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推荐)

时间:2019-05-12 05:2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推荐)》。

第一篇: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推荐)

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

任何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精神共同体存在,必然在其共同体成员之间有某些共同认可并追求的文化内容、生活理想、价值追求与道德要求,这也被称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生存支柱,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此过程中,传统家风家教文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风家教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

家风家教所具有的原始性、深入性、终生性等特点,能够使民族精神的培养和孕育取得最好的教化效果。家风家教是以家长为主导、以家庭为载体、以日常家庭生活为形式代代相沿的一种教化与传习,它伴随人的一生。家庭是个人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每个人一出生就处于某种特定的道德和文化教育之中,处于特定的家风家教之中。早期教育对个人的个性习惯、道德价值和思维心理模式的形成完善起到奠基性作用。家风家教渗透于日常家庭生活之中,以家长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进行,是对个人最深刻的教育,因此,它的教化效果细致而深入,有针对性且令人印象深刻,可以深刻影响个人道德品行与价值理想的形成。家风家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教化过程,通过重复教育、长期强化,使爱国诚信、勤俭自强、仁爱和睦这些民族精神进入个人成长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每个人的心里,形成个人的行为规范。家风家教代代相传的长期性,使得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可以伴随人的一生持续强化,取得最好的教化效果。

家风家教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中,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尤为突出。古代中国社会具有以血缘家族为基础、以个体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特征。这种“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得家风家教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同根同源、互为表里,从而使家风家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特别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诫子的《母训》;至汉唐,产生了众多的家诫、家训和诗辞训赋;及至明清,家信、家训、家书更是层出不穷。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实际践行和思想总结,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洋洋大观的家风家教文化。家风家教成为将中华民族精神转化为每个成员个人认同的渠道与媒介。家风家教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最普遍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传统家风家教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一个民族的精神是该民族文化中所体现的主体性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社会文化、行为方式、思维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理想。中国传统家风家教与民族精神同本同源、一脉相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以家庭为细胞的代代传承中得到弘扬与升华。

爱国主义是传统家风家教的核心主题。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饱受磨难、历尽沧桑,却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的“民族之魂”,具有自强不息、抵御外侮的不屈力量。基于“家国天下”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家风家教极为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传统家风家教往往都会训导子弟要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岳飞从军抗金之前,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诸如此类的爱国教育故事不一而足、千古流传。传统家风家教训导子女景慕爱国之士,“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对爱国与否体现出了明确的价值判断与强烈的好恶情感。爱国主义是传统家风家教的核心主题,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形成中,家风家教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以和为贵、仁爱亲邻是传统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厚德载物、以和为贵、仁爱亲邻的民族,这种民族精神在传统家风家教中得到显著体现。中国传统天道观崇尚“和合”思想,并衍生出“致中和”的人道观及“以和为贵”的根本价值观。传统家风家教认为“家和福自生”“家和万事兴”,教育子弟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时要“以和为贵”“和睦为先”。因而,传统家风家教“以和为贵”的思想,不但形成了夫妇相敬、尊老扶幼、睦邻友好的传统家庭美德,而且促成了中华民族和睦万邦、诚信和睦、天下大同的民族胸怀。

自强不息、立志勤学是传统家风家教提倡的人格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统家风家教认为,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可以体现为树立远大志向并孜孜不倦地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立志勤学成为传统家风家教所提倡的人格精神。传统家风家教劝导子弟立志勤学、锤炼意志,成贤能之材,家风家教典籍中弘志勉学的文字比比皆是。家喻户晓的《颜氏家训》指出,“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不二诀窍就是“勤学”。传统家风家教在弘扬中华民族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陶铸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理想人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家风家教文化功能,构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家风家教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可以看到家风家教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家风家教传习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最好形式。因此,在对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中应该发挥家风家教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家教成果,丰富民族精神构建的历史资源。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家风家教经验和卷帙浩繁的家风家教文献,这些家风家教的经验和文献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对于我们现阶段培养民族精神和陶冶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由于文献资料过于庞杂,需要按照民族精神的内涵,深入挖掘,精挑细选,并条分缕析,整理成册,形成对家长进行家风家教的学习资料和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教材教具。学习资料应该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家长提供既有知识含量又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和资料。教材应该尽量借助图片、故事等感性认知方式,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具可利用数字、网络或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光盘等音像制品,生产智力玩具,为少年儿童提供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启发性的教育用具。

