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民族音乐活动设计:汉族秧歌舞
设计思路:本周我们进行着"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孩子们都为这一有着56个多民族的中国而感到骄傲,尤其是听到我们汉族人口最多时.孩子们对各个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及舞蹈等充满着好奇与求知欲。于是设计了这一音乐活动,让孩子了解汉族的常见舞蹈:秧歌的音乐风格、服饰(装扮)、发式、道具等。为了满足我们舞蹈班小朋友跳舞的愿望,我让孩子尝试选自己的喜欢的道具尝试在用自己肢体表达秧歌带来的热闹和喜气。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初步感知秧歌无,知道秧歌是中国汉族舞蹈。
2.初步尝试运用道具和自己肢体表达秧歌带来的热闹和喜气。
活动准备:音乐《欢乐中国舞》,秧歌舞碟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舞蹈:欢乐中国年。
师:今天陆老师带来了一些十分精彩的舞蹈,想不想看看?猜猜这是什么舞蹈?(这是我们汉族的舞蹈,叫秧歌舞。)
2、看了这段舞蹈后,你觉得这舞蹈的音乐听上去感觉如何?
3、你在哪里还听到过这种音乐或者看到过热闹的秧歌舞?
小结:秧歌是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大型歌舞表演。既可以在走街串巷中行进表演,又可以集中在舞台上做正式的歌舞演出。秧歌的特点十分热闹、喜气!
二、感受了解。
1、再次欣赏舞蹈。
师:还有的秧歌舞,想不想再看看?看看跳秧歌时演员是怎么装扮自己的?(服装、发型)
2、讨论道具。
师:跳秧歌舞时用了哪些道具?(手巾花、扇子、腰绸带、鼓、灯笼……)
三、幼儿尝试跳秧歌舞,引起幼儿进一步的兴趣。
1、初次尝试。
师“陆老师这里已经准备好我们小朋友自己带来的和自己做的道具,呆会儿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道具一起来跳跳秧歌舞好吗?
2、动作示范。(鼓励幼儿自由讲解示范)
3、再次交换道具合作尝试跳。
第二篇:《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明水县滨泉凤亭小学
执教者:史蕾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秧歌舞》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秧歌舞》,并把握基本的音准、节奏、情绪等音乐要素。
2、掌握并会敲击锣鼓等乐器典型节奏,学生之间可以准确配合。
四、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锣、鼓、镲、丝绸等
五、教学过程
导 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播放《秧歌舞》音乐,请同学们跟老师活动起来。(师生活动,共扭秧歌舞)
师:刚才我们跳的这个舞叫什么啊?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大街上扭秧歌。这也是我们汉族人所喜欢的一种歌舞形式。(简介:秧歌)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一首具有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歌曲《秧歌舞》。新课教学: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师:听一听这首歌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高兴地、热烈的。
师:要求要和音乐合拍(复听)歌词中唱到了什么?仔细听听他们在敲些什么? 生:敲锣打鼓!
师:东北的秧歌有什么特点呢?
生:听起来很热闹,非常的欢快、热烈。歌词描写了什么内容?
1、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你能跟着老师的鼓点,读一读歌词吗?来试试。
师: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民歌。这首歌曲,就是由编者重新填词而成的。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感受歌词表现的热烈情绪。师:同学们读的真不错!(教师对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尤其注意讲解小附点、前十六后八的节奏。提示:在歌曲中间的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一个八分音符要指导学生唱准,不仅要把节奏唱好,还要把音符时值唱准。)
2、用“da”随琴进行模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但是个别地方需要注意,(这时候学生基本可以演唱歌曲的旋律了,重点指导学生演唱附点的节奏,讲解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我们再完整来一遍。引导学生找出相同节奏型,介绍东北秧歌特有节奏型,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击打。
3、填词完整演唱歌曲
播放《秧歌舞》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教师指导:激发学生感受歌词的情绪,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4、学习秧歌的锣鼓节奏(多媒体出示)练习击打节奏型。师生合作。师:在秧歌中,为了渲染热烈欢快的喜庆气氛,人们常用锣鼓来助威,下面我们就学习一小段锣鼓经。
师:准备好了吗?我们来试试,你们合作得真棒。(找表现好的给他打)
5、学习秧歌舞“十字步”。(课件出示“十字步”的图示,教师示范十字步的步伐。)
师:东北秧歌有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脚步,叫十字步,我们一起学一学。跟老师一起左上、右上、左退、右退。老师做,系上红绸让学生进行歌表演。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练习十字步,师生跟着音乐,共同做出秧歌的简单律动。
师:这首歌曲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那么让我们]扭起秧歌唱起歌。(全体载歌载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六、拓展学习
师:大家的表演真热闹啊,其实除了我们跳的东北大秧歌,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歌舞也非常的著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简介东北秧歌(形式: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打花棍、高跷等)
师:其实呀,不仅是东北人喜欢扭秧歌,我们国家其他地区的人们也很喜欢扭秧歌。全国各地有自己不同风格的秧歌。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大街上扭秧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七、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不仅跳了欢快、热烈的东北秧歌舞,了解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在课下学习一些舞蹈的知识或是舞步,把你学会的舞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其他地区的秧歌。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了,让我们]踏着这欢快的音乐边跳边舞走出教室。
第三篇:《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
府谷四小:高 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3、用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教学难点:
1、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
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手绢、锣、鼓、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语
2、播放MTV——《爱我中华》 a歌曲演唱的内容及情绪 b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 c出示图片——56个民族
3、师生简单展示几个民族的舞蹈动作 师: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教师播放《秧歌舞曲》教师随音乐表演
2、板书课题
3、介绍秧歌舞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汉族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秧歌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汉族劳动人民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耘田的劳动,以敲锣打鼓,用来助兴,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秧歌舞是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的娱乐形式。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大歌谱
2、欣赏动画歌曲秧歌舞,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
4、学生评价,给予教师掌声
5、跟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琴,按乐句教唱
7、弹曲填词:老师弹一句,同学填词唱一句
8、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
四、歌曲处理:出示重、难点——渗透乐理知识
1、重点:附点八分音符(教师示范唱)
2、难点:七度大跳——歌曲结束句
五、学跳秧歌舞
1、出示手绢
2、教师教跳十字步
3、教几个简单的秧歌舞到动作
4、“十字步”采用两进两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
5、学生分组展示
