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爱无痕-----捐资助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大 爱 无 痕
——记辰溪县优秀民营企业家、助学楷模余庆长
大爱无痕,它爱得慷慨无私,爱得挚诚纯真,爱得荡气回肠,爱得洒脱从容。这大爱,不用矫饰,无需做作;润物无声,来去无痕。
——是为题记
他,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事业有成,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典型代表,可是他致富不忘助学,情系家乡教育,为改善家乡教育慷慨解裹。
他,年逾七旬,本该安享晚年,然而每当得知有学生因家贫而失学,他便如鲠在喉,坐立不安,面对贫困学子总是情难自禁,倾力相助。
他,三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坚持不懈,矢志不渝。三十年来,他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累计捐资近60万元。三十年以来,在各种灾害捐献钱款、捐赠物品活动中,他总是积极响应,带头捐献。
他就是辰溪县优秀民营企业家,捐资助学的优秀楷模——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正中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庆长。
余庆长出生于1940年10月,中专文化,中共党员,辰溪县石马湾乡桐玉里村人。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他紧跟形势,发展经济,创建石马湾乡基建队,出任队长。由于讲 1
诚信、讲质量,因而誉满辰溪,成为著名的建筑工程专业户。尔后他又创建了“辰溪县金属制品厂”、“辰溪县磷肥厂”,三十年来一直在致富路上奔波。二十一世纪初,余庆长又创建了“湖南省怀化市辰溪正中化工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近年,他又修建了“正中华园”和“湘西宾馆”,二十六层高楼直接云天。余庆长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了辰溪县著名的民营企业家,但他致富不忘助学,心牵家乡教育发展,情系贫困学生。
“捐资助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愿意做,更乐意做”
八十年代初,余庆长带领家乡子弟走出石马湾,创建了建筑队,经过一番拼搏,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然而规模还不算大。
余庆长家乡桐玉里村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片完小,学生人数较多。然而在八十年代初,该校校舍已经破烂不堪,门窗残缺,桌椅不齐,已成危房。余庆长每次回家,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当时建筑队急需资金,扩充规模,提升竞争力,但他仍毅然决定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一部分来帮助家乡学校改善办学环境。他说,“建筑队上规模耽误一年没什么,可是孩子们耽误了一年可能就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我就停上规模也要把学校办好”。话语质朴无华却掷地有声。从1981年到1983年,他共捐资近6万元,在当地政府协助下,新修了桐玉里小学校 2
舍,还修了一栋幼儿园。修葺一新的桐玉里小学在当时是县内环境最好的小学之一,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绿树成荫,当地群众夸赞余庆长“发财不忘家乡,修学校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余庆长对此总是轻描淡写:“钱财乃身外之物,我不做守财奴,有钱还要有德,捐资助学是很有意义的,我愿意做,更乐意做。”
九十年代年代初,苏木溪瑶族乡学校校门前有一段近200米的路一直破烂不堪,师生上学、放学出入极为不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更是家常便饭,该校领导也多次向当地政府建议修好这条便民路,但苦于财力窘状,当地政府一直拿不出资金来维修。余庆长得知情况后,立即驱车,亲赴实地查验,了解了实情后,余庆长二话不说,当即表态,愿出资维修这条路。在余庆长的大力援助下,不出半个月,这条方便瑶乡师生出入的“希望路”竣工,余庆长在这条路上捐献资金近4万元。事情过去了十多年,可瑶乡人谈起余庆长,总是竖起大姆指,直夸他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
对教育的爱,余庆长爱得慷慨无私,不矫饰,不做作,他就是这样的人。
“小恩小惠不要铭记在心,助学不图回报,是我的一贯态度”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可坚持三十年如一日地资助贫困学生,恐怕没有几个人。余庆长做到了,从正值壮年到古稀之年,他矢志不渝,坚持不懈。
三十年里,余庆长资助的贫困学生遍布辰溪城乡,有的已学有所成,工作在大江南北和海外大学;有的正在大学苦修学业;有的还正在高中、初中就读,成绩优异。三十年来,余庆长共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累计捐资近60万元。
瑶乡子弟米君,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上海复旦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让他的家人既喜又忧,喜的是农家子弟终于跳出龙门,忧的是高额的学费从何筹集。余庆长得知情况后,立即登门送上了他对米君的第一笔捐资,此后便接连不断,一直援助他研究生毕业。现如今,米君已学有所成,客居新加坡,任新加坡大学客座教授。
罗子山瑶族乡的石小红攻读北京邮电大学,后塘瑶族乡的舒梅考入湘潭大学都离不开余庆长的无私援助。考入南京大学的田健和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的张玉蓉等都在余庆长的慷慨捐助下已成为优秀的人才,时代的佼佼者。
