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

时间:2019-05-12 04:3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

第一篇: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

蒙台梭利生平

1.出生于1870年8月31日意大利 2.1896年罗马大学授于博士学位

3.1907年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

4.1912年撰写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美国出版 5.1929年成立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协会

6.19505152连续三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她的作品有

《早期教育法》

《儿童教育手册》

《收性心智》

《童年的秘密》

一、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

2、“不教的教育”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5、完全人格的培养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7、混龄教育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二、蒙台梭利教育的八大理论

1、生命自然的发展观

《发现孩子》

2、独立成长论

3、有吸收性的心灵

4、敏感期

5、准备好的环境

6、工作完善人性

7、奖惩无用论

8、自由的纪律发展

三、蒙台梭利教育九大敏感期

1、语言的敏感期(0-6)

2、秩序的敏感期(2-4)

3、感官敏感期(0-6岁)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5、动作敏感期(0-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9、文化敏感期(6-9岁)

四、蒙台梭利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

蒙台梭利教育

1、班上同学年龄横跨3年,不分年纪。

2、自动自发选择教具学习。

3、幼儿可以自由控制工作时间,很少被打断、干扰。

4、蒙氏教育孩子进行自我纠正,并向同伴学习,老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5、儿童靠自己发现去获得知识。

6、儿童自己决定学习的进度。

7、儿童为中心,在老师准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

8、儿童有始有终的完成一项活动周期。

9、老师只提供适时的帮助,极少干预。

10、开放式的教学情景,幼儿自由活动。

11、强调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学习,如何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12、“安静”是基于自己选择,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13、教具使用有特定步骤有序性。

14、孩子工人是由于工作本身的喜悦,以及自我发现的意识。

15、鼓励互助(同伴间)。

16、强调将真实、具体展现给幼儿。

17、物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强调秩序感。

18、儿童自备学习的动机。

19、认同敏感期的观念

20、多种教具开发特定目的。

21、环境本身提供了纪律的训练。传统上的教育

1、统一年龄,分年级教学。

2、由老师带领决定课程内容。

3、课时规定,幼儿受到铃声打扰。

4、老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勉励幼儿进行模仿教育。

5、老师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

6、老师决定学习的速度。

7、教师为中心,独揽所用的影响力,成为焦点,被迫成为集体教学。

8、活动周期是授课老师来决定。

9、干预频繁。

10、绝大部分时间被限制在课桌椅上。

11、强调认知的学习。

12、强制性的安静。

13、教具有多种使用方法,并无规范性说明。

14、被要求工作而工作。

15、习惯向老师求助。

16、强调抽象的贯输。

17、孩子的随意性行为较多。

18、准备好教育内容利用奖罚作手段,等待幼儿去学习。

19、视同如一的对待幼儿。

20、提供没有特定目的玩具。

21、老师提供纪律训练。(强迫性的)

日常教育目的

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引导

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日常生活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基本动作

1、走(步行)

2、坐、站 

3、拿(取)

4、搬(运)

5、倒(移)

