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问题研究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大特色和独特优势。确立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构建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助力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更好地为福州市经济建设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需要结合实际,认真地予以思考、研究和抓好落实。
一、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市国资委系统党组织数合计235个,其中党委25个,党总支18个,党支部192个。党员数合计3776名,其中在岗党员2842名,离退休党员754名,其他180人;女性党员1016名。
近几年,市国资委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七届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遵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国有资产发展战略部署,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基本出发点,紧紧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党建工作,带领国资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确保了国有企业经济建设的跨越发展以及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做强做大企业规模、积极投身海西建设”为主题,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经常性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以党员的创先争优带动全体党员的创先争优,以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带动国有企业的创先争优,推动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征集党员公开承诺张榜公布、开展群众评议活动、坚持在重点项目上建立临时党支部的长效机制,以及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每位党员的本职工作上,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小组一条强龙、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凝聚力战斗力作用,带动周围的职工群众,推动了国有企业各项工作及承接的福州市重点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任务,为打好“五大战役”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树立了国有企业的品牌。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突出党员标杆作用,涌现出一批特别能吃苦耐劳、善打硬战、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党员队伍和模范集体,展示了国有企业工人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风范和奉献精神。
(二)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党务公开工作,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将党务公开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班子年度考核,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工作的考核重要内容。坚持围绕发展抓公开、抓好公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党务公开的出发点与立脚点,在国资系统全面推行党务公开“五个一”制度,并逐步健全配套相关监督制度,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以党务公开工作常态化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党内和谐促进企业和谐,为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内部环境。
(三)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根据不同对象抓好“三个层次”人员的学习,以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和党员的学习,推动全体员工学习,建设学习型企业。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我们严格要求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做到在学习上先学一步,在工作上先干一步,在技能上先练一步,在困难前抢先一步。通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以及组织党员“三会一课”、观看电教片、民主评议等多种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和理论修养,着力提升综合素质。为加强生产一线的党员学习,大力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让重点建设项目上的共产党员有个学习的家。同时严把党员入口关,重点做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青年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对已经完成改制的企业党组织进行清理整合,及时将党员关系转到社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困难党员的帮扶机制。
(四)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首先是抓好党委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增强工作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适应形势的发展。同时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和《国企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党性修善,做到严于律己,廉洁有为。二是抓好党委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党内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委会、董事会的工作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不断完善议事程序,党委成员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认真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保证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杜绝重大决策失误。同时认真抓好党员领导生活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以制度规范和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
(五)大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选用人的要求紧密相结合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是严格按照选拔任用干部规范流程开展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对新提拔的国有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和下属企业的党政领导都认真进行了民主推荐、考察研究、公示任用,将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当作评先选优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认真执行好任前谈话制度。二是在认真贯彻选拔任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推行了部分国有企业中层管理岗位试行公开竞争上岗,并制定了一整套竞争上岗的工作方案流程,让职工群众认可,提高企业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使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走上企业管理岗位。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才的质与量不足,特别管理岗位的熟练人才和技术管理、投融资、资本运作人才紧缺。因此,我们面向社会,引进竞争机制,由单纯的“伯乐相马”变为“实战赛马”。紧紧围绕产业链发展,多元加强人才的引进、转型、培养,逐步确立以转岗培训实现转型、招聘社会专业人才以及院校定向招收等三种人才聚集模式,开展“传帮带”活动,倡导“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进一步完善“三定”方案,推进绩效考核体系、工资分配机制改革,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人才队伍,为建立一支优良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管人才队伍和政工人才队伍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六)开展关怀、帮扶活动,扩大党内民主,促进国有企业和谐,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工作,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争当“四个一流”活动,加强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激励和关爱,鼓励职工为企业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领导工青妇群团组织围绕中心积极开展以服务大局为主题的活动,工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目标、共青团树立“青年突击队”旗号,在员工队伍中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海西立新功”活动,以及各项寓教于乐的活动等。积极做好先进劳模事迹的宣传。开展对特困职工的帮扶慰问,领导班子与困难户结对子,对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及退休老同志进行走访慰问,为营造和谐企业做出努力。
