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诚信对当今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树立诚信观念
诚信对当今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树立诚信观念 如今,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在当今喧哗的世界里,诚信已经对社会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应该树立诚信观念,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我先谈谈诚信对当今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吧,我认为:
1.诚信是治国理政之道。诚信是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我们党历来重视诚信建设,把它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毛泽东同志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要求党的干部永远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邓小平同志把诚信作为党和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重要准则,多次强调:“中国是信守自己的诺言的”国家;“领导要取信于民,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诚信的论述,极大丰富了诚信的基本内涵,赋予诚信以时代特色,指明了诚信建设的方向。
诚信是和谐社会之基。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只有政府取信于民、维护人民利益,只有人民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得到切实贯彻,各方面积极因素也才可能得到广泛调动。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只有政府为民、清正廉明,只有个人诚实劳动、扬善弃恶,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才能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
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活力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激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活力,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没有安定的环境,社会无法发展,没有良好的秩序,国家无法进步。只有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才能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道义和责任。只有人人信守诺言,从对人类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从自身做起,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才能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3.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基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每个有志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既是一种思想认识,又是一种庄严承诺,还是一种实践行动。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不可能在关键时刻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做出牺牲。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国家和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无诚业难立,无信事难成。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塑像道德修养,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经济主体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政治良性发展需要社会主体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水平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诚信对当今社会建设的意义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要如何去树立这种诚信观念呢?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要求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
大学生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方面,体现到教师教书育人的各环节。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有意识地深入挖掘诚信的教育资源,激励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体,要率先垂范,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榜样。学校的所有干部职工,都要带头示范,处处守信用、时时重承诺,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必须在加强实践上下工夫。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诚信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长期的教育培养和实践养成。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
必须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诚信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通过管理,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管理,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严肃治理论文抄袭、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等在一些学校还存在的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受罚,使接踵者敛迹,同时也使守信者得到尊重和尊敬,得到鼓励和鼓舞。
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制度是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要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制约性强的信用制度,把诚信要求具体体现到各项规定之中。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制度巩固诚信成果、遏制失信行为,从而努力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第二篇:树立诚信观念遵守考试纪律
树立诚信观念 遵守考试纪律
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诚信考试公告