6、折、叠 

7、剪、贴

8、缝 

9、抓、捏

10、夹

11、敲

12、拧、转、打、揉、削拉、撕、转(二)、照顾自己

1、照镜子

2、梳头发

3、擤鼻涕

4、穿、脱衣服

5、穿、脱衣鞋子

6、擦鞋子

7、洗手

8、衣饰框

9、洗衣服

10、漱口的方法

11、洗脚的方法

12、剪指甲的方法

13、察汗的方法

(三)照顾环境

1、打扫室内

2、拖地 

3、抹灰

4、擦亮银器 

5、擦桌子

6、擦窗户 

7、洗碗、洗餐具

8、照顾植物 

9、植物栽培

10、照顾小动物 

11、摆置餐桌

(四)、社交礼仪

1、打招呼

2、应答的方法

3、介绍他人

4、慰问病人

5、使用电话

6、询问别人

7、表达谢意

8、表达歉意

9、打喷嚏

10、递交物品

11、打扰、打断

12、解决冲突

13、和平教育

蒙台梭利教具之操作教具守则

1、每次只演示一种活动,使其目的性明确。

2、精确动作,以孩子的节奏进行演示。

3、简化动作,以孩子理解的方式进行演示。

4、步骤化,拆分支动作,每个动作可以根据需要暂停,并加以说明。

5、进行演示时,要使用少的、简单的语言来说明。

6、操作教具的顺序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7、操作教具要避免镜面教学。

8、进行演示时,要注意孩子的反映,时刻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

9、在适法的时机引导孩子时入操作程序。当孩子可以完全做这项工作了,可以离开,但仍要不停地观察他。

10、不要打断孩子的操作。

11、在操作教具之前,老师必须胸有成竹,要确何教具是完整的。日常教具蒙台梭利教师亲自选购

1,教具的功能,这项教具操作能够简单完成吗,它看起来符合美的标准吗,便于幼儿使用吗,易碎吗,发生烈碎,会伤害幼儿吗,操作中教具的指示明确吗,与教具操作本身的意义相符合吗等等。2,错误控制,采用的教具有明确的纠正体制吗,能够促使孩子独立的完成工作吗,能引发孩子的自我建构吗?

3,工作目的,这项教具的操作合乎幼儿的内在需要吗?

4,组织和秩序,怎样在演示中展现秩序和礼貌,这项教具操作能发展幼儿的秩序感吗?

5,教师的角色,教师是怎样支持幼儿学习的,本土化教学和环境的社会化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多少?

6,教具的吸引力。教具能够吸引儿童吗,能激发幼儿兴趣吗,能时时刻刻都引人关注吗?

7,文化涵养,教具能够体现幼儿所在的文化氛围吗,教具能适应幼

儿需求的变化吗?

8,发展感官,这项教具能否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教具的颜色协调吗,质地能吸引幼儿吗?

感觉教育目的

1、获得有意识性动作;

2、手眼协调,身体的控制力;

3、因着兴趣,引致专注力的形成;

4、建立自信,对自我有极高的评价;

5、透过秩序感产生清楚的逻辑思维能力;

6、独立的驱使;

7、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感觉教育的内容

(一)视觉教育

(二)触觉教育

(三)听觉教育

(四)味觉与嗅觉教育 感官教具实操的几条规则

(一)鼓励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感觉教育的重点在于,孩子通过体会教具的特性,建构自己的概念,发展自己的感官。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能够帮助此项教学目的顺利达成。

(二)教具的排列要有顺序性。感官教具能够帮助孩子自发地建立“大

和小"、“粗和细”等概念,教具的序列排放能够帮助孩子清楚地观察到教具之问的Ⅸ别和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三)教具的示范操作要从左到右。“从左到右’’的原则不仅是感官教具操作的专利,更是所有蒙台梭利教具操作都要遵循的原则。这是为了和孩子阅读、书写的顺序保持一致.也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方法之一。

(四)介绍教具时,应首先选择差别最为明显的两种进行比较操作。感官教具分级明显-相近的两种教具之间差别微小。在实际的教具操作过程中,可以先选择差别最为明显的两利,进行比较,刺激孩子的感官,然后在分辨教具之间差别方面增加难度。

(五)操作时,要采用P—G—S的顺序。前面已详细论述过。(六)介绍所有的名称时,皆采用三阶段教学法。三阶段教学法的效果盟著,不仅能够让孩子简单明了地将词语和已有的慨念联结在一起,而且将对其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七)语言要精简。感官教具操作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是简单、准确、客观——不带个人感觉、正确—一发音正确和介绍名称正确。(八)幼儿要熟悉基本操作后,才能进人延伸变化。教具操作分为基本操作和延伸操作两大类,老师需要观察孩子的操作情况,当孩子熟练了基本操作之后,老师可以适时地引人延伸操作。

(九)留给给孩子自由变化的空间。当孩子对教具进行过熟练的操作,完全掌握了教具的特性,达成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后,可以让孩子进行自由变化,但是这里讲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要求孩子尊重教具,不能破坏教具。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具体内容

