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中感受使命 在奉献中感悟责任[定稿]

时间:2019-05-12 04:4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执行中感受使命 在奉献中感悟责任[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执行中感受使命 在奉献中感悟责任[定稿]》。

第一篇:在执行中感受使命 在奉献中感悟责任[定稿]

在执行中感受使命 在奉献中感悟责任 ——记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郑伟 作者:刘雯 发布时间:2008-04-01 09:36:12

郑伟同志已在法院工作了20个年头,在执行第一线战斗了20个寒暑的他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庄严使命,固守那份对公正的执着;他以诚挚的爱,深刻诠释那份不变的为民情结;他把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执行工作, 任劳任怨,以高效率、零错案回馈着社会;他以扎实有力的脚步,踏出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思想认识与时俱进 执行理念紧跟时代步伐

通过多年来对党的基本理论、党的最新政策与精神的学习与深刻领会,郑伟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修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公正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他深知,执行是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工作稍有不慎,将会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造成不稳定因素。执行工作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与各种各样的行业打交道,这就需要丰富的知识面。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办案能力,他边干边学,抓住一切时机,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有独到之处的年轻同志学习。积极参加院里开展的各项政治学习,同时注重业务理论的钻研,并将理论用于实际工作。他善于总结经验,归纳办案方法,业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吃请不到、送礼不要,坚持做到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对于朋友的说情,讲明情况,做耐心的说服工作,保证了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归纳总结勇于创新 执行工作维护合法权益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最后程序,是法院工作的把关站。执行的对错,直接体现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体现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在执行工作中,郑伟总结20年的经验与教训,形成“阐明、速查、穷尽”的执行三段论。

“阐明”即向被执行人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征询当事人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解释工作,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促其配合执行。他认为做好当事人双方的思想工作,是尽快尽好的完成执行工作的重要基础,使被执行人从法律角度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速查”即根据不同的被执行人,尽快查明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履行能力,按照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方法。执行法官要做到知己知彼,尽快掌握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采取适当的执行措施以确保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时刻要占取主动地位,以使被执行人积极配合工作。不可因自身的一丝疏漏而使得被执行人有机可乘,逃避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穷尽”即在执行难问题上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斗法,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切实维护申请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法律树立起权威。执行难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被执行人难找,执行的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的财产难动”,这就需要执行法官在案件执行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坚持做到严格审查,程序合法,执行力度适当。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使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真正能够得到实现,不让权益成为一纸空文,使社会真正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与至上性。

审判法官像是赛场上的裁判员,要做到不偏不倚,保持中立,正确执法;而执行法官则像是在猎场上的猎人,要勇敢机敏、经验丰富,主动捕获猎物。郑伟同志对该采取强制措施的当事人及案件坚决不手软,但对于个别当事人或企业暂无执行能力,坚持做耐心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挖尽一切潜力,尽可能使其履行法定的义务。对那些愿意履行义务,但一次性给付有实际困难的企业为被执行人的当事人,在做好申请人工作的前提下,订出还款计划,分期分批执行。这样既执行了案件,又保证了企业的生产与稳定;对那些确无履行能力,生活困难的被执行人,在征得申请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暂时终止本次执行程序,待其有履行能力时再继续执行。心系群众执行为民 默默奉献只为百姓开颜

执行工作创佳绩要靠真功夫,要看实际效果,光思想上重视也不行,讲究执行艺术方能创造最佳效果。执行工作有时还意味着随时处在工作状态中,在没日没夜的守候中为民执法,郑伟同志凭着多年工作实际经验,以及丰富的社会阅历,工作时间找不到人的执行案件,就利用晚上或节假日去找,这往往会顾不及家庭和孩子。他常说:“干执行工作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由于他经常出差,孩子小的时候,会好多天见不到爸爸,而他从来没有一次去学校接过孩子,也没有去开过家长会,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在他爱人的身上。郑伟同志爱人身体不太好,在一次到外地执行案件临行前,爱人突发高烧需要人照顾,他只是打电话问候了几句,就立即赶往执行地;孩子要去外地上学,多么希望爸爸能去送送她呀!可他却因为有新的执行任务而又让爱人去送孩子,望着爱人单薄的身影,望着沉甸甸的行李,他知道欠家里的太多太多了„„

对家庭,郑伟有着太多的愧疚,但对工作他却没有一丝的马虎。在工作中他注重“三个结合”,力求“快、严、准”,具体案件具体对待,吃透案情,对症下药。“三个结合”即坚持法制教育与强制教育相结合,坚持采取强有力的执行手段与兼顾债务人实际能力相结合;坚持严肃执法维护与政治稳定相结合。“快”就是案件到手后,行动要快,力求结案快;“严”就是要严格按法律程序办案,严格按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杜绝以拘待执现象的发生;“准”就是适用法律条文要准确无误,恰当适宜。

美国一名州高等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曾说过:“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运用自己的法律技巧、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攻克了疑难案件后所获得的满足感与荣誉感。”郑伟同志是满足的,也是幸福的,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政法事业,奉献给了人民,因为他在奉献中体味到了快乐,因为他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办不完的案件,干不完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忙忙碌碌中过着每一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树立了法院的光辉形象。

来源:中国法院网

第二篇:生命在奉献中燃烧

生命在奉献中燃烧

——林建权事迹演讲稿

2004年2月28日,星期六,这是令德化县成千上万干部群众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场大火不仅烧毁了上涌镇千亩的山林,还夺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年轻的生命。

