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智慧 互动 成长”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数学专场)
翻转我们的课堂——心得体会
龙西小学 洪清艺
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我有幸赴秀丽的滨海城市厦门,参加为期两天的“智慧 互动 成长”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数学专场)。让我有机会与名师面对面接触,感受他们独特的教学智慧与魅力。
这两天的“听”的过程,也是我连续“想”的过程。名师的课各有千秋,名人的风采自成一体。我们无法照单全收,放进自己的课堂;也无法东施效颦,放弃自我全然模仿。那么,我们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我们该如何翻转我们自己的课堂?以下是我这两天的思考和感悟: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我们要翻转我们自己的课堂,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翻转课堂。厦门大学周序博士,在关于翻转课堂的迷茫与未来的主题讲座中,为我们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含义与模式。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和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所谓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翻转课堂的一般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新构建。
1.课前老师为学生提供视频辅助或者预习材料,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即将“信息传递”调整到课前进行。
2.组织课堂活动。课堂以学生提出问题或学习难点,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独立解决问题为主,老师适时有效地引导为辅;即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在课堂里通过互动来完成。
二、翻转课堂的前提
(一)自主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让学生主动去“抓”知识,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阅读。学生只有学会了阅读才能够正确审题,才能够自主吸收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在和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重要的数学信息;并且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关键的字、词等圈划出来。让学生在学习阅读中逐步感悟数学所蕴含的基本思想,提高数学基本技能。
(二)活动探究,首先要学会提问题
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如今,我们的学生普遍不爱问,不爱提问题。那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以下是我这两天的感悟:
1、将学生与老师放到平等的位置上
听了这两天的展示课,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每位老师都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学生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与平等对待时,才会真正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才会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2、灵活使用评价语言,表扬和鼓励学生
“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 是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的求知状态。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名师们的评价语言不仅很有力度,而且很多样化,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怕”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大胆、放心提问。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3、培养质疑兴趣,形成独立人格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可见质疑,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去探索寻求真知。
在听课的时候,我注意到外国语附小的学生们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孩子们不会因为同学或者老师的质疑而改变自己的观点。这点很值得我们深思。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自信坚定,形成独立人格。
三、如何翻转课堂
在欣赏完连阳芬老师关于《三角形的特性》的课后,很多老师不由惊叹:这节课真的是太精彩了!他们的学生太有钱了!人手一台ipad!
在农村基层学校,没有ipad,甚至没有多媒体,我们又应该如何翻转我们的课堂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1、设计课前预习小卡片或者预习作业纸
预习卡片内容可以是几个问题,或者表格、图片等。例如在教授一年级上册位置与顺序新课时,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作业纸上,根据老师提供的位置和顺序画出相应的图案。教师在设计内容的时候,不管形式如何,都应当有明确目标,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
2、分析预习作业
正如刘松老师所说:给与不在于数量多少,在于是否满足需要。
教学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针对学生的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对预习作业进行分析,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如此,教师的教学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才能让教学“生根发芽”。
3、相信学生,让学生展翅高飞
人生不设限,同样的,老师也不应该给学生设限。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当提供适时而清晰的引导和讲授。你的引导可以是像朱乐平老师那样,静水深流;也可以是像刘松老师那样,活泼动人。不要将孩子们束缚在你思想的牢笼里,打开门,让他们海阔天空去遨游。
为期两天的学习活动,累并快乐着。感谢各位名师们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精彩。我相信,每个老师心中都会有一个想象完美的数学课堂。正如贲友林老师所说的,想象力也是生产力。让我们把想象带到现实,一起去寻找“另一种可能”。
第二篇: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学习心得
“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学习心得