(七)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经济建设环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治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抓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抓好“四项制度”的检查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和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认真做好信访查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国有企业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市国资委党委围绕中心工作,科学决策、有效管理,不断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有: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制度的创新促使党组织必须转换角色定位,在融入和服务中心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国有企业发展变革和逐步规范对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定位、体制、功能、作用、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进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如何进一步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经济建设,这是我们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二)企业党建工作理念、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证在围绕中心、促进国有企业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克服“两层皮”的现象,仍需要做出不断的探索。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规范的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生产经营的特点出发,按照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党建工作应当在转变中求适应,在适应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使国有企业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不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保证党在国有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真正体现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有为、有位、有力、有效。因此,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应新的企业工作机制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已成了当务之急。
(三)党员教育工作与新形势下党员受物质刺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带来的挑战。当前,在改革深化发展、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经济利益出现多元化,国有企业又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理顺管理层级,磨合管理模式,这些世情、国情、企情等客观因素,这些都给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时间、方式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受到冲击和挑战。由于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紧缺的人才难进,重要的人才难留,人才流失尤其是中坚人才的流失问题日渐突出,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围绕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健全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是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
(五)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素质高不高、活力强不强、作用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新时期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党务工作者这支队伍建设,增强他们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提高他们的党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调动他们立足生产和工作岗位做贡献的积极性,动员他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国有企业培养出一批视野宽、党性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党务工作者,是适应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
三、不断强化国有企业机制建设,牢固确立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国有企业工作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一)要更加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领导班子,要把创建以“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内容的“四好”领导班子作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主线。企业领导班子肩负着经营好国有资产、发挥国有经济在我市发展中引领带动作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责任,加强自身建设至关重要。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质量,重点抓好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二要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的要求,坚持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三要加强能力建设,重点围绕发挥企业党组织、决策层、经营层和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权属子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和培养,着力提高其能力和水平。五年内要完成对权属子企业领导人员进行岗位适应性和能力提高性的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应“走出去”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工作。同时要配合做好上级党委的调训工作。四要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进一步理顺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层、监事会的职责,规范运作,高效运转。研究制定企业选人用人指导意见和工作流程,促进企业选人用人的规范化和长效化。现在职工监事已基本配备到位,各企业要切实配合外派监事会促使职工监事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今年国资委将适时开展外派董事试点工作,各企业应积极配合,力促工作取得实效。
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围绕“十二五”国资监管目标、企业发展规划,切实把人才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摆上议事日程。一要结合本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实际,把人才匹配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目标抓紧抓好,使人才工作与企业战略同步推进,做好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认真完成第三任期人才规划,每年度提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明确对现有人才如何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教育,对急需紧缺人才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引进及工作步骤等,把人才规划抓实抓好。二要把“三支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关口前移,注重岗位适应性、技能提高性的前期培养,通过集中培训、双向挂职、专项岗位实践锻炼、布置专项工作压担子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立志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培养造就一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提高一线员工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三要按照“市场化、职业化”要求,扩大选人和引才的视野和范围,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选聘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形成广纳群贤、竞争择优、充满生机的选人用才新机制。
