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刘少奇山东之行”心得体会
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读“刘少奇山东之行”心得体会
1942年刘少奇同志临危受命,冒着枪林弹雨来到山东,解决山东党政军高层存在的矛盾和争执以及岌岌可危的抗日被动局面,经过刘少奇艰苦卓绝的工作,仅用四个月时间便稳定了山东工作局面,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局观、团结观以及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领导艺术,刘少奇同志山东之行给予我们以下提示:
一、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当时山东抗战局面是高层意见不统一,相互指责,不利于团结一心,抗战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刘少奇同志来到山东深入调研,了解情况,统一了大家思想和认识,扭转了被动局面。任何时候都要讲团结、讲大局,为了团队目标思想紧紧抱成团。
二、做任何问题、做任何决策都要深入调查,了解实际,综合平衡,做到相对最优。刘少奇同志到了山东后,住在基层,深入一线,了解调查当时山东的实际情况,听从不同方面意见,的到了一手资料,带领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山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刘少奇同志的细致深入工作,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综合平衡,达到最佳结果,扭转了山东被动局面。
三、识大体、顾大局,是每个成员必备素质。一切问题以大局为重,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工作中时刻装着大局,向着目标,化解小的分歧,为实现组织目标扫除一切障碍。
xxx
2018-10-24
第二篇:山东之行——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山东之行——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在2013年11月,我随学校的学习考察团到山东进行了教育考察,共去了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即墨二十八中三间学进行了教育考察,通过听取讲座,阅读资料、进课堂听课、互动交流、参观校园等方式,对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高效课堂、第二课堂活动等进行了认真考察和深入学习。在参观学习以后,我个人感受非常深刻,思想深处相当震撼,山东的学校教育让人耳目一新,高效课堂异彩纷呈。从山东回来后,我认真学习了从山东带回来的资料,并上网进行更深入了解山东的教育,对山东教育进行详细的梳理,现将考察学习情况和回来后的学习梳理报告如下。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或“10+35”模式)
一、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基本模式(“三三六”或“10+35”模式)指导思想: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课堂模式:“三三六”或“10+35”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 10分钟:教师讲解≤10(分钟)35分钟:学生自主≥35(分钟)
二、体会:
1、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应真正的还给学生。杜郎口经验让我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讲课的是学生,给学生解答题的也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 “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2、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是需要我们大家永恒研究的问题。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
3、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原先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
4、课堂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不用讲了,上课轻松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我觉得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有两点最值得我学习:一是落实到位,二是相信学生。1.“落实到位”:他们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都是五花八门的检测,而且要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他们所采用的小组互动和所实施的“让任务驱动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特别在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时,老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发给每个小组,明确任务,落实到人、组,而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自始至终感觉到自己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主持者,甚至是小老师(练习都是学生自己讲解)。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干劲、很充实、更有成就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然会兴趣浓厚的。我觉得他们的检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
2.“相信学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合作学习等。这一观点我也非常赞同,但就是不太敢放手。我们的老师的注意力在课堂的教上,而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精力用在了课堂教学的导上,备课存在区别,我们教师的备课不够深入,浅层次的,而杜郎口的备课是在备学生的学。结合我校的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呢?也就是如何在我校的课堂上做好自学指导呢?这是我们学习回来后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与方向。
三、通过学习杜朗口“三三六”模式,我从中了解到杜朗口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杜朗口中学在一同成长,孕育了一批有创新精神的出色的数学教师,而且经数学组各位教师十年的探索与完善,形成以“先学后交流,当堂拔高”为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每位杜朗口中学的教师,深掘教材,精于学生管理,撰写优秀教案的创新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现如今,我正把先进的杜朗口的教学理念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首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预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师生共同明确目标;
2、提出预习要求和方法;
例如:独立思想型、同桌交流型、小组交流型、师生交流型
3、出示预习提纲,作好预习指导;
例如:设计预习问题要坚持针对所掌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形成知识性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等。
四、思考:
1.教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老师,不是学生。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杜郎口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不过我们要想的事,他们的教学三部曲能够有充足的课时来安排吗?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节课的知识要在三节课来完成,那么我们的课堂教育就一定要进行整合,但如何整合?
