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4:1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一篇:《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关于印发宁德市贯彻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委教宣〔2011〕27号)的精神,结合我县教育实际情况,制定了《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大家因地制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德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中共古田县委教育工委

古田县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

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

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根据《宁德市贯彻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宁委教宣〔2011〕2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县教育系统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计划》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和“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教育观,坚持“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着眼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贯穿师德师风建设这条主线,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课堂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法纪教育等中心内容,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致力于培养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二、领导机构

县成立县委教育工委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刘振茂任组长,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李黄慧和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陈静任副组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针对本县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

三、德育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全县逐步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建立多个县级德育示范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学校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普遍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使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和法纪教育更加有效,促进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品学兼优的一代合格人才。

小学阶段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情,初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和法纪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逐步形成诚实守信、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科学意识。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中职学校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劳动纪律、职业规范教育和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创业精神教育。

四、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加强管理振师风——德育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1)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各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师德师风情况报告制度、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等,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采取学习培训、座谈研讨、专家讲读、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立足岗位,查找差距,整改落实,以“岗位奉献”带动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全面提高师德人文素养。(2)强化督导考评。完善德育工作检查考评机制,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年报制度的实施,依据《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试行)》,建立县教育部门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制度,把德育工作作为考核领导业绩和学校评奖、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作为文明学校的前提条件。对德育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实行黄牌警告,并对学校领导予以降职或免职;建立和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严格按照福建省师德规范20条禁令的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共同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并定期开展全县“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德育管理功能。

(1)调整、充实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党支部书记或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及少先大队总辅导员为小组成员,形成全员抓德育的格局,并每学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

(2)健全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每学期开学各校召开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做好统筹安排。

(3)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师生的评先评优活动。

一、开展对教师的表彰工作。每年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对模范教师与文明班主任进行表彰。

二、开展对学生的表彰工作。对照德育测评内容,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行为规范的量化评价,认真开展“校园之星”、优秀学生及学生干部、“美德少年”、“行为习惯标兵”等评比活动并进行表彰。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学校各班配备助理班主任,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年组织一次校级优秀班主任、助理班主任评选活动,教育局结合省、市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每三年组织推荐一批“十佳班主任”、骨干班主任等评选推荐活动,不断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荣誉感。

4、加强校团委和少先队组织的建设。配齐配优中小学团委书记、少先队总辅导员,注重对团队干的培养和管理,每年由团县委牵头、教育局配合对优秀团干、少先队员进行表彰,学校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5、加强全员教师与家长的联系。首先,制定全员家访制度。建立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电话联络、班主任家访的基础上,采取划片家访方式进行集体家访,密切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其次,设立“成长工程”。如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从事有意义的活动等;第三,组建县级“家庭教育讲师团”。由县妇联、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联手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巡讲活动,把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6、德育培训与研讨工作。依托县进修校每学年寒暑假开设德育专题培训,计划三年内对德育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全员的轮训。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每校成立德育研究室,编印《班主任工作手册》,全体教师特别是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要增强德育科研意识,把德育作为课题来研究。学校每学年要开展一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教育局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论文和班级主题班队会活动设计方案征集评选活动,编发优秀作品汇编,举办全县班主任素质大赛,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二)“习惯教育”正行为——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1、结合文明学校创建工作,根据《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要求,全面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手册》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须知》,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工作,并把考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健全家长学校制度,各校成立家长接待室,设立校内家长接待日,定期接收家长的信息反馈,每学期由政教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3、普及文明礼仪教育。将“礼貌、礼仪、礼节”这“三礼”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采用主题宣传、文明体验和礼仪实践等形式,抓好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中职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不断扩大活动参与面和普及率。每学期班队会、团队会课必须至少安排一节文明礼仪专题教育内容,还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开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文明礼仪教育课程。

4、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争创省、市、县《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活动。至2013年,我县争取创建3至5所市级《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

(三)防范教育保平安——生命安全与法纪教育提升行动

1、根据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推进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将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各校要开展“珍爱生命、幸福生活”等主题教育。

2、加强安全教育。各学校要通过举办安全讲座、编发安全教育手册、制作安全教育动漫宣传片、开展知识竞赛组织安全疏散演练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保用电安全等教育。

3、全面开展“法纪进校园”和“法纪进课堂”活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全面覆盖,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意识。

4、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选聘、管理、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推进军、警、校共建进一步深入,加强对校园暴力、网络犯罪、勒索等中小学生犯罪的早期预防、预警和干预,建立学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