加强对家长的家风家教教育,推动民族精神的发扬与光大。加强家长家风家教意识,使家长认识到对子女的教育并非一个家庭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一项大事;使家长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家风家教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风家教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充分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善于把自己亲身经历与对民族精神的感悟融入家风家教中,对子女进行现身说法和教育;要使家长意识到父母的善恶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子女的道德价值判断,教育子女必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教育家长积极利用传统家风家教优秀成果,将爱国忠义、仁爱和睦、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传递给子孙后代。

推进学校和社区中的家风家教活动,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积极创建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对传统家风家教进行讨论与交流,针对现代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探索提高家风家教的新方法,同时向家长提供家风家教资料,向家长传达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树立家风家教楷模”等家风家教培训实践活动;开展社区家风家教活动,开办社区家长学校,以社区为教育阵地,以“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为主题,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如评选文明家庭,进行心理咨询等;推进社会办学机构开办幼儿国学读经班,使儿童通过背诵古诗词赋,在经典文化的陶冶熏染下,对其心理、思维方式等产生积极影响。(李韧/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第二篇:家教与家风

家教与家风

建立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从《孔子家语》到《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家教家风的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教育。父母的道德素养、举手投足等无不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是非标准、思维模式和处事的方式方法,所以,孩子的良莠,追根朔源主要还是来自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子女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代代相承,便形成家风,因此,家风能呈现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整体风貌和思想境。各家的家教家风不同,培养出来的子孙后人就不一样,良好的家教教育出来的人具有许多优秀品质。因此,父母长辈一定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好的家风。本期,我们一起来谈谈家教家风的话题,希望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当代,重新唤起对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视。

一、什么是家教与家风 1家教

家教即家庭教育或教养。通俗地讲,就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后代子女的教育及影响。古今中外,家教都是人类教育和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初始、最基本、最具内在价值体认和内在认同连贯性的教育和教化。与普通的知识教育不同,家教更注重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养,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德行生命养育。《说文解字》云:“育,养子使之善也。”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中国人对儿孙的责任除了“养”,还有“教”。2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作为伦理亲缘共同体的家庭(家族)成员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传延下去的价值观念、生活作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生活习惯及道德伦理品格等的总和。家风强调的是代际传承,是经过一代一代星火相传,相沿成习,最终形成属于这个家庭甚至家族特有的“家风”。因此,家风应该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呈现出来的整体风貌和思想境界。

3家教与家风的关系

家教方式通过长久的积淀便会形成一个家庭的家风。随着子女长大成人、另立门户,这种家风的烙印便深深打在其脊髓里,继续裂变、继承并影响下一代。所以,家教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家风是家教效应即家庭或家族道德伦理风范和文明教养水准的外在显现,家教与家风是先后承接关系,家教与家风的内涵互有重叠且相互影响。4家教家风具有传承性

优良的家风往往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形成了家庭言传身教的习惯,固定为一代又一代的处世风格。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或家族的进步与发展。

5家风的形成源自父母德行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乃源自父母德行素养的熏陶。一个城市知识分子家庭,也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严重偏差,但一对目不识丁的乡村父母却可能培育出品德优良的孩子。俗语云: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长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优良的家教家风必然是长辈父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古人把“修身、齐家”放在“治国、平天下”的前面,意在提醒父母长辈要注重自身修养对子女的影响。

二、家教家风的现实意义

1家教家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家风总体上是与社会大环境相关的,家风在受社会风气影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风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好家风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那些积极向上的家教家风,渗进子孙后代的血液,渗进社会的文化,影响着社会风气。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出好的品格和民风。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念。

