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月预备党员思想总结: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
10月预备党员思想总结:革命在心中,历史在眼前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一条蕴着历史的老街,一条充满记忆的老街,一条经过革命心情洗历的老街。而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这一条老街,怀着那颗崇敬革命的悸动的心,体会空气中,街道间,建筑里那份历史感,那份关于历史的记忆。2011年,距离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已过去太久,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已100年了。虽然已过去那么多年,但是革命依然留在我们的心中。而今天,在昙华林,在这片被历史浇灌的土地上,我们对革命的理解感受又增加了一层!
说起昙华林,就不能不说它的格局,它的历史: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这些一个个团体的诞生,昙华林都是见证;辛亥革命的产生,昙华林也是见证;甚至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革,昙华林都是见证。我们有幸能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来到这样的一块充满记忆的地方。我们的心也随着一步步前进,被历史和革命震撼。初进昙华林,看到的就是那中西结合的建筑,我们仿佛看到的各个国家的人们在这里穿行,这里面有辛酸和苦痛,却也有一种开阔和眼界。但不管怎样,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勾起了我们许多关于那时中国的记忆。
沿着大路向右,眼前是仁济医院。这是一间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这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是近代的西方医院传入的结果。如今,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引进西方医学技术,可是,谁也不能忘记,那个无奈的时代,也有那些我们不能忽视的进步,客观上,我们在被开放,那颗发展的心,还是保存到了今天。
当我们来到圣诞堂,又是另一番景象。该建筑位于湖北省中医学院的校园内5号楼,建造于1870年,为西式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卷门改方门。该建筑系美国基督教圣会在文华大学内建造的校园礼拜堂,1958年停止校园宗教活动,现产权属省中医院,为医院俱乐部礼堂。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看到眼前的建筑,我们耳边回荡着得是《学生军军歌》,眼前浮现的是辛亥革命时刘静庵等革命战士们再这里宣传思想的样子。辛亥革命是具有巨大的影响的,虽然最后是以失败告终,可是我们这份首义精神,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很继承的。
第二篇:8月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 革命在心中
8月思想汇报范文:历史在眼前 革命在心中
昙华林依城墙而展开,一湖三山的自然景观与武昌老城相得益彰,构成了集自然、历史、人文、艺术等特征于一体的“湖·山·城·街巷·建筑”的街区结构。让我们来看看这篇8月思想汇报范文吧!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历史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主要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甲的两山在内的狭。昙华林历史街区北临沙湖,为花园山、凤凰山、螃蟹甲三山环抱。武昌老城沿螃蟹甲山脊而建,昙华林依城墙而展开,一湖三山的自然景观与武昌老城相得益彰,构成了集自然、历史、人文、艺术等特征于一体的“湖·山·城·街巷·建筑”的街区结构。
昙华林街呈东西走向,全长l,220m,宽3-5m。抗日战争前,这里包括三条街,从得胜桥到马道门,叫游家巷,从马道门到戈甲营,叫正卫街,正卫街以东叫昙华林,l946年,将游家巷,正卫街,昙华林合并,统称为昙华林。l966年改名为反帝—街,l972年恢复为昙华林,沿用至今。昙华林是一条偏离闹市的街区,它的南面是花园山,东北面螃蟹甲,两山排□,昙华林穿过其间,两侧的房屋,有的建筑在山麓,有的依山建筑,因此可以看到房屋的重叠,楼阁的参差,山麓房屋,梧桐小院,条石台阶,多处可见,形成昙华林历史街区的特色。
昙华林历史街区作为武昌老城区的一条老街区历史底蕴丰厚,一百多年的搓拓岁月,纪录了辛亥革命、**建党建团、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历史风云。昙华林聚集了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而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涵盖了武汉近代众多历史事件: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 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在此掀起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潮, 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林则徐、张之洞、刘静庵、陈独秀、郭沫若、贺龙等一大批历史人物都在昙华林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更有邵伯昌、徐源泉、夏斗寅等的公馆保存至今,它们以实物的历史标本形式,显示着城市厚重的历史文脉。昙华林街区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
