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试题20101125

时间:2019-05-13 03:0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辩证法试题2010112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辩证法试题20101125》。

第一篇:辩证法试题20101125

《生活与哲学》阶段性检测(唯物辩证法)

命题:王润超2010.11.2

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共30分)

1.金融风暴已经震动全球经济,受其影响,印度经济神话破灭,股票和房地产面临崩溃;冰岛面临“国家破产”危险;全球金融危机给英国的奥运筹备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各国纷纷出台了各自的救援方案。上述材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C.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在深山能很好生长的大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说明:

A.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认识和改变D.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3.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4.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的辩证法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B.实践决定认识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D.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拟到出台,历经13载沉浮,于07年7月30日 正式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8.指出下列哪些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

① 水滴石穿②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③ 将凉水加热为温水④ 党支部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国家⑤ 银行存款增加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⑤

9.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这样的做法违背了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1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10.“梅雪争春不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下列说法与这首诗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厚积薄发,水滴石穿

11.面对批评,右边漫画《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错误在于:

A.对人冷漠,袖手旁观B.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C.只顾个人,不顾集体D.回避矛盾,明哲保身

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8年经济工作,在总体部署中

要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

余地。材料中的统筹兼顾是指

A.坚持重点论,着重抓主要矛盾B.重视事物的量变,坚持适度原则

C.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D.坚持两点论,注意处理好次要矛盾

13.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 舞动的北京”,冬奥会设计与景观主任莫舒斯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

到这就是中国的,能表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积淀之上的现代感。”。之所以“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就是中国的”,是因为“中国印 + 舞动的北京”突出了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统一性1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注重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因为民族的才是

世界的。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D.民族构成世界,世界离不开民族

15.“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D.对立统一的原则

16.铁路不涨价,虽然直接惠及亿万旅客,但也助长了票贩子倒票牟利,不少想回家过年的人仍然买不到票,“望票叹息”。从哲学上这主要说明:

A.任何事物都有利弊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问题

17.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这句名言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效率优先的同时要注重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从哲学角度

看,这是因为

A.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18.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

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体现的哲理是

A.集中全部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C.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

19.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

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据此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②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③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④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

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此观点说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

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① 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② 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④ 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B.②C.②④D.①③

22.联系、发展、矛盾之间的关系是

① 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就是矛盾双方的联系

② 联系主要就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③ 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 由于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从而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3.“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性的工作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

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D.鼓励人们要敢于改变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24.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

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这符合:

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的否定观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一切从实际出发

25、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是与时俱进的大敌,是同“三个代表”思想背道而驰的,这体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6、“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

A.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B.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C.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D.错在没有对思想动机作出科学的分析,有的意识能决定社会的变化发展,有的则不能

27、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就业观念

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

A、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8、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和弘扬民

族精神。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

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依据

29、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

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下,哪里还会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可见

A.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离开脑力劳动者,但不能离开体力劳动者

B.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C.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D.一切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30我国古代就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为邦本”、特别是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主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他们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B、孟子等人把人民看得比君主还尊贵

C、民本思想和近现代民主思想是相同的D、古人看到了人民群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20分)

31、(08年山东卷高考题)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

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30年来,中国

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生活与哲学》阶段性检测(唯物辩证法)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ABADB 6-10 CBBAB 11-15 DDCBB 16-20 DDCAC 21-25 CACBB 26-30 CDACD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必须坚持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3)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

(4)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一切文明成果。

——————————————————————————————————

《生活与哲学》阶段性检测(唯物辩证法)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ABADB 6-10 CBBAB 11-15 DDCBB 16-20 DDCAC 21-25 CACBB 26-30 CDACD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必须坚持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

(3)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

(4)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篇:实践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历史背景

马克思于1845年在布鲁塞尔写成的一份研究性提纲。这是一份准备作进一步研究和写作的提纲,当时没打算付印,故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过。

1888年,恩格斯在为其《费尔巴哈论》单行本作修改时,翻检了马克思的遗稿,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一提纲。于是,恩格斯特把《提纲》作为《费尔巴哈论》的附录,第一次公诸于世。为了使读者对这个《提纲》更易理解,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的时候,曾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这个《提纲》加了标题《马克思论费尔巴哈》。现在这个标题是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据恩格斯给《费尔巴哈论》写的序言加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马克思为了详细制定他们的新观点而写的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一笔记,认为它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二主要内容

《提纲》共11条,不到1500字。一切观点和论述围绕“实践”展开。

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1、第1条:从实践出发,分析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