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选拔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方式,为维护招生考试的良好秩序,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公信的考试环境,现发布以下诚信考试公告: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是国家教育选拔考试,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是教育公平原则的集中体现,考试既是知识的竞争,也是品德的检验;遵守考试纪律、考出优秀品德、共创良好的考试环境是广大考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请各位考生树立诚信观念,如实填写本人相关报名信息并认真履行自己在网上报名时签署的诚信考试承诺书,自觉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试的正常进行;牢固树立“守纪光荣,违纪可耻”的思想,既不要寻求“枪手”替考,也不要充当“枪手”替他人应考,不得携带各类电子通信工具进入考场,摒弃一切侥幸心理,打消一切作弊念头,珍惜个人名誉,诚信文明应考。
三、请各位考生正确对待考试,不要在互联网上散布涉及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有害信息,不要轻信一些不法之徒借考试之机实施的诈骗伎俩,不要听信不法分子兜售的所谓“研究生试题”、“考试答案”或“作弊工具”的谣言,谨防上当受骗,更不要以身试法;考试作弊或协助他人作弊,将给本人、家人以及所在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不可预料的后果。
四、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刑法修正案(九)》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陕西省将继续推进标准化视频考场建设,将继续加大对利用通讯设备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各考点将继续使用手机屏蔽仪、无线耳机探测仪以及金属探测仪等多种防作弊工具,无线电管理部门也将加大对考试期间异常信号的监测,对发现使用无线电通讯工具非法传输考试内容的设备和人员将依法移交公安部门严肃处理。
严肃考场纪律 倡导公平竞争
文明诚信参加考试 努力考出优异成绩
第三篇:当今社会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诚信状况调查报告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构筑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品质,尤其是对于当前处在发展期的中国,培养人们诚信的道德操守,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的现代社会,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健全,行为的不规范,传承几千年的诚信美德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受到严重冲击,出现“诚信危机”,导致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涌现。为了了解当今社会的诚信状况,我收集了网上关于诚信的调查问卷对当今社会的诚信状况进行分析。
一、诚信期望较高,但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
在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家都愿意将诚信与为人、品质等联系起来,上升到道德的层面。在问及“诚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时,49.6%的人认为作用很大,93.9%的人认为应该在现代社会继续提倡诚信道德。数据表明,人们对诚信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但是人们对诚信的认识未能贯彻落实到生活细节之中,诚信行为受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明显。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仅有26.1%的人会“在繁华的大街上,交警不在时闯红灯”,但是“在小街口,四周无人时闯红灯”的人比例则上升到了48.3%。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反映出人们诚信与否因时因地而转移,诚信认识还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律意识。
二、诚信评价存在双重标准。
对人与对己的评价标准不同,关系的亲疏远近也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据调查,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94.4%的人十分看重或比较看重对方的诚信意识,但是绝大多数自己却不能做到时时事事讲诚信;在对周围人和自己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价时,对自己诚信状况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周围同学的满意度;虽然绝大多数人对他人的失信行为十分反感,但是在自己身边的朋友发生不诚信行为时,有近三成的人会“考虑到友情或亲情予以原谅”。对人与对己的两套评价体系,反映出人们普遍缺乏一种统一的诚信道德标准,对诚信也缺乏实质性的认同。
三、利益关系成为决定诚信与否的一种尺度。
这个是在一所高校中做的诚信调查,“如果你要申请减免学费或困难补助,你会如实汇报你的家境吗?”58.2%的学生选择了“如实说”,38.1%的学生选择了“基本照实说,稍微渲染困难程度”,还有3.7%的学生选择的是“大肆渲染困难程度”。在我们所列的日常生活中最不诚信行为的选项中,回答结果显示依次是,“学校里检到钱包把钱花掉,把证件秘密的归还失主”、“论文大量摘抄他人成果,不注明出处”、“收到100元假币时,尽力把它用出去”以及“若无其事收下店主多找的钱”等。学生在对诚信行为的认识还较多的停留在生活习惯方面,并且在非正当利益垂手可得的时候,大家的诚信意识十分薄弱。
从上述对人们诚信状况的调查中,社会环境和个人自身原因两方面都对当今社会的诚信状况有很大影响。一方面,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及教育形式表面化,使部分人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效率优先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评价一切的尺度,因而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比较明显,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由于长期缺乏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和框架,德育的系统性较差,缺乏有效衔接,德育方法单一,内容枯燥,其收效甚微。另一方面,部分人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上存在局限性,由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局限性,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在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诱导下,诚信观念就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针对当今社会人们的诚信道德现状,我们需要法制与德治双管齐下,坚持制度环境他律与教育活动自律相结合,相辅相成。而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更需要人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中不断完善、不断成长,在自我提高的同时也不忘为自己的亲友、身边的人们树立一个诚信的榜样,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诚信充满每一个角落。
