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求 奉献
追求 奉献
安仁溪小学 翁瑞芳
做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拥护党的领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党的要求保持一致。十七年来,我坚持扎根山区,并没有什么惊人的业绩,只是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育人,赢得了学校、同事和家长的好评。
身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深感教书育人任务的艰巨,不断提高个人理论素质和思想修养,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我担任语文教学,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撰写教案,并且有条不紊地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孜孜不倦地教导每一位学生。课后,根据每课的学习要点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并对学生上交的每一份作业,进行精心批改,对个别学生还会耐心辅导。六年级和一年级的教学工作繁重,我从不挑剔,愉快地接受,同事都趣说我乘直升飞机,忽起忽落。现在我能胜任一到六年级的教学,哪个年级需要我,我就勇挑重担,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所带的班级成绩都名列中心小学前茅。我还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承担了中心小学示范课教学,获得了一致好评。我也屡次获得县、镇的“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我时刻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我善待每位学生,努力用那“爱”的清泉,去擦拭学生的心灵,使所有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学业有进。我班有个男孩父母都是聋哑人,他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心理的自卑,性格内向,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造成他贪玩爱看电视,经常不完成作业。我反复耐心地找他谈心,发现他的闪光点,不断地鼓励他,还让同学与他交朋友,渐渐地他终于敞开了心扉。他写作能力很差,我利用课余时间启发引导他,渐渐地写作有了起色,他也不再害怕写作文了。现在他性格变得开朗些,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我和家长都感到无比欣慰。
爱学生,要用实际行动去表现,要从内心去关心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育对象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并结出硕果。我相信对学生只要付出了真心,就能换得真情。我与学生亲密无间,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成了好朋友。学生们遇到事情总爱去找我谈心,如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同学相处的问题,和父母关系的处理„„总能得到我悉心的帮助,大道理可能不多,但是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启迪。去年五
月,我不慎摔伤左腿住院一个月,学生非常想念我,纷纷到医院看望我,还带来水果、鲜花、贺卡等。他们围在我身边,述说班级的的事,祝我早日康复,那一幕幕让我沐浴着感动和幸福。出院后,我的腿伤还未痊愈,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期末考试,我克服疼痛,拄着拐杖坚持上课,深深感染了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全面发展,在中心小学的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教学之余,我还热情为全校师生服务,协助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书法特长,为学校办好宣传栏、写宣传标语等,为各班班级布置、主题班会等出谋划策。今年学校缺少英语专职教师,我主动带头承担了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其他老师也效仿我的做法,解决了学校的难题。在生活中,我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同事和睦相处,热情地帮助同事,有着良好的口碑,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被推荐评为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追求的境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这片田园里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奉献我无悔的青春。
第二篇:奉献与追求
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当东方的朝霞与红旗争辉,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如同恶梦渐渐远去,九八年的洪水已成为历史,可人们却不会忘记那一个个已把生命永远凝固在大堤上的绿色军魂,其中就有他——抗洪英雄,新时期的好战士——李向群。
他,一个只有8天党龄的党员。他,一个只有20个月军龄的士兵,他,一个只有20 岁韶华的特区青年。一切都有那么短暂,短暂地让人惋惜;一切又那么绵长,绵长地足以百世留芳。
李向群的可贵在于,他把远大的理想融入了脚踏实地,从在入伍半月后的考核中名列新兵连倒数第二,到一年后荣登团里的标兵榜。他在艰苦的磨砺中一步步超越了自己,参军不到两年,他记下了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抗洪前夕,西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给他寄来了法律单科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军营20个月,他两次被评为全团训练尖子,优秀士兵,一次荣立三等功,直至永生在大堤上的他被追授抗洪勇士和追记一等功。他的人生虽短暂,可每一步都那么踏实……
李向群的可贵,在于他把自身的价值融入他人的幸福,是他给自己规定每月购买生活品不超过10元,是他把所得津贴830元和从家里带的钱全都捐给了团难的战友和群众,是他,是炽热的爱和真诚的心帮助误入歧途的同学周道雄戒掉了毒瘾,导正了人生坐标,是他,用绿色的脊背为湖南小叶口村的孩子们充当了特殊的渡船军营内外,他留下的动人事迹,像汩汩的河水,淌不尽,流不完……
英雄都是相似的,李向群的特殊在于:他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他来自特区,家产百万;他曾经经商,且小有所成,但他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苦的人生之路——当兵。有人追求实惠,他追求奉献,有人贪图安逸,他选择艰苦,有人满足于“过得去”,他追求:高、精、尖“从经济特区——绿色军营——抗洪前线,从特区青年——优秀士兵——抗洪英雄三座大熔炉,三次大飞跃,李向群以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对于人生价值作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不断地奉献和追求。
是的,奉献和追求,无私的太阳奉献给大地光和热,高傲的雄鹰追求着白云和蓝天,真正的人生就应在不断的奉献和追求中得到延续和升华!当我们对北约暴行愤怒不已时,不要忘了,正因为我们实力不足与之抗衡,所以敌人才敢公然挑衅。飞速发展的祖国等待着我们去奉献,浩瀚无边的科学知识等待着我们去追求。国旗下的热血儿女们,把生命融入无限的奉献和追求中吧,奉献青春年华,追求科学真理,奉献满腔热血,追求国富民强!