2.教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生纪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初期的讨论也会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可通过老师、班主任的教育,年级、学校检查评比、通报批评等方式规范。
3、进行教改的最佳突破口是什么课型?习题课和讲评课。是因为这种课型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相对好开展,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逐渐推展到各种课型。这些模式、现象、思考是我们回来之后必要进行思考的,和在课堂中进行按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的,一定要在改革中成长,在改革中长大,在改革中收获。静待花开„„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
一、271高效课堂得益于“六大解放”:
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托是“以人为本”,得益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头脑不只是用于记忆,还用于思考。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增强本领。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机会表达,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演讲、主持、评价。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自由发展。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学生的高效学习,确保有更多时间从事学习之外的其他活动。
二、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师长变为学生,由领导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3、教室功能的转变:使“教室”变为“学室”,使“讲堂”变为“学堂”。“教学”被诠释为——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边学边习。
三、高效课堂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20﹪的知识通过自学完成,70﹪的知识组内或组间合作完成,10﹪的知识由老师指导完成。
2、学生组成方面:每个学习小组由三个层面的学生组成(一般为六人:A对A,B对B,C对C.),20﹪的学生是特优生。这部分学生智商很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一味讲解,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创造性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潜能,禁锢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70﹪的学生是优秀生。10﹪的学生是待优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有效地组织这部分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互帮互学,达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课堂的45分钟,大致是20﹪的时间(约9分钟)用于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的时间(约32分钟)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10﹪的时间(约4分钟)用于学生小结、巩固、检测、当堂过关。
四、“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我认为“读书自学、自主探究”这个环节是最具挑战性的,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这一环节抓住学生心理尤为重要。有些学生表面上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实质上却只是略知皮毛,似乎完成导学案成了他们的第一目标。如果真那样的话,那么导学案和普通的试卷又有什么区别?更可悲的是丢掉了“自主学习”的理念。那么怎样将这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地去挑战呢?我觉得,第一是要精备导学案,第二是要试着让学生自己岀份学案,让他们自己引导自己,这样老师适时深入学生,抓住学生心理,课就会走到学生心里去了。
“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课堂是否精彩,与小组间能不能默契合作有很大关系,所以小组的建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要注重培养小组内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
五、“271”高效课堂的高效所针对的就是学习目标。对于学习目标的要求,我认为有四点:
1、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原来我们提到的目标教学不能丢,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达不到高效。
2、学习目标中必须涉及课堂时间的安排,应设计科学的时间分配,切忌模棱两可,要把学习目标进行量化。
3、学习目标的板书必须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其进行。
我觉得目标的关键是“导”,正确的“导”,科学的“导”,突出老师的主导。之前一直认为学习目标只是一种形式,可有可无,通过学习观摩不再那么认为了,因为目标可以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突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目标定不好,课就上不好,老师没尺度,学生没力度,教学没深度,发散没广度。那么这节课将是一盘散沙,就是一堂失败的课,一堂无气、无力、无骨头的课。所以对高效课堂而言,目标更为重要,高效课堂尤如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因此,目标就是课堂的“神”,没有科学的学习目标,那么课堂不仅无高效可谈,恐怕还会出现“四面楚歌”的局面。
通过学习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探求新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的一个综合过程,在我的教学与管理中应该始终把学生当作主体,以人为本,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执行者,更多的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激励者、帮助者。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鼓励与唤醒,鼓励学生进步,唤醒学生的潜能,是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代替学生成长。教师既是学生的教练,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即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
一、“和谐互助”教学策略课堂展示
1、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学校所有学科都已经依据学科特点,研究制定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四类课型“和谐互助·五步十环节” 教学模式,每节课均已各类模式为载体。数学课程展示模式流程:交流预习;自学交流;分层提高;巩固反馈。
(1)交流预习
①学生根据预习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师徒相互提问与这节课相关的旧知识。
②师徒相互交流预习新课的情况,包括掌握情况,并相互交流自学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巡视,参与师徒间的交流,通过了解小组自学情况,掌握整体学生情况。(2)互助探究
①让预习充分的师徒到讲台前就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向全班同学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老师适当点拨,帮助突破难点,规范做题步骤,渗透教学方法。
