要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样的方法,而几乎所有的科学都最终要走到哲学上去,这也是为什么在这讨论的很多问题有一些哲学的味道的原因,因为只要你有一种想找到一个普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必定要走向哲学。

由此而引申出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去听一些大师的讲座或阅读他们的文章。我说过合成研发是一项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手,他能够造成一种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些状况不仅仅来源于他有多少理论知识,具有多少经验,是否已经是他研发的这个领域的专家,而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他的研究过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如果从工艺的改进的角度而言,或许前面所说的一些措施会有一些用处,但是如果从选题或其他的角度而言,这种逻辑性并不是那么的明显,而所谓的造势,就是要力图从各个方面均造成必胜之态势,我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怎么样走可以达到这种态势。因此,解读这些大师并将建立起我们与大师之间体系的联系点,了解真正的差距所在而不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将其精华为我所用,将成为我们下一步讨论的重点。

大师的解读 如果用反合成设计的方式来解读这些大师,不妨这样来描述: 成果<=创新思维+文献

对于文献的部分,我们假定对于所有的人而言,1、文献都是可以查阅到的,2、在有一定的基础后给予一定的时间或得到一定的指导后,看懂文献是可能的(由于是经验科学为主,因此这应该是可行的,而对于非经验科学,也可归结为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对于创新思维部分,我们看到即使是多数的大师,在思维上也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如果除去那些繁复的分子式或晦涩的术语对我们的干扰,单单考虑他们所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在了解与理解了参考文献后在文献的基础上走了有多远,是如何走的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们行走的脉络和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我们会很惊奇地发现,事情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可以这么说,我们会发现他们所获得这些成就是一种必然的,多数人都可以看明白的结果,他们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并不比心灵手巧的农民或工人有多大的差异,无非也是采用一些诸如替代,比较,反复的方法,而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异也就是在所使用的地方不一样而已,所以有时候我想,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在研究相对论,具有和爱因斯坦同样的文献积累的话,十有***第一个发现相对论的不是爱因斯坦了。因此,我考虑如果我们研究他们的这些思维方式,并以特定的模式对创新思维进行模块化,从而使整个过程程序化,使在一定的文献基础上进行创新成为一种必然,而得到好的结果也成为一种必然。这样,就可以完成在选题上的逻辑性。

思维的合理性

我曾经对思维合理性进行了一些思考,发现对于佛学也好,对于松下也好,对于毛选也好,对于庄子也好,对于孔孟也好,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我认为除了其立论依据不同外,其思维方式是惊人地相似的,所以,在所有的变化的因素中,唯一不会变化的是思维的合理性,可悲的是以前我们更注重于对推理结果的崇拜,所以有祖宗之法不可改之说,诸不知,外界条件已经变化,如果以祖宗的思维方式进行推论的话,其法也会改得一塌糊涂的,他们不改祖宗之法实际是对祖宗思维的一种践踏。在这点上马克思无疑是很聪明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马列主义是发展变化的的说法,将一切合理的变化,包括对于现有理论的推翻均囊括在原有理论之中,呵呵,不得不服,当然这种说法也有点无赖,就好象说,凡是合理的,都包含在我的理论中,因为我的理论是发展变化的,你的更合理,是我变过去的,呵呵。当讨论到研发者的能力,我也这样看,实际上如果你不看其立论的基础,而着重研究其思维过程,我想高下立判了。所以我曾经试着就能力做了一个定义,就是能力是思维的合理性与实现合理思维的行动力,我想大致也就这些内容吧。我想就人的思维而言,大致可以这么分类:

1、第一类人无招阶段,包括以自己的阅历进行自发的思维判断和以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及二者兼有的人,以自己的阅历进行自发的思维判断在第一类中起点又是起点比较低点的,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应该比以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的更强一些,但是由于他们所建立的基础过于狭窄限制了其思维方式作用的发挥。而以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其缺陷在于没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而采用,但由于所学的知识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性使得他们能够比纯自发的思维判断更为好些,而对阅历和所学知识进行了粗略总结的应该是在这一类人中比较优秀的。

2、第二类人有招阶段,是对所学的知识以及阅历做过深入思考的,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理论体系仅仅建立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的,另外一部分是将理论体系应用范围扩大化,并形成了合理的思维方式的。第一部分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他们通过学习在自己的行业中应用合理的思维方式游刃有余,但是由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思维方式合理性的存在,所以他们只能在本行业中进行发展,一旦环境转化他们便无所适从了,所谓的博士、教授做管理不太好就是这个原因。第二个部分可以称为哲人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基本上依照自己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来进行,这一类人包括孔子、庄子等等,但由于过于信任自己的理论,对理论基础的局限性认识不足,或可以说过分追求完美,不愿意理论基础的局限性,所以行事未免会拘泥,这一类人一般而言是理论多于实际的。

3、第三类人无招阶段,有点返璞归真之意,他们遵循合理性,依据天地规律形成思维判断,寻其根源,行事不拘泥,由于多为博览群书之人,其思维方式建立的基础广泛,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型,毛、列等可以列入此列。实际上 第三类人是第二类两种人的综合。

其实这些思维方式的划分还是比较粗略的,相互之间的确是有交互的,只是说哪个占更为主要的地位而已。

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可能就停留在第一、第二阶段了。在我的理解之中,我们大多数人是处于第一个阶段的,能够处于第一到第二阶段之间的人就已经比较出类拔萃了。当然,在每一个阶段,又存在量的不同。

