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岱山县老有所为奉献奖
岱山县老有所为奉献奖、老有所为奖、敬老助老爱心家庭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次序)老有所为奉献奖(16名)
老有所为奖(304名)
林通屿
县老年摄影研究会
沈关安
县老年人体育协会
黄均铭
高亭镇蓬莱社区
潘兴隆
高亭镇沙涂社区
邵承德
高亭镇蓬莱社区
姚余兴
高亭镇兰亭社区
刘光德
高亭镇育才社区
包春英
东沙镇东沙社区
戎国能
岱西镇青黑社区
叶朝德
岱东镇虎斗社区
金祥恩
岱东镇北峰社区
邱祥楚
长涂镇长西社区
柳宽宏
长涂镇港南社区
张阿花
秀山乡秀北社区
林令德
衢山镇鼠浪社区
顾祥银
衢山镇太平社区 高亭镇(82名)
方正法 乐月琴 刘雅花 刘绒球 刘云霞 孙学权 董信久林阿通 钟信安 余信祥 陈根良 孙忠胜 陆月飞 鲍礼存许祥明 柴清和 余铭琮 赵秋科 赵永清 於国章 赵永时 於满法 於友祥 高谒根 范月恒 翁如昌 赵丁旺 沈国庆 戎永祥 邵财宽 何阿连 沈来业 李光荣 蒋瑞照 贺友定 余显定 朱幼生 朱雅娟 姜友娣 郑阿炳 任宗教 顾小悦 乐俊岳 郑信来 东沙镇(40名)毛孝听 方村忠 任朝英 余万元 於善辉 刘水清 毛孝康 何明土 刘彩球 郑聿武 夏贤年 胡开根 岱西镇(30名)张亚南 林全德 何小根 戎宗伏 俞忠相戎东林 费信辉 李小仑 林阿祥 孔仙尧 祝善看 刘善道 王美勤 毛雅儿 毛亚利 浦友卿 林连菊 任世银 沈克刚 周幼幼 蔡阿宽 杜其章 刘小宽 周良红 沈秀月 郑野湾 邱亚琴 邬水清 邱休宣 傅国栋 余仁珠 嵇美娟 姚祥法 毛英华 谢福恩 郑聿能 郑梅花 郑怀金 杨信定 魏祥裕 金克锋 祝为春 戴水红 陈文元 张昌伦 戴志恩 王友根 2
俞庆道 张友菊 於惠忠 钟央飞 虞永华 潘立平仇登瑞 林雅琴 乐明福 裘正才 徐美岳 陈惠云 朱小彩 朱彩娣 金月庆 袁来根 毛永堂 金云高 刘增夫 刘理年 林阿川 王皆清 张水清 王桃月 董连鹏 郑忠寸
傅信德 黄和清 邱焕庆 黄香湾 徐阿坤 周志根 徐光正 夏苗祥 陈永康 李忠根 王成凡 姚胥邦 虞阿购 毛忠根 毛文汉 刘生记 朱阿花 柳亦安 柳良安 刘信昌 金定传 钱冬法 刘文庆 岱东镇(37名)柴根兴 柴永泉 钟阿芳 夏祥云 孙阿清 傅贤德 乐庆祥 傅高来 俞崇权 夏有娣 张彩月 李信宽 长涂镇(35名)胡正定 林岳明 罗品芳 陈祥元 王小如 童大宽 陈香娣 李阿要 陈安跳 孔鹏飞 秀山乡(30名)沈月琴 童来成 林良仁 张雪英 徐文成 夏贤龙 周晓英 柳元和 柴庆任何小红徐大彩林国甫刘孝尚孔阿章沈文宽俞文魁金桃女林亚珠 童元杰王根其李彭生樊银根夏阿仕 叶通明 韩友才 林一民 韩信月 高恩芳 虞娜银 王德勤 黄秀绒
王友德 邵养起 杨阿三 樊仁茂 3
傅登法 叶忠月 韩大成 刘全邦 任世昌 姜庆奎 郑利月 柴小月 王国昌 金信宽 俞阿英 庄永根 董忠根 孔应夫 应善法 夏月青 韩大根 曹开立 夏香娣 黄次来 柯松林 李素菊 刘成文
屠善法 龚根善 张素心 陈信定 戎成坤 密开明 郑信岳 何亚儿 柴振英 徐和英 王爱女 徐苏绒 陈忠国 袁家荣 周杏菊 周家兴 童信福
罗阿秋陈抱娣张德善
林伟岳 陈朝初 衢山镇(50名)林大旺 张来根 王福庆 黄成如 邱小龙 金庆良 费利菊 沈孝根 张国品 缪根富 郑英华 唐富宁 叶志清 戎根庆 郑贤芳 刘信炳 张永水 戎正伦 金云龙 邱阿宏 陈彩球 吴安能 钱谱彪 姚安庆 李阿善 龚志南
袁全胜 张永康 洪志成 金孝根 叶 青 俞松根 任忠法 毛双月 王清甫 姜菊利 张永根 戴全林 沈阿章 张姣娣 金银朝 蒋德仕 郑凤菊 王忠庆 刘善炳 方显治 敬老助老爱心家庭(10户)
俞松年家庭 高亭镇育才社区 刘腰女家庭 高亭镇南浦村 陈禹苗家庭 东沙镇桥头社区 郑怀兵家庭 东沙镇司基社区 金彩儿家庭 岱西镇海山社区 姚亚芬家庭 岱东镇涂口社区 金珠绒家庭 长涂镇长西社区 樊和来家庭 秀山乡三礁村 吴仕平家庭 衢山镇皇坟社区
李开平家庭 衢山镇幸福社区
李香球 鲁忠绥 刘正德 方阿春
第二篇:老有所为 乐于奉献
老有所为 乐于奉献
