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

时间:2019-05-13 04: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

第一篇: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

论“老有所为”与社会发展

人过五十网 来源:本网 发表时间:2006-05-24 16:52:00

作者:蔡树立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在步入高龄后,写下的这一名句,唱出古往今来有所作为老者的共同心声,也反映出他们至老仍然渴求参与社会发展,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前途的愿望。

世界的历史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明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提高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又利于人类寿命的延长。时代的车轮进入21世纪,当“全球行动,迎接人口老龄化”呼唤的时候,中国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也遭遇“银发浪潮”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步入小康又受到“冲击”,是困惑不安,还是迎接挑战,作出回应与对策,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老有所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年社会成员

年龄各阶段,有人比喻说:童年像个梦,少年像首诗,青年像篇散文,中年是一部小说,老年则是本哲学。的确,人们步入老年,知识的积累与沉淀,阅历的丰富与加深,掌握到一定的人生哲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年逾古稀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就总结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参见《论语》·为政篇)。就是说:到了老年,辨别能力会更强,言行和办事,一般不超越规范。人到老年,身体稍健,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未减退,所以古人说:“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老树春深更著花”。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个就是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前,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高度科技化与高度智能化。即应有最新的科学理论作为其知识基础,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作为其生产手段,生产流程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产品越来越走向高智能化。在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掌握科技的生产者便成为重中之重。现实的情况却是:高新技术人才全球都有空缺。以人才密集的美国硅谷为例,半导体产业的职位空缺近30万个。硅谷近20万技术人才有6万来自中国。而我国名校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有70%以上去了美国。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996年披露:高素质人才在上海市仅占0.48%,日本则为5.96%,韩国为2.24%,美国为1.48%(参见《上海老龄科学》1996年第2期)。面对着科技人才频繁流失和空缺严重,国际社会认识到挖掘老年人才的重要性,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全社会条件的改善”(参见2002年4月8日《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

老年人,在中国特别是老年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愿不愿参与和能不能参与却存在着一些现实的思想误区。第一,有“不与青年抢饭碗,增加就业压力”论。其实,抢饭碗的事并不存在。因为持此论者错把“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混为一谈。在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劳动力的供过于求,而科技人才却严重地不足。在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和教育。我国现有科技人才约2900多万人,在中青年科技人才遇到空缺时,起用老年科技人才(离退休科技人员约500余万,占总数的17.3%)是个好办法。因为其存量大(有500余万)、增量快(每年有近百万人退休)、适应强(无须再培训就可适应)、对企业受益深(直接产生效应和效益)。成本又低,见效又快,何乐而不为呢?第二,有“少提‘老有所为’,多谈‘老有所乐’论。老年人身体欠健康或亚健康,多搞‘老有所乐’是可理解的。对健康的老年人及其知识分子来说,为什么不鼓励他们‘老有所为’呢?说白了,无非是害怕他们参与发展,影响了现职人员对发展成果的分配。的确,发展的成果主要是满足现职人员的需要,不能满足现职人员需要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动力。事实是与现职人员相比,离退休老人已存在着“收入差”,他们参与发展,正是想融入社会以缩小点收入差距,改变其‘弱势群体’的地位,这正是一种“积极养老”观,为什么不予以支持?第三,“推动发展是在职人员的事,退休人员靠边站”。离退休者持此观点是把自身游离于社会发展之外的片面看法,不关心和不热爱参与,不融入人群,“共享”成果从何而来?在职人员持此观点,则是一种年龄歧视的偏见。他们忘记了老年人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社会中介,对中青年的传、帮、带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延续、发展在人际之间活动的一条生命线,缺乏这根线,一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人是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基本前提,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庄严地重申:“21世纪仍然需要老年人”。他指出:“我们必需设计一个老龄问题行动计划,以适应21世纪的现实情况”。计划目标的第一点:“通过提高他们在社会发展活动中的参与率,更好地发挥他们无价的才能和经验”。

