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岸交流会心得体会
我不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2011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多元文化教育与教育行动研究研讨会”观摩随感
麻江县碧波中学 凌忠梅
由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贵州省教育协会,台湾行动研究会,贵州省高等教育协会主办,由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协办,贵州财经学院教育管理学院,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2011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多元文化教育与教育行动研究研讨会”及2011全省教育科研方法培训会,于2011年8月4日至8日在贵阳花溪青少年宫举行。
我有幸自始至终参加了本次活动,收获颇丰。
一、强强联手,教育科研与行动研究并进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心理学系夏林清教授60多岁她做得报告好似斗室星空中的一个个明珠,擦亮我朦胧的眼神。在报告中夏教授言辞亲切,理论思路剖析透彻,让我重新认识到播撒爱心的女人,收获的是美丽。在夏教授一行报告组中有教授、教师、还有工人,他们用心交换,他们在一起播撒心中的真爱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夏教授的报告如清风拂面,我知道行动研究的脉络。对一个乡镇中学的音乐教师来说,我被震撼啦。我要向夏老师学习做一个播种爱的人。
1、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始至终保持一个积极、明朗的心态,首先自己是开心的,其次才能把快乐带给别人。给予别人快乐绝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健康积极心态的自然流露。
2、真心付出不求回报。付出爱心的时候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带有功利的想法。我们都是教育劳动者,关注每个人,大家团结在一起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教育科研,提高教师对职业的幸福感追寻。
二、娓娓道来 行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开展的行动研究工作坊就像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作为一名行动研究者,她成功的跨越到我们心中,行动的步伐如果能变成大踏步跨进黔东南,踏进碧波中学那我们的教师执着修炼,必会获得丰收的喜悦。陈教授的理论联系,活动研究方法需要在“做中学”。
行动研究全方位阐述它的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
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研究的目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反思能力,改进工作
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行动者的意识和能力是否有提高,问题是否解决,生存环境是否有改善
1、行动中反思的步骤: 1)行动/事件 2)对行动/事件的描述
3)对自己为什么如此行动的反思 4)对自己反思特点的反思 5)对自己价值观的反思
2、如何提出研究问题?
1、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3、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但有足够探索的空间(小题大做、以小见大)
4、实施条件许可
1、提出研究问题
2、如何收集和分析资料
3、分类
4、举例
5、实践活动。陈教授建议组织一个团体,营造气氛。
中小学教师一定要做研究吗? 需要做什么类型的研究?
与以前的工作经验总结有何不同?(问题导向,循环的系统性,提供证据)与学者所做的研究有何不同?(适切性,有用性,求善)
为什么说教师的职业特征需要教师做行动研究?(实践,明智,知识分子,合作文化)
农村的孩子有些不爱学习:我们会启发同事热忱,对同事好,服务好,与人的关系,换角度,事业热忱度,做一个教育行动研究者,让研究回归。我认为想要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首先来自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自于学术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
三、涓涓流水两岸共唱中华一家亲
在教育沙龙中,台湾尊贵的客人里有一位来自飞机场搬运工,我们都称他为强哥。他是一个黑手,在台湾黑手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苦力给我的冲击力很强,苦力对我们来说生活中不可缺少角色,干苦力人的音乐乐章带著生命的献身。希望强哥继续当一名行动者,用音乐唤起大家的职业幸福感。
一个孩子一个家,我看见水中的自己,在土壤中我们的孩子不自信,我们的教师队伍一定要营造出自己的品牌。再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合并而成,它不仅带着先填饱的润泽之光,经营出一套优秀风景线。
四、重新认识教师职业乐趣
我从教13年,为什么到今天我还深爱我的事业。那是我对教育沉甸甸的爱,一步一个脚印,用劳动感受幸福。带领学生到北京比赛,我的缘由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行动者给予农村孩子机会,让农村孩子的那片斗室星空也可以亮起来。在两岸交流会上我有幸发言,我的发言的主题是以腰鼓促民乐。碧波地区就是五寨组的老老少少都喜欢打腰鼓,特别是每年6月24日孩子们都自发组织到各个乡镇去观摩。他们聪明伶俐,回到家找来废旧的塑料瓶用线穿着在家门口练习。为了到北京比赛,孩子们不但要在舞蹈技能技巧上下功夫,还要每天听音乐,腰鼓、舞蹈、民族音乐伴奏整合,我们创编了欢乐腰鼓的第二个节目《苗岭鼓韵》。它与安塞腰鼓最大的区别,安塞腰鼓是男人打,我们是女生打腰鼓。这与我们的民族有很深的渊源。碧波聚居的大部分是畲族,畲族人就喜欢敲粑槽,在多元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的校园里掀起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氛围。以腰鼓促民乐。
短暂的四天培训,让我坚定信心,在教育科研上行动,我不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第二篇:两岸中华诗学交流会(最终版)
5月19日,两岸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南京举行。
台湾财团法人正因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朱万里、台湾创价学会理事长林钊、台湾中华诗学研究会理事长胡传安率领20余位台湾文化界朋友与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部分代表进行了友好交流。