财经系09级11班
姓名:裴莹权
学号:091122
电话:***
邮箱:935017523@qq.com
第四篇:当今社会诚信状况观察报告
当今社会诚信状况观察报告
诚信的基本概念: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时下,人们对诚信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人说,诚信是人的本分;也有人说,诚信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诚信是一个遍及全社会的课题,对于人类来说有不一般的意义,它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对于不同观点,我做了小部分的调查。
2010年12月18日~2011年1月31日,以网上投票的方式来进行民众对于当今社会诚信的调查。在这期间有68人参与了网上投票,其中21到40岁的人数居多。下面列下了几个例子:
第一,对于对诚信的理解,有大部分人认为诚信就是待人真诚,恪守信言;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表里如一,说到做到。有少部分的人认为诚信就是遵纪守法,完全负责。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关于人们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64.7%的人认为基本能,但有些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35.3%的人认为能,这是做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并以此为荣;做得到与做不到都无所谓、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这个选项基本是没有人选择。这样也说明了一件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是蛮高的。
第三,对于现代社会的诚信度是多少的问题,有64.7%的人认为诚信度为50~70%,有29.4%的人认为诚信度在50%以下,有5.9%的人认为诚信度在70%以上。
第四,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不诚信的威胁时,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维护诚信;当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作弊,94.1%的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有91.2%的人相信诚信是金;有97.1%的人认为他们会在诚信中找到快乐。在投票结果中,大部分的人认为诚信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我们讲究诚信要从小孩抓起。
最后,关于我们未来社会诚信会怎样有精细的调查。有52.9%认为社会诚信在不断进步,20.6%的人认为可能会退步,17.6%的人认为会跟现在差不多,8.8%的人认为一直在退步。对于这种状况我们要更深入地进行检讨并认真的去落实社会的诚信的正义之风。
在医药卫生、服务行业、商业、美容金融、教育、旅游、信息行业、物业管理这些行业里都有着一些不诚信的现象。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而中华传统美德在随着人们对利益的注重而流失、由社会不良风气而造成的、缺少宣传和教育、某些人的自我意识太差等等因素造成目前存在不诚信的状况。
当今社会,“三鹿奶粉案”.“学术造假”.“假农药假种子案”等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要建立健全个人的信用体系,加强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高我们的诚信意识。
诚信,其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诉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莎士比亚曾说过: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诚信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将“诚信”二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机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人活在社会上,必然存在交流,必然存在摩擦,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种诚实坦荡的胸怀,一种处事的真诚,老实和讲信誉。作为一种社会的精神面貌的产物,诚信的纯洁性是不容玷污。我们需要的是坚守诚信的阵地。为了我们的健康发展,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为了诚信的你我,请你诚信对我。
第五篇:大学生诚信观念调查
大学生诚信观念调查报告
诚信,概言之即诚实和信用。诚信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如何呢?笔者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660份,回收问卷621份,有效问卷611份。调查对象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学业诚信、日常生活方面的诚信等。
1、关于对社会诚信状况的看法方面:
认为目前社会诚信状况:好的占11.2%;差的占65.4%;无可救药的占6.5%;不清楚的占16.9%。在大学生的心中信用度最高的是父母占78.7%;认为是同学占7.7%;认为是政府的占11%;认为是商家的占3.6%。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占55.2%;基本是占42.1%;不是的占2.9%。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首先,大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不高。“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
其次,大学生对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们对社会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却予以充分肯定。调查中学生认为自己是和基本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占97.1%;仅有2.9%的学生明确承认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这与他们对群体诚信认同度形成鲜明的反差。
2、关于学业方面的诚信问题:
问卷中在各种考试中经常作弊占4.9%;偶尔作弊占49.5%;心动但未行动的占29.7%;没想过的占16.9%。对于平时作业的态度:自己独立完成的占56.6%;偶尔抄袭占49.5%;经常抄袭的占6.7%;不完成的占1.5%。对于作弊的原因的调查:认为考差了没有面子的占11.8%;题目不会做时心慌的占30.4%;为了考试及格的占50%;为了得到更高的成绩以获得奖学金的占7.8%。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作弊、抄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大学里,考试、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诚信与否的重要手段。在校园里大学生们对作弊、抄袭等行为甚至可以表示理解,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作弊、抄袭的成本很小,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更重要的是周围同学对这种行为的看法、舆论的宽容,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作弊抄袭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当作弊形成一种风气,第 1 页
逐渐受到舆论的宽容时,是否代表着我们在诚信上的滑坡呢?
