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本科毕业论文
湖北省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护理学 指导教师:
蔡毅
考生姓名:
周巧珍 准考证号:
***74 工作单位:
忻州市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
***
2015年04月18日
目录
摘要、关键词、正文 ……………………………………………………1 1.1一般资料………………………………………………………………1 1.2临床表现………………………………………………………………1 2.治疗……………………………………………………………………… 3.护理……………………………………………………………………… 3.1常规护理………………………………………………………………2 3.2心理护理………………………………………………………………2 3.3休息与饮食护理………………………………………………………3 3.4病情观察与吸氧护理…………………………………………………3 3.5用药护理………………………………………………………………4 4.讨论……………………………………………………………………… 参考文献……………………………………………………………………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观察法观察6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结果60例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疾病晚期的生存质量。结论加强对心力衰竭的观察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关键词】心力衰竭 患者 护理
心功能不全,又称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是危害生命的急症之一,在临床上,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为瓣膜病、尤以风湿性心瓣膜病居首,其次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45例,年龄40~78岁,女15例,年龄42~86岁。根据其临床表现、心脏彩色多普勒、心电图、X线等检查均证明有心衰存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其余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2 临床表现
1.2.1 根据心衰发生的基本机制可分为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和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临床上根据病变的心脏和淤血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心衰,其中以左心衰开始较多见,以后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单纯的右心衰较少见。现将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和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的表现,分别予以讨论:左心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疲劳、乏力、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右心衰竭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肾脏症状、肝区疼痛呼吸困难、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右心衰竭后引起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心脏体征、肝大与压痛、下垂性水肿、腹水、发绀、心包积液、更甚会出现奇脉。全心衰竭症状的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并发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肝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水与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1.2.2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引起肺静脉淤血,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常见于急性心肌炎梗塞,严重心瓣膜狭窄,急性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快速异位心率。临床上以极度烦躁、极度气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干湿性罗音为特点。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躁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30-40分钟,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肺水肿如不能及时纠正,则终致心源性休克。听诊使两肺慢布湿性罗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而构成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2.治疗 缓解症状;提高病人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加重;降低死亡率。注意休息、饮食控制、严重心力衰竭时控制液体摄入及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避免过量饮酒、戒烟,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控制诱因、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室重构。急性心衰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立即高流量血管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给予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在情况紧急,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亦可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也能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的作用。
3.护理 3.1常规护理
(1)绝对的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2)给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不宜过饱;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3)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整洁,防止褥疮的发生;(4)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如心率、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并记录;(5)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以15-20滴/分为宜,同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6)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7)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每次给药前询问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视力模糊等。听心率若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严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8)呼吸困难时,给半卧位,低流量吸氧。(9)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给与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高流量吸氧4-6升/分或氧气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10)强心理护理,态度和蔼,给予精神安慰,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3.2心理护理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全的一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反复发作,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衰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心衰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1)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此类患者,要热情、耐心地给予护理并加以安慰。为患者讲解心衰的医学知识,如心的起因、治疗、预后等,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对所患疾病有个初步了解,从而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治疗、用药、活动量等。