(四)健全人格促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

1、制定适合本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2、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充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建立县、校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发挥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QQ热线、心理论坛、网络咨询平台等作用,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

3、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力争到2013年古田县实现创建3—5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按师生比1:1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同时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干部和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轮训一遍,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水平。

5、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利用家长学校举办学习班、请专家来校讲座等各种手段,指导家长注重对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人文关怀显温暖——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工作提升行动

1、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网络痴迷者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要制定个体差异学生的教育制度、学生矛盾周排查、月总结等制度,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发生,并形成长效机制。

2、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鼓励各科任教师兼任“特殊学生”的“成长导师”,让所有“特殊学生”都得到有效关心、帮助和引导,鼓励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各中小学必须根据本校实际,认真制定“成长导师”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跟踪、有总结、有表彰,务必要求责任到班、落实到人。

3、进一步深化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及“爱心服务志愿队”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各校要发动社会力量,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沟通和联系,实施个性化的人文关怀,开展多种形式帮扶活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培养其奋发向上精神,减轻其心理负担,促使其健康成长。

(六)立足课堂渗德育——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1、根据《加强全省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意见》精神,每学年组织全县的有关德育工作人员座谈交流,汇集优秀的课堂育人经验,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整体规划中小学学科德育渗透内容体系,开发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渗透教学参考资料,落实各学段、各学科、各知识点德育目标要求。逐步规范学科德育渗透,将其纳入德育测评体系。

2、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研、教学。配齐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员,建立县德育名师(德育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发挥德育名师和德育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系列德育教学教研活动,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提高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3、必须切实加强班、队会课的管理、指导和研究。各中小学要认真规划好每一节班、团、队会课的内容、形式,做好指导、检查、总结提升工作,充分发挥班、队会课的育人功能,杜绝将班、团、队会课擅自改作他用或无计划、无准备、无目的一般性布置班级工作。

4、推广优秀德育经验。实施开展全县德育课程“精彩一课”和优秀课件征集等评选活动,积极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德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5、设立2所(溪山中学、凤都中心小学)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依托县进修学校实施培训,培养学科德育专家骨干,促进德育与学科教学及管理工作有机融合。

(七)打造品牌创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原则,以

“校园文化建设”示范点学校为龙头,以培育校园精神为核心,以课程建设、活动组织和环境优化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通过校微、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和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载体展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力争到2013年,初步建成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独具文化特质的学校。

2、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县开展中小学“争创温馨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抓住重大契机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办好“形势教育大课堂”。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中小学要结合本校特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推广建设学校“绿色网室”,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指导,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学生社团”和“优秀学生社团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八)齐抓共管聚合力——实践育人提升行动

为突破学校德育“大而不细、虚而不实”的薄弱点,在保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1、推进德育阵地建设。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根据《福建省关于切实加强基地建设管理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园景点、公益服务场所、食用菌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建立各类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各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各项德育实践活动,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关教育)作为必修内容,广开渠道,因地制宜,如开展参观古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等活动。

2、完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每学期要安排一定的、能符合每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的社会实践时间,教育局在学校德育测评工作中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检查评价。

3、广泛组织开展“小志愿者”服务行动,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现代社会文明与合格公民意识,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理念。广泛组织“小志愿者”网上注册,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开展校内外服务活动、社区实践、暑期寒假社会实践等活动。到2013年,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公益活动的参与面要普遍达到本校学生总数的80%以上。

(九)网络德育呈效应——数字德育提升行动

1、加强全县德育网络资源建设,促进德育管理、活动、课程、评价、培训信息化。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网络的统筹管理,以古田教育网为基础,利用闽东心理在线、宁德市未成年人教育频道、宁德市小记者网等网络德育资源,搭建县、校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新模式。加强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整合、新建、引进一批优质网络德育教学资源,广泛开展网络德育主题活动、实践活动和教研活动,使农村师生共享优质德育资源。

2、充分发挥现有优秀学校德育网站(网页)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广示范点学校的建设管理经验,开展全县优秀德育网站(网页)评选活动,促进一批德育示范网站和品牌栏目的形成。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责任管理,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3、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网络监管、网络技术、网络评论员和BBS版主五支队伍,提升网络管理水平。提高德育队伍应用信息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拓展德育新时空。