(一)教学前的准备。

(二)1-10数量概念的建立。

(三)十进位法Ⅰ:数位的名称练习。

(四)连续数的认识。

(五)十进位法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六)运用记忆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七)分数的导入。

(八)倍数的导入。

(九)抽象计算的学习。

(十)平方与立方概念的导入。

(十一)几何与代数的导入。蒙台梭利数学的教育特色

1、以感觉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

2、从真实的数量认识着手

3、数量—数字—数词

4、错误订正

5、颜色归类

6、统一的阿拉伯数字,统一的字体

7、“0”的概念及十进制的计算

8、将合成、分解的操作基准定为“10”

9、教具的设计与教学都遵循一定的逻辑原理 “三阶段教学法”是指:

1.第一阶段——命名,名称与实物一致,例如:“这是1”、“这个大”等。

2.第二阶段——判断或选择,找出与名称对等的实物,例如:“哪个是1?”、“哪个比较大?”等。3.第三阶段——记忆,记忆名称和实物

例如:“这是什么?这是多少?”

第二篇:蒙氏老师的职责

一般人认为,老师必须是一个冷静的人,意思是说,冷静是其性格的一部分,表示他不是一个神经质的人;但我所谓的冷静,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即存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心。因有更大的包容空间,人们才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因这种冷静,人们才能怀着谦卑的心灵及睿智的洞察力,深入了解儿童的需要。这是为人师表必须具备的物质。

——蒙台梭利《儿童之秘》

蒙氏老师

蒙台梭利教学是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常有人误解蒙氏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退居一旁,从容不迫”的举止,更另人怀疑老师的功能是什么?但事实上,蒙氏老师是蒙氏教学中的灵魂人物,而且并非人人都能胜任。蒙氏老师——引导员

蒙台梭利认为使儿童成长的主要原动力是儿童本身内在的成长动力——也就是生命力。但老师并非置身事外,而是“协助孩子生命的成长”,亦即协助孩子提升智力和建构完全的人格。这种“协助、引导而非教授”的角色,蒙台梭利称为“引导员”。一位成功的引导员,必须先准备自己,并成为环境的准备者和维护者,以及帮助孩子学习的观察者、示范者、协助者。

(一)准备自己

引导员首要的工作是准备自己,包括专业的幼教学识、接受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训练、认识幼儿的成长发展,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准备工作”他必须彻底的改变以成人为本位的错误观念,尊重儿童自然发展的生命法则,学习以谦卑和爱心来协助儿童。

(二)环境的准备者和维护者 传统教学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蒙氏教学则强调儿童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即“环境教育儿童”。因此,蒙氏老师必须为儿童准备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并保护此环境的气氛和秩序,使儿童能顺利工作,避免受到干扰和伤害。同时,引导员也是儿童与环境的协调者、联系者,因为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儿童也就无法在环境中充分学习。

(三)儿童的示范者

引导员除了为儿童示范教具的正确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成为环境中的行为示范者,即榜样。因此,引导员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仪容要整齐、清洁;举止要自然、优雅、宁静,因为“教师的仪容是获得儿童信心和尊敬的第一步”。

(四)观察和协助儿童

观察是了解幼童的首要途径。蒙台梭利表示“蒙台梭利老师必须发展自己对观察儿童的意欲与能力”,而引导员应观察的“不是儿童外表的成长与活动,而是这些成长及活动的内在协调情形”,引导员根据观察结果,即能给予儿童适合的协助和引导。而唯有成为观察者,才能耐性等待,不干涉儿童,让儿童自动向我们显现他的需求。

(五)儿童的解释者

引导员的使命是在帮助儿童生命的发展,因此他必须了解其需求,并设法帮助他,如此儿童才会主动寻求援助。蒙台梭利说:“帮助是比安慰更宝贵的礼物,儿童会充满信心的寻求解释者给予必需的援助。”