(三)要切实履行保证监督职能。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组织的监督职能,应立足现有的条件,认真学习贯彻好《条例》中关于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功能、突出重点、提高素质入手,进一步提高企业党组织履行监督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教育,强化企业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参与监督的权利意识、增强服从监督的意识以及树立监督地位人人平等的意识。二是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内各项监督制度,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要突出和细化现有制度中的某些关键环节,提出具有约束力的要求,支部要求党员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先做到。要进一步强化预防和惩治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事前防范,完善相应的预防机制;强化事中监督,健全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后监督机制和惩罚功能。三是强化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党组织履行监督职能的权威。要按照《条例》规定的监督内容认真落实好党组织实施监督的主要方法。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反映和报告的情况,综合平时党员干部的考察,对党员干部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同时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内监督的实践活动中来。
(四)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具有思想理论优势、党员干部队伍优势、党的组织纪律优势、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如何发挥这些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把党的思想理论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决策优势,提高企业决策能力。通过全方位参与企业决策,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相结合,从而为国有企业在把握发展方向、选择发展道路、获取发展机会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把党员干部队伍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引领能力.通过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领导干部队伍,确保党组织通过参与决策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三是把党的组织纪律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优势,提高企业执行力。不断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者的组织纪律观念,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树立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规范企业行为、领导行为和员工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四是把党的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团队发展优势,提高国有企业整体合力。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团结和凝聚广大职工,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形成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所需集体力量和团队精神,营造良好企业氛围,实现国有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四、创新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主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要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继承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不断改革创新,推进企业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要更加注重理论武装头脑。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国有企业要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党精神为契机,加大理论武装头脑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等新精神、新思路,为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密联系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和广大党员的思想实际,领导带头,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新方式,注重实效,积极做好职工群众的学习和宣传。要高度重视宣传信息工作,把学习贯彻的成绩展示出来,把推动企业发展、党的建设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报道出去,向全社会展示国资国企各项工作,提升我们的新形象。二要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营造氛围,进一步丰富学习形式内容,创新学习方法载体,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党员、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
(二)要更加注重融入中心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当前,国有企业正为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努力奋进,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更加紧密地围绕中心,更加有力地服务大局。一要在企业体制上融入,理顺与决策层、经营层和监督层的职能分工,破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定位和方向的问题,提高企业加快发展的向心力;二要在工作机制上融入,与推动阶段性重点工作相结合,破解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问题,提高企业高效运转的协同力;三要在选人用人上融入,与业务能力提高相结合,破解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提高企业科学发展的执行力;四要在业绩考核上融入,把党建实绩与业务工作考核相结合,破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虚功”实做的问题,提高企业奋勇争先的激励力;五要在以人为本上融入,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相结合,破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问题,提高企业服务社会的回报力;六要在廉洁从业上融入,与抓好企务、党务公开相结合,破解国有企业党组织监督薄弱的问题,提高企业自我管理的约束力。要围绕上述“六个方面”,将核心融入中心,凝聚力变生产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成果,为我市国有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三)要更加注重服务群众和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政治优势,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平安幸福企业,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通过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要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定期到联系点走访群众,了解情况,解决困难。二要以“三服务”主题活动为抓手,切实做好服务、关怀党员工作,特别是针对工作、生活等方面困难的党员,党组织要建立制度化救助帮困机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活动。三要加强国资国企风格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并创建各具特色、实实在在的企业形象品牌,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向心力,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推动力和稳定器。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务求取得实效,接受上级党委检查验收。四要积极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畅通职工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渠道,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企业深化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五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四)要更加注重工作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是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一要把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建设与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继续突出“四个重点”(领导班子表率作用、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认真学习贯彻好省委组织部下发的六项促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制度的文件,结合单位实际,把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下来,每个党组织都建立一套群众认可、党员欢迎、易于操作、务实管用的制度。二要把建立健全党员承诺践诺制度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建立“三亮三比三评”制度,作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三要在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在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在党员分类实施教育管理,在企业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方面,深入探索规律,不断创新方法,实现企业党的建设“常规工作有突破、重点工作有创新、促进发展有实效”,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问题研究
2009年全市组织工作重点调研参考课题之一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问题研究
