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学习总结
政治课是高中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的必学科目,也是高考的重要得分科目,因此,对于一个文科应考学生来说,学好政治课是十分必要的。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学好政治课的第一步,就是认真听讲。上课专心致志地听取教师对于各个知识点的讲述、分析,注意力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听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笔记,随时记录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重点,边听边记,既可以加深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课后的复习做准备。倘若不注意听讲,又不做笔记,那么,这门课就等于白学,而浪费的时间、精力却是无法挽回的。因此,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是十分重要的。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政治课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的理论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息息相关。学习政治课,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只有经受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理论,我们的政治课理论是可以分析现实的,这是它生命力之所在,因此,要大力提倡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社会现象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理论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充实、发展,通过应用,我们会发现理论的正确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学好政治课。
3、冷静思考,融会贯通。由于政治课的理论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决定了学好政治课不能仅仅靠死记硬背的办法,而要多思,勤思。政治课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学科,没有思想,人云亦云,是学不好政治课的。经过大脑冷静的思考,我们会寻找到基本原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4、适当练习,提高能力。练习就是要适当做一些作业,作业分为两大类:基本原理的练习和原理应用的练习。前者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否牢固;后者的目的主要是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我认为,每一次作业,实际上就是一次开卷考试,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行一次考核。因此,练习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一定要自己亲手做一遍,决不能应付差事,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
5、勤于动笔,善于总结。每一门政治课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学完一节课、一单元、一本书后,要学会自己动手总结所学的内容,自己总结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图画、表格、文字等形式,使知识的脉络一目了然,这样,不仅每一课的知识十分清晰,而且本门课程的逻辑结构也明明白白。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6、扩大视野,充实知识。政治课的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知识的配合,如果不关注时事政治的变化,学好政治课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要学会通过各种媒介扩大视野、充实知识,不求其博,但求其杂。
学好政治课的方法还有许多,限于篇幅,我仅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如果能够应用于自己的学习,那么,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方法论受约于世界观,再好的方法倘若思想上不给予重视的话,一切都将是徒劳的。
第二篇:高中政治总结
一.经济学
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影响消费的因素有: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3.理性消费的原则(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6.正确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择业观;
(3)树立职业平等观;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7.国家财政的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财政局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8.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中注重公平)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全球化;
(2)贸易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
1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1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4.怎样做到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15.为什么要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既要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16.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7.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学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2.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及关系:
国体指的是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二者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应国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4.人大代表的权利及义务:
权利: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人大代表应该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政治基础)、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
(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2)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7.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8.我国的宗教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9.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和科技
10.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内容:(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4.中国共产党: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5.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哲学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1)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经济学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9.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指导意义(方法论要求、方法论意义):