辰溪煤矿子弟禹娟,龙泉岩乡的谢叶、谢青姐妹,桥头乡的李奎都在余老的帮助之下,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这样的名单还很长很长……
爱有多远,梦想就能行多远。在余老的无私援助下,他们纷纷学有所成,学有所长,走向社会,做出成绩,取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此时,他们都没有忘记曾经无私援助过他们的好人——余庆长。这些贫困家庭走出来的佼佼者永远铭记着余老的教诲:“认真做事,好好做人”。散布天南地北,甚至海外的 4
学子常远道而来,看望这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平常,他们也打电话、写信给余老,言语间总充满着感恩之情。客居新加坡的米君在电话中提出要寄款10万,帮助余庆长再创伟业。可余庆长在电话中说,“小恩小惠就不要铭记在心,助学不图回报,是我的一贯态度,助学图回报,不是我的为人”。
这样的电话,余庆长不知接了多少个;这样的婉言谢绝,余庆长也不知说了多少回。
对贫困学生的爱,余庆长爱得挚诚纯真,永远不图回报,他就是这样的人。
“帮助贫困学生,我就要做到生命不息,助学不止”
“人生难得古来稀”。余庆长今年已经72岁了,与他同时代的人早已安享晚年、乐享天伦了。可他却淡而不闲,忙而得乐。他的事业仍在继续,他的捐资助学行为仍在继续,热情不减。最近几年捐助的一部分学生,现在还在读初中、高中和大学。他开玩笑说:“等到这几个学生大学毕业,恐怕我早已作古了”。不过他表示不管怎样,捐资助学这个事情一定要做下去,决不会断。
三十年里,余庆长不仅在物资上给予贫困学生以帮助,同时还在生活中关心、关注、关爱他们。凡是他资助的学生,他都要登门家访,了解情况;寒暑假里,他又请学生们到他家中作客,尽显关爱之情。在平常的交谈中,余老总是对他们晓之 5
以理,动之以情,鼓励他们契而不舍,奋发图强,要踌躇满志,刻苦学习,为国家、为民族争光。在余老的捐助和教诲下,他们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材,令人刮目相看。
年届古稀,可是余庆长的助学热情却似青春之火,经久不衰,是什么让一个老人常葆青春、精神焕发呢?余庆长常说的一句话是最好的诠释:“只要我健康长寿,还在干事业,我就要不断帮助贫困学生上学读书,做到生命不息,助学不止”。他言语平实、干净、实在,虽非一言九鼎,却似潜风细雨,润物无声;他没有惊天豪语,却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来兑现对社会的承诺。
余庆长三十年的捐资助学之路离不开他妻子向泽腊的默默支持。她省吃俭用,穿着朴素,从不乱花钱,但只要是捐资助学的钱,她都尤其大方,从不犹豫、吝啬,三十年来从没有半句怨言,真正是“夫唱妇随”。三十年来,除了捐资助学,他们夫妇捐资修路、修桥,帮助困难“五保”老人,为公益事业捐资累计达10余万元,凡是县内的公益事业都会看到余老那矍铄的身影。
对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的爱,余庆长爱得洒脱从容,来去无痕,绝不图虚名,他就是这样的人。
余庆长常说:“人生难得几回搏,夕阳道上再奋蹄”。青年时代,余庆长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但他在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大显身手而发家致富。有了钱,就有了圆自己一直未圆的大学梦的物质基础,他决计帮助更多地像他当年一样贫困的 6
学生求学上进。爱之深,故言有责;意之切,故语也善。余庆长常说,人生百年,酸甜苦辣都是享受,再大的困难都是机遇,再大的坎坷都是通途。话如其人,余庆长能够创业成功,离不开他这样的好心态,他也把这样的处事、处世心态传给了一下代,传给了他所资助的贫困学生和他所交往的所有人。
第二篇:大爱无痕-----民营企业家捐资助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大 爱 无 痕
——记xx镇优秀民营企业家赵强
xx出生于19xx年x月,高中文化,xx县xx镇xx村人,xxx有限公司董事长。借着国家发展的大好时机,他紧跟形势,发展经济,1995年,创办xx养殖场,2009年,赵强又创建了xxx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赵强紧紧抓住了新时期的大好机遇,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了xx县著名的民营企业家,但他致富不忘助学、助老,情系贫困学生,心牵孤寡老人,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几年来,他资助贫困学生10余人,帮助孤寡老人6人,捐资修建造家乡小学,累计捐资近30万元。
一、爱教育慷慨解囊,修校园无私奉献
xx母校史河村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片小,由于村里缺少资金,校舍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门窗残缺,桌椅不齐,已成危房,xx每次回家,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虽然当时公司急需资金,扩充规模,提升竞争力,但他仍毅然决定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一部分来帮助家乡学校改善办学环境。他说,“公司上规模耽误一年没什么,可是孩子们耽误了一年可能就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我就停上规模也要把学校办好”。话语质朴无华却掷地有声。2010年,他捐资近20万元,新修了史河村小学校舍。修葺一新的史河村小学在当时是镇内环境最好的小学之一,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绿树成荫,当地群众夸赞xx“发财不忘家乡,修学校是做了一件大好事”。xx对此总是轻描淡写:“钱财乃身外之物,我不做守财奴,有钱还要有德,1
捐资助学是很有意义的,我愿意做,更乐意做。”
二、助学子挚诚纯真,捐善款不图回报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可常年坚持如一地资助贫困学生,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xx做到了,从企业发展之初到现在,他矢志不渝,坚持不懈。
