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港台经济专题学习心得
港台经济专题 10国贸一班 纪泽宏 201042601102
港台经济专题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上了港台经济专题这门课,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情况。老师在讲经济的同时,也为我们介绍了港澳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等等。而且有时候老师还会为我们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
学习了港台经济专题这门课程,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有了很多体会。
一、香港
1.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东经114°15′,北纬22°15′,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以及262个大小岛屿(离岛)组成。香港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面是广东省珠海市万山群岛。香港与西边的澳门隔江相对,距离为61公里,北距广州。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积分别是,香港岛约81平方公里;九龙半岛约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个离岛约共976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香港管辖总面积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650.64平方公里。
九龙及香港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则因港阔水深、四面抱拥,有利船只航行,获誉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香港最初就是从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平地开始发展,至今该区仍然是香港都市命脉所在。2.历史回顾
• 1842、1860和1898年英国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强行从中国割让和租借出去
• 英国在侵占香港的次年即宣布其为自由港,主要做转口贸易 • 1941-1945年日本占领期间,香港丧失自由港地位 • 1945年,二战后英国重占香港,致力于恢复转口贸易 •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 3.主要经济指标
2011年香港的GDP总量为2429亿美元,人均GDP为3.4万美元,世界排名第25,亚洲排名第6。对外贸易额约为8200亿美元,出口3886亿美元,其中转口出口3797亿美元,占比97.7%,港产品出口89亿美元
2011年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2854亿美元,外汇储备世界排名第八 4.产业结构
香港的第一产业(包括农渔业、采矿和采石业)只占了很小的比重,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水电煤气产业)约占6%的比重,第三产业(包括商贸、饮食及酒店业、运输、仓储、通讯、金融、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占90%左右。
由此可见,香港是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它的发展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台湾
1.地理位置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省全省原本共辖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后来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之后,在1979年又将高雄设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所谓“福建省政府”,辖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人口2300万 2.历史回顾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3.主要经济指标
2011年,台湾GDP4669亿美元,人均GDP为20139美元。出口总额为3083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816亿美元。外汇储备为3912亿美元(2012年)4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1.57% • 第二产业:31.45%(其中工业28.58%,建筑业2.77%)• 第三产业:67%(其中批零贸易18.17%,运输仓储3.03,信息通讯传播业3.47%,金融保险业6.38%,房地产业8.6%,公共行政及国防7.25%,教育服务业4.6%,其他服务业15.5% 5.1949年以来台湾的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0年)·“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1-1990)·“均衡经济”发展时期(1991——2000)
·“深耕台湾,布局全球”发展时期(2000——2008)6两岸经贸关系
1、两岸三通
2、两岸共同市场(ECFA)•
3、陈江会
4、海峡西岸经济区 •
5、台商精品展
三、澳门
1.地理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北纬 22°11', 东经 113°33')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隔海东望即是香港,北方的澳门半岛连接广东珠海,而南方则是氹仔、路环和路氹城所组成的大岛,属海岛市,暂未有正式的名称。