二、“老有所为”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具有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这不仅因为老辈有哺育、扶养后辈之恩,也因为老者曾有所为而具感召与鼓舞的魅力。即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子始也’。后辈应“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即难道不去思念自己的祖先,弘扬他们的功德吗?孔子自身就是‘老有所为’的典范。他在54岁时就任鲁国的司寇,在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中不畏强齐的肆虐,维护了国君(鲁定公)的庄严,而获得了声誉和好评。由于“礼崩乐坏”,其政治主张和抱负不能实现,在离职后用14年时间周游列国,又未能如愿从政。从68岁起整理古文献,编纂和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大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教育事业,也为中华古文化保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他至死都参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如其自己所概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姜子牙八十遇文王,就开创了‘老有所为’的先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激烈,为图霸业而抢夺人才,当人才流失或出现断层时,起用老者或耆宿就时而发生。孔子也属临老重用之列。史书记载,汉唐以降,乃至明清,这两千余年间,在“文治武备”之中,‘老有所为’的突出事迹不断出现。如西汉宣帝时,西北羌族入犯,年逾七旬的武将赵充国请战御敌,终获胜利,史书称:“先零(西羌首领)叛汉,充国颓龄请一行”。唐太宗与年逾七旬的宗正卿李百药非常投合,常在一处议事赋诗,称赞他“身老才壮,齿宿意新’。宋至明清,历朝都允许高龄者参加科举,中举后同样授予官职,委以政事,排老、贬老都未纳入正统。最值一提的是东汉末年的曹操(155—220),在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国家动荡的危境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中原,统一北方,战功卓著。临近老年时,他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篇,留传至今,仍是“老有所为”最具代表的感叹!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我们的干部离退休制度尚未最终确立与完善的时候,许多党政高层领导都在年迈期间为国操劳,仍然以非凡的智力和杰出的决策作出惊世之举。毛泽东同志在年近八旬的时候,“以小球推大球”,迎来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风云突变,新中国被请进联合国的大门。周恩来同志年逾古稀之后,在十年“文革”**中力挽狂澜,不时地拨正航向,避免了各种各样的内政外交危机。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75岁高龄之后,连续十五、六年以惊人的远见卓识提出和指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震惊世界。我国党的第三代领导人也大都在步入老龄阶段后继续为国筹谋。正如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所指:他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确,他们坚持执政为民,使近13年(1989-2002年)成为国力提升最快,人民受益最多的13年。可以毫无愧色地向世界宣称:我国领导人创老骥伏枥最光辉的范例。

诚然,全球的社会精英中老有所成者也比比皆是,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众多学者,成名大都在花甲之后。今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学者:68岁的丹尼尔·卡恩曼、75岁的弗农·史密斯分别用认知心理学介入经济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传统的经济学,成为创新研究经济学的先驱。国际社会众多的精英进入老年的继续奉献,同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推波逐澜。

三、营造环境,完善措施,为老年参与发展牵线搭桥

今年9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世界老龄亚太地区后续行动会上,我国民政部副部长兼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宝库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离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约有500万人,其中70%的老年人在70岁以下,而且身体尚好,愿为社会再作贡献”,“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拟组织‘老年知识分子援助西部行动”。这说明在中央的直接关怀下,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正在有序地进行。在500人之外,同样也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为使老年参与有序地运作,营造环境,完善措施,牵线搭桥是当务之急。

第一,要用舆论的力量使全社会认识老年参与发展的重要童义。国际社会动员组织老年参与发展主要是为变老龄化压力为动力和扩大社会的“共享”面。中国重视老年参与发展还具有实施“科教兴国”的意义。据有关资料数据表明:1990—199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员仅占3.5%,约661万余人,而初中及以下劳力则占82%,即达1.55亿人。悬殊之大,非同一般。另据中办、国办印制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05年我国具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的各类人员应达到8,350万以上。而在2000年底,同类人员仅有6,360万人,差额达1,990万人。虽然会有高校、职校连年的扩招,但差额的弥补不是一时能够完成。可见,在我国组织老年人才参与发展并非权宜之计,具一定战略性考虑。从弥补差额来看,它是保证我国人才队伍能适应“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从面对人口老化的挑战来看,它是缓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关键一着:从发展老龄事业来看,它通过“老有所为”,带动“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学”、“有所教”和“有所乐”,使“六个老有”全部盘活,老年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从对老年人自身来说,参与了发展,“孤独感”、“落伍感”、“差距感”将逐步消失,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老年人才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再做贡献,岂能把它作为“额外负担”,视为“不合理要求”?