几年里,xx资助的贫困学生遍布竹竿镇,有的已学有所成,工作在大江南北;有的正在大学苦修学业成绩优异。几年来,xx共资助贫困学生10余人,累计捐资4万元。
xx镇xx村学生xx,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华中科技大学的一纸录取通知让他的家人既喜又忧,喜的是农家子弟终于跳出龙门,忧的是高额的学费从何筹集。xx得知情况后,立即登门送上了他对张君君的捐款,让xxx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圆了她的大学梦。现如今,xx已学有所成,留校任教。
xx镇xx村的xxx就读北京邮电大学,后xx村的xx考入湘潭大学都离不开xx的无私援助。考入郑州大学的xx和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的xx等都在xx强的慷慨捐助下已成为优秀的人才,时代的佼佼者。
这样的名单还很长很长……
爱有多远,梦想就能行多远。在xx的无私援助下,他们将会学有所成,学有所长,走向社会,做出成绩,取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此时,他们都没有忘记曾经无私援助过他们的好人——xx。这些贫困家庭走出来的佼佼者永远铭记着xx的教诲:“认真做事,好好做人”。散布天南地北的学子常远道而来,看望这位无私奉献的叔叔。2
平常,他们也打电话、写信给xx,言语间总充满着感恩之情。留在华中科技大学的xx在电话中提出要寄款10万,帮助xx再创伟业。可xx在电话中说,“小恩小惠就不要铭记在心,助学不图回报,是我的一贯态度,助学图回报,不是我的为人”。
这样的电话,xx不知接了多少个;这样的婉言谢绝,xx也不知说了多少回。
三、助孤老洒脱从容,献爱心不图虚名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怀着这一信念,xx始终把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义务,始终践行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几年来,xx先后给xx镇敬老院捐资共计4万元。每年“重阳节”,xx都要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每慰问一位老人,xx都走到床前或坐在一起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或病情,给他们发慰问金和慰问品,使受慰问的孤寡老人深受感动。孤寡老人xx流着眼泪激动的说:“xx呀,你真是个好人,这么关心我,我比有儿子还幸福呢。”xx时常听到老人这样说,对此他总是说:“对孤寡老人的关爱,是我们的责任,我会当好他们的儿子。”
xx常说:“人生难得几回搏,幸福道上再奋蹄”。青年时代,xx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但他在党的好政策支持下,大显身手而发家致富。有了钱,就有了圆自己一直未圆的大学梦的物质基础,就有了帮助孤寡老人的坚强保障,他决计帮助更多地像他当年一样贫困的学生求学上进,帮助更多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爱之深,故言有责;意之切,故语也善。xx常说,人生百年,酸甜苦 3
辣都是享受,再大的困难都是机遇,再大的坎坷都是通途。话如其人,xx能够创业成功,离不开他这样的好心态,他也把这样的处事、处世心态传给了下一代,传给了他所资助的贫困学生、帮助的孤寡老人和他所交往的所有人。
第三篇:《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黄志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上善若水,大爱无痕”。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华丽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
然而,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在我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着着我的追求。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无私无畏,无欲无求,从不言弃,居平凡可安详,赴潮流能浩荡;纳琐屑于胸中,化万物以时日;先结冰而冷却,后沸腾而涌动;遇不平则咆哮,处池塘则坦然。
是呀,“上善若水”,我们教师就是“善利万物”的水。平淡是我们的本色,耕耘是我们的脚步,无悔是我们的追求,燃烧是我们的价值。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庄子在《逍遥游》中曾这样写道。教师的爱,就是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大爱”。
教师的爱是高尚的爱;教师的爱是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神圣的爱。教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号,教师的爱,是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六年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六年的辛勤耕耘,六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清晨,当黎明的曙光射进教室,我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而我仿佛在享受人世间最美的旋律;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夕阳,我目送孩子们安然离去,充实的一天就这样流逝。夜晚灯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在我的严格要求下,逐渐成熟起来,我便感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与安慰。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淘气韧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但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