无招胜有招

无招的问题,从实质上和佛学中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同一个问题。与庄子的无为,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同一个问题,与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也同一个问题,与很多领域中的尖端的思想都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无招,为什么会出现菩提本无树这样的提法呢,我曾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试图去解释这些问题,我想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不论是物质也好,理论也好,都是相对的结果吧,例如在我们所有的理论当中,所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当中,实质上都存在着人的参与性在里面,我们的描述绝对不会是客观的,与参与的人有很大的关系,而参与的人的自身发展程度问题决定着他对事物看法一定会存在局限性,所以说真理是永远无限接近,不可能达到,所以理论永远是相对的,不会是绝对的,而在佛学中认识到了这种局限性,并扩展到同样认为物质之间也是一种相对的结果(其实从物理学上而言可以这样说,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是一种能够穿透一切东西的粒子而不会有任何羁束,那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呢),也就是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外界的事物是人的肉体或借助的一些工具的参与的结果,而对于精神或者说合理的思维而言,如果仅仅感受到这种相对性,就很容易被事物所迷惑而不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而试图研究事物的本质,建立合理的思维解释世界是每个行业的精英的共同的愿望,当认识到这些相对性后应用于各个领域就会以各种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出现了色即是空、无为、无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的说法。所以,我认为不要相信什么理论,即使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适用的,在运用的时候也一定考虑一下限制条件,我们可以使用理论来解释一些事情,但一定要自觉地知道理论本身是由人参与而形成的,这样的话,一旦有异常的现象,才可以及时地发现并予以研究解释,从而能够使感觉敏锐起来。

异常的关注

不论是为工厂的研发还是作为理论课题的研究,对于异常现象的关注是极其重要的。我认为,顶尖的合成研发人员是去制造异常,一般的合成人员是关注异常,而忽视异常的合成人员就比较难以把握方向了。因此,这也和我前面所说的,研发是一种研究规律的主动性的行为,是一个设计的过程,只有抱着研究规律的方式去做,才可能是去制造并研究一些异常。

在研究中需要对异常现象进行特别的关注,但是异常的觉察是在知道什么是常态的基础上的,因此需要知常才可以知异,那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需要将什么是常态表示出来并不断训练以强化,这样才可以获得能力上的提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与反应物B与溶剂C与催化剂D反应加料后升温到指定温度反应至指定时间完毕。以这个作为常态。那么,如果反应物B是用滴加的方式,那么这个方式就是异常,就需要去寻找异常的原因是溶剂效应、热传导问题、浓度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并利用这个原因所归纳出来的理论来进行实验设计和改进,进行相应的实验,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理论的验证和实验的设计。同样,其他的与常态不一样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同样的处理。这样就可以通过知道差异点在哪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同样,如果知道了常和异,对于选题也大有帮助,因为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别人的文献那些地方是常态,而哪些地方是异常,然后用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验证,通过各种方式考察异常的合理性,如果一旦出现不合理之处,就是机会来了的时候。

去除学科的概念

关于选题,我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脑袋里面不要有学科的概念,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所谓的学科,是人为制造归纳出来的,庄子有句话,叫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对于学科的归纳而言,有一定的合理性存在,但是对于某一个课题而言,这种合理性就要打折扣了,而且现在的所谓的各个学科的选课是经过很多人的诠释,早已没有了以前的严谨。不论是在研发上的选题也好,还是在生活中的选择也好,我相信一个木桶原理,“木桶原理”说的是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因此,至少我们应该清楚,哪一块板最短,该如何去弥补它们。

庄子在《逍遥游》中记载了一则寓言故事,宋国有擅长生产预防冻疮药的一户人家,世世代代以在水中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外地人知道这件事,甘愿用百两黄金的高价向他们购买这一预防冻疮的药方。他们召集全族的人商议,说:“我们世世代代以在水中漂洗丝絮,收入不过几两黄金,今天一旦卖出这一秘方,便能得到百两黄金的高价,就卖给他们吧。”

那个外地人得到这一药方后,拿去献给吴王,告诉吴王这药方的人率领军队去抵抗越兵。当时正值冬天,吴越双方进行水战,由于吴国士兵用了预防冻疮的药,手脚都没冻伤,因而大败越军。为此,吴王特划出一大片土地封赏给那个献药方的人。

同样是能预防冻疮的药,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有的人却只能用它维持世世代代以在水中漂洗丝絮的职业,这就是用法不同的缘故啊!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一件用途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其效果就完全不同。因此,人们不仅要认识事物本身的用途,还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物尽其用。

我提这个寓言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为什么同样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差别会这么大,同样,思维方式应用的地方不一样,所体现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没有受到训练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迷惑,但对于有自觉意识的人来说,这应该并视为一个正常的可解读并可模仿的过程。

创新的思维

我们再回到成就<=创新思维+文献的公式上去,我提过创新思维无非是替代、比较、反复等几招,就让我们以替代举例。对于研发而言,我认为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内容::

1、课题的替代

在研究课题当中,对各种异常现象进行剖析,然后估算研究这些现象与主目标研究的价值比较,就可以考虑到是否进行课题的替代了。很多的科学发现都是这样出来的,我觉得在一些条件优化的实验中,为进一步进行研究或者达到一些其他目的(如有文章的需要),课题替代尤其适用。我看很多的学生对于文章很发愁,实际上如果意识到这些的话,文章的问题我想是可以轻松解决的。无论什么文章,要求的无非是创新点,而创新点不应将自己的眼界仅仅局限在目标产物的合成上,而是要看在自己的实验过程中,哪些方面可以获得创新性成果。然后将之扩大化就可以变成一个较好的文章了。我曾经在一个药化的被喻为发文章的垃圾课题上,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从选题到实验到发了几篇SCI和EI的过程(如果想进一步的话,还可以逐渐发一些,只是后来觉得为发文章而做工作有些没意思而放弃了)。而在此前我主要从事横向项目,从没发过一篇文章,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这样的。

2、原料或路线的替代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现在的很多的课题都是这样产生的,例如某个反应使用还原剂,使用其他还原剂来替代,而对于多步反应,则考虑使用其他路线来进行替代,而在药物化学中,如果与代谢相结合,则包括产物的替代,如药物中的前药的合成。

