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日葵实验报告
河南大学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葵花向太阳
指导老师:
张东明
学
院:
民生学院
专
业: 2011级电子测控
姓
名:
侯晓欢
学
号:
1103623027
实验组号:
验收日期: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查询资料,实验整体方案选定。
(2)、用Altium Designer 10软件绘制原理图及PCB图。
(3)、制作PCB电路板及购买元器件。
(4)、根据原理图,焊接电路板。
(5)、测试焊接好的电路板,检验是否能实验预期现象。
(6)、实验结束,请老师验收。
Altium Designer 10软件绘制原理图及PCB图
实验心得体会:(6)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
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篇:向日葵
向日葵
“向日葵,花儿黄,朵朵花儿向太阳。”知道向日葵是从这首诗开始的。从老师那儿得知,向日葵是向着太阳转的。早晨,花儿向东;到了下午,花儿又转向西。儿时,我就对向日葵充满着仰慕和好奇。我曾在我家的菜地里种过向日葵,那年,我种的向日葵长高了,长出了花瓣,我有事没事就会跑到菜地里去看看,看花瓣是不是会向着太阳转。我看见,上午下午向日葵的花儿朝向就是不一样。我觉得好玩,但花儿为什么向着太阳转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
去年夏天,我去了趟新疆。在新疆,我目睹了从没见过的那么大气势的向日葵。那天,我们乘坐的车游过喀纳斯湖,出了布津后,车在如诗如画的新疆的天空下快速奔驰。车内,刀郎的歌声粗犷豪放,荡气回肠;车外,一路上的风景在不断地变化,让人心旷神怡快到哈巴河时,突然,眼前一亮,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向日葵,正迎着太阳在微微转动,朵朵向日葵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从没见过如此规模、如此漂亮的向日葵。在我的请求下,车停了下来,我目不转睛地望着,仿佛望着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仿佛望着一张张澎湃的笑脸,仿佛望着一颗颗赤胆忠心。
我站在多姿多彩魅力无限的哈巴河边,欣赏着着波澜壮阔的灿烂,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葵花籽,聆听着新疆朋友给我讲述的美丽的传说——凡是花都有花语的,如牡丹象征繁华富贵,紫荆象征兄弟和睦,铁树象征庄严,菊花象征高洁,而向日葵的花语是“欢颜”。传说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美丽的女神,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一见面,她眼睛就发亮,迷上了太阳神。可是,太阳神没有回应,尽管如此,女神痴情不改,转而化身为一朵花,天天对着太阳绽放她美丽动人的笑脸,诉说着她海枯石烂、永远不变地爱恋。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叫做向日葵。
看着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向日葵,听着这动人的故事,我在想,任何灿烂的背后是不是都有一种坚强和执着?向日葵为什么给点阳光就灿烂?为什么总是源源不断坚持不懈地永远绽放着绚丽笑颜?我在想,向日葵的精神多么可贵,我们军人,也需要有这种忠诚奉献、绽放美丽的精神,也需要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超然的境界,也需要那种执著,那种坚定不变的信念!
