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辩证法学习内容

时间:2019-05-13 23:4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政治辩证法学习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政治辩证法学习内容》。

第一篇:高中政治辩证法学习内容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联系

5、发展

4、矛盾

6、创新2)(共16条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观(5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

(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发展观(4条原理)

一、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单道路是曲折的的。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四、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2、〖方法论〗: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观(6条原理)

一、矛盾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即事事有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方法论〗: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创新(2条原理)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1)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继承。

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二篇: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辩证法-创新

创新

原理

1、辩证否定观

内容:(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

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 际的创新与发展。

原理

2、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内容:(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向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重要问题及观点:(1)为什么创新: 理论依据:①辩证否定观

②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③事物是发展的

现实意义: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怎样创新:①辩证否定观②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第三篇: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辩证法-矛盾观

矛盾观

原理

1、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内容:(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二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

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

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

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 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

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

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内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的事物是没有的。

(3)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普遍 1

性。普遍性、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内容:(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

展,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

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内容: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内容:(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

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的次要 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

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重要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为什么:

①理论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②现实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四篇: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职责和责任这两个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常能听到主管给员工做思想工作或提工作要求的时候频频出现。那么,如何去理解领会这两个词的内涵呢?我认为,职责即工作份内应做之事,是根据工作性质,为完成工作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是某个人接受某项任务的一种义务。既然他接受了,那么就要负责去做,而不能把这种职责赋予或传递给下级或他人,若没有做好这份内事,就要承担过失责任。责任是履行工作职责的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认识,这种履行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职责是具体的可以描述的,而责任相对来说,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

职责与责任之间往往有着这样一种辩证性的相互关系:我们先制定一个目标任务,随后朝着目标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朝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自己承担所有责任,也可以跟团队一起合作承担责任,当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又会确定新的目标,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起决定因素,内因是发展的动力,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我认为,这里的责任就是内因,职责是外因,有责任心才是发展变化最先必备的条件,职责只有通过责任心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才能把份内事做对做好。

态度决定履职效果和人生命运

究竟要把职责当做一种习惯、还是义务、还是姿态就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心,而责任心又取决于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会促使你努力做好每一件份内事,完成好你的职责任务。据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人们发现:“一个人如果得到一份工作,那么能不能做好,85%取决于其工作的态度,只有15%取决于其治理和能力等。”所以说,工作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工作态度,而不是那些所谓高学历、高水平等东西。工作态度是一面镜子,能够找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德。同时,工作态度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存环境好坏的试金石,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人生没有人会给你负责,你只能自己给自己负责。离开良好的工作态度,实际上就进入人生的死胡同。主动负责、勇于承担责任是成熟的标志,对于责任,人们往往不愿意主动承担,但对那些获益丰厚的好事,邀功请赏者去总是不乏其人。主动承担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他们善于把握自身的行为,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会做自我的主宰。

松下幸之助说过:“责任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独自承担这些行为的哪怕是最严重的后果,正是这种素质构成了伟大人格的关键。”事实上,当一个人养成了尽职尽责的习惯之后,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他都会从中发现工作的乐趣。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当我们把这些运用到实践当中,我们就会发现,成功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五篇:学习牛玉儒的三个“辩证法”

牛玉儒是带着对自己未尽事业的不甘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眷恋之情离去的。人虽逝、名永恒,牛玉儒已然化为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于人民群众的心中。观看了牛玉儒的先进事迹专题片,我们深受感动,特别是他关于“在家接待”、“有情无情”和“训斥责骂”的三个“辩证法”,对我们今后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加强作风建设、推动粮食经济发展有着重

要的指导作用。

一、牛玉儒关于““有情无情””的辩证法

在有些人的眼里,牛玉儒是个“无情”的人。他多次告诫家人不能打着他的旗号办事,对亲戚朋友的请求他总是回答:“这事儿我不能管,你们要自己克服困难。”但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心中,牛玉儒却又是那么的可亲,那么的充满深情。对贫困群众,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对意外丧生的孩子,他会热泪盈眶;对上访的普通群众,他也总是说:“群众既然找上门来,不知道想了几天,下了多大决心,千万不能冷了他们的心。”