---记老年志愿者李保生事迹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苏东坡有句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在时间、空间两大纬度中都是非常渺小的。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把“三个代表”作为自己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使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仍然能够保持和发挥党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退而不休,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北街街道西街社区的李保生同志,现年74岁。居住在小区里23年了,他义务为小区居民服务了23年。1992年退休后,他更是白天晚上的离不开门卫室,白天他在小区门口摆了一个修车摊,义务为周围和过往的行人修自行车。利用空闲时做义务清扫员,晚上做义务更夫、保安员。他总是这样说:“做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对得起自己誓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几年来他将整个身心奉献给了小区,23年如一日,不辞辛苦,为小区搞卫生、通下水、保平安。微波小区建于九十年代,有居民23户,60多口人。虽然是老式小区,但是走进这个小区就会发现,虽然破旧,但是很整洁;虽然没有绿地,门口却有小的盆花和绿色植物;虽然没有豪华的活动场馆,但却在门口有一个木质的象棋桌和小凳子,供居民娱乐时享用。这些都是李保生为居民准备的,小区处处都充满了温馨。谁家门锁坏了,找他;谁家下水堵了,找他;谁家电线故障,找他;谁家水龙头坏了,找他,大家都戏称他为社区的“110”。就连其他小区的居民有事也爱找他。23年来,李保生为了改善小区的环境,自己掏钱为小区购买了清扫用具几百把。为小区做义务保安抓小偷负过伤,保护了居民的财产安全金额达到几万元。有一次,有居民反映说四单位六楼有可疑人员,他报警的同时,自己先去了解情况,正遇上小偷在入室行窃,他大声制止,并苦口婆心的劝导,小偷转身拿走了所窃财物逃走,他紧追其后,小偷被他逼到了死角,气急败坏地拿出匕首,向他刺去,要不是他反应快,警察及时赶到,他的生命就会有危险。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击退他义务为居民保家护院的决心。为此,也受到了坏人的报复,门卫的玻璃经常被打碎,为了居民的利益,他不顾个人安危,他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小区居民,在他的带领下,小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提升。大家逐渐都能自觉维护小区的环境,好人好事也屡见不鲜。
扶贫助困,奉献爱心。做为党小组长的他,带领西街社区第一党小组的党员同志扶贫帮困,虽然他自己并不富裕,但仍然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帮助。如:小区里住一位小儿麻痹症的患者董国良,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母亲去世,一个人独居,无人照顾,他每天都会上楼去看他有什么需要的,帮他买菜,买米,买煤气,小董时常看着李保生,流下感激的泪水,在他的思想的感召下,小董于2010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社区组织的捐助活动中,他每次都积极的参与,捐款捐物。
以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小区居民,居民的观念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小区居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李保生同志又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为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人际和谐的小区而奋斗,他仍然一如既往的做他喜欢做的事,他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李保生,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人,一个为了入党时的宣誓而无私奉献的人,一个永远受人尊敬的人。
第三篇:2013奉献奖
奉献奖评选方案