3、条件的替代

这一类在普通的期刊中是最多的,从文章的角度来说一般很难上SCI或EI,但是对于工厂研发是很常用的优化工艺条件的手段,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

4、催化剂的替代

使用其他的催化剂来替代现有的催化剂是一个很常用的手段,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如用固体超强酸替代浓硫酸,我看文章可不少。

5、理论的替代

这是难度比较大的,但是也是一个很常用的手段,象在液相色谱中就借用了精馏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如理论塔板数等。实际上,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研究新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将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中所形成的理论普遍化,看是否可以适用到其它领域。在这点上和应用范围的替代有交叉点。

6、设备的替代

不同的设备三传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设备适用不同的要求,因此如很多的创新是改变一下设备的型式就可以了,比如将高压釜反应改为固定床反应等。

7、分析的替代

分析手段的不断完善使得分析的替代不断成为可能,如现在的药典修订,TLC逐渐被HPLC代替,就是这样。

8、应用范围的替代

在有创新点后,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之一就是应用范围的扩展。尤其是对于做方法学研究人员而言,绝对会做这个工作的。但对于一般的企业研发人员而言,可能这部分的工作就比较忽视了,实际上这个步骤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地方。

我想,如果了解了这些方法,就基本上不会被选题所迷惑,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取得一些成果。当然,正如公式中所表达的,在这种方式背后,最重要的部分是文献的支持,也就是如何进行逻辑性的文献查阅工作,来完成文献查找和阅读的全面和高效。毕竟,我们前面提到了,一件用途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其效果就完全不同。

因此,思维方式的着眼点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正如一句话说的,努力会有结果,但不一定会有好结果,就是这样。

关注战略,选对方向

我们一般尽量不要去研究一些小概率事件,尤其是一些偶然事件,这样才可以造成一种必然的趋势。实际上我对现在的所谓的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的划分是有一些看法的,我想这个界限应该模糊才有利于整个科学的发展,所谓的基础科学,应真正来源于应用,并可以与应用结合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就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没有应用的支撑,基础学科只是一种娱乐而已。有时我们的媒体过分宣传所谓的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并举一些例子,如某个重大的理论发现,在当时没有看出有什么意义,但在几十年后才得以证明,说明某人当时的水平多超前,多伟大,但是我们一定要看明白的一点是:首先这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绝对不比中大彩的几率高多少,我们的国情是否允许我们这样去做,因此,除非以娱乐或者爱好来从事,但是绝对不可以过分强调的,真正的基础学科应该来源于应用并应用于应用学科,尤其是应用于应用学科这点,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研究的经费才可以持久,研究的热情才能够始终如一,整个过程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才可以保持长期性。在选题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选题如同作战一样,需要从薄弱处入手,所谓的击强则弱亦强,击弱则强亦弱,就是这样。

在学习和思考中,我觉得很实际也很必要的是讨论一下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哪些是战略问题,哪些是战术问题,如何思考才是基于战略的思考,因为目前思想和观念的混乱,绝大部分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而发生的。

我认为,所有的基于长期的,整体的观点而提出来的问题才是战略的问题,而以长期和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才是战略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往往是不被人所看重的,因为它们很多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而且往往要做一些很艰苦的事情才可以达成目的,但它们一旦达成目的,其影响之深远,是战术思维难以望其项背的。

我们目前最先需要解决的应该是战略的问题,而不是战术的问题,因为战略问题是贯穿一生,需要不断积累才可以运用自如并不断可从中获益的。以在大学所学的东西作为例子,我认为,大学所上的那些专业课程,不论教师多好,自己多用功,成绩有多高,即使再好,也仅仅是解决了一个战术问题,因为这些知识很难说是否会陪伴你一辈子,当你换一个工作,甚至换课题或研究方向的时候,它们所起的作用就会剧减甚至于不起什么作用。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学习的不是这些,这只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些可以在任何学科中都可以通用的技能,这才是战略层面的。

可积累的体系建立

有几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

1、面对问题具备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应该提到战略的层面上来进行。目前很遗憾,国内在这方面因为长期的僵化教育的结果,薄弱得很。所以,当一个技术人员面对其他专业或者是管理问题时,更多的是表现出束手无策而不是以他本来擅长的方式先做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作出分析。所以他们往往以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为借口从而避免一些艰苦的劳动,将责任推脱给其他人(当然也有寻求合作者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虽没有见过真正的世界重量级大师,但是,我想,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头脑中有学科的界限的话,他是成不了大师的。我觉得学科,只是人类为了更好认识世界而人为地确定的一些分类而已,不应该成为约束人的科研活动的理由。

2、知识的应用问题应该提到战略层面上来。其实不仅仅是知识的应用问题,很多其他战略方面的应用问题也应该好好思考,比如说诚信等。其实任何一个观点之所以可以被人接受,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观点可以带来益处,如果知识不能应用,那么之前的学习就不是投资,而是一种负债了。所以一定要强调,而且要随时练习应用。现在的大学教学方式将各个学科孤立起来了,有个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曾问我当实验放大的时候,反应时间是否会发生变化,我说,你再去看看物化的书籍,复习一下反应速度的公式,就知道了。这绝不是个例,目前的学科学习方式决定没有相当的经验,很难体会到这些。呵呵,这个观点也可以扩展到对诸如***、法律等学科的学习,不强调应用的学习是没有生命力的。

3、将整个知识建成一个可积累的体系。这是战略思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果你可以建立一个可积累的体系,那么无论多么高深的东西,最终都可以变成只是一个达到的时间的问题。对于化学而言,理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更多的是各种经验的叙述,那么,可积累的体系究竟应该怎么建立呢,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关系应该怎么样呢?