参加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像“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这样的活动我是第一次参加,感触很大,期间活动的内容丰富且经典,有来自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朱乐平、贲友林、刘松、李培芳、苏慧、周序、连阳芬老师共7节的演示课及四个讲座。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要属厦门大学周序老师主讲的《翻转课堂的迷茫和未来》,他让我对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很短。他们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很贴心。上课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学习流程有个性。“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第四、学生学习情况清楚。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学生的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三篇: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观摩感想
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观摩之后感
张坂中心小学 黄锦銮
11月,我来到泰宁参加“智慧、互动、成长”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又是在泰宁县这个景色宜人、山清水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心情倍感激动与荣幸。泰宁的泰和祥宁、宁静清幽的统一格局与闽南的喧啸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让人有一种说不清的舒服。此图为泰宁火车站,当时夜色已暗。出了站我们来到“泰宁大饭店”报到。这次学习我现场观摩了以下几位名师的课堂,又听了他们对于简约教学的解读,真是感慨良多,受益匪浅。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原有的认识,更让我感受到“数学不难”、“数学好玩”。
名师们都赶时间返程却不赶课。9日上午的第一场就是许卫兵老师的现场课堂教学和讲座。(出示)
《常见的数学关系》一课,许老师的课前谈话到情景导入无不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他让学生谈自己的兴趣爱好、猜老师的兴趣爱好从而引出一幅漫画“三代人的赶集”让人深思。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发展的使命感进行了适时有效的教育。许老师出示限速80km/h图标。逐个分析理解数字、单位、并深挖隐藏在单位中的数量之间关系式。
《认识比》他从王阿姨配蜂蜜水的小故事开始的,发现蜂蜜和水的倍数关系,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上得到“份数”,再有“份数”引出配比,逻辑严谨,为学生直观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设计有效地将“比”与“倍数”“份数”,二年级“除法”等旧知识有机联系,恰到好处。
上完两节课后就是他的讲座《简约,何以不简单?》。许老师把讲座的内容浓缩成一首诗一样的提纲。(出示)主要讲述了他在探索简约课堂的整个光辉历程。
9日下午的第二场是罗鸣亮老师现场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他的讲座。(出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先猜图形再让同学们给所准备的图形分类并逐个分析解剖。接着让孩子们由着自己的理解画出梯形,并搜索课堂中出现的特殊梯形给予表扬。
接着罗鸣亮的讲座还排了张德强老师的现场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林碧珍老师的讲座。(出示)
这个下午虽然满满的两大节课和两大讲座,但我发现在场的老师们却丝毫没有一点的疲倦,我也是如此,况且在那场结束后我还中了一套光盘。真是感觉万分的幸运、万分的收获。
10日上午第三场是徐长青老师的现场课和讲座。(出示6张)总之徐老师执教的不管是《重叠问题》还是《烙饼问题》都让全场老师沸腾不已,掌声、笑声总在课堂中和观众席中爆发!老师、孩子们在欢乐中渡过一节节头脑风暴的课堂,但都还不觉累,意犹未尽。
两天的课堂,专家们的教学过程不是我的三言两语就能道完。但我的思绪却连绵不绝„„
我简要的用三句话来总结我对名师们所执教的课的总体感受:(出示)
1、智慧的情景创作。
2、精巧的艺术设计。
3、简约灵动的课堂。
回来后,来到自己的课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相比之下真的觉得有种天壤之别的感觉。我看到了我备课的时间用得不够多,想的方向不深入,对学生的了解不全面,我的课堂几乎都是先生成后才有预设,与正常的顺序相违背等等。
总之,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我会对数学教学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当然,在今后的教学我一定也要有所目标、有所行动!(出示)
最后送出一句罗鸣亮老师的话,但我把它的顺序对调了。
回顾这次学习,我们一共听了两天的观摩课,中间穿插了五节讲座。在回来的路上,我就想:这次观摩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于自己工作可能有帮助的有哪些?下面结合这两天的观摩课,谈一下我的一些新的认识与收获:
一、简约教学:复杂问题简单化
许老师说:简约的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策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把课备透、备细,只有课前把功夫下到才能做到课堂的简约。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必须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要注意层次性,力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1.贯彻“三不讲”的教学理念。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大家都深知,大家都得承认,学生的智力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生确实让我们很吃力,而且怎么教也教不会,要想在短短的35分让全班见实效,是不可能的。所以,徐长青老师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了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贯彻“三不讲”的教学理念,给教师带来实惠,给教学质量带来实惠。
2.做“深入浅出型”的教师。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只有3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所以,我们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即有针对性的“少而精”的选择,重组教材,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出极致作用。比如,许老师的《认识比》一课,他的课都很轻松、有趣,能抓住数学学习的本质。他仅用一只手,就让孩子找到了规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所有发现展示均有学生
探究完成,因为观察自己的手,是再简单不过了。可是,孩子们的发现并不简单,把这节只有几十分钟的小课一次次推上了高潮。
我们数学教师有时会在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越是郑重其事的、形式上一本正经的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似乎越是陷入一种困境。而有时方法上灵活一点,生活化一点,让学生活动起来,找到一种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在游戏中、在看似不经意间,会达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这就是简约数学的实质,力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切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在自己学习成长中的一些经历。让我感到学习不难,学习简单的那些我的老师,恰恰好都是名师。这些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总能把高深的数学、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用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使教学简单化、生活化。
二、教师可以怎样做研究?