(1)做任何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0.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世界):
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1.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
(1)原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选择正确就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就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3)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4)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3.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表现(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体: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篇:高中政治学习顺口溜
高中政治学习顺口溜
国家具有三属性,主权社会有阶级,国家制度包两体,国体政体有联系。国体是指国性质,各个阶级占地位,什么阶级来统治,奴封资社四大类。民主特指有范围,少服从多共管理,民主具有阶级性,它与专政辩统一。相互区别相对立,专是保障民是基。国家性质定国职,国职反映国性质,对内职能两方面,政治统治社管理。对外职能两方面,保卫交往手段异。我国国体是社义,领导力量工阶级,工农联盟是政基,新型民专广真利。民主社义不可分,借鉴成果不着搬,人民民主新内容,依法治国促经建。我国内职四方面,政经文化公共管,我国外职三方面,防御维和促发展。政体政权组形式,国定政来政反体,政体相对独立性,君主共和两相异。君主立宪可世袭,礼仪临朝政不理,议会拥有三大权,英日泰比瑞挪西。民主共党靠选举,国家元首有任期,议会共和三特征,实权在议元首虚。组织政府看议席,德芬奥印新加意,总统共和三特征,国政军统揽权力。立法行政相独立,当选总统组政府,美墨巴阿埃印尼,三权分立互制衡。谁也别想权无比。社议国家应共和,人代会制我政体,全国人大最高权,立决监督和任免。地方各级人代会,本区域内国机关。人代会制是政制,民选代表理国事,直接体现国性质,国制基础三优势。体现民意保统一,民族团结可自治。国家结构形式异,处理央地间关系,单一国家六个一,中法日匈蒙波意。复合国家联邦制,各有两宪府国籍,国际交往两主体,美德瑞俄印缅西。我国实单国结构,多种因素来决定,4直5区23个省,两个特行区组成。一国两制三利于,和平统一尽努力,针对台湾三情况,国家机构纵横看,中央地方立行司,国性决定国机性,国职决定机设置。国家机构有体系,元立行司加暴力,我国机构分五类,权行审检和军事。央国机关有六支,地国机关分四级。我国机构三原则,民主集中和负责,依法治国立行司,崇尚法律守道德。公民权力和自由,两选六由加监督,国保公民权自由,制定法律惩报复。安全荣誉和利益,国家统一应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履行职责尽义务。权力义务相统一,享权尽义正态度。政党产生三条件,方式民主制平等,资政最早产于英,无政共义者同盟。政党真有阶级性,政党政权影随形,政党组织纪律性,政党执政有纲领。中共执政性质定,两先三代目标明,指导思想保性质,领导地位不自封。方向稳定和调动,两性决定是核心,领导方式正思组,全面加强和改进。执政能力应加强,不要忘记五方面,思想组织和作风,民主集中要健全。邓理主题两方面,啥是社义怎样建,解思求是其精髓,当代马义受检验。核心内容是基线,一心两点一百年,三个代表与时进,认识三律意深远。科学发展新理念,两要核心一方法。政党制度两类型,代表阶级掌政权,资本主义多党制,两党轮执作用三。我国多党合作制,执政参政两坚持,基本方针十六字,依法活动别越池。人民政协三职能,协商监督和参议,多党合作制优越,四有利于要坚持。中国不搞多党制,原因在于国性质,民族产生于原末,它以地域为基础,基本特征是四共,心理素质最显著。各族缔造我祖国,统一开拓富辽阔,灿烂文化博精深,御侵保边建共和。建国前后各不同,民族关系有变更,处理民关三原则,平等团结和共荣。少族聚居可自治,国家统一是前提,可分区州县三级,适合国情四助于。宗教本是虚反映,唯心主义世界观,生知低下拜自然,阶级压迫受苦难。世界流行三大教,基督佛教伊斯兰,阶级社会四消极,积极作用也应言。我国存在多宗教,主要道佛伊基天,信教人数比例小,绝对数字别小看。各种宗教历史长,最少也有上千年,三自方针要贯彻,三个爱可相结合。宗教信仰有政策,八个自由别弄错,信与不信都保护,限制范围和场所。依法加强宗管理,积极引导适应社,不求放弃有神论,而求两拥爱祖国。国际社会两成员,国际组织主权国,国家利益定关系,亲疏冷热离聚合。利力变化政策变,竞争冲突与合作。主权国家四要素,人土政权和主权,主权国家四权利,履行义务不可偏。国际法调国关系,各国协议来订立,国际法有约束力,明确标准和依据。当代国际组织多,联为中心成网络,划分标准各不同,纽带协调与维和。中苏美英主张建,纽约总部联合国,维护和平促发展,它的宗旨和原则。主要机构有六个,常任安理五大国,调停裁决应一致,一票否决没的说。中国本是创始国,合法席位曾被夺,如今权力已恢复,伸张正义要负责。时代主题有两个,发展经济与维和,和平局面能长久,三大原因计后果。南北发展不平衡,恶劣贸易问题多。和平发展相辅成,前提基础互因果,和平发展有障碍,两权干涉强凌弱。建立国际新制序,基础应为五原则。相互尊重共发展,多样文明新安全,通过对话解争端,和而不同两赢观。世趋呈现多极化,美日欧俄和第三,多种力量互依制,遏制美国搞单边。国际竞争拼国力,七个方面比一比,经济科技是核力,抓住战略机遇期。外交政策保主权,目标方式和手段,外交形式访交谈,缔约发文国两参。国性国利定政策,经济政治和安全,独立自主和外交,依据上述两方面。外交政策基本点,宗旨目标不能变,基本准则加立场,对外职能大发展。维护主权和尊严,走和平发展道路。天地合气物自生,不以人意为转移,物在先来意在后,承认客观是前提。人类本从自然生,社会发展有规律,五大形态相更替,生力生关应统一。如实虚歪三反映,正确错误要分清,神鬼观念把人骗,释疑解惑科昌明。意识包括感思测,从外到内不会错,预测成功范例多,不可知论没处搁。提升认知正确率,主客两面做分析,知识构成很重要,立场相左结论异。两观一思各不同,社会条件限制你。意能作用两方面,一反映来二反观,对社会来对自然,积极消极很明显。主观客观相统一,物质意识辩关系,前左后右主客离,经验教条来代替。了解国情多实践,学好历史是根基。哲基问题是物意,唯物唯心相对立,唯物三段仍发展,唯心两种分仔细。学好哲学讲实际,从实出发两统一,坚持唯物反唯心,四个方面去努力。事物普联三方面,内部周围纵横联,普联固有又客观,主观臆造不能算。联系种类有很多,把握部整和因果,哲学运动变和过,物质运动撕不破,哲学静止两不变,特殊状态有条件。变化发展永不息,社会认识和自然,无数有限成无限,发展实质新出现,区分新旧有标准,主要有三符强远。一成不变应抛弃,三日不见寡目看,发展观点共有三,过程创新和阶段。事物运动有规律,固有本质和必然,规律客观四方面,“四不”定要记心间。实事求是有作为,拨乱反正搞现建,解放思想破两凡,创造条件谋发展。对立统一是矛盾,事物都是相反成,相互依存各逆转,互排斥来互斗争。理解矛盾需注意,不分内外辨逻辑,矛普表现时处有,承认揭露别忌医。全面分析两分法,一心两点都要抓,矛特表现三方面,不同事物及阶段。矛盾双方有特点,具体分析是关键,一刀切来一风吹,不看时地条件变。矛普矛特互包含,普特区分相对间,普特原理导实践,四个方法记心间。普特原理哲基础,马义中革结社建,邓理毛思继发展,当代马义新阶段。办事善于抓要点,主要矛盾是咽喉,主次矛盾相互联,双向转化看条件。学会统筹弹钢琴,经社协调持发展,看待事物分主支,矛主决定物性质,矛盾分这内外因,内因引变是根据,外因必备是条件,两因结合才有戏。事物发展两状态,量变加剧质起变,超过范围和限度,质量互变不停息。适度原则要牢记,促成飞跃不失机,平时注意量积累,防微肚渐别姑息。新事物胜旧事物,无可比拟合规律,新容优越合利益,艰难曲折别泄气。世界社义造挫折,两磊势力在拉锯,坚定信念建社义,迂回前进有毅力。坚持唯辩反形观,联系发展和全面,根本分歧是矛盾,内部矛盾是源泉。主观能动三方面,认识改造决意干,正确发挥主能性,从实出发按规办。不断积累正主观,能心方法和观念,最为重要出发点,价值取向慎重选。认识本律是根本,认识现象凭感观,认识规律不容易,抽象思维能发现。则感升理两条件,积累数据须在先,科学分析不能少,两去两由四道关。认识仍需再发展,两次飞跃受检验,深化拓展向前移,永无止境别嫌烦。注意培养科思法,分析综合相结合,全理想象逆思维,敢于创新破成规。社会存在物方面,地理人口和生产,社会意识精方面,政法艺德宗学惯。社会存在定社义,性质变化随之迁,社意又有反作用,发展趋势能判断。人的需要不一致,导向作用价值观,它能反映社存在,人生路上别走偏。何为正确价值观,符规符利来判断,基本路线两相符,选择社义是必然。集体主义三要点,三者兼顾共发展,碰到利益不一致,服从全局心胸宽。它与市场本一致,调节作用在其间。集体主义总要求,切实做到心三有,个人主义三不顾,己为中心走邪路。违法犯罪陷泥沼,不能坐视这少数。人本属性是社会,进化生产和生活,社会存在定社意,人性自私是瞎说。个人对社有影响,但由社会来制约,个人社会相结合,互相依存互区别。人生价值两方面,主要还是看贡献,坚持正确价值观,物质精神互转换。实现价值有条件,主观客观均不偏,提高个素要全面,思政道科身心健。又聪明来又实干,百折不挠出状元,走出误区看金钱,取之有道心理安。理想性质要分清,分类可有四内容,崇高理想作用大,有志青年更推崇。高理共理均社理,辩证统一是关系,艰苦奋斗促转化,基本了性别忘记。实践联系主客观,三个特征贯其间,物质活动有目的,社会历史在发展。基本形式有三种,生产社关和实践,生产实践最根本,社关推动历变迁。科学实验是杠杆,提高生力取自然。认识来源是实践,实践推动认发展,认识目的是实践,唯一标准来检验。人民群众是主体,主要表现三方面,两个财富是源泉,社会变革定坤乾。想念群众靠人民,根本利益铸其间,常同人民心印心,基本路线代群言。青年应当多实践,走到基层群众间,读万卷书行万里,情理行中彻底变。改造客观和主观,三观统一紧相联。商品两性相互依,两时两率有联系,个劳时短多获利,社劳率高价值低。货币由来挺有趣,产四发四别忘记,五大职能显神威,发行纸币要算计。价值规律两规矩,三个作用分高低,价格供求互影响,价格波动不稀奇。通货膨胀和紧缩,互为相反挺好记,积极稳健定政策,应对良方各五剂。