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2015教材最新版课后习题+期末重点问题补充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P3 答:(1).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2).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4).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人成长成才的作用?P8 答: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大学生合法的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中依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3.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12 答: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人心工程、灵魂工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深化理性认知,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增强价值判断力;增进情感认同,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明确时代和人们赋予的责任;注重实践履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11 5.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P13-14 6.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P20 7.怎样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28-31 答:(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8.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32-33 9.怎样认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P34-35 答:大学生应该:(1)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困难和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和得失;(2)立志做大事,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3)立志须躬行,实现崇高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10.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P41 答:(1)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2)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3)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如何弘扬P4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48-49 11.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P48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P52-57 12.大学生应该确立怎样的人生目的?(P67)
13.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P68-70 14.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P77 15.怎样评价人生价值?P78-79 答:(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16.大学生应该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P81 答:(1)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3)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7.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P83 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8.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84-88 答:个人与他人的关系:(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如下四个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大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正确的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更要在行动上正确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使公平竞争与友好合作相得益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享受个人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19.道德的本质、功能、作用是什么?P92-94 答:本质:(1)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2)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功能: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其中,(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和能力。作用:(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20.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P97-100 21.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P108-109 22.大学生应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P113-115 答:(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3)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4)自觉学习道德模范;(5)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2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公德意识?)P121 答:(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3)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24.大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P125-127 25.如何认识恋爱与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P129-132 26.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P137-139 27.如何认识和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P133 答:(1)以学习为主,爱情为辅;(2)处理好爱情带来的积极作用,让爱情促进学习;(3)在失恋时,应善于缓冲痛苦,可把这些不良情绪转移到学习中去 28.如何认识法律的特征?P144-145 答:(1)特征: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9.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P149-150 30.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153-154 答:(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保障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P158-161,P162-163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165 3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格局的部署有哪些?P167-169 答:(1)科学立法;(2)严格执法;(3)公正司法;(4)全民守法 34.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P171-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以是什么?P172 36.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思维?P178-179 3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维护法律权威?P185-188 答:(1)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的守护者。(2)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露、敢于抵制;(3)坚决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态,消除袖手旁观、畏缩不前的恐惧心理,抵制遇事回避、私下了之的惧法现象。38.如何认识法律权利和人权的关系?P194 39.如何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P196-197 40.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有何特点?P198 4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P198 42.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依法维权?P216-217 答:1.依法行使权利;2.依法行使救济权利。当公民的权利一旦受到损害或侵犯时,公民可以依法采取权利救济的手段,予以补救、恢复或对损害或侵害行为予以纠正和惩罚。这些权利救济手段包括:行政救济、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自力救济、司法救济(注:稍加一些内容)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思修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
Part 1.前五章
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5.中国精神提出的现实意义?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47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为什么要改革创新?59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8.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52 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确立哪些新的爱国观念?48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期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10.如何科学理解人的本质?66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生目的的作用67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12.大学生应具备的人生态度69 人生需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13.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77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14.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方法?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与途径?79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16.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与方法?8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7.人际交往的原则?
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8.如何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而这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9.道德的功能、作用93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视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20.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97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盗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极其原则109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2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118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2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于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24.个人修养的途径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名词解释:
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信念是认知、感情、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4.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人生态度:所谓的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6.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加之,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7.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8.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但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9.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主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11.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新年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2.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到底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到的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Part 2.后三章
1.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特征)
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特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与运行