(2)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康复 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起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的护患模式,就是说让患者参与治疗和自我护理。为此要经常听取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和要求,这种模式使患者获得了某些权利,人格也受到了尊重。在护理中共同参与疾病的治疗护理,不仅调动了护士积极性,而且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这对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护患关系的融洽以及疾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3)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巩固疗效果 应让患者家庭成员了解心衰的疾病知识,以便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避免易发作因素,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调动生活情趣,使其思想放松,注意力转移,调整心情,提高免疫力,加强身体素质,从而减少心衰的发生。(4)做好情志护理,搞好护患交流 加强与患者的思想交流,交流时态度要坦诚,时刻以乐观开朗的情绪、态度去感染患者,做好护患之间的交流,能有效地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促进患者处于有利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真正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所以心功能不全病人的病程长且多次反复发作,病人易多虑、烦躁、紧张,普遍有焦虑和抑郁发作,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分管医生、护士,对患者态度和蔼、诚恳热情、耐心解释,体贴关心患者,对病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使其主动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说出焦虑的心理感受,分析其原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信任,要做好家属工作,让病人树立信心,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给患者吸氧时,解释用氧目的,注意事项,解除呼吸困难,减轻心理压力。
3.3 休息与饮食护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心功能I级者不宜限制活动,但应增加休息时间;心功能Ⅱ级者就宜限制活动,并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宜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他人协助。为避免长期卧床至静脉血栓,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病情缓解后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原则上不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症状为宜。可在床上做肢体伸展运动,肌肉节律性舒缩或由家属协助。并注意皮肤护理。
严格掌握饮食宜忌,限制钠盐的摄入,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液体入量控制在75ml/(kg·d)以下,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继发于钠的潴留。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减低,故在采取低钠饮食的同时,必须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否则可能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这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之一。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缺钾可引起肠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造成严重后果。故对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
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总量控制,种类不限,少食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嘱病人少饮水及少进含水量较多的食品和水果,并让病人了解常用食物的含水量,协助病人制作一些出入量登记表,以便出院后自己可以做好记录,每天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纳较差,加上低钠饮食缺乏味道,故膳食应注意富含多种维生素,如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鲜枣、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时应口服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维生素B1缺乏可招致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并诱发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叶酸缺乏可引起心脏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3.4 病情观察与吸氧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呼吸、血压、脉搏、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准备好抢救药品,防止并及时处理并发症。记录24小时出入量,测体重变化,有腹水时测腹围变化,密切观察患儿水肿消长、尿量、血压情况,注意电解质变化。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急性肺水肿的患儿吸氧时,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间歇吸入,每次10~20分钟。3.5 用药护理
利尿剂注意其副作用,静脉用呋塞米时要先稀释后再缓慢注入,一般不采取肌肉注射。注意利尿剂的副作用如低钠、低钾、低镁、低钙等,低钾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肌无力及心律失常;低钠时可出现肌无力、下肢痉挛、口干;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可出现神志淡漠、呼吸浅慢等。利尿剂应尽量在白天给药,以防频繁排尿而影响病人夜间休息;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体重与水肿变化,每天测量体重变化;有腹腔积液的病人测量腹围。
洋地黄制剂注意其副作用,注意询问和倾听病人的不适主诉,告知病人洋地黄制剂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易发生中毒,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悸、头痛、黄绿视、视物模糊时可能是中毒反应,应及时告诉医师。注意观察心电图情况,当病人心电图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通知医师。指导病人在服用洋地黄制剂前应先测心率,若<60次/分,或心律从规则变为不齐或从不齐变为规则,应暂停用药。
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为最常用的静脉制剂,遇光易破坏,应用时用避光纸包裹,其扩血管作用非常强而快,静脉静注2~3 min即可发挥作用,可有恶心、头痛及低血压等副作用。严格控制滴速,嘱患者不能自行调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慢速度开始应用;嘱患者输液过程中不要突然坐起或站立,以防低血压而晕倒。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心力衰竭的转归及治愈程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应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气候变换时要预防感冒,及时添加衣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情绪平稳,不要大起大落过于激动;安排适当的活动与休息,控制活动强度,可做日常家务及轻体力劳动如文书、打字、缝衣、扫地等,避免耗氧量大的活动如抬举重物、擦地、快速行走或登楼梯,活动要以不出现心悸、气急为原则;夜间睡眠需充足,白天养成午睡的习惯;指导患者注意体重的变化,观察足踝部有无水肿,有无气急加重、夜尿增多、厌食、上腹饱胀感,如有心衰复发,及时纠正;若夜间平卧时有咳嗽,气急加重,则可能存在左心功能不全;服洋地黄类药物时,应学会测脉搏,若脉率增快,节律改变并出现厌食、色视,应警惕洋地黄毒性反应,及时就医;定期门诊随访,尤其注意检查ECG及地高辛浓度。
参 考 文 献
[1]陈淑英.现代护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2]方圻,王士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对策.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 2(23):83.[3]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4]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丁全福.药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3
第二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武汉工业学院 张小芹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