公有为主多制存,源于生力不平衡,按劳分配不唯一,各种要素都提成。市场经济四特征,平争法开互制衡,市场调节有缺陷,还需国家来调控。国家目标很明确,手段有三互补充,社义市经三特征,公有共富强国控。国民国内两总值,居民国界各拎清,反映三平和成果,便于调构横向评。农为基础工为导,两高一优五配套,国以大厦五支柱,技术改造先一步。第三产业有四层,现代经济一特征,有效推进工业化,业安提改促文明。劳者权益主人翁,原则有三签合同,遵循程序须签证,社劳合制势必行。社会保障要依法,三方负担两原则,保救福抚均落实,社会安定国企活。W减C国民收入,累积消费要正处,资金资料相一致,三者关系要兼顾。税利债费财收入,经科行债财支出,收支平衡等略大,财政赤字收小出。调资促经平衡优,科教文卫打基础,改善生活固政权,财政作用上述五。无偿收税凭国权,三特征由税法联,偷欠骗坑要严惩,新型税收作用三。金融体系分银非,信用中介舍我谁,性质职能各不同,央商政行三大类,存贷结算业务清,筹资供信监管对。存款储蓄利国民,定活两便由你选,公民储蓄三作用,积累调节好习惯。购买债券为升值,政府金融和公司,碰上万一可咋办?最好参加买保险,社保费用三负担,只保基本国家管,商保体现个人愿,保多保少看缴款。保险本是多提少,保险公司来牵线,消费生资和服务,各有特点要记住,市场交易四原则,规范双方有法度。家庭消费与时进,生发享受量入出,国经发展是根本,影响消费三因素。适度消费不超滞,不挥也不守财奴,物经消费相协调,计划消费记帐簿。安知自公偿尊监,消者权益要保护,消法质法都知晓,维权过程分五步。国内市场国际延,比较优势显威力,战后世市新特点,多杂集跨竞争烈。世界贸金三组织,世贸世行国币基,我国入世有利弊,发展才是硬道理。国际贸易有汇率,汇率变动多米诺,本币贬值出口多,吸引外国旅游客,国内物价会上升,影响他国贸易额。外汇储备显实力,平支还债稳汇率,国际贸易剪刀差,旧经秩序不合理,进价高来出价低,人为两价相背离。世界经济全球化,五个方面提效益,生产市场国际化,资金信息加科技,市场经济内要求,中国开放非权宜。对外贸易两构成,关税调节进与出,外贸形式有四种,对展三来加一补,对外贸易两原则,抵制倾销保民族。
第四篇:高中政治总结
政治总结
经济 第一单元 1.货币
(一)货币及其本质
(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货币主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金属货币与纸币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
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原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求的货币量
通货紧缩: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原因: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货币量的关系
(二)信用工具与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2)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定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支票
•定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种类:转账支票、现金支票 ③外汇
•定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汇率:...美元=...人民币 •本币汇率:...人民币=...美元
•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外资投资成本增加;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资投资成本降低;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2.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重要因素:供求关系 •根本因素:价值
•卖方市场: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处于有利地位 •买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处于有利地位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不同的商品(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不同 ②相关商品(互补、替代)的价格变化也影响需求(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居民的收入 ②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 ①钱货两清消费 ②贷款消费 ③租赁消费
(3)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作用: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 ①从众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攀比心理 ④求实心理(2)消费方式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1.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④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中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再生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
①公有制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③国有经济: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国有经济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⑤国有经济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2)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2.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1)企业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类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2)公司 公司(特征):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股东的权利: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 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二)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三)劳动者(1)劳动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能力。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2)就业
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
怎么办: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四)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权利;休息休假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3)维护依据与途径
劳动合同、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
3.投资理财
(一)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
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
(2)利息与利率
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 影响利息的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水平储蓄存款种类:活期储蓄、定期储蓄(3)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地位: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二)股票、债券、保险
(1)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特点:高风险高收益
股票投资的收入: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另一部分源于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2)债券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把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3)商业保险
被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金 分类: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第三单元