牛玉儒的“无情”,恰恰是他坚持原则、不讲情面,立党为公、不徇私情的表现。正是这种“无情”,折射出一名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展现出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操守,凸显出牛玉儒对不良风气的深恶痛绝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爱。这“无情”,使牛玉儒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牛玉儒对党和人民的感情是深厚的。生命垂危仍在坚持工作;弥留之际还惦念“不知老百姓……对这个广场满不满意……”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表达他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牛玉儒的“无情”恰恰是有情,他把满腔热情无怨无悔地、全部地献给了他深爱着的党和人民。学习牛玉儒,既要学他的“无情”,也要学他的有情。遗憾的是,时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不能像牛玉儒那样爱憎分明。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非但不能坚持原则,还到处讲情面、放任自己的亲人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更有甚者,对前来行贿者,来者不拒,对于跑官要官者,热情接待;而对来访的群众却面目可憎,避之犹恐不及。这些人与牛玉儒相比,差距何其之大!

二、牛玉儒关于的“在家接待”的辩证法。

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牛玉儒,为官多年给家里定下这样一条规矩:凡干部来家拜访一律不接待。他曾向机关各部门宣布:“找我牛玉儒有事,不论公事私事一律办公室谈,不准到家里。”很多人报着试一试的想法走到他家门口,但最终没能走进牛玉儒的家,以致在牛玉儒追悼大会上,很多干部和企业家才第一次见到牛玉儒的妻子。

但是,牛玉儒对上访普通群众又特别例外。凡家中来客,对一部分群体全部拒绝,对另一些人则“网开一面”,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尚未彻彻底底净化的今天,这种既“固执”又“灵活”的做法,令人肃然起敬。这条态度鲜明的“家规”,折射出一名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优秀领导干部的高风亮节和可贵品质,让我们从中看出牛玉儒对腐败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爱。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大小官员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的下属,或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不管公事私事或者无事,总是要往领导家里跑。有的是想“联络感情”,天长日久博得领导及其家属的“青睐”,以便日后在职务提升或工作、生活等方面受到“照顾”,最起码不会吃亏。此类善“跑”者不一定花很多钱,但另一类善“跑”者就不同了。他们或携带厚礼或怀揣重金,是要来办“大事”的。不是跑官要官,就是达到其他通过正常渠道达不到的目的。作为领导者,如果对此毫无戒备,甚至热情待之,半推半就地“笑纳”,对于领导者本人的工作和我们的整个事业都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为了防微杜渐,清白做人,“概不接待”不失为上策。同样是到领导家里去,上访普通群众去则是另一回事。他们往往是迫不得已,走正常渠道行不通或难度很大,才不得不求救于“大”领导的。正是因为牛玉儒特别理解上访者这一举动,才对他们“特别例外”,真诚相待。干部家中迎来普通百姓,予以平等对待,热情倾听,不仅不会使这个家“黯然失色”,反而会让民众对这样的领导干部充满敬意与信任。

时下,并不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能立下牛玉儒这样的“家规”的。既做不到“概不接待”,也做不到“特别例外”。与牛玉儒的“家规”相比,与牛玉儒对待不正常办事程序和对待群众到家里上访的态度相比,相距甚远,值得反思。牛玉儒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给自己立下的“家规”却依然在感动着人们,值得我们效仿。他廉洁奉公、心系百姓的高尚品德和模范行为,永远值得我们机关和全体同志学习。

三、牛玉儒关于“训斥责骂”的辩证法

在先进事迹录像片中,有一则关于“骂”的故事发人深省。牛玉儒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时,一次检查道路铺装,发现仅铺一个月的地砖出现裂痕,他对城建部门的领导说:“这可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这样的质量怎么向市民交代?与其让老百姓骂我们,还不如我骂你们。”