(十)以点带面促发展——示范学校模范引领提升行动

为让全县能形成百花齐放、你争我赶的德育良好风气,特设十个德育示范学校:古田一中、第六中学、溪山中学、松吉中学、永安中学、古田一小、古田二小、实验小学、湖滨中心小学、凤都中心小学,发扬每所示范学校的优势,创建特色品牌学校,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共同开创校校创先进、班班争光彩的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1、实行领导班子挂点指导制度。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班子成员分片挂点各个示范点学校,相关股室成员为小组成员,推行“一对一”挂点指导制度,深入基层,实行动态跟踪服务,加强对各示范点学校的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工作进程中的实际问题。

2、示范学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依据《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围绕十大德育提升工作板块内容与要求,制定好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德育制度与实施方案,以其中的一项德育工作版块内容为重点,牵引启动其他德育版块工作的开展,起到牵一线而动全身的德育效果,从而对全县德育工作起到示范作用(全县各示范学校所侧重德育工作安排附后)。

3、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第一,开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每学年由一所示范学校牵头组织开展全县性的现场德育经验交流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以典型带动促进整体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第二,送课下乡活动。每所示范点学校的德育工作人员皆作为“德育讲师团”之成员,分批到农村各中小学校巡回交流,同时组织示范学校的教师围绕德育主题送课下乡,促进全县德育均衡发展。

各校要因地制宜,强化整体部署和局部推进相结合,根据本行动计划要求制定专项实施方案,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形成德育工作科学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新格局。

古田县委教育工委 古田县教育局

2011.12.8

古田县示范点学校德育工作示范板块实施内容安排表

学校名称

德育工作示范

板块

领导小组挂点

人员

备 注

古田一小

法纪教育

古田二小

校园文化

实验小学

养成教育

湖滨中心小学

实践育人

凤都中心小学

校园文化

古田一中

心理健康教育

溪山中学

课堂育人工作

松吉中学

生命安全教育

第六中学

数字德育

永安中学

特殊人群关爱

扶助工作

信息录入:nd02104

责任编辑:nd02104

上一篇信息: 古田县教育局关于2011年全县初中教学教研常规执行情况的通报

下一篇信息: 中共古田县委教育工委

古田县教育局关于成立实施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方案领导小组的通知…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研课…

学德育…

相关文章|

古田县教育局、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印发《古田县幼儿园教

中共古田县委教育工委 古田县教育局关于成立实施古田县中小

古田县教育局关于2011年全县初中教学教研常规执行情况的通

古田县教育局、古田县文体局关于命名古田县体育基地学校的通

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通知

热门文章|

[注意]古田大东客运站项目规划调整批前公示(01-17)

吴达金、谢再春慰问十大重点项目指挥部成员(01-13)

[注意]乾丰·御山国际小区规划批前公示(01-11)

古田县统计局关于陈久忠等职务任免的通知(01-10)

土地纠纷(01-04)福建省古田县人民政府主办 福建省古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地址:福建省古田县解放路169号 邮编:352200 电话:0593-3882168

E-mail:gtxyjb@163.com QQ:78843860

古田县联动中心 建设维护 联系电话:0593-3897777 E-mail:gtxldw@263.net

备案证编号:[闽ICP备05007787号] 总访问量:2812045人次

当前在线:31人在线列表

第二篇: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行动

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特色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结合我县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

8号)及《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新时代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二、提升目标

经过提升行动,全县德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师德师风进一步加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三、提升主要内容

(一)加强管理振校风——管理育人提升行动。

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

遵守的制度规范。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制定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事件工作制度,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等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学校周边综合治理机制。

2.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各学科教师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3.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以加强教师的“爱心、自律、敬业”为重点,深入开展“四讲”(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讲和谐),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实行“评教议教”及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

(1)突出教师“爱心”教育。创建教师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工作机制。主动走进学生,关心、宽容、理解、尊重、赞扬、欣赏每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2)强化教师“自律”教育。建立学生督察教师言行的制度,组织学生开展评教、议教活动。从教师办公

室卫生、食堂就餐等细节抓起,强化教师的自律行为,为学生做表率。

(3)深化教师“敬业”精神教育。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搞家教家养,把全部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二)立足课堂渗德育——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1.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握各学科的“德育点”,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2.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认真上好每一节班、团、队会课。充分发挥班、队会课的育人功能,杜绝将班、团、队会课擅自改作他用或无计划、无准备、无目的一般性布置班级工作。

3.规范德育常规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活动。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德育主题活动。

