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岗位奉献奖候选人XXX事迹材料
岗位奉献奖候选人
XX乡供电所所长XXX事迹材料
我叫XXX,男,现年49岁,中共党员。现任王XX乡供电所所长。自1979年在电力部门工作30年来,历任放映员、线路运行员、线路运行组长、线路运行队长、XX供电所所长、XX供电所所长、XX供电所所长。自担任XX供电所所长以来,我认真依照岗位目标责任要求,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以促进XX乡经济的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工农业有了快速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理清工作思路,加强全面建设,保证社会安全 保证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是供电所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供电所所长,我结合XX乡实际的情况,制定方针政策,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和工作思路,组织全所职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优化供用电环境。二是在面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快速提高,农村电力的供应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大力加强供电所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供电所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职工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提高。三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扎扎实实的搞好电力设施的改造、维修,积极拓展开辟电力市场,保障全乡工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可靠供电。
二、培训锻炼队伍,提高综合素质,保证业务水平我始终把建设职工队伍作为提高治理水平,加快供电所发展的根本之路,为供电所的经营、发展、创新、奠定丰厚的人力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根据职工自身素质,我为他们安排相应的学习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补什么”,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提高全体职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以适应和满足当前工作需要,提升服务技能,创新服务手段。在今年的基层所站行风工作评比中,第五次获得第一名。2008年8月份,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作为电力部门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把奥运保电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奥运会前,我将我所全体职工组织起来开奥运保电专题会,做奥运安保综合培训,成立奥运安保领导小组,制定奥运安保应急预案,从辖区内输电线路安全,低压线路设备安全,供电所办公场所安全,供电所信息安全,群众来信来访等方面具体展开工作。通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奥运安保期间,XX辖区内未发生一起输电线路及杆塔破坏事件,未发生一起配变线路设施被盗事件,未发生一起有效投诉及被媒体曝光事件,保证了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用电,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改善用电环境,落实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初到XX不太熟悉情况,为把用电工作做好,我详细了解了各村配变线路的状况,走访乡政府、村委会深入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影响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之后我认真分析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形势,集中精力解决好XX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改善用电环境,促进和保持我乡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为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配合国家建设政府支持,改造困难村用电难的问题。由于近几年机井数量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用电量大大增加,原有容量远不能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而大部分村经济实力薄弱,无力安装配变,我主动和乡主管领导联系,与村干部沟通,并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帮助困难村安装配变。在安装过程中,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尽力压缩资金,节省开支。四年来,我所为XX乡新增农业配变28台,工副业配变10台,增加容量3440KVA,新架设高压线路3000弥,改造低压线路(10KV)0.4公里,改造(0.4KV)线路12000米,共为节省资金30余万元。2008年初冬,XX乡各中小学校取消煤炉取暖,改装空调。我根据空调数量用电负荷制定合理供电方案,并亲自组织所内职工进行配变安装施工,大大节省了施工费用。截至当前,我所协助xx村、XX小学完成了配变安装,学生们坐在了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二是积极做好农户思想工作,做好线路规划和线路走廊清障工作。