2家教家风是现代公民德育的奠基

家、家族既是文明人类自我生产和繁衍的母体,也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细胞”,还是人类生命个体与社会组织生活之间的关键“链接”。因而,家教家风与整个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联。现代社会,家教不仅依旧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德行奠基,一个缺乏基本家教而能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社会公民的现代人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人们常把家教看作是养成人格美德的摇篮,将家风视为民风国风的风向标。3家教家风影响人的一生

孩子最重要的素质来源于社会遗传,而社会遗传来自于和孩子接触的所有人,首先主要是家人,只要和孩子有接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有能够进入孩子眼睛的行为和进入孩子耳朵的声音,事实上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孩子接触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也都是在对孩子上课。因此,作为家庭乃至家族整体素质反映的家风要比单独亲职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家教家风会影响人的一生,父母长辈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生都会打上家教的烙印。

4家教家风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家教是人生第一堂教育课,良好的家教有助于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藉、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家庭成员刻骨铭心。5家教家风造就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

优良的家教家风就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一个处在好的家风家教的人,会在其好风气的影响下得到好的发展。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品质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

三、教育之根在家庭 1教育的根就是家

一提起教育,人们往往都自然地想到了学校。其实,教育的根不在学校,也不在社会辅导机构,教育的根就是家。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欣喜地来到了他们的学校,那就是他们幸福的家,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要把孩子教育的大厦建牢,就要打好教育的地基,扎好教育的根。

2家教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当人们感慨“养子易,育子难”时,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孩子成长的第一次区分就是从“家”开始的,同是上帝赐予的小天使,有的孩子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一切平平?所以,父母要把“家”看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要从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发掘孩子的天赋,并适时引导,这才是成就孩子的教育之道。3正误家教三句话的对比 家庭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父母的言行凸显的是家长的品德修养,会形成不同的家教家风,导向不一样的教育效果。譬如有的家长培养孩子的三句话是: 第一句话:“孩子,爸妈帮不了你,你要靠自己了。”(不包办,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拥有了责任心)第二句话:“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讲德行,告诉孩子做人的标准)第三句话:“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就回家来。”(无私的爱,无尽的爱)而同样的教诲,有的家长所说的三句话就截然不同: 第一句话:“宝贝,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妈妈帮你搞定!”(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培养出了没有责任心的孩子)第二句话:“宝贝,出去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一定要还手!”(基本的做人准则都没有教对,可能培养出“缺德”的孩子)第三句话:“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别来找我!”(有条件的爱,根本不是真爱)

4家长是一种职业

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而家的经营关键在家长。“家长”是一种职业。之所以把家长的身份用“职业”来表达,是因为能把“家长”这个光荣而沉重的头衔顶起的,正是需要像对待一种职业一样敬畏和担当。“温暖、和谐,亲密”这些字眼,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养分”;父母和谐相处,同担责任,教育步调一致,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5父母要做孩子的终身老师

生活是一本耐读的书。当孩子们到中年,或步入晚年时,才会更多地想起双亲,感念父母对自己人生影响,以至于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效仿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还要准备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

四、重视家教、端正家风

谁不重视家庭教育,谁就是在破坏自己和家庭的幸福。家庭教育常常不只影响一代人。优秀的家长不但能把子女教育好,而且能保证隔辈人成才。因为他建立了好的家风,好的家教传统。所以,好的家风是人生之宝,坏的家风是人生的恶疾,家庭教育将影响家庭的未来,不可不慎。

1父母长辈需谨慎自律

在人生之初,孩子自我的形成有多种可能,而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们会直接影响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的一切皆因家长而起:孩子的懒惰依赖,是因为你替他做的决定太多;孩子的不辨是非,是因为你没有给他自主思考的机会;孩子的自卑,是因你不够耐心鼓励;孩子的嫉妒敏感,是因你把家庭创设的不够温暖;孩子不懂父母苦心,是因为你没教会他理解别人;孩子喜欢抱怨,是因为他总被你挑剔;孩子不够善良,因为你也缺少同情心;孩子的自私,是因为常被你溺爱;孩子的胆小,是因常被你指责谩骂;孩子的撒谎,是因为他常被你恫吓惩罚„„在一位优秀孩子的身上,总能折射出优良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家教的主体是家长,传承的规律是父传子继。家教不仅是以言教训,更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父母首先要率先垂范,增强德育的自觉性。2家庭环境需风清气正