第二,要完善涉老的法规与措施,为老年人的参与发展提供方便与服务。1996年制定和颁布的我国《老年法》对“参与社会发展”有明确的规定,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这些规定和规范还应制订新的细则来补充与完善。比如,对老年人的参与发展,如何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加强组织管理,如何获得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怀,应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和措施。老年人的办学、办班、创办经济实体,要房要地要材料设备,主管单位以及金融、工商、税收等有关部门如何进行“涉老”的倾斜,给予优惠贷款、减免税收、廉价租赁房屋和优惠的经济提成,也需要行文和逐步到位。在创造条件,优化软环境方面,能否对老年人实行“三建”: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方便用人单位咨询、挑选;建立老年人才交流中心,充当媒介,促成供需见面,建立老年科学研究基金,为老年人从事创新研究、学科转型、开拓新领域提供资助。这一切,都需要考虑和进一步明确。

第三,在高校建立和完善老教授协会组织,实施专业性老年入才管理和调配,分负其责,共促发展。中国老教授协会已建立17年,省市老教授协会正在纷纷建立,高校还未普及。其原因是怕老年性群众组织过多,出现重复与矛盾。其实老教授协会主要任务是团结、组织老教授、老专家为实施“科教兴国”建言献策,组织老年人才以咨询、培训、技术交流、成果转让等方式参与经济建设。它能实施专业性管理和调配,是一般老年协会组织难以取代的。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参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21世纪需要老年人,知识界的老年朋友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老牛应知桑榆晚,迎着红霞自奋蹄!

第二篇:论现代社会发展专题

直接依据主题拟题,就是运用简洁、凝炼的语句概括出文章主题,并以此作为文章标题。如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鲁迅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以及诸如《要珍惜时间》,《知识就是力量》,《勤能补拙》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直接依据主题拟制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主题的表述形式,它具有明快、朴实的特点,便于读者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章主题。一般议论文和应用文较多采用这种标题形式。这种拟制标题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主题法”。

间接依据主题拟题,就是通过设问或比喻、象征等手法,在标题中间接地表现和传达文章主题。间接依据主题拟题的方法主要有“设问法”和“比喻象征法”两种。所谓“设问法”,就是以提问题的形式来拟制标题,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如列宁的《怎么办》,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承包后对“多余”的职工怎么办?》,《我们应向先进人物学什么?》等,都是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采用设问法拟制标题应该抓住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并为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或是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重要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起人们思考和阅读的兴趣。所谓“比喻象征法”,就是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拟制标题。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肖凤的《豆牙菜和小松树》,鲁迅的《朝花夕拾》,秦牧的《艺海拾贝》等,都是用比喻象征法拟制的标题。这种标题形象生动,给人的印象深。拟制这种标题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词汇。

间接依据主题拟制的标题,虽然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但它与主题的关联却是十分紧密的。譬如采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其主题往往就是对所提问题的具体回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主题:志愿军战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就可以看作是对标题的一种具体回答。当然,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回答,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对主题的限定也并不是唯一的,但在作者的心目中,主题(即对标题的回答)却只能是唯一的,而且是先于标题而存在的。标题不过是作者为了强调主题,引发读者思考而设计的。又譬如,运用比喻象征法拟制的标题,有时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其主题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形式。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标题的实际含义是:革命力量虽然暂时弱小,但终究是会胜利的。而这正是此文的主题,标题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象化的说法而已。依据文章的课题

依据课题拟制标题,就是运用简炼的语言点明文章所要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如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向题》,谢觉哉的《论“同甘共苦”》,叶圣陶的《谈阅读教学的目的》等,就都是依据课题拟制的标题。依据课题拟制的标题可以使读者明确文章所要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文章的内容范围进行限定。这是一般理论文章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标题形式。这种拟题方法可以简称为“课题法”。依据文章的材料

依据材料拟制标题,就是把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的主要材料的名称拿来作为标题使用。这种拟题方法可以简称为“材料”。因为材料的种类较多,所以这种拟题方法也比较复杂但常见的有以下七种:第一,以材料中的主要人物为题。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巴金的《廖静秋同志》,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第二,以材料中的主要事件为题。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楚庄的《清代的文字狱》,都德的《最后一课》等。第三,以材料中的主要景物或事物为题。如贾平凹的《丑石》,杨朔的《香山红叶》,冰心的《小桔灯》等。第四,以材料中主要人物活动或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概念为题。如叶圣陶的《五月册一日急雨中》,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以及《当„„的时候》等一类标题。第五,以材料中主要人物活动或主要事件发生的空间概念为题。如徐迟的《祁连山下》,沈从文的《天安门前》,孙犁的《山地回忆》等。第六,以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事物的某个局部细节为题。如朱自清的《背影》,巴人的《况钟的笔》,秦牧的《巡堤者的眼睛》等。第七,以文章开头用来引发议论的某一具体事物为题。这种拟题方式大都采用“从„„说起”式的惯用写法,如鲁迅的《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夏衍的《从点戏说起》等。这种拟题方式大都适用于以渐引法开头的议论文。

一般记叙文的标题比较多地采用“材料法”来拟制,因为记叙文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叙述和描写来加以表现的。另外,这也是记叙文所具形象性的特点在其标题中的体现。