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已由19世纪的10.28平方公里逐步扩展至今日的32.8平方公里(包含2009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澳门填海造地360公顷合3.6平方公里的澳门新城区)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两个离岛。半岛北面与中国大陆相连,南面分别由嘉乐庇大桥、友谊大桥和西湾大桥与氹(dàng)仔连接;至于氹仔与路环,则由全长2.2公里、6线行车的连贯公路相接。
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由于未明确划定“海域管理界线”,水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0%,海岸线总长44公里。
澳门总人口约56万,人口密度为1.85万人每平方公里 2.历史回顾
澳门由秦朝起成为中国领土,从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门的居住权,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设有官府,由广东省直接管辖。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略的,是1999年前葡国管治下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
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1987年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于北京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3主要指标 2011年,澳门GDP总值为2329亿人民币(约为370亿美元),人均GDP6.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五,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卡塔尔 4产业结构及主要产业
第一产业接近于0%,第二产业比重约为7%,第三产业比重高达93%。澳门的主要产业是博彩业,同时澳门经济也严重依赖于博彩业。 19世纪40年代实现赌业合法化,起初为自由竞争市场;
1930年开始专营,走向所谓的“赌王”时代,1961年第三代赌王何鸿燊的澳门娱乐有限公司获得专营权;
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特区政府通过竞标方式,向澳博、永利、银河三公司发放博彩经营权牌照,三公司又通过转批的形式向威尼斯人、美高梅超濠和新濠博亚三公司发放牌照,形成“三正三副”六个赌牌 目前6公司共开赌场30多家,最著名的是葡京
2011年澳门的博彩收入高达2679亿澳门元(1澳门元=0.7826人民币),超越美国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第一,近年或超3300亿澳门元 2011年澳门博彩业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0%; 博彩业税收占政府收入的比重达到70%
5其他相关行业 旅游业
开放“自由行”后,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剧增
2001年和2006年访澳有课分别突破1000万和2000万人,2011年达到2800万人次
游客主要来自祖国内地、香港和台湾 酒店业和零售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会展业
是特区政府为促进产业结构适度多元化而重点支持的产业
主办的主要会展:
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中国-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世界华商大会
金融业
主要包括银行业和保险业
银行接近30家,资产质量很好、资本充足率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基本没有外汇管制
2009年10月开始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出口加工业
目前主要为成衣的加工出口
制造业在澳门历史悠久,早期以炮竹及神香为主;
而目前仍然是澳门制造业主力的纺织制衣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除纺织制衣业之外,玩具和电子等工业亦蓬勃发展。 受到欧美两大出口市场经济疲弱、本地工资上涨的影响,加上新兴工业国家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澳门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明显放缓。
6两大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
设立文化产业委员会(协助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库(含设计、服装、影视、表演、文创、视觉艺术、流行音乐、动漫和出版等)中医药行业
2011年4月19日,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产业园,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式奠基
澳方出资6亿元,占51%的股份,粤方以土地出资占股份的49% 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均有中医药科研团队
澳门还有第一个以中药质量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7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度依赖博彩业,产业结构比较畸形
需要适度多元化
2、人力资源供给比较紧张
目前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高科技人才和创意人才缺乏
体会