六、用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锣 2/4 :× ×|×× ×|| 镲 2/4 :× ×|O× ×|| 鼓 2/4 :××× ××|×× ×||
1、拍手练习
2、教师教授敲鼓、敲镲
3、分组练习,并汇报表演
4、部分学生用手绢花,而部分学生扭秧歌,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加上锣鼓伴奏。
七、欣赏
1、师语:
2、欣赏陕西秧歌
3、浏览民族舞步——拓展知识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表达:我学会了秧歌舞,还了解了其他民族的舞蹈,这节课就上到这,再见。(同学们随音乐扭出教室)
《秧歌舞》说课稿
府谷四小:高 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脚步》之活动课《秧歌舞》。
一、说教材:
1、《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是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得新民歌。
2、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是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流星于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秧歌舞》。
2、能力目标:学歌曲《秧歌舞》,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3、情感目标: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
2、难点:①、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②、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
四、说教法:音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呢形式,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强调 要 加 强“听”、“奏”、“唱”、“演”、“说”、“写”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表现 力。也就是说要丰富学生情感的变现能力。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演”即富有情感的肢体表现——律动、形体、舞蹈等方面的培养,由于多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现在的许多人在文娱活动中,唱奏有余而表演见拙、不会运用肢体更好的抒发、表现内心的情感。21世纪音乐课程标准注意到这一问题,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培养音乐表演兴趣,有勇气、有表情地独自在众人面前演唱或演奏……。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丰富歌曲的表现内容。”在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表演内容,“秧歌舞”这一教材,就是要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育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1、“情趣激趣法”,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游戏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的掌握本课知识点。
3、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将运用“听唱法”、“示范法”让学生在多听、多唱中把握音准,唱好歌曲。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引导者。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运用听唱、教唱、讨论、合 作、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获取知识。
六、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运用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教学中,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并汇报,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宣讲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教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的也有兴趣。对于一些身体协调能力差的,我把“扭秧歌”简化成2/4拍的音乐律动,让学生用“两进两退”的步法代替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的“秧歌步”。用“两进两退”步法来实践、体验不同速度的2/4拍音乐,这一做法很好,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十字步”,对学生来说是很生疏的,一时间内很难运用自如。如果由于一时没能掌握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将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用“两进两退”的步法代替“十字步”,并不是不要求“扭秧歌”要走“十字步”,而是将“十字步”做为知识介绍给学生,让接受快的学生走“十字步”,让接受慢的学生走“两进两退”,待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至熟练,再做统一要求。这样的分层教学利于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扭秧歌”用红绸、方巾、扇子做道具,已司空见惯。本课让学生使用节奏乐器“响板”和“串铃”,是别有用心的:
一、二拍用响板是“进”,三、四拍用串铃是“退”,用这种方法即提示了学生的动作,又培养了内在节奏感。还增加了节奏乐器的实用效果,用学生自己奏出的音响来烘托课堂气氛,对学生、对教学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七、说流程:……
八、说教学启示: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过程的安排,到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表现欲,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的情趣、在此,希望各位各位专家辅导老师及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四篇: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
秧歌舞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通常在北方省份表演。秧歌舞者通常穿上明亮多彩的表演服装,他们的表演动作有力迅速。在农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一旦听到锣鼓声,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他们都会蜂拥到街上看秧歌舞表演。近年来,中国东北某些城市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了了秧歌队,队员常年通过跳秧歌舞来保持健康,同事他们也乐在其中。
Yangko is one of tradition folk dance of Han in China.It is usually performed in northern provinces.The dancers usually wear colorful and light costumes, and the performance is powerful and rapid.During some festivals such as Spring Festival, Lantein Festival, if people hear the sound of drum and gong, no matter how cold the weather is , they will come to street and appreciate the Yangko.Recent years, the old people in city of east-northern of China organized the team of Yangko by themselves, the teamers keep their health by dancing Yangko the whole year.长城是人类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如果你到了中国却没去过长城,就想到了巴黎没有去看看菲尔铁塔,或者就像到了埃及没有去看金字塔一样。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实际上,长城最初只是一些断断续续的城墙,直到秦朝统一中国后才将其连城长城。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大部分都是在明代修建的。