我想,整个的知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我们目前的方法和体系可以查阅得到的,另外一部分为以我们目前建立的体系查阅不到的。在不可查阅的知识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可以转化为可以查阅并可理解的知识,另一部分为需要不断积累以进行理解的知识。这样进行分类以后,我们发现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部分是两个部分,一个是如何建立那些可以查阅的知识的索引,通过这些索引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另一部分是不断关注那些需要理解的知识,也就变成了战略性的知识部分,它们通常贯穿在每一个反应之中,具有应用范围的普遍性。这样,在化学的知识领域中,我们就可以做到广与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高效率地进行研发工作。

可累积的体系的建立包括几个方面:

1、检索方法的建立,2、将新知识逐步融入旧体系中的积累,3、对于战略性知识部分的不断磨练。如果可以建立这么个体系,那么,整个科研活动将变得越来越轻松。

教材的问题

我认为目前的教材,尤其是大学的教材,多数不合适宜,体现在它们所显示出来的主题是战术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因为在其编排上,没有将可积累性体现出来,现在的教材多数是搬砖头的形式编写出来的,编得好的,可能在结构和内容上上些心,而另一些可能仅仅是将其他书籍的一些内容进行语言上的游戏,这样,每一年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而尤其糟糕的是,给学生一个观念,这些理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而且,由于很多课程在一些可查找资料和真正的战略性的资料上缺乏认识,故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纷纷将书籍变卖而不是作为保留的资料就可以理解了。因此,整个过程不是一个可以积累的过程,这样的效率无疑是很低下的。

建立可积累的体系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分清楚知识与技能。要明白哪些是可以查阅的知识,哪些是需要不断训练的技能,然后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很轻松地应对困难。

首先谈谈知识问题,知识,为与技能区分,我们不妨定义为简单的,仅仅通过短时间就可以理解的那部分东西,它们不需要记在脑海中,只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想起它们并可以查阅到它们。在科研中我发现很多科研人员之所以一筹莫展,主要问题就在于其资料收集不全,其实从论坛上可以看到不少询问课题如何做或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等的情况,其实质也就是一个资料的查阅问题,很多人以为文献检索便是查查CA,而一旦遇到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在各类书籍专著等文献中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在他们头脑中没有知识和技能区分的概念,所有的东西都记在脑袋里面,而一旦碰到在头脑中没有的知识就无所适从了。有一个研究人员问我,在研发中TLC好还是HPLC好,他说有研究人员说TLC好。我说,你了解TLC吗,你看过这方面的著作吗,你了解HPLC吗,选择哪一项是根据情况而定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手段,但是在这个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有对这两个方法进行了解吗?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去查阅文章书籍来进行判断,不同研究人员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你以这样的方式去问,可能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那你将怎么办呢。其实在这个问题中,最大的一点也就是缺乏一种查阅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而言,它们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查阅并可理解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观念,就会陷入困惑。在这就要涉及到一个经常讨论的观点,就是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究竟谁更强,我们曾经嘲笑他们上大学竟不知道六七四十二,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他们从小就受到了查阅资料的训练,因此他们可以不知道六乘七是多少,因为他们知道答案在什么地方,而我们一旦不知道六乘七,就别无它法了。因此,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他们胜在战略意识上。

因此,对待知识,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如何可以系统、完整、全面地找到它们,而不是要去记住它们,基于这种理念,我想从两个方面入手或许可以有所帮助:

1、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索引系统,将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很轻松地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提取出来。

2、不断将新的知识引入自己的索引系统。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将知识引入技能训练(一是整理资料技能,一是查阅资料技能)的范畴,即在我需要某些知识的时候,我可以以查阅文献的技能将它们很快系统地查找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积累的知识体系的框架就可以形成了。这种体系的建立可以让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技能方面的训练。并且可以传承。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在一个反应中涉及到醛的生成,我们不妨假定目前醛的生成方法有30种,而我们一般科研人员可以记住常用的10种,有些科研人员厉害些,可以记住20种。那么,在不完全查资料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会以10种生成方法作为设计路线的依据,而那些厉害的科研人员,充其量其设计基础为20种,这样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有缺陷的。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如果第31中醛的生成方法报道,而我们没有做索引的习惯,那么,只有企求老天在我使用的时候脑袋好使,还可以将它记起来。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可积累的程度是很浅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总是在原地踏步的原因吧。现在很多研究人员的路线设计都是以拍脑袋为主,当时头脑中有什么想法就根据想法下结论,我很少看见有详细占有资料以后严谨设计的,我想,或许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吧。

规律与收率观念的差别

关于思维方式的不变性有很多种类似的说法,例如健康的人是一样的,不健康的人各不相同等,呵呵,其实我们从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很多的。

对于这句话“我觉得从战略的眼光看问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安慰自己。我做实验要是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时,就会想:没关系,我知道这样做不行了,我的经验又增加了,战略上是时成功的。^_^”

我是这样想的,实验没有得到预想应该是好事情,做实验是研究规律,当实验出现异常时,表示你以前所遵循的规律出了问题,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有所突破了。另外,从实验设计上而言,如果没有得到预想结果,我觉得处理不应是简单倒掉,而是可以考虑由反应本身或反应产物再设计一些实验或进行一些检测来验证你的新的关于这个实验规律的构想,这样才是研究规律而不是收率的方式。因此我认为实验是没有失败一说的,好结果是在研究规律后得到的必然现象,抱这种想法可能会收获更大一些。从所谓的失败如何可以转化为成功,懂得转化的方法和方向,这才是最重要的,是合成研发的逻辑性的关键之一。

关于知识和技能的描述,主要也针对目前中国国情,的确如果两者可以有机结合起来是最好的,不过在两者间我还是倾向技能,因为技能是需要磨练的。以英语是技能为例,如果你身在英语国家,自然不用那么努力去死记那些单词,这就是看做技能的原因,知识(单词)可以作为技能应用的一个结果而自然不很费力地记住了。数学也一样,如果你能将定理当作技能的一部分进行运用,可能比单纯记忆要强些吧。目前国内最缺乏的就是将知识作为技能一部分进行应用了。另外,呵呵,我想真正数学学得好的是要去推定理的。