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重性颅脑损伤患者经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家属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外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何做好其护理工作是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以来一直深思而且关注的问题,现就本科2009年 12月—2010年7月期间共收治的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78岁;入院GCS评分3~8分。其中车祸致颅脑损伤4例,坠落伤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本组患者中8例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6例行气管切开术。结果2例仍行气管切开呈昏迷状,2例痊愈,其余7例均病情稳定行后期康复治疗。
常规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士应谨遵医嘱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2 呼吸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不能自行排除口咽及气道分泌物。护士应该:(1)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配合翻身扣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2)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扣背,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技术及吸痰操作技术规程,保证患者舒适。
2.3 卧位
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4 饮食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严格执行鼻饲护理技术,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2.5 口腔及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两次,观察患者口腔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眼部护理,眼睑无法闭合或闭合不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眼药水滴眼和眼药膏涂擦保护或凡士林纱布覆盖。
2.6 泌尿系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出现尿潴留和尿失禁,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日更换尿袋,定时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导尿管,定时夹闭导尿管,定时放尿,以训练患者的膀胱贮尿功能。
2.7 便秘
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如:白色合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必要时行灌肠。切忌患者用力排便、屏气,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2.8 引流管护理
护士应明确引流管的名称、目的及放置方法,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通畅,患者如需外出检查治疗,当班护士应为患者夹闭引流管,陪同患者前往,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渗液以防脑脊液漏发生,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
2.9 输液治疗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重,常需要进行抗炎、止血、脱水、营养脑神经、补液等治疗,护士应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脱水药严格遵医嘱时间输入,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脱水药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颜色、尿量,防止药物外渗。
并发症的护理
3.1 压疮
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护士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尤其注意压疮好发部位,可以让患者卧气垫床或在骶尾部和骨隆突处放置气圈,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平整,避免尿液、汗液的刺激。
3.2 高热
重型颅脑损伤常表现为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的中枢性高热,体温>39.5℃且持续不退。常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两种方法,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减少盖被,调节室内温度,以利于散热;头部冰袋或冰帽,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安痛定、柴胡、度冷丁及皮质激
素和抗生素治疗,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平稳后每4h测量1次逐渐减次,直至正常。
3.3 肺部感染
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定时翻身扣背,防止坠积性肺炎,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3.4 消化道出血
患者常出现腹痛、呕吐、黑便、咖啡色胃液或胃内容物,护士应实施以下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禁食,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为患者进行胃肠减压;(2)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治疗,常用静脉止血如:止血芳酸、止血敏、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及胃管注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以及输血补充失血治疗;(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及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5 废用综合征
[2]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肢体功能障碍,常发生关节挛缩和肌萎缩,应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加强肢体被动训练,每日按摩患肢,以利于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稳定者配合康复理疗,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对于言语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加强语言功能训练,如:家属不断与患者讲话,听音乐、广播等。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家属是患者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病治病过程中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3]。由于患者的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治疗护理困难,医疗费用高,家属往往很难接受事实,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士了解家属的心理反应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实施相应对策让家属融入治病中来,护士应认真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认真履行告知制度,用实际工作让家属满意。
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且艰辛的护理工作,它不仅需要每一位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更需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及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护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才能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只有不断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做好护患沟通工作,才能使患者家属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参考文献】
黄鹏芬.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0):598-599.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3.袁俊香,屠春香.颅脑损伤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433.