(六)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沟通者

儿童之家的重要目标就是使家园合一,并使学校达成社会化的功能。因此引导员必须时常与家庭、社区联络、沟通,改变父母与社会的传统教育观念,才能基本解决教育的问题。

(七)课程的指导者

引导员在示范教具操作或提示儿童做正确的使用方法时,应动作简洁、段落分明,让孩子能集中注视,看得清楚。指导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无用、多余的言语,只用简单、符合事实的最少用语,并向孩子说明如何分辩正确与错误。之后,引导员即可离开儿童,让孩子自己操作、重复练习。

引导员的主要职务

蒙氏教师是由每班两位引导员来负责教学与保育工作。通常一位是经验资深的主引导员;另一位则是较资浅的助理。其职责的划分大致如下:

(一)引导员的工作

·每周教学课程的计划安排。·环境的准备和布置。·大型团体活动的带领。

·分组活动时各区工作的示范。

·教具的设计与制作(所需教具应课前准备齐全)。·观察、记录学童的工作情形。·制定明确的生活规范。

·幼儿午餐、休息之安排与秩序维护。·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

·负责助理老师与实习老师的训练计划。·按园长、主任的指示推行教学计划。

·填写教学日志。

(二)助理引导员的工作

·清点幼儿到(缺)课人数,填写点名册,并联系家长,查询缺课原因。·每日教具柜的整理。

·协助环境布置、制作教具。

·幼儿衣柜的清洁整理,并为幼儿的个人用品写上名字。

·协助餐点进食事宜与桌椅的安排,并看顾未能同时用餐完毕之幼儿。

·午休前铺床,看护幼儿洗脸、刷牙及漱口杯的清洁与午睡后棉被的整理。·安抚情绪不佳的幼儿,照料生病的幼儿,并按时给予服药。·每月幼儿身高、体重的测量与记录。·协助维护团体活动午餐及午休时的秩序。·教具的保存维护。

·幼儿到(离)园时,在门口接送。·负责幼儿上下学的交通安排。

引导员守则

从事蒙台梭利教育的工作者,必须了解并遵守下列十项原则来帮助孩子发展:(1)以合于自然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来协助孩子显露并发展其精神力量,使其生命更充实,生活更愉快。

(2)引导员的职责是为孩子准备一个配合成长所需,并且生动活泼、充满关爱、有明确秩序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依所好展开工作,且常用关心的态度,明朗愉快的语调,使孩子时时感受到支持和鼓励。

(3)引导员一面要设计环境;一面要根据对每个孩子的观察,来发挥他协调关系(环境与学童)的智慧和艺术。

(4)引导员除了示范教具的正确用法外,应诱发儿童的自发性活动,并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差异,给予适当的协助,而且将它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引导的依据。

(5)由于教具皆经严密的设计,孩子在操作教具时,常能自行纠正错误,而不要直接纠正。

(6)对集中注意力工作的学童,引导员不可予干扰,并尽力为他排除环境中的干扰因素。

(7)孩子感到陌生的教具,经引导员示范后,仍难自力工作者,应以“引”发方式助其思考;不得已时,“导”以较浅的教具,诱发其再尝试的工作情绪。(8)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能力来成长。

因此,随着儿童的成长,引导员应逐渐退居幕后,但切勿忽略极需帮助的儿童。(9)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来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平衡感、手眼协调、注意力集中和创造力等,以帮助幼儿完美成长,培塑良好习性。

(10)蒙台梭利教学是以混龄方式来编班,所有活动的进行,都来自孩子对引导员、同伴和教具的尊重,这些是在良好工作及生活常规中培养出来的。

引导员的自我评价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环境、教师、孩子三者间的互动:教师从环境中观察孩子的需要,进而准备、设计环境;孩子在可满足其内在需求的环境中自我成长,教师则从旁观察、引导并协助孩子。三者间的互动品质越佳,越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引导员必须为孩子准备好一个环境,并时时反省自己是否能胜任“引导员”的职责,进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位真正能帮助幼儿成长的人。关于引导员的自我评价:

1、我会用平缓、温和的语调和孩子说话。

2、我愿意耐性聆听孩子的话。

3、我的仪容整洁,不抹浓妆、不涂指甲油。

4、我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举止能做为孩子和榜样。

5、我会注意到发生在教室里的每一件事。

6、我有愿意为儿童服务的谦卑心。

7、我会反省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8、我能在紧急状况下,保持镇定。

9、我时常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是有关幼儿教育),充实自己。

10、我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个人资料。

11、我了解每项教具的特性和目的,并能维护其完整。

12、我能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学习,耐心等待。

13、我具有幽默感、亲和力,孩子能容易和我亲近。

14、我能接纳疏导孩子的情绪。

15、我能客观地善待每一位孩子。

16、我会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

17、我会布置适合孩子需要的环境。

18、我会时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彼此意见。

19、我能与同事和谐相处,主动协助同事。20、我以在这个园、所里工作为荣。

第三篇:蒙氏论文资料(感官、语言)

论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

吕晓丽

一、蒙氏教育的概述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二、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一)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二)不同的教育

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三)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五)完全人格的培养

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六)尊重孩子成长步调 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七)混龄教学

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八)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九)摒除奖惩制度

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十)爆发的教学成果

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三、感官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一)感官教育

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觉)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大特点。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2、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入“儿童之家”以前,已在无指导的情况下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杂乱的印象,而正确的智力活动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的,故整理印象应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这也需要通过感官教育才能办到。

3、与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教育时所形成的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有关。她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只要这些感官缺陷在敏感期之前被发现,就有可能通过感官教育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感官教育的特点

1、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

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例如,训练感知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使儿童通过操作这套教具,训练对重量感觉的敏锐性。

2、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

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

3、教具能控制儿童犯使用不当的错误

即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一旦使用不当,就要推倒重来,直到正确为止。

“自我教育”是体现蒙台梭利方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她一再强调:“人之所以成人,不是因为教师的教,而是因为他自己的做。”

四、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认为,对于幼儿来说,是“刺激,而不是对事物的思维,吸引着他的注意”,因此感官教育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是重要的;蒙台梭利还认为,“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感觉练习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觉的练习使儿童能辨认、分类、排列顺序,这就是智能和文化学习”(蒙台梭利:《高级蒙台梭利教学法》,第1卷“教育上的自发活动”,1917年英文版,第198~205页)。算术、书写、言语,甚至实际生活能力、良好秩序的规范都由感官教育引出。还有,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儿童在感觉机能的某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以便及时治疗和纠正。

五、感官教育的实施

首先,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存在不同敏感期的原理,将感官训练细分为触觉、视觉、听觉等的训练,每种训练单独进行,并创制了一套教具,共26种,供除嗅觉外的感官练习之用。例如,供视觉练习用的一种教具是:三组圆柱,第一组高相等而直径不同,第二组直径相同而高不等,第三组高与直径均不同,要求儿童分别将其嵌入钻在木盘上的相应孔中。

其次,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要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成人尽量不予干涉,让儿童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进度选择(按等级顺序排列的)教材、教具,并自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同时使教具与儿童的敏感期相配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蒙台梭利创制的教具能控制错误,她主要是通过这套教具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例如,上面讲到的视觉教具,如果儿童把一个圆柱体放进一个比它小的孔,则放不进;若放进一个比它大的孔,则到最后,终将至少有一个圆柱体放不进孔中,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错误,就需重新调整。所以说:“这套教具控制了每一个错误,要求儿童能进行自我纠正”。

再次,根据生命力活动服从一定节律的原理设计的整套感官训练教具,试图按儿童的水平和兴趣,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提供有等级的顺序的系统刺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以引起儿童的自由反应和自导学习。

六、对感官教育的评价

近年来有不少实验证明认识能力的培养应从感觉训练开始,感觉发展得越好,带来的外界信息越多,认知能力就越能得到发展,因此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蒙台梭利强调儿童的感觉训练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有些实验研究还证明蒙台梭利学校的儿童经过“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智力一般有所提高,在知觉方面尤佳。从教育史角度讲,蒙台梭利方法确有创见。例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自然后果作为道德自我教育的方法,蒙台梭利将其从德育扩大到智育,主张让儿童在自我操作和摸索中,通过“教具的控制错误”,达到智慧的自我教育,这对以后的个体化教学 是一个启发。又像文字书写的学习,裴斯塔洛齐主张通过绘画对形的掌握过渡到文字的书写,蒙台梭利则让幼儿从进入“儿童之家”的第一天起,就通过有计划的感官训练,在不知不觉之中“爆发式”地学会书写,效果比常规的要好得多。