当天上午11时30分,上涌镇挂职党委副书记的林建权,正在往村里检查矿山安全工作的途中,接到了下涌村琵琶山发生大火的火情报告。此时,假如他以到矿山检查工作,无法赶到火灾现场为由留在矿山,他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但面对险情,林建权没退缩,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参加扑灭森林大火。

由于已经数月没有见到一丝雨点,又遇上6级以上的大风,风干物燥,山上的草木干燥得沾火就着,一时间,熊熊大火借着不断变化的风向四处漫延。面对肆虐的火魔,林建权临危不惧,与干部群众奋力扑救。一个多小时后,火势基本被控制了。

正当扑火的干部群众刚想坐下休息时,他们发现琵琶山对面300多米处的另一山头突然冒起浓烟。在这处起火点的东南方是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方是桂阳乡上千亩的生态公益林,西南方是拥有近万亩森林的葛坑国有林场,而山脚下又是当地村庄。一旦火势漫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一定要将火龙斩断扑灭!”林建权一边高喊,一边带领20多名干部群众沿着一条山间小路,一路小跑,赶到距离起火点800多米处的葫芦坂山脚下。到达目的地后,干部群众即从上到下一字排开,弯下身子,挥动柴刀,决心辟出一条防火隔离带。凭以往扑火的经验,300米以外的火源烧到这边就要半小时以上,而不要半小时,这边防火隔离带早就开辟好了。不料,无情的火魔却突然乘着一股强劲的旋风,不一会儿就从对面的山头席卷而来,扑向灭火的人群。

当林建权抬头发现眼前已是一片火海后,立即带领干部群众往尚未着火的山顶上跑去。在这危急关头,林副书记不停地催促干部群众撤离,大叫:“快!快跑!”

一个、两个、三个……不断有人从林副书记身边越过、跑向山顶。这时,冲天大火像张牙舞爪的巨蟒,席卷而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林副书记,无情地把林建权整个吞噬了。林副书记高大的身躯蜷卧在厚实的土地上。据现场勘察推测,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离林副书记十几米远的地方就有一处可供避火逃生的空旷地带,假如他不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而抢先躲进安全地带,他就不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林副书记为了保护别人,选择了直面死神,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大火被扑灭了,森林、村庄保住了,然而林副书记走了,带着人们对他的无限眷恋,走进了大山,永远留在了他热爱的那片土地。

39岁,人生最灿烂、最壮美的季节;39岁,是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然而,林副书记却倒下了,倒在葱茏的瓷都大地上。林副书记的牺牲,感动了瓷都德化。白花如雪,白幛如云,追悼会那天,许许多多的干部群众自发前来悼念,送别的队伍绵绵数里。林副书记走了,但他永远活在瓷都人民的心里。

林建权是德化县盖德乡三福村人,参加工作后他多次受到泉州市司法局和德化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曾荣获1992及1995泉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2000年全市“三五”普法先进个人;2000年泉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作为基层干部的林建权淡薄名利,用鲜血和生命忠实地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诺言!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公仆为民谋利的英雄赞歌!

2001年3月,林建权到德化县很不适应村枣坑村挂职任该村副书记。林建权的到来给枣坑村带来了新的希望。枣坑村是老区基点村,革命时期为党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地处重山之中,交通不便,村民的发展意识较低,枣坑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我们一定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一到村里,建权同志就掷地有声对村两委的干部说。

为了这句誓言,林建权一心扑在了枣坑村的扶贫工作中。人家一到节假日就携妻带子逛公园,而他却继续在深山的工地上挥汗如雨。林建权在枣坑村任职仅一年的时间,就为该村确立了七个扶贫项目:修建水泥路,开辟林区路,购置村部办公楼,确立小水电发展项目,架设卫视地面接收器,发动村民发展致富项目……这些项目陆续上马后,枣坑村不仅还清了原先的欠款,村集体和村民参与建设小水电站后,每年可创利润40多万元。现在枣坑村已有28户在县城买了房子,还有3户农民购置了高级小轿车。

农村的民间纠纷纷繁复杂,别人都说农村司法调解工作难做,可别人躲都躲不及的麻烦事,到林建权手里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2003年,永安市王锋楚到上涌镇办起了锰矿加工企业。引资办厂,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是好事,可是在安排村民就业时出现了问题。锰矿首先安排了厂区所在地的村民进厂就业,邻村的村民不服了:“锰矿所在的山我们也有份,凭什么先安排他们的人进厂?”两村不少村民聚集在工厂周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两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林建权获悉情况后多次走访了两村有威望的老年人,反复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排工厂所在的自然村村民先进厂,是因为动用他们的耕地开了公路,并且矿厂也能为各个村增加经济收入,以后有岗位了,村民都能进厂。”村民接受了,矿厂也有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发展加快了。如今,两村都有不少村民到该厂务工,靠辛勤劳动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

林建权在抓好综治、企业等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地帮助挂钩村发展经济,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上涌村村民林瑞圣种植了50亩的德化梨,长势很好,可是春季来临时,林瑞圣犯愁了:没有技术,怎么进行“花穗嫁接”?正在林瑞圣发愁时,林建权雪中送炭,带着镇里的农技员翻过一个个山坡、越过一道道沟坎地,来到梨树园,为林瑞圣送来了嫁接技术。过后不久,林建权又来查看果园,林建权看着新芽吐绿的梨园,还笑着说等结了果,他定要再来亲手摘一个尝尝。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今年林瑞圣的梨园挂满了果子,却再也盼不来林副书记了。