茂名市交通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为深入贯彻实践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推动基层的党建工作,市交通局在全市组织工作重点调研参考课题中选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问题研究”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全市交通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状况进行了调研,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当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基本情况,从中发现了制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深层原因,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现状
从我市交通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调研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总体情况是好的。通过近两年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活动,我们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方面做出了很多有效的探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绝大多数基层党员都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各项改革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为全市交通事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党组织较好地发挥着引导、凝聚、服务、带头的积极作用
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机构人员整合中,由于部分群众受传统思想、知识面窄等一些因素的制约,不能正确把握,导致一些矛盾的产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能够替他们“把好脉”,做好宣传、教育、帮助、服务工作,正确引导群众思想动向。积极发挥凝聚作用,广大基层党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在群众中有着较强的感召力和信服力,群众愿意团结在他们的周围,愿意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发挥疏导作用,基层党员干部针对改革转型时期的问题和困难,能够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让群众明白国情实际和政策的出发点,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能够讲解是非曲直,强化法治观念,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内在矛盾,凝聚基层人心。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中,群众是主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动参与、出谋献策、无私奉献,能赢得群众的信赖,激发了群众的建设热情。实践证明,党支部战斗力强,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就能得到快速地推进,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广大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局党组成员坚持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经常到所分管的部门了解情况,发现新情况,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广大基层党员在党组成员的带头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成为思想先进、技能熟练的行业精英、先进代表,在本单位、本职工作上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带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为广大群众作出示范,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基层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 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员结对帮带”、“党员示范窗”、“党员示范岗”等近几年党员教育管理中探索出来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非常有效的实践形式,比较好地提供了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既肯定了广大党员勤劳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又为他们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条件。
(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出去,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例如2008年抗雪救灾,党的基层组织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自觉挑起一线指挥的重任,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带领着广大群众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基层党员以坚强的党性、崇高的品质、无私无畏的精神,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为抗雪灾、保交通作出突出贡献,为群众作出了榜样,成为群众抗雪救灾的先锋和旗帜,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出去”的崇高精神风貌。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市交通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纷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自愿交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恢复重建,为群众做出了榜样,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基层党员队伍的精气神,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目前基层党建正日益得到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本能发挥先进作用,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深层次问题,例如部分基层党委(支部)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少数基层党组织职能不能完全落实到位,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薄弱;少数基层党组织纪律涣散,党员缺乏教育管理,没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自身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时又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文化素质偏低
党员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展现党员先进性的客观因素,平均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业务领域带头示范能力不强,造成了部分基层党员在群众中没有足够的分量,不仅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更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二)重业务轻思想,降低了党员发挥作用的自觉性
一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抓好业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深度,停留在表面文章。面对党员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基层党员干部主动谈心的少、听之任之的多,个别教育的少、普遍教育的多,导致少数党员的思想不能够很好地统一,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与支部共谋发展,降低了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自觉性。
(三)教育管理单一,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缺乏有效引导
虽然我们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新经验,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党员管理工作与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要求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情况。在党员教育培训上形式单一,主要采取集中培训,次数较少,不能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培训。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从严管理的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在管理上存在畏难情绪,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怕得罪人,党员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党组织将老党员视为包袱,不愿管理,对流动党员不闻不问,消极管理。在党员管理的方式上没有创新,党员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重复、单调,缺少开展党员活动的有效载体,导致党员没有地方发挥先进作用,影响了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民主评议不扎实,处置不合格党员不力影响党员发挥作用积极性