我之所以写这个文章,在我以前的一篇文章的结尾中有所提及,我将它们抄录下来。

我国的教育方向

对问题深刻的理解和对其意义的正确的认识从长期而言往往比解决这个问题更为重要,努力很重要,然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一旦选择出现错误,其努力往往以悲剧结束,因此也许我们更应该注重于对方向的选择。这一观点在历史上已经被无数次证实。

由于我国还处于第三世界,因此不可能按照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机制,因为从硬件到软件都还没有达到那个要求,然而只是不能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走而已,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机会超越,或说没有能力超越。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这是一个劣势也是一个优势。当人口成为包袱时就显出劣势来,就象我国现在这样,然而当人口或说人力成为资源时就是巨大的优势,关键在于完成这种转化。现在可以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大,可是如此大的差距是理所当然的现象吗?尤其是以个人而言,我们看到无数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念完大学后到美国再求学,表现很优异,而作为一个群体也是比较优异。当然我并不否认他们是在中国比较优秀的一群人,但是似乎在进入工作之前我们与美国人之间的差距比较小,而且我们的运算等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一旦进入社会后,尤其是离开学校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认知水平,处理问题的合理性以及一些习惯等方面似乎就开始拉大差距了,尤其是在前沿领域。这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根源究竟在哪儿呢,如何才可以缩小这种差距呢? 让我们先作一个比方,当我们身处荒野中时,会怎么样?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在我们前面有一条前人已经修好的或正在修的路,那么显然我们只要跟着这条路走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我们甚至不用意识到这条路的存在。然而如果并没有人修这条路,那么我们就不仅要自己知道方向,而且要设计路线,有意识地知道自己该往哪儿去,这样才不至于迷失方向。现在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也就在这一点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在上学期间一直有一条设计好的路让我们行走,我们很多人都未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走出校门后,却发现我们一直行走的方向与我们的目标不一致,我们实际上相当于处于荒野中,由于我们从未意识到路的存在,因而失去了寻找方向的能力,一旦处于荒野中,便茫然不知所措。而对于美国人而言由于其体制、环境等工作环境因素同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合理的教育体制的连续性(这点我们可从美国教改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与实践中看出)使他们在毕业之后也可以继续沿着道路行走,他们在一直朝着目标走。因此,如果对于我国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会美国学生的东西,而且还要会辨别方向。在美国,只要高层的人员认识到路的存在,并去设计和修建这条路就可以了,而对于其他人员可以不意识到这条路的存在。因为他们的社会已是一个相对理性的社会。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发生,因为经济水平与人们的观念意识等诸多因素还未在整体上达到这个水平。因此,中国相对而言是一个非理性社会,而在非理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因而我们在上学期间就要自己意识到我们所走的道路,意识到它是否合理,意识到产生某些不合理因素的根源并力图改正它,至少是在个人上改正它。同时需要训练自己辨别方向的能力。由于外界的辅助条件很弱,有时甚至是阻碍因素,所以在现阶段在我国对自身培养的战略与战术问题都要个体自己解决,因而对个体的要求相对较高。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我们已自觉地认识到这点的话,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会成为顶尖的人才。由于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竞争,因而在国际竞争中他们应该会占有优势。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不盲目跟从,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我们不但有机会赶上,而且有机会超过发达国家。只是一个如何具体运作的问题。在本文中试图寻求一种方法使这个设想变为现实,这便是文章的目的。

研发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处于好的研究环境中,有好的导师或同事,有那么一种好的氛围,自然可以有好的习惯,可以不明白很多事情,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现状使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

我在大学工作,发现现在我们教育科研主要的问题不是硬件的问题,而是方向上的失误,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虽然很努力,收效却甚微,因此一直考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在我的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是:

1、在大一大二完成对科技文献的初步认识,了解整个科技领域的文献状况,知道各个层次(包括最顶级科学家)的大致研究方向和内容。有能力查找任何(包括艰深的内容,虽然可能看不懂)需要查找的文献,学会阅读文献的方法,初步形成合理的思维(通过思维逻辑性来训练),可以对文献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通过训练达到并不是很困难,实际上难的是在学习一定时间后固化观念的转变)。

2、在大三大四开始接触真实的科研活动,而且科研均为有现实意义的,或为文章的理论研究,或为工厂的项目,分别了解文章研究和工厂研究的要求,并可以根据要求调整自己寻求和阅读,思考相应的内容。此时在毕业时应该具有一定成果。在此期间,开始对社会的各种现象,无论好坏,进行深入思考,以形成自己行事风格。

3、研究生期间只是与大学期间程度上的不同。

在所有的过程中,规定一些必读书籍和必须掌握的知识,并进行控制即可。

4、如果是做横向项目,在有一定成果以后,以学校为支撑,以合作的形式和学生进行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项目可以顺畅过渡到应用,并使项目具有可持续性。而对于学校而言,在进行了一定的项目运作经验与资金积累后,可以获得可预见的发展。

这样,从项目而言,风险会降低很多,而学生由于从学校得到助力,可以承受一定风险并很快介入项目的实施,而且没有需要找工作的问题,他们将成为工作机会的创造者而不是工作机会的竞争者,从学校而言,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维系学校的顺畅发展,从社会而言,对创建和谐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仔细计算一下我们大学的有效利用时间与研究生的有效利用时间,我认为上述设想是有可行性的,当然在这里需要对教学效率的深入研究及对社会的充分了解才可以支撑。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一定需要建立一个手边的资料室,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样才可以造成一种学术的氛围。

有时我对一些本科生说,本科毕业在现在难找工作是很正常的,为什么呢?只需要看他们的书架就知道了,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专业,但是除了学校规定的专业书,极少有同学会去自己购买一些来看,而英语、计算机书却很多,要知道,最终决定他们饭碗的还是专业啊。