参加交流座谈会的有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殷志强教授,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会长江锡铨教授,研究会顾问沈道初、冯亦同、钟振振,研究会副会长方政、王锡九,秘书长陈小虎、副秘书长刘莹,民革江苏省委联络处副处长任晓红等。
朱万里董事长、林钊理事长、胡传安理事长和殷志强副主委、钟振振教授、江锡铨会长分别致辞。
殷志强副主委在欢迎辞中向台湾朋友介绍了江苏民国建筑现状及文物保护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介绍了民革的历史以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和任务,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密切联系,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文化大交流、大合作,弘扬中华文化,共同创造两岸美好幸福生活。
江锡铨会长在欢迎辞中表示:我们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是一个集中华诗歌的研究、写作、诗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民间社团,是为热爱中华诗歌的诗词曲及诗学专家和爱好者们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半个月之前刚刚成立,就有朋自远方来传经送宝,不亦说乎!更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胡传安理事长欣然同意担任我们研究会的顾问,今后我们两岸的中华诗学研究会就是一家人了。
台湾中华诗学研究会胡传安理事长向江锡铨会长赠送了为江苏中华诗学研究会成立创作的诗词作品。
江锡铨会长向胡传安理事长颁发了聘书,邀请胡传安教授为江苏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
在宁期间,台湾学术社团朋友江苏中华诗学研究会有关人员陪同下参观了“总统府”。
相关链接:台湾创价学会(英文:Taiwan Soka Association)是国际创价学会在台湾的分支组织,致力于推广文化、教育、和平,现任理事长为林钊,名誉理事长朱万里;台湾中华诗学研究会前身是1968年文化大学创张其昀教授建立的“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以“昌明诗学,弘扬诗教”为宗旨,以众多台湾和海外诗坛名流为研究委员,多年来执台湾诗坛之牛耳。2000年改称中华诗学研究会,由朱万里任理事长,现任理事长为胡传安。
第三篇:两岸企业家交流会活动方案
两岸企业家交流会活动组织实施方案(草案)
在2014年台北“飞向太空-航天科技展”举办期间,组委会同时举办两岸企业家经济合作交流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加强海峡两岸民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资源有效整合,加强两岸产业对接,深化两岸经济互利合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二、举办时间:2014年6月-8月(具体日期待定)
三、举办地点:台北花博馆(待定)
四、组织机构:在航天展组委会领导下,设两岸企业家交流活动组委会。
组委会秘书长:何树生
组委会付秘书长:甘再川、叶永建
五、活动内容:
1、2014年3月-5月,企业家报名(报名费5万元?),邀请海峡两岸有关领导、著名书画家、社会知名人士为活动题词。
2、2014年6月底(待定),大约50名大陆企业家随航天展团队赴台。在台北召开新闻发布,正式对外宣布活动启动,在产品展示大厅展示大陆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
3、在台举办两岸企业家商洽会,邀请台湾方面的政要、名人出席。嘉宾致词,专家主题报告、点评,现场访谈,深层对话、讨论,交友联谊。
4、大陆企业家感受宝岛风采。深入民间,广交朋友。
六、活动经费:
由北京两岸家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起,费用由该公司负责。中高会负责赴台企业家的入台批件。
产品展示厅设展位60个,9㎡/个,10天/期,2万元人民币/期.个。
第四篇:心得体会交流会
常熟大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
心得体会交流材料
时间:2010年10月19日 地点:党委会议室
议题:《关于以大学习大讨论为载体深入推进“江苏公安精神”活动的实施意见》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交流会 组织人:陈海华 参加人:大队全体干部 内 容:
陈海华:当前“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是当前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消防部队正在扎实开展《关于以大学习大讨论为载体深入推进“争三优创一流”活动的实施意见》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创新发展。这是部局和总队党委准确把握当前消防工作阶段性特征,适应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又好又快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必须长期抓好的重要工作任务。今天我们组织大家到学习室,目的就是为了使大家在主题教育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共享和交流。希望大家结合前一阶段的学习,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和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好的建议。交流情况: 严世刚:结合此次主题教育,特别是通过学习胡总书记的十七大工作报告和相关专题教育,给我的感觉是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更多的体现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上,通过此次教育,我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上级组织的要求上来,现在正处于“三基”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我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将队伍抓好、带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张利明: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我争先创优意识,作为一名消防战士,我们最主要就是要全面落实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落实当前的各项工作中,牢记自身的神圣使命,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朱伟:通过学习使我的政治思想觉悟有明显的提高,使我明白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含义,作为新时期的消防战士,我们应认真履行神圣的职责,全面推进部队各项工作的发展。