(三)“习惯教育”正行为——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1.抓好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这“三礼”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知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2.抓好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牢固树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的安全意识,对学生的生命和健康负责。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高度重视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3.抓好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品德教育,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加强对学生青春期健康心理、交往、恋爱观的教育以及行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4.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切入点,抓好普遍性学习习惯和具体学科学习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有较强的学习举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发现和探究,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健全人格促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

1.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充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

2.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搞好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县级示范学校”。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逐步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同时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干部和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轮训一遍,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水平。

4.开展尊重生命、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五)人文关怀显温暖——特殊群体精准帮扶提升行动

1.健全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帮扶制度。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网络痴迷者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制定个体差异学生的教育制度、学生矛盾周排查、月总结等制度。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

2.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鼓励各科任教师兼任“特殊学生”的“成长导师”,让所有“特殊学生”都得到有效关心、帮助和引导,鼓励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六)打造品牌创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制定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力争到202X年,初步建成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独具文化特色的学校。

2.加强校园精神培育。深入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刊、校旗、校树、校花等载体体现、凸显学校精神风貌,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主题活动;以升国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传统仪式为载体,开展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为载体,开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红歌大家唱”等活动。

4、组织开展文明校园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

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打造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提升校园文明程度,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七)齐抓共管聚合力——协同育人提升行动

突破学校德育“大而不细、虚而不实”的薄弱点,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1.推进德育阵地建设。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公园景点、公益服务场所、贺龙故居、红二方面军出发地等社会资源,建立各类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

2.广泛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行动。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现代社会文明与合格公民意识,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理念。广泛组织“志愿者团队”网上注册,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开展校内外服务活动、社区实践、暑期寒假社会实践等活动。

3.搭建社会育人平台。构建德育立体化网络,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与家庭、社会“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密切联系,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协调一致,使三方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利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2X年2月-3月)。

印发《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行动计划》,召开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行动启动会,成立县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各学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各学校举行启动仪式,造声势,扩影响,形氛围。

(二)分层培训阶段(202X年4月)。

教育局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学校组织德育工作者培训,有重点地开展学段、载体研究、实践工作,深入中小学校指导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有效德育调研考察、专题培训、研讨座谈等活动,更新理念、提高认识、研究问题、寻找对策,有序推进工作。

(三)整体推进阶段(202X年5月-202X年10月)。

从德育目标、内容、路径、评价、推进等对德育教育进行实践,以深入课堂听课为重点,以深入校园对学生进行无压力观察为检验标准,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巩固实践成果,并作为德育工作的支点、手段,将其融入到德育实践过程之中。定期开展德育工作视导,举办论坛、召开研讨会、现场会,观摩、交流、推介典型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推出德育工作阶段性成果,编印《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模式创新集》、《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模式创新典型案例集》等。

(四)总结提升阶段(202X年11月-202X年12月)。

总结、提炼并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中小学德育研究与实践成果。组织收集、编印《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

制度汇编》、《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特色荟萃》、《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成果汇编》、等。全面总结中小学德育工作,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推广成果,加大宣传,形成推进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措施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业务副局长兼任组长,基础教育股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及各学校校长为成员。

(二)健全工作机制。

实行局领导班子德育工作挂点指导制,推行相关股室

“一对一”蹲点制,深入基层,跟踪服务,加强对各学校的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工作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校长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组织学校实施行动计划。

(三)强化督导考评。

完善工作检查考评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中德育部分考核依据,建立和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师德教育、考评、奖惩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每年表彰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先进个人,结合省、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定时组织推荐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师德模范”、“三好(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美德少年”等。

(四)开展经验交流。

开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县性的德育工作经验现场交流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以典型带动促进整体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选拔德育先进工

作者、“德育讲师团”成员,到各学校巡回交流,围绕德育主题送课下乡,促进全县德育均衡发展。

(五)保障经费投入。

设立学德育工作专项经费。各中小学年初要预算安排德育工作经费,保证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工作经费落实,并逐年增加,为德育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德育队伍培训进修、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表彰与奖励等提供有力保障。

附件: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细则

某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细则

评分项目

序号

记分内容

权重

评价细则

评价方法

记分

备注

自评分

考核分

一、组织建设

(5分)

机构健全

有明确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职责明确。缺一项扣1分。

查资料

制度健全

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等。缺一项扣1分。

查资料

二、计划总结

(10分)