一、目的为了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鼓励员工将亲属、伴侣等介绍到公司就职,特设立奉献奖。
二、原因阐述
目前公司员工构成中,夫妻均在公司服务的30对,计60人;父子(女)、姐妹(兄弟)在公司服务的13组,计32人。以上人员由于亲友均在公司服务,其稳定性极高,服务期较长、做事踏实,并通常能介绍其他亲友到我公司入职,为公司的发展和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石。
对于公司来说,人员的稳定代表了发展的稳定。在目前普通员工缺乏,特别是技术工种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捆绑的形式,既有利于人员的稳中求发展,而且因为亲属关系的存在,亲属成员之间对新进亲属的培养与心理辅导、环境适应方面会较一般同事关系更加努力,从而在引进新人才、留住新人才方面,能提供极大的助力。
三、适用范围
夫妻、父(母)子、兄弟姐妹在公司就职的四、名额设定
奉献奖:凡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在公司就职的,均可评选;伴侣子女均在公司就职的,按父(母)子(女)发放,不重复发放奖金。夫妻携兄弟(姐妹)在公司就职的,按兄弟(姐妹)发放,不重复发放;
四、奖金设定与奖金发方形式
凡直系亲戚或夫妻在公司就职的,每人发放100元。
该奖金年终以现金形式发放。
拟定:孙吉生
批准:
第四篇:老有所为 奉献爱心XX先进事迹5.20
老有所为 奉献爱心
――XX县“老有所为”先进XX推荐材料
X县X镇敬老院2009年批建的民生工程项目。敬老院占地面积18.5亩,房间130间,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入住老人104人。于2010年4月开院入住。几年来都被市县民政部门评为先进敬老院,县里多次组织乡镇有关人员在此开现场会、观摩会。敬老院内道路、花园、健身场、菜园鱼塘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鲜花满院。老人们在此生活舒适,快乐。个个喜笑颜开,安度晚年,当问起老人们在敬老院的感受时,老人们无不高兴的说:“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我们的好院长XX同志。”
老有所为 热爱本职
XX同志19XX出生(XX岁),当过兵,教过书,19XX年任X庄村支部书记至20XX年。他无论干哪一行,都是干一行爱一行。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所在的村多年连续被上级党委评为全镇唯一的红旗支部。2009年X镇敬老院之所以选址在X庄,镇政府就是考虑X庄村的地利、人和。当时任X庄村党支部书记的XX同志在村干部任上即将离任,镇里就安排他参与敬老院建设的筹备和管理工作。他看到农村老龄化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决心在有生之年,为农村的养老事业做点工作。2010年4月,敬老院建成,开业那天,敬老院里锣鼓喧天,XX同志激动的热泪盈眶,并连连向镇领导表示说:“我一定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期望,干好工作。”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1年,他正式将党支部书记的位子交给了年轻同志,全身心的投入到敬老院工作,几年来,他把家也搬到了敬老院,与老人们同吃同住同乐,整天忙个不停,从没有休息过,老人们都说:“X院长是俺们的亲人,为我们真是操碎了心。”
搞好管理 争创一流
面对100多名老人,如何搞好管理,达到和谐团结欢乐祥和,这是XX同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入院老人身体状况不一样,智力状况不一样,想法各异。处事情况有差别,为了发挥他们的特长,XX成立了院管委会,经民主讨论制订了规章制度,要求大家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成立了生产组、伙委会、财务管理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天按时起床作息就餐。对个别智障老人和行动不便老人,由身体好的负责搞好服务,互相照顾。院内有菜地5亩,养鱼塘2面,一边是观赏鱼,一边是食用鱼,由生产组负责种菜养鱼,每天组织有劳动能力的院民劳动二小时,对参加劳动的老人按劳计酬给予补助,资金从自产蔬菜自给剩余出售收入部分解决。