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人筚路蓝缕与中华民族精神
楚人“筚路蓝缕”与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张硕
西周初期,楚人熊绎受封立国之时,名虽为国,实则只是一个部落联盟。这样一个辟在荆山、方圆不过百里的蕞尔小邦,位卑势弱,被中原华夏各族蔑视为“荆蛮”,连参加周朝盟会的正式资格都没有,只能做些为周王室看守祭燎的苦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了楚人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和描述:“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筚路即简陋的柴车,蓝缕是破旧的衣裳,桃弧是桃木做的弓,棘矢是棘枝做的箭。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立国初期的楚人,坐的是简陋的柴车,穿的是破旧的衣裳,生活在草莽丛生的山林里。他们开垦荒山,辛勤耕作,还要在崎岖的山路中往返跋涉,为周天子当差效力,贡献弓箭等物品。楚人就是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迈出了奋发创业的第一步。
熊绎之后,楚国的几代国君继承先祖“筚路蓝缕”的精神,光大发扬,奋力开拓。不过数百年,在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强势崛起,后来居上,春秋中期就问鼎中原,成为诸侯霸主。及至战国时期,灭国六十余,疆城随之席卷半个南中国,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声势煊赫的东方第一大国。楚文化更是被推向辉煌和极致,与中原文化比肩而立,竞趋争先。楚国历经数代人的奋力开拓,终于成就了“楚地千里,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霸业。楚人之所以能变弱小为强大、变落后为先进,创造出博大精深、风格独具的楚文化,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楚国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而闻名于世的民族。楚人的“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可以说是耸立起中华民族史上不畏艰辛、艰苦创业的一座丰碑。
第二篇: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论文题目: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班级:测控091 姓名:朱彦荣
学号:200906040130
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当每一次灾难降临时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精神的伟大魅力,它号召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关键词:抗震救灾;中华民族精神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发扬光大和升华,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们要让历史的进步补偿历史的灾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从战胜历史灾难的过程中形成并发扬一种宝贵的精神力量。灾难以它的突发性往往使人们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集中体现和认识到一种民族精神,但民族精神并不只是在灾难中形成的,更不只是在战胜灾难时才需要的。
实际上,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历史传承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它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人民特有的人格力量。
其次,它也是中国人民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的初创时期,我们就是靠这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以弱胜强,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
第三,这一民族精神还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许多新装备、新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救灾的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的伤亡,特别是各种传播媒体的广泛报道,大大拉近了人们与抗震救灾的距离。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是表明,改革开放对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把我们的民族精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是这一发扬和升华民族精神坚实的制度保证。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国政府救灾反应之快、效率之高,动员之广泛,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我们发扬和升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保证。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灾难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抗震救灾需要这一精神,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这一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迸发和闪耀,提示我们要通过抗震救灾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精神,更加自觉地弘扬这一精神,更加主动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发扬和升华这一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好,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而且能够更有力地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巨大的历史进步补偿我们遭遇的这场历史灾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古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突如其来的地震大灾造成了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巨大损失,但却为中华精神的成长提供了机遇。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彰显的中华民族精神,有的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就已经孕育并培育成熟的精神,有的是限于地域和时间而在过去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和提升的精神的基因或胚胎、但却在这次灾难中得到了充分发扬。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稳定性和流动性的统一,其发展既具有历史的连贯性,也具有时代的创造性。在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战役中,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彰显的主要原因,固然在于民族精神长期的传承。但是,还有一些原因值得我们思考。这些原因,从另外一个侧面看,恰恰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特质和时代元素的条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相结合,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了先进社会制度的保障。有史以来,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形态、其培育和发扬都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紧密相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精神显然会有别于封建制度下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民族精神也当然会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族精神。这一点,是近现代以来中外著名思想家 1
论文题目: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班级:测控091 姓名:朱彦荣
学号:200906040130
们都有所关注并一直致力探讨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其他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她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具有巨大的感召、激发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快办事、办好事的优势,她集中统一的组织机制和指挥体系,能够迅速地作出应对灾难的决策,统一指挥协调部署,使得上下一盘棋,既能够集中力量,又能够灵活高效。在紧要关头,能够迅速地统一决策指挥并举全国之力抗击特大灾害,这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全国上下齐动员,各级组织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行动起来,从组织决策到保障实施,从物质供应到信息管理,从社会协调到机制布局,都充分体现了统一、灵活、快捷、高效,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制度优势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品质、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及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主要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爱国精神、自强精神和仁爱精神。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准则。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
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
抗震救灾精神的深邃实质: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凝聚力、创造力、文化力,作为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极大地增加了中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也必将激励着我们信心百倍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08,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2008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拥抱新希望,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吧.