2007年XX村220KV变电站输电线路施工中,我所负责辖区内杆塔占地及输电线路宝物去树障的清理工作,期间,我亲自到现场与村干部、户主做好协调工作,遇到个别蛮横用户,我积极向乡村两级政府汇报,争取得到支持。在我们的耐心开导下,户主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最终,整条线路新建杆塔27座,架线32公里,项目如期竣工,我们受到了省局领导的好评。2008年,我所配合局保卫科,完成XX-XX220KV,XX-XX110KV,XX-XX110KV,XX-XX110KV,XX-XX3.5KV,XX-XX3.5KV线路辖区内占地协调及辖区内线路走廊树木清障工作,共计处理防护区内树木6400多棵,补偿树木户款156000元,没有发生上访等问题,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这几年来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企盼相差很远,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工作,团结带领我所所有干部职工,为XX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义工奖候选人解海龙事迹
义工奖候选人—解海龙事迹
15年前,—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大眼睛的小姑娘》轰动海内外。那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乌黑透澈;那是一双失神的大眼睛,隐约闪现着晶莹的泪光,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对生活的无奈与叹息,对校园的留恋与惆怅。那双大眼睛,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读书‛的心声。这张照片感动了一代中国人,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定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识‛,广泛地用于希望工程公益活动。从此,人们记住了《大眼睛的小姑娘》,同时也记住了它的作者解海龙。
如果说能有一个人用照相机推动一场撼天动地的运动的话,那就是解海龙与他的希望工程摄影纪实。希望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参与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据统计:截至2004年年底,希望工程共资助了贫困学生275万余名,援建希望小学11888所,海内外累计捐款达到27.3亿元人民币。
198O年,解海龙开始学习摄影,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摄影技术明显提高,但题材杂乱,更没有个人风格,后来成了追逐各种摄影比赛奖项的‚获奖专业户‛。终于有位老师点拨说,‚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于是,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大山,投向了那里因贫困而无法上学的孩子。
从1987年起,解海龙开始进行‚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拍摄了大量的专题照片。1990年,当解海龙再次去农村进行艺术创作时,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孩子因生活困难,不能入学受教育。这些孩子渴望读书的 心情深深地打动了解海龙,他到处翻阅资料,了解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得知中国仍有两亿文盲,世界上每4个文盲当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这对他冲击很大。于是,他决心用照相机把他们记录下来,告诉富裕地区的人们,只要你能伸出双手帮帮这些孩子,他们就不会成为文盲。
80年代末,当他再次去农村进行艺术创作,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的农家孩子因生活困难,不能入学受教育,他们渴望读书的心情深深地打动了解海龙,于是,他开始了浩大的摄影记录工程,试图用照片动员人们帮帮这些可能成为文盲的孩子。
1991年,他与希望工程结缘——在北京王府井碰巧看见团中央正在宣传希望工程,‚从此就像单干户找到了组织‛。当时的解海龙是北京崇文区文化馆一名年近40的普通干部,从此成了希望工程的志愿者。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背着装满相机和胶卷的厚重行囊,足迹和镜头覆盖了大半个中国,用照片忠实地记载了那些失学儿童的心酸。仅1991年这一年间,他就跑了全国的12个省、28个贫困县,接触了上万名儿童。
1992年4月,解海龙将其中的部分照片放大送给周围人审阅,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感受。所有看了照片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就是为了这些孩子们捐款。尤其是那一幅《大眼睛的小姑娘》,谁见了都会受感染。许多人将捐款寄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不到八个月时间收到善款上亿元。许多人在汇款单上写道:请把钱转给‚大眼睛的小姑娘‛。这之后,解海龙又接着在北京、武汉、广州、珠海、青 岛、上海、合肥等地巡展,所到之处,即起轰动。
同时,台湾岛的台北、台中、高雄三大城市巡回展出了解海龙影展,岛上的一些媒体刊出他的照片,并以题为‚发挥了最大影响力的当代中国摄影家‛为题进行连续报道,在台湾轰动一时,这也是海峡两岸史无前例的。
1994年1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跨世纪的钟声‛大型义演,希望工程的56幅作品在那里展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这里举办个人影展。
1994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为解海龙制作了专题片。