解放前昙华林曾有“租界”之称,自近代汉口开埠后,美国圣公会、英国伦敦会、瑞典行道会、意大利圣方济各会等各国势力强大的宗教组织,都曾选择这里修建教堂,传布教义。如今,这其中的有些教堂仍在发挥功能,有些教堂则遗迹犹在。从戈甲营44号有一座基督教崇真堂,这是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主持兴建的,它是产生在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1924年维修改造后保存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穿过昙华林街一个完全中式的门牌坊,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这就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1890年建在武昌的传教基地。现在的这个大院,仍然保存着当年的大门楼、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用房等,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国领事馆--瑞典领事馆也依然得以保存。在湖北中医学院内,有一幢希腊神庙式的建筑,这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于1871年在这里兴建的圣诞堂。在花园山上,至今还保存有四座西式建筑,1928年由武昌主教艾原道创设的“育婴堂”大楼。屹立在花园山上的万婴墓碑,是帝国主义虐杀中国儿童见证;1880年主教江成德设计修建的主教公署大楼;1891年建成的花园山天主堂,教内称为圣家堂;1888年天主教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建的一座小教堂。
帝国主义还在这里进行文化渗透,早在清代同治十年(18xx年)教会在今昙华林东头的湖北中医学院所在地,就是原基督教美国圣公会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它是外国教会在武汉最早开办的学校。19xx年,文华书院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三部,19xx年正式成立文华大学及附设文华中学。1924年,在文华大学的基础上,这里建成了华中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华中大学成为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文华中学迁到粮道街演变为武汉市第33中学。除了学校。国外教会组织还在这里创办了近代早期医院。现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即是原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所办的仁济医院和意大利圣方济各会所办的圣约瑟医院合并而成。现在修建于1895年的老仁济医院是武汉乃至在全国都少见的近代早期医院建筑群。在仁济医院之前,1878年,这里同时创办了武昌仁济男医院和武昌仁济护校,1880年,武昌仁济女医院也在这里创办。昙华林历史街区又是一条富有革命意义的街。昙华林一带是辛亥革命的摇篮之一。今昙华林小学隔壁曾是熊十力先生创办的反清革命团体“黄冈军学社”的遗址,花园山南麓有革命先驱吴禄贞先生领导的“花园山聚会”遗址和刘静庵先生领导的日知会旧址。昙华林32号早年曾是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正卫街的公馆,就在这幢老房子里,刘公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 青年学生,成功地设计制作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军歌也产生在湖北工业中学堂的校园内。在今花园山南麓的“圣约瑟学堂”旧址上,是19xx年刘静庵领导的反清革命团体日知会的所在地。现在,日知会当年的大门、水井和韦棣华女士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图书馆专业学校的老校舍都还保留完好。南昌起义前夕,贺龙的军部曾设于此,周恩来代表***与贺龙在这里进行了历史性会谈后,贺龙遂率部到南昌,与周恩来一起发动了南昌起义。“文革”结束后,贺龙的夫人及子女曾到这里凭吊,并说,这里是贺龙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点。昙华林的文华老校园还是陈独秀在武汉最早传播****革命火种的地方。1920年2月4日,陈独秀应文华大学聘请,从南京到武汉,下榻在文华大学文学院,第二天他在公书林礼堂发表演讲,题目是《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第三天,陈独秀又在同一地点作了《知识教育和感情教育问题》的演讲。
在武汉市第14中学校园中遗存有一幢民国早期建的小楼,1938年曾被用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机关的办公场所,见证了以郭沫若、阳翰笙、胡愈之、田汉、洪深、冼星海等为首的全国文化界名流云集于此团结抗战的历史。如今,昙华林一带还保留有几处辛亥名人故居的痕迹。昙华林141号大院中,从东头算起,一是邵伯昌的老房子(可惜这排房子被毁),二是徐源泉公馆,三是夏斗寅公馆。仁济医院旧址的两边,曾是老同盟会员陈时先生的故居,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名人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昙华林小学的背后,号称“湖北三怪”之一的辛亥名人石瑛先生的公馆,当年董必武和陶铸同志就是在这座院子里,与石瑛先生一起商订了国共两党开办汤池训练班的事宜。从昙华林走出去的革命前辈,曾在这里慷慨激昂,曾在这里精心谋划,也曾在这里定居生活。他们的名字,个个让今人仰慕,个个令史册生辉。
或许现在的昙华林只看得到道,又或许被各种各样的艺术馆美术馆图上了一层艺术的颜色;或许那些老建筑都经过大翻新,又或许那些名人故居被用做了各种店面,但是无论它怎样改变,历史的风尘却是真真实实地在那里存在过,历史的印记也保留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昙华林呈现给我们的历史,更应该从中体会的是这些历史背后的那份深深的革命情怀。
