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

时间:2019-05-12 04:3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

第一篇: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

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

第一节思修课,我怀着的是一种学习的心态。因为在正式接触它之前就已经听说它对于条理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我,就是这么一个没有条理的人。然而很快我就发现,它是真正的思想教育课,从占座视频到“范跑跑”,无一不是展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无一不是对我们道德的解剖。老师总是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同时又能尽量站在公正客观点角度上为我们剖析。半学期下来,真的是获益匪浅。下面仅就范跑跑一事进行我个人的分析,以此检验我思修课的学习成果吧!

对于范跑跑一事,该说的不该说的基本都被凤凰卫视报导完了,幸好他们有一点还没讨论,即被放在神圣位置上的人是否享受到了神圣者的待遇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道德体系思考!

对于老师,恐怕没几个学生能有我这样丰富的阅历。我见过城市里的家长对老师毕恭毕敬,仿佛商人见了官,生怕惹老师不高兴而耽误了自己的孩子。我见过乡下的老师,有的与学生调侃嘻嘻,有的每次打学生都把学生打得吐血,还有老师被学生欺负,却只能忍气吞声。我见过从乡镇通过激烈的角逐才生到县重点高中的老师,虽是书香世家,却一贫如洗,父母早故,兄弟之间彼此扶持。在担任老师一职的同时还要兼职,不然养不起自己的娃。我还见过许多班主任,每到春节之际就要专门腾出一间房子好摆满家长们送的烟酒。

家长们把老师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还是把老师当成自己孩子进入上流社会的踏脚石?

老师把自己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为什么他们下手时毫不留情?收受烟酒时仿佛腐败官员?

学生把老师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他们怎敢对教育过自己的老师拳打脚踢!学校把老师当成神圣工作者了吗?面对家境如此窘迫而又敬业的老师,为何不把多出来的宿舍分一间给他们?

不,我们没有。

我们在需要时冠以他们神圣的光环,在不需要时却不过问他们的冷暖。如此背景之下,怎敢有人要求他们负起圣职者的责任?怎敢对他们进行道德绑架!

曾经(不清楚现在的情况),在日本,老师上了车,全体成员,无论老少,都会立刻起立给老师让座,这才是对圣职者应有的尊敬,正是有了这种尊敬,老师才会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神圣工作者,才会无时无刻不以神圣工作者来约束自己,来标榜自己,才会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的献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名圣职者应做的事。

让其负起圣职者的责任与义务却不给予其圣职者所应有的尊敬待遇,这根本就是绑架!思想上的绑架!道德上的绑架!

来到华农生科院,感受着这里的学术氛围,看到许多师生间的谈笑自如,我甚是欣慰,虽然不尊敬老师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比起我曾经见过的场面已好过千遍百遍。

类似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医务人员把我们献的血转卖,政府人员把下发给农民的补贴私吞等等。事实上,真要细究起来每一份为社会服务的工作都是神圣的,每一个工人,每一个生意人,每一个政府官员,他们的职责都是神圣的,可是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神圣的呢?又有多少人把别人的工作当成是神圣的呢?电影《别把自己不当干部》便真实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这一职业道德问题。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先破而后立的过渡阶段,人民,党,政府,必须共同努力,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

生科院应技1001杜博贾

学号2010304200301

第二篇:对范跑跑事件的分析

对范跑跑事件的分析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多所学校倒塌,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都江堰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选择了独自逃跑,把学生丢在了后面。5月22日范美忠在网络上发表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表示自己是一名老师,在地震发生时,没有提醒学生马上跑,而是自己先跑出教室,并发表了一句“连母亲都不顾”的言论,引起网友争议,被称为“范跑跑”。对于范跑跑事件,有表示理解的声音,但更多的是道德的谴责。

首先,从人性的角度,遇到危及自己生命的紧急情况,躲避危险是人性的本能。蚂蚁尚且有贪生的欲望,更何况人了。我们是否设身处地的想过,倘若我们处于范跑跑当时的那种境地,我们又会如何抉择了?范跑跑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过错,真正引起人们愤怒的是他为自己的行为所作出的那番言论。另外,范跑跑的支持者认为,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地震时自顾逃生的教师可能并不止一个,但是他们都不敢说出来。而范美忠的坦白,也是一种勇敢。支持者称,社会不能用一个英雄的标准来要求普通人,人应该拥有不高尚、不勇敢的权利;如果认为范美忠可以这样做而不能这样说,这样的道德只是虚伪。