1994年10月,《我要上学》摄影集出版,画册发送到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名流那里,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捐款,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捐款在西藏等地援建希望小学。此后的日子里,报刊,电台、电视台、机关、学校、企业不断的报道他和《希望工程》的摄影传奇,他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地进行巡展并做演讲,也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别人讲述每一张照片后面的故事,以求能够发动更多力量,帮助贫苦的孩子们能有机会去学习。
199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授予解海龙‚特殊贡献奖‛。1997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解海龙‚特别荣誉奖‛。1998年解海龙人围中央电视台经济台‚改革开放 20年20人‛特别节目。
解海龙为唤起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希望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所拍摄的纪实照片,涉及到失学孩子的,全 部复了学;涉及到危困教室的,全部建成了希望小学。正是由于他震撼人心作品的影响力,才有了希望工程今天的辉煌成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说:‚海龙的一张照片经常会引来一所学校,甚至不止一所。‛他还说:‚人们了解希望工程,大都是通过他的图片,首先是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动,于是便纷纷奉献爱心。‛,“如果说希望工程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成效,要论功行赏的话,解海龙当记大功、行大赏”。
用大纸箱收起奖杯和浮躁
十几年前,解海龙曾是一度狂热追逐各种摄影奖的‚获奖专业户‛。那时他凭一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的不懈奋斗,由工厂调入北京某区文化馆干起专业摄影,生活中的大事就是参加各种名目的摄影比赛,并拿奖。他甚至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得奖经验,一年内光高规格的大奖就获得三、四个,有时上午刚把奖领回来,下午又赶场子领另一个,连发奖的领导都诧异:‚怎么又是你‛?那段时间的解海龙志得意满,家里显眼的地方的摆满了耀眼的奖杯,‚每天喝着小酒喜滋滋过日子‛。但是他的一位同行老师刘加瑞的一番话使他感到震动:‚你有灵气,也有成熟的技巧,但只靠这两样恐怕还是很难拍出‘有嚼头’的作品,让人‚喜‛不如让人‚思‛,但这靠的是自身的素质和底气,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个重视宣传的政治功能,把图像语言符号化的创作还有很大惯性的时候,解海龙开始读书和思索。重新审视自己作品的价值,感到太多的甜俗和肤浅。他找来大纸箱,乒令光 啷把所有的奖杯奖状收起来,那一霎那,他感到了不可名状的轻松。
放下内心的浮躁,他重新回到零的起点,开始找寻一个摄影工作者真正的价值,决心让三度思维和时代的‚广角‛,取代以往在两度空间的浮光掠影。
这个转变使他很快在创作上有了新的理解和快感。他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特别是对当时中国教育现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渐上升为理性。幼时解海龙在自己的老家河北景县读过一段时间的乡村学校,但数十年后他再去,竟发现哪里的一切和他儿时灰蒙蒙的记忆没有两样。教学条件更加艰窘。后来他还在山西、内蒙,看到过用自己的头发换学费的孩子;站在学校门回不肯挪步的拾柴的孩子,感到强烈的震动和内心刺痛,对基础教育有了越来越深的思考。
他觉得传统的拍摄己不足以表达思想,便开始尝试用纪实性、报告式的摄影组图反映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在界内和社会上引起反响。
90年代初,当他的这些探索有相当积累之后,决定在这个领域‚掘一口深井,不见水,不罢休‛,毅然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出,义务为希望工程拍摄照片,走近那些穷乡僻壤的真实层面,为那些尚未享受教育权力的农村孩子寻求社会帮助。他的一句话‚为了这些苦孩子,让我们都来做手背朝下的人(向社会募捐)‛深深打动了青基会的秘书长徐永光。
用快门和爱纪录希望工程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战火还不够近‛,这句世 界著名摄影家卡帕的名言成了解海龙实践自己摄影创作理念的一个尺度。他在地图上凡是等高线密的地方他就划圈,大别山、太行山、沂蒙山、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全圈了进去。
这一划意味着从此把自己重新推向远离都市的艰苦生活,去过吃方便面,住廉价的招待所。乘坐慢车的日子。他曾在火车上过大年初一;曾在长途汽车上,对付过拿刀的劫匪。
但他的内心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充实,他常常流着泪来访,流着泪拍摄,用相机记录和讲述许多闻所未闻的故事,并在这样的采访拍摄中理解一个摄影家的真正使命,心灵一次次得到净化。这样的采访解海龙坚持了10年,行程数万公里,到了26个省的120多个县,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具有视觉感染的照片。
1992年,在中国摄影界艺术节华丽的展厅,解海龙临时挤进去的小小的展台挤挤挨挨放了40幅照片,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些照片让参加开幕式的2000多名中外嘉宾频频驻足,那沉重而苦涩的露天课堂;那个天天背砖换学费的女孩;倒塌的破窑教室里那些茫然的目光—……无数颗心被这些真实的瞬间撼动着。有的教师看后拉来了整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军人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有的外地观众急着联系把这个展览办到他们那里。没有台面,不知谁先在照片前的地上放了钱,结果很快堆成了一座钱山。那些天,有上万人在展板前捐款签字。那以后,‚大眼睛苏明娟‛抑郁而充满渴望的眼神,差不多成了希望工程的标识;与海内外亿万中国人的目光默默对视。