一个处在好的家风家教的人,会在其好风气的影响下得到好的发展。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很清楚的表达了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也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同理,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必然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从小就是在家里学着大人的样儿长大的,上学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说孩子的品质、性格养成主要依靠的是家庭教育,而非学校教育。古人语: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未上课堂前就要上好真善美底色。家风不正的家庭,会让孩子形成不良习惯,而一旦形成坏习惯,再发展成不良性格,人生趋势将很难逆转。所以,净化家庭内部环境,给家庭制定必要的规矩,给孩子做出正确的表率,让家风清正尤其重要。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务必重视建立良好的家风和环境的熏陶。

3家风建设需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一些优良的家风家训中的精华渐渐融入到了新的道德建设中。因此,新时代的家教家风的建设与培养需要与时俱进。对于传统家风资源首先要进行分析,辨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过时的部分和尚有价值的部分,对于传统家风资源中过时的部分要进行剔除和抛弃,对于有价值的部分要进行转化运用。传统家教中需要辨析与舍弃的,主要指那些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糟粕。比如,现代社会里,确立儿童的主体权利是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传统家教强调父母与孩子的等级,把儿童视为私产,把惩罚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导致打骂孩子迄今仍然是中国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只有清理这些反教育的传统家教糟粕,才能建立现代的家庭教育体系。时代发展到今天,在优秀的传统家教理念基石上构建起现代家教的大厦,不仅是父母与儿童的要求,更是教育和未来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4家校共建要相得益彰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否则,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很可能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事实上,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教育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一些家长的误解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影响一个人人格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最为基础,社会教育不可忽视,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学校是文化圣殿,是教化人的专门场所,要求教师立德树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教化人,但归根结底,这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学校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及长辈的家庭教育相得益彰,才能联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风、家教,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家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一颗优秀的种子,如果放在杯子里,最多会是一颗豆芽;如果放在盆子里,最多是一盆好看的盆景;如果放在原始森林里,它就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家教家风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打上家教家风的烙印,它会深深打在一个人的脊髓里,隐藏在一个人的品行中,并限制、制约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身教重于言教,而比身教更加深层次的是家风,比家风再深一步的是乡风,比乡风更深层的是区域文化,比区域文化再深一步的就是民族性和国民性了。可见,“家”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国民素质和社会的风貌。中华儿女,承载着祖先的基因,就必须传承祖先的高尚德行,脚踏实地、诚实做人。重视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让那些脍炙人口的家教家风成为家家之教,形成家家之风。

第三篇: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论文题目: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班级:测控091 姓名:朱彦荣

学号:200906040130

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当每一次灾难降临时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精神的伟大魅力,它号召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关键词:抗震救灾;中华民族精神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发扬光大和升华,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们要让历史的进步补偿历史的灾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从战胜历史灾难的过程中形成并发扬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灾难以它的突发性往往使人们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集中体现和认识到一种民族精神,但民族精神并不只是在灾难中形成的,更不只是在战胜灾难时才需要的。

实际上,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历史传承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它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人民特有的人格力量。

其次,它也是中国人民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的初创时期,我们就是靠这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以弱胜强,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

第三,这一民族精神还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许多新装备、新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救灾的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的伤亡,特别是各种传播媒体的广泛报道,大大拉近了人们与抗震救灾的距离。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表明,改革开放对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把我们的民族精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是这一发扬和升华民族精神坚实的制度保证。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国政府救灾反应之快、效率之高,动员之广泛,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我们发扬和升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保证。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灾难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抗震救灾需要这一精神,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这一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迸发和闪耀,提示我们要通过抗震救灾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精神,更加自觉地弘扬这一精神,更加主动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发扬和升华这一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好,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而且能够更有力地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巨大的历史进步补偿我们遭遇的这场历史灾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古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突如其来的地震大灾造成了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巨大损失,但却为中华精神的成长提供了机遇。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彰显的中华民族精神,有的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就已经孕育并培育成熟的精神,有的是限于地域和时间而在过去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提升的精神的基因或胚胎、但却在这次灾难中得到了充分发扬。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稳定性和流动性的统一,其发展既具有历史的连贯性,也具有时代的创造性。在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战役中,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彰显的主要原因,固然在于民族精神长期的传承。但是,还有一些原因值得我们思考。这些原因,从另外一个侧面看,恰恰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特质和时代元素的条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相结合,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了先进社会制度的保障。有史以来,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形态、其培育和发扬都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紧密相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精神显然会有别于封建制度下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民族精神也当然会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精神。这一点,是近现代以来中外著名思想家 1