二、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拟制标题的方法

拟制标题除了直接采用上述基本拟题方法以外,还可以在上述基本拟题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以使所拟标题更加新颖、多样。

拟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主要有以下九种。

1、引用法就是借用俗语、名言或他人诗句等现成的语言材料来拟制标题。引用法分直接引用和变形引用两种情况。

直接引用,就是把引用的语言材料不加改动地直接取来作拟题之用。如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铁公鸡—一毛不拔》,廖沫沙的《教然后知困》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直接引用比较简单,无须多说。变形引用则非常复杂,需要着重谈谈。

变形引用,就是把引用的语言材料经过加工改造,然后再作拟题之用。变形引用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又可分为“反叠式”、“悖论式”、“谐变式”、“镶嵌式”等不同形式。

反叠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其他文章标题、俗语等进行反面重叠,造成一种反叠式的标题。如蒲鲁东曾写有《贫困的哲学》,马克思便利用它写了《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这就是反叠式变形引用。此外,诸如《“回头浪子”帮助浪子回头》,《伯乐相马与马相伯乐》等,也都属于这种形式。反叠式变形引用,内容上可以使标题产生新意,给人以新奇而幽默的感觉,形式上给人以对称的美感。

对常见的俗语、名言进行加工改造,取其反义而用之,形成一种貌似荒谬却又隐含着十分新颖而深刻的意义,这种引用方式叫“悖论式变形引用”。例如“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一般是用来讽刺那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一位作者在介绍华罗庚赴美讲学的一篇文章中却拟用了《弄斧必到班门》这样一个标题。为什么呢?因为华罗庚赴美讲学计划讲十个数学专题,为了与美国同行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学术交流,他决定在美国各大学所讲的专题必须是该大学科研中的长项。华罗庚戏称自己这是“弄斧必到班门”,此文作者便取之为题。你看,这个标题与“班门弄斧”的本义正好相悖,却又含义深远,切合于文章内容。此外,诸如《近水楼台不得月》,《曲高未必合寡》,《要有“知人善免”的勇气》等,也都属于这种形式。

谐音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语言的同音现象,将引用的俗语、名言中的个别字词加以替换,造成一种同音异义的语言效果,这种引用方式就叫“谐音式变形引用”。例如1987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的苏泰的文章《学而优则“侍”》,标题显然是从《论语·子张》中的“学而优则仕”一句变化而来。原来此文主题是赞扬大学生勤工助学,放下架子,课余时间去咖啡厅为顾客服务。此外,如《以“职”论价》与俗语“以质论价”谐音,《爱“才”如命》与成语“爱财如命”谐音,这些标题与原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另出新意,醒人耳目。

镶嵌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俗语、名言、古诗词等原有的语句框架,选择一些切合于文章内容的字词填嵌其中,使其另生新意。例如,有篇新闻报道,标题是《助人何必曾相识,精神文明谱新歌》,其中前半句显然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将“助人”二字填嵌其中,便有了新的含义。又如有一篇市场调查,标题为《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显然,这是袭用了宋代诗人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将“贱”、“贵”二字填嵌其

中,也使标题陡生新意。

变形引用虽然方式各异,但都能巧妙地利用俗语、名言及古诗词广泛的传播效应,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颇含新意的感受,推陈出新,为我所用,使文章标题更具魅力。

2、叠加法所谓“叠加法”,就是在他人文章或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以其相同的写作手法写成文章,其标题往往是以相同的语句叠加而成,故称“叠加法”。运用叠加法拟题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利用他人有关“批评”或“批判”而拟制新的驳论性文章标题。这种标题常常拟为《关于„„批评的批评》,这种标题有时也可采用多重否定的形式,但常见的是双重否定形式。此外,诸如《关于启示的启示》,《对于“笑话”的笑话》等,也都是采用叠加法拟题的一种形式。

3、对偶法就是拟题时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以表达相关、相联或相反的意思。例如《半月谈》评论员文章《尊师重教,育才兴邦》(1985年第3期),其标题就是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此外,诸如《运用综合技术开拓未来世界》,《高价水泥一斤不卖计划指标一袋不少》,《卖债券支援国家建设得奖品为您增添喜悦》等,也都是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标题。

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标题,两个句子或词组的意思彼此补充,相互映衬可将文章内容达得更加深刻、鲜明,而且朗读起富有节奏感,能增强标题语言的艺术性。