3、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
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时,你的选择是:揭露真相占61.7%;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不抱希望26.9%;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占11.4%。对不诚信人的态度选择不与交往的占30%;选择内心鄙视,表面应付的占70%。当您拾到别人的东西时,您的态度:想方设法找失主占67.8% ;交给警察或老师的占26.1%;捡来的不拿白不拿占16.2%。你发现商贩正在欺瞒顾客时,悄悄的提醒他不要上当的占57.6%事后到有关部门举报 占18.1%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占18%;挺身而出,揭露真相的占6.3%。自己犯了错误,老师却冤枉其他同学时,心中不安占16.7%;想找老师说明情况占33.9%; 主动承担责任占47.1% ; 窃喜、毁证,觉得同学活该倒霉占2.3%。
调查显示许多选择更多地是出于对自身现实利益的考虑,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可见,多数学生的“诚信”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定,带有强烈的功利倾向。
4、关于贷款方面诚信问题
在调查问卷“你对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的看法”时,有87.9的学生认为应及时还贷;10.5%的学生表示是否还款还很难说;1.6%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款的问题。在回答“您认为社会上的失信行为是否得到了应有惩罚”时,28.2%的人认为“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任何手段、法规、制度保证, 诚信的成本远远大于不诚信的成本,这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诚信行为的选择。这些问题说明,传统的诚信体系被打破,而失信行为得不到及时有力的惩戒,是导致高校诚信缺失最直接的原因。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积极为他们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价和诚信体系,不但具备其它组织无可比拟的先决条件,也可为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信用评价和诚信体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大学生普遍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并将其作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实践中,诚信并没有普遍内化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体现出一种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随机性特征;诚信作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诉求,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渴望心理,但对于自己能否保证做到,较多学生存在“视情况而定”的状态;对学生而言,诚信主要是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东西而存在,尚未形成一种较强的契约意识,而如果没有对契约的遵守,诚信能得到保障吗?说到底,诚信是一种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上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对他人进行价值和道德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实际的操作情况。在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诚信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困境”,因为在品质的对立面,往往存在一些更现实、更直接的利益,怎样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由此看来,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 第 2 页
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学院要从多方面加强诚信教育,唤起广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和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对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1、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基本评价
首先对于教师来讲,应端正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要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体诚信道德水平还是比较好的,占据发展趋势的主流,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的“储备军”,其诚信道德水平应该也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表率。要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同诚信品质是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大学生中诚信品质极差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对此教师要发挥教育的功能,以点带面、拉动中间群体促两头,正视大学生诚信的功利倾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让他们明白道德的诚信应该是发自内心、自愿的、不计功利的诚信,而不是以是否“利己”作为出发点的诚信,即要把诚信作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操守、作为立人之本来追求。教师只有端正了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的基本评价,才能真正实施诚信道德教育;而大学生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诚信道德观,才能从思想上保障个体的诚信行为。
2、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诚信教育
首先,教师要以诚信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教师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引导大学生确立诚信理念。陀思陀耶夫斯基曾说:“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榜样。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诚待人,诚信就会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趋向群体认同,自觉地克服和改变不符合诚信要求的行为和习惯。
其次,教师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强大功能。在建设诚信校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的作用,充实和完善“两课”的内容,在教学中采用讲授、讨论、小品、案例等具有诚信特色的教育体系,使学生不但了解诚信不但是道德之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社会上一些失信、败德现象及其造成的危害教育学生,“信任透支”总是要偿还的,如果发生失信或欺诈,一经发现,社会将其从诚信的氛围中清除出去。这种清除不仅包含道义上的深刻谴责,而且包括法律上的制裁,甚至包括社会对其今后信用活动的拒绝。使广大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要最终建立诚信服务的竞争机制。
3、建立约束机制,在管理中强化诚信教育
第 3 页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道德是通过会舆论、内心体验和社会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依靠的是人们的内心自觉。但当人们的诚信意识还比较薄弱的时候,仅靠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他律的作用。要强化“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观念,对校园内发生的不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从而形成人人信奉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建立相关的诚信制度,如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并和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协调一致,同时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手段,它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和谐校园的构建,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