其次,从反对范美忠逃跑行为的观点上看,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危险发生时,保护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范跑跑抛弃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行为是违背了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另外,在对“范跑跑”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他的言论是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基础的。但当他的行为发生以后,他在内心深处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所以他为求心安,就发了那篇引起众怒的文章,为在内心觉得可耻的行为进行辩护。对此,各大高校教授,如北大教授王海明,和著名时评人郭松民都批评范美忠诚实却不知耻。导致这些根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不到位以及科学的逃生技能技巧和理性抗灾救助教育的缺失。归根到底,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缺失和道德状况尴尬境遇。

总而言之,作为灾区受难者之一,范美忠是幸运的;但作为教师,没有能更好地呵护学生,他的表现却令人遗憾。但是,当一些人仅仅用道德的大棒,来迎头痛击他时,公众又会站到同情范美忠的立场做换位思考。从这个角度上讲,范美忠又成了一个“自我牺牲”者,他通过展示自己特殊时刻的瞬间表现,唤起了公众的思考,也由此促成了相关制度的改进。“范跑跑”事件引起无数人转身思考自己的人性弱点,思考相关制度与规章的缺陷,并使之有了良性改进。这实际上是“范跑跑”事件的独特价值,也是它的积极意义。

第三篇:范跑跑事件的演讲稿

大爱无声铸师魂

——由“范跑跑事件”引发的感想

尊敬的各位评委:

看了“范跑跑”这个案例以后,我想到了汶川大地震中 “用生命作支撑,舍生护生”的人民教师——谭千秋。当求援人员扒出谭老师的遗体时,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谭老师却永远的去了......像谭老师这样感动中国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人民教师张米亚、张辉光、汤宏等等。

有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

这就是爱的力量!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 无疑谭老师的行为为我们这一代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孩子们的情感是真挚的,孩子们的天空是浩瀚的,老师始终是他们模仿的榜样!老师始终是他们尊敬的楷模,老师始终是他们成才的基石,老师更是他们人生永远的指明灯!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是衣着、发型,每天都有数十双,甚至上百双单纯而幼稚的目光在盯着,在潜意识的模仿着。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我想被谭老师和其他老师舍命从死神手里挽救回来的孩子,一定是会像谭老师他们一样:大公无私、乐于奉献。

以“谭老师”和“范跑跑”为代表的这两类老师的一举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师德。

1.爱生——师德之魂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范跑跑在危难时刻,弃学生不顾第一个跑出教室,而后又自称“只有为了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的”。虽然范跑跑给人的感觉很诚实,但是他的思想总是无法让人接受的。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连中华民族的传统都无法传承,又怎么教育

祖国的下一代呢?

网友评论:“范跑跑”是“最无耻的教师”。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道德。明显,范跑跑枉对“老师”这个称呼。教育部在学生家长及广大网民的巨大压力之下,取消了他的教师资格。

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没有爱,如何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于尊重,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

谭老师的同志说,在他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我觉得谭老师的行为,就是教育对爱最好的诠释。

谭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摘下我的翅膀,让它助你飞翔”,诠释了一个伟大教师的默默无闻贡献的品格!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我们都会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奉献——师德的崇高境界

鲁迅先生说“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堪为后世为师的楷模。奉献,表现于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表现在为人师表上,表现在勤奋工作中,还表现与对名利的淡泊。

谭老师主动请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很多地方高薪聘请谭千秋老师去工作,但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即使是父母极力的劝说,他还是毅然坚持: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

年!