2、第2到9条:运用实践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3、第10到11条:注重实践特性,阐发新世界观的目标、性质和功能。

1、从实践出发,分析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第一条)(1)分析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成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费尔巴哈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不洁”的、实践活动中“我完全以自私的态度对待事物”。“在自由知性之光中,对象象金刚石一样发出异样耀目的光辉,象水晶一样的清澈透明。”

2、运用实践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第二到九条)(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所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经院哲学(Scholaticism)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它的研究只允许在基督教教义的范围内自由思维,为信仰找合理的根据。因而其结论也不受经验和实践的检验。经院哲学往往争论一些荒唐的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上帝能否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天使吃什么?”“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到世界末日,死人复活时,是青年还是老年?”“鼹鼠有没有眼睛?”等等,都是一些脱离实际、烦琐空洞的抽象议论。(3)把实践引入自然观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人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是在实践中同时完成的,实践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基础、中介和机制。离开了实践,就无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没有科学的自然观。

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是靠每个人学生、老师、管理者、服务者等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洪堡大学的前身是柏林大学,二战结束后改名为洪堡大学。洪堡大学成立于1810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由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的新学校,他希望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大学之母”。洪堡大学共出了二十七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3、注重实践特性,阐发新世界观(第十到十一条)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霍尔巴赫:人若想改变世界的秩序,那只不过是一个叮在马车车辕上却以为自己在指挥马车行进的苍蝇而已。

第三篇:《谈谈辩证法》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1915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为了替他们的沙文主义立场辩解,公然用诡辩论冒充辩证法,列宁为了批判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者的诡辩论,为了解决社会主义革命所面对的新问题,潜心研究辩证法,做了大量的笔记,并在此基础上写了《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谈谈辩证法问题》和《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专门论述辩证法学说的上下篇。上篇即《辩证法的要素》是讲构成辩证法本身的基本内容,列宁在概括十六要素的实质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的”。作为下篇《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对这个核心的说明和发挥。该文即是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要求,也是当时俄国革命运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但是没有完成系统阐述辩证法理论的夙愿。列宁通过一系列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读,准确的把握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对辩证法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该文就是这一理论努力的成果之一。

(二)意义

在本文中,列宁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首次阐发了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和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的关键,并提出阐发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的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这篇文章文字虽然不多,但却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纲要和精华,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内容简介 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里既包括统一物分解为对立面的客观法则,又包括反映这些矛盾的认识法则,强调客观意义的辩证法实质上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2、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对立统一规律不是“实例的总和”,而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认为为了通俗化而举例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存在的普遍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像普列汉诺夫那样举例来替代论证,甚至举例来代替对规律的揭示。

3、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对立面的统一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这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具有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二者又统一又斗争构成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关键。

对立统一的内涵即统一的过程或现象具有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和斗争才导致事物的发展,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是否承认矛盾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的发展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5、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列宁认为,两种发展观的对立首先就在于辩证法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而形而上学发展观则否定对立面的统一,而把发展看成简单的量的增减。由于这一根本对立导致了第二个对立。辩证法将发展看成是事物的“自己运动”,即认为事物运动发展的泉源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而形而上学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放到事物的外部,主张外因论,因为物质世界之外的原因只能到神或主体那里去寻找。由于这个队里又产生了第三个对立。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是死板的,贫乏的,认为是同类事物的简单的重复,实质上否认事物的发展,列宁在这里指出只有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出发才能理解事物的发展何以经历否定之否定的道路,才能理解事物何以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或内在源泉,由于这一根本对立,便产生了其他方面的对立。

6、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辩证法认为相对的和绝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诡辩论则只承认相对而排斥绝对。由此引申的理论问题是:辩证法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划界等问题。矛盾两方面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就构成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列宁不仅第一次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对立面的斗争的关系式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指出辩证法和诡辩论在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上是根本对立的。列宁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

列宁系统的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并把此规律概括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列宁对辩证法理论的贡献,它不同于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辩证法核心的思想。

(二)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法是客观世界发展的逻辑而是人类历史认识发展的逻辑,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

1、分析矛盾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列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例,说明马克思以商品的内在矛盾的发展为核心,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构建的资本论的逻辑,既揭示了资本主义辩证转化的规律,也反映了人类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因而作为客观意义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所以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就是辩证的分析矛盾的方法。

2、任何事物、命题都有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体,人们对客体事物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A.个别和一般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个别也一定是与一般联系而存在,一般和个别相互连结,不可分割。