当然,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感官的单独刺激,对特定材料的有关刺激果然敏锐了。但由于强调单一的器官的孤立训练,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影响儿童全面地认识世界,从而也就影响儿童的认识发展,因为知觉的整体并不是色、形、声等感觉的简单总合。其次,蒙台梭利进行感觉训练所用的教材、教具过于死板划一,都是按严格的分类、等级的排列、固定的方法进行的,每种教具只有一个目的,不能变化,不能用来做游戏、发展语言或进行其他创造性的独立活动,这必然不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和语言等。此外,单纯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以及大小、长短高低等的顺序,并不一定能促进概念的形成,因而未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2、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版浅谈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

浅谈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感受外界所带来的信息,来进行语言的积累及学习,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语言是儿童最早获得能力之一。”那么,在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室内,该如何通过教具的操作与展示使幼儿获得语言的自主学习呢,主要的来源就是延伸教具的制作与操作。就目前的蒙台梭利教育而言,蒙台梭利教室的语言教具的投放一直是一个可挖掘的盲点,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师望“语言”而止步,使蒙台梭利教室内经典的语言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其作用。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语言上的缺陷和不完善,一是由于先天原因造成的生理缺陷;二是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功能性缺陷,即在幼儿的语言形成期,因为听不到正确的发音、完整的语言,或是由不好的(错误的)发音习惯造成的言语缺陷。针对两方面的原因,作为蒙台梭利教师,除了要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之外,还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投入相对应的延伸教具来辅助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意义

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性发展、智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四岁左右的幼儿,其语言意识明显发展起 来,逐步能自觉的学习语音、词汇及组词造句的规则,语言学习在这个时期应是重点。但是,语言教育在幼儿阶段是随时进行的,并非只是集中授课,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幼儿沟通交流的社会交往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口语水平,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通过正确的、有效的语言教育使幼儿尽快从利用表情、动作与周围人交往过渡到利用口语与人交往,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欢与人交际,来达到促进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二)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促进人的一生的发展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也逐步的完善,具备了发出正确语音的的条件,因此,幼儿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幼儿园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语言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掌握语言之前,婴幼儿认识一个物体的特征,就是必须对该物体的各个部分和特征逐一进行详细的的感知。比如:用手摸、抓起来看、放进嘴里咬来感知等。只有掌握了语言、认知才发生质的变化,无论对环境、对自我、对他人都会有更加清晰、理性的认知。

二、蒙台梭利教育中语言教具的制作

蒙台梭利教具的制作是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目的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具制作能力。教师在制作蒙台梭利教具之前,必须要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制作原理,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在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明确的目的性

明确的目的性是指确立一个特定的目标,然后根据此目标,改变教具某个单一的性质,并突出单一性质的变化。婴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逻辑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也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而在蒙台梭利教育的范畴之内不仅包括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想象力的培养。蒙台梭利博士希望孩子通过语言的学习,变得发音清晰、书写稳定,举止优雅。那么把孩子所需掌握的教育内容融汇于教具的操作中,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轻而易举的学习过程。

例如:小班的幼儿主要以词汇的掌握为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制作大量的词汇填空卡,为幼儿提供词汇。我们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利用彩图的形式制作了很多的词条,并且把这些词条按照词义分类,例如:反义词、同义词、方位词等。同时,也制作了以句子阅读为主,进行词语填空形式的词汇训练,比如教具:介词连连看。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指读,在横线上添上相关联的介词。

中班的幼儿主要以短句阅读为主,我们就要制作一些儿歌、古诗 三段卡,多给幼儿创造阅读的机会。例如教具《词汇万花筒》,此教具利用词条与文字的对应过程,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认字能力,通过操作也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了锻炼幼儿的口语能力,我们制作了延伸教具《看图自我组句》,孩子通过教具的操作,根据图片的内容先认识简单的词汇,再通过词汇去组句子,不但积累了词汇、也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比如:饮料瓶、盒子等,制作成故事、古诗、儿歌三段卡,供幼儿操作,以此来给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