②师徒按照规范的步骤对概念、例题进一步讲解。师徒几人对预习过的课本习题进行板演,师傅批阅,其他学生补充。师徒互相纠错并讲解。(3)分层提高
①教师通过课前备课内容结合学生课堂的表现情况,通过多媒体分不同难度出示变式题,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放弃1-2道基础题,挤出时间做拓展题。②集体交流,教师订正答案后,基础题让徒弟讲给师傅听,徒弟解决不了的题让师傅帮忙解决,较高难度的题目经过教师点拨后小组讨论,分层练习。鼓励徒弟思考中等难度问题,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检查师傅的情况。(4)总结归纳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新学知识,师徒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以及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学生集体交流,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师徒予以表扬、激励,树立典型。
②教师出示知识体系,作简要强调。(5)巩固反馈
①教师出示一到两个典型题,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当堂检查或师徒交换批改,或自批,或教师收齐后课后批阅。②师傅根据徒弟反馈的情况课后互助过关,教师出示下节课预习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
“和谐互助”课堂突出“五个还给”:即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将教学权送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
3、以高效为特征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把课内与课外、老师集体讲解和学生一对一讲解结合在一起,实现点对面与点对点的结合,极大的增加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将一个老师关注全部学生,演变成了一半师傅的关注另外一半个学友。并且师友在课外联系也很密切,由知识传授扩展到学法指导,由习惯规范扩展到兴趣培养。
4、以丰实为标志
所谓丰实,指的是课堂有生成性,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标志是在教师及时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自主创新,互助学习,张扬个性,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和改造能力得到增长,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课堂。
5、以训练为主线
课堂上,全过程都是学生在“学”“导”“练”,《问题预习模板单》《问题展示导读单》《问题汇总释疑单》《问题训练解决单》《问题训练提高单》分步骤展现出来,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中有导,导中有学,学中有练,练中有学,“学”“导”“练”三位一体,几乎每个环节都“一学一导一练”钱梦龙先生的“以训练为主线”在“和谐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6、以先学后导,以学定导为指导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导,以学定导,学导和谐,互助共赢”,这里强调一个“导”字,“导”比“教”更深入一层,我们不是否定老师的“教”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导”,是“学”的依赖,是“互助”的依赖。这好比一间大房子,哪怕它仅仅只有一根柱子,但离开了“导”这根柱子的支撑,“学”只能轰然倒塌。
7、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将过去的“教而获知”的过程转变为“学而获知”的过程,其切入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8、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通过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和谐融洽的师生交往和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与探究学习,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短短几天的参观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冷静下来,老老实实去思考。找准着力点,瞄准突破口,方能有效。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老师心里想的不再是这节课该怎么“讲”,而是怎样更好地让学生“学”;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也能表现出“我想说、我要说、抢着说”的场面,真正实现学生的“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的境界„„
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三篇:读刘少奇传有感
学
术
论
文
读刘少奇传有感
系 别:计算机科学 与 技术系 专 业 名 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 生 姓 名:周 裔 柏 学 号:0 4 1 3 0 4 1 2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红宦、导师
完成日期:2014年02月 26
第1页
日
摘要
刘少奇从一个农民工的儿子成长为工人领袖,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核心领袖乃至国家主席。在这一个未知的过程中,他那永不变质的爱国情怀,他那对国家与人民无私的奉献与磐石般的志气;他那不畏艰辛的意气与那大胆的智慧,他那坚定的信仰与那长远的目光;注定了他要成为“巨人”,铸就了他要永垂青史,为世人所铭记。
关键词:刘少奇的贡献;刘少奇的思想;刘少奇的生平;历史巨人
刘少奇从小就以爱国为己任,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立志报国;虽然没有像古代岳飞那样背后刺丹青,但他却是刺在了自己的心里。
刘少奇湖南宁乡人,1898年11月24日生;少年时期在家乡上过私塾和小学,1919年中学毕业,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小到大,刘少奇的爱国情怀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同学贺执圭也曾说“少奇同志身背‘勿忘国耻’的打字标语,手执写着‘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小旗,挺着胸昂首,振臂高呼… …他用激情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也是一个非常有志气的青年,他在1914到1920年间的表现中,他的同乡罗章龙说过这样一句话“少奇同志沉默寡言,但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感到他是个忧国忧民、很有志气、很有抱负的青年。”也正是因为他的种种突出表现,早已开始不知不觉间为他自己的传奇开铺了道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少奇肩上的重担也越来越重了;但他却是不以这为苦,反而越来越斗志昂扬。
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最后使红军战胜了敌人的堵截,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胜利的完成了长征,和狭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春赴华北,任中共中央代表。虽然成为了中央代表,但是他这确是到更艰苦、更重要的环境里去,为了工作他不畏辛劳;当时任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组织干事刘泽西曾说“他办公、学习时手冻僵了,就在炭炉上烤一烤,或双手用力互相搓一搓,便继续工作”。1937年,刘少奇对山西抗战工作的指导中,坚持和灵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新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就;山西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兼政委薄一波说“少奇同志向我们指出‘当形势不利于我们前进的时候,要善于等待,不要冒险前进;但当客观形势的发展,是来潮,是高涨,就不要再等待,就要大胆的前进’。”我们不是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了吗?