汇报人:xxx
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8月思想汇报范文,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第三篇:2012年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好范文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这一份非常不错的2012年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请大家欣赏: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历史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主要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甲的两山在内的狭。昙华林历史街区北临沙湖,为花园山、凤凰山、螃蟹甲三山环抱。武昌老城沿螃蟹甲山脊而建,昙华林依城墙而展开,一湖三山的自然景观与武昌老城相得益彰,构成了集自然、历史、人文、艺术等特征于一体的“湖·山·城·街巷·建筑”的街区结构。
昙华林街呈东西走向,全长l,220m,宽3-5m。抗日战争前,这里包括三条街,从得胜桥到马道门,叫游家巷,从马道门到戈甲营,叫正卫街,正卫街以东叫昙华林,l946年,将游家巷,正卫街,昙华林合并,统称为昙华林。l966年改名为反帝—街,l972年恢复为昙华林,沿用至今。昙华林是一条偏离闹市的街区,它的南面是花园山,东北面螃蟹甲,两山排□,昙华林穿过其间,两侧的房屋,有的建筑在山麓,有的依山建筑,因此可以看到房屋的重叠,楼阁的参差,山麓房屋,梧桐小院,条石台阶,多处可见,形成昙华林历史街区的特色。
昙华林历史街区作为武昌老城区的一条老街区历史底蕴丰厚,一百多年的搓拓岁月,纪录了辛亥革命、**建党建团、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历史风云。昙华林聚集了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而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涵盖了武汉近代众多历史事件: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 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在此掀起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潮, 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林则徐、张之洞、刘静庵、陈独秀、郭沫若、贺龙等一大批历史人物都在昙华林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更有邵伯昌、徐源泉、夏斗寅等的公馆保存至今,它们以实物的历史标本形式,显示着城市厚重的历史文脉。昙华林街区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
解放前昙华林曾有“租界”之称,自近代汉口开埠后,美国圣公会、英国伦敦会、瑞典行道会、意大利圣方济各会等各国势力强大的宗教组织,都曾选择这里修建教堂,传布教义。如今,这其中的有些教堂仍在发挥功能,有些教堂则遗迹犹在。从戈甲营44号有一座基督教崇真堂,这是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主持兴建的,它是产生在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1924年维修改造后保存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穿过昙华林街一个完全中式的门牌坊,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这就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1890年建在武昌的传教基地。现在的这个大院,仍然保存着当年的大门楼、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用房等,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国领事馆--瑞典领事馆也依然得以保存。在湖北中医学院内,有一幢希腊神庙式的建筑,这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于1871年在这里兴建的圣诞堂。在花园山上,至今还保存有四座西式建筑,1928年由武昌主教艾原道创设的“育婴堂”大楼。屹立在花园山上的万婴墓碑,是帝国主义虐杀中国儿童见证;1880年主教江成德设计修建的主教公署大楼; 1891年建成的花园山天主堂,教内称为圣家堂;1888年天主教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建的一座小教堂。
帝国主义还在这里进行文化渗透,早在清代同治十年(1811年)教会在今昙华林东头的湖北中医学院所在地,就是原基督教美国圣公会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它是外国教会在武汉最早开办的学校。1903年,文华书院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三部,1909年正式成立文华大学及附设文华中学。1924年,在文华大学的基础上,这里建成了华中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华中大学成为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文华中学迁到粮道街演变为武汉市第33中学。除了学校。国外教会组织还在这里创办了近代早期医院。现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即是原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所办的仁济医院和意大利圣方济各会所办的圣约瑟医院合并而成。现在修建于1895年的老仁济医院是武汉乃至在全国都少见的近代早期医院建筑群。在仁济医院之前,1878年,这里同时创办了武昌仁济男医院和武昌仁济护校,1880年,武昌仁济女医院也在这里创办。