天津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副校长徐长清老师的《基于最近发展的高校教学建构》,他的讲座,着眼于非常小的教学细节,视角非常独特。有时候我们想:什么是小课题研究?多小才算小?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除了可以做数学教学方面的教学研究,还可以于其他老师完成共性的综合类技巧类的研究,如教师站位与行走路线的研究,跨越了学科界限,这样我们的研究视野会更宽泛一些。我们从徐老师的报告要点中就可以看出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这些也可以借鉴到我们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去。徐老师说:所谓教师的站位,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位置。而教师的行走路线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某一种路径的运动。这两个教学行为,无足轻重,实际却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视。
三、“有意行走”与“无意行走”
“有意行走”是教师主体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有意识、主动的行走方式。“无意行走”是教师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脱离预设行走路线,被动的行走方式。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2013年11月9日、10日一场“智慧 互动 成长” 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数学专场)简约 智慧,在三明泰宁举办,无胜荣幸的我仔细聆听了这场课堂教学盛宴。
时序深秋,立冬在即,丝丝寒意让泰宁更加名副其实。宁静、清幽格局统一又与闽南的喧啸形成鲜明的对比。泰宁的景观、人文,不失为旅游度假的胜地。即便这次不是旅行者的我们再次来到这里仍被这份清新所迷恋。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可是当我走进泰宁电影院,坐下倾听专家们上课时,更是被这充满绅士的课堂所陶醉。
名师们都赶时间返程却不赶课。第一场就是许卫兵老师的现场课堂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认识比》和讲座。
《常见的数学关系》一课,许老师的课前谈话到情景导入无不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他让学生谈自己的兴趣爱好、猜老师的兴趣爱好从而引出一幅漫画“三代人的赶集”让人深思。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发展的使命感进行了适时有效的教育。许老师出示限速80km/h图标。逐个分析理解数字、单位、并深挖隐藏在单位中的数量之间关系式。
《认识比》从王阿姨配蜂蜜水的小故事开始的,发现蜂蜜和水的倍数关系发,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上得到“份数”,再有“份数”引出配比,逻辑严谨,为学生直观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设计有效地将“比”与“倍数”“份数”,二年级“除法”等旧知识有机联系。
罗鸣亮老师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先猜图形再让同学们给所准备的图形分类并逐个分析解剖。接着让孩子们由着自己的理解画出梯形,并搜索课堂中出现的特殊梯形给予表扬。
徐长青老师的《重叠问题》、《烙饼问题》让全场老师沸腾不已,掌声、笑声总在课堂中和观众席中爆发!老师、孩子们在欢乐中渡过一节节头脑风暴的课堂还不觉累,意犹未尽。
两天的课堂,专家们的教学过程不是我的三言两语就能道完。但我的思绪连绵不绝„„
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我看到了我备课的不足不是教具的不充足而是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我们没有去深挖我们的教学智慧导致教学过程简单粗略;教学评价呆板、带过是我们秉承服务学生、尊重、爱学生的宗旨、方向不够真挚、明确;教学效果低效等等问题不断突现是我们对新知不够、思考不足。真的,反思很重要。
这两天的课堂,我很关注专家们是怎么样去处理教材中内容之间的衔接与分解,我发现我们平日里觉得非常简单的一个内容,却只是学生会,而“怎么样来的?”“为什么这样”却常常“时间关系”止步探究。“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又让数学服务生活”也是我们数学课上的“口头缠”,专家们也常说,他们的几个问就让整堂课充满思考、充满智慧很好的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
我也关注到了老师的教学评价,它让课堂组织不成问题。没有严声厉色、没有怒目相对,一句句“某年级的同学是讲道理的”“聪明的孩子会倾听”“有同学很淡定”“聪明的孩子在想”“有时合作是为了我们学习的需要”“慷慨的人把思想与别人分享方法与智慧”指引着孩子们行动的方向、扶正学生行为。也是在暗示孩子学会与人交往、怎样成为一个优秀受欢迎的人。
还让我关注到了老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谓妙趣横生,峰回路转。老师的大智若愚给学生前进的空间,老师的离开给了学生独立成长的驱动。
专家老师们都提出了“简约课堂”,简单的儿时游戏另类玩、在数学课玩还能给予解决教学难点极大的推动作用。徐长青老师提出的“三等待”让他的课堂充满思索、“冲突”、“ 矛盾”,体现课堂的思辨来自对抗。不断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欲望。