1.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我国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要素: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地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谁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要求社会成品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一致性)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矛盾性)(4)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5)提高两个比重的措施 ①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6)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①保护合法收入 ②调节过高收入 ③取缔非法收入
2.财政与税收
(一)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作用:
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收集起来的资金 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 财政支出: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财政支出的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收支平衡;盈余;赤字
(三)征税和纳税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在我国影响大: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四)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违法税法现像: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第四单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
①基本手段:计划、市场
②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③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何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调解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的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经济,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市场秩序
①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②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③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含义: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4)加强宏观调控
①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
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全面小康: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2)经济建设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③建设生态文明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介绍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④加快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趋势
(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影响
①利:推动盛昌黎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②弊: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了全就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最大的威胁
(4)我们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
(二)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世界贸易组织(WTO)①2001年中国加入,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②性质: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③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2)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意义:这一格局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战略:“引进来”、“走出去” 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政治 第一单元
1.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国家性质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人民当家做主
③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宪法规定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特点:对占全国人过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的特征:广泛性、真实性(5)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权利的实现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尊重保障人权(6)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③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2)公民的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参加政治生活必须履行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5)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参与政治公共管理活动 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
(1)选举方式:直接间接、等额差额
(二)民主决策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提高公民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公民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三)基层民主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四)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内容: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依法行使监督权利: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第二单元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
(1)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提供公共服务
(3)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4)政府工作的原则:对人民负责(5)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二)政府的权力(1)政府依法行政
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意义: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强立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流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3)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治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国际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三)政府的权威