昙华林历史街区又是一条富有革命意义的街。昙华林一带是辛亥革命的摇篮之一。今昙华林小学隔壁曾是熊十力先生创办的反清革命团体“黄冈军学社”的遗址,花园山南麓有革命先驱吴禄贞先生领导的“花园山聚会”遗址和刘静庵先生领导的日知会旧址。昙华林32号早年曾是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正卫街的公馆,就在这幢老房子里,刘公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成功地设计制作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军歌也产生在湖北工业中学堂的校园内。在今花园山南麓的“圣约瑟学堂”旧址上,是1906年刘静庵领导的反清革命团体日知会的所在地。现在,日知会当年的大门、水井和韦棣华女士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图书馆专业学校的老校舍都还保留完好。南昌起义前夕,贺龙的军部曾设于此,周恩来代表***与贺龙在这里进行了历史性会谈后,贺龙遂率部到南昌,与周恩来一起发动了南昌起义。“文革”结束后,贺龙的夫人及子女曾到这里凭吊,并说,这里是贺龙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点。昙华林的文华老校园还是陈独秀在武汉最早传播****革命火种的地方。1920年2月4日,陈独秀应文华大学聘请,从南京到武汉,下榻在文华大学文学院,第二天他在公书林礼堂发表演讲,题目是《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第三天,陈独秀又在同一地点作了《知识教育和感情教育问题》的演讲。
在武汉市第14中学校园中遗存有一幢民国早期建的小楼,1938年曾被用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机关的办公场所,见证了以郭沫若、阳翰笙、胡愈之、田汉、洪深、冼星海等为首的全国文化界名流云集于此团结抗战的历史。如今,昙华林一带还保留有几处辛亥名人故居的痕迹。昙华林141号大院中,从东头算起,一是邵伯昌的老房子(可惜这排房子被毁),二是徐源泉公馆,三是夏斗寅公馆。仁济医院旧址的两边,曾是老同盟会员陈时先生的故居,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名人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昙华林小学的背后,号称“湖北三怪”之一的辛亥名人石瑛先生的公馆,当年董必武和陶铸同志就是在这座院子里,与石瑛先生一起商订了国共两党开办汤池训练班的事宜。从昙华林走出去的革命前辈,曾在这里慷慨激昂,曾在这里精心谋划,也曾在这里定居生活。他们的名字,个个让今人仰慕,个个令史册生辉。
或许现在的昙华林只看得到道,又或许被各种各样的艺术馆美术馆图上了一层艺术的颜色;或许那些老建筑都经过大翻新,又或许那些名人故居被用做了各种店面,但是无论它怎样改变,历史的风尘却是真真实实地在那里存在过,历史的印记也保留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昙华林呈现给我们的历史,更应该从中体会的是这些历史背后的那份深深的革命情怀。
汇报人:好范文
2012年5月16日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今天,我们小组一起到昙华林去参观历史建筑,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流连其中,体味革命,感受颇深。
仁济医院是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文华书院由美国圣公会创办于1871年10月20日武昌,初为男童寄宿学校,中文校名为文华书院。校址在武昌昙华林街111号,现址湖北中医学院,校内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圣诞堂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系国初年的学校建筑。1938年,国共合作,政治部迁入武汉,三厅在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属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在此荟萃了文化界精英300多人。三厅当时的用房大多已毁,仅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幢,为当年工作人员住房。翁守谦故居,翁守谦,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作为幸存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大概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一份长久的安宁。
古代的昙华林就是因为佛教、道教的兴盛而得名,到了近代的1861年,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开始文化殖民,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
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2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1920年2月,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标志着****学说正式登陆湖北。1921年,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3位**一大代表。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此,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思想的演讲;南昌起义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会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文化首都”;还有林立的教堂,早期的医院,异域风情的西洋小楼,独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阅尽沧桑的武昌老城墙…… 难得的是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有些还显示出相当优良的建筑品质。