此后解海龙不停穿梭于城市乡村之间,应邀把展览办到了全国各 地,办到了台湾,甚至办到了美国、加拿大。每一次展览都会引发一场倾情捐献……有人说解海龙是用相机的快门,推动了一场运动。
用良心和责任去淘沙里的金
当过兵,进过工厂的解海龙说他热衷于到基层去掏那些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当作自己创作的源泉。他实实在在的觉得中国的国情现实不需要他去为某些人和事去锦上添花,而需要真正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一个摄影工作者的良心。1998年的张北地震、内蒙古阿尔山大火、南方洪水,解海龙都风尘仆仆赶到现场。在湖北省监立县,解海龙经历了为全局利益放水淹田的揪心时刻,执行放水任务的一方和不能容忍毁灭自己家园的一方严重对峙,剑拔寄张。此时解海龙不知哪儿来的勇气、见他往高处一登,亮开嗓子,推心置腹讲了一番话,他深深的理解、朴素的表白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力,人们流着泪。渐渐把那些险些用作对抗武器的铁锹、镐头竟挥向堤坝……解海龙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这组《悲壮的弃守》被赋予强烈的感染力,出现在多家媒体上。
如果说遇到突发事件必到现场是出于职业摄影家的本能,那么,解海龙平时下基层更多追求的是静态中的深入,是平中见奇的功力、在一次几个部委组织的扶贫助残的活动中,解海龙和一伙儿摄影记者来到山东龙口,大家都在采访拍摄的时候,他一个人仍悄悄在村子里转悠。他走着,问着,看着,思索着,一户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特殊的家庭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个家庭多年来不屑寻常的故事被他挖掘出来,并敏锐判断出这里面所蕴含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 力量,这篇摄影纪实报道《亦真亦幻难取舍》感天动地,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女主人王淑英后来作为扶贫助残劳模被请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也是一次集体采访,解海龙发现了那个的唇腭裂患儿小落落和他被贫苦的农妇收养的曲折经历,跟踪拍下的非同寻常的《落落的故事》……在社会引起极大轰动,美国前总统布什亲切接见了手术后痊愈的落落。
因此每每到了基层群众当中,他心里就特别踏实,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来自与生俱来的贫民情结。也来自一个摄影工作者的社会良心和创作态度。每次下基层,特别是到农村,他就激动,就坐不住,思想就流畅和灵动起来。他觉得自己能够触摸到农民群众的呼吸和情感,听得懂他们的心声,无论那些男女老幼。在他们中间,新闻的、艺术的、摄影的感觉全找得到。他愿言其所难言,呼其所无力呼,想起所无法想。
2003年‚非典‛重袭北京的时候,已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的解海龙再次披挂上阵,进入北京佑安医院拍摄采访。除了身体力行,他还经常现身说法,利用一些机会,给他这个行当的青年朋友讲自己‚三贴近‛于一个摄影人的真正意义。
目前,他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依然如故的宣扬希望工程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继续发挥独特的贡献。
作为摄影传播到中国后影响力最大的摄影师,解海龙的摄影不是 8 通常意义上的艺术行为或者新闻报道,他对摄影的运用,提示了照片的传播所带来的对社会影响力,这是在摄影早期先驱刘易斯〃海因人道主义的摄影运用的榜样下,对关心人类弱小群体的直接继承,被誉为中国的刘易斯〃海因、尤金〃史密斯。而他的照片,在视觉上的均衡效果,又是传统的中国人的观看方式,所以在中国人的审视下,显得格外具有感染力。解海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温和善良,愿意帮助别人。在中国,众多的孩子正在领受他的照片所带来的恩惠。
第三篇:2013奉献奖
奉献奖评选方案
一、目的为了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鼓励员工将亲属、伴侣等介绍到公司就职,特设立奉献奖。
二、原因阐述
目前公司员工构成中,夫妻均在公司服务的30对,计60人;父子(女)、姐妹(兄弟)在公司服务的13组,计32人。以上人员由于亲友均在公司服务,其稳定性极高,服务期较长、做事踏实,并通常能介绍其他亲友到我公司入职,为公司的发展和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石。
对于公司来说,人员的稳定代表了发展的稳定。在目前普通员工缺乏,特别是技术工种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捆绑的形式,既有利于人员的稳中求发展,而且因为亲属关系的存在,亲属成员之间对新进亲属的培养与心理辅导、环境适应方面会较一般同事关系更加努力,从而在引进新人才、留住新人才方面,能提供极大的助力。
三、适用范围
夫妻、父(母)子、兄弟姐妹在公司就职的四、名额设定
奉献奖:凡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在公司就职的,均可评选;伴侣子女均在公司就职的,按父(母)子(女)发放,不重复发放奖金。夫妻携兄弟(姐妹)在公司就职的,按兄弟(姐妹)发放,不重复发放;
四、奖金设定与奖金发方形式
凡直系亲戚或夫妻在公司就职的,每人发放100元。
该奖金年终以现金形式发放。
拟定:孙吉生
批准:
第四篇:电力岗位成材能手事迹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电力岗位成材能手事迹汇报材料
电力岗位成材能手事迹汇报材料
我汇报的第一点体会是: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就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不辱主人翁的光荣使命.