4、活用动词法文学作品描写人物之所以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行为动作来进行描写,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拟制标题也可以采用文学作品描写人物的这种方法,根据文章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动态性的词句来拟制标题,着眼于一个“动”字,尽量把题目写“活”例如,有篇文章记叙一位公共汽车女售票员,正确对待一个无理取闹往自己身上吐痰的小青年,从而引起小青年自责的事。如果把题目拟成《售票员风格高尚,乘车人行为可耻》便很一般。而这位作者却不同凡响,将题目拟为《冷静擦去一口痰,微笑震动一颗心》,两相比较,后者就显得格外生动感人。又如有则通报批评某单位制定的服务措施只是挂在墙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标题是《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你看,一个“走”字,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平字生辉。

5、虚实结合法这是拟制双行标题所采用的一种拟题方法。大家知道,拟单行标题,作者既可以用平实的文字开门见山地把文章主题或主要内容直接传达给读者,直白陈事,实实在在,不需要任何修饰和点缀;也可以采用形象、含蓄的语句拟题,使标题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诗情画意,_引人遐思。两种方法虽各有干秋,但不免单调,而拟双行标题则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其中一行标题形象、含蓄,另一行标题平实、明快,这就是“虚实结合法”。采用这种方法拟制的标题,其正题一般多采用富有形象性、含蓄性的语句拟制,其作用在于揭示和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副题则采用准确、平实的语句拟制,它对正题具有诊释和限制的作用。例如,发表在《名作欣赏》1986年第3期上的朱炯强的文章:

一曲礼赞大自然的亘古绝唱

——谈《秋颂》的艺术魅力

和1995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上所载李进平的文章:

雄鹰从这里起飞

——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藏班

第三篇:无私奉献 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老有所为

——铁合社区志愿者路然个人先进事迹

在辽阳市白塔区铁西街道铁合社区,提起路然师傅,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是辽阳市优秀志愿者,在辽阳市很有名望。社区领导信任他,社区居民喜欢他。他热心公益事业,弘扬正气,老有所为。为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工作,为打造平安辽阳、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老年生活是健康多彩的,是十分成功的。

一、关心弱势群体,劝阻群众上访,为稳定社会做贡献 铁合社区地处市郊,大多数居民居住平房,并且居住着很多破产企业(原铁合金厂)的职工和家属。社区居民内的设施年久失修,存在着路灯不亮,公厕内没有电灯,马路下水道堵塞,路面凹凸不平等问题。为此,群众意见很大,曾多人想集体上访。路师傅劝阻大家,并积极配合社区找各职能部门协商,多次和他们沟通,先后解决了厕所内照明,路灯照明,南厂宅一水道堵塞,中场宅路面不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使居民群众体会到了党和社会的温暖,当社区居民走在平坦、明亮的马路上,非常感谢路师傅为大家做了一定的努力。

铁合社区15栋住着很多原铁合金厂的老职工遗孀,由于她们的房照没有更名,取暧费无人管,因供暖问题和热电

厂产生了矛盾,居民要在11月1日集体上访市政府,路师傅知道以后,积极劝阻他们不要上访,并及时和社区领导沟通,并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他说:“以前有工厂,现在厂子破产了,这些老嫂子们就剩一个人了,老哥哥都先走了,现在她们有困难,我替她们跑跑吧!”就是这样,他不顾自己有心脏病,多次到市、区供暖办(办公室在五楼),经过多次协商,终于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这些老嫂子们有的都感动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们说:“路师傅是个大好人,热心肠,有困难就找他,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帮助解决的。”通过他的努力,不仅避免了一次上访事件的发生,而且稳定了群众情绪,使破产企业的职工和家属感到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他们,有困难仍然可以找党和政府,一定会得到解决的。

二、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积极维护社会治安平时,路师傅经常告诫居民区的群众注意防火防盗,并经常在居民区内巡逻,防止偷盗现象发生。2005年5月,有一天,他在家听说7栋某家进小偷了,就急忙从15栋的家中跑到7栋,正好和小偷迎面相遇,面对持刀歹徒,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70多岁的老人,临危不惧,和小偷博斗,最终将小偷抓住送到瓦窑子派出所。被窃者非常感谢他。还有一次,在街上,当他看见一个女同志(锻压厂女工)的金项链被抢,不顾自己的安危,冲上前去协助,把抢劫者制服