论文题目: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班级:测控091 姓名:朱彦荣

学号:200906040130

们都有所关注并一直致力探讨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其他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她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具有巨大的感召、激发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快办事、办好事的优势,她集中统一的组织机制和指挥体系,能够迅速地作出应对灾难的决策,统一指挥协调部署,使得上下一盘棋,既能够集中力量,又能够灵活高效。在紧要关头,能够迅速地统一决策指挥并举全国之力抗击特大灾害,这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全国上下齐动员,各级组织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行动起来,从组织决策到保障实施,从物质供应到信息管理,从社会协调到机制布局,都充分体现了统一、灵活、快捷、高效,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制度优势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及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主要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爱国精神、自强精神和仁爱精神。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准则。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

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

抗震救灾精神的深邃实质: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凝聚力、创造力、文化力,作为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极大地增加了中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也必将激励着我们信心百倍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08,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2008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拥抱新希望,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吧.

第四篇: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三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提“弘扬民族精神”。

二是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优秀、进步、精粹的一面,又包括消极、落后,甚至粗俗、劣根的一面,应该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整体面貌,是一个充满优弱长短的两面体,如果说前者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优良传统”,那么后者就是近代先驱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

三是民族精神作为研究的对象,应如实地把它看成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但作为宣传、弘扬的内容,则应当是民族精神中正面的东西。

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中的“八荣”,实质上体现、倡导了“八荣”精神。它们既源于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精神、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与先导性,可以引导人们的行动,成为精神导向。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宏大,它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的统一。关于其内涵有各种概括,不管如何概括,“八荣”精神都构成了其核心内涵。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一般包括骨肉爱、乡土爱、民族爱、祖国爱、世界爱五个层次,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深深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中。归宗炎黄、凝聚华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民、爱国爱乡,恋土归根、报效桑梓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早在春秋时代的《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儒家不但追求理想人格,而且孜孜以求国格,将国家的荣誉、尊严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国家可以“杀身成仁”。这种国格观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真正源泉。不少古代杰出的文学家都表现出浓烈的家国精神,即对乡土、国家执著的热爱。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在《示儿》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企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尽管那时的爱国主义带有某种历史局限性,但在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熏陶之下,涌现了众多民族英雄,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并将这种爱国深情升华为崇高的道德责任。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是如此,郑成功、施琅、林则徐、邓世昌也是如此。汉代苏武被扣异邦19年仍持节牧羊、至死不降;岳飞的《满江红·怀古》表达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后人每逢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往往借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近代的朱自清教授一身重病,不愿领取外国人的一粒救济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及其实践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将其发展到了新的境界。1942年邓小平在庆祝刘伯承50诞辰时就讲:“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邓小平还一再声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党的领袖、将领和革命先烈身上都体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的表现;反对“台独”,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国家统一,也是爱国的表现。可见,“八荣”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正是民族精神中的核心精神。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服务人民的精神

如果说民本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内涵,那么,作为民本精神升华的服务人民的精神则构成了民族当代精神的基本内核。民本精神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提倡爱民、重民、亲民。《尚书·五子之歌》就记载了大禹的话:“民可近,不可下”。孔子认为,如果能作到“博施于民而济众”(见《论语·雍也》),那就是圣人,从而将民众摆上至关重要的地位。孟子则更明确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见《孟子·尽心下》)的光辉命题。荀子及唐代魏徵都提出君民如同舟与水,民能载舟亦可覆舟的思想,主张为政应当爱护百姓。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应为天下人服务。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国家之本在于民。这些富于人民性与朴素民主精神的传统民本思想,对民本精神的形成影响很大。我们党立党为民,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明确指出党应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撰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并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等思想。