村民惦记着林建权的好,上涌镇的干部更清楚地记得,林建权在上涌镇挂职近两年期间,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职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年终镇里进行干部考核时,全镇70多名干部无一例外为他投了“满意”票。

这可是林建权用不断燃烧的生命换来的。

林建权走了,当看到工作人员从岗位栏上撤下他照片时,镇干部们热泪盈眶,他们知道再也没有机会向林建权投满意票了。但他们知道瓷都人民不仅为他投了满意票,更在苍翠的瓷都大地上为他树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第三篇:生命在奉献中燃烧

生命在奉献中燃烧

——林建权事迹演讲稿

2004年2月28日,星期六,这是令德化县成千上万干部群众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一场大火不仅烧毁了上涌镇千亩的山林,还夺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年轻的生命。当天上午11时30分,上涌镇挂职党委副书记的林建权,正在往村里检查矿山安全工作的途中,接到了下涌村琵琶山发生大火的火情报告。此时,假如他以到矿山检查工作,无法赶到火灾现场为由留在矿山,他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但面对险情,林建权没退缩,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参加扑灭森林大火。

由于已经数月没有见到一丝雨点,又遇上6级以上的大风,风干物燥,山上的草木干燥得沾火就着,一时间,熊熊大火借着不断变化的风向四处漫延。面对肆虐的火魔,林建权临危不惧,与干部群众奋力扑救。一个多小时后,火势基本被控制了。

正当扑火的干部群众刚想坐下休息时,他们发现琵琶山对面300多米处的另一山头突然冒起浓烟。在这处起火点的东南方是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方是桂阳乡上千亩的生态公益林,西南方是拥有近万亩森林的葛坑国有林场,而山脚下又是当地村庄。一旦火势漫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将火龙斩断扑灭!”林建权一边高喊,一边带领20多名干部群众沿着一条山间小路,一路小跑,赶到距离起火点800多米处的葫芦坂山脚下。到达目的地后,干部群众即从上到下一字排开,弯下身子,挥动柴刀,决心辟出一条防火隔离带。凭以往扑火的经验,300米以外的火源烧到这边就要半小时以上,而不要半小时,这边防火隔离带早就开辟好了。不料,无情的火魔却突然乘着一股强劲的旋风,不一会儿就从对面的山头席卷而来,扑向灭火的人群。当林建权抬头发现眼前已是一片火海后,立即带领干部

群众往尚未着火的山顶上跑去。在这危急关头,林副书记不停地催促干部群众撤离,大叫:“快!快跑!”

一个、两个、三个……不断有人从林副书记身边越过、跑向山顶。这时,冲天大火像张牙舞爪的巨蟒,席卷而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林副书记,无情地把林建权整个吞噬了。林副书记高大的身躯蜷卧在厚实的土地上。据现场勘察推测,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离林副书记十几米远的地方就有一处可供避火逃生的空旷地带,假如他不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而抢先躲进安全地带,他就不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林副书记为了保护别人,选择了直面死神,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大火被扑灭了,森林、村庄保住了,然而林副书记走了,带着人们对他的无限眷恋,走进了大山,永远留在了他热爱的那片土地。

39岁,人生最灿烂、最壮美的季节;39岁,是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然而,林副书记却倒下了,倒在葱茏的瓷都大地上。林副书记的牺牲,感动了瓷都德化。白花如雪,白幛如云,追悼会那天,许许多多的干部群众自发前来悼念,送别的队伍绵绵数里。林副书记走了,但他永远活在瓷都人民的心里。

林建权是德化县盖德乡三福村人,参加工作后他多次受到泉州市司法局和德化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曾荣获1992及1995泉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2000年全市“三五”普法先进个人;2000年泉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作为基层干部的林建权淡薄名利,用鲜血和生命忠实地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诺言!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公仆为民谋利的英雄赞歌!

2001年3月,林建权到德化县很不适应村枣坑村挂职任该村副书记。林建权的到来给枣坑村带来了新的希望。枣坑

村是老区基点村,革命时期为党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地处重山之中,交通不便,村民的发展意识较低,枣坑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我们一定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一到村里,建权同志就掷地有声对村两委的干部说。

为了这句誓言,林建权一心扑在了枣坑村的扶贫工作中。人家一到节假日就携妻带子逛公园,而他却继续在深山的工地上挥汗如雨。林建权在枣坑村任职仅一年的时间,就为该村确立了七个扶贫项目:修建水泥路,开辟林区路,购置村部办公楼,确立小水电发展项目,架设卫视地面接收器,发动村民发展致富项目……这些项目陆续上马后,枣坑村不仅还清了原先的欠款,村集体和村民参与建设小水电站后,每年可创利润40多万元。现在枣坑村已有28户在县城买了房子,还有3户农民购置了高级小轿车。