送到市公安局。该女同志对这位素不相识、见义勇为的老人非常钦佩,几经周折打听,得知他的名字和住处,到家中致谢,这时,他的老伴才知道他在外边做了好事。就是这样,敢于坚持正义,弘扬正气,坚持向各种违法不良现象做斗争,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社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三、响应号召,热心公益活动,为民排忧解难 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各项号召,勇跃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每当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下来,他就带领社区文艺队(他是队长)积极配合党和各极政府进行宣传。几年来,他们参加了安全生产、交通法规、社会养老、卫生防疫,全民健身等宣传演出近百次,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2004年海啸灾情,他家捐款100元,还捐了很多衣物。2005年12月份,社区内化学厂住宅八户居民发生了火灾,他发现后,立即打电话给119,并积极组织附近的居民救火,使损失降到最小。灾后,他配合社区领导,积极组织居民捐款捐物,使受灾的群众非常感动。每当听说各地有灾情,有困难,他就主动给予救援和帮助。他常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才能体现我们国家的优越性。”不仅如此,社区内的居民,谁家有大事小情,他都上前帮忙。他是社区的民事调解员,每当得知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邻里纷争、家庭纠纷、他都耐心地做调解,并且以身作则。在家里,他和老伴关心儿女的生活和事业,儿子、媳妇也非常孝敬老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使家庭和谐,生活幸福。由于他的努力,使社区内的居民都互敬互爱,互相关心,和睦相处,到处是一片祥和的气氛。路师傅说,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我们要协助社区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为稳定社会做贡献。

四、热心老年大学的工作,关心下一代,为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尽职尽责

路师傅是铁合社区老年大学的常务副校长,自老年大学成立以来,他认真负责,组织了医疗卫生、安全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学习,在学习班上,老人们认真听讲,受益非浅。通过学习,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居民的素质。为加强法制宣传,增进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他组织了两次普法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使群众更加知法、懂法、守法。使每个人都争做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他还是铁西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当他发现谁家的小孩不上学,偷着吸烟,就和家长、老师联系,帮助改正。他关心困难儿童,每年的“六一”他都去看望孩子们,给孩子们带去钱,为有困难的孩子买笔和本。并在2005年的“六一”组织老年文艺队和孩子们共庆节日,使教育进社区,社区帮教工作开展的更好。

五、组建老年文艺队,创建文化繁荣型社区,增加居民 的凝聚力,为打造平安辽阳、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为丰富社区内的居民文化生活,创建文化繁荣型社区,在路师傅的领导下,社区组建了一支文艺队,几年来,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腰鼓、秧歌、说唱、歌舞于一体的近百人的文艺团体,这支队伍为繁荣群众的文化生活,稳定社会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在茶余饭后,社区的居民再也不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了,而是积极参加老年文艺队举办的各种活动。几年来,他们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种文体比赛,这支文艺队伍登上了中华演艺广场的大舞台,登上了辽阳剧院的大舞台,登上了电视台演世大厅的舞台。组织了近百人参加的白塔区举办的“庆五一劳动者之歌”的大合唱比赛,参加了白塔区“和谐之声”的文艺演出,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文艺队的发展壮大,路师傅尽了心血,为筹措文艺队活动资金,他多方奔走呼吁,使周边企业给文艺队在财力上给予支援。每次的演出,路师傅的老伴身体不好,不能同往,但都站在社区门前,目送、预祝演出成功。当取得好的成绩,她和大家一样分享快乐。文艺队里大多数是女同志,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几十个女人呢!因此难免有意见、闹不和,每当矛盾发生,路师傅夫妻俩都耐心地做调解,不厌其烦地规劝求大同,使这支文艺队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

为了更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路师傅为大家筹措资金,组织了旅游,去年游览了汤河水库、朝阳山,今年又组织去了沈阳世博园。很多老年人都说,儿女们都不愿意带我们去,可路师傅领我们去了,真是“世博园一趟,心情舒畅。”

现在,社区文艺队不仅能表演腰鼓、秧歌,而且还能举办两个多小时的专场文艺演出。在他的努力下,文艺队越办越好,铁合社区也被评为白塔区的文化繁荣型社区。这一切都离不开路师傅的辛勤工作,离不开他老伴的热心支持。

热心公益事业,弘扬正气、无私奉献、老有所为是路然师傅夫妇的行为准则,他们正在按着这个准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正在为打造平安辽阳,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余热,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老有所为先进事迹

老有所为

退休老人袁红霞同志,女,现年58岁,高中文化程度。原三五一九厂一名普通职工。

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从原单位退休后,坚持老有所为,继续服务社会奉献余热。自2008年初被幸福社区选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后,能勤勤恳恳的工作,一心一意关爱老人,积极为离退休老人服务,其突出事迹如下:

袁红霞同志与社区志愿者一起,每月固定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并把他们的血压值记录下来,建立健康档案,时刻关注身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同时积极宣传健康养生知识,把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广到老年人的生活中去。