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搞笑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7.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9.法治思维的定义、内容,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有哪些
定义: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区别:依据;方式;价值;标准(详见178)
10.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11.法律权利的特征、种类
特征: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12.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详见194)
1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政治权利:选举权利;表达权利;民主管理权利;监督权利
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利;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要权利;住宅安全权利;通信自由权利
财产权利:私有财产权利;继承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利;休息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物质帮助权利
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权利的救济方式有哪些
司法救济;行政救济;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自力救济。
第三篇:思修论文_思想道德修养论文_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 》论文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
础。
“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
观
条
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当代大学生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
程
度。
“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珲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申,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以为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
德
与
法
律
不
可
分
割
抵
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毕竟我们是学生,学业本是我们的主业。如果我们连学业本身都搞不好,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一个合格大学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
发
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 ”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
之
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
与
才
真
是
可
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具体地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更好地完成大学期间的发展任务。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将经受多方面的新考验。它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然而,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在这一转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其次,有助于青年学生积极探讨人生的具体问题及其哲理,尽快选择并走上成功之路。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
最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学习,还将有利于青年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的新境界。修身养性向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个体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内容提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尽管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较大的提高,但离法治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一些肩负组织、管理、决策职能的领导者的法律意识仍十分淡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学界对法律意识的研究和探讨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有鉴于此,笔者拟对法律意识的主要内涵、法律意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法律意识 社会意识 现状 培养 法治精神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知、理解、心理体验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功能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是法律观点和法律观念的合称。①法律意识的核心,很大程度上是指权利意识。法律规定的人与人、人与机关、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际都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大家必须按照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来运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加强,已成为了一种直觉,但是,如果产生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守法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还很弱,还有所欠缺,不太平衡。法律意识是一种全面意识,你不能只要求自己的权利,而去削弱或淡化你的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这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法律意识,就是对法律的忠诚、信仰,人们信仰法律和法律所建立的规则。
二、法律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法律意识作为意识的一部分,当然也来自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比如人们对法律存在价值的认识,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肯定是不高的。相反,在法律健全的国家,人们对法律存在的认识则会很高。比如对于无罪推定价值的认识,法律健全与不健全的国家是不同的。在法律健全的国家,人们认为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法院宣判有罪之前都是无罪的;而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人们却认为只要上了法庭甚至不论是民事庭还是刑事庭,都被认为是有罪的。
另一方面,法律意识又对社会存在起着一定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着人们对国外法学的研究,对法律的认识有了重大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又使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比如九三年颁布的公司法,如果站在当时的角度去看,可以说该法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但是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提高,也必然会对其补充和修改。比如对于一人公司如何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超过五十人如何处理等等现行公司法都没有规定。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这些内容也必然得以完善。
三、法律意识与其它社会意识的关系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法律意识与其它社会意识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它社会意识中,政治、宗教、文化意识对于法律意识的影响是最大的。比如政治中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决定了法律的任务;宗教中信仰问题决定了法律对不同教派教徒行为的价值判断;文化中的法律观念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相反,法律意识对其它意识也有重大的影响。比如政治活动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以宗教的名义宣传迷信思想;文化方面的议论自由不得超越法律的限度等等。
四、法律意识的微观结构
法律意识就其形成来看,同样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法律意识也同样应当分成人们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在对法律的感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法律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具体地说,应当包括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进而发展到人们对法律的情感。②但是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认识还只是现有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还不知道法律如此规定的价值所在。
在对法律的理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对法律的判断、评价,进而发展到对法律的运用。在这一阶段,法律意识可分为人们对法律的评价和法律行为的外化两个部分。
五、法律意识的作用
法律意识对于人们的任何行为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正如前面所述的,法律意识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应当分为法律认识、法律情感、法律评价和法律行为的外化四个部分,也就是说人们认识法这一特殊事物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法律行为外化。但是对于不同的主体,其法律行为外化的方式则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法律意识在不同的群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首先,法律意识对于立法起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预测的作用。我们知道,法律规范一般都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那么法律意识制定了立法者如何去假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决定了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应如何处理即立法的价值取向;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则又如何制裁。比如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使立法机关必然要在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发生之前在法律中加以规定,以免使危害社会的人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2、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选择的作用。比如对于诉讼的原则,大陆法系采用法官主义审理而英美法系则采用当事人主义审理。在对两大法系的立法进行研究之后立法者必然按其得出的法律意识进行选择;
3、法律意识对立法起到了追踪检测的作用。在法律现有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以至现有法律调整时,立法者必然基于变化了的社会关系产生新的法律意识,从而对现有法律进行废、改、立。
其次,法律意识对于执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法律意识对执法者正确评价行为人的行为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的执法者 对于同一个案件的认识以及同一个法律规定的认识可能不同,这些都是由于执法者的法律意识不同造成的;
2、法律意识对执法者正确适用法律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刑罚的作用一样,刑罚本身也是一种恶,是用不得已的恶去除恶。这种恶用之得当则两受其利,用之不当则两受其害。因此法律意识对执法至关重要。
再次,法律意识对于守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比如某百货公司向某厂购买产品,法律意识好的业务员可能会签订书面合同,而法律意识不好的业务人员未必会签订书面合同;
2、法律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诉讼观念。法律意识好的人会认为诉讼是保护权益的最有效手段,而法律意识不好的人则会认为“好人不为讼”,“屈死不打官司”。
六、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自1986成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到目前为止,法律知识的普及已全面展开,并初步实现了从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向提高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全民法律意识的转变,从单一普法向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实践的转变,普法工作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相应地提高。虽然意识的提高不能完全和知识划等号,但如果没有法律知识做前提,所谓法律意识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有了法律知识不一定有好的法律意识,但法律意识肯定是以法律知识为前提的。
另外,在法律知识的普及上也有不足,法律知识的普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法律知识都普及了,要考虑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普法要有针对性,这样才更有实际效果。比如,让一个农民去学公司法,他就会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但要让农民去学婚姻法或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这样他就会很感兴趣,因为与他的实际生活有关。
第四篇:思修论文_思想道德修养论文_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doc(模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德才如何才能兼备 ?这是当代大学生,甚至当代社会青年都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发展,当以人为本。我们这代人正处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可以说我们即将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程与走向。因此,时代要求科技的进步,时代要求人性的回归,时代更要求我们必须德才兼备!