农村的民间纠纷纷繁复杂,别人都说农村司法调解工作难做,可别人躲都躲不及的麻烦事,到林建权手里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2003年,永安市王锋楚到上涌镇办起了锰矿加工企业。引资办厂,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是好事,可是在安排村民就业时出现了问题。锰矿首先安排了厂区所在地的村民进厂就业,邻村的村民不服了:“锰矿所在的山我们也有份,凭什么先安排他们的人进厂?”两村不少村民聚集在工厂周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两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林建权获悉情况后多次走访了两村有威望的老年人,反复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排工厂所在的自然村村民先进厂,是因为动用他们的耕地开了公路,并且矿厂也能为各个村增加经济收入,以后有岗位了,村民都能进厂。”村民接受了,矿厂也有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发展加快了。如今,两村都有不少村民到该厂务工,靠辛勤劳动增加了家庭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

林建权在抓好综治、企业等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地帮助挂钩村发展经济,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了许

多实际困难。上涌村村民林瑞圣种植了50亩的德化梨,长势很好,可是春季来临时,林瑞圣犯愁了:没有技术,怎么进行“花穗嫁接”?正在林瑞圣发愁时,林建权雪中送炭,带着镇里的农技员翻过一个个山坡、越过一道道沟坎地,来到梨树园,为林瑞圣送来了嫁接技术。过后不久,林建权又来查看果园,林建权看着新芽吐绿的梨园,还笑着说等结了果,他定要再来亲手摘一个尝尝。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今年林瑞圣的梨园挂满了果子,却再也盼不来林副书记了。

村民惦记着林建权的好,上涌镇的干部更清楚地记得,林建权在上涌镇挂职近两年期间,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职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年终镇里进行干部考核时,全镇70多名干部无一例外为他投了“满意”票。

这可是林建权用不断燃烧的生命换来的。

林建权走了,当看到工作人员从岗位栏上撤下他照片时,镇干部们热泪盈眶,他们知道再也没有机会向林建权投满意票了。但他们知道瓷都人民不仅为他投了满意票,更在苍翠的瓷都大地上为他树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第四篇: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信念在追求中升华

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记攀枝花市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李先荣同志优秀事迹

人生是一部音域宽阔、感情激越的进行曲,无私奉献是曲子中最平缓却不失秀丽的背景部分。在人生的道路上,攀枝花市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李先荣同志,以铮铮作响的敬业脚步,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用无私奉献的爱岗情怀,谱写了一曲情系下一代工作的壮丽凯歌。

李先荣,男,现年67岁,汉族,四川省省绵阳市三台县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毕业。历任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政府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2002年退休,现担任攀枝花市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职务。2007年被省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奉 献 的 序 曲

200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刚刚恢复,重新起步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如同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需要加倍的关心与呵护。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并清醒的认识到,要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迅速走上正轨,“选好班长”才是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李先荣同志“闲不住”了,别人都认为退休了就该好好的安享晚年的时光,他却坚持说“夕阳就要继续 发光发热直到她落山为止”,他极力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也表明了自己想为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奉献力量的决心与信心,最后,通过组织的协商、讨论及筛选、任命,于2004年4月开始,担任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一职。

李先荣同志对关工委工作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对于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同志来说,发挥余热就是要将我们从多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及威信充分利用到促进社会发展、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关爱老年人的伟大事业中去,继续以我们的绵薄之力,汇聚社会的众人之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这不仅仅代表个人的愿望,也是社会对新时期离退休老同志们提出的新要求。那么,如何发挥余热优势,如何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双关”工作,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成了“五老”队伍成员值得探寻的问题了。他认为,要进一步做好关工委工作,为全区青少年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氛围,就要“强化一个意识,争取两个支持,发挥三个优势”。一是强化“双关”意识,完善关工机构;二是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少年维权工作上的优势,努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关工委的组织优势,及时为未成年人做力所能及的实事;四是努力发挥“五老”的能动优势,大力倡导“老少共创”、“老少共建”。他不仅是这么说的,在工作中也是这么兢兢业业践行的。

李先荣同志本着充分发挥余热的想法,以一个共产党员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主动接过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大旗。到2004年底,仁和区6个乡镇(平地镇、金江镇、总发乡、中坝乡、大田镇、仁和镇)已在村一级建立了关工小组,更多的基层关工委组织逐步建立完善;在原有文化体育教育界、科技卫生界、法律界3个工作队的基础上,还新建了工商界工作队,广泛引导、宣传社会工商界人士充分关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在一年的时间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收到捐资助学款(包括团市委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款)共计81870.00元,帮助了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组织了诗歌朗诵比赛、青少年读书日暨读书征文大赛、青少年书画大赛暨作品展、青年技能比武暨珠算大赛、农村青年文艺汇演暨青年文化节等青少年教育活动10余次,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增强了青少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这只是一组简单的数字,但是,在这组简单的数字后面,又有谁知道李先荣同志耗费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代价?正是由于李先荣同志不辞辛劳的付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各成员的通力合作,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早年的求学经历养成了李先荣同志严谨的生活和工作态度,秉承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2004年刚刚上任的时候,李先荣同志多次带领区关工委的老同志配合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未保委等单位,深入到最基层最 底层的乡镇、街道、学校、村、社区和家庭,就一些最普遍的中小学生社会教育课题,如“仁和区中小学青少年接受教育及其生存发展环境状况”、“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及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近10份针对性较强的调研报告上报区委、区政府,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准确的反应了基层的真实情况,为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也为下一步关工委的工作夯实了基础。