第三篇: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三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提“弘扬民族精神”。
二是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优秀、进步、精粹的一面,又包括消极、落后,甚至粗俗、劣根的一面,应该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整体面貌,是一个充满优弱长短的两面体,如果说前者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优良传统”,那么后者就是近代先驱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
三是民族精神作为研究的对象,应如实地把它看成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但作为宣传、弘扬的内容,则应当是民族精神中正面的东西。
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中的“八荣”,实质上体现、倡导了“八荣”精神。它们既源于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精神、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与先导性,可以引导人们的行动,成为精神导向。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宏大,它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的统一。关于其内涵有各种概括,不管如何概括,“八荣”精神都构成了其核心内涵。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一般包括骨肉爱、乡土爱、民族爱、祖国爱、世界爱五个层次,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深深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中。归宗炎黄、凝聚华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民、爱国爱乡,恋土归根、报效桑梓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早在春秋时代的《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儒家不但追求理想人格,而且孜孜以求国格,将国家的荣誉、尊严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国家可以“杀身成仁”。这种国格观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真正源泉。不少古代杰出的文学家都表现出浓烈的家国精神,即对乡土、国家执著的热爱。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在《示儿》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企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尽管那时的爱国主义带有某种历史局限性,但在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熏陶之下,涌现了众多民族英雄,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并将这种爱国深情升华为崇高的道德责任。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是如此,郑成功、施琅、林则徐、邓世昌也是如此。汉代苏武被扣异邦19年仍持节牧羊、至死不降;岳飞的《满江红·怀古》表达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后人每逢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往往借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近代的朱自清教授一身重病,不愿领取外国人的一粒救济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及其实践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将其发展到了新的境界。1942年邓小平在庆祝刘伯承50诞辰时就讲:“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邓小平还一再声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党的领袖、将领和革命先烈身上都体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的表现;反对“台独”,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国家统一,也是爱国的表现。可见,“八荣”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正是民族精神中的核心精神。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服务人民的精神
如果说民本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内涵,那么,作为民本精神升华的服务人民的精神则构成了民族当代精神的基本内核。民本精神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提倡爱民、重民、亲民。《尚书·五子之歌》就记载了大禹的话:“民可近,不可下”。孔子认为,如果能作到“博施于民而济众”(见《论语·雍也》),那就是圣人,从而将民众摆上至关重要的地位。孟子则更明确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见《孟子·尽心下》)的光辉命题。荀子及唐代魏徵都提出君民如同舟与水,民能载舟亦可覆舟的思想,主张为政应当爱护百姓。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应为天下人服务。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国家之本在于民。这些富于人民性与朴素民主精神的传统民本思想,对民本精神的形成影响很大。我们党立党为民,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明确指出党应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撰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并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等思想。
鲁迅也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许多先烈与英雄模范人物努力实践服务人民的宗旨,如雷锋、焦裕禄、时传详、孔繁森等,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也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方面身体力行。这样,就将朴素的民本精神升华为服务人民的精神,构成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
中华民族是崇尚科学的。孔子早就主张“不语怪力神”,不信神仙鬼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过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等伟大发明;在古代的水利工程、数学、建筑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纺织术、造船航海术、制瓷术、造纸术、冶炼术等方面曾有过辉煌成就,不少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创作出《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九章算术》等科技著作;涌现出以李时珍、毕升、沈括、祖冲之、宋应星等为代表的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群体。借助于唐宋以来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及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民族以开放、博纳的胸怀接纳了不少当时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的科学精神有所衰落。五四运动,先进的中国人请进了“赛先生”(科学),引发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再现曙光,并对中华民族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党一贯倡导科学精神。毛泽东一生对科学寄予特别厚望,在他的著作中到处可见“科学”这一概念,他在方法层面上提出“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在具体科学知识层面上,他建议毛岸英兄弟“多向自然科学学习,……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邓小平也强调“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号召建构“学习型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革命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要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就要发展科学技术,确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提升科学素质。缺乏这种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民族精神就缺乏了时代性。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勤劳勇敢精神