(1)政府权威及其体现
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体现:依法行政的政府,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讲信誉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有促进作用(2)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来源: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树立起来的
树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单元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三)人大代表的职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人大代表英语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1)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为亲密友党(3)多党合作的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多党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法律和宪法(6)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二)人民政协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两道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民族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民族团结原则(重要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根本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定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制度
(二)宗教
(1)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民主内容与形式统一,权利与义务统一
第四单元
1.走进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1)主权国家
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主权: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联合国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2)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就合作,利益对立就冲突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
(1)时代主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2)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3)有效途径: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4)主张
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互相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立场:独立自主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哲学
1.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3.对思维和存在何为本院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唯心的唯一标准 4.什么是物质
不依赖于人的仪式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5.什么叫运动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有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辩论
只有成人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7.规律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规律的特征
(1)客观性: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普遍性 9.规律的方法论
必须遵守规律,按照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10.规律与人的关系
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11.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上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平衡(2)从生理上看,是人脑的机制
(3)从内容上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2.意识的作用
(1)能动的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2)能动的改造世界:
①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13.意识的方法论: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4.实践:是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5.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7.什么是真理
标志主观能动性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8.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19.认识的特征:反复性、无限性 20.联系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1.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同手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部分甚至还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中是不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3.掌握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24.发展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5.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6.发展的道路:曲折的、迂回的 27.量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不断前进 28.量质变关系方法论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9.矛盾:对立统一
30.矛盾的作用(重要性)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1.矛盾的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有不同矛盾
情形: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 3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抓住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分清主次
35.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36.辩证否定的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37.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3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3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40.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1.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
(1)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2.方法论:坚持群众路线维护人民利益