2005年2月25日,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召开工作总结会,在回顾和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仁和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能够顺利的步入正轨,与李先荣同志端正的工作态度、呕心沥血的工作作风是密不可分的。

李先荣同志懂得,关心下一代工作是群众性的伟大事业,要想取得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李先荣养成了一名基层干部所应有的双重性格,即在工作中不仅敢于严格管理而且善于团结工作人员。在对仁和区青少年学生和范围内的网吧进行专项调查工作中积极倡导、参与聘请了26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和90名仁和区首批中小学生校外志愿辅导员。

闪 光 的 足 迹

在生活的道路上,幸福的浪花往往澎湃在亲密无间的天伦之乐中。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在家庭这个避风港湾中,奉献一份爱心,享受一份温情,但是,当一名共产党员认识到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那么,党旗下的誓言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就会鼓舞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地献身于崇高的事业中去。

2004年初,李先荣同志在带领关工委老同志深入学校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时,得知攀枝花市第六初级中学有部分学生还缺少冬天御寒的衣物,随即马上发动区关工委的党员、老同志捐款,购置了21床毛毯送到学校,为困难学生送去了温暖,及时解决了学生的困难,让学生能够安心在校读书。2005年春节前夕,在人们都忙于置办年货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李先荣同志得知还有留守儿童冬天穿不暖的情况,于是李先荣同志便亲自与关工委老同志一道,前往布德镇中心村看望慰问了那里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唐勤明和张茂祝,为他们送去了崭新的冬衣和春节慰问品。同时,联合团区委购置了50件冬衣,分发给我区其它地方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而不能回家的留守儿童,尽力让他们也能度过一个“温暖”的春节。一件件温暖的冬衣穿在留守儿童的身上,不仅温暖了他们的身体,也温暖了他们的心,让家长和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能够穿上新衣度过欢乐的春节。

2006年,李先荣同志继续积极倡导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发动各级关工组织与留守学生结成“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帮扶形式,联合妇联开展代理家长选拔工作,截止2007年6月底,已结成各种帮扶对子130余对,切实的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同时,还亲自带领区关工委老同志积极参与团区委开展的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工作,及时派出“五老”志愿者、校外辅导员协助团区委分别在我区的同德镇、啊喇乡建立了2个留守学生之家,并为其募集了10000余册书籍,用于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使当地及周边的90余名留守学生享受到了实惠,充分发挥了留守学生之家的区域辐射和以点带面的作用。

2007年6月1日,李先荣同志和仁和区关工委、团区委等相关领导和同志一行60余人,赴务本乡与儿童朋友们共庆“六·一”儿童节,使务本校区的孩子们洋溢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在开幕仪式上,李先荣同志鼓励孩子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号召孩子们积极参与“创卫”事业,人人争当社会满意小公民,希望他们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身边人共同为“三创”出份力,真正实现我区“老少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随后,李先荣同志带领区关工委、务本乡政府、部分民营企业共同为务本校区捐献了10100.00元的捐资助学金以及蓝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棋类等体育用品,以帮助该校学生改善校内生活环境,提高学习质量,锻炼身体素质。仪式结束后,区关工委艺术团为孩子们带去 了精心准备的《健身腰鼓》、合唱《仁和的明天更美好》、乐器合奏《让我们荡起双浆》等节目,小朋友们也身披节日的盛装为老同志们献上了优美的舞蹈《欢乐锅庄》、小品、相声,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老少共庆“六一”儿童节,让这些儿童更多的感受到“五老”人员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也让这些老同志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2008年是我市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关键之年,为贯彻落实市关工委有关文件精神,李先荣同志本着作为一个攀枝花市民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仁和区关工委于3月12日联合团区委、区环保局在我区仁和镇、前进镇、金江镇、大和中路街道等城区开展了以“共创环保模范城,同享人居好环境”为主题的“创模”宣传活动。3月12日上午9时,各镇、街道关工委积极响应,以各社区为宣传点,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散发“创模”宣传资料,讲解“创模”的目标、意义及要求,并进行了现场签名留言活动,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尤其是在仁和镇、大河中路街道,还特别邀请了老年腰鼓队、秧歌队助阵,活动现场一时人流如织,鼓声铿锵,彩旗飞舞。此次“创模”宣传活动,为了积极响应“老少共创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的号召,各镇、街道关工委经过动员,召集了600余名老年人及300余名青少年参与,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为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2009年10月23日,为了给仁和周围的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在大河中学(我区唯一一所高级中学)全力营造“200米范围内无文化娱乐场所示范环境” 活动、“贯彻落实《攀枝花市“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等活动为载体,筹建了以关工委成员为主的“网上信息及上网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调查组,由李先荣同志任组长,对仁和区范围内的27家网吧进行专项调查,随后,他又发起了招募“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的行动,共招募大河中路街道、仁和镇、金江镇、平地镇、太平乡、大田镇的18名“五老”志愿者,这些对所在片区的网吧进行义务监督的“五老”志愿者也将发扬李先荣同志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勤恳工作,将义务监督工作做好,为我区的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李先荣同志也对大家提出了要求,要求“网吧义务监督员”探索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扎实工作,不断推进“五老”队伍建设工作,增加关工委工作影响力,为建设和谐仁和再添新功!