工作计划

有详实的德育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具体措施、活动安排)。缺一项扣0.5分。

查上交材料

计划落实

按计划实施德育工作,缺1项扣2分,扣完为止。

查档案资料,走访教师

工作总结

年终有总结(视其完成年初计划的情况记分)。

查上交材料

三、重点项目

(68分)

管理育人

制度完善,职责明确并落实。开展争做“四有”教师活动扎实。视其情况计分,学校有培树师德典型人物、有师德考核制度、师德考核,结果运用常态化。落实评教、议教活动,缺一项扣2分

查资料

课堂育人

按课程标准开足时事政、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类课程。各学科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融德育与学科教学于一体。有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德育教材。

查档案、查课程表、抽查教案、听课笔记、查教材

养成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宣传、检查、考评到位。缺一项扣2分.实地查看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效果。一处不干净扣1分。“三礼(礼貌、礼仪、礼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学生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视其情况计分。

查档案资料,查学校检查与考评记载。看校容校貌,看师生的文明程度等

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机构。配备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了学生心理辅导场所,有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档案资料。

查档案资料,查活动

原始记录

关爱特殊群体

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效果明显。有学生矛盾周排查、月总结等,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缺一项扣2分

查档案资料,重点项目

(68分)

校园文化

积极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营造校园育人氛围。学校周升旗制度常态化。有文化宣传栏、图书阅览室、广播站、校报校刊等阵地。有校训、教风、学风、校歌、校徽。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与体育运动会,经常开展社团活动,师生参与广泛。校园(班)内的条幅、张贴物、黑板报、查档案资料、查看现场

宣传窗、文化墙、警示牌等规范、精致。缺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12

协同育人

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各项德育实践活动,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广泛组织“志愿者团队”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开展校内外服务活动、社区实践、暑期寒假社会实践等活动。落实搭建社会育人平台。缺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查档案资料

档案资料

档案资料齐全(含活动、竞赛、个人成长档案等),一次活动一本资料,缺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

查档案资料

工作经费

保证经费投入、奖惩制度落实各记2分。

走访学校领导,查财务账目

四、工作成效

(17分)

德育信息报送,每学期至少报送两篇

每缺1篇扣0.5分。

查档案资料

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相关竞赛、活动中获奖。

获国家、省、市、县级奖按3、2、1、0.5记分(政府、教育部门),同一奖项不重复记分。

查档案资料

学校德育、团队工作受到省级以上(含省级)、市、县级表彰或省级以上(含省级)、市、县媒体报道。

获国家、省、市、县级奖按3、2、1、0.5记分(政府、教育部门),同一奖项不重复记分。

查文件、奖证

按要求完成教育局布置的相关工作。

未完成1次扣1分。

查教育局台帐

第三篇: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文档

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闽委教宣〔2011〕27号

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各省属中职、中小学校: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根据今年教育会议和全省教育工委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中小学德育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

2011年5月27日

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为重点,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育人环境,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到2013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深化;建立省、市、县、校四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健全完善中小学生法纪教育长效机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同比明显减少;设区市各建成1个示范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70%县(区、市)各建成1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实施培养培训百名德育名师、千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生管教师、万名骨干班主任计划;建设覆盖全省城乡学校的数字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完善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进一步形成。经过三年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普及深入,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和法纪教育更加有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中小学普遍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发展。

遵循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生活打好基础。小学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

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情,初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和法纪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逐步形成诚实守信、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科学意识。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中职学校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劳动纪律、职业规范教育和健全人格、自信自强、创业精神教育。

三、工作重点

2011年至2013年重点推进和实施10个行动项目:

(一)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定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手册》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须知》,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针对学段特点,小学重点开展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中学重点开展遵守校规校纪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各学校要制定行为规范教育规划和工作目标,落实岗位职责和评估考核制度,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开展全省行为规范示范校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团、队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形成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别确定小学、初中、高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各地各校要抓好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中职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不断扩大活动参与面和普及率。每个县(区、市)要创建2-3所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指导学校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

加强生命教育。制定实施《福建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编写生命教育地方和校本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推进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将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把生命教育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专题教育有机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与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相结合。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组建福建省生命教育指导组,加强对学校生命教育的引领指导。各地各校要开展“珍爱生命、幸福生活”等主题教育。在福建中小学生在线开设“生命教育”频道、网页。

加强安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举办安全讲座、编写发放安全教育手册、制作安全教育动漫宣传片、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救技能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要重点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加强门卫值班和校内治安巡逻,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各地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特别是校车的管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三)法纪教育提升行动