第三篇: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盆髋臼科 471000
【摘要】目的从对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对策。方法对6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 64例中手术治疗56例,非手术治疗8例。采用规范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60例康复,治愈率93.8%。结论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损伤重、出血多、多伴有内脏损伤及管腔脏器破裂、病死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关键。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的疾病。长期以来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及非手术的卧床牵引或卧床,目前还有主张外固定加牵引的治疗。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2.5-74.0岁,平均年龄35.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6例,坠落伤8例,砸压伤20例。入院时64例出现合并症:失血性休克56例;单纯性骨盆骨折8例,外伤至手术时间5-15d。
1.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根据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型和患者受伤和骨折的具体情况,切开后采用不同的方位加内固定。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均在术前所有并发症和其它器官系统的损伤。非手术治疗则根线摄片的检查结果,采取卧床休息、制动和对症处理。
2护理方法
①骨盆骨折的常规护理。②根据的不同情况、不同病程实施个性化护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除四肢伤外合脏损伤。病情复杂、发展快,入院时常伴有休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运用所掌握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知识及相关技能,认真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做好骨折的一般护理及卧床患者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尤其注意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护理回顾如下:
2.1休克的护理
①注重生命体征的监测。骨盆骨折的骨折松质面出血量大,是引起患者大出血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因常伴有盆腔内脏或血管神经损伤,所以必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采取心电监护系统,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SpO2。掌握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为抢救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②纠正休克。遵医嘱补充液体不足改善微循环,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在双管输液的同时,及早行深静脉插管。在遵医嘱进行大量输液的同时,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正确指导输液。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了解休克纠正情况。如休克纠正减慢输液后,又重新出现休克说明有小径动脉出血。
2.2内脏破裂及管腔脏器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有些内脏闭合性损伤,损伤初期出血量不多,休克体征不明显,其他辅助检查也难发现,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出血量的增加,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血尿、血便和阴道流血等内出血和腹胀情况,及时发现并发损伤,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如小便困难、血尿、尿潴留,应留置导尿管,如尿管难插入,应考虑尿道挫伤或断裂,如经抗休克治疗无法纠正休克体征或进行性腹胀等应考虑合并有盆腔内脏器损伤,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进行盆腔内脏器破裂和管腔破裂修补术。术后留有伤口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尿管,还有深静脉插管,护理时应防止脱落保持通畅,分清各管的功能与作用,认真观察及准确记录引流量、颜色,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2.3骨盆的完整性破坏的护理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因骨盆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躯体制动,防止搬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患者,均在术前纠正所有并发症和其它器官系统的损伤,本组患者均在入院5-15d才进行手术。患者因需绝对卧床休息,为防止术后出血,还要躯体制动,易出现褥疮。应根据损伤及骨折部位取恰当的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骨突处垫以棉圈,每2h臀部、背部,用50%红花酒精按摩1次。做好牵引针护理,用75%的酒精滴于穿刺针孔,4次/d。
2.4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损伤重、出血多,对转归产生悲观情绪,另于疼痛不能翻身,下肢活动困难,患者很容易出现恐惧不焦虑担忧的情绪。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因素,采取不同理措施,对促进康复尤为重要。我们坚持与患者密切接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与本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对心预后的患者,我们找同种病康复患者现身说法,对于痛引起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想办法减轻其痛苦,每次动或翻身前耐心做好开导与解释,讲解该项护理工作的性,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信心,积合治疗护理。
3结果
64例患者中治愈60例,治愈率93.8%。其中手疗20例,骨盆畸形基本纠正。除12例因股骨粉碎性骨折愈后遗留下肢不等长超过2cm外,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经骨牵引或卧床治疗后,取得良好24例就诊时为重度失血性休克,合并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4讨论
4.1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观念的转化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由强大暴力引起,多为挤压伤,折骨块为骨盆的一段,处于游离状态,同时由于骨盆部肌剧收缩,骨盆骨折移位和伴有关节错位,而致骨盆环的性遭到破坏。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传统的卧床盆悬吊、下肢牵引及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骨盆外固定合复合牵引的治疗。临床工作中只有根据不稳定型骨折损伤的严重程度、病情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将手术治非手术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权衡利弊,才能提高治愈率
4.2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①休克:骨盆对盆腔脏器和组织有保护作用,而且骨盆属松质骨,严重的骨折,除影响其负重功能外,骨折的松质面出血量大,并伴有盆腔内脏或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大出血,容易导致出现多种内脏破裂及管腔脏器破裂:本组不稳定型骨折出现肝、脾破裂、乙状结肠破裂、膀胱破裂、尿道断裂、尿道、阴道、肛管断裂、股静脉破裂等,可造成腹膜炎,能生命。②骨盆的完整性破坏: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折断的为骨盆的一段,处于游离状态,骨盆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参考文献:
[1]潘进社,彭阿钦.不稳定骨盆骨折分型与手术复位的方法[J].骨节损伤杂志,2003,18(10):699.[2]沈敏.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5(24):31.[3]胡妙青,徐秋燕.5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9):945.[4]陈志伟,张民新,王艳丽.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59.[5]杨秀萍,张红霞,姜勇,等.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0(8):89.[6]梁辉,耿芹,张成亮.不稳定型骨盆骨折8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177.[7]臧志萍,吕秀清,何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07,19(6):62.