为了检查网吧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李先荣同志还亲自前往仁和镇、大河中路街道所辖的多个网吧进行查看,亲自确认网吧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到2010年年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人数增加至78人,对仁和区现有的26家网吧进行全面监督。充分的发挥了“五老”队伍成员的余热,为仁和区境内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竖起了一道“防火墙”。截止到目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 8 员”累计收缴电脑10台,查封非法网吧1家,有效的净化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空间。

2010年10月26日至28日,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先荣同志一行人对太平乡、平地镇、总发乡、同德镇、布德镇基层“六好”关工委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视察。充分的剖析了“六好”关工委的成功经验和共同特征。号召其它基层关工委要向先进典型学习,且对各基层关工委提出了明确要求:乡镇关工委要充分发挥“急党政所急、想青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作用,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壮大五老队伍,在贴近青少年做好帮扶工作上狠下功夫,将关工委工作推进到村、社区。

2011年,李先荣同志认为,在建党九十周年来临之际有必要对我们的青少年进行一系列的主题爱国教育,加强他们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于是,关工委协同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在7月16日至18日,组织了四川万名青少年夏令营攀枝花市仁和区分营“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活动,期间,带领参加夏令营的100余名青少年相继参观了“大田会议”遗址、大田石榴基地、苴却砚工业园区及苴却砚博物馆等,让参加夏令营的青少年都感受到仁和区经济发展的新气象,也让青少年能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随后,还组织青少年进行了素质拓展、“我是小义工”、“我是小小交通员”活动,还组织青少年前往敬老院义务劳动,并为老人送去香甜的水果。此次活动历时3天,但取得的良好效果有目共睹。在这短短的3天里,孩子们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智慧演绎了自己的风采,收获了 9 自己的快乐!在夏令营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顽强拼搏、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通过丰富的活动,孩子们都获益匪浅,受到了教育、得到了磨练、增长的见识。

水手的幸福在于他能够征服狂风巨浪,使航船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而一名共产党员的幸福,则在于无私的奉献。近10年来,60多岁高龄的李先荣同志依然默默的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就像有的人评价他说:“他的威信是依靠自己在无声之中用默默无闻的奉献建立起来的”。李先荣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在工作道路上,用无私奉献的翅膀使自己成为一只奋飞的头雁。

公 仆 的 情 怀

从李先荣同志面对党旗举起右手的时候起,就懂得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含义,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用真诚的爱心去帮助所有的人,他觉得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凝聚人心团结群众的桥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光荣神圣的,就应该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005年1月19日,李先荣同志认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既然是“关心下一代”,也就不应该歧视那些失足青年,他们经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和社会的忽略,他们是最需要关心的群体,于是,区关工委组织大河南路社区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的有关人员,深入到市劳教所对劳教人员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教活 10 动,召开了由200余名劳教人员参与的帮教大会,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先荣同志在帮教大会上作了精彩报告,他用语重心长的话语耐心的给那些失足青少年讲解人生的真谛,叫他们不要灰心,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将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他的讲话获得所有在场人员的一阵阵掌声。会后,大河南路社区居委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向劳教人员赠送各类书籍100余册,丰富了劳教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次活动的开展,让那些失足青少年深切的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及重视,他们不再是被社会所抛弃的人,一个个都树立起了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

2006年,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下,李先荣同志认为要让社会和谐首先就要让家庭和谐,要让家庭和谐首先就得让老少和谐。本着这样的想法,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李先荣同志的组织策划下,利用春节、儿童节、九九重阳、所情节等重大节日,组织人员举办各种慰问演出,并深入到乡镇、社区和敬老院,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尽力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送去党和社会的祝福。在节日期间,李先荣同志还号召全区少年儿童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爷爷、奶奶、父母和其他关心他们的人为其所做的无私奉献,增强对老、少的关心,也使“老少共创、老少共建”不断深入人心,区关工委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2007年春节前夕,李先荣同志组织区关工委探望了各乡镇对关工委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基层关工委人员,并且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李先荣同志表示,没有这些基层人员的踏实的工作,没有这些基层人员的鼎力支持,就不会有关工委工作今天取得的良好局面。

为感谢我区“五老”志愿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的贡献,切实做好拥军拥属工作,激发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热情,2011年1月27日至28日,区关工委主任李先荣同志一行深入总发乡、仁和镇走访慰问了部分“五老”志愿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对他们在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的贡献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为他们送上了新春祝福。得知他们生活拮据全部靠务农来维持生计并且还坚持进行义务的关工委工作时,李先荣同志立即掏了自己的几百块钱递到这些老人手中,同时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继续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双拥工作中来,为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双拥工作长足发展献言献策,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6月15日,区关工委在仁和区商业文化广场进行了为期1天的“白发伴童年 爱心助成长”摄影展巡展活动。相片真实再现了我区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生动表现了孩子的纯真可爱,同时客观反映了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巡展活动中,吸引了很多民众驻足观看,活动中,李先荣同志表示:“干了就别怕别人知道”,这种活动应该多开展、多宣传,让全区人民了解关心下一代所做的工作,特别是为贫困学生做出的好事、实事,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关工委工作、支持关工委工作,让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围。