学习了港澳台三个地区的经济之后,我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想。尤其是在学习了香港地区经济之后,我体会深刻。香港面积只有11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00万。但是它创造的GDP却是广东GDP的将近三分之一。其中除了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之外,它的完善政治经济体系和自由的市场环境。
香港政府对市场采取的是积极不干预政策,政府只充当守夜人,而不是干预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因此香港的商品贸易和市场很发达。
香港政府只对少数商品征收少量的关税,大部分商品实行的是零关税,基本不存在贸易管制和关税壁垒,这极大促进了商品贸易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香港政府对创业的限制也很少,在香港只要花少量的钱就能够注册一个公司,而且对公司的经营内容基本不干预,这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公司企业的发展,而且能够吸引外资企业投资。
反观中国大陆,虽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但是程度远远不够,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多,市场也不够开放,并且存在很多行业垄断。中国大陆的税种多,税率也高,这极大的限制了外资的投资,商品的进出口和资金的流动。在中国大陆开办公司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费用高,并且对公司的经营范围也有较严格的限制
所以我觉得,中国大陆要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走向全球化,我觉得要借鉴香港的经验,必须要逐步地开放国内市场,减少对市场的干预,减少对资金流通的限制。简化创建公司企业的手续,降低创业的门槛,积极鼓励创业。降低对境外资本流通的限制,吸引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
在税收方面要逐步降低税率,为企业多提供一点利润空间,这样的话也能够让企业员工多一点收入,促进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第二篇:港台版经典好书
港台版经典好书
陆键东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版; 余英时 《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余英时 《历史与思想》,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7年版;
余英时 《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 余英时 《人文与理性的中国》,台湾联经2008年版; 余英时 《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余英时 《重寻胡适历程: 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版; 余英时 《知识人与中国文化的价值》,台湾时报文化2007年版 余英时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78年版; 杜正胜院士 《中国文化史(修订三版)》,台湾三民书局2006年版; 杜正胜院士 《古代社会与国家》,台湾允晨文化2005年版; 台湾联经版中研院张玉法院士《中华民国史稿》; 中研院张玉法院士《中国现代史》,台湾东华书局2001年版,经典著作,已经印刷七次; 中研院张玉法院士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台湾东大图书股份公司1999年版; 中研院张玉法院士主编 《中国现代史论集》(全十册),特别好看,很有价值,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一辑 总论;第二辑 史料与史学;第三辑 辛亥革命;第四辑 民初政局;第五辑 军阀政治;第六辑 五四运动;第七辑 护法与北伐;第八辑 十年建国;第九辑 八年抗战;第十辑 国共斗争)
中研院张玉法院士 《中国现代政治史论》,台湾东华书局2001年版; 中研院张玉法院士 《中国近代现代史》,台湾东华书局1978年版; 陈立夫 《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 史景迁 《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1895—1980)》,台湾丝路出版社1994年版; 台湾时报版美国著名学者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3大本:最后的王朝、革命与战争、从共产主义到市场经济;内地版只有一本); 史景迁 《胡若望的疑问》(一本很神奇的书),台湾唐山出版社1996年版; 台湾时报版美国著名学者史景迁《太平天国》(上下);
(美)舒衡哲 著 刘京建 译 《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台湾桂冠出版社2000年版
金耀基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台湾时报文化公司1980年版; 毛子水 《理想和现实》,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胡适博士生前,曾推举本书作者为「学圣」,其学识之渊博不问可知)乔家才 《戴笠和他的同志》,台湾中外图书出版社1985年版; 王蒲臣 《一代奇人戴笠将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版; 蒋永敬 《百年老店—国民党沧桑史》,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刘克敌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台湾时英出版社2007年版; 高华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香港时代国际2005年版,351页; 傅斯年 《台湾大学办学理念与策略》,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6年版; 王禹廷 《细说西安事变》,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孙剑青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史的研究》,台湾正中书局1976年版; 郑宇硕 《政治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卜正民 《纵乐的困惑》(一部描述沸腾而复杂的明代生活全景的雅俗共赏的著作),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版;