更让老人们心情舒畅的是。通过轻微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价值,而且还锻炼了身体,活动了筋骨。为了增加敬老院收入,他们还在院外租地三亩,种上五谷杂粮和红芋蔬菜等。老人们在一齐住长了,有时也有个言差语错,磕磕碰碰的,XX只要发现不团结的苗头就及时做工作,找清原因,对症下药做好思想工作,该批评的给予批评,该解决困难的解决困难。个别闹别扭的老人都说:“X院长都是为我们好,我们不能闹不团结了,不给X院长添麻烦了。”慢慢的不团结的现象很少发生,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如一个大家庭,每天说说笑笑,看电视,下象棋,欢欢乐乐,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真诚服务 奉献爱心
XX同志自当敬老院长以来,他把整个心思都放在了老年人身上,他一有空就琢磨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如何迎合他们的需求搞好服务。入院老人有男有女,在一起生活长了,个别丧偶男女老人慢慢产生了互爱之心,但这些人受 传统思想束缚不好意思表白自己的想法,X院长是个有心之人,他揣摩透了这些人的心思,他给这些人建议摒弃封建思想,合法大胆掌握自己的生活命运,目前,有两对老人X院长正在给撮合中。XX村XXX老人自入院以来,因身体不太好,有冠心病,XX每天都要到他房间聊天送饭,有一天夜里,他突然发病,X院长不顾天黑路远,亲自骑三轮车把老人送到XX大医院,陪病人吊水一夜,直到脱离危险,XXX老人感动的说:“我虽然无儿无女,共产党和X院长就是我的亲人。”五保老人XX智障,有一天请假说去教堂礼拜,一天未归,XX同志非常着急,立即组织人员查找,联系周边可能去的地方,并带车到周围寻找,最后将这位老人找了回来。为了让老人吃的舒适,XX经常给他们调剂伙食,亲自给老人们打饭送菜,和老人们一起就餐。为解决老人们的洗澡问题,他借钱安装了太阳能,对行动不便的同志,XX亲自端水搓澡。老人们都说:“老了福又来了,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
在XX同志的努力下,敬老院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申请入院的人也越来越多,周边乡镇也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但X院长并不满足。下一步,他还要继续扩大敬老院的规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农村养老工作不断发展,为美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把XX镇敬老院建成碧水蓝天爱满园,白发红颜乐悠闲的敬老场所。
第五篇:“老有所为”“敬老好儿女”双奖会发言稿
“老有所为”“敬老好儿女”双奖会发言
稿
我和丈夫1988年4月结婚,婚后一直同婆家父母一起生活,家中还有个近90岁的姥姥和我的一岁多的孩子。我们家里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很爱我丈夫,也很爱这个家。自结婚以后,三位老人就把我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处处关心我,我生活在这个家就同生活在自己家一样,一点也不生疏。家里三位老人年纪较大,身体又不太好,我觉得孝敬老人是应尽的责任,所以买菜、做饭、搞卫生这些日常家务活,我就尽可能多干,使三位老人心情舒畅、身体健康,这样我上班可以安心工作,下班生活愉快,基本做到了生活家庭两不误。
平日家里买菜、做饭是非常繁琐的事情。由于我工作单位和家距离远,乘车要一小时,这样就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每天早六点半离家,下午五点半到家,到了冬天两头不见太阳,婆婆的腰不好,不能提重东西,我就利用午休时间在单位附近采购青菜和副食品,尽可能合理的调配。下班回家,婆婆基本已准备好主食,我就准备做菜,我考虑老人白天要带孩子,还要干点工作,也没时间和精力在早、午饭上,我就晚上做菜时多做些,留出一部分,让三位老人早午餐吃,使三位老人吃的好一些,我这样做虽然很累,但看到三位老人愉快的笑脸,也就不觉得怎么累了,心里还很高兴,越做越来劲。