全面开展“法纪进校园”和“法纪进课堂”活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全面覆盖。中小学普遍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稳步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让所有教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人,担当部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选聘、管理、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对校园暴力、网络犯罪、勒索等中小学生犯罪早期预防、预警和干预,建立学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

(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

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成立省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专家团队。全面建立省、市、县、校四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心理论坛、网络咨询平台等的作用,到2012年实现学校心理咨询室基本覆盖,每个县(区、市)都要创建3—5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把每年5月最后一周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优质课评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按师生比1:1000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与水平,2013年前对中小学德育干部和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轮训一遍。

(五)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提升行动

各地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各地要发动社会力量,推广“爱心妈妈”等结对帮扶办法,让他们感受关爱,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培养奋发向上精神,减轻心理负担。学校要制定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工作计划,采取多种救助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要挖掘亮点,培育和树立特殊群体学生优秀典型。各学校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和社区联系,实施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发生。

(六)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学。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建设,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年级德育内容和目标体系,发挥德育学

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优势,增强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和教研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德育教研员,组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开展福建德育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展示推广各地德育课程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建立省、市、县德育名师(德育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发挥德育名师和德育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促进德育课程教学和育人团队成长。实施开展全省德育课程“精彩一课”和优秀课件征集评选活动,积极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德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积极挖掘和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见》,整体规划好中小学学科德育内容体系,落实各学段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设立学科德育研究重点课题,利用中小学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开发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教师教学参考资料。开展全省课程育德优秀案例评选和课程育德研讨交流活动,推广学科育人成果。把学科德育渗透纳入德育测评体系,到2013年实现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有机渗透。

(七)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要求,制定实施本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力争到2013年,使全省大多数中小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各中小学要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全省中小学“争创温馨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活动。

加强校园精神培育。各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有序。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通过校微、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校树、校花和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载体表现校园精神,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激励。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抓住重大契机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办好“形势教育大课堂”。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中小学要普遍举办校园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各地要定期举办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积极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指导,每两年评选表彰“百佳学生社团”和“千名优秀学生社团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推广建设学校“绿色网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八)实践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定实施全省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指导纲要,着力解决制约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各校每年要制定各年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小志愿者”网上注册和校内外服务活动、社区实践活动、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要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

红色旅游。各校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教师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工作,计算工作量,纳入教师绩效工资统筹管理。各地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证。完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保证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学年1-3天、中高年级学生一般每学年5-10天;初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的社会实践时间。

推进德育阵地建设。贯彻《福建省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的意见》,规划建设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到2012年各县(区、市)全部建成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设区市各建成1所示范性社会实践基地,到2013年全省70%的县(区、市)都要建成1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做好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配合工作,主动联合社会各个方面,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社区、工厂企业、科研院所、体育场馆、文艺团体、驻闽部队、公园景点、公益服务场所、农业生态园区等社会资源,建立各类专题教育的社会实践基地。

(九)数字德育提升行动

加强全省德育网络资源建设,促进德育管理、活动、课程、评价、培训信息化。加强全省中小学德育网络的统筹管理,整合各类资源,以福建中小学生在线为基础,建设福建中小学德育信息资源库,搭建省、市、县、校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新模式。加强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整合、新建、引进一批优质网络德育教学资源,广泛开展网络德育主题活动、实践活动和教研活动,使农村师生共享优质德育资源。加强网络安全责任管理,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到2013年把福建中小学生在线、中职学生在线建设成为深受中小学生欢迎、有影响力的德育主题网站。充分发挥省级主题德育网站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广莆田绿色网室、厦门小学生文明博客的建设管理经验,全省每个设区市建立一个中小学德育主题网站,每个县(市区)有德育专题网页。建立网络舆论引导、网络监管、网络技术、网络评论员和BBS版主五支队伍,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开展全省优秀德育网站(网页)评选活动,促进一批德育示范网站和品牌栏目的形成。提高德育队伍应用信息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拓展德育新时空。

(十)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全面提高师德人文素养。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定期开展全省“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严格按照福建师德规范20条禁令的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共同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推广实行“成长导师制”,提倡教师人人做学生的导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要求对挂钩结对的学生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将德育工作队伍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健全省、市、县三级德育队伍培训体系,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举办全省班主任素质大赛,编印《班主任工作手册》,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要求,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结合省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每三年表彰一批“福建省十佳班主任”和“福建省百名优秀班主任”,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建设一批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培养学科德育专家骨干,促进德育与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各校要重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配齐配优中小学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定期开展团队干部业务培训。加强中小学生管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编制,选好配强生管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推行学生干部竞选制和轮换制,推动中学生业余党团校和学生会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扩展以“五老”为主体的关爱工作团和校外辅导员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高度,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和创新学校管理。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工委、教育局都要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专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各级各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校长要切实担负起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