因为本文系统性还不是很强,更象一个随笔,而合成研发的逻辑性更应该是操作方面的问题,以具体的事例来论述,所以将标题改为关于合成研发的思考。至于合成研发的逻辑性,由于某些部分还只是一些设想,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等将研发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考虑周全,并附以一定的实践后,再和大家分享。

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欢迎上我的博客探讨:organic.blog.163.com

第二篇:科研心得

各位老师:大家好。

回顾自己参与教育科研的历程,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其实以前的我和许多老师一样,在搞科研的认识存在三大错误的认识。1.把教育科研神圣化了:认为科研是那些远离一线的专业研究人员的专利,我们这些人上上课批批作业对付考试还行;去搞科研那根本不可能搞出名堂。因此不敢搞科研。

2.把科研和教学绝对对立起来:完成教学任务是重中之重,搞科研做花架子,既浪费时间又没有进行教学,不如抓默写做练习那样让人放心,那样实实在在,因此觉得科研不能搞。

3.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取得教育科研成果远不如教学实绩重要,平均分才是硬道理;学生成绩才是老师的生命线,分数才是教育教学的追求,因此不愿意搞科研。

而现在的形式大家可以看到,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就最实际的评优评先进,晋升职称没有科研成果是举步维艰。还记得蒋老师所讲的驴和马的故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哪一种职业感受。要想走得远,看些风景,科研是一条门槛最低的路。仔细的研究前面三大错误的认识,究其根源是第一点,科研的神圣化。其实教研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做的。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来和大家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研其实很简单,它的研究范畴和和我们的日常教学思考是内容一致的。任何一门学科的科研的范畴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研究,具体而言有三个层面学科内容、课程内容和课堂内容。学科内容是指本学科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课程内容是每一个学段要教什么。比如语文作文教学初一学生学什么,初二学什么,学年中某一阶段学什么。课堂内容是指这一节课学生应该学什么,是否立足于学生的需要。二是学习方法的研究,研究学生怎样学习本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比如说语文怎么背诵,以前我在抓默写的时候也是背书,早读课马上默写,但后来我发现有的学生巴不得默写,因为语文写字慢,默写的时间比较长,有的人抱着反正我不会的思想,你默的时候我还可以歇歇。我研究过除了班级前几名的几个人能做到回去按要求读背并能在早读默出来以外,绝大部分是做不到一来就默就过关的。我就改变了方法,早读课还是注重读,大声的整齐的重复地读,中等生的课代表觉得会默了,在进行默写。默不出来的就感到压力了,因为他心里清楚已经给他充分的准备了默不出来的是难为情的。结果学生偷懒的就少了,而对中等生的课代表大大的表扬,他的背书的越来越有效,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背诵。这样学生不觉得累,我也感到轻松。三是教学过程的研究,就是一节课的过程安排要合乎教学规律等。四是考试研究,大家都懂得不再赘述。

科研其实很简单,它的研究路径和和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是密切相关的。现在普遍认同的教研路径有三条。第一条是从课堂开始。课堂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等感受是你自己在你的课堂上觉得痛苦的地方就是你研究的地方,你听别人的课有感去的地方就是你研究的地方。第二条是从问题开始,你目前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是你研究的方向。把这些问题先假设,然后归因分析,在探究求证,最后孵化成你的思想,这就是你的课题。第三条是从改变做法开始,学校现在的课改就是在改变做法,我感觉处处都有课题。我们有很多老师没有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不肯改变自己的做法导致的。

科研其实很简单,它的研究策略和和我们的日常教学反思是血脉相通的。我们在反思的时候都是想到今天的课上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我应该怎么解决,下次注意,好多老师到此就为止了。而有些老师会连续思考我出现的相似几个问题,怎么解决,一篇论文就出来了;之后再继续研究了你我他的这一类的问题,怎么解决,写几篇论文,上个一两节研究课,一个课题就出来了。再进一步,你解决了好几类问题,多篇论文,能拿出十五节以上的好课,那就是一个专题出来了。你能解决专题,你就是专家了。我们要从问题拉出课题,用课题形成专题。

这样看来,科研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科研离我们很近,我从11年开始,一年一个课题,论文有11篇无锡二等奖以上,其实就是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在研究,是一种出于职业需求的自发的行为。总之一句话:只要你敢做,就会有收获。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科研心得

科研心得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在命运的岔路口我们选择了科研,那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符合科研要求的性格、习惯、行为、思想。经历了一年的科研生涯,我对科研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心得。在此,我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在学习上

1、业精于勤荒于嬉 人生是没有毕业的学校,勤奋是成功之母,功名不上懒人头,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知识是从勤奋刻苦中得来的,无知是从懒惰中养成的。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懒惰的人,吊死在苹果树下,勤劳的人,沙漠上可以种花。勤奋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科研也不例外。精于科研事业的关键在于勤奋学习,勤奋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多读文献,多做实验。多读高质量文献。平时一定要大量阅读和自己方向相关的前沿文献,一定要紧跟前沿性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这样有利于你实验方法的改进和思路的打开。同时可以提高写作论文的能力。特别是遇到一些经典的表达,比如摘要,图片描述,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比较等的句子可以总结整理出来,之后打印装订,有时间就翻翻看看,定然受益匪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读文献的数量要多,厚积薄发、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读文献的范围要广,百花齐放、博采众长;读文献内容要新,了解形势、与时俱进;读文献要有侧重,重要文献,精益求精、汲取营养。只有多读文献才能有活跃的学术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来自于书本、来自于大量的阅读参考文献、来自于向老师、师兄师姐、同学的学习,实验方法的学习是学习,课本的学习也是学习,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学习的机会随时都有,只要不断学习,你肯定能超过你周围的许多人。大多数研究生对导师都很佩服,认为导师无所不知,思路开阔,实则是导师看的资料多,导师见的事情多,导师在科研上用的心思多。我们常说的读天下书,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你学习了,你知道的东西就多,你学习了你的思路就开阔,你学习了你就知道我的实验怎么做。科研由勤奋而专精,由玩乐而荒废。