大班的幼儿主要以拼读、书写为主,我们就要以此为目标制作延伸教具来锻炼幼儿的书写、拼读、认读能力。在拼音教学中,进行拼音词条与句子词条的对应。为了培养幼儿的拼读意识,我们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搜集词语,孩子们对电视中的广告词感兴趣,我们就专门制作了阅读《广告词语接龙》。我们收集各种广告的宣传片及广告用语,制作成定义册和宣传册,让幼儿通过对应来进行认字、阅读的训练。教具《笔画结构拓描卡》,就针对汉字的笔顺进行了分布操作练习。并且对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了分颜色、分步骤的操作展示。教具《语音拼读盒》的制作为孩子提供了书写前的预备认识。通常情况下,制作教具时,还要考虑到满足发展孩子的专注力、动作的协调性、独立性、秩序感等方面。所以,在制作教具时要充分引起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加教具的可操作性。让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直接获得知识,达到教育目标。

(二)完整性 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要有系统性,遵循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过程,使孩子能力逐步提高。另外,教具本身的难度要适中,教具所含刺激的多少,也需要配合幼儿的需要调整,因此设计时应配合幼儿个性的内在需求而富有弹性。例如:针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制作了教具《汉字的演变》,教具利用文字介绍了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字的过程,并且展示了汉字笔顺、拆分、组词的全过程。孩子通过教具的操作可以简单地了解文字的演变,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书写的能力。针对幼儿语言的组织能力,我们制作了《排图讲述》这个教具,让幼儿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进行排序并且说出一句相关联的句子。为了培养幼儿的书写能力,我们也逐步针对幼儿的书写技能进行训练。由简单过渡到复杂,也极利于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还可以把其他的品德教育、情感态度、社会经验融进教具之内,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

(三)具有吸引幼儿的特质

0-6岁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吸收心智,许多幼儿就是被教具的某种特质所吸引,而一再的重复工作。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语言的学习、发展,要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她说:“儿童的语言是自然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主要强调的是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孩子在婴儿时期开始注意大人说话的嘴型,发出依依呀呀的学语的声音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敏感期,我们只要抓住了幼 儿敏感期进行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对颜色的敏感性,进行延伸教具的制作。例如:教具《小狗史努比对应卡》,我们教师就是把相对应的史努比进行绘画后,与实物进行一一对应,不但丰富了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还教幼儿学会了对应的概念。教具《汉字的手指触摸》:我们选择了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图片进行方位词的认识,利用小动物不同的位臵变化,认识:上、下、左、右,并且进行故事的创编,同时也根据幼儿的敏感期特征融入笔顺的认识及书写。

所以蒙台梭利教师所设计的教具要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具的颜色搭配合理、简单明亮、要有吸引幼儿注意的兴趣点。颜色的组合也应呈现一致性,让幼儿一目了然的掌握教具的组合。

(四)错误控制

教具的错误订正系于教具本身,而不在于教师,这种设计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错误,然后进行自我订正。针对文字的认识,我们把困难简单化,比如偏旁部首的区分,我们利用颜色的控制制作了教具《语音拼读盒》,教具把汉字的偏旁、部首按照颜色进行拆分,把声母、韵母按照颜色进行拆分,幼儿可通过教具的操作认识声母、韵母和汉字的偏旁、部首,并且在操作板上进行拼音与文字的对应及根据词条进行拼组词汇、句子等。针对语言教具的操作过程,此教具从小班即可使用,由简单的认识拼音开始,按照颜色来进行操作,过渡到大班的拼组词句。