(二)加大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项经费。各中小学要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按学生人数安排3%以上的经费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实践活动,并逐年增加,为德育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德育队伍培训进修、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表彰与奖励等提供保障。

(三)完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社区教育职能,积极会同妇联组织加大家长学校建设力度,省里制定印发《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意见》,健全家长学校的师资、教材和教学计划。学校要主动承担责任,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服务。各校设立开放日、校长接待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明确班主任家访制度及教师家访制度,并列入考核内容。加强与特殊家庭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各地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巡讲活动,把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配合,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以互联网、手机为重点的网吧、网络、荧屏声频、出版物净化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和新媒体管理,发挥好报刊、电视、电台和网络媒体的作用,弘扬社会正气,努力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理论研究。充分利用福建省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资源优势,发挥德育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福建教育》(德育版)的导向作用,每年发布和组织实施全省中小学德育和校外教育研究课题规划,支持鼓励各地各中小学组织教师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推动德育工作信息交流。开展德育实验研究,在全省范围内分阶段建立德育实验示范学校,总结和推广实验成果。

(五)强化督导考评。完善德育工作检查考评机制,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建立县(市、区)教育部门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制度。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年报制度和《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试行)》的实施,把德育工作作为考核领导业绩和学校评奖、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作为文明学校的前提条件。对德育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实行黄牌警告,并建议上级党委对学校领导予以降职或免职。建立和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定期组

织交流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表彰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要建全校园稳定工作机制,完善“经常排查、定期分析、信息预警、事前预防、随时化解、应急处置,督导检查、责任倒查”的工作制度,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校园内、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情况的督查,既要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又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充足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六)推动工作落实。各地各校要坚持因地制宜,强化整体部署和局部推进相结合,根据本行动计划要求制定专项实施方案,促进各项工作落实。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打造区域、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全省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展示活动,推动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形成德育工作科学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新格局。

第四篇:古田十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古田十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新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的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具有文明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我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站在人才强国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贯彻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人生指导、学科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实践、网络德育、德育研究”六大工程,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围绕校训(励学敦行,见贤思齐)、校风(和谐、勤奋、诚信、敬业)、教风(博学笃志,诲人不倦)和学风(至诚至坚,学而不厌),大力弘扬先进文化,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载体,打造“生活化”的德育特色,构建学生的成长平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思路

以学会做人为基点,以学会做事为起点,以学会生存发展为支撑点,以“树魂立根”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学科教学渗透为主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以文化艺术教育为引导,以主题教育为载体,以规范管理为保证,健全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校总动员,着力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三全育人方针,构建“社会参与、条块结合、立体管理、活动促进、课题推进”的德育体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组织机构

为使我校德育工作管理更加规范,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显著。学校决定成立宿城一中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德育工作办公室,负责全校德育工作的指导、部署和考核。

古田十中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雷久松

副 组 长:黎耀忠、林积田、颜学巧、陈长武(常务)。

成员: 郑国祥、杨礼镯、魏松、周安洲、郑昭联、黎燕明、各班主任 德育办公室设在政教处:魏松任办公室主任,周安洲任副主任并具体负责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

五、具体要求

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凝聚、育人、激励和传承辐射等作用,坚持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圆满完成德育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重视学生人生指导,发挥一体化教育功能。

人生指导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学校与家庭、社会密切的配合,构筑“以校为主,家庭为辅,社会参与,学生自主”的全方位一体化教育格局,优化教育功能。

2、推进学科德育工程,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全体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教育元素,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应有的德育功能,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坚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3、实施德育研究工程,稳步推进德育创新。

加强德育科研,通过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相互交流与学习,共同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增强德育工作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4、重视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教育不容忽视。为此,我校从三个方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三是要建设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关工委“五老”队伍为骨干的校外德育工作者队伍。办好家长学校,拓展德育教育空间,实施多渠道育人。

5、重视德育实践工程,深化学生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工程就是要寓德育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为此,学校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行基地挂牌管理,建立基地教育功能档案,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6、重视网上德育工程,拓宽德育教育途径。