淄博实验中学 九七级六班 朱红果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演讲稿:奉献与追求
他,一个只有8天党龄的党员。他,一个只有20个月军龄的士兵,他,一个只有20岁韶华的特区青年。一切都有那么短暂,短暂地让人惋惜;一切又那么绵长,绵长地足以百世留芳。李向群的可贵在于,他把远大的理想融入了脚踏实地,从在入伍半月后的考核中名列新兵连倒数第二,到一年后荣登团里的标兵榜。他在艰苦的磨砺中一步步超越了自己,参军不到两
年,他记下了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抗洪前夕,西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给他寄来了法律单科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军营20个月,他两次被评为全团训练尖子,优秀士兵,一次荣立三等功,直至永生在大堤上的他被追授抗洪勇士和追记一等功。他的人生虽短暂,可每一步都那么踏实……
李向群的可贵,在于他把自身的价值融入他人的幸福,是他给自己规定每月购买生活品不超过10元,是他把所得津贴830元和从家里带的钱全都捐给了团难的战友和群众,是他,是炽热的爱和真诚的心帮助误入歧途的同学周道雄戒掉了毒瘾,导正了人生坐标,是他,用绿色的脊背为湖南小叶口村的孩子们充当了特殊的渡船军营内外,他留下的动人事迹,像汩汩的河水,淌不尽,流不完……
英雄都是相似的,李向群的特殊在于:他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他来自特区,家产百万;他曾经经商,且小有所成,但他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苦的人生之路——当兵。有人追求实惠,他追求奉献,有人贪图安逸,他选择艰苦,有人满足于“过得去”,他追求:高、精、尖“从经济特区——绿色军营——抗洪前线,从特区青年——优秀士兵——抗洪英雄三座大熔炉,三次大飞跃,李向群以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对于人生价值作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不断地奉献和追求。
是的,奉献和追求,无私的太阳奉献给大地光和热,高傲的雄鹰追求着白云和蓝天,真正的人生就应在不断的奉献和追求中得到延续和升华!当我们对北约暴行愤怒不已时,不要忘了,正因为我们实力不足与之抗衡,所以敌人才敢公然挑衅。飞速发展的祖国等待着我们去奉献,浩瀚无边的科学知识等待着我们去追求。国旗下的热血儿女们,把生命融入无限的奉献和追求中吧,奉献青春年华,追求科学真理,奉献满腔热血,追求国富民强!
九七级六班朱红果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无悔奉献 追求卓越
无悔奉献 追求卓越
——阳城镇青年教师“深山区体验之旅”心得
阳城镇中心小学 吕和峰
2017年9月13日,阳城镇中心校组织新上岗教师赴深山区体验,我有幸参与其中。一天紧张有序的参观学习下来,感触很多,现与大家分享。
二郎坪、军马河、太平镇三乡镇的西庄河、蒿坪、回龙寺、长探河等学校都居大山之中,大山承载了沉重的希望,托举这希望的正是这里的老师,他们肩负了殷实的责任。把无私的爱献给山里的孩子们。
二郎坪西庄河教师姚清月、蒿坪小学马老师,他们坚守这里30多年,从青春年少到现在的两鬓斑白,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也从成人走向了成才。走出大山的孩子两个学校分别都有三四十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岗位。在蒿坪村文化大院,“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巨幅喷绘底幕令我特别震惊,这里走出大山的孩子们为感恩大山,感恩乡亲连续多年来利用春节这个传统喜庆而又充满希望的节日举办联欢晚会,这一形式也被省市县相关媒体报道。我想:这些孩子们的表现一定是启蒙老师的人间大爱潜移默化中重塑了他们心灵,耳濡目染之中孩子们被感化,形成了有责任担当,有感恩家乡父老,有人间大爱的新时代青年。
教师的坚守,无私的奉献更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才成就了山区老师卓越成就。姚老师的丈夫有“边外教师”的称号,他是姚老师的贴身司机,是学校的运输工、修理工、伙夫;马老师的爱人被“骗”到手后也光荣地加入代课教师这个队伍,不顾薪水低廉硬是和马老师一道在深山坚守30多年;长探河初中的青年教师,有扶老携幼的、有怀有身孕的、正在哺乳的、也有小孩带在身边的。他们的背后有太多的生活不易,大山给与了他们和家人宽宏、博爱和无私。军功章中有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深山区学校几乎都是单班独点,姚老师的学校学生现在仅有四个学生,马老师的学校也仅有8名学生,长探河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都是单班,回龙寺完全小学每个年级仅有一个班级。既然是一所学校,它就是一方百姓的希望,是每个家庭的期盼。很难想象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教育仅仅落在一个或几个人身上这些老师的工作有多繁重。他们照顾不了自己的小孩和老人,没有白天和黑夜,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以校为家,倾其所能地去呵护学校从土坯房变成楼房,从因陋就简到现在的均衡发展。这其中的辛酸和苦难仅凭文字和语言是难以言尽的。
走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有人会赞美山的伟岸;看到涛涛的长探河水,有人会惊叹水的清冽;欣赏沿途风景,我们都会留恋这里的青山绿水。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可是有人愿意在这儿倾其一生去守护去奉献自己。路上姚青月老师的事迹我有详细了解:她从小就是学习拔尖,惹人喜欢的姑娘。她一直成绩优异,本想考上当时的内乡师范,端上“铁饭碗”。谁知她的恩师,(当时西庄河小学的校长)因为学校留守学生数量多,年级层次多,但老师极度紧缺,就来请求她放弃学业,做一名代课教师。十年里,她放弃了原本可以得到的城里职位,十年里,她待在大山里日夜守候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十年后,恩师调走,校点合并,她就成了当仁不让独留校点并坚守30多年的唯一人选。为了集资盖学校,她大雪天翻山越岭80多里去找领导,相关负责人数次协商;为了给孩子们驱寒防流感,她亲自爬山给孩子们找草药,一次在拿草药的过程中,不慎摔倒,左腿脚踝处粉碎性骨折;她的两个孩子先后从8岁起就成了住校生,她的儿子不是正常聪明的孩子,她教过很多拿乡镇第一,县级第一的学生,拿过很多乡镇特等奖的荣誉,可唯独顾及不到她那个整天倒数第一的儿子„„