刚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他也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要的是什么。于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决策。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确定了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基本方针。同时作为一名中央党代表,他力尽自己的义务;1945
第2页 年5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还有,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阐明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问题,明确地提出了共产党员增强党性的基本要求,指明了共产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对教育和鼓舞一代代共产党员在共产主义事业中创立伟大的革命业绩,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党的逐渐稳定与法律的逐步完善。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随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9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在成为党的核心成员之前,虽然刘少奇一生都想为人民服务和贡献着,但他有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就在山西作战时,他曾主张提出“不在国民政府及其政府军队内组织秘密支队”的规定;不正确的搬到了山西新军中来,一度要解散决死队中的党组织,造成了思想和组织上的混乱。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最重要的是他能知道自己的错误,能改过,并事后能深切反思。
他为真理而抗争,为人民而抗争。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斗争的矛头实际上就指向了刘少奇。但一生忠于党和人民的的事业,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光明磊落的刘少奇;在文革后一段时间并不知道自己就是被作为这场运动的最主要革命对象。当他发现林彪、江青一伙要打倒他时,他坚信自己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忠诚;坚信党的实事求是的政策;坚信毛泽东对他的信任和革命友谊。当彻底把他打倒的现实摆在他的面前时,他发现这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从中他悟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在如此的逆境中,他也视人民为神明;可想他早已将自己看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
刘少奇他的目光长远,他也有自己的强国经济思想;他曾提出国民经济包括五种成分: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关于建国初期过渡时期的经济措导路线,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已经有了基本的构思。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也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这对后来都产生了极大声远的影响。
刘少奇早年投身革命,早把自己的一却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他毕生的奋斗目标,为此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才智,在艰苦斗争的考验中成为中国人民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子女曾说“他把自己的一却杜无私的奉献了给人民,死时却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没有哀乐,没有哭声;他为党披肝沥胆,死时确没有鲜花,没有党旗„„”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途所打到;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如果想要不惧世事变幻,就必须要拥有长远的目光;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在成功的路上也是有犯错的时候,只有悔心改过,才会使人生进一步升华;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的思想必须要与时俱进,想要发展自己,也要发展自己所处的环境。我读他,读到了一个人可能到
第3页
死时也不会让世人所理解,但仍要坚持自己正确的信仰,因为总有一天会被世人肯定;我读他,读懂了一句话,“有的人活着,在人民的心中早已死去,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参考文献
[1] 郭思敏,天羽编,《我眼中的刘少奇》,出版时间:1992年12月; [2] 何光国著,《历史巨人刘少奇》,出版时间:1998年9月1日。[3]参考网站:http://baike.baidu.com/输入:刘少奇简介
第4页
第四篇:读刘少奇自述有感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读《刘少奇自述》有感
你们要记住:爸爸是个无产者,你们也一定要做个无产者。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也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
将来,我死了以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你们要记住,这就是我给你们的遗嘱!
——1967年4月9日刘少奇同子女的谈话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刘少奇,一个真正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人。
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员,排行第九,刘少奇的父亲在他13岁的时候不幸得了肺结核而去世,他的大哥刘墨卿接管了全家,通过一家人的齐心协力,克服了困难,使家境好转了起来。由于刘的父亲思想开明,并且刘少奇天资聪颖,所以他没有像其他农村孩子一样,而接受了书的洗礼。读书使刘少奇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并且因为他排行第九,众人送了他一个雅号:“刘九书柜”。
在刘少奇在中学毕业班读书的时候,五四运动爆发了,爱国的刘少奇分别在湖南和北京参与了这此活动。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努力遭到失败,只好回到长沙,在无奈之际,他听说长沙有一个叫“俄罗斯研究会”的团体,这样他决定赴饿,这也改变刘的人生。他经由上海到长崎在经过海参崴最后经过伯力到达了莫斯科,就读在了苏联东方大学。刘的意志坚强并且对共产主义信心十足,被安排回国工作。