少数基层党组织的党员评议工作流于形式,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深入开展,往往是轻描淡写的自我批评多、诚心诚意的相互批评少。在评议表彰优秀党员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时有发生,优秀年轻党员得不到组织的认可和表彰,影响了党员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少数党组织党员管理不严格,对长期不缴纳党费、长年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党组织批评教育少,给予组织和纪律处分的更是少之又少,对不合格党员处置不力,“先进无奖、后进不罚”的现象削弱了“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在党员中引起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工作措施及对策
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的党建工作:
(一)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书记带头人作用
管理基层党组织关键在于人,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首先要从选人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注重把那些有经验、有能力、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党员推选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组管委”,拓宽党员参与基层党务管理的渠道,在管理中进行培养、发现人才,建立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队伍,真正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能起到率先垂范作用的支部书记队伍。其次要从管理上下功夫,要大力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述职述廉制度,建立和完善任期目标管理责任机制,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发挥党支部书记带头人的作用。
(二)在发展党员上下功夫,夯实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基础
要改善基层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重在发展党员。重点要加强培养近几年招录的30岁以下、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把他们当中优秀的人员吸收到党内来,为基层党员队伍增添新的血液,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展。
(三)强化党员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首先,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基层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员宗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与任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增强广大基层党员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其次,要强化基层党员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主阵地及现有的各种办学设施,搞好党员经常性培训工作,根据党员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确定培训内容,注重实效。要创新技能培训方法,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党员的业务技能,使之成为本行业本岗位的能手。通过培训,进一步拓宽广大党员的视野,努力提高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激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动力,切实保证党员队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始终走在前列。
(四)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多形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要继续坚持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开展“先进党员”、“党员示范窗”评比活动等有效形式,为广大党员发挥先进作用提供广阔的舞台,把维护党员的权利与党员履行义务统一起来,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员永葆党员先进性、持续发挥先进示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五)强化党员监督管理,规范党员行为保证先进作用发挥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强化各级党组织“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扎实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和“争优创先”活动,积极探索党员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民主评议党员办法,保证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客观、公正、稳妥地进行,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发挥作用的积极性。要明确不合格党员的评定和处置标准,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疏通出口,纯洁队伍。
(六)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对班子不健全,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党组织,要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关键,通过选派优秀机关干部挂任支部书记等形式,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狠抓班子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重视整顿成效。
总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得如何,是衡量党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只有始终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党的先进性才能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获得坚强、有效的组织保证。
在课题调研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边调研边改进的方针,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措施加强基层党建,我市交通系统广大党员深受教育,各级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课题调研结合实际取得了理论和实效双丰收。
第三篇:新形势下社会组织中党组织发挥作用研究
新形势下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广大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壮大提供良好机遇,市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已达64家。市商务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于2011年成立了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党委(以下简称行业党委),确定了“抓党建,做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保证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商务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一、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形势和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号召,并且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的这些重大战略举措必然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思想、行为方式等的深刻变革。《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做出重大部署,明确了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国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落实简政放权、转移职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完善社会组织监管体制等,在多个改革重点环节取得了突破或阶段性成果。大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能够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能够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市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行业党委按照中央和市委及市社会组织党工委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扎实的工作业绩获得了领导和广大社会组织的肯定。
一是抓特色,“党员回家”工程成为优秀品牌。为落实市社会组织党工委提 1 出的党组织要“建”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的要求,行业党委围绕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要求,2012年初启动了“党员回家”工程,组织“建家、找家、安家、爱家”四个主题活动。2013年开展了“四看、三送、两建立、一提高”活动,推进“党员回家”工程向纵深展开。2014年开展“一校、一点、一组、一网、一会”五个一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回家”工程由线下向线上的互联网虚拟空间拓展。
二是抓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行业党委在2012年积极启动培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工作,2013年在示范点单位中开展了“互比互看互学”活动,授予首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称号。2014年成立党建协作组,由示范点单位任组长,以老带新,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平衡开展。