平凡中的伟大,把工作做到了极致,近年来,她先后获得“西峡县十大功勋教师”“南阳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爱人当做习惯.习惯了大山的空气,习惯了为人付出,也习惯了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我想在这大山里蕴藏的巨大能量一定会在姚老师身上永放光芒,激励更多的人向她学习。
参观回来,我看着两边的大山,再思考: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在这个强调正能量的社会,在这个经不起艰苦的社会,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是归于本心的宁静,自强不息,淡泊明志还是像姚老师、马老师等这样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担当和人间大爱的“守望”者和“孺子牛”。
第五篇:追求卓越 甘于奉献
追求卓越 甘于奉献
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表面看这本书只是介绍当代几位高技能人才,但是深入观察,仔细思考发现,其实它是在赞扬、歌颂当代建设者伟大的奉献精神。
在文章的第一章节介绍了全国劳模“铁人式好工人”王为民的事迹。在“岗位做主人,奉献为人民”的人生信条指引下,王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书中说,他像一颗小草。我觉得他更像一棵白杨,在祖国的大地上,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根发芽成长。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无论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毫无怨言地把自己奉献给祖国。
王为民曾经说过: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个人应该做的事。这样的谦逊与淡泊,又何尝不是让我们感动又令我们汗颜的“透彻”? 我们丝毫没有理由怀疑王为民的真诚。在他身上,你找不到半点虚妄、骄奢、自矜与矫情。在他眼中,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愿意并且敢于去尽他应尽责任和义务的人。也许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经济社会里,要做一个“普通人”,需要有无畏的勇气承担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仔细一想,一个自觉履行义务、敢于担当责任的“普通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的形象吗?
许振超的成就表明“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非凡的业绩”、“成功在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的道理。作为同龄人,我在本职岗位上也曾获得了一些荣誉,也曾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上。但我深知我们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他们身上,我又一次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工作中,我要到最艰苦的岗位来磨练意志,培养勤学苦练的、永不满足的求知精神,工作中用心边干、边问、边学,不断创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一个作风优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新时期技术工人,为首钢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高技能人才楷模,是用理想、知识与意志铸就的一座座丰碑,成功光环的背后是“创新、创优、创业”的艰难历程。成就事业的道路布满了荆棘,利益的诱惑,挫折的考验,都会成为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但楷模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十足的信心,不懈的追求,就会像他们一样拥有不凡的人生,就会创出属于自己一番事业,最大限度实现你人生的价值。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的事迹所激起的震动,恰似一股“心灵的冲击波”在向四周扩散,正在感动着、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这个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那些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勇士,仍然具有崇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仍然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使人的精神得到洗礼和升华。
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首钢搬迁调整方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首钢搬迁,我们承受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首钢搬迁调整过程中,部分岗位职工对自己的未来没信心,思想有一些波动,面对正在建设的高科技水平钢铁基地,深知目前所拥有的技能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为能否适应未来首钢的发展而担忧。在这特殊时期,我更加珍惜在首钢工作的时时刻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积累,提高技能水平,并带动周围的职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力争使首钢成为“双高”产品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创新、创优、创业”活动中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为建设二十一世纪国际一流的新首钢奉献我们的全部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