B.个别和一般是对立有差别的。个别和一般之间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每个个别的特性并不完全的包含在一般之中,个别比一般要丰富。

C.个别和一般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D.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中包含着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

认识离不开辩证法,辩证法就是认识论。正是在辩证法这个本质的为题上,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这一方面,因为他不懂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懂对立统一规律也是认识的规律,不懂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

(三)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1、黑格尔和福尔克曼都把人类的认识看作是一串圆圈。

由于外部世界是无限广大的,因而人对世界的认识只能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的进行。在圆圈的往复过程中,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确。

2、哲学思想的螺旋式上升运动。三个时期,四个圆圈,十三位代表性哲学家。

A. 第一个圆圈是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开始,经过柏拉图到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柏拉图:理念世界,否定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B. 第二个圆圈是文艺复兴是到的笛卡尔、伽桑迪和斯宾诺莎。C.近代,列宁认为有两个圆圈,一个是从霍尔巴赫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到黑格尔。第二个圆圈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近代哲学思想的发展。

3、列宁指出,由于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而使认识获得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调到丰富的发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四)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1、认识论根源。

在认识过程中,由于人的认识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这就存在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性,而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思想方法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由于思想方法上的直线性就会把无限曲折前进辩证发展的螺旋式认识过程中的任何一小段抽取出来,就会人为的把曲线变为直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加以扩大使其脱离物质自然界,变成超然于客观世界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而陷入唯心主义。

2、阶级根源。

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不仅依靠暴力镇压而且还从精神方面进行欺骗,他们是利用唯心主义和宗教作为精神武器,竭力支持它,吹捧它,雇佣和收买一批反动文人宣扬它。

列宁在这里说“唯心主义时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的一朵无实花”。这段话表明,第一,唯心主义时有根基的,有他产生的认识论和阶级根源,他不是偶然的产物,从人类社会产生那天起就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唯心主义这朵无实花适合唯物主义这朵结果实的花生长在同样这棵人类认识之树上,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总是想比较而存在的,相斗争而发展的。第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欺人之谈,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不仅无益而且极端有害,它阻碍着人们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加以批判。

思考题:

1、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

2、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3、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的?

4、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5、如何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简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区别?

7、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

8、为什么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9、简述唯心主义产生根源?

第四篇:群众路线辩证法

群众路线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和价值观,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工作方法。部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应把握和运用好群众路线本身所蕴含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标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抓深抓实抓出成效。

“来”与“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方法论层面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辩证统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说:“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都是从群众中来的;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要坚持开门搞活动,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请他们做顾问、当裁判。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真话、听实话、听掏心窝子的话,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官兵的意见和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无论是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要请官兵把脉、让官兵监督。

“大”与“小”——群众利益为大,个人利益为小。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都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以群众利益为大,以个人利益为小,通过个人一点一滴的工作为群众谋利益,做到“以小见大”;绝不能“因小失大”,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群众利益这个“关键点”上,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充分认清“当兵为了谁”“打赢依靠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原则,积极主动搞好帮困解难,高效务实地解决好官兵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积聚磅礴力量。

“远”与“近”——“四风”离我们越远,群众离我们越近。当前,“四风”问题在部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败坏部队风气,损害部队整体形象,而且销蚀部队凝聚力战斗力。要通过查找问题照镜子、端正行为正衣冠、从头到脚洗洗澡、对症下药治治病,切实解决“四风”问题,真正使各级党员干部来一次思想上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坚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立说立行、边整边改,坚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真正做到解决问题实实在在,群众感受真真切切,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官兵、密切关系。

“上”与“下”——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上行下效。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示范者。要在强化责任上带好头,按照“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的要求,切实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积极参与活动、接受教育。在剖析问题上带好头,既要勇于眼睛向内对自己动“刀子”,又要胸怀坦荡,虚心接纳别人指出的问题。特别是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注意提高批评和自我批评质量,真正触及思想和灵魂,使自己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在落实规定上带好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影响部属、感召官兵。