这就是刘的幼年到青年的经历,虽然粗略,但是它显示出刘与众不同的经历,他出生在国家危难之时,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接受了社会主义新思想的熏陶,这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回国便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并借助自己能力,取得了安源大罢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胜利。并因自己出众的能力,被调往中央工作。
通过看刘少奇自述,从字里行间的看出刘真是在为中国人民服务,并不是只按照马列主义的章程办事,他被说成是走资派,但是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追究下去,并不是刘右派了,而是其他人为了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并没有顾及中国的实情,解放后当他到天津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些问题:
刘去天津这一期,还相当紧张,这是由于工人自发行动的结果,再有我们工作人员的地方还好一些,因为这些人是共产党员,懂得劳资两利的政策;没有工作人员的地方就差一些。工人们知道共产党是工人的政党,因此闹翻身:要提工资,失业的工人要上工,在工作上不听指挥。工人提出什么要求,资本家都赞成。这种不抵抗主义,是消极心理,打算反正垮台完事。
这就是过于左派的消极后果,工人们是当家作主的,但是能因此想提什么要求都满足而不顾及实际情况么?他们由于素质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刚被剥削的翻了身,这怎么能当家作主?这就像一群无知的学生批斗老师一样,不懂好坏,反正有人带头干,我也上去干一样。
刘少奇怎么能看得惯这些,再加上林彪江青以及四人帮在主席面前大声造次,刘因此被打为走资派,与邓小平一起被批斗,刘少奇的晚年是极其悲惨的。其中最为残酷的一次为庆祝《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当时在场的几个子女这样回忆现场:爸爸被打的鼻青脸肿,鞋被踩掉,光着袜子。就在这时,妈妈忽然挣脱,一把紧紧的抓住爸爸的手,爸爸不顾拳打脚踢,也紧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放。他俩挣扎着挺着身子,手拉手互相对视。这也是爸爸跟妈妈最后握手告别!
这段文字何其悲壮?敢问共和国的主席为何遭受如此待遇?这与领导层在政治方面的错误方向以及被几个反革命误国误民导致,看到这些赤裸裸的文字,我为刘主席深感惋惜,也极其支持为刘主席平反。
刘主席做为一个领导人,是十分廉洁公正的,他的七姐看他当上了主席,便想去北京找他,想让他替自己找个好工作,这时刘不仅没安排工作,反而说了这样的话:
你们不要来这里,因为我不能养活你们。我当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那才是我的耻辱。——1950年5月2日给七姐刘绍怡的信
他可不像某个元帅,把自己的儿子以及亲戚都安排在军政要职,甚至为自己的儿子“选美”,真是荒唐之极!共和国啊,这真是你的悲哀!
刘少奇不仅秉公无私,而且政治经济头脑是十分伟大的,他见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得很严重,在同林业干部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一代不要把森林搞光了,搞光了我们死后都是要受审判的!
刘少奇是一个悲情的伟人,他过于优秀,以致被人迫害,他的才智没有在共和国时代充分体现出来,这也造就了邓小平的成功,邓小平与刘少奇思想相近。一代才子,只为了祖国而奉献,怎能敌过有人撑腰而为自己牟利的小团体呢?
伟大的刘少奇!致敬!
第五篇:读刘少奇文选有感
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有感
上个月读了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让我受益匪浅。这几天看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其实,对于刘少奇,我还是挺陌生的,以前就知道他做过共和国主席,在文革,被误打成叛徒,内奸,工贼,后来邓小平为他平反,就这些。但最近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及他的相关文选,我对刘少奇有了重新的认识,尤其这篇,关于党员修养问题的文章,使我收获很多,我觉得它对每个党员或是想要成为党员就如何加强自身的修养有很重要的指导思想。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著作,书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搞好修养和锻炼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在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达到这一点,每个党员加强自身的修养那是必须的。
我想也许是基于这个考虑,刘少奇同志做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个报告,而这个报告至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对于党员个人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提高党员个人的修养,我想首先是党员整体需要外借(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甚至包括国际友人)的监督,公平公正公开,知错就改,更重要的则是如《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中提到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实际上正如《论语》中说得“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每个人犯错了,有不对的地方,没有人原意指认,没有人敢指认,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错误就没有了,错误还是存在,大家都是看到的。只有真的有人批评指出来了,改正了,才能自己提高,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真的原意批评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当然也才是好同志,合格的党员。
刘少奇还说,一个人不仅要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还要会在顺利成功胜利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而此前,传统说法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我要学会用更开阔的视野看待顺逆境。
读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让我想到了我们身边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平凡而普通,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坚持共产党员本色,平凡而辛勤地奉献着自己的热量。他们不求轰轰烈烈,却从看似平凡的小事上,一件一件认认真真地去做,一项一项实实在在地去干,以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体现着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平凡真实中凸显伟大。他们的思想、行
为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像一轮火红的太阳、让群众在心里真正地佩服,真正地在心里由衷地说:“还是共产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