第四篇: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精选)
摘 要:烧伤是由热力包括火焰、热金属(溶化的钢水或炽热的钢锭)及热液(沸水、热油、热粥、热汤)、蒸汽等所造成的皮肤及其他组织的损伤。严重烧伤患者往往伴随着大面积的皮肤破坏、屏障功能破损以及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本文主要从基础护理、营养护理和心理护理三个方面讨论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关键词:烧伤;患者;护理;体会
严重烧伤患者由于超高代谢能量和蛋白质大量消耗,导致负氮平衡,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这种反应从烧伤后休克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大部分创面覆盖,甚至到完全愈合为止。在此期间,除了要对患者的烧伤皮肤进行基础的防感染和药物护理,还需让患者受损的机体得到必要的营养支持,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缓解其消极情绪。
一、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基础护理
病人到达医院后,护士应迅速对创面做出全面评估,列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及致伤因子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烧伤面积、深度、合并伤、心理创伤、有无并发症等,最重要的是面积和深度估计。将患者安置在隔离病房,危重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调节室温恒定在28~32℃,特别是冬天,更要注意保持室温,以减少病人入院时因暴露创面而引起的血管收缩,影响下一步的输液、抗休克治疗。严格按消毒隔离要求执行,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必须换鞋,更衣,戴口罩、帽。原则上不留陪护人,由护士负责病人的全部生活护理和治疗护理。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拖2次,空气每天消毒2次,墙壁和床、床头柜等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抹拭2次。康复期的护理是指在创面基本愈合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护理。此期间的护理大部分时间在院外,由家属或病人本人施行。因此,指导家属和病人掌握康复期的护理为此期的护理重点。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患者最早期出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的全身性复杂性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表现,在护理细节上尤需谨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需要尽量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输液要注意有计划和匀速输入,如果加快输液尿量仍不增加,应警惕急性肾衰可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30~60分钟测量并记录1次;受伤早期应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脉搏、呼吸、体温;休克早期切痂,主动干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严重烧伤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手段。休克平稳后上翻身床翻身,使用前要全面检查床片固定螺丝是否到位,安全阀是否完好,支撑架是否固定好,然后将四肢放在功能位,以大字形姿势平卧或俯卧,保证各创面充分暴露,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好各管道,避免脱落或阻塞,初次俯卧位不能太长时间,以半小时为宜,以后可以慢慢延长俯卧时间,并要密切监测病人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二、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护理
一般遭受烧伤后的患者,其消耗的能量会比普通人要多,再加上此时自身代谢更旺盛,分解更强,使得患者的烧伤面有大量的液体渗出,从而丢失许多蛋白质,所以患者必须增加营养。患者在进食时会受到刺激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对改善代谢内环境很有帮助,因此,对于一些还能够进食的患者应尽早进食。而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则要借助静脉高营养来补充能量,以避免出现负担平衡的现象。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护理主要分为肠内营养护理、肠外营养护理和应用生长激素护理。肠内营养护理需要注意患者进食时机的选择、肠内营养的指导和肠内营养制剂的应用;肠外营养护理主要包含对患者糖类、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水等基本营养素的补充;而对于应用生长激素的护理,需要着重注意药物的使用事项和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
三、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严重烧伤患者不仅要进行积极躯体治疗,还要进行相关有效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指导患者正确利用应对资源(生理资源、心理资源、社会资源)。通过掌握让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得到较好恢复的方法和技术,同样在严重烧伤患者的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首要需要加强对患者认识行为的干预,根据认识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在情绪情感产生过程中,认识起关键作用。烧伤患者及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增加患者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理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烧伤知识和治疗信息,提高患者的认知,让患者和家属解除疑虑,用自己的神态、言行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激发患者对良好预后的期望,增加治疗信心,缓解和消除因缺乏认识导致的心理问题。其次,需要充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尽量技法其兴趣爱好,因为疼痛和瘙痒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主诉,让患者注意力发生转移,疼痛和瘙痒感就会减轻,另外音乐疗法、放松性功能训练、职业疗法等都能对患者的心理、生理活动起到多重调节作用。在医院允许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应该让患者尽情表达各自的兴趣爱好,若出现思维过程异常,心理冲突反复时,让患者说出心理不适,通过情绪反应和身心效应降低应激,缓解各种不良心理应激。