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历史就在我们眼前,而革命早已深入心中。
汇报人:好范文
第五篇:2019年5月党员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2019年5月党员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范文汇编
敬爱的党组织:
昙华林历史街区位于武昌老城区东北部。主要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甲的两山在内的狭。昙华林历史街区北临沙湖,为花园山、凤凰山、螃蟹甲三山环抱。武昌老城沿螃蟹甲山脊而建,昙华林依城墙而展开,一湖三山的自然景观与武昌老城相得益彰,构成了集自然、历史、人文、艺术等特征于一体的“湖·山·城·街巷·建筑”的街区结构。
昙华林街呈东西走向,全长l,220m,宽3-5m。抗日战争前,这里包括三条街,从得胜桥到马道门,叫游家巷,从马道门到戈甲营,叫正卫街,正卫街以东叫昙华林,l946年,将游家巷,正卫街,昙华林合并,统称为昙华林。l966年改名为反帝—街,l972年恢复为昙华林,沿用至今。昙华林是一条偏离闹市的街区,它的南面是花园山,东北面螃蟹甲,两山排□,昙华林穿过其间,两侧的房屋,有的建筑在山麓,有的依山建筑,因此可以看到房屋的重叠,楼阁的参差,山麓房屋,梧桐小院,条石台阶,多处可见,形成昙华林历史街区的特色。
昙华林历史街区作为武昌老城区的一条老街区历史底蕴丰厚,一百多年的搓拓岁月,纪录了辛亥革命、**建党建团、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历史风云。昙华林聚集了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而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涵盖了武汉近代众多历史事件: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 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在此掀起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潮, 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林则徐、张之洞、刘静庵、陈独秀、郭沫若、贺龙等一大批历史人物都在昙华林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更有邵伯昌、徐源泉、夏斗寅等的公馆保存至今,它们以实物的历史标本形式,显示着城市厚重的历史文脉。昙华林街区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帝国主义还在这里进行文化渗透,早在清代同治十年(1811年)教会在今昙华林东头的湖北中医学院所在地,就是原基督教美国圣公会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它是外国教会在武汉最早开办的学校。1903年,文华书院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三部,1909年正式成立文华大学及附设文华中学。1924年,在文华大学的基础上,这里建成了华中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华中大学成为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文华中学迁到粮道街演变为武汉市第33中学。除了学校。国外教会组织还在这里创办了近代早期医院。现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即是原基督教英国伦敦会所办的仁济医院和意大利圣方济各会所办的圣约瑟医院合并而成。现在修建于1895年的老仁济医院是武汉乃至在全国都少见的近代早期医院建筑群。在仁济医院之前,1878年,这里同时创办了武昌仁济男医院和武昌仁济护校,1880年,武昌仁济女医院也在这里创办。[1] 在武汉市第14中学校园中遗存有一幢民国早期建的小楼,1938年曾被用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机关的办公场所,见证了以郭沫若、阳翰笙、胡愈之、田汉、洪深、冼星海等为首的全国文化界名流云集于此团结抗战的历史。如今,昙华林一带还保留有几处辛亥名人故居的痕迹。昙华林141号大院中,从东头算起,一是邵伯昌的老房子(可惜这排房子被毁),二是徐源泉公馆,三是夏斗寅公馆。仁济医院旧址的两边,曾是老同盟会员陈时先生的故居,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名人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昙华林小学的背后,号称“湖北三怪”之一的辛亥名人石瑛先生的公馆,当年董必武和陶铸同志就是在这座院子里,与石瑛先生一起商订了国共两党开办汤池训练班的事宜。从昙华林走出去的革命前辈,曾在这里慷慨激昂,曾在这里精心谋划,也曾在这里定居生活。他们的名字,个个让今人仰慕,个个令史册生辉。
或许现在的昙华林只看得到道,又或许被各种各样的艺术馆美术馆图上了一层艺术的颜色;或许那些老建筑都经过大翻新,又或许那些名人故居被用做了各种店面,但是无论它怎样改变,历史的风尘却是真真实实地在那里存在过,历史的印记也保留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昙华林呈现给我们的历史,更应该从中体会的是这些历史背后的那份深深的革命情怀。汇报人:资料库网 201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