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备干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1、深刻认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对后备干部的考察、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无论是对党的事业的繁荣、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贯彻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的具体举措。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源源不断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这一文件指导我们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使他们更加忠诚事业、心系人民,在业务能力和道德素养上有较大提升。我省省委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从制度上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关键岗位接受锻炼和考验。因此,做好干部考察、做优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是结合实际创新发展中央与省市委要求的重要举措。
(2)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以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干部队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着领导作用。近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在政策施行过程中,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发挥着科学谋划、积极应对、抢抓先机、促进发展、保证稳定的重要作用,具体落实到大庆市,主要就是在全党抓发展、中心抓经济、重点抓项目上下功夫、落实招。在危机面前,无论级别层次,党员干部都凭借精湛的业务技术、负责的工作态度、冷静的应对风度、端正的品行操守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大后备干部作为干部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年龄、能力、学历、工作经验上都更具有优势,在保稳定、促发展上发挥着更大作用。因此,增强后备队伍建设、充实干部力量、筑牢组织堡垒,是以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要把领导班子建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的一流班子,把队伍打造成为能够吃苦耐劳、善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实践的精品队伍,不仅需要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卓越的综合业务素质、非凡的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还需要按照经济社会好中求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与班子的职能需要,做好后备干部的储备与使用工作。领导班子也应当目光长远,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抓好抓实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同时也只有把那些政治上靠的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吸纳入后备干部队伍,有益于永葆队伍的朝气与活力,使班子能够不断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也有益于班子能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的氛围。最后只有建设好了后备干部队伍,才能通过保证政策执行的延续性确保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抓细后备干部队伍配备、优化班子结构、高扬组织旗帜,是通过完善领导班子功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趋势。
第二篇:建设的重要意义
工程建设的意义
一、是实现国家、河南省发展规划及航运规划的需要。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12月初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又一重大举措。在内河水运方面,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淮河和沙颍河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批准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6~2020年)》中全国干线航道网规划为“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沙颍河航道为“十八线”中第十二线,其规划等级为Ⅴ~Ⅳ级。根据《淮河、沙颍河、合裕线高等级建设方案(2011-2015年)》,沙颍河周口至省界段航道建设时间是2013年至2016年。《河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沙颍河航道列为河南省内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一干一支”中的一支,(“一干一支”指的是淮河干流淮滨至三河尖(省界)、沙颍河漯河至省界),其等级被定为Ⅳ级。所以,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按Ⅳ级标准进行整治是国家、河南省发展规划及航运规划的需要。
二、是促进资源开发,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沙颍河西通豫中矿产资源区,经安徽东联经济发达的苏、浙、沪地区,具有发展航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必将在扩大中部对内对外开放中、在东中部的区域交流中、在东部与中部之间的产业转移中、在中部能源与资源向东部输出中
进一步发挥作用。
三、是促进淮河航道网建设、完善腹地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淮河是豫皖两省乃至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曾为豫皖两省特别是沿淮及豫东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淮河、沙颍河、合裕线高等级建设方案(2011-2015年)》,淮河航道河南段已经整治完成;安徽段“十二五”期内即将整治完成。豫皖两省水运交通“十二五”规划,两省将集中力量实施水运主通道和区域性重要航道的升级贯通工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航道网的“干支联动”作用,实现内河航运新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和淮河航道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带有战略性和关键性的工程措施。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运输需求矛盾越来越显现,提高运输能力、加快建设和改造煤炭外运通道及长江、淮河等内河航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从腹地运输现状及运输线路分析来看,目前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运输。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将打开豫东南的水运大门,减轻陇海、京广等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压力,便于河南省东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物资交流。形成一条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经济合理的水运通道。沙颍河航道整治并提高通过能力后,将极大的缓解腹地运输压力,是对腹地综合运输的重要补充。因此,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对于完善腹地综合运输体系具有
重要作用。
四、上游“周口至漯河”、下游安徽段航道整治都已在施工建设,加速推进本段航道整治更显得尤为迫切。
2011年12月30日,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开工建设,工程计划2016年建成运营。2009年6月沙颍河安徽耿楼船闸建成通航后;2008年12月颍上船闸建成通航;2012年3月阜阳船闸建成通航,至此,下游的闸坝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2011年9月,沙颍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期5年。
本段航道位于上述两段航道之间,目前仍存在通航建筑物等级低,局部航道水深条件差,大部分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碍航等现象,不利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制约了航运效益的发挥,难以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上、下游都已经开工建设的情况下,加速推进本段航道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本段航运工程实施后即可发挥效益。
第三篇: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尚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离不开道德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道德建设;促进改革发展、为何社会稳定,离不开道德建设。
应当清醒的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思想道德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欺骗欺诈的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这种状况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不相适应,与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解决我国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集,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贯彻路上《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作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第四篇: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组织变革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电子邮件以及共享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大幅度削减中间管理层次,取代中层管理者监督评价、传递信息的职能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通过减少管理层次,不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有利于高管人员贴近基层,对企业更有效地实施控制。企业组织变革出现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运行柔性化、组织联系网络化、组织形态虚拟化的发展趋势。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层组织,在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变革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今后组织变革的调整方向主要是削减中间层次,需要加强的是基层组织。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竞争能力与班组管理水平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因此,在企业中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和管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二)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需要