提到德才兼备,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德”。那么什么是“德”呢?“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德”是理想信念的坚持,“德”是爱国主义的拥护!可以说,“德”就是人材素质的基础。“德”亦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自身的存在规则。它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那么什么又是“才”呢?相较于“德”而言,“才”同样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而“才”的本质是“智”。“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人们掌握的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程度,“智”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智”并不是简单的IQ指数,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心理成熟的表现程度。“才”仍有许多的外延,当然,我们没必要一一陈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才”在本质上指出了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控与应用的技巧性。而所谓的才高八斗,《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我们完全可以重新给予诠释:形容某个人能更好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事物做出诠释。
因此,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认识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统“帅”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王道!
综观历史,有才无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他们全都没留下好的名声。秦桧不聪明吗?有才华,不然又怎么能权倾朝野?但是遗憾的是他没德行,结果遗臭万年,遭受到历史的唾弃。和珅,又一个只注重“才”而无“德”的典范。即使当时可以讨得龙颜一悦,权倾一时,但最终仍是为后世所不耻。为什么?你能说他智商低吗?显然不能,其实,只是他不懂德才结合的道理。就拿我们当代说吧,马家绝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说有才无德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反之,有德无才也不成,因为那样只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毕竟这样的人对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所能起到的价值太小了。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做一个德在兼备的人呢?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即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承,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与法律同是调节人民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而法律更像一面镜,时刻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他们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道德与法律不可分割抵触。
其次,我们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求知,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素,学习能帮助我们达成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我们要独立,而独立的前提就是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为人处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要象高尔基前辈说的一样:我对于书,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而我们要说:我对与知识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德”?那是因为“德”反映着人们的基本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对“德”的把握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识别社会的发展的方向,确定自身的生存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身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的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再次,我们要继承和宏扬中华民 族优秀道德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避免有才无德的尴尬。显然,这么做又恰巧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因为继承和宏扬我们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德与才应该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德行。因为他们知道“学以至用”中的“用”是用在对他人对团体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之上。
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德才兼备所带来的好处。“德”在广义上也可以代表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俗话说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全部力量!遗憾的是,到现在仍有一些现象让人心寒。比如说有些网络黑客,利用以学的技术来入侵他人或是政府或银行电脑网络系统,带来无比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完全是自私的行为。他们有才不?有!而且非常有!他们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有德不?很遗憾他们没有!可见单一的德与才真是可怕。
因此,为了追求我们伟大的理想,为了达成我们身负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德才兼备!
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需要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年青年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能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
大学生活的特点是什么?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特点:(1)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2)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3)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
生活环境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 管理制度的变化
2、新的学习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如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的、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的素养能力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哪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确立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理想的科学涵义及其特点是什么?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种类:
(1)(2)(3)(4)从性质和层次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从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从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年面发展。方法:(1)注重学习科学理念(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4)注重知行统一
3、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是什么? 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里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是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的信念是一种观念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语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4、为什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社会为己任
6、如何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用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民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四)爱自己的国家
2、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是什么?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1)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4、大学生应当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进民族团结(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什么是人生观?它包含哪些内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它包含的内容:人生目的、态度、价值
2、人生目的对于人生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
人生价值实现分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赎回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方法: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5、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人交往
a)6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原则 诚信原则
宽容原则 互助原则 b)
7、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
1、道德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
道德的科学内涵: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仪式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参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与发展。
2、人类的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产生:(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本质: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经济关系的反应;首先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各样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各样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故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道德的变化。
3、道德的功能是什么?★表现为怎样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
功能:是认识功能与调节功能 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是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重大的影响;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注重整体、国家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动能作用。
5、☆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科学内涵:集体主义是指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它的科学内涵是: ⑴社会利益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必须以这个社会的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⑵在保证社会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尽可能保证和满足成员的个人利益。⑶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发生矛盾,申斥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地位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1、人类公共生活的特点是什么?(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社会公德有哪些基本特征?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基本特征: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4、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1)指引作用,(2)预测作用,(3)评价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
6、如何规范网络秩序,做一文明“网络人”? ★(1)正确使用网络工作
(2)健康使用网络交流(3)自觉避免沉迷网路(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职业的本质:通俗的讲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相同点: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区别:具体内涵,调控手段,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4、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择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有提高创业的能力
5、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恋爱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答:爱情能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思的。
恋爱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6、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
答: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7、概述《婚姻法》的主要内容?无效婚姻?★《婚姻法》的主要内容:结婚、家庭关系、离婚
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1)
3、★法律思维的特征?讲法律 讲依据 讲程序 讲法理
4、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基本任务: 意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2)(3)(4)(5)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关联。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6)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
1、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出现在哪个国家?我国的现行宪法制定的时间★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公民权利原则。以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发展的重要标志;(4)法治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宪法明确规定的。
2宪法的特征?★宪法的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既体现为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又体现为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1)
3、什么是民法?它有哪些基本原则?★平等原则
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我国公民的基本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消国家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7).文化教育权;(8).特定主体权.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