我婆婆是个很贤惠的人,她关心我们每一个人,尤其对姥姥,特别关心,姥姥因年纪大了,手抖动,拿东西不方便,每次吃饭婆婆总是问清姥姥想吃什么,先盛出来让姥姥吃,如果我们的饭中,没有姥姥想吃的,她就再做给姥姥,从不耽误,每个人的饭都准备好了,婆婆才最后一个在饭桌前坐下,如果某种饭大家都喜欢吃,婆婆就吃的很少,我们让她多吃点,她总说:“我吃了很多”。言传不如身教,我学着婆婆尽量多关心三位老人,有次婆婆的腰疼病犯了,不能起床,虽然婆婆没有让我请假,我想丈夫在家也干不了什么家务事,就自觉请假回家照顾婆婆,上次婆婆又因血脂高,住院治病,我就主动担负起照顾全家老小的任务,中午,我和余兵轮流回来给小孩喂饭,每天往返两次,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照顾好家庭,看起来都是些小事,但做起来还真不容易。
公公退休在家,但有时晚上要去兼课,为保证公公在上课前能吃上热饭热菜,我都下班回家后,急忙先给公公做部分饭菜,让公公吃得舒舒服服再去上课,公公是个很慈祥的老人对我从各方面都很关心,按时询问我的工作生活情况,公公做一手好菜,有时中午他做了比较好吃的菜,总是给我们留出一部分,等我们晚上享用。公公喜欢在业余时间种地,我总是支持他。如有时间我就帮他干点地里的活,公公对我支持他种地很高兴,我帮公公干点活也很开心,我们配合的很默契。
在节假日或休息时间,我就抓紧时间给老人做点衣服,我虽做的不好,可婆婆总是高兴的说好。有一次婆婆第二天参加运动会,要件白衬衣,我连夜赶制出来。还有一次,婆婆要出去开会,我也赶制了一件新衣,婆婆穿上了很高兴,从今年四月我上班后,抓紧那点可怜的业余时间给姥姥织了件毛背心,给公公织了件毛衣,余兵的毛衣也快完成了,孩子的也都织好了,唯独我的毛衣一件也没织成。我在娘家是老大,理应家里的事也要多干,可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忙了婆婆家,就忙不了娘家,有时回娘家跟我妈说起来,总感到内疚,自从结婚后,帮妈妈干的事太少了,可我妈总是理解我,还经常嘱咐我在婆家要尽量多做家务,不要任性。让三位老人高兴,多关心他们,我为有这样知情达理的妈妈而高兴。
除了在吃穿上关心三位老人外,在其他方面也关心他们,今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婆婆在老干协会干工作,傍晚还未回来,这时外面正下大雨,我就抓紧时间做好饭菜,这时已六点半了,我让公公他们先吃,自己虽然也饿了,但想到婆婆还困在41中呢,饭没顾上吃一口,就带上雨伞和雨鞋去接婆婆。到了41中看到婆婆、黄老师、张老师他们饿着肚子还在工作,我很感动。
婆婆家还有两个姐姐,他们都结了婚,有了孩子。因为他们家里没有老人帮助她们照看孩子,有时赶到孩子生病,姐夫出差,就送孩子过来,不管姐姐、姐夫还是他们的孩子回来,我都尽量的同对待家里人一样对待他们,使他们没有异常感觉,有时两个姐姐和孩子同时回家,家里简直成了一团,我也感到很烦,但尽量掩饰自己的烦躁心情,同时也劝说余兵别烦,照顾好她们,等静下心来想想,这个家也是他们的家,就同我回妈妈家一样,就为当时的想法感到内疚,通过我的这种做法,两个姐姐对我也很关心,三位老人非常高兴,全家都很和睦。
自从我生孩子上班后,白天三位老人照看孩子,我知道照看好一个小孩很不容易,对于婆婆来说,就更不容易了,(由于婆婆年轻时忙于工作,她的三个孩子都是姥姥带大的)为了孩子,婆婆吃了很多累,她还要做好老干协会的工作,所以我就尽量多做家务,买菜、做饭由我干,夏天下班后,头顶烈日提回一大包菜,有时真有点筋疲力尽了,可一想,婆婆在家看孩子也不容易,休息一会就又有了干劲,由三位老人带的孩子非常健康,我和丈夫工作非常安心,只要我们有时间,总是自觉多带孩子,使老人有休息时间,前几天,我去济南学习一个星期,回来看到孩子很好,我很感动,我从心里感激三位老人。我生来急性子,犟脾气,心里怎么想,就要怎么做,有了主意,谁也改变不了,且说不听,有时为一点小事,就要跟婆婆或姥姥争争,一争起来就不管什么态度了,事情过去,也就没事了,婆婆脾气好,从来不计较,姥姥更能原谅我,有时我和同事们聊天,我都从心里说,我的婆婆真好,我有个好婆婆。
以上都是我应该做的家务事,这次受到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奖励,自己感到做的还很不够,今后我还要进一步发扬我国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使三位老人能愉快的安度晚年,争做一名敬老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