重视网上德育工程就是要充分借助校园网、互联网这一媒体,加强对学生

上网的教育和管理,构建主题鲜明的德育网站,开辟“中学生在线”栏目,并利用广播等多种媒体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突出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利用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文化长廊及各类宣传橱窗等,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文化艺术鉴赏力,时时激励学生、教育学生爱国、爱校。

8、细化学生常规管理,建设优良校风班风。

学生的常规管理是创建优良校风、班风的基础。为此,各班要重视和开展以下各项工作:一是要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大力创建平安校园;二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三是要完善住宿生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文明寝室;四是要加强学生干部培养,提升自主管理水平。

六、考核奖励

加强对各级部、班级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是保证和推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

1、考核内容

(1)、德育工作制度健全,管理目标制定。(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3)、德育常规管理工作。

(4)、学生思想教育转变与综合素质提高。(5)、学生安全法制教育。(6)、德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记录。

(7)、校内、外德育工作建设。(8)、德育管理环境优化。(9)、德育工作创新。

2、考核方法

(1)、实行过程(平时)考核、阶段考核(期中)与终结(期末)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考核。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努力使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

(2)、德育工作考核采取学生评价、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结果最终由考核小组认定、学校审定。

(3)、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奖惩办法

(1)、每学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并大力进行表彰和宣传,以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2)、评选等级划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3)、将德育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定考核的范围。凡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或违反师德师风规范的,其德育工作考核确定为不合格。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参加任何评先评优,也不得参与职称和职务的评聘。对情节严重者还将给予必要的政纪处分,涉及到刑律的将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大计,德育为本。各处室、各年级、各班级及全校教职工都要承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继往开来,团结奋进,致力育人,努力开创宿城一中德育工作新局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五篇: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丁集镇大牛学校

为了加强和改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学质量的新跨越,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学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校本研究和培训为主线,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组长:胡秀文

副组长:杨兴宽 韩谋华

组员:程若福 许可东 各教研组长

三、目标要求

1、牢固确定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

2、以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研究为特色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快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的进程。

3、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质量。

4、推动课程改革,加大教学过程监控,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5、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以评促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

1、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要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督促教师重点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五个方面下功夫,规范标准,规范过程。要将学科教学质量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工作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对教学常规定期检查,量化通报。

2、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集体备课是汇集教师智慧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成立以学科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集体备课组,并真正在每堂课中渗透“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教改思想。注重有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研室要引导教师继续探索集体备课组活动更加有效的方式,不断充实活动内容。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实施培训,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要记好业务学习笔记。

3、加强观课议课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完善学科教研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观课议课活动计划,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内容,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抓实抓好新教师跟踪听课、推门听课活动。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课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每学期,领导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不少于20节。

4、抓课堂教学和思想辅导

全体教师要在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法的指导和学风的建设,全体教师要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等活动,着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参与课改试验的能力。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勇气,使学困生得到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研室组织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体性的教学质量工作分析会,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对自己所任科目进行一次评价性检测,召开班级教师协调会,督促教师在教学上努力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通过以上努力学校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的检测与反馈机制。

(三)强化教育教研工作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要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实际工作问题为研究对象,贴近日常教育生活,贴近教师客观实际,开展课题实验研究,要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转变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兼顾,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并结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

五、具体安排:

(一)启动阶

学校召开教学质量提升动员大会,制定出台“教学质量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努力营造上下狠抓教学质量的氛围。

(二)实施阶段

1、组织教师每学期制定出个人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通过每次期中期末检测,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学校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议,教师在检查问题和自我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开展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和研讨活动。

4、每学期开展一次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学校对各班开展一次教学工作学生问卷评价。

5、组织教师培训学习,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进行自我剖析,深刻总结。

6、开展课堂教学竞赛与教学成绩表彰活动。

(三)总结阶段

召开学校教学工作暨教学质量提升总结表彰大会,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下载《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田县中小学德育工作2011-2013年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阴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5篇

    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

    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黄池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2013—2016学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教育与德育活动,细......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五级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立志成才,报效家乡”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

    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2年)(五篇模版)

    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

    深圳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深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明确深圳中小学......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金昌市委、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动计划”的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有利于青......

    监理单位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工程质量安全治理提升三年行动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批人: 北京旭日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北七家项目监理部 2017年8月 1 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

    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五篇范例)

    浙江吉润春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车身部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涂装二车间 工程质量安全提升 行动实施方案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吉润春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车身部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