三是抓队伍,打造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行业党委努力打造党支部书记、党建信息员、社会组织思想政治研究会会员、志愿者四支党建骨干工作队伍,连续三年组织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能力水平。
四是抓基础,强化载体和长效机制建设。行业党委在2012年成立了“党员之家”活动中心和党员服务中心。组织了社会组织沙弧球比赛和举办了“展示新成就,喜迎十八大”摄影展。印发了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党委、基层社会组织两个层次的近20个工作制度。设计并印发了“党员之家”建设指导图,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五是抓宣传,不断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编写了《社会组织在线》简报,17万字的《社会组织党员学习读本》,拍摄了反映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情况的15分钟的党建专题片《新的征程》,在天津商务网上开辟了社会组织党建专栏。
商务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社会组织党组织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充分调动了会员单位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为社会组织发展凝心聚力;在协会发 2 展中,认真谋划,不断为社会组织发展办实事,解难题;充分发挥出了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了党组织的吸引力,提升了党的形象。行业党委先后在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会议和在全国商务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发言交流。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在市商务委召开了全市业务主管单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场会。
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五个“不适应”。
一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不适应改革的要求
目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运行不畅的现象,存在谁都在管,谁都管不到位的现象。新成立的经济类社会组织直接到登记部门登记,同时明确登记部门负责党建工作。虽然很好地促进了社会组织建立和发展,但也使行业党委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登记部门和行业党委(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如何界定,不十分明确。
二是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定位不适应加强党建的要求
党章中对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没有明确定位,反映到工作实践中,社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缺少相关依据。同时,社会组织类型繁多、规模不
一、社会联系多、非营利性等基本特点,缺乏明确定位造成部分社会组织领导层间在党建工作上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各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工作开展不平衡,标准不一,行业党委的指导和管理难度很大。
三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应社会组织党员特点
行业内党员的流动性非常强,并数量庞大,对他们的教育管理缺乏抓手,很难集中组织开展活动。诉求的多样化也很难为他们设计出能够统筹兼顾针对性、参与性、教育性的活动。
四是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适应上级和群众的期望
很多社会组织对党的活动比较淡漠,不参与或消极应付,业务工作一忙,就把党务工作抛到脑后。党建工作方式简单、老套,党内活动与业务工作相脱节。部分党员长期不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思想观念逐渐淡薄。
五是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思想观念和主动意识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有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不适应国家提倡的一业多会,加强竞争的趋势,不适应社会组织与政府脱钩,主动承接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意识不强。与政府脱钩,没有了依靠,社会组织生存都成问题,所以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在谈化。
四、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
针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一是理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充分发挥条块结合的整体合力 行业和系统在抓好党建工作方面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党建工作不能脱离业务工作,尤其是社会组织作为民间组织,主要是同行业和会员打交道比较多,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尤为重要,党的活动要认清和牢固抓住这一特点开展工作。在党的工作体制上还应充分发挥条条作用,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社会组织要划入相应行业党委(业务主管部门)管理,行业特征不明显的或地域特征较明显的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划归属地管理。
二是提高各社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职能作用
社会组织登记部门要明确提出要求,拟成立的社会组织要将党组织的职能定位明确写入各社会组织章程,章程中应规定在社会组织换届、重大人员变动、重大活动,重大资金使用需征询党组织意见。以党务促业务,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将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社会组织评级评优的重要指标。
三是创新社会组织中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方式,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流动党员数量庞大,情况多样,统一管理的难度较大,针对性也相对较差。鼓励各个协会根据自身流动党员的特点,分类、分层管理流动党员,提高教育管理效率。通过认真的摸底,建立社会组织的流动党员库,并进行分类管理,并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教育管理方式。
四是创新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活动方式,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 要区别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紧密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科学确定特色鲜明、具体实在、务实管用的主题活动,做到党的活动与业务活动两促进。只有使党的组织活动与会员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党组织活动才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
五是进一步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设置方式,增强党建工作力量
社会组织党建是新生事物,要进一步突破观念,大胆探索,灵活设置党组织方式。一些社会组织的会员单位党员比较多,社会组织党组织可由支部适时升级为党委或党总支。一些业务比较相近,平时联系比较紧密的社会组织可组成发展联盟,成立联盟党委。联盟党委不发展党员、不接转组织关系,但负责党员活动和党员教育,对各社会组织党支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社会组织党组织要推动会员单位建立党小组、党支部,同时大力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的职责。
牵头人:高强 市商务委纪检组组长 *** 成员:王志军 市商务委党群处副处长 联系电话:*** 5
第四篇: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本文指出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选人机制不科学、用人体制不透明、培训体系不健全、留人机制缺乏激励性等问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行业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行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管理理论认为人、财、物是企业管理的三大经典要素,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并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以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企业和理论界所认识,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但由于国有企业多年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其管理模式并未与理论发展与时俱进。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尽管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如纷纷 1 设立人力资源部、引入人力资源测评系统等,但其在本质和内涵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人事管理模式,总体上看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事部门的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在强调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缺乏有效激励和培训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笔者基于多年来从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总结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点。