中国人历来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尚劳动、刻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墨家就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相传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就“教民农作”,教给人民耕作方法。《史记》中有“舜耕历山”的记载,颂扬了古圣贤以身作则、勤于劳作的高尚品德。大禹治水在外一共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勤勉奉公、刻苦耐劳的精神。李大钊曾说,我认为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风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对此评价很高。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又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邓小平一贯倡导勤劳致富的原则。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劳工神圣。没有勤劳勇敢的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与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的产生。党培育产生的南泥湾精神、时传祥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无不闪耀
着劳动的光辉。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必须尊重劳动”。今天我们已迈进信息网络时代,但劳动精神并未过时,勤劳勇敢精神仍是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团结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倡行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与和合精神。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兼爱互利、扶贫济困、凝聚和合、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原则。孔子则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主张以和谐为贵。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认为不同事物、因素的调和、共处,实现多样性的统一,事物才有发展;而同类事物的拼凑,就不可能发展。故“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孔子将此思想运用到社会领域中,提出“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的命题,追求“和合”的君子境界,主张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和谐。荀子在讲到为什么单个的人力比不上牛马却能驾驭它们时说,这是因为人能结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在斗争中也体会到,只有团结起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团结就是力量”。极力倡导中华和合精神的李瑞环同志说:“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和’,崇尚‘人和’,主张‘和为贵’”。党中央近年更是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只有讲求和谐,注重和合,团结互助,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及组织的亲和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诚信精神
“诚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文明的精华,厚德载物、诚实不欺、恪守信用、言行一致,构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提倡“信”德,倡行重承诺、守诚信。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字,其中,有24处体现了“诚信不欺”之意。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话曾被毛泽东引用。在儒家看来,信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孔子告诫人们应每日“三省吾身”,其中“二省”就是反省自己的信用如何:“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儒家还主张“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老子则认为“轻诺必寡信”,主张不要因轻易承诺而失信。一些思想家还从“知行合一”角度提出“言必信,行必果”的命题。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信”既是立身处世、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也是从政的基本准则。“瓜期不代”典故说的就是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因不讲信义而被手下将军杀死的教训。中国历代的商帮及百年老店都十分注意“以诚立业”,恪守商业信用,讲求生财有道,利以义取;讲究“秤平、斗满、尺足”。晋帮、徽帮是这样,宁波帮也是这样。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影响遍及社会各领域,信用直接反映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规范的认同。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成长,城市无信不繁荣,社会无信不稳定。离开了诚信,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在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大力建设信用文化,努力弘扬诚信精神,是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法治精神
中国历史上虽有过“人治”、“礼治”,但也不乏“法治”思想。在治理国家方面,儒家主张仁政、礼治和德治,而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实质上二者有不少一致性与互补性,即礼与法相通,刑与德可以并用。儒家道德制度学派的代表荀子就赞成法治,主张礼法并举,相互为用。他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改革家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倡言“法治”,力图变革,以富国强兵。商鞅把法视为治国之道的根本基础,指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鞅书·修权》)。法家后期代表人物韩非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法术之学,主张实行严刑峻法。他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有度》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虽然他的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但这些话都是反对贵族制的,有其积极意义。后来秦王朝短命而亡,说明君主仅以严刑峻法实施统治是行不通的,必须做到德法兼治。贾谊认为,人主仁而境内和,人主义而境内理,人主公而境内服,人主法而境内轻,主张仁与法、德与刑并用。这一思想被汉朝统治者采纳并定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历史上主张建立“纲纪”、申明法纪,倡导遵章守纪、清正廉明的思想并不少见,类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观点也比比皆是。黄宗羲也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命题。这说明历史上中国的法治精神虽然相对薄弱,但法家思想对民族精神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今天我们党领导人民大力建设民主与法制,提出既要以德治国,更要以法治国,增加了许多传统法治精神中没有的新内涵,为丰富、发展当代民族精神做出了新贡献。