2、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意思是,熟知只是看到了眼前事物的轮廓,而对其内涵却未加深思。要知道,运气也通常照顾深思熟虑者。无论读文献还是做实验,我们都要勤动脑,多思考。只学习不思考是不行的,有的人一天很忙,实验也很认真,但是就是不喜欢想问题,所以就不会有大的成果。有些人你感觉他实验做的少,但是SCI有,专利也有,科研结果很好。差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善于思考。思考可以使你在一件事情上想的很透彻,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掌握事情的发展方向;思考可以使你有所创造,当你想通了前人的做法,思考让你不满足于模仿,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想法,得到的就是创新的做法;思考可以给你产生科研的动力,科研越是研究的深入,越是思考的仔细,就越让人产生兴趣,兴趣又为继续研究提供了动力;思考可以使你在科研中事半功倍,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想好了就做,做的时候就不习惯去思考,以至于好多事都做完之后才发现没有意义,而边做边想,可以让我们更坚定想法或者有所改进,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我们不但要常思考,还要持续思考,对实验中的问题或科研思路或方法的问题,你一直在想,想不出来就查资料或问别人或与导师或师兄师姐讨论,我想问题一定会解决的,你也可以产生出很巧妙的思路或方法。持续思考使你比别人高明的法宝。科研修养由善于思考而成,由人云亦云、因循随俗而败。

3、善于付诸实践,有了想法就行动。居里夫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时,他们就自己创造机会。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自己不动,叫天何用。胜利是不会向我走来的,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苦就没有乐。事实证明,我们每天付出的大量科研时间和辛苦没有白费,我们获得了知识,我们取得了成绩。有所尝试,就等于有所作为。付出的时候,不要期待任何回报,否则一颗心老是牵挂着结果,反而很难有收获。做实验的时候,不要一直想着一定要有什么结果,一定要成功,分心往往会出现问题,相反只要踏踏实实的做,结果一会不错的。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是最艰难的。上帝赐牛奶,桶要自己买。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科研方向,给我们了很概括的思路以及建议,具体实施要我们自己来。只有个人勤奋努力,才能有所突破。要通过查阅文献,交流讨论,设计出自己的合理实验方案,不过只有一个很完美的计划,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万事都得不到成功的保障。只有坚定不移的去执行,马上开始实验,尽管实验中一定有很多始料未及的困难,只要我们不畏首畏尾,迎难而上,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会一一迎刃而解。我相信,灵感是在做实验时候产生的。„„实验,这是科研中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在实验中的灵感可能稍纵即逝,那我们要养成好习惯,有了灵感就马上记下来,之后再甄别它是否合适,酌情使用。

4、善于总结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吸取他人教训,自己才会走运。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实验效率。

不论是学习,还是实验都要善于总结和及时总结。不总结只学习就是一个机械的人,学习的效果不会很好。我们做实验、做学习记笔记,经常进行总结,我们才可以找出自己的问题,我们也才能改进自己。当然我说的改进自己就是改进你的知识或实验方法或手段。有的同学学习善于总结,将问题的难点和重点能及时记下来,所以考试的时候就很轻松,不费劲就是高分。实验也是这样,我们做实验了,就要详细记录,经常总结,在总结中就会督促你看资料,督促你思考问题,督促你做一件事情善始善终,追求完美。这样你就会比别人早发文章,早毕业,同样也可以找到一个比别人好的工作。

二、在思想上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科研精神。科研的道路是艰辛的、寂寞的、有压力的、困难重重的,只有付得起辛苦、耐得住寂寞、顶的住压力、战得胜困难的人,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搞科研应该以此铭志,愈挫愈勇,愈挫愈坚,在挫折中锻炼意志、锤炼品格。苦难是成功的阶梯 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的秘诀在于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失败的教训在于疲疲沓沓,抓而不紧。百折不挠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穷尽毕生精力,埋头自己选择,世界的丰富多彩不如自身追求更加引人入胜,人生的美妙享受不如自己目标更为令人兴奋。认准自己的目标,不懈地去努力,坚定地去追求,任何人都会拥有一个充实和丰富的人生。

做事如做人,搞科研也是一样。我们要戒骄戒躁,骄傲是只“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就算在科研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也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我们要谦虚,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自信,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无论实验进行的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坚信,只要继续努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们要自制,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因为当花花世界带着种种诱惑微笑着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常人是很难拒绝的。

在科研活动中,除了个人努力,科研成果的取得更离不开团结合作,积极活跃的科研群体。在一个科研氛围十分活跃,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科研群体中,你将会发现每个人的思想都变得十分活跃,新的观点,新的想法不断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中,原创性的工作可能就会产生。

三、在生活上 生活中我们要善待自己。鲁迅说:“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但是我认为科研生活同样需要一定的质量和乐趣,这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有愉悦的心情。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从事科研的基本前提,愉悦的心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这也不是让我们盲目地追求快乐,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生活中我们要善待他人。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你要对自己严格,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要对别人宽容,因为别人和你一样,尽管有时候这种差别微乎其微。只要我们本着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原则,相信大家都将有一段丰富多彩、记忆深刻的科研生涯。

第四篇:科研心得

科研心得

蓦然回首,三年前,我带着几分懵懂,几分稚气,带着老师的期望,自己的渴望,走进石油大学,迈上了科研之路。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鸟,初见天空的蔚蓝时那般惊异;又如一朵含苞绽放的花朵,欲要碰触世界的魅力时那般激情……当时间的痕迹渐渐褪去,但记忆犹新。