李先荣同志还积极配合区司法部门和文教系统,调动我区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性,号召他们加入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列中来,大力倡导“学校、社会、家庭”三合一教育模式,联合各方面力量,从中小学生本身出发,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社会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未成年人的维权意识。同时,他还努充分调动 “五老”人员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威望,广泛开展道德教育、维权活动,积极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帮教,并结合我区开展“平安区”创建等活动,深入开展综治教育、维权岗活动,使综治和权益保护融入到了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中。在他们的努力下,区关工委、团区委、区综治办等单位共同为我区32所中小学配备综治副校长,建立了以司法机构、新闻媒体及其他涉及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服务机构等为主的青少年维权岗5个,维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李先荣同志还积极呼吁我区社会力量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并制定出台了《仁和区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工作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共收到各类捐资助学款30余万元,受助学生多达1500余人次。

李先荣带领关工委老同志们,以“三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老少共创卫生城市”“老少创模服务队”活动,积极组织、发动“五老”志愿者组建创卫、创模志愿服务队、文明志愿劝导队,并多次深入17个社区基层关工委指导、帮助他们组建特色服务队,据统计,在他们的倡导下,全区“五老”创卫、创模服务队(含各乡镇、街道及社区)已达15支,共吸收了150余名老同志参与其中。区关工委艺术团也在李先荣等关工委班子的带领下,多次深入社区开展创卫宣传活动,并配合团区委组建了仁和区文明劝导队、卫生突击队、义务宣传队,共开展了50余次各种形式的“三创”活动,李先荣同志还大力倡导“祖孙共创”、“亲子同建”等形式的创卫活动,多次组织家人及部分老同志开展义务劳动,当别人向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只说了一句:“以绵薄之力,汇众人之心,共建美好家园,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他们的努力将仁和区的“老少共创”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李先荣就是这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出现,勤勤恳恳、不求回报的坚持着这些既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永远都以无私的公仆情怀,温暖着别人的心,用党旗下的光辉誓言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世界上有一种事业叫责任。世界上有一种精神叫奉献。能把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人,他的人生是充实的。一个能够为奉献而不断奋斗的人,一个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奉献的人,他的人生是精彩的。

一个能够泼浓墨于人生画卷的人,一个能够把自己的事业与时代、与社会相融的人,他的人生是幸福的、是有价值的。

李先荣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关工委的工作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完美生活。

历史在无限的荣光中永恒,未来在执著的奉献中生辉。面对成绩和荣誉,李先荣同志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常常告诫自己:荣誉只是一时的,它只是你前进的开始,永远不能为眼前的成绩和表扬而满足,只能把这个成绩当做攀登下一个目标的阶梯,把这个表扬当做继续奉献的力量。

有人问他:“这样干不求回报有意义吗?”他回答说,价值就体现在一次一次的奉献之中,每当你看见那些老人或者青少年的燃眉之急得到解决后他们露出的慧心笑容,你就会明白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奉献。他是一个平凡的退休老干部,但是他却做着一些注定让他不平凡的事,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投身于关工委工作中,不计报酬,最大限度、力所能及的进行着这份平凡的工作,这就是李先荣同志的坚持,这就是李先荣同志的奉献。

携着昨日的辉煌,带着美好的向往,李先荣同志带领着仁和区关工委又唱响了春天的畅想曲。关心下一代、关爱老年人工作,是一个长期、艰难的事业,而李先荣同志的无私奉献和兢兢业业 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位工作人员和社会人士学习的榜样,同时也需要更多像李先荣一样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进来,共同为关心下一代、关爱老年人事业做出贡献。

第五篇:在奉献中感悟幸福

平凡的日子有爱有奉献——在奉献中感悟幸福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许清贫,也许无奈,无法割舍的是心灵深处那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人们常说,教师是红烛,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每天在引导着孩子成长,期盼着他们成长,目睹着他们成长。当面对孩子们求知苦渴的眼睛,目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面庞时,我自豪地发觉,自己成为了教师队伍中光荣的一员。年轻的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教师”这两个字的神圣、崇高和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虽然我们年轻,拥有朝气,活力和热情,但是毕竟还是稚嫩的,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家长交流等方面存在很多疑惑和困难,和奋斗在教育前线的老教师相比,我们有太多需要成长的地方,在我们惠山实幼就有着这样许多无私奉献、令人感动、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教师。

惠山实幼自成立以来,虽然工作繁忙,困难重重,但老师们都以强烈的主人公责任感和以园为家的精神,团结协作,努力向上。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可以看出我们大家亲如姐妹,不分彼此,让幼儿园越来越好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为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为实幼的发展、实幼的辉煌,默默地奉献着。建园初期,园所工作环境十分简陋,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便组成了叶园长、李园长和周蔚风老师的办公室,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支笔,甚至一块橡皮都显得弥足珍贵。为了美化环境,我们的叶园长自建园以来,每个暑假、寒假都工作在幼儿园,连周末也没休息过一天,硬是将一座没有信号、没有水、电、煤气,几乎“与世隔绝”的“孤岛”变成了教育设施完备、教学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幼儿园。叶园长的腰椎不太好,却每天坚持在幼儿园无私的奉献着、忙碌着,在托着病体忙碌的同时,不忘为我们在一线工作的老师们送去一份特殊的关怀,在教师节那天,叶园长亲手为每一位老师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祝福——一束美丽的鲜花;当开学第一天忙碌的工作接近尾声时,叶园长又给每一位老师送上了一条贴心问候的短信,这点点滴滴的付出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在工作中,李园长是老师们信任的好领导,然而在家里却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当李园长在幼儿园加班加点的工作时,儿子在医院生病发高烧盼望着妈妈的到来,虽然很想去医院给虚弱的儿子一些心灵的安慰,但是为了不耽误工作,李园长没请过一天假,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融入到老师当中,和老师们一起共同布置教室,美化园所环境;由于幼儿园刚起步处于困难时期,幼儿没有丰富的体育玩具,老师们就自己造,以蒋燕、章霞君、曹燕萍等老教师为首,成立了玩具制作小组,他们搜集废旧材料,用智慧和辛勤的劳动,为孩子们设计创造出了一件件美观新颖的体育玩具,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老师中教龄最长、教学经验最为丰富的曹燕萍老师,将自己的寝室从温馨的家转移到了教工宿舍,虽然曹老师的心脏不太好,虽然无法更好地照顾到丈夫和儿子,但是能更多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曹老师觉得这样的付出很幸福……