名师团队们对教材的研究深刻透彻,可谓掘地三尺。对学生的关注用心了解,可谓日月可鉴。两天的课结束了,冬的寒意也早已散去。泰宁实验小学来电影院上课的孩子们太幸福了;泰宁电影院在座全体老师、工作人员都太幸福了;我,更幸福!
这样的幸福„„传递给你、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
泰宁这四天名师云集,徐长青、许卫兵、罗鸣亮、林碧珍、王珍等多位名师结合现场执教的课例,精彩地演绎了他们对“简约课堂”的研究。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收获颇多。
许卫兵老师执教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认识比》让我真正地感受到简约的教学,灵动的创造美;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课堂。林碧珍老师对简约却富有数学思想的课堂进行阐述。让我体会到简约课堂是课堂形式的简约,但却是内蕴丰盈的、有效果、有效益的课堂,是引导孩子感悟、体会、运用数学思想的课堂。数学课堂是化繁为简的课堂,数学课堂如何将数学思想润物细无声地教给孩子。
我对徐长青老师精彩的课堂及讲座感触最深。首先,徐老师非常尊重学生。注重课堂上“会等待”,徐老师提出:简约的课堂要还本归真,不乱则烂,乱中出真理,乱中出奇思。其次,徐老师的课堂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报告上徐老师都是以幽默、激情的调动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激情。最后,就是徐老师的“简约教学”。徐老师认为课堂迫切要从繁冗走向凝冻,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教学,走向——“简约教学”。徐老师 认为老师与其做讲道理的人不如做讲故事的人,老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弈,不如授之以育,不如授之以欲,不如授之喻,不如授之以娱。老师要懂得思变要换位思考,不把成人在已知路径翻板地教给孩子。
名师们的课及讲座,处处自然中真情流露,幽默中激情生动,生成中启迪智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实践讲座精神,践行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受益。
在这次 “智慧 互动 成长”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我领会到了专家讲座中对新课标的新的阐述,新的注解,更领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坛中的精英们的风采。这几天的“听”的过程,也是我连续几天来的“想”的过程,我在想:无论大师还是无名教师,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精彩、有效的课堂,让孩子们在数学知识的遨游中快乐、健康、有趣、自信、轻松、扎实。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初衷和目标。
然而,听课终归是听课,我们不可能把专家的课照搬照抄下来,放进自己的课堂,也不可能东施效颦般丢了自我去模仿他们,我们该怎样做?我沉思,名家的课各有千秋,名人的风采是他们智慧的积淀,自成一体,仅凭效仿是做不到的。但他们的课异曲同工之处是新课的导入部分设计让人回味无穷,精彩部分不由得让我拍案叫绝。我想,这是我的泰宁之旅收获最大的地方之一,现撷取其中几个片段。
许卫兵老师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导入课:先展示他和他的私家车的相片,引出限速牌,由车内的部件导出速度表,由此引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比》导入课:由生活小故事“配置蜂蜜水”10ml的蜂蜜加入90ml的的水,配置出多种方案的“甜度适中,口味相同”的蜂蜜水,点出“相除关系”,这种“相除关系”可以用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引入“比”提示课题。
张德强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导入课:用剪拼图形“一个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也变了。然后又提出“要面积不变,怎么办?”让学生在一剪一拼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徐长青老师的《重叠问题》导入课:由小故事“理发师的困惑”的情境,父子四人(其实是祖孙三人)去理发。理发师发现只有三人很是困惑,引导学生利用手势表示年轻的爸爸既是爸爸又是儿子的重复身
份,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假装困惑的等待中,全班同学基本上都明白了理发师的困惑,才引出了重复的课题。而《烙饼问题》则是通过要给同学们发半张纸,一张一张地撕太慢了,学生说出多几张一起撕比较快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统筹与优化来节约资源、节约时间,从而导入课题。
在这次盛会中,类似这样的导入课太多太多,他们有的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简洁明快;有的利用旧知识导入,以旧迎新,过渡自然;有的用直观教具引入,操作实验,建立表象,;有的用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动机;有的用问题导入,巧设悬念,启迪思维。这些美轮美奂的导入设计为老师创造了美妙的课堂艺术,更让学生走进深奥有趣的数学殿堂,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引领他们走向知识的彼岸。