第三篇:《向日葵》观后感
——伟大的父爱
在开始话题之前,先来谈谈我对于中国式父爱的理解。
中国式父爱不像欧美一些国家那样开放,随意和自由。似乎父亲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里,都是严肃的,扮演一个“黑脸”的角色,父子之间的对抗,反叛问题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事实上,在我看来,父亲要得只是孩子过得好,过得有出息,用一种父亲认为是对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方法也会扼杀孩子自由和理想的未来。当然,倒不是说严父不出孝子,这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总的来说,我认为的父亲有两种,一种是严父,一种是慈父,而父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看了许多对《向日葵》的评论,有一句是这样写的:“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天下父母又岂能深知子女心。这样中国式的压制不知道会不会有一个尽头!”我不太同意这样的观点,只能说一个家庭一种爱吧,不能全然否定向阳的爸爸就是错的,是压制。要从一个家庭和一个社会环境去看待。父爱大无疆!就像那片黄澄澄的向日葵花海,生生不息,无边无际。。
在我的童年,和主人公向阳挺像的,父亲很少在身边,从小和姥姥一起生活,看着别的同学上下学都有爸爸妈妈接送,很是羡慕,却从来不表现在姥姥面前。记得是在15岁的时候吧,爸爸这个我一直很憧憬的角色走进了我的生活。他不严肃,但是家教甚严,笑呵呵的眼睛总给人一种神奇的不可抗拒感。他从不打骂我,也不会对我说重话,当我做错的时候,他会引导我一点一点的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错了,他不会轻易地放过我的错误,总是会唠叨好半天,讲一堆大道理,按说是其他人和我这样讲话,我早就不耐烦了,换成是父亲的话,我每次却只有听从的份,并且深深的记在脑子里。
电影《向日葵》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故事,整部电影分为1976年,1987年,和1999年三个部分,父亲代表着老一代的中国人,代表着经过那个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儿子代表着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叛逆却又不失向上的精神。贯穿电影始终的是父子之间的冲突,融合,从影片开始时弹弓的一射,映射了后来儿子的叛逆。父亲严厉的管教,那蛮横的爱决定了儿子的一生。
小孩子由于厌倦了画画,用手使劲的抓墙壁,试图把手抓红肿,可以看出他们多么的厌倦画画。他甚至想到了用缝纫机把自己的手碾压残废,是什么样的恨才会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为了逃避父亲逼迫的画画要求,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恨也越深。想想现在的孩子们每天都被家长逼迫学习这个学习那个,家长们根本不会理会孩子们是否喜欢,他们只知道学习这些所谓的技能,对以后考取一个好的学校活着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会争得一份机会,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说现在六成以上的小学生有不健康心里,无法考定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小孩子压力都蛮大的,至少比我小时候要大的多。
父亲坐在一堆废墟之上,试图描绘往日四合院的面貌,周围的建筑写着一个大大的”拆“字。他每天去那个地方都会带点食物,给那只流浪猫,似乎它可以诉说一样。他知道自己并不能替代儿子的生活。父母老了,总是希望有个儿女照料,我们活着不能太过自私。
影片最后的结尾,父亲走了,儿子和儿媳居住的仓库门前多了一盆灿烂的向日葵,金黄的在阳光下闪闪的活泼,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预示着新的开始。。
文章的开头写了我的理解与我对自己父亲的理解,并不是要与《向日葵》的父亲做对比,我仅仅是想说明,俩种父爱都是伟大的,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虽说向阳与父亲之间存在着不断的纠葛,矛盾,对抗和反叛,但他心里终究还是感谢他的父亲的。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的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冰心
冰心的这句话与我的理念是相同的,父爱不似母爱那般泛滥,却同母爱一般伟大,只是方式不同而已。父爱是一种哲学,他严肃,刚强,博大精深,有数不完的思想路线在其中。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识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在《向日葵》里我看到了两代人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水乳交融,就像影片开头,种在四合院向阳家门口的几颗向日葵,随风摇曳,却从不低头。