花有花的风采,叶有叶的荣耀,而根有根的骄傲,作为新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工作的艰辛,我们应该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寻求育人的良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我会用自己的真诚去浇灌祖国的花朵,用自己的真爱给孩子们支持起一片幸福的蓝天。

第四篇:职业道德有感

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理论水准,于是利用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一书,从中知晓了许多新知识,懂得了许多新道理。无疑,这将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莫大的帮助。此间,对该书的“师爱篇”更是做了细心品味,实在感受颇深。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我们知道: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那么,“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也就是说师爱是教师的魂中之魂。教师的爱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过程,也不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过程。教师的爱是人类心灵的一种 完美与理想的象征。

书中介绍:情感是师爱的前提,理性是师爱的方向,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其教育功能的保证。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这种天然的、纯真的情感,与任何利益无关,与任何所得、所失无关,与权利、责任、义务、价格也无关。这是教师天性的一部分,有了这份情感,教师的爱就有了基础,师生心理就有了共鸣,教师的奉献就有了可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教师只要“爱的情感”和“奉献”还远远不够,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这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因此,理性的爱意味着尊重。有理解才可能尊重,也就是说理解是为了更好的爱。

在爱的心理中,理性和情感的极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都会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和困扰。因此,多情须讲理,是非要温柔,爱生须理性,管教须多情。当理性极端时,需要用情感来配合;情感过度时,又需要用理性加以疏导。既温馨又严肃,这才是教师的爱。对于教师来说,爱生要懂得如何调和理性和情感,要学会自如地运用理性和情感。只有将情感与理智融合在一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有了这种爱,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的功能。

1、师爱的特点不同于母爱,具有科学性、理智性;不同于友爱,具有主动性、原则性;不为基础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超出了血缘和家庭关系,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爱首先源于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其次才表现为教师的主观情绪情感体验,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并从教育的高度、社会的高度寻找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教师给学生的爱是宽容而不失原则、积极主动而不求回报的。它以教育责任为出发点,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归宿。这是一种积极主动而执著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毫无选择的、冷静的、无私的、广博的高尚的。所以说,教师的爱不同于母爱、不同与友爱,更不同与情爱。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心的无私奉献。师爱,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催化作用,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起润滑作用,对教师的失误有弥补作用,对确立人际关系有亲和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使教师满怀激情地组织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都能宽容和理解,并给以真诚的激励,营造出民主、温暖、健康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想象丰富而开阔,思维活跃而流畅,记忆快捷而有效。这显然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挖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信任,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并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更加主动地认识自己、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的发挥学习自觉性和提高学习效果。

师爱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学生耳闻目染教师的风范,同时感觉到被关注、被理解、被信任,自然就减少猜疑、狭隘、自私、自卑或狂妄,更多表现出坦荡、宽容、友好善良、乐观自信、通达、善待他人、善待环境,在为人处世中,就会常获得积极而肯定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显然有利于健康情感的培养,促进心理的健康。

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教师的失误有弥补作用,对教师的自我完善有激励作用。教师也是人,谁能无过。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有失误,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学生经常领受老师的无私关爱,他们就会用情感去过滤老师的失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须不断地发展、完善自我,才能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爱心会激励教师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完善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价值。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纽带,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信任的桥梁。教师爱学生,自然会赢得学生家长的好感,教师与家长便有了共同探讨学生教育方案的心理基础,教师就不在是孤军奋战。

总之,通过读《教师职业懂得修养》一书,使我对师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会继续慢慢品味。同时,自己更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加倍地向学生播撒和奉献师爱,用一片爱心去努力成就自己的事业。

第五篇:师德感悟:从范跑跑事件想都的

宿豫职教中心—管保持

师德构建感悟:以德服人

摘要:一般来说,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它是一个伦理学的范畴。而教师德性,往往是指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教师德性”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范畴。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责任等成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忽视对教师德性的培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拟从教师德性的内涵、价值及其构建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德性内涵价值构建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称老师是启迪灵魂的工程师,称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称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这反映了人们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尊敬和期待。但是,任何职业中都有不称职的,甚至是违反职业道德并且犯罪的。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求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做出什么样的牺牲? 中国共产党党员誓词中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人民警察誓词中有“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显然,在这些职业中,加入这个行列首先就要具备献身精神。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灾难突然降临的一瞬间,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不顾学生安危第一个跑出教室,不仅没有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事后还毫无廉耻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丝毫没有负疚感,带来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同为教师,既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楷模谭千秋,也有逃之夭夭、人人不耻的范美忠,显而易见,不是法律规定出了问题,而是师德建设存在严重问题。范美忠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师德,甚至丧失了一个普通人所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范跑跑”事件有力地说明了:在追求形式与功利的现代教育教育中,教师的德性正在逐渐丧失,沦落为个人利益至上的庸俗之人。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意义的正确把握必须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性”的内在意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其益,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幸福的品质。”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得),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在“道”、“德”、“性”三级体系中,“道”处于最高级品位,是对世界普遍原理的概括;“性”处于最低级品位,是“道”的具体化,并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因此,“道德”是属于带普遍性的,对人类整个群体的一种要求,而“德性”却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德性是教师伦理体系中的,教师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最高标准和理想的成分。