身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袁红霞经常与身边的老年朋友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为了排解老年人生活寂寞,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袁红霞时常为老年朋友组织各种活动。例如在去年10月1日国庆期间,组织老年人在绿城广场进行晨练,来纪念这个美好的时刻。当天在场的老人的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他们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所以才有时间进行锻炼,他们经常用以前的事情来教导他们的子女,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

袁红霞同志还积极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参与组建了社区老年文艺队,大家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其乐融融,周末假期还为附近的居民进行文艺表演,将欢乐带给大家,展现了社区离退休人员的精神风貌。

第五篇:老有所为工作情况汇报

老有所为工作情况汇报

老有所为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河口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六个老有'目标,着力开展老有所为工作,努力推动全区老龄事业健康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老有所为工作基本情况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发挥余热,释放潜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组织引导和政策推动,老有所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强工作机构建设,为老有所为提供组织保障。河口区共6个镇(街道),187个村(居委会),30个城乡社区;全区共有老年人(不包括油田和济军基地)15557 人,占人口总数的 15.6 % ,生活老龄化已达到较高的程度。为了积极应对日趋严峻的社会老龄化形势,让广大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余热,有所作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我们把工作机构建设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为老有所为提供组织保障。全区各镇(街道)、村(居委会)建立了老年人工作委员会,区直部分单位也建立了相关组织,镇(街)村(居)两级老工委组织达187个,专兼职人员650余人,其中 400名工作人员为老年人;以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为平台,在全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5个,注重发挥好党支部在离退休干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些基层老工委组织、老干部党支部及参与其中的老同志,在组织带领广大老年群众积极参加社会管理社会服务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实现自我价值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退而不休,为政府决策和经济建设建言出力。老年人社会阅历深,他们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部分老年朋友虽然从原来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其身智状况良好,精力较为充沛,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愿望还十分强烈,还有较大的潜能待于释放。老年朋友有愿望,政府社会有需要,针对这一实际,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各级老龄工作部门,为有效保护和调动老年同志的积极性,畅通建言渠道,营造干事氛围,为他们实现老有所为愿望提供了方便,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部分老年同志在为政府建言和参与经济活动方面,带了好头,献了良策,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共征集老干部建议80余条,采纳15条,这些建议对河口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户镇部分退离机关工作岗位的老同志,重点围绕滨海经济发展以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提建议、献计策,当参谋。近两年,他们的10多项意见建议得到采纳与落实,有的建议在有效解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的建议在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滨海经济决策时得到重视。还有一些懂经营、会管理、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咨询,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有的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优势,积极宣传河口招商引资政策,联系介绍外地客商>投资河口,兴办实业。这样的情况和事例还有很多。

(三)夕阳正红,乐为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区镇(街)两级关工委经常性地组织'五老'人员,深入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他们从小就要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刻苦学习,不畏艰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成长为建设伟大祖国的有用之才。区镇(街)老龄部门组织发动这些老同志到集市、到村庄、到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健康义诊、文化下乡等活动,及时把科技文化知识、健康知识送到了群众中去,满足和解决了一些群众所盼所需,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思想文化传播,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但有充分发挥作用的区关工委、区老年大学、区老年体协等组织,还涌现出了王树雨、杨海田、韩荣华、陈兴俭、张成儒等一些模范典型。这些老同志以他们勤耕不辍的精神,对老有所作为意义给出了很好的诠释,为广大老年朋友继续发挥余热老做出了榜样。区关工委积极作为,注重加强对青年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下一代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各类科普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动员社会各界扶贫助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开展网吧督查,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仅2014年,区关工委已组织'为老'报告团进学校报告会14场,覆盖全区主要中小学校,受教育学生2000余人。老年体协以打造'五种精神',做好老年体育工作为使命,积极实施'一百个特色活动品牌,一百只活动动队伍,一百个三星级以上活动站点'为内容的'三百'工程,推进全区农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新户镇的王树雨老人自费购置了部分种植养殖类、科普类、法律类书籍,建立起了农村书屋,义务向农民朋友开放,做起了农村文化传播者。杨海田、陈兴俭、张成儒等老同志热心于>文史资料收集、文学创作和史志编纂,他们利用生活之余帮助文化部门创作文学作品,帮助区直单位以及镇(街)编写年鉴史志,为繁荣我区的文化史志事业做出了有益贡献。孙玉英老人牵头组织起了河宁社区'夕阳红艺术团',自己任团长。十多年来,'夕阳红艺术团'在孙玉英老人的带领下坚持排练演出,送文艺节目到广场、到社区、到学校,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