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先贤历来倡导、实践一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不屈不挠、自强自立、勤俭朴素的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却几度衰微几度崛起,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韩非子》说尧的主要美德是俭朴、爱民。他虽贵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吃粗米饭、用土碗土钵子。儒家倡导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效法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命题。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仁人志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精神。孟子曾列举过不少受困厄而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人物,认为只有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炼,才会有大作为。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激励后人的不朽座右铭。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处逆境而奋起、遇厄运而发愤著书的先贤。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还会升华、转化为傲然卓立、至大至刚的民族气节。此外,中国历史上关于勤俭节约、视勤俭为美德的思想也很多,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等。我们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毛泽东曾以五代梁将韦睿“不贪财”、艰苦朴素的事例教育干部。他多次号召“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可见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精神同样源远流长。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这一精神在不少人中有所淡化,骄奢淫逸之风有所抬头。因此,今天在全社会倡导艰苦奋斗精神,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
总之,“八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为弘扬、提升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我们也只有从“八荣”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内在一致性的角度去解读“八荣”,才能领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神含量,也才会深刻理解“八荣八耻”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四篇:中华民族精神[范文模版]
浅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泱泱华夏大地上,一代代炎黄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值得自豪的是,中华文明是唯一未曾中断过的古文明,几千年来积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让巨龙一样的中国屹立在东方的青天黄土之中。
(一)上古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漫长而难以考究的阶段,而智慧的古代人民却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它演绎为一个个神话传说。天地如何产生,宇宙由何而来等诸多如今现代科学也尚未破解的创世之谜,古人用盘古开天地、混沌凿七窍等创世神话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三五历纪》中载: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① 而在同作者的另一本书中又有: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②[1] 盘古虽死,但他为人们开辟了天地,身躯化作山川河流,从这个著名的创世神话中就可以看出由古至今流传于世的牺牲献身精神。而“开天辟地”也可以理解为打破现有世界的创新精神。
如果说创世神话给天地的产生一个理由,那么始祖神话则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例如女娲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大地之母,有关她的传说就有女娲造人、高媒、制乐、补天等。这众多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很多优秀品质:创新精神,舍己为人,坚忍不拔等等。所以说,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她伟大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敬仰。由此可见,始祖神话不仅在民俗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也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
(二)古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夏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精华核心部分,而早在战国时期的《战国策》中就有了“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而在《孟子·离娄上》中也有:
“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冯契先生曾认为:“孟子这种高度推崇理性的自觉与意志的坚定的理论,对培养民族正气起了积极作用。”[2]古代推崇的爱国思想包括坚持操守、精忠报国,甚至以身殉国。岳飞浴血奋战、抗击外侮无疑是精忠报国的具体表现,文天祥、史可法等英雄人物也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典范。虽然在当代我们也许不必采取这么激进的方式来体现爱国主义,但是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将永留史册熠熠生辉,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激情,一种不顾一切保卫祖国的爱国热血。
2、团结统一和平友好观念
中国古代倡导“以和为贵”的思想,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由于这种和谐思想的主导,历史上的中国才会分分合合却始终能让大一统格局得以保留,中华文明也就成为了唯一不曾中断的古文明。而几百年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也主张和谐,注重和谐,这正与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论语·学而》中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值得一提的是,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历史上,虽然有过秦筑长城抵御外袭、汉武帝驱逐匈奴、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等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但是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未中断,各个民族之间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让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这一理念深入每个中华儿女心中。
3、刻苦耐劳和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
可以说,刻苦耐劳和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精神。长期的农耕社会使每个华夏儿女都明白自食其力的重要性,使得勤劳勇敢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就包含了劳动对于人的价值意义的重要性,在诸子百家思想中,墨家就有相关的主张。墨家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在墨子的观念中,人们只有勤勉劳动,才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故墨子·非命下》有:“强(勤)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不仅在农耕方面体现了刻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科学发展方面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通过刻苦的努力利用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的第七位,比欧洲国家早了一千一百多年。而在书法、国画、刺绣等艺术方面,哪一样不是付出了艰巨努力才得到感官上的美丽的享受?