鲁迅也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许多先烈与英雄模范人物努力实践服务人民的宗旨,如雷锋、焦裕禄、时传详、孔繁森等,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也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方面身体力行。这样,就将朴素的民本精神升华为服务人民的精神,构成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

中华民族是崇尚科学的。孔子早就主张“不语怪力神”,不信神仙鬼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过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等伟大发明;在古代的水利工程、数学、建筑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纺织术、造船航海术、制瓷术、造纸术、冶炼术等方面曾有过辉煌成就,不少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创作出《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九章算术》等科技著作;涌现出以李时珍、毕升、沈括、祖冲之、宋应星等为代表的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群体。借助于唐宋以来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及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民族以开放、博纳的胸怀接纳了不少当时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的科学精神有所衰落。五四运动,先进的中国人请进了“赛先生”(科学),引发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再现曙光,并对中华民族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党一贯倡导科学精神。毛泽东一生对科学寄予特别厚望,在他的著作中到处可见“科学”这一概念,他在方法层面上提出“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在具体科学知识层面上,他建议毛岸英兄弟“多向自然科学学习,……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邓小平也强调“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号召建构“学习型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革命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要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就要发展科学技术,确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提升科学素质。缺乏这种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民族精神就缺乏了时代性。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勤劳勇敢精神

中国人历来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尚劳动、刻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墨家就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相传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就“教民农作”,教给人民耕作方法。《史记》中有“舜耕历山”的记载,颂扬了古圣贤以身作则、勤于劳作的高尚品德。大禹治水在外一共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勤勉奉公、刻苦耐劳的精神。李大钊曾说,我认为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风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对此评价很高。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又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邓小平一贯倡导勤劳致富的原则。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劳工神圣。没有勤劳勇敢的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与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的产生。党培育产生的南泥湾精神、时传祥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无不闪耀

着劳动的光辉。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必须尊重劳动”。今天我们已迈进信息网络时代,但劳动精神并未过时,勤劳勇敢精神仍是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团结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倡行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与和合精神。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兼爱互利、扶贫济困、凝聚和合、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原则。孔子则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主张以和谐为贵。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认为不同事物、因素的调和、共处,实现多样性的统一,事物才有发展;而同类事物的拼凑,就不可能发展。故“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孔子将此思想运用到社会领域中,提出“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的命题,追求“和合”的君子境界,主张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和谐。荀子在讲到为什么单个的人力比不上牛马却能驾驭它们时说,这是因为人能结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在斗争中也体会到,只有团结起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团结就是力量”。极力倡导中华和合精神的李瑞环同志说:“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和’,崇尚‘人和’,主张‘和为贵’”。党中央近年更是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只有讲求和谐,注重和合,团结互助,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及组织的亲和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诚信精神

“诚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文明的精华,厚德载物、诚实不欺、恪守信用、言行一致,构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提倡“信”德,倡行重承诺、守诚信。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字,其中,有24处体现了“诚信不欺”之意。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话曾被毛泽东引用。在儒家看来,信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孔子告诫人们应每日“三省吾身”,其中“二省”就是反省自己的信用如何:“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儒家还主张“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老子则认为“轻诺必寡信”,主张不要因轻易承诺而失信。一些思想家还从“知行合一”角度提出“言必信,行必果”的命题。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信”既是立身处世、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也是从政的基本准则。“瓜期不代”典故说的就是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因不讲信义而被手下将军杀死的教训。中国历代的商帮及百年老店都十分注意“以诚立业”,恪守商业信用,讲求生财有道,利以义取;讲究“秤平、斗满、尺足”。晋帮、徽帮是这样,宁波帮也是这样。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影响遍及社会各领域,信用直接反映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规范的认同。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成长,城市无信不繁荣,社会无信不稳定。离开了诚信,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在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大力建设信用文化,努力弘扬诚信精神,是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法治精神