第五篇:辩证法论文

辩证为基,数学为楼

——浅论数学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是根据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按照古希腊数学哲学的观点, 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的属性是正义,数目的属性是灵魂、理性或机遇,其他事物也能用数来表示。无限是偶数,把偶数拿来用奇数限定,就会赋予事物以无限性。万物都是成双的, 任何对偶的事物皆可以平分。计算两部分的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因为这种两两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但是,如果增加到奇数,平分就成为有限,就会使无限的二分终结。数学源自实物的实性,而数学方法是进人哲学殿堂的阶梯,是认识理想世界的准备工具。最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为解释宇宙生成而去研究数学,并从数学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数学研究抽象概念,一切对象均由整数组成,数乃宇宙的要素。古今中外,自然哲学流派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宇宙生成这一中心问题,力图在数学中寻求宇宙生成的圆满答案。

数学与哲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历史上,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同是柏拉图学派的门徒,柏拉图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生,阿波罗尼斯曾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和欧几里德的门徒相处很久。这些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在思想上、学术研究中相互影响,在同一时期使得数学和哲学都发展到各自的高峰。从毕达哥拉斯的自然哲学、机械决定论到逻辑实证主义都表明,数学确实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方法和内容。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精神,数学在今天已渗透到以前由权威、习惯、传统、风俗所统治的领域,并且逐步取代它们而成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南。有些数学成果,如非欧几何、哥德里定理,对人类的真理观、时空观、伦理观乃至人生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无处不存在着对立统一,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要求人们全面地看问题,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具有其独特的内部规律,不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得出的观点必然是主观主义的。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

数学所反映的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同样也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内容。如:正数与负数,实数与虚数,乘法与除法,微分与积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是数学整体性的具体体现。事实上,数学整体性是一系列繁简不

一、层次不同的具体数目和形体关系的内容,按一定逻辑和顺序组成的严密知识体系。强调数学的整体性,就是要使人们的头脑反映这种数学的整体性,使客观的东西逐步地变成主观的东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地看问题,对外界事物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用丰富的想象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发挥智力的独创性,形成思维的完整结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也给我们以方法论的指导。认识论把科学研究奠定到了实证即实验的基础上,认为科学必须是经过对经验的排列和归纳才能获得。思辨与实证、想象与逻辑、直觉与知觉、抽象与具体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辩证法的主导思想,只有把彼此对立的概念、思想、方法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诸多全新的科学概念、思想和独特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还认为,科学认识应奠定在实践基础之上,实践是创立理论、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基础与标准。要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就必须在科学认识过程的实践基础上,把观察和假说、实践和理论、归纳和演绎辩证地统一起来。科学真理既不能按现存的理论来判断,也不能按人数的多寡来表决。

在人类构筑的庞大的精神财富宝库中,数学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傅立叶级数使人们对音频的把握更加清楚,为创造各种优美的乐曲提供了可能;几何学成为西方近代画家的必修基

础课;散文大师着力体会数学的简洁明快及数学风格;文艺创作从模糊数学、实变论吸取指导思想和方法,而这些仅仅是数学成功应用的一朵奇葩。科学发展到今天,数学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应用数学的理论、概念、手段和技巧,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量和量变的分析、描述、计算和推导,找出其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形式以及发展变化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将理论模型付诸实际,检验其符合程度,并根据检验结果修正和完善模型。这一切都建立在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七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 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才能获得促进人类进步和幸福的数学成果。

下载辩证法试题20101125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辩证法试题2010112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辩证法的实质问题

    辩证法的实质问题 《哲学笔记》是列宁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所作的笔记汇编。该书汇集了列宁1895~1916年所写的有关哲学的读书摘要、评注、札记和短文,主要包......

    谈谈辩证法问题

    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1925年首次发表在《布尔什维克》杂志第5、6期合刊上,后编入《哲学笔记》。这是列宁对1914—1915年研究哲学问题的总结,虽然全文只有三千多字,却是是......

    辩证法论文(五篇模版)

    自然辩证法(论文) 题目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班 级: 研 131 班 学 号: 1314393009 姓 名: 赵慧凯 指导老师: 练新颜 二〇一四年四月 1 论人与自......

    辩证法的发展观

    高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巩固课)学案(转载) 一、学习目标:发展及其普遍性;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二、 学习内容:高考考点---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量......

    8课辩证法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一、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发展的趋势: 1、 前......

    篮球比赛的辩证法

    篮球比赛的辩证法 篮球比赛是建立在一定哲学理论基础上的,攻守对抗的对立统一是篮球比赛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篮球运动内部与外部矛盾相互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

    辩证法的主观题

    1、为进一步深化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汪洋指出,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点,着眼点是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减少机构和人员只是实现了“量”的改变,而职能......

    辩证法看改革开放

    辩证法看改革开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这头东方雄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经过了大跃进的错误和文革的十年内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