科研是掩卷沉思时的自我审视,是艰难写作中不断升腾的困惑,又是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做好科研需要坚韧的毅力,需要开拓的思维,更需要一种团队合作精神。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搞科研应该以此铭志,愈挫愈勇,愈挫愈坚,在挫折中锻炼意志、锤炼品格。穷尽毕生精力,埋头自己选择,世界的丰富多彩不如自身追求更加引人入胜,人生的美妙享受不如自己目标更为令人兴奋。认准自己的目标,不懈地去努力,坚定地去追求,任何人都会拥有一个充实和丰富的人生。

高尔基说:“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同样地,在科研活动中,除了个人努力,科研成果的取得更离不开团结合作,积极活跃的科研群体。在一个科研氛围十分活跃,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科研群体中,你将会发现每个人的思想都变得十分活跃,新的观点,新的想法不断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中,原创性的工作可能就会产生。

当科研出现瓶颈问题时,讨论是团队合作最重要的形式,它是一个平等交流,听取别人意见,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展示自己,为自己的意见辩护,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博采众长,扩展了思维方式,同时开拓了研究思路,从而克服了科研过程中“思维定势”和“钻牛角尖”的大忌。所以,我们要学会思变,“变”则“通”,“通”才能保障我们课题的继续深入研究。

姓名:曹明强

学号:S080010199

院系:地球物理与工程学院

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联系电话:***

QQ:346667395

邮箱:caomingqiang521@126.com

第五篇:科研立项心得(定稿)

调研心得

---关于长春市老年人消费心理和行为分析及发展趋势

难得的机会让我们五个人聚在一起。一起为这个“老年人”的课题而努力。过程很漫长。每个人都非常的努力去完成各自任务。每次会议,讨论本周完成情况,讨论下周的任务,每次不长的一次讨论,大家都会有一些有价值的想法、思考。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我们五人小组一直在努力。

与老人的接触,让我感到他们的精神娱乐过少。他们的生活状况不佳。退休老职工的养老金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过少,无法支付他们家庭日常的支出或者是自己的生活支出。调查过程中,经常听到老人们的抱怨。我们在调查中也被其所述的感染,也不禁有些心寒。长春市对于老年人用品、娱乐场所的服务过于分散,服务质量不足,层次参差不齐。而且长春市位于北方,长春的冬天时间很长,在北方寒冬的气候特点,本应当有较为规范、数量足够的室内活动娱乐场所。但是漫长的冬季,老人们也就喀什了漫长是蜗居生活。在寒冬,老人们的生活单一,而且失去了与夏季的室外活动,就算饭后的散步也变得那样的难能可贵。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就局限于电视、收音机等等一些较为传统的消遣。长春市政府应当对老年人晚年的夕阳生活多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对于我们的研究课题,我们试图从多方面的挖掘资料来拓展我们的理论依据,百度文库、CNKI、长春市的相关网站等,都是我们信息的来源。我们很努力的去吸收前人的经验,为我们规避一些常见的问题,减少不必的时间消费。

从课题的选择,课题的论证,到实地的考察,走访社区,数据的处理。我们五个人都开始深入的了解了老年人的生活。了解了长春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长春市的老年人基础设施现存状况。对于我们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充足的实践资料来源。虽说学习任务紧张,时间紧。但是对于老人的生活调查,让我们感到我们课题任务的艰巨性。但从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课题研究的意义。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老年的时候,他们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夕阳生活。富人毕竟是少数的,而中等收入的家庭还是居主要的。现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老年人的家庭生活压力增大。使得他们的生活越加的艰难。也难以避免的是,孤巢老年人独居的生活。人是群居的动物,老年人担心的子女,但是也关心自己未来的时光。他们也需要有人能够说话。调查中,他们喜欢和我们交流。日常中他们喜欢有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群体生活是老年人所向往的。

我们认为,要给老年人一个美好的夕阳生活。不仅社会要加以努力,政府,家庭更应当努力的去帮助他们。不能仅仅是单方面的努力,企业要提供丰富的老年人产品,政府要增加对于老年人生活的财政支持,从精神和物质上帮助他们获得愉悦的生活。家庭要做的要给予老人们在生活上的关心,不仅需要工作生活,还要帮助家庭老人们获得家庭的温馨。我们五个人在本次的活动中有很大的收获,感触很深。我们希望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

课题负责人:蔡小滨

课题成员:谢少明 刘鹏 徐喆 张淼

下载科研心得[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研心得[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生科研心得

    几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 博主按:学校每年都有“科技十佳”评选活动,也是我们研科协的一个品牌活动。去年给他们投票时,浏览了几位研究生的科研思路与心得,受益颇多。今天抽......

    科研讲座心得

    科学研究讲座心得 本周曲老师的讲座引导我们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

    科研实践心得

    科研心得 首先感谢学院能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们亲身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在此我对关心和指导我们的领导、老师致谢!在这段科研实践期间,我觉得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 在此之前......

    科研培训心得

    教育科研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丁家初中 吴晓琴专家们对教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细致讲解与剖析,为我们揭开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科研其实离我们很近,意识到一......

    听科研报告心得

    听《灵璧县学习南京白下区教学经验报告会》心得体会老户朱小学刘秋菊三月四日上午,在黄湾中学会议厅,我参加了灵璧县学习南京白下区教学经验报告会。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

    科研训练实习心得

    《科研训练》课程实习报告写作要求 一、实习目的 目前,大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缺乏自主思考能力这样一现象越来越普遍。通常是课本理论一大堆,一旦到自己动手时候就无从下手,左......

    教育科研培训心得 - 副本

    教育科研培训心得 金山小学 王艳 为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2013年10月15日,县教育局举办了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培训。参加培训之前,我以为只是关于课题研......

    科研训练心得总结

    心得 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学校和学院开展了科研训练,而我们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在樊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