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that created by human beings!If you come to China without climbing the Great Wall, it's just like going Paris without visiting the Eiffel Tower;or going to Egypt without visiting the Pyramids!Men often say, “He who doest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In fact, it began as independent walls for different states when it was first built, and did not become the “Great Wall” until the Qin Dynasty.However, the wall we see today, starting from Shanhaiguan Pass in the east to Jiayunguan Pass in the west, was mostly buil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Dumplings Dumplings are one of the Chinese peopels favorite traditional dishes.According to an ancient Chinese legend, dumplings were first made by the medical saint---Zhang Zhongjing.There are three steps involved in making dumplings: 1)make dumpling wrappers out of dumpling flour;2)prepare the dumpling stuffing;3)make dumplings and boil them.With thin and elastic dough skin, fresh and tender stuffing, delicious taste, and unique shapes, dumplings are worth eating hundreds of times.There’s an old saying that claims, “Nothing could be more delicious than dumplings”.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other holidays, or when treat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Chinese people like to follow the auspicious custom of eating dumplings.To Chinese people who show high reverence for family love, having dumplings at the moment the old year is replaced by the new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ing in the new year.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相传为古代医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的制作是包括: 1)擀皮、2)备馅、3)包馅水煮三个步骤。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中国人接亲待客、逢年过节都有包饺子吃的习俗,寓意吉利。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更岁交子”吃饺子,更是欢度除夕、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内容。Acupuncture Acu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in and collateral channels” theory in TCM, the purpose of acupuncture is to dredge the channel and regulate qi and blood, so as to keep the body’s yin and yang balanced and achiev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organs.It featur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internal diseases are to be treated with external therapy”.The main therapy of acupuncture involves using needles to pierce certain acupoints of the patient’s body, or adopting moxibustion to stimulate the patient’s acupoints so as to stimulate the channels and relieve pain.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cupuncture has been handed dow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and has now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Nowadays, acupuncture, along with Chinese food, kung fu(otherwise known as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internationally hailed as one of the “four new national treasures.”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医的经络理论,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来达到阴阳归于平衡,使脏腑趋于调和之目的。其特点是“内病外治”。主要疗法是用针刺入病人身体的一定穴位,或用艾火的温热刺激烧灼病人的穴位,以达到刺激经络。治疗病痛的目的。针灸以其独特的优势,流传至今并传播到了世界,与中餐、功夫、中药一起被海外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国粹”。
Chinese Chopsticks The Chinese way of eating with chopsticks is unique in the world.The recorded history of chopsticks started more than three thousand years ago.Chopsticks were named zhu in ancient Chinese.They look deceptively simple to use, but possess multi-various functions, such as clamping, turning over, lifting up, raking, stirring, scooping, poking, tearing, and so on.Chopsticks were taken as an auspicious mascot by ordinary people in ancient China.For example, the partial tone of chopsticks is often used by people as a metaphor at weddings to indicate a blessing or benediction for the couple to have a baby soon.Unlike using a knife and fork or one’s own hands, a pair of chopsticks also implies the meaning of “Harmony is what matters”.Chopsticks are highly praised by Westerners as a hallmark of ancient oriental civilization.中国人使用筷子就餐的方式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史记载用筷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筷子古时称为箸,它看似简单,但却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拌、撮、戳、撕等多种功能。中国民间视筷子为吉祥之物,如婚俗中将筷子隐喻为快生贵子的祝福等。与使用刀叉以及手抓的 方式不同,成双结对的筷子含有“和为贵“的意蕴。西方人赞誉筷子是古老的东方文明。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商周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就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西汉时张骞通西域,把中原与波斯湾、地中海紧密联系起来,开辟了中外交流贸易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的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东方文明的使者。
China is the home of silk.Mulberry planting, sericulture, silk reeling and thickening are all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ancient Chinese.As early as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1600BC-256BC), the Chinese peoples silk-weaving techniques had reached an extremely high level.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206BC-25AD), Zhang Qian, an outstanding diplomat, travelled around central Asia and connected China with the Persian Gulf and the Mediterranean, opening up a new era of Sino-foreign trad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From then on, China’s silk became well known for its extraordinary quality, exquisite design and color, and abundant culture connotations.Hitherto, Chinese silk has been accepted as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missary of oriental civilization.