中国历史上虽有过“人治”、“礼治”,但也不乏“法治”思想。在治理国家方面,儒家主张仁政、礼治和德治,而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实质上二者有不少一致性与互补性,即礼与法相通,刑与德可以并用。儒家道德制度学派的代表荀子就赞成法治,主张礼法并举,相互为用。他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改革家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倡言“法治”,力图变革,以富国强兵。商鞅把法视为治国之道的根本基础,指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鞅书·修权》)。法家后期代表人物韩非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法术之学,主张实行严刑峻法。他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有度》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虽然他的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但这些话都是反对贵族制的,有其积极意义。后来秦王朝短命而亡,说明君主仅以严刑峻法实施统治是行不通的,必须做到德法兼治。贾谊认为,人主仁而境内和,人主义而境内理,人主公而境内服,人主法而境内轻,主张仁与法、德与刑并用。这一思想被汉朝统治者采纳并定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历史上主张建立“纲纪”、申明法纪,倡导遵章守纪、清正廉明的思想并不少见,类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观点也比比皆是。黄宗羲也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命题。这说明历史上中国的法治精神虽然相对薄弱,但法家思想对民族精神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今天我们党领导人民大力建设民主与法制,提出既要以德治国,更要以法治国,增加了许多传统法治精神中没有的新内涵,为丰富、发展当代民族精神做出了新贡献。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先贤历来倡导、实践一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不屈不挠、自强自立、勤俭朴素的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却几度衰微几度崛起,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韩非子》说尧的主要美德是俭朴、爱民。他虽贵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吃粗米饭、用土碗土钵子。儒家倡导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效法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命题。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仁人志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精神。孟子曾列举过不少受困厄而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人物,认为只有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炼,才会有大作为。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激励后人的不朽座右铭。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处逆境而奋起、遇厄运而发愤著书的先贤。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还会升华、转化为傲然卓立、至大至刚的民族气节。此外,中国历史上关于勤俭节约、视勤俭为美德的思想也很多,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等。我们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毛泽东曾以五代梁将韦睿“不贪财”、艰苦朴素的事例教育干部。他多次号召“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可见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精神同样源远流长。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这一精神在不少人中有所淡化,骄奢淫逸之风有所抬头。因此,今天在全社会倡导艰苦奋斗精神,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

总之,“八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为弘扬、提升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我们也只有从“八荣”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内在一致性的角度去解读“八荣”,才能领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神含量,也才会深刻理解“八荣八耻”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五篇:中华民族精神[范文模版]

浅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泱泱华夏大地上,一代代炎黄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值得自豪的是,中华文明是唯一未曾中断过的古文明,几千年来积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让巨龙一样的中国屹立在东方的青天黄土之中。

(一)上古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漫长而难以考究的阶段,而智慧的古代人民却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它演绎为一个个神话传说。天地如何产生,宇宙由何而来等诸多如今现代科学也尚未破解的创世之谜,古人用盘古开天地、混沌凿七窍等创世神话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三五历纪》中载: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① 而在同作者的另一本书中又有: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②[1] 盘古虽死,但他为人们开辟了天地,身躯化作山川河流,从这个著名的创世神话中就可以看出由古至今流传于世的牺牲献身精神。而“开天辟地”也可以理解为打破现有世界的创新精神。

如果说创世神话给天地的产生一个理由,那么始祖神话则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例如女娲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大地之母,有关她的传说就有女娲造人、高媒、制乐、补天等。这众多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很多优秀品质:创新精神,舍己为人,坚忍不拔等等。所以说,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她伟大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敬仰。由此可见,始祖神话不仅在民俗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也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

(二)古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夏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精华核心部分,而早在战国时期的《战国策》中就有了“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而在《孟子·离娄上》中也有:

“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冯契先生曾认为:“孟子这种高度推崇理性的自觉与意志的坚定的理论,对培养民族正气起了积极作用。”[2]古代推崇的爱国思想包括坚持操守、精忠报国,甚至以身殉国。岳飞浴血奋战、抗击外侮无疑是精忠报国的具体表现,文天祥、史可法等英雄人物也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典范。虽然在当代我们也许不必采取这么激进的方式来体现爱国主义,但是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将永留史册熠熠生辉,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激情,一种不顾一切保卫祖国的爱国热血。