除此之外,人际关系可以帮助维持情感的良好状态,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可获得他人精神上的支持,家庭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治疗康复过程中接受到社会家庭支持的患者,相对于没有支持的患者拥有更好的身体意识和个人价值感,能更积极地投入治疗,解除疾病和心理创伤的消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支持,尽可能详细地讲解和指导不同创面的保护和康复治疗方法,让烧伤后已恢复健康的患者谈感受和心理适应过程。同时,出院后的患者,或多或少存在生理和情感问题,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应加强出院后回访,给他们提供定期倾诉的机会有效地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
四、结语
针对严重烧伤病人的护理工作繁重而艰巨,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做好与病患及其家属的全面沟通,并具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才能让病人早日远离病痛,并以积极健康的状态回归到社会工作中去。
第五篇: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要求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或科研论文)需上交材料说明
每人自备一个档案袋,内放课题计划书、文献综述(或科研论文)、指导教师记录、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4份材料各一式三份。
1、课题计划书一式三份
具体要求详见“附件7: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科研课题计划书”。
2、文献综述(或科研论文)一式三份
统一打印,左侧装订。封皮及正文要求见“附件八: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要求、附件九: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文献综述书写格式及要求”。导师认为合格,且指导学员完成课题计划书、论文、教师指导记录、《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第1页“学生毕业论文概要、创新点”的内容,及第2页指导及指导教师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本人手写签名后,方可申请答辩。建议学员和老师联系通过电子方式阅稿,定稿后统一打印。
3、指导教师指导记录一式三份
由指导老师根据指导情况填写、签字。
4、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一式三份
每份共5页,左侧装订。指导学员填写第一页“学生毕业论文概要、创新点”内容,格式要求用小4宋体,1.5倍行距文字格式。第2页由指导教师填写评语(可以打印),并给出初评成绩,但签字必须手写,需上交报省校备案。
4、论文上交材料及时间
学员与指定的指导老师主动联系论文写作事宜,××月××日之前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根据问题修改定稿。××月××日前按1-4顺序整理好装入本人档案袋,交指导教师评阅。××月××日之前指导教师将论文统一送交电大评审。
5、答辩时间
预计××月××日--××日,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根据省校安排)。所有学员均需答辩。答辩委员会就学生的论文提问,学生作答,时间为10分钟。要学位同学采用PowerPoint文件进行10分钟的论文报告。
6、特殊说明
所有同学应按照要求统一做好护理实践环节要求,完成相应学分,过期不候。如在规定时间不交论文者,随下学年学员安排实习。因指导教师均有临床护理工作,请学员自己主动联系、督促指导教师完成论文。且指导教师只有指导职责,不能代替学员书写论文,如出现论文抄袭,评审不过,责任自负。尤其是要学位的同学,如科研论文不能如期完成,可以找指导老师改为文献综述。
护理本科科研实践(毕业论文)说明
毕业论文在通科实习和专科定向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包括:选题、研究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毕业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一.毕业论文的类型
(一)科研论文:唯一可以用于学士学位申请的论文形式。需要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份护理科研论文,论文成绩需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选择其它类型的论文不能用于申请学士学位。
(二)文献综述:不能用于学士学位申请。
二.论文的选题要求:具体联系自己的论文指导教师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
(1)课题计划书:科研论文、文献综述均须撰写课题计划书。按实际情况撰写。要求见 “附件7:课题计划在导师认可后方可正式实施。
(2)毕业论文:参见护理本科教材《护理科研方法》;格式见附件8:附件9。所有学员的课题计划书和毕业论文要上交省级电大。对申请学士学位的论文,由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负责审核或抽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四、毕业论文答辩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后,应送导师审阅,并根据导师的意见反复修改,导师认为合格,且指导学员完成课题计划书、论文、教师指导记录、《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第1页“学生毕业论文概要、创新点”的内容,及第2页指导及指导教师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本人手写签名后,方可申请答辩。学生在论文答辩前要提交要提交以上材料各一式三份上交到各教学点。论文答辩时,要求学生采用PowerPoint文件进行10分钟的论文报告,答辩委员会就学生的论文提问,学生作答,时间为10分钟。
五、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由导师评价、毕业论文评价、答辩过程的评价三部分组成,分别占论文总成绩的20%、60%和20%。评分标准见附件10;附件11
对于毕业论文考核不及格的学生,给予重新修改论文的机会。学生必须按答辩委员会的意见认真修改论文。修改后的论文经导师审阅,由所在电大择期组织重新答辩。
2、毕业论文的等级
85~100分:优秀;75~84分: 良好(申请学位的科研论文成绩须达良好及以上)60~74分: 合格;59分以下: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