第五篇:《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十字步),并随音乐表演。
3、用打击乐器锣、鼓、钹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的运用锣、鼓、钹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八角巾、锣、鼓、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舞蹈视频
2、介绍秧歌的历史发展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人们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耘田时,以敲锣打鼓,用来助兴。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至今已有千年民间历史。秧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歌谱
2、听赏秧歌舞,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生跟唱
4、教师弹琴,生学唱。
歌曲处理:歌曲中的衬词“咚锵咚锵、咚咚锵”处要唱的活泼风趣
5、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正确演唱演唱歌曲。
三、学跳秧歌舞
1、出示八角巾
2、教师教跳十字步
3、“十字步”采用两进两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1、拍手练习
2、教师教授敲鼓、敲钹
3、分组练习,并汇报表演
4、部分学生用八角巾,而部分学生扭秧歌,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加上锣鼓伴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表达:我学会了秧歌舞,还了解了其他民族的舞蹈,这节课就上到这,再见。
《秧歌舞》说课稿
府谷四小:高 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脚步》之活动课《秧歌舞》。
一、说教材:
1、《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是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得新民歌。
2、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是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流星于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秧歌舞》。
2、能力目标:学歌曲《秧歌舞》,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3、情感目标: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
2、难点:①、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②、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
四、说教法:音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呢形式,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强调 要 加 强“听”、“奏”、“唱”、“演”、“说”、“写”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表现 力。也就是说要丰富学生情感的变现能力。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演”即富有情感的肢体表现——律动、形体、舞蹈等方面的培养,由于多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现在的许多人在文娱活动中,唱奏有余而表演见拙、不会运用肢体更好的抒发、表现内心的情感。21世纪音乐课程标准注意到这一问题,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培养音乐表演兴趣,有勇气、有表情地独自在众人面前演唱或演奏……。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丰富歌曲的表现内容。”在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表演内容,“秧歌舞”这一教材,就是要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育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1、“情趣激趣法”,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游戏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的掌握本课知识点。
3、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将运用“听唱法”、“示范法”让学生在多听、多唱中把握音准,唱好歌曲。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引导者。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运用听唱、教唱、讨论、合 作、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获取知识。
六、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运用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教学中,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并汇报,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宣讲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教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的也有兴趣。对于一些身体协调能力差的,我把“扭秧歌”简化成2/4拍的音乐律动,让学生用“两进两退”的步法代替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的“秧歌步”。用“两进两退”步法来实践、体验不同速度的2/4拍音乐,这一做法很好,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十字步”,对学生来说是很生疏的,一时间内很难运用自如。如果由于一时没能掌握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将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用“两进两退”的步法代替“十字步”,并不是不要求“扭秧歌”要走“十字步”,而是将“十字步”做为知识介绍给学生,让接受快的学生走“十字步”,让接受慢的学生走“两进两退”,待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至熟练,再做统一要求。这样的分层教学利于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扭秧歌”用红绸、方巾、扇子做道具,已司空见惯。本课让学生使用节奏乐器“响板”和“串铃”,是别有用心的:
一、二拍用响板是“进”,三、四拍用串铃是“退”,用这种方法即提示了学生的动作,又培养了内在节奏感。还增加了节奏乐器的实用效果,用学生自己奏出的音响来烘托课堂气氛,对学生、对教学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七、说流程:……
八、说教学启示: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过程的安排,到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表现欲,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的情趣、在此,希望各位各位专家辅导老师及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