谢泳 《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99年版,413页;
杨显惠 《夹边沟记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黄俊杰 《历史思维、历史知识与社会变迁》,台湾时报文化公司2006年版; 甘怀真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一个史学的观点》,台湾时报文化公司2006年版; 何方 《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何方自述》,香港明报出版社2007年版 吴泰昌 《晚年巴金》,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第三篇:港台文学作业
失宠的亚当与逝去的男子汉 ——李昂与《杀夫》
曲阜师范大学09文学院2班
2009140147
刘露露
【摘要】:李昂的《杀夫》是台湾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一方面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出现了所谓“性解放”、“性疯狂”等现象,与此同时,封建制度的枷锁依然束缚着女性的肉体与灵魂,封建的婚姻依然阴魂不散。李昂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以女性的批判精神创作了她极有影响的代表作《杀夫》。在创作上李昂借鉴鲁迅问题小说模式,并有所超越。她以女性少有的理性,直接揭露社会弊病。该作品在今天对促进女性主义觉醒和抵制男性专权方面具有进步意义。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台湾文学的地位。
【关键词】:李昂
女性主义文学
林市与祥林嫂
阿罔倌的受虐者与施虐者的双重身份
李昂的小说《杀夫》是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杀夫》是被称为台湾文坛“怪杰”的女作家李昂的力作,取材于《春申旧闻》上记载的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的一则社会新闻《詹周氏杀夫》。《杀夫》1984年获得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奖大奖,并以强劲的冲击力引发了台湾文坛强烈的震撼。李昂的文笔犀利,目光敏锐,行文切中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充满女性少有的理性。小说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台湾鹿城北角的陈厝村,父母双亡、被叔父收留的女主人公林市长大成人后嫁给了陈厝的屠夫陈江水。与其说是嫁,不如说是卖,林叔像卖牲口一样,把林市卖给了年近四十的光棍屠夫陈江水。陈江水娶了林市,但根本不把她当人看,他所奉行的兽性哲学是:我给你饭吃,你就得和我睡觉。林市到了陈家以后,失掉了所有做人的尊严与自由,成了陈江水泄欲的工具。但为了活命,不得不屈从于命运,听命于男人。终于,当陈江水对林市进行性虐待时,林市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用陈江水的杀猪刀将他说杀死。而林市自己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被处以死刑。
一 李昂
台湾文坛有施家三姐妹,大姐施淑,写文学评论;二姐施叔青,写现代诗与留学生文学;小妹施叔端写小说,都是文坛高手,其中三姐妹中以施叔端名气最大,她就是以《杀夫》闻名于世的李昂。
李昂,原名施淑端,1952年生于台湾彰化县一个商人家庭,在本乡就读小学,中学。她的父亲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家庭的心熏陶对她走上文学之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她1970年考入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1974年大学毕业,次年赴美留学,1977年获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戏剧系硕士学位。1978年返回台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李昂在中学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时就发表了处女作《花季》。大学期间,她创作了反映小镇风土人情的鹿城系列小说九篇和另一个短篇系列,《人世间》。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短篇集《混声合唱》,《人间实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了中篇小说《杀夫》,《暗夜》,短篇集《爱情实验》,《她们的眼泪》,《一封未寄的情书》等。199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迷园》。其中短篇小说《人世间》和中篇小说《杀夫》曾分别获《中国时报》小说奖,《联合报》小说奖。李昂的小说大都以女性为中心,通过勇闯“性”禁区探索所社会问题。她的创作大致分为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从美国回台后的三个时期。