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惠山实幼,我接触过的每一位老师的事迹都可以编撰成一部感人至深的巨著,他们的模范行为都能谱写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爱心史诗!数不清的晨曦暮霭,老师们奔忙在两点一线,为工作中的一点疏漏而反思,为幼儿的丁点小事而较真。夜静深阑时,还为班级的发展辗转反侧。因为长期的用嗓过度和睡眠不足,有多少老师明亮的嗓音从此变得沙哑。老师们就是这样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实幼教师对幼教事业的忠诚。老教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我们更为惠山实幼的老师感到骄傲。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爱岗敬业的园领导、有这些甘于奉献的老师,才使得我们幼儿园成为今天社会赞誉、家长满意的幼儿园。今天在无数热情与尊重、关注与期待的目光中,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惠山实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为我们所钟爱的幼儿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同时,我们相信在叶园长的领导下,我们实验幼儿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教育先锋们给我们所有的青年教师做出了表率,每一位老教师都是我们的前辈,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科学管理、优秀教学的方式方法,学习她们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优秀品质,学习她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既然选择了幼教事业,就选择了默默奉献。在平凡的日子里,入园离园时,一声声问候与道别,能让幼儿感到亲切;日常活动中,教师的微笑,抚摸,能让幼儿体验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

我班有位女孩叫妮妮,她年龄偏小,性格内向、胆子甚小、不愿与他人交往,于是我便有意地接近她,与她说话时总是搂着她或拉着她的手,挑一些她喜欢的话题;特意安排能力强的幼儿与她交往,使她消除不安的心理。平时,创设提供让她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唱歌,跳舞等。慢慢地,她变得活泼起来,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对我也产生了特别的依恋……我想这便是爱的力量使她更自信。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也就是从知道的那一刻起,当我再面对“天使”的时候,我不再将“爱”这个伟大的词放在嘴边,它太大,放在心里就好,将心底对孩子们深深地热爱化作博大无私的奉献。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的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温柔的手势能给幼儿带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在班里,我把自己的爱无私而又平均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于是,收获的幸福远远超出了我的付出。毛毛是神秘的小精灵,总是在我弹钢琴的时候,悄悄的溜到身后抚摩我的头发;小雨呢,总是留意着我发圈的变换;而小禾,总是在我刚说出:“有点渴”的时候,递过来一杯水,而且还是用他的小杯子倒的;辉辉总是羡慕女孩子,仅仅是因为嫉妒老师每天午睡起床后给她们梳头发,于是梳头的队伍中不知何时又多了一个男孩的身影;小漪总是不会忘记在户外活动前关闭电灯和电扇;辰辰喜欢在我的眼神中捕捉信息,因此总是在我生气前第一个坐神气;我就是这样被孩子们宠爱着,幸福地收获着。

奉献与幸福体现了精神世界的高度评价,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奉献与幸福是一种美丽的教育情怀,而产生这种教育情怀,则来源于一个师者对教育的深度喜爱和理解。奋斗在教育事业上的前辈们把自己定位于集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等角色于一身的人,正是享受教育幸福的起点所在。在如今的起点上,我想我们青年教师已经充分做好了起跑的准备,教育是一份良心活,我们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幼儿,真诚的为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和每位老师一起在教育的舞台上奋斗,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让我们一起享受教育的奉献与幸福吧,让平凡的日子有爱有奉献,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让“幸福从此熙熙攘攘”!

下载在执行中感受使命 在奉献中感悟责任[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执行中感受使命 在奉献中感悟责任[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责任在奉献中升华

    责任,在奉献中升华…… ---记建始县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的洁净能长期保持吗?人们用怀疑和期盼的目光观察着,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人们惊喜地发现,建......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一袭白衣总是飘然于痛苦的呻吟中,得到的总是感激的眼神,付出的也总是辛勤的汗水,这就是我们奋......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参考) 什么是奉献?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流血牺牲就是奉献;在和平建设时期,不计得失报酬就是奉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奉献是什么?申纪兰......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一位诗人曾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么生命的意义是......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大走访“开门评警”演讲稿平云 各位领导、战友们: 大家好!我叫平云,是仁德派出所的普通民警,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阳光满大地,百花更增香,值此佳季,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5.12”护士节,同时也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三好一满意”开......

    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二等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奉献!奉献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

    生命在奉献中永恒(五篇模版)

    生命在奉献中永恒星星的永恒不仅因为它闪耀,更是因为它在燃烧,无私的把光明奉献。--题记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有些人虽然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