第四篇:青年教师风采心得体会
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青年教师,在此谈谈心得体会感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青年教师风采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青年教师风采心得体会篇1
又是一个学期结束了,望着即将升入初中的毕业生,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是他们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从不同的视觉角度来审视教师这个职业,许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
十几年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从教生涯,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
青年教师风采心得体会篇2本学年由甘小林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对我的工作进行指导。根据本学科特点,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期初制定的指导计划进行了指导工作,指导一段时间后由于甘小林老师在上个学期因为病退,所以我自己也就向很多老师请教很多问题,学习钻研教育,现将经过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认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课程标准及目标教学、分层教育等理论,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自动虚心地向甘老师提出问题探讨并解决了一些存在问题的措施。
2、明白了老师应该有教师精神跟形象。
作为老师为人师表,形象端庄大方,人格正直高尚,应该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发扬”锐意进取,求实创新,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二中教师精神和”人和兴校”的光荣传统,爱护校誉,陪养团队精神。并认真完成了教学任务,无一次迟到、早退、请假、旷课。
3、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结合实际从各位老师中明白教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能力:外在需要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德育的培养对学生是非常具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门明白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让他们明白我门为什么要学习的道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去热爱学习;
(2)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这锻炼了一个老师的沟通,组织和领导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是赢得家长对教育的信任的能力,让他们放心,安心送到教育者这里,这是每个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3)主动关心学生,与学生谈心,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这是赢得学生对你信任的能力;
(4)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学生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的能力;
(5)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指导的能力;6与学生家长有效的沟通,知道家长教育的能力
以上方面我通过甘老师及各位老师的帮助也意识了。在能力上有一点的进展,希望今后自己再接再厉,更加完善自己作为教师的能力。
4、在教学能力方面:
在数学知识方面,认真学习了高考大纲,明确了高考的重要考点,使教学有更目的性。对高考中出现的高一数学知识引起重视,使我们直接面对高考;在常规教学课堂上,在课前认真备课,首先构思出这个课堂安排,常常在上课前先练习一次,在上讲台,做到不上无准备的课。合理安排整节课的内容编排,逻辑思维严密,尽量做到不出现教学“卡壳”事件;在教学内容上,尤其注重先了解学习状况,“对症下药”由于我所任2个班均为理科班级,甘老师重点强调“要注重基础知识及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指导下,对常规上课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在教学上少讲难题、怪题,在基础知识方面,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及延伸,力争让他们会举一反三,在考试中使学生尽量做到基础题不丢分,并能对中档题进行变通。对于个别数学方面能力较强的同学在晚自习的时候进行特别指导。
5、班主任管理工作方面
主动向甘老师及我所任班级的两个班主任屈万春老师和朱中伟老师询问有关班主任职责,学习班主任管理经验,并在自己所任教班级实习,使我明白教书难,管理学生更难,管理好班级更是对我门老师与学生沟通和融洽的挑战。