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班组来体现的。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特别是对于有多个专业、多个工种的高危企业来说,提高班组的执行力尤其重要。因为白班生产有各种管理部门、领导在管控,而到了晚上,领导、管理人员下班之后,有时候在一个工序中带班长就是最高行政长官,需要他们全权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紧急和重大问题。而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长的素质则决定着处理问题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兴衰。因一个事故处理不当,而酿成灾难使企业陷
1入困境的案例实在是屡见不鲜。因此有些化工企业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班组建设抓好了,我们晚上睡觉才能安稳。”
(三)提升经济效益的需要
一个企业再正确的战略决策、再健全的规章制度、再周到的工作计划都要通过班组来执行。如果班组基础不稳固,员工素质不提高,那么,管理人员再有能力,也难以取得竞争优势。比如,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上取得价格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班组决定的,因为生产和服务的成本是由班组员工来实现的。所以说出现在谈判桌前的是营销人员,而背后支撑的是班组员工。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艺,班组管理和员工素质不一样、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一样、构成的成本也不一样。
(四)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和谐企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给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带来重大损失,对社会和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安全生产必须提到重于泰山的高度来认识,来落实。企业要想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增强安全意识,执行安全制度。企业的许多安全制度都有着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坚信,只要认认真真地执行安全制度,企业安全生产是必然的,发生安全事故则是偶然的。就象人们千百次地出入自己的家门而不会走错一样自然。
(五)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
要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建设和谐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只有各个细胞健康,才能保障整个机体的健康。班组不仅承担着完成生产、服务任务的职能,而且是员工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实现价值的重要场所。根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理,如果班组管理混乱、歪风盛行、人心涣散不仅生产不出合格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难免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制造人际矛盾,使企业不得安宁,企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要建设和谐企业及和谐班组必须重视班组建设,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形成健康的班组文化,建立严明的规章制度,建设学习型团队,培育和谐的人际氛围。
(六)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
企业员工每天24小时中最重要的8小时是在班组中度过的,班组是企业中最重要的集体,企业的发展目标、员工的职业规划、人生的自我价值大都需要通过班组来实现。要把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真正落实到班组,把加强和创新班组建设放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高度来认识,认真抓实抓好。班组是员工工作、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场所。许多老员工需要在班组补充新的知识,许多青年员工需要在班组接受实践锻炼,增加阅历和经验。实践证明,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组就会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和开拓创新的团队,而一个风气不良的班组
则会成为消磨斗志、制造事端的是非场所。
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被动学习是指,上级部门购置新仪器,下发到班组后,班组为了使用新仪器而去学习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然后使用新仪器。主动学习则指,通过班组日常工作的现场实践和班组内部的技术总结、交流与学习,提出工作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对其进行现场验证和改进,再总结分析、巩固提高,最后选购或者研制所需的新仪器。
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学习方式,被动学习是自上而下的,是被动的、应付式的过程;主动学习是自下而上的,是主动的、自觉的、创造性的过程。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工作、学习方式,打破传统束缚。积极调动生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寻求生产活动的进步和提高。
当前班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班组重视程度趋向弱化。
有的单位的第一管理者,由于工作千头万绪,分散了抓班组的精力和力量,对班组这个生产组织的“小细胞”重视不够,甚至根本就搁置一边不闻不问。这种现状存在一定客观原因,但是,和单位的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抓“三基”的思想、个别人认为“班组建设可有可无”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没有对抓好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层次思考。
二是班组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些单位班组管理制度交叉、重叠、空档,造成班组管理标准不统一,脱离工作实际。个别单位管理机制缺乏针对性和准确性,不能有效调动班组和职工的积极性。一些制度没有严格地执行,一些机制没有很好运作,安全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班组长的责、权、利不统一,班组长在内部人员使用、奖惩等方面没有决定权,权威树立不起来,影响了班组长指挥生产的效果。
三是培训效果不明显。
一些班组未能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培训,缺乏实用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一些班组长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不适应当前形势任务要求,缺乏对班组管理工作规律性认识,缺乏应具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个别班组长技术业务水平甚至还不如普通职工,无法承担起本班组的专业管理工作。
四是考核奖惩流于形式。
在班组“达标”考核上,还存在轮流“坐庄”、弄虚作假和应付检查等问题。同时。个别站段对班组奖励额度过小,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五是有的班组风气不正。
个别班组的违章违纪、不思进取、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形成风气,甚至影响和左右班组管理和考核,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六是文明生产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有的班组不注重职场环境建设,生产秩序混乱,物流无序,备品
随意丢放,卫生存在死角,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见,影响了班组甚至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第五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风,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需要充分认识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实现和谐社会,一个重要前提是政通人和,有好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干部作风好,才能营造和谐的党群干部关系,形成共建和谐的强大社会力量。良好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实,就难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头人,就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削弱人民群众跟跟党走的信心。实践证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有利于带动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是很难落到实处,那种应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做法,那种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做法,那种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的做法,那种畸轻畸重、忽视协调的做法,那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的做法,那种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格格不入的。”因此,只有切实端正干部作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公平,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增强提高自身干事创业能力的需要 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良好的作风是凝聚攻坚克难强大力量的重要保证,更是决定干事创业成败的关键。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才能不断加强自身的作风修养。职位不仅意味着权力和荣誉,也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对未来的开创,意味着比常人更多的付出。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而颓废,是对岗位的裹读,对事业的轻视,对自己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