早期即高中时期的创作,受到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较大。如李昂自己说“早年我以存在主义,心理分析做背景,大写现代小说。”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表现少男少女朦胧不安的性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追寻。这个时期的作品总体来说还不太成熟,由于过分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本身的思想深度。显得有些单薄。主要代表作短篇小说集《花季》。
第二个时期即到台北上大学前期间,创作了《鹿城故事》,包括6个短篇。《人世间》,是李昂小说转型的标志,逐渐由“西化”转到现实中来,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也逐渐深入。《人世间》是一篇描写大学性问题的小说。批判了大学教育中有关性教育的疏忽,青年学生在性问题上的迷茫,学校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第三阶段,由美留学归来,李昂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台湾的女权运动,以及亲身感受到的西方强烈的女权意识,铸成了李昂作品中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李昂在她的“自我访问”中说:“由阅读中我发现妇女在人类史上的从属地位,以及妇女一直缺乏自信,没有勇气真正去开发属于女性自身的特质,以至于人类历史上被公认的‘女性特质’的,永远只限于温柔,敏感,体贴这些所谓‘女性美德’。事实上女性决不是如此,只要我们有信心,我相信应该有一条创作路线,既可以是伟大的,也是女性的,而女性文学也不再只被认为是小品,闺秀。”这段话是李昂女性文学的宣言,1983年,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写出了把男人拉下神坛的女性主义文学——《杀夫》。二 女性主义文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迎来了继“五四”运动以来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男性的权利话语中逐渐清晰的女性话语权的形成。最先觉醒的女性,率先撕裂了几千年来束缚在女性身上的“传统服饰”——传统女性形象,以史无前例的女性新面孔与姿态,理直气壮的拿起原来只属于男性专利的笔“进入文本”。于是女娲的“女儿们”开始挑战男性话语霸权,把男性从高高的神坛摔下,不在相信女性是亚当的“肋骨”的传说,开始“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写我身”的女性革命。80年代台湾女作家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李昂就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员。李昂的《杀夫》——是一部女性书写的女性著作。作品以极其凌厉的姿态宣告了女性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抗。她所杀的这个夫,不只是女主角的夫,还有男权社会加诸於她的限制,它包括了经济剥削、身体的束缚等,是一切父权、夫权、男权的象徵。陈江水对他妻子所做所为,如视妻子为性的发泄物,为所有物,并对她实施经济压逼,连林市以其初夜所获得的铜钱,购买小鸭豢养,以求经济自主的企图,都被陈江水剥夺了。陈江水可以说是代表了父权社会的典型邪恶,李昂赋予林市觉醒的能力及变动勇气,让她跳脱传统妇女角色,不再典型化的劣势者。透过林市杀夫的彻底抗议行为,《杀夫》其实是彻底表达女性自求解放的作品。李昂在十几年前安排杀夫的结局,公然挑战旧社会价值观,备受争议。她是一位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站在女性立场来看男女不平等问题的作家。所有大男人主义加诸於女性身上的迫害都要被终止,女性也要认真正视自我的需要,恶性循环要停止运作,就像林市挥刀斩去过往多不平等一样。
一句话,这个被杀死的“夫”,其实也就是师长,兄长,丈夫,情人等,他们就是传统女性依赖的和生活的主心骨——男子汉,就是世世代代的女性膜拜的
那座偶像。如果说“上帝死了”等同于“男子汉”在女性理想中的消退,那么李昂做到了让“上帝”死于女性之手的突破。通过“杀夫”,“完成了女性于父权意识下被缚,自缚,缚人的三重生存困境的寓言”。女性不再承认亚当的统治地位,也不再匍匐在亚当的脚下,她们冷笑着,鄙夷着,数落着亚当的种种不是,在这讨伐声中,亚当从云端一头在栽倒下来,从此丧失了曾经高高在上统治女性的美好感觉。三 林市与祥林嫂
李昂的《杀夫》很受鲁迅《祝福》的影响。林市活脱就是另一个祥林嫂的命运再版。而从李昂在文中所写及的“无意识的杀人团”,几乎可以确信是从鲁迅那儿获得灵感。但林市与祥林嫂又有不同之处。
鲁迅的《祝福》塑造的祥林嫂和李昂的《杀夫》所塑造的林市,都是封建社会下典型的被践踏、遭迫害女性,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原因就是整个扭曲的封建社会,但两人的形象既有相似又有所不同。
封建礼教和迷信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封建礼教及迷信思想支配着的人们自觉不自觉把祥林嫂往死路上推的人,导致了祥林嫂的肉体和精神遭受到严重摧残,并使她最终沦为乞丐,被活活饿死、冻死、吓死。而造成林市悲剧的则是封建社会中的男权主义,以及男权社会加诸在她身上的限制,它包括了经济剥削、身体的束缚等,并且最终死在男权主义的重压之下。
虽然林市和祥林嫂两人都深受封建社会的迫害,但是他们两人对于封建社会压迫的反抗是有所不同的。从小说《祝福》和《杀夫》的对比中,可以得出一个中国妇女的进化论,那就是,祥林嫂对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捐门槛上,而林市却最终拿起杀猪刀来反抗压迫。
从祥林嫂到林市,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中被压迫的女性发出反抗,而从这两人的反抗的传承中,也为今后的女性的自身解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 阿罔倌的受虐者与施虐者的双重身份
《杀夫》如果从探讨探讨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从这个角度来看,被肢解的丈夫陈江水也是个受害者。封建礼教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须到了阿罔倌们的手里,才能成为杀人工具。