二.教师德性的价值

一个有德性的教师意味着他有了从师的自由。这种自由决定他具有当好一名教师的可能性,决定他具有了乐于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决定了他具有作为教师本身而言的高尚感,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催化剂,也是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利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拥有德性的教师可堪称名副其实的人师。人师能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识,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人师的教学境界会达到不教之教,即教的不是书本现存的事实知识,而是无法物化在书本中的一种人生智慧。学生一旦形成了教师和他自己用全部身心滋养出来的人生智慧,其对学问和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生存境界就会更加崇高。这是每一位教师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教师德性的构建

关于教师德性的建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教师要有一颗善心

“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是教师德性养成的起点。教师从“善”的角度看待周边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通过“外得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教师一旦有了“善心”,就会从头至尾地善待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教导学生。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失去了内核,也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教师德性的建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2.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对外界的人或物做出价值评判后,在个体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育人的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爱”是一种教育精神,是教师对学

生充满关爱,对教育充满挚爱,对祖国充满热爱;“爱”是一种教育品格,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动力。一个有良好教师德性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是一位敢爱敢恨的人,是一个怀大爱之心的人。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

3.教师还要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德性有“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两种完善途径。教师德性在“善心”的基础上,通过“爱心”的驱动,以内省途径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外得于人”。教师的“善心”和“爱心”都是内隐的,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性的最终体现就必须走外化的道路,将教师德性指向教师外显的责任心上来。责任心是教师在“善心”的基点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构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人”的学习中建构的教师德性的职业指向。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与学生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契约,他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在“善心”的基点上,在“爱心”的推动下,把学生教育成某种标准的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建构过程中,“善心”、“爱心”、“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善心”的基础上,“爱心”的推动下,“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完善。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知识激增,学习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凭教师德性!我总想问:教师啊,你拿什么去吸引学生?答案或许是:教师的德性。

参考文献:

[1]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2]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2001年版.

[4]顾明远.《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下载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看“范跑跑”对职业道德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 追寻人类的本能,涂涂画画算得上是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本原的人性。人所创造的绘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将个体与外界联结的纽带。蹒跚学步的婴儿已经有......

    我看教师职业道德

    我看教师职业道德 承德县上板城初中 刘秀兰 教师,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他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

    读范贡有感

    读《范贡》有感在今年6月7日之前我还是一名高中生,我与其他的高中生一样,计划着自己暑假的美好生活。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整个暑假我都一直待在家里,并且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了他......

    看号角有感(范文)

    《号角》观后感 交河学区时庄小学 三年级郭晗 党的九十年历史长卷中,每一个响亮的口号——都反映着一段浑厚背景,凝缩着一份庄严使命,蕴含着一种强大力量,演绎着一副壮阔画卷,开......

    看《花木兰》有感

    昨天下午,我妈妈和我看着电影木兰。 在北魏,有一个童年学习武术的女孩,叫木兰。她不能忍受让生病的父亲陷入战斗,女性伪装成军队的父亲。当她第一次进入营地时,因为武术精湛,由......

    看《三十六计》有感

    看《三十六计》电视剧有感 “战国时期,世外奇人鬼谷子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孙膑,另一个是庞涓。庞涓先于孙膑出山,鬼谷子将失传的《孙子兵法》独传于孙膑。庞涓率魏国大军在方......

    看《鲁冰花》有感

    读《鲁冰花》有感 上次选修课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欣赏了台湾电影《鲁冰花》,对这个电影我印象非常深刻,情境让人非常感动,难以释怀,我想只有有正义感的人都会感动。 下面首先谈谈《......

    看焦裕禄有感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多少年前观看电影《焦裕禄》,只觉得焦书记是个好人,人民群众拥戴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再看《焦裕禄》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更深。焦裕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