这里说的“骂”是一种批评,其中4个关键词含意颇深:“我”,指上级领

导;“你们”,指下级领导;“我们”,指作“我”和“你们”一起构成的党的组织;老百姓,当然是“我们”一起要服务的对象。

“我”为什么要“骂”“你们”?是因为“你们”工作有明显的过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工程建设的一条原则,可“你们”铺的地砖才一个月就出现裂痕。为盲人修了一条盲道,可“你们”为什么不及时清除盲道中间的那根

电线杆。一个下水道井盖不见了,“你们”为什么不及时补装,难道非要等到掉进孩子才猛醒吗?凡此种种,引来了牛玉儒的“骂”。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对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就是不能因责任心问题而出现种种疏漏。

这是对“你们”负责。党的各级干部,理应把群众冷暖、百姓疾苦挂在心间,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或者做得不够好,上级就要提醒,甚至批评。这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下属负责。有的上级领导对下属不敢批、不愿批,致使矛盾越积越多,问题越来越大,最终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诸如此类的事,就是要追究责任。

这也是对老百姓负责。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党的各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时刻对老百姓负责任。不对老百姓负责的干部,对上不是好下属,对下不是好上级,对党和人民不是好干部。所以,牛玉儒对下属的“骂”,不是上级对下级“发威”,而是对人民群众真正负责任的体现。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老百姓就要“骂”“我们”,到那时,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损失就大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是衡量我们工作的一条重要标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如果“下级领导”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做得不好,就会冷了群众的心,伤了老百姓的感情,让群众非议,失去对我们的信任。作为上级领导,当然要及时指出甚至严厉批评。这种批评是“预防针”,是“清醒剂”,是“免疫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牛玉儒才用急切、真诚、严肃的语调告诫部属:“与其让老百姓骂我们,还不如我骂你们”。

有的同志说,领导之间批评少了,群众对我们的批评就多了;领导之间批评多了,群众对我们的批评就会少了。这话确有一定道理,也可以理解为是“骂”的一种辩证法。

曾几何时,人们对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总是远之若离、近之若幻,总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人民群众对党的干部一种理想化的期待,总怀疑自己身边是否存在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那样的干部。平民书记牛玉儒的出现,让人民群众再一次看到了“孺子牛”的存在,也使人民群众相信了在牛玉儒的身后还站立着千千万万个人民的“孺子牛”。

在今后****行政管理部门“服务于全社会”的全新挑战面前,我们将以牛玉儒“在家接待”、“有情无情”和“训斥责骂”的三个“辩证法”为指导,努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粮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学习牛玉儒的三个“辩证法”》

下载高中政治辩证法学习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政治辩证法学习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政治学习总结

    政治课是高中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的必学科目,也是高考的重要得分科目,因此,对于一个文科应考学生来说,学好政治课是十分必要的。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学好政治课的第一步,就是认......

    高中政治学习顺口溜

    高中政治学习顺口溜 国家具有三属性,主权社会有阶级,国家制度包两体,国体政体有联系。 国体是指国性质,各个阶级占地位,什么阶级来统治,奴封资社四大类。 民主特指有范围,少服从多......

    实践辩证法大全

    实践辩证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历史背景 马克思于1845年在布鲁塞尔写成的一份研究性提纲。这是一份准备作进一步研究和写作的提纲,当时没打算付印,故在马克思生前没有......

    《谈谈辩证法》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1915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为了替他们的沙文主义......

    群众路线辩证法

    群众路线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和价值观,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工作方法。部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应把握和运用好群众路线本身所蕴含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标准更高......

    辩证法论文

    辩证为基,数学为楼 ——浅论数学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是根据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按照古希腊数学哲学的观点, 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

    学习牛玉儒的三个“辩证法”[5篇材料]

    牛玉儒是带着对自己未尽事业的不甘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眷恋之情离去的。人虽逝、名永恒,牛玉儒已然化为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于人民群众的心中。观看了牛玉儒的先进事迹专题片,我......

    学习牛玉儒的三个“辩证法”(最终五篇)

    牛玉儒是带着对自己未尽事业的不甘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眷恋之情离去的。人虽逝、名永恒,牛玉儒已然化为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于人民群众的心中。观看了牛玉儒的先进事迹专题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