在这个小说中,李昂用了非常多的篇幅进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浓墨重彩地介绍了鹿港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菊娘显灵等鬼魂传说以及各种民间祭拜神鬼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封建迷信的氛围,塑造了一个操持封建礼教的屠刀杀人于无形的未亡人阿罔倌的形象。
在那物质和精神极度贫乏的年代,封建礼教作为社会公德束缚着女人,使她们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正当需求,“守寡”成了唯一的选择。于是年轻时就守寡的阿罔倌,可以说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从这个角度来说,阿罔倌是受害者。“事夫如事天”的封建枷锁牢牢捆住了年轻的阿罔倌,让她的青春在孤独中消逝。
但时间的沉淀,让阿罔倌的面目变得可狰,渐渐由一个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而且一步步把林市逼上了绝路:一面不由自主地躲在矮墙后偷窥陈江水凌辱林市的过程,从中得以“望梅止渴”,一面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提点林市性的可耻,将林市受到丈夫折磨时发出的叫唤和呻吟说成有伤风化败坏男人名声的淫荡,并到处宣扬,使她的痛苦成了妇女们笑谈的资本。
两片薄薄的嘴唇,一口白森森的牙齿,像一把无形的杀猪刀神出鬼没杀人于悄然无声中。这就是李昂笔下的阿罔倌。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媳,也绝不容情。用顾本嬷的话说“说人嘴这么坏,像刀切菜。”四个字就把一张恶毒的嘴形象地表现出来。当代表着公众舆论的“说”和“被说”者之间变成手里的“刀”与砧板上的“菜”的关系时,后者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同儿媳妇和彩的一次吵架中,阿罔倌被指守寡“守到阿吉的眠床上”,她的伪道德假清白的面具被当众撕下。这个把林市的“淫荡”判了游街的人,一面既想留下一个清清白白做人作为对后辈言传身教的楷模形象,一面又抵挡不住诱惑要偷吃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可能宣告破产。“贞妇”的道德面具被自己的媳妇当众撕下后,“白头失守”的阿罔倌顿感“一生之清苦俱非”,当晚上吊自杀,被陈江水、林市所救后,还魂为一个更为凄厉的恶鬼到阳间来。从此一个“七窍流血,眼睛全往上翻只见眼白,舌头突出一尽多长,紫红肿胀的直挂到胸口”的吊死鬼阿罔倌的形象赫然出现在林市的生活中,纠缠不休。
林母的被沉江、陈江水的被屠宰、林市的被枪毙,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诅咒,阿罔倌被封建礼教妖魔化的同时也在对别人施以妖魔化的咒语。无形的加害比起有形的加害来要加倍的可怕,那是从精神到肉体的毁灭。受封建礼教迫害的阿罔倌,队同样命运的林市没有丝毫同情,而是一步步把她推向崩溃与死亡的深渊。
这就是女性主义作家李昂与她的充满女性主义精神的作品《杀夫》。
【参考文献】 《台港澳文学论稿》江少川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2 《女性文学的革命——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寿静心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 3 《青春岁月》,2011年10月 4 《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02期
第四篇:港台文学教案
第六节
女性作家小说
一、林海音的小说(1918——2001)
写作重心:谈“女性”和写“两地”
内容:
1、讲述旧时代女性在民国初年的婚姻故事,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性和
虚伪性。《金鲤鱼的百裥裙》,《烛》。
2、描写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大陆,政治、战乱、男权带给女性灾难性的影响。《烛蕊》。
3、表现50——60年代台湾当代女性的命运变迁。《晓云》、《孟珠的旅程》、《玫瑰》。
4、以儿童视角表现乡愁。《城南旧事》。
风格:意到笔随、行云流水;朴素蕴藉,情感内涵。
二、郭良蕙的小说(1926——)
内容:
1、围绕女性的情感境遇与婚姻命运,通过形形色色的婚恋故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女性人生状态,并在其中传达了有关爱情与婚姻问题的深层思考。《高处不胜寒》、《四月的旋律》、《他们的故事》。
2、从性文化角度切入,在婚外恋题材的描写中,大胆触及女性情欲和畸形恋爱的问题。《心锁》。
特点: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的动态小说结构;准确把握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三、聂华苓的小说(1925——)
内容:
1、描写赴台“大陆人”的生存境遇和乡愁。《台湾轶事》
2、表现故国山河与乡村人物,寄托思乡之情。
3、反映流浪的中国人的命运悲歌。《桑青与桃红》
《桑青与桃红》的艺术尝试:
1、采用双线并进的跳跃式结构,以分裂的小说形式,来写一个精神分
裂的人物。
2、反复采用象征手法,追求寓言式写作效果。
3、采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描述历史的演进与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
四、於梨华的小说(1931——)
内容:
1、1975年前,前期,表现“无根的一代”的人生遭遇,寂寞孤独的情感 和挥之不去的乡愁。《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移情》、《小琳达》、《带泪的百合》。2、1975年后,后期,侧重反映“觉醒的一代”的人生奋起,寻根的 行动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傅家的儿女们》。
艺术特色:
1、将强化故事情节的传统技巧,与西方现代小说多层次的结构
方式相结合,拓展了表现生活的空间。
2、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意识流手法结合起来,在时空与场景的 自由转换中,反映丰富多变的动态人生。