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他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
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长为教坛上的一颗长青之树。一代名师魏书生老师那诙谐幽默的谈吐、那渊博的学识,让我崇拜不已。大灾面前,谭千秋老师那无悔的抉择,用男儿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美的彩虹,他是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一个是生者永无止境的燃烧,一个是死者用一种舍己的大爱,他们共同谱写了对人民教育的无限忠诚,更奏响了新时代教育嘹亮的凯歌,他们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更鞭策着我。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还是沼泽密布,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因为,我深爱教师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
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对与教师这一职业的选择,今生我无怨无悔。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让我们共同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青春流逝,红颜憔悴,我都会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母 爱 无 痕
母 爱 无 痕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教师节前夕,学校组织教师参加读书征文活动。分管这次活动的校长郑重地向我推荐了尹建莉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因为自己是两个刚上小学孩子的父亲,又是一名小学教师,所以,看到这样的一个书名,我十分感兴趣。于是,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认真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原以为书中的内容或许也和以往看过的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一样,读的时候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如何做老师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家教读本。它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书中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除了告诉我怎么能提高孩子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告诉我怎么教孩子做人。事事有心,处处无痕。我掩卷沉思,有感触,有共鸣,也有反思。现撷取点滴,书写下来。
在书中有一篇叫《让孩子识字不难》的文章,作者说:“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我庆幸儿子从小形成了阅读习惯,我更庆幸关于阅读的很多细节,跟尹老师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我给哲儿讲故事,也是用“读”的方式,我相信书中优美的文字可以丰富哲儿的语言,很少去给哲儿讲故事,也从来没有刻意教过哲儿认字。尹老师也提出认字和阅读要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现在我开始尝试讲故事的时候,用手指着字读,希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字,至少保护孩子对文字的兴趣。
作者在书中写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开“小卖部”。开“小卖部”实际上是与孩子一起做的一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作者是利用了儿童身上一种喜好模仿成人生活的天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不觉得自己是在学习,而是一种游戏。这让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曾在家陪儿子玩的一个游戏——“卖羊肉串”。因为平日里带他去吃过几回,他总会在一旁神情专注的观察卖羊肉串小贩的动作。一次,家里新买了个笔筒,他见我将每一支笔放进一个小圆洞,突然很兴奋地将笔筒从我手上拿了过去,拉着让我陪他玩。我正琢磨着一个小笔筒有什么好玩的呢,原来啊,他是见这种笔筒和小贩那种电烤箱很相似,说着便学着小贩那样叫卖起来,举手投足间都在模仿着小贩的模样,“卖羊肉串喽,谁要买啊?”我随即附和着“我要我要”。这样简单玩过几回后,慢慢地觉得可以在这个小游戏里教孩子一些东西,比如问他一串羊肉多少钱啊?“5毛钱”,那我要两串一共多少钱呢?这样一步步让他去思考一些简单的算术题,一开始我们也像“开小卖部”起初的那样没用真钱去买卖,在看了作者后来用真钱和孩子玩游戏时,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其实我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认识钱,而是想让他认识
钱上的数字。因为在此之前他看到10位以上的数字都不是按我们正常的说法去说,比如“20”,他会说“一个2,一个0”,虽然数数的时候他也会念“20”,但看到这个直观的数字一时就转不过弯来,可玩过几次之后,他拿起50元的人民币,就不会再说成“一个5,一个0”,而是很认真的告诉我这个是50块钱。这一点让我很高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开小卖部”和“卖羊肉串”虽然游戏内容不一样,可给我的启示都一样——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