中国的父母是世上最伟大的父母,他们把血汗化过水泥地板,为儿生为儿死为儿操劳一辈子,牺牲自己的健康,给儿女安顿一个家。中国的父母是世上最可悲的父母,从来不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这样做是不是儿女的心愿!在讲述父子关系时,爱情通常都会加剧两人冲突。看到网评有这样一段话,我非常喜欢,我写不出来这样深的感触,却在这里看到了一分真真切切的对《向日葵》中情感纠葛的分析。是这样说的:
“向阳被后海边点冰旋转的女孩所吸引,她成为了他的初恋女友。像父亲送给自己一个画册一样,向阳将自己的爱恋也融入了绘画,用同样方式给了于红一本会动的画册。儿子用父亲对自己的方式对待了自己遇到的第一个喜欢的女子,父与子之间感情的认同似乎通过了这种承接仪式得到了默认,然而随后这种认同却被父亲的“残忍”打得烟消云散。特别是在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父亲擅自打掉了于红怀着的孩子,使得两人的紧张关系骤然升级。儿子推倒了父亲,母亲狠狠地耳光却换来儿子又一次露宿街头,而这次却给向阳的心灵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一个生命被扼杀意味着另一个生命也要被扼杀,向阳会用自己的偏执证明这句话。若干年后,当父母都急切的盼望抱孙子的时候,儿子用拒绝惩罚父亲过去的“武断”,这种拒绝像是儿子与儿媳结成的联盟在“同仇敌忾”。我姑且将儿子的这种报复理解为倔强,因为父与子之间留存于那一瞬间的至少不会是忌恨,至少画展中一个握手便足以化解一切的隔阂,[野蛮人入侵]也曾有这样的冰释前嫌、这样的淡然,那才是真正的父亲和儿子。
我不知道结尾父亲的离去意味着什么,没有在一切归于平静时选择颐养天年,没有在一切都释怀后享受彼此的快乐,父亲选择了默默地注视,就像你我刚从娘胎里出来后就暴露在父亲的目光下一样。时光似乎开始倒流,生命的轮回变换着步调将沉淀下来的感情慢慢洇开,我的脑海里闪过往日的时光,自己仿佛乘坐着时间机器,穿梭于这陌生又熟悉的空间。”
是的,一株茉莉也许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他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爱就是这样,犹如茉莉一样静静的开放。
父爱,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温暖如骄阳;宽广如江海!无论你在何方,父爱那慈爱的眼睛定会伴随你一生。
第四篇:向日葵教案
《丝网花——向日葵》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掌握丝网花制作本领。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向日葵的主要特征学生很难掌握。
教具准备:
工具:剪刀、尖嘴钳、QQ线、胶带、套管
材料:丝袜、22#铁丝、2#花杆、向日葵花芯、向日葵仿真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日葵花语:太阳向日葵具有向光性,人们称它为“太阳花”,随太阳回绕的花。因此向日葵的花语就是-太阳,受到这种花祝福而诞生的人,具有一颗如太阳般明朗、快乐的心。二是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二、教学过程
1、讲解步骤,并示范
第一步:把彩色金属丝绕在套筒上1圈(根据花瓣大小,选择筒圈大小);将金属丝的首尾交叉,多扭转几下固定住; 用钳子剪短金属丝;重复此种方法多做几个花骨架。
第二步:在金属圈上平整地套上丝网,向圈的根部拉;用QQ绳在圈的根部缠绕固定;用剪刀将多余的丝袜剪去;重复此法包住所有的花骨架。
第三步:将做好的花瓣绑至花杆上,花瓣朝上(玫瑰相反,更为复杂);绑好一片后再叠加一片,如此重复;用自粘带缠住花瓣与花杆间的QQ绳;所有花瓣绑好后用手拉住花瓣正中间,往外使力,做出花瓣形状。
第四步:固定向日葵花心和花叶;调整花瓣。
2、点拨引导实践操作
1)“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研究得很认真。在研究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集体讨论、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2)指导动手实践
要求:A、合作制作。B、完成制作一朵向日葵的任务后,思考、尝试制作。C、注意安全和卫生。
“哪组同学制作的既漂亮又迅速,花瓶内的花插的又漂亮,哪组同学就能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并贴到学校宣传窗里,成为学校的劳动小明星。
3)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评价反馈欣赏体味
1)一起欣赏作品。
2)组织、参与、引导学生评议作品并启发思考:它好在哪里?