43.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的价值包括:贡献社会(社会价值)、自我满足(自我价值)4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2)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4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业判断 又要进一步对事物等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46.价值观不同的原因: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 4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中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第五篇:高中政治教研组总结
2016—2017学第二学期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余桂干
本组是一个团结互助、综合创新的温馨大家庭。近一个学期来,全组老师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契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不少成绩,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师德表观方面:
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优良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政治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的政治道德素质外,更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增强教育效果,立师德、勤敬业、讲修养、塑形象是政治组一贯的价值追求;本组教师素有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强的优良传统,教研组工作的开展能够做到集中集体智慧,群策群力,通令畅行,全面高效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
二、教研组工作方面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政治教师队伍。
(1)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
(2)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勤学习、重积累、多借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阅历,多涉猎各类有益的书籍,多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是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打实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基本业务功底。近几年,组内教师积极完成进修和培训任务,不断补充新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市县级研讨会、展示会,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通过观摩,听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教研组内每位教师至少每学年开一次公开课,每学期至少听组内其他教师一节课。并且根据学校帮教要求,年轻老师与老教师互结帮教关系,在悉心引导下,年青教师在教学上不断走向成熟。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和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和创新。经常性反思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捷径和应有之义,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反思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反思教育教学的实际成效,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围绕学生多思考多反思才能打造出成功的教学。
2、发挥政治教师特长,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积极配合党支部、德育处工作,为全校师生作辅导讲座,我组教师承担了学校时政培训辅导讲座。积极担任班主任工作,直接参与班级管理,更好地关心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知音。出色的班级管理工作,赢得师生的好评。高伟老师的自主管理模式,在校德育论坛交流中表现突出。
3、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明确的教学计划: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地按步骤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每学期开始,高
一、高
二、高三各个备课组均在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县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2)周一集体备课:
我组坚持周一集体备课制度,以老带新,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导学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联系”,即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既备教材又备人。我组教师都有一个良好学习习惯,都十分注重资料的积累,把报刊杂志上有用的信息以剪报形式收集起来,作为备课资料。平时,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重视课后反思性教学,适时总结每堂课的得与失,为可持续教学开展积累经验。(3)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组教师总结出了导学式教学模式,通过抓课前预习、讨论交流、启发指导、巩固训练四个阶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还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进了教学效果(4)命题组卷严格规范:
考试、测验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情况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改进、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命题组卷应十分严格,保证命题的客观与公正。为此,每次命题组卷做到交叉,任课教师确定考试提纲,命题教师独立命题,做到命题所覆盖的知识面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明确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严格控制难易度,使平均分较为合理。阅卷过程实行流水作业,统一批改,然后做好各年级的试题讲评分析,交教导处存档。
(5)作业精心设计并做到适量。
在作业布置方面,根据内容精心设计题目,以达到进一步对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同时尽量控制题量,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并作好讲评,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作业问题。由于重视了教学过程的研究,找到适宜的教育策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在历年的水平测试、高考中,我校学生的政治成绩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实现德育和学习成绩双丰收。
4、注重教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教师素质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组教师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育规律,多出教育成果,并把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积极开设活动课,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活动课程的设置,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学科的吸引力。本组长期坚持平时的课前五分钟时政宣讲与评析制度,并定期开设每月时事回顾课,热点问题专题讲座等活动,扩展学生的政治视野,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国际形势,积极参与时政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
面对不断成长且渴望走向成功的学生,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关注当下,我们脚踏实地,勤耕细作;面向未来,我们更是信心满满,豪情万丈。
政治教研组
20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