此外,要培养孩子有自信心,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讲到:她从女儿本子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女儿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她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号呢?”于是她招呼女儿,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既要装糊涂又要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女儿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母亲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孩子把题做错了,但是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作者巧妙的引导,让孩子在纠正了错误的同时还有成就感。
读到这里,我不由地反复思考起自己的教育行为来。在儿子小的时候,我作为父亲当看到孩子的错误时总是一针见血地将问题所在一语揭穿,总让孩子觉得他服妈妈。始终拿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说话的语气中透着一种挑剔、教训的口气。这样做无意中遏止了孩子学习兴趣。正如作者所说的,家长既然做学生,就一定要拿出诚意,认
认真真地听孩子讲。如果孩子的思维或陈述有错误,要委婉地讲出来,或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讲得不好而感到丢面子。这个过程中家长只要有一点教训或嘲弄的意味,孩子就会特别沮丧,失去自信。一定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其实教学也是这样,当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尽人意时,作为老师可以委婉地讲解,不要一语否定,免得他们失去发言的信心。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再来。
看完这本书,我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周围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作者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
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永远雕不出一块好玉来。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
第五篇: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小时候,我以为您很神奇,长大后我便成了您!十七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地懂得:上善若水,大爱无痕。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看到了一道道奇异的光芒——马路边的殷雪梅,废墟中的谭千秋,车轮下的张莉丽,血泊里的杨建一……这些奇异的光芒透射出两个响亮的字眼——高尚!可敬的英雄教师们用生命和爱震撼着我们,成为我们所有为人师者学习的楷模。
上善若水,大爱无痕。我想到了身边的同事们。我们学校的老师因为平凡、健康,没有感天动地光辉事迹。但是我看到了每一位老师在平凡工作中点点滴滴的无需赞美,感受到了这些无需赞美积淀起来的无比高尚。
校园里那单瘦的身影还在巡逻,那是我们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多少年来,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
广播里传出响亮的声音,那是我们年轻激情的邓校长。为了学校的事务她整日忙碌,特别是合格制学校建设时期,她辗转奔波、废寝忘食。为此,父母担心,爱人费解,儿子埋怨……心力憔悴的她痛苦、彷徨……却坚守心中那份执着,含泪前进。
桥头铺完小的领导班子身先士卒,感动着我们,引领着我们。那一个大雪之夜,已是凌晨一点钟,毕业班办公室灯光依旧。文艺组老师标新立异,教学排练两不误,连续熬夜,声音嘶哑,只为学校的一纸荣誉。都知道教师行业一个萝卜一个坑,为了不影响教学秩序,宋登翾老师将阑尾炎手术日选在了清明放假,唐德珍老师打针时将时间定在了中午跟晚上,杨兵老师肿瘤手术后将医生叮嘱的一个月休假改成了一个星期,而在此期间独自管班的蒋春花老师,没有向学校提出只言片语。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只为心中那份坚定的执着。
当学校出现紧急事务,深夜十一点,一个电话,校长室就挤满了当夜住校的所有老师。大家出谋划策,密切配合直到凌晨五点。早上七点半临时开会,全体教师一个不差。承受写在脸上,忧虑放在心中。直到有惊无险,大家才如释重负,各自工作。望着老师们离去的背影,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因为他们勤学苦钻,积极进取;因为他们团结互助,勇于担当;更因为他们无私奉献,大爱无痕!我坚信,这是一支强大无比的方正!我自豪,我是这个强大方正中的一分子!
名人学者说的没有错:只要有教育的地方,就有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上善若水,大爱无痕。英雄教师们用他们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我们学校的老师们用自己的言行恪守着不变的誓言:我是一名教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群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坚如磬石,只要我的理想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