(三)近代民族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这是一段不忍回望的历史,紧闭的清朝大门被殖民者的枪炮轰开,中国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一步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殖民者的打压下,中华大地上可谓满目疮痍。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刻,民族精神突出表现在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每个满怀救国热血的有志之士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而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邓世昌,丁汝昌,左宗棠,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等等,代表事件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发起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后人称之为戊戌变法。在这次改革中,康有为等人提出了很多改革意见和主张,可谓踌躇满志。可惜的是这场变革最终被封建顽固派制止,其中改革积极分子——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谭嗣同在《狱中题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就义时又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感叹。虽然这场变革并未能力挽狂澜拯救清政府的没落,却给全国带来了思想潮流的解放,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更体现出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在这段艰难时期,是这些爱国者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坚贞不屈,热爱祖国。
(四)现代民族精神(1919年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这段时期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了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抗战,在这特殊时期民族精神表现出了特殊形式,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董存瑞精神等等[3]。在这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很高的升华,中国涌现出了无数优秀战士,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奋起抗战,体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敢于牺牲,勇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也体现了大公无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弃自我利益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让中国一次又一次从危难中浴火重生,走向再一次的辉煌。
结语:在和平的当代,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积极向上,而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应该从传统中去糟粕而去精华,更要吸收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先进文化,并不断完善自我。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将要将这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于世。注 释:
①袁珂.中国古代神话选译百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选译百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 中共中央党校,2007.
第五篇: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前付后继、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英勇作战、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弘扬,升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历史已经证明:正是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同时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标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民族精神空前高涨,全民族团结奋战,同仇敌忾,取得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后的今天,全民抗战中所凝聚和展现的民族精神,仍然值得总结、继承与发扬。
一、民族精神在在全民抗战中得到升华
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对近代以前中华民族精神较为准确的历史概括。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近代至抗战百余年间,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升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与振兴中华。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外敌侵侮,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统一、民主、富强成为全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残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拯救国家的热情。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开始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勤劳、宽容精神、逐步转变为求国家统一、争取民族独立而团结一致、顽强抗争的精神。在这种精神支撑下,中华民族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民众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危亡意识、救亡图存意识、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
第二阶段,五四爱国运动与科学民主旗帜。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伟到中国,中华民族伟统思想受到洗礼。近代以来,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继伟到中国,与本土落后的“君权神授”等封建思想进行了激烈交锋。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此过程中,“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同时,还在于它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播,民族精神开始受到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洗礼。第三个阶段,中国的全民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其标志性行动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从产生之日起,就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已任。特别是在国本侵略者入侵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深明大义,积极倡导建立并发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全民抗战的胜利,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抵抗外敌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民族精神在抗战中得到锤炼和升华,中华民族由此显现了复兴的契机。
二、中华民族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精神支撑
1、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念基础。国家统一的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心中根深蒂固。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华儿女更加自觉地意识到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独立的重要与紧迫。在这种爱国主义信念支撑下,产生的是勇敢、智慧和忠诚,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精诚团结、勇于牺牲、不屈不挠、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过程,始终是中华民族抵御和战胜日本侵略者最重要、最坚定的精神支撑。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迹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喊出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满腔悲愤,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此后14年中,中国人民同强大的敌人进行了生死搏斗,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永垂青史的篇章:
2、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源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是中华民族宽和‘包容伟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殊死抗争,中华民族才能生存。正是有了这种共同认识,在全民抗战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民族利益为重,自身利益服从民族利益,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力量源泉。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间严重,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的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都积极行动起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把各种要求抗战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御外敌,这一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精神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意志支持,延安精神就是其集中表现。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伟统,这种精神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坚忍不拔、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更需要不畏强敌,永不言败,长期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充分展示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意志。
三、汲取抗战历史经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艰苦卓绝的全民抗战已经过去60多年了,这一段悲壮辉煌的历史,今天仍使我们心中充满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壮与激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培育、丰富和弘扬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高扬这一精神,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特别是日本极右翼势力对历史问题不思悔改,不断制造伤害中华民族和亚洲人民的事件……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底警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汲取抗战的历史经验教训,继承、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强盛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一直沉醉于“泱泱大国”之中,国家主权意识、民族独立意识淡薄,思想麻痹,政治软弱,吏治腐败。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开始一步步觉醒,忧患意识、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独立意识逐渐得到增强。直到日本侵华、民族危亡时刻,国家主权意识、民族独立意识全面觉醒,并最终打败了侵略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极为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如今,我们处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盛世,但切不可骄奢淫逸,固步自封,一定要牢记麻痹软弱就要挨打的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国家主权意识和统一意识,高举爱国主义和伟大旗帜,为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百年间带来的惨痛历史教训。当前,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进步就需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强调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抗日战争中的统一战线和全民抗战,正是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热爱和平、团结与和谐精神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全民族中培育和树立和谐意识。而和谐意识既与中华民族厚德载物、以和为贵、兼容宽和的伟统精神相一致,又是这种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从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精神中汲取经验,牢记历史教训,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