6、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计划
甘老师在学校的日子里,我都有每周向甘老师学习、探讨问题均在一次以上,每周听甘刘老师的课两节以上,病退之后遇见他也会主动向他请教,在不方便请教甘老师的情况下,我还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及教学经验,使我收益不少。
每月在办公事自我反省,反思并对办公室的老师一起探讨问题解决的办法,这让我很感谢办公室帮助我的人及甘老师平日对我的教惠。
总之,对于这一年教学的实习跟实际实践,我觉得我自身能力跟教学能力有一定的融洽力,自我在成长之中,当然,教学能跟各方面的教育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感谢帮助我的甘老师,感谢帮助我的所有老师。
青年教师风采心得体会篇3走进二中已经第六个年头了,回首过去的时光,自己由一名初生牛犊的学生转变为现在的老师,一路走来,其间的兴奋、迷茫、失望、欣喜、收获,点点滴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路走来,离不开师傅的细心督导,离不开同事们的关怀帮助,离不开青年教师进修校的针对指导,离不开孩子们无私的爱,感谢见证了我的成长的每一个人。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为了使我们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设立了教师专业发展部,成立了青年教师进修校,确立了以“老”带“新”,以“中”带“青”,以“师”带“徒”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为了落实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又采取了具体的培养措施:①岗前培训——熟悉课堂教学常规。②师徒结对——确立了一对一的师徒帮教对子。③好课引路—每周听老教师的课至少两节。④师傅督导——每周师傅评徒弟的课至少一次,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环节的设计,学习方法的定位,辅助手段的运用,课后习题的确定等方面做了认真的指导。⑤汇报评课——我们每位青年教师都上一堂汇报课,教研组及时听课和评课,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肯定成绩,找出不足。⑥外出参赛——参加长治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课,展示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⑦理论指导——请我校老教师(樊敬庭老师等)与我们青年教师面对面座谈,传送教学和管理经验。⑧教学大赛——每组选派的青年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大奖赛,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⑨研修培训——青年教师参加我校每周四组织的进修活动、市级以上的继续教育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我们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我们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我们进步快,收效大,更健康地向上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教育更是艺术,艺术则是用心创造,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我们的恒心、爱心感化每一个学生。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当时柏拉图很年轻,在学识上与后来的哲学家柏拉图相比仍显稚嫩,但已表现出一个杰出人物所具有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优秀心理素质。在那些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复中,柏拉图能认准目标、始终坚持。是的,甩手固然甩不出一个哲学家,但是目标游移、耐不住寂寞的人是很难有大的作为的。甩手固然是易事,但能像柏拉图一样执着做事却是难事。我在《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上看到李镇西老师所坚持的“五个一”工程: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第一次看到这“五个一”时,我非常佩服李老师的这种恒心,“五个一”工程中的任何一个“一”单独完成起来,难度并不算大,一天做到“五个一”工程也非不能,但是,每日如此,月月坚持,年年做到,则终成大家。是的,看似一桩普通的事,日日做,月月做,年年做,则会有大不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如果能够坚持上好每一堂课,坚持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坚持辅导学困生不放弃,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坚持做好平凡的每一件事,那也是不容易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坚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哪怕是再小的事,时日一长,也会有所收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无止境,起点总是零。教师易,名师难。我相信,经历过风雨必能见到彩虹。
第五篇:全国特级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学习心得