1.1选人机制不科学
在员工招聘方面,本应当遵循“知识支配一切”、“智力高于一切”的选人模式,但在国企,事实上选人时往往存在过多不正常因素的干扰,致使其选人的标准有时有失公允,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员工,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招聘也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基本上是缺什么人就招什么人,没有人才锗备,缺少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规划。另外国企选人出现一种倾向,即越来越片面强调高学历,本来中专文化程度就可胜任的工作非得招聘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1.2用人体制不透明
虽然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上已经与市场经济接轨,但由于其尚未脱离国家行政部门的编制,大部分均隶属于国资委管理,致使其人员均具有行政级别,所以,其用人机制体现出较浓的官僚特征。主要表现为用人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人员选聘和升迁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 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1.3育人体系不健全
在员工自我提升意识逐渐兴起的今天,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如果企业有较好的培训机制,有较多的培训机会,就会给员工更多的成长空间,这些将会进一步转化为员工的工作动力。但遗憾的是,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很难看到真正的培训机会,即使有,由于种种原因,培训也基本流于形式,质量很难保证。目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状态体现为没有对企业员工整体进行培训、忽视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培训方式过于简单、四是培训内容不完善,重视知识技能培训,忽视做人培训。例如国有企业对新招进来的人员进行短暂的岗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国有企业的员工只能靠自学、实践、请教别人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种育人方式,一是不能使在职人员全面掌握工作技能技巧,如果同事出于竞争需要而保守秘密,则新手业务水平的提高会更慢、更难;二是在职人员的自学成本太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增加自学的时间机会成本。
1.4留人机制缺乏激励性
由于传统的“干部”、“工人”身份对国有企业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导致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界限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身份等级,身份等级决定了等级工资制。尽管国有企业也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但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的绩效考核仍是服务于等级工资制的依据。企业效 益好时,大家都多拿一些,企业效益差,大家都少拿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不能将组织目标与职工个人目标紧密联结在一起,难以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这种缺乏激励性的留人机制基本处于无效状态。
2.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对策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源这种特殊的资本缺乏科学的研究,对其作用、影响及特性认识不足,忽视甚至轻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未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与保障体系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2.1树立科学的选人标准,开拓人力资源获取渠道
人员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关,其招聘的质量不仅决定着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影响着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效率,所以,选人标准是否科学,公正,招聘渠道的多少都至关重要。作为国有企业应该从招聘开始就摈弃其官僚作风,依事设岗、依岗招人,绝不能依人设岗,坚决杜绝用人为亲。同时,在招聘过程中还需要借助科学的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或软件,对应试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沟通能力、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测评。另外,企业要广开招聘渠道,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用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的多种渠道,通过价值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的确定,使企业形成凭能力和业绩,选拔任用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2.2用人机制透明规范
在人才任用上,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要一切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同时要积极为员工发展和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努力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国有企业应该彻底改变用人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废止“暗箱操作”,促进选人用人的公开化、民主化:一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用人的失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用人的不正之风;二是充分走群众路线,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这洋,不仅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堵住了侄人唯亲的门径;三是建立新体制,变“大锅饭”机制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变“相马制”为“赛马制”,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
2.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对职工进行的日常事务管理,更重要的是研究和探讨如何结合企业的目标,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科学、系统的培训是开发职工潜能的重要途径。员工培训是国有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国有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方式。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为每位员工提供行之有效的培训。创造大量增进个人成长成才的机会,同时也是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则使职工与企业成长紧密联系,既可以结合企业发展做出人才需求预测,进行人才储备,以保证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又可以使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显然,职工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是产生 极大价值增值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活动。
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地建立,例如可以根据企业人员类别开发出针对蓝领工人、中层干部和高层领导的不同的培训课程和科目;也可以根据员工进入企业不同时间进行培训,初期是企业认知和岗位职能培训,中期进行业务提高培训,对于在职超过一年的员工需要进行归属感等方面的培训。
2.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留人
国企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人本管理思想正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为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人做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员工的利益得以最充分的体现。企业有了这种方针,才能谈得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所以,在激励机制方面国有企业应建立“以能力决定晋升、以绩效决定薪酬、以态度决定去留”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性要建立在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国有企业员工任职期间的业绩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积极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机制,合理任用人才,重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来留住人才,为企业所用。同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张育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之路[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3]赵黎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7