3)小结并褒奖
“同学们真实心灵手巧,制作的非常精美!并且你们在制作过程中有不乱扔垃圾的还习惯,能发扬画像帮助、团结协作精神,尤其是第组同学,出色的完成了本堂课的任务 课堂小结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制作向日葵。你们可以把花送给关心你、爱护你的人,还可以把你送花的感受写一写。
第五篇:《 向日葵》观后感
一 向日葵的寓意
不知道怎么来到这样一片旷野,远处满目的向日葵,金黄色的,总让人百感交集。向日葵叶子的轮廓在阳光中起伏,和天空组成幻妙的构图,我依稀感觉到一股思绪从心头涌上来,酸酸的,却是一种感激。
我不愿意将太多的赞美之语加于《向日葵》,在它之中,不足让人痛心,就像一段音符之中的颤音,听来舒心却总难免有些矫情。张扬以旁外音的设计吐露着作者感情,却否定了影像叙事本身的含义。而尽管如此,我仍然感激张扬的真诚。被长镜头吸引着,掠过北京的胡同,我感受来自向日葵的注视:那些充满了父子感情交流的镜头,在各个画面的韵律中产生出一种生命的诗的雕塑感。精致的构图捕捉着阳光下情感触及的边缘,那是种其它方式很难表述的真实场景。正像影片结尾那样,既是一种生命轮回的美感,又是一种父子真情的顾盼情怀。
在《向日葵》里我看到了两代人时而剑拔弩张,时而水乳交融,这或多或少反映了父子冲突时代的描述。记得《因父的名》里也有这种冲突和和解,但却付出了死亡的代价。苏格兰风笛声中父亲用生命的浩然正气将孩子从失魂落魄的绝望之中惊醒,信念在死亡当中得到了交替与传承,风中似乎也有了父亲的感叹,就像黑夜里的明灯,指引着生命的轨迹。[向日葵]的结尾也有这种隐喻,向日葵这个极富象征意义的符号暗含父亲的余音支撑着儿子今后的生命历程,将本片的温情延续。尽管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尾,我喜欢更为趋于平淡的结局,一个生命诞生或者一个生命的逝去,平淡就像粗茶淡饭,但我仍不免被那脉脉温情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
二 倔强的父亲和叛逆的儿子
电影《向日葵》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其父亲的压制,父亲希望二子出人头地着实无可指责,但他不顾儿子的意愿强迫儿子一生走在绘画的道路上却是不应该的。
儿子是一个感情多变、动荡而又偏执的人,就像张扬的另一部电影《昨天》里的主人公,略带叛逆的情绪被张扬移植到这部自传性质的影片当中。张扬的风格也从《昨天》的纪录现实都市一下子转向回顾真情与人物心路历程当中,我看到儿子成长的痕迹。
父亲的缺位是一个时代落后的反映,它参杂了作者个人的感情,用一种时而平淡时而激烈的方式叙述整个故事。父亲老的时候就像当年的儿子一样倔强,故意跟儿子作对。这并不是导演独具匠心的表达,而是在吐露印在儿子身上的某种痕迹,就像我们来到在这个世界时身上的胎记,它与生俱来也从不会磨灭。然而当人们无法找到带来这种印记的父亲的角色后,一种缺憾的情感渐渐地产生了。
影片最后的结尾,儿子和儿媳居住的仓库门前多了一盆灿烂的向日葵,金黄的在阳光下闪闪的活泼,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预示着新的开始。
三 父母对孩子的思念难于言表
每一个孩子,尤其是中国的孩子,对这样的父子家庭都体验至深,父母老了,儿女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甚至不在同一个国家,每年的春节才回家一趟。周围的人都称赞他们的父母养育了一个好儿子(女儿),可这样的父母内心真的高兴吗?人老了到底需要的是亲情,希望儿女在自己的身边。我的姥姥以前和我说过:你的妈妈一到我这里来我就很高兴,很想吃东西。就是这么平常的一句话,透露出多少的亲情在里面。
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忙的地脚朝天,几乎没有个人生活而言,就像《向日葵》里的儿子在事业有成的时候,老以要发展自己的事业,作为不要孩子的借口。他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他们无论在周六,周日还是半夜夜深人静,他们如果不是在埋头工作,也是在计划着下一步的工作。他们要求自己要时时刻刻都要优秀,处在焦点的位置,他们说自己受不了平庸生活,它们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挣更多的钱来养家糊口。
有的时候,我想自己一定要坚强的活着,为了养育自己的父母也要好好的体面的活着。父母是支撑我活着的动力,我相信将来会走出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和父母居住在一个城市,父母老了,总是希望有个儿女照料,我们活着不能太过自私。
以上就是我对《向日葵》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