曹仁明:通过本次主题教育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消防大队主官,应该要自觉地加强政治思想学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苦练基本功,为祖国的发展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其他同志发言(略)总结:
陈海华:刚才大家都对此次《关于以大学习大讨论为载体深入推进“争三优创一流”活动的实施意见》主题教育进行了深刻的体会交流,大家发言比较踊跃,我认为大家的观点都比较符合实际。下面我简单的总结一下,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实质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扎实苦练各项业务技能,进一步注重实效,提升服务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这才是我们要做到。当前各项工作都是在围绕贯彻落实新时期公安精神用“江苏公安精神”活动推动消防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更要体会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的实质内涵和牢记自身的光荣使命,为创建“平安常熟”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第五篇:《长江两岸》文档
《采茶舞曲》教案
长葛市二中王婷
来源:人音版第14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听茶歌,读茶诗,唱茶曲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江南民歌的特点及地域性。
2、技能目标: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
3、情感目标: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教具]
1、电子琴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第一环节:听茶歌
欣赏《古丈茶歌》,感受画面中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气息。“茶山”、“采茶”、“茶歌”都离不了一个“茶”字,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切入标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外国人眼里,China与Tea(茶)是同义的。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无意品出了茶的妙趣。从此,中国人与喝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老师总结并将代表性的名茶列举,如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黄山毛尖和我省的信阳毛尖等。
第二环节--读茶诗
西江月咏茶
云雾清香柔曼,春壶馥郁幽遐。
锋苗挺秀扁针芽,雀舌怡情温雅。
妙手精工凉爽,酵红焙绿奇嘉。
健康长饮四时茶,百岁不为神话。
让同学们自述诗词的含义,老师加以补充点评
二、新课教学
方法:听唱法,教唱法,比较法
第三环节--咏茶
讲了这么多的《茶》文化,我们是不是该以“茶”思
源,感受一下采茶的乐趣呢?播放歌曲《采茶舞曲》。提
出问题:
A、从歌词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该是一幅怎么的图
景?(概况性的解说)
B、歌曲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劳作过程中为抒发情感,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
接的一种表露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相对来说体力消耗较
轻。所以歌唱起来旋律性较强,多以赞美家乡及歌颂生活
为主。而且各产茶地都会流传自己的茶歌,具有丰富的地
方特色。我们书本中《采茶舞曲》就是赞美西湖景美、人
美、茶香的一首好歌。
C、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茶歌具有地域性,这首《采茶舞
曲》是如何体现的? 是用哪一带方言演唱?与我国何种戏
曲种类唱腔相似?
D、歌词内容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这首《采茶舞曲》根据越剧现代戏《雨前曲》改编的,是用江浙一带的方言演唱,揉进了越剧唱腔,流畅而
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我们知道了方言对歌曲风格
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用河南的方言来替代它,这
首茶歌的风格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歌曲风格是否因着方
言演唱而改变呢?
好,那我们还是用原汁原味的江浙一带的方言来演唱
本曲。
发声练习:
第一则:(多媒体图片)
第二则:
1=C-G4/
5 5 5 | 5 4 3 2 | 1 5 5 5 | 5 4 3 2| 1---‖帮帮帮帮帮帮帮帮 帮帮帮帮帮帮帮帮帮
注意:声音母音断开,小腹收紧,声音有弹性。
B、歌曲学习:
方法:听唱法,教唱法相结合,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先学
歌曲的感兴趣的歌曲片段,注意歌曲中跳音记号的标注和应
用。并用活泼轻快的感觉去唱。
C、用方言演唱,戏曲唱腔,音调富于浓郁江南特点。
(根据学生情况选学)
D、导出民歌的起源及茶歌的内容。
引出各地民歌所具有的地域性及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演唱兴趣,巩固前面所提知识点。
三、小结
茶是中华民族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
饮”。今天,我们通过听茶歌,读茶诗,唱茶曲这三个步
骤,不仅了解了丰富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们歌曲中所描绘的“茶香阵阵歌不停”,我们应感激茶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甜美香浓。
四、下课仪式
后记:歌曲《采茶舞曲》若单纯作为歌曲教唱,会略
单调,我因加入了茶文化知识介绍及采茶歌录像片段,并科
学进行引导,使整堂课内容变得丰满起来了,集知识性与趣
味性为一体,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改教学给学习带来乐趣。
学生从中体味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及茶歌与劳动的密切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