(四)老骥伏枥,'银龄志愿服务'生机勃勃。近年来,老年朋友们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越来越强,热情越来越高,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模范个人不断涌现,形成了老骥伏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态势。到目前,全区有各类老龄志愿服务组织及队伍 600余个 ,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年人约为1500余人,其中老干部'五老'志愿者368人,4名老干部志愿者受到省市表彰。(>本网网 >)这些老龄志愿服务组织和人员,主要围绕党和国家政策宣传、治安巡逻、民事调解、卫生保洁、义务护学、红白理事、义诊服务等诸多方面开展活动。这些组织和个人无私的奉献、辛勤工作,为村(居)社区的安宁、城乡环境的美化、居民邻里和睦、小学生临时管护、社会移风易俗、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发扬,值得全社会尊重。仙河镇渔村已退老支部书记带领部分老年同志成立了'夕阳红治安巡逻队',多年如一日义务巡逻执勤,维护了村庄良好的治安秩序。河口街道河宁社区的老同志张学武,在近六年的时间里,坚持清理小区墙上'牛皮癣'、拣拾花池路边垃圾、宣传环保常识,被社区居民亲切称为'环境卫士',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老同志也加入到了义务环保队伍之中。六合街道河安社区有一老局长'金牌调解员',在调解居民邻里矛盾纠纷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社区范围内哪里出现了矛盾纠纷,哪里就有'金牌调解员'的身影。自社区成立以来,'金牌调解员'已走家入户,多次成功化解居民矛盾和纠纷,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信赖和赞誉,并成为了群众的知心人。河口街道河宁社区有位万学芬老人,二十年前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位置上退休,退休后她不论是上街购物还是串门必带两样东西,听诊器和血压计,随时可为群众听诊检查,被居民称为'院长护士'.她还是河宁社区特色支部'永康支部'的负责人,她和曾在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一道,组织建立了'银龄医疗志愿服务队',坚持为社区居民宣传介绍健康保健知识,为群众健康查体。

二、老有所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努力,我区老有所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现实要求还相差很远,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当前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总体上看,老有所为的人员数量少,群众性组织规模小,整体效应比较弱。

(二)对老有所为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到位,老有所为的社会关注度不够,一些学有专长的老年人没能真正融入人才队伍之中。

(三)老有所为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四)实现老有所为的载体不多,缺少针对老年人的专业指导和>培训。

三、对当前老有所为工作的几点建议

依据当前老有所为工作开展情况,面对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做好老有所为宣传工作,搞好典型带动,提高社会对老有所为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二)积极宣传老有所为的重要意义,搞好典型带动,不断拓展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领域和范围。

(三)充分发挥老龄组织的职能作用,增强老年人对资源的自我开发意识,鼓励引导低龄老年人从事产业活动,发挥余热。

(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老年群众老有所为的积极性。

(五)适度开展老年人专业指导和培训,增强老年人有所作为的能力。

下载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有所为发言稿(五篇材料)

    &#65279; 我和丈夫1988年4月结婚,婚后一直同婆家父母一起生活,家中还有个近90岁的姥姥和我的一岁多的孩子。我们家里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很爱我丈夫,也很爱这个家。自......

    老有所为先进事迹(合集5篇)

    篇一:老有所为事迹材料 玉溪市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集体材料 ----- 新平县委老干部局 新平县委老干部局现有干部职工8名,肩负着全县140名离休、县处级退休干部和10个党支部247......

    老有所为先进事迹材料5篇

    老有所为先进事迹材料(一) 新平县委老干部局现有干部职工8名,肩负着全县140名离休、县处级退休干部和10个党支部247名党员的管理、教育、引导、服务工作。近年来,该局认真贯彻......

    岱山县老有所为奉献奖

    岱山县老有所为奉献奖、老有所为奖、 敬老助老爱心家庭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老有所为奉献奖(16名) 老有所为奖(304名) 林通屿县老年摄影研究会沈关安县老年人体育协会黄均铭......

    老有所为的点滴体会123

    老有所为的点滴体会 提要:回顾退休后仍守望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发挥个人长项服务社会,有利他人;牢记党员誓词,多项社会兼职尽义务的点点滴滴,用行动来诠释“老有所为”的一些涵义。......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乔红娇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29班) 摘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很密切,两者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显示了很重要的作用......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宗教维系着氏族社会的秩序,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最初社会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宗教一方......

    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最终5篇)

    什么是和谐社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做了精辟的论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造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