第五篇: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黄匡曦 栏目:工会工作 添加时间:2010-8-6 14:30:2
2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产业格局,国企工会的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关系、协调对象、工作机制等日益扩大化、复杂化的问题,工会组织应当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企业特点的工作模式,尽快完善机构调整,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000-0
2国有企业工会组织是联系党政与群众的桥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国有企业的改造,劳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内部格局也出现了大规模调整。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工会机构要就其机制调整、体系改革等探寻一条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路,就目前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其阶级代表和主力军的作用。
一、工会面临的问题
(一)工作模式落后
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文化、组织、技术等工作环境,社会整体处于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时代,在文化观念上也呈现多元式的思想基础。然而国有企业很多工会的工作模式及方法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理论思维滞后,活动形式陈旧,无法倾诉职工内心真正的需求。说明工会对当前社会形势了解不够,不能适应群体多样化的人文环境,缺乏对宏观经济大局的操控手段。
(二)机构职能削弱
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工会政治地位较高,能够参与管理,督促生产政治任务的完成,监控干部贪污腐败;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会职能明显削弱,政治地位也由监管部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从属机构,在经济职能中又得不到实际的权力,无法深入参与民主管理和维权抗争。因此,在国有企业实施重组改制的过程中,本应随之整顿改组的工会机构往往得不到重视。个别党政领导认识不到工会在企业稳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工会工作无足轻重,合并办事机构,精简成员,导致其效力进一步削弱,无法贯彻落实上级工会的目标任务,难以切实发挥对企业和职工负责有效的组织作用。
(三)员工层次复杂
现代企业结构导致了员工队伍的分流,新型所有制形式带来了分配制度改革,过去国有企业中单一化的职工阶级逐渐分层,出现了不同的经济群体,员工与企业所订立的劳动关系不再一成不变,而是种类繁多。管理干部、科研人员、基层工人等各阶层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地位与收入差距,对自身权益有着不同的需求。职工就业状态与
劳资关系日趋复杂,极易出现劳动争议或冲突等情况,给工会的维权工作带来挑战,容易陷入多方利益难以权衡的尴尬局面。
(四)工会队伍混乱
工会政治地位在企业中的降低,使其组织机构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
1、工会干部多由行政干部代理或交叉任职,或任由领导自行安排。干部往往不能以纯粹的身份代表职工利益,或者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会工作中。这种身份重复错位必然会影响工会正常行使职权的力度,造成角色混乱。
2、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工人代表维权能力不强,理论基础薄弱,不能有理有力地主张权利义务。
队伍的混乱造成了职能的缺失。在权益维护、待遇争取、劳资纠纷等与工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工会实际很少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丧失了群众威信,使组织机构形同虚设。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工会工作所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并不是改革本身的消极效应,而是由于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工会职责发挥不到位、对新形势的战略性估计不足、工作人员能力欠缺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工会自身要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对策,提出建议性的应对措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审时度势,开拓创新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转型要求工会随之更新理念,跟随社会趋势,适应新型规则。首先,要解放思想,摒弃墨守陈规的思维方式,以时代的创新理念为指导,提出符合当前社会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其次,要敢于开拓实践,打破原有固定模式,采用灵活有效的活动方式,重新安排工会的工作内容。同时要熟悉新的政策流程,运用法律武器,坚持依法维权。最后,要建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以追求实效为目的,树立国有企业工会在经济大潮中屹立不变的中流砥柱形象。
(二)健全机构,依法尽责
工会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关系到工人阶级是否真正掌权、党的执政地位能否有效领导企业的改革与稳定等,要高度重视,及早进行。根据新型国有企业结构,应分级分层建立工会组织,并将其纳入到生产、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工会法》中对工会组织、工人权益等做出的规定,要求不得恣意任免任期未满的工会领导,确保行政意图、企业运行和员工流动等都不会影响工会队伍的整齐,并给予工会相应的地位和权力。
现代工会的职能要由政治监督转变为经济管理,进而扩展到干预企业经营运行、监督用工合同的签订、协助合理完善分配制度、维护职工利益、组织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讨论、制定重要的规定章程等。要时刻代表工人阶级说话,在此基础上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健康。还要进一步保持企业与上级工会和党政组织的政治联系,接受上下监管,体现工人当家作主的优越制度,依法发挥应有职责,完善企业工会的结构和效用。
(三)结合实际,深入工作
企业工会的工作内容应当抓住“一个中心,两个把握”的原则,即以生产目标为中心,把握员工切身利益,把握员工思想动态,以此出发点来明确工作对象及重点,提高活动针对性。
1、深入职工群体,详细了解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尤其要把一线工人的权益保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建立民主评议机制,完善工作评估流程,保证宏观参与,以此测评自身对维权工作履行的成效。
3、要与人事、管理等部门紧密合作,关注职工就业方式,解释多种劳动争议,协调各方劳资冲突。为实现不同群体的多方权益,企业工会应及时调整代表对象,全面兼顾考虑。
4、关注工作实际,细心细致了解实践规律,牢牢掌握形势格局,坚定工作目标,避免工作出现偏差。
(四)整肃队伍,加强学习
为了提高工会工作水平,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规模,建立系统化的组织队伍。要鼓励工会干部和成员有意识地加强学习,针对新环境中的工作方法、新时期下的法规政策等自觉了解,面对时代挑战,履行好自身职责。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切实贯彻党的政策方针,提高理论水平,为工会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在理论基础上开拓思维,创新办法,适应时代发展,了解现代科技、金融等知识,做好经济环境下的业务转型。
3、加强对《劳动法》、《工会法》等最新法律法规的学习,牢牢掌握法律武器,建立维权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代表职工利益,准备依法为工人权益的争取而战斗。
4、培养用现代表达方式进行维权的能力,学习普及外语、计算机等知识,熟练写作,以便应用于各类沟通环节及指导交流工作。
5、要严格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深入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投入大量精力在各层次职工调研了解中。尤其是对一线工人等弱势群体,必须及时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
6、要培养工会干部和成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醒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职工的一员,更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和保卫者,督促他们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成为群众可以依靠、愿意依靠、渴望依靠的有力组织。在新的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工会不仅不能丧失原有的地位和功能,而且应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机构,强化组织
职能,贴近职工生活,围绕职工利益,深化改革,深入工作,积极发挥工会效力。保证在新的劳资关系模式下,劳动者的利益仍然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在和谐社会下协调劳资关系的正常,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吕学军.关于加强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07(10).[2]阮虹.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思考[J].党群在线,2008(6).[3]张其林.对新时期工会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4).[4]庄惠.创新和发展国有企业工会职能的探讨[J].现代商业管理,2005(12).[5]孙学军.浅谈当前企业工会维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06(2).[6]高建忠.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研讨,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