针对声调的认识,我们利用蒙台梭利教具本身和声调本身的错误控制特点制作了教具《声调符号展示》《声调拼读板》,幼儿可通过自行操作来巩固对声调的认识。

(五)独立操作性、真实性、方便实用性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个体教学,教具的设计主要以个人独立操作为原则。教具制作材料一定要来自生活中真实的材料,让幼儿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周边环境。因此在制作教具时,一定要考虑到是否适合于幼儿,教具的重量与大小应以孩子能自由移动、易于抓取为原则。制作的教具要方便实用、易清洁、易搬运、易整理,还要具有可循环性。

作为一名蒙台梭利教师,要通过观察来抓住孩子工作中所产生的发散性的思维特性,利用幼儿这种自发性的思维特征进行延伸教具的制作。以此来丰富蒙台梭利教室内语言区的工作,为幼儿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 段云波、卢书全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蒙台梭利教具标准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第四篇:幼儿园蒙氏老师岗位总结

时光飞逝,来到幼儿园工作已经快三年了。在这期间,从一个配班到蒙氏老师,再到外出督导,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体验,让我的思想也有了质的飞跃。经过了几次的外出督导,让我更加相信一个道理:学无止境。出去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怎样让大家知道幼儿园的存在,并加入幼儿园,营销是相当重要的。能够参与到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中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同样也让我的压力陡然增大不少,越来越多的活动一直重复着,没有太多的新颖,煽动不起家长的积极参与感;每次的活动不能全体幼儿参加,也让我感到活动的不完美。营销,游走在一二象限之间,是我每日的工作清闲中又夹杂着繁忙与紧张。

参与到档案管理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参观、学习其他幼儿园,才让我真正了解到档案要细分得如此细致。档案两个简洁的字眼,却包含之广,让我感到非常的繁琐及复杂。静下心来,慢慢梳理思绪,将工作细致划分,渐渐的工作变得得心应手起来,一切正在循序渐进的运作着,希望年检的时候可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0**年的2月,有机会可以外出了,与另一位教师踏上了去*城的午夜火车,第一次独自策划组织了一次全园活动。自此,打开了我外出督导的旅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管理,不同的人。走出去面对的是方方面面的不同,要应对的不仅是水土的不服,还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我把每一次外出督导,都当做是一次历练,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转换。每一次阻力,都将变成我的财富,保持这样的想法,让我在遇到每一次挫折时,可以迅速走出低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我的热情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每一天,充实自己,加油!

第五篇:蒙氏教案

优雅与礼仪---活动名称:

活动材料:

活动目的:1 OCCI【秩序、专注、独立、协调】

前经验: 错误控制: 适合年龄:3-6岁 示范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工作是 的工作,请看我从哪里取工作

2.介绍工作材料: 3.教师示范: 4.邀请幼儿参与练习5.结束语:

谢谢你们参与今天的活动,以后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来

下载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蒙氏数学A

    蒙氏亲子数学班A班教案(37-39个月)12亲子数学班教案;教案设计流程:⑴接待工作:使宝宝和家长有序的进入;⑵走线活动:稳定宝宝情绪,锻炼平衡能力,使宝宝和;⑶主题活动展示:教师展示主题......

    蒙氏教育(汇编)

    玛利亚·蒙台梭利 ·一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意大利第一位双科女博士,医学博士、教育学博士,蒙特梭利从小就能够关怀别人,并培养出择善固执的个性。......

    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 玛丽亚·蒙台梭利“蒙氏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1909 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

    蒙氏教案

    九的危机&千的消失 课程名称:九的危机(大班)&千的消失 课程目的:加强幼儿对十进位中逢十进位及9为每个位数中极限的观念 初步了解数字的借位与减位、认识千、百、十、个位数......

    蒙氏教案

    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 活动名称:洗 手(日常生活)活动准备:洗手桌 洗手液 洗手盆 水壶 水桶 擦手巾 擦桌布 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 间接目的:秩序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

    蒙氏数学

    一、理论方面 蒙台梭利说:1、幼儿的敏感期。1--2.5岁的幼儿已经有了大小、多少、轻重、长短等数量经验。而5--6岁的幼儿已经有数学的概念化。如 数、量、空间等的概念。2、......

    蒙氏教育[推荐]

    蒙氏教育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

    蒙氏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