上个周末我们学校八人有幸到炼油厂参加了全国特级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这次活动我们学校轮流去的,我在会上呆了两天,聆听了八位全国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例和课后讲评,这次的收获和感受都非常大非常深刻。
一、敬佩
第一个让我敬佩的是邱学华老师,他是全国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尝试教学法的创始人。这位老人已经74岁高龄了,站在讲台上,尽管有点老态龙钟,可是老人敬业的精神感动了我,他讲了一节计算教学课,这节课他以教材为蓝本,让孩子小组合作,让孩子当小老师,这节课尽管感觉教法比较老,可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点就是这节课孩子们计算题目达到30道左右,可以说练习的数量很大,应该说教学的课堂效果是不错的。但是里面的创新不是很多,不能吸引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兴趣,感觉比较枯燥。可是老人这么大年纪,仍然站在讲台上,正如他所说小学数学界站到讲台上上课的他是年纪最大的,这也是一种魄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大的,也是让我们所敬佩的。
第二个让我敬佩的是吴正宪老师,每次听她的课就是一种享受,从她的课上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还能让孩子品尝喜悦,正如孩子们在课后所反映的:老师我觉得我们还很有能力啊;老师我们越来越喜欢数学了;老师数学很有趣;数学很简单......这些话语让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她上的是一节复习课,数学老师们都知道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概念比较多,而且易混淆。上课伊始吴老师把一大堆概念放到黑板上,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是让老师帮大家整理呢还是同学们自己整理呢?孩子们主动要求自己探索,老师及时引导方法,你们小组认为有关联的把它放到一起,孩子们开始小组交流讨论,孩子们刚开始的整理有一定的混乱,在老师们不经意的指点中孩子们豁然开朗,逐步整理的有条有理。在这节课上还有个小插曲,有一组概念整理完毕,另一个小组也用到了这个概念,这时候需要连线,老师引导前一个组怎么办呢?孩子们说让一让它,把线从另一个方向连过来,这时老师很巧妙的一句话,你看这个孩子多好啊,退一步,孩子们都接着说海阔天空,老师接着说是啊生活中何尝不是呢!很简单的一句话,让孩子们悟到的不仅仅是点滴的知识,更让孩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第三个让我敬佩的老师是上海特级教师潘晓明老师,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一节解决问题,在这节课上,随着潘老师的引导,课堂上的孩子们,包括我们下面听课的老师都在认真的思考着,探索着,当在潘老师引导之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时,孩子们惊呼,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在惊叹,这节课我们大家都入神了,当下课铃声想起来的时候,我们还沉浸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之中,潘老师的功底不得不让我们折服。
还有其他的老师让我也敬佩不已。从他们每个人的课例中,每个人的课例反思中,我无不为他们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
二、反思
我一直在想这些名家的教案拿过来我们为什么上不出味道,不仅上不出味道,有时还会变味儿,甚至出现很多问题,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问题的答案。记得黄爱华老师说他的这节课,课堂上生成的东西那么多,就是三个游戏贯穿了整个一堂课,可是让我们拿过来根本把握不了,为什么,对于孩子们在课堂上会怎样我们无法预设,可是黄老师说这节课a4纸他整整备了6页,对于孩子们出现的各种情况他都作了精心预设,孩子们怎么出现状况,黄老师了如指掌,所以一节课感觉是那么轻松,孩子们学的是那么有兴趣,可是老师是真的很累,他下课后就说自己是最累的,中间的串词引导是多么的到位。从这儿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真正想孩子所想,为孩子服务。华应龙老师在课后为我们展示了为这一节课他在课前做实验,就是为了真正去探索可能性,它展示的实验次数我无法记清楚,只记得他说他扔啤酒瓶盖累了,他老婆继续,他的学生继续,就是为了追求知识的精确度,用事实说话,这种求实的精神也让我反思自我。总觉得人家名家的一节课那么好,可是人家背后付出的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我想如果我们一学期真正的去研究一节课,这样日积月累,我们也会收获多多。我还记得马刚老师说过他负责小学数学教研,很多老师准备出课,首先说的是这节课我准备怎么上,准备哪几个环节,至于对这节课你准备达到什么目标,你对这节课的理解是什么,很多老师都不是很明白,从这一点上我也有所反思。所以我们老师备教材备学生不能仅仅是一句话,而要真正的落实是很难的。但是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真正的学到了很多。
总之通过两天的学习,感受多多,收获多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自己的所学充分运用起来,丰富自我,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