当代产业工人的楷模许振超有句名言,一个人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不可以没有知识。他
这句话说到我们产业工人心坎上了,一线的工人要立志成材,我觉得,岗位就是永不关门的大学,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来,我就是抱着这个态度对待业务学习的。记得1990年,刚从电力学校毕业那阵子,为了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电业工人,我向业务技术发起了冲锋。为了熟记作业规程,连吃饭、上厕所都念念叨叨;为了练好爬杆技术,自己加大训练强度,一个月磨破了三双胶鞋,手心里都磨出了血茧子;为了把老师傅们的看家本领学到手,我软泡硬磨,虚心向他们请教,并抓住每一次锻炼机会大胆实践,工作中总是抢难度大、工艺复杂的活干,从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
1995年冬天,我过硬的技术赢得了第一次真正经受锻炼的机会。由于持续罕见的冰雪天气,导致龙口电厂线路部分跳闸,造成市区大面积停电。故障就是命令,我们班迅速赶往烟台与龙口之间的故障点进行抢修。当时正值数九寒冬,风刮得特别猛,雪下得特别大,输电线上挂满了冰凌。要排除故障,只能人爬到杆顶用竹竿把冰凌一点一点地敲下来,可线杆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施工相当危险和困难。我一边刮掉线杆上的冰层,一边小心翼翼地向上爬,电杆被大风吹得摇晃的厉害,头感到一阵阵地眩晕,平时3分钟就能爬到顶的线杆,却足足用了20分钟。这时,体力已消耗大半,加上高空风雪更大,刚才身上被汗水湿透的衣服,不多时就变成了冰窟似的,人冻得抖个不停,手也不听使唤。可是一想到有那么多单位和群众在盼着用电,身上就来了劲头。经过近24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全部排除故障,使线路恢复了正常。此时已是下半夜两点多。我们不顾身体疲惫,紧接着又连夜赶往金牛山一带,投入了新的战斗。
经过这次实战的考验,我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但我并没有因此满足,又把业务学习瞄向了更远、更高的目标。为了尽快掌握一流的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先后自学了高电压技术、材料力学等专业书籍,搜集了国外有关资料,作了大量学习笔记,为日后开展难度较大的作业项目作了充分准备。由于勤奋学习和实践锻炼,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技能,不仅工作效率上去了,而且增强了技术革新能力。2002年在架设龙口到蓬莱22万伏线路双分裂导线时,如果按常规施工,不仅需要多台大型机械,既费工又费力,而且农田里大片快成熟的庄稼也要被糟蹋。施工前,我和工区的几位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提出了通过技术革新,改变施工方案的意见。我全程参与了所需专用工具的设计和论证工作,使这项小发明很快应用到工程上。结果使架线基本实现了空中操作,不仅保护了农田,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工程费用30多万元。
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多年来,我数次代表烟台供电公司参加了全省、全国的技术比武,均取得了好成绩,多次被外省市邀请进行作业表演,2002年还代表山东供电系统参加了由团中央、国家电力公司共同举办的“全国电力系统配电线路带电作业青年创新创效大赛”,取得了个人第4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电力系统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实践中我尝到了学知识、钻业务的甜头,这更加坚定了我岗位成材的信心和决心。伴随着业务上的成熟,个人也有了进步,1996年我被任命为带电作业班副班长,1998年起开始担任班长,1999年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切都使我深深地感到,新的时代需要知识型、技能型的产业工人,只要爱岗敬业,勤学苦练,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
我汇报的第二点体会是: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就要立足岗位勇创一流,只有这样,才能干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几年前,市里实行承诺制时,电业局向社会作出了“限电不拉路”的庄重承诺。就是说,无论是排除故障还是正常检修,都不能拉闸断电,这就要求在所有的线路上,都必须实行带电作业。这一承诺对于我们带电作业班来说,既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自豪和光荣。说自豪和光荣,是因为,在这前不久,1万伏带电作业在全国还没有人干过。是我们经过刻苦攻关,率先在全国突破了这一禁区,掌握了1万伏带电作业技术。可以说,没有这一突破,就没有那次庄重的“承诺”,就没有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说起那次实验攻关,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段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工作岗位上,只要有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气魄和境界,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就没有拿不下的堡垒。
不干电业的人可能不知道,1万伏等电位带电
第五篇:候选人事迹介绍
学习孜孜不倦 实践勤勤恳恳
——阳江电大2011行政管理本科班xxx事迹
我校2011春季行政管理本科班学生XXX,是参加工作而希望再次升造的社会人员之一。她在工作的日子里深深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匮乏,所以当她听说中央组织的电大可以面授时,毅然决定在工作之余再次踏进学校。当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阳江电大,踏进校门之时,她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资深的老师,活跃的课堂,使她感觉到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入学后她很感谢电大给了她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学习劲头十足。具体情况表现如下:
一、制定周密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
她始终坚信“学习改变命运”,开学伊始,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个人学习计划,首先抓住每次面授课辅导,认真听讲,虚心求教,勤奋学习;其次在课余时间,认真抓好自主学习,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好学习计划,坚持全面、系统学习。与此同时她还为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即在毕业时一定要拿到学位证书,这就要求她的必修课平均成绩要达到75分以上,英语要通过三级考试,论文要达到良以上。制定这一学习目标,使她学习上有了很大动力。学习方面她追寻着最初梦想的轨迹,仍努力地在苦学这条路上前行。认真听取老师每一节授课,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每一份作业,除非迫不得已她从不耽误一节课,更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她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每一次实践课程,利用她课堂上所学再应用到工作当中。在学习期间
她几乎把她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上。她为自己平凡踏实的努力而自豪,并会继续努力下去,心存高远,脚踏实地。
二、克服工学矛盾,掌握灵活学习方法
由于工作很忙,平日没有太多空余时间,所以她特别重视提高听课效率。按时参加每一堂面授辅导课,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回家,抓紧时间温习功课,遇到问题则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安排时间,采取了“5+1”、“8+2”的学习方法,即在每周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利用1个休息日学习;在每天工作8小时的基础上,晚上再挤出2个小时学习。自觉克服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实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同时,积极参与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互相鼓舞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消除了个别学习的孤独感,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并且充分利用开放教育教学的特点,结合电大在线平台、网络课件、参与网上答疑、BBS讨论等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形式,积极获取中央电大提供的有关课程的网上辅导和教学信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她还充分发挥自己实践经验比较多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在学习中印证,在印证中理解,促进了对行政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为了系统地学习各门课程,她主动把目标放在对每一章节的具体理解和认识上。这种学习态度不仅使她获益匪浅,而且也锻炼了她的意志,养成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学习精神。由于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效果显著,被
学校评为2011-2012“学习积极分子”称号。
三、学习期间相互帮助
乐于助人关爱同学,她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信任她。平时她也注意工作方法,能够协调同学间的关系。在同学们为网考准备的期间,由于同学不方便打印准考证,她尽己所能,帮助解决。在这学期开设的课程中,有些课程需要网上下载资料,需要小组讨论做题的,她作为班长,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热情周到地为大家服务,能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很好地和任课老师交流,起到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作用,每次汇总的小组讨论意见,都受到组员和老师的高度好评,为大家争取了好成绩。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只要哪个同学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她都会尽力帮助。
四、学习中的收获
通过两年来在电大的学习,她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弥补了专业上的不足,在工作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使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同时在自己的工作中敢于创新,也增强了超前意识,锻炼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尽管这条求学路上有艰辛有坎坷,可她仍然庆幸电大能给她这个机会。“有耕耘不一定有收获,但是没有耕耘肯定没有收获”。她相信只要自己的坚持不懈,心中的梦想就会得以实现。感谢电大,它让她找到了自信与自强的信念,增强了工作的干劲和激情,提升了人生价值,树立了更高的人生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学习中,她一定会一如继往的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将要申请学校奖学金,她特别感谢班主任的大力培养,老师在专业方面给予的深入指导,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她的帮助和支持。她认真表态,今后她会更加 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现。她真心希望学校能够批准她的申请,这不仅代表着一种对学生的莫大荣誉,也代表着对她在电大学习生活所取得成绩和对同学学习做出帮助的肯定,激励她在今后工作乃至人生奋斗路程上更加努力,更加执着和充满热情。
以上即为XXX的个人基本情况,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加以评判审核!
201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