2、团结统一和平友好观念

中国古代倡导“以和为贵”的思想,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由于这种和谐思想的主导,历史上的中国才会分分合合却始终能让大一统格局得以保留,中华文明也就成为了唯一不曾中断的古文明。而几百年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也主张和谐,注重和谐,这正与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论语·学而》中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值得一提的是,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历史上,虽然有过秦筑长城抵御外袭、汉武帝驱逐匈奴、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等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但是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未中断,各个民族之间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让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这一理念深入每个中华儿女心中。

3、刻苦耐劳和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

可以说,刻苦耐劳和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精神。长期的农耕社会使每个华夏儿女都明白自食其力的重要性,使得勤劳勇敢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就包含了劳动对于人的价值意义的重要性,在诸子百家思想中,墨家就有相关的主张。墨家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在墨子的观念中,人们只有勤勉劳动,才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故墨子·非命下》有:“强(勤)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不仅在农耕方面体现了刻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科学发展方面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通过刻苦的努力利用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的第七位,比欧洲国家早了一千一百多年。而在书法、国画、刺绣等艺术方面,哪一样不是付出了艰巨努力才得到感官上的美丽的享受?

(三)近代民族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这是一段不忍回望的历史,紧闭的清朝大门被殖民者的枪炮轰开,中国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一步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殖民者的打压下,中华大地上可谓满目疮痍。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刻,民族精神突出表现在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每个满怀救国热血的有志之士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而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邓世昌,丁汝昌,左宗棠,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等等,代表事件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发起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后人称之为戊戌变法。在这次改革中,康有为等人提出了很多改革意见和主张,可谓踌躇满志。可惜的是这场变革最终被封建顽固派制止,其中改革积极分子——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谭嗣同在《狱中题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就义时又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感叹。虽然这场变革并未能力挽狂澜拯救清政府的没落,却给全国带来了思想潮流的解放,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更体现出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在这段艰难时期,是这些爱国者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坚贞不屈,热爱祖国。

(四)现代民族精神(1919年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这段时期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了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抗战,在这特殊时期民族精神表现出了特殊形式,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董存瑞精神等等[3]。在这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很高的升华,中国涌现出了无数优秀战士,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奋起抗战,体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敢于牺牲,勇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也体现了大公无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弃自我利益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让中国一次又一次从危难中浴火重生,走向再一次的辉煌。

结语:在和平的当代,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积极向上,而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应该从传统中去糟粕而去精华,更要吸收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先进文化,并不断完善自我。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将要将这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于世。注 释:

①袁珂.中国古代神话选译百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选译百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 中共中央党校,2007.

下载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风家教与中华民族精神构建(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风家教

    立家风 树德行 家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给予人们温暖。但是家也要有家的规矩,老人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

    家风家教

    家风是文化在家庭中的体现,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满足家庭成员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精神需求,并实际引领这种需求的意识存在。它使家庭成员能从中寻找到精神归属感,使家庭文化......

    家风家教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更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态度、价值理念、文化氛围、处世之道,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

    家风,家教

    家风,家教 篇一:家风家教从我做起“家风家教”从我做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受悠久的儒家文化熏陶,形成了我们仁义、宽厚的个性和忠诚国家、孝敬父母的观念。扬中华优秀传统美......

    家风家教

    家风家训大家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有自己独有的一套管理制度和哲学体系。 不必说秦王扫六合之后数千年的封建王朝,......

    家风家教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是我们休憩心灵的地方。人,因为有家才有牵挂,因为有家才有后盾,因为有家才有力量。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

    家教家风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女士,日前在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国之崛起 因教而变》年度盛典的演讲中,呼吁重建中国的家教与门风,具体为:让孩子回到常识,明辨是非;教孩......

    浅谈家教家风

    浅谈家教家风 家教即家庭教育,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没有固定模式和规律,也没有专职老师,而是父母接受古圣先贤千百年来治家有方的实践经验,又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