3、将人物的外部形象塑造与内心世界开掘结合起来,入木三分
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语言清新细腻,生动可感,对比、象征、比喻等多种手法的 运用,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五、陈若曦的小说(1938——)
创作分期:早期:
1、多用写实手法,表现底层人命的生存境遇,带有
乡土色彩;或致力于反映受侮辱、受损害的女性命运,揭示
出反封建反迷信的文学主题。《辛庄》、《灰眼黑猫》、《妇女桃
花》、《最后夜戏》。
2、模仿西方现代派文学。《钦之舅舅》、《巴里的旅程》。
中期:1974年发表《尹县长》后,“为政治冲动而写小说”。
1、反映“文革”时期对民主与法治的践踏问题。
《尹县长》、《任秀兰》。
2、揭示极左思潮、个人崇拜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晶晶的生日》、《大青鱼》。.3、表现“文革”中遭受重创的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耿尔在北京》、《归》。
后期:1980年发表《路口》开始,转向对海外华人的精神面貌
和生活状况的描写。《突围》、《远见》、《二胡》、《纸婚》。
艺术 特点:
1、强烈的政治气息和时代色彩。
2、严谨而富于变化的结构。
3、朴实无华、简洁明快的语言。
六、欧阳子的小说(1939------)
内容:
1、全力关注恋爱背后的性心理与潜意识,探索原始人性。《半
个微笑》、《素珍表姐》、《花瓶》。
2、突破文化及社会禁忌,常以越轨的笔触写到“恋母情结”
或母子、兄妹的乱伦之爱。《墙》、《魔女》、《近黄昏时》
《秋叶》。
艺术特点:
1、注重人物行为动机和隐秘心理的剖析。
2、叙事观点的不断转换。
3、现代派文学手法的运用。
七、施叔青的小说(1945——)
创作分期:
1、60年代,“鹿港故事”的讲述,弥漫着梦魇气氛,凸
显死亡、巅峰与性的主题。《壁虎》 2、1970——1978,讲述“婚姻的故事”,涉足旅外生活、乡土题材。《常满姨的一日》、《回首、蓦然》、《后街》。
3、1978年后,全力描写华洋杂处的“香港故事”,关注
女性与社会。《愫细怨》、《窑变》、《香港三部曲》。
八、李昂的小说
长篇:《杀父》、《暗夜》、《迷园》
艺术创新:
1、以女性本位的立场,在女性情欲的书写中,正视
了女性被遮蔽的生命本相。
2、把性作为解剖社会、表现历史脉络的一个切入点,达到批判与揭露、同情和护卫的一种手段。
创作手法:兼容并蓄
九、廖辉英的小说(1948——)
内容:
1、探讨妇女的历史命运、生存景观及情感遭遇。《油麻菜籽》
特点:①、向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挑战,让女性看清
自身边缘生存的历史真相。②通过阿惠的母亲对“油麻菜
籽”命运观的认同,深刻剖析了女性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
识。
2、女强人形象的塑造。《红尘劫》、《今夜微雨》
艺术特色:文字不饰雕琢,质朴、洗练,叙事流畅,不枝不蔓;
明快的话语方式与为玩的情感书写相结合。
第五篇:港台文学推荐书目
港台文学研究推荐书目(篇目)
台湾文学
乡土文学:
赖和:《一杆称仔》、《丰作》
吴浊流:《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
钟肇政:《鲁冰花》、《浊流三部曲》、《台湾人》
陈映真:《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将军族》、《唐倩的喜剧》、《第一件差事》、《夜行货车》、《万商帝君》、《铃铛花》、《赵南栋》
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溺死一只老猫》、《看海的日子》、《鱼》、《儿子的大玩偶》、《苹果的滋味》、《我爱玛莉》
杨云萍:《光临》
朱点人:《脱颖》
杨逵:《送报夫》、《模范村》
钟理和:《笠山农场》
杨守愚:《过年》
现代主义诗歌:
纪弦:《易士诗集》、《半岛之歌》、《不朽的肖像》、《狼之独步》、《四十的狂徒》 郑愁予:《如起雾时》、《归航曲》、《山外书》、《错误》
覃子豪:《追求》、《黑水仙》
余光中:《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
痖弦:《上校》、《弃妇》、《盐》
洛夫:《灵河》、《无岸之河》、《酿酒的石头》、《雪落无声》
现代主义小说:
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游园惊梦》、《纽约客》、《孽子》 王文兴:《家变》、《最快乐的事》
林海音《城南旧事》
旅外作家和留学生文学:
聂华苓:《台湾轶事》、《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珊珊,你在哪儿?》
於梨华:《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陈若曦:《突围》、《远见》
丛甦:《盲猎》、《自由人》
香港文学
南来作家:
徐速:《星星·月亮·太阳》、《樱子姑娘》
李辉英:《苦雨春雨》、《名流》
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
犁青:《踏浪归来》、《情深处处》、《犁青山水》
本土作家:
黄谷柳:《虾球传》
侣伦:《穷巷》
舒巷城:《鲤鱼门的雾》、《太阳下山了》
夏易:《少女的心声》
西西:《像我这样一个女子》、《我城》
也斯:《记忆的城市 虚构的城市》、《剪纸》
黄碧云:《爱在纽约》
刘以鬯:《酒徒》
新派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系列;
梁羽生武侠系列;
温瑞安:“四大名捕”系列
都市言情小说:
琼瑶:《窗外》、《彩云飞》、《浪花》、《心有千千结》„„
亦舒:《玫瑰的故事》、《燕妮的爱》、《喜宝》、《朝花夕拾》„„
梁凤仪:《豪门惊梦》、《九重恩怨》、《花帜》、《醉红尘》„„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倾城》、《闹学记》、《滚滚红尘》„„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
梁实秋:《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正月十二》、《文学与革命》、《平山堂记》„„ 李碧华:《胭脂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