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设备精细化管理 推进搅拌站规范建设
强化设备精细化管理 推进搅拌站规范建设
设备物资租赁中心
章必晋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2011年度,得益于公司良好的生产经营形势,设备物资租赁中心累计建设并运行搅拌站9座,生产并供应各类混凝土37万方。虽然混凝土供应的形式不同,项目的需求不同,但是在公司领导、船机部等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各项目部的指导、配合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各类控制管理活动,没有发生各类安全、机损、质量事故,全面处于受控状态,现将设备物资租赁中心搅拌站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制度、细化制度,让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中心魏剑主任在公司十二届二次职代会所作的《学习周建明 让精打细算成为习惯》交流发言时说:借助公司开展“学习周建明、推行精细化管理”主题活动的东风,中心细化管理的热潮得以空前高涨。近三年来,得益于公司的良好生产形势,中心保持了混凝土生产任务饱满的势头,每年运作的搅拌站在五到七座,生产形势好像非常红火,但点多分散的现实也一直让我们非常担心,害怕出现工程干了、人辛苦了、工作量上去了,但由于管理的原因导致效益流失或就是没有效益,那就非常可惜了!为此,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强化管理、细化管理,并首先从完善制度、细化制度入手。10年-11年间,中心对所有职工的岗位进行了重新设定并编制了岗位职责,修订、完善了中心管理制度,现在从中心书记、主任到门卫、勤杂人员均有明确的岗位职责,17项管理制度涵盖了中心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了系统地做好搅拌站的管理,11年中心花费半年的时间制定了《搅拌站运作管理规范》,于8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规范包括了从搅拌站的策划、建设到运作过程的各项管理及搅拌站的收尾、总结分析等八个部分,是对五年来经验的总结和提高,为中心的搅拌站规范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搅拌站运作管理规范》围绕混凝土供应过程中确保服务优良、合理使用设备、安全质量受控、重视环境保护、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落实效益管理等工作要求,对搅拌站开工及收尾的要求进行了明确,对过程管理从会议检查制度的确立、进度、安全、质量与三位一体贯标工作、设备、物资、经营及成本、文明建设及后勤管理、协作队伍管理、节能减排、服务等12个方面一一结合公司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明确和落实,通过宣讲培训、中心月度和季度的综合检查督促,中心关于搅拌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南京长江四桥搅拌站被评为公司第二届“品牌团队”、无锡高浪路搅拌站获得南京市“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二、夯实管理基础 注重过程细节管理
2011年,由于中心搅拌站建设的需要,设备部人员进行了调整,中心以设备管理为基础认真开展好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得以进一步明确,年初管理部门管理责任书及搅拌站建站时经济责任书及管理责任书的签订,明确了工作的目标指标;搅拌站建站策划会及建站一个月内的工作要求交底为搅拌站的运作进一步明确了要求;每周站长带队的周检、中心副主任每月至少一次的安全、设备、质量检查、中心主任、书记带队的搅拌站季度综合检查已经形成一种制度,而工前会、周例会、月度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对存在问题整改和落实的一种促进;每月26日开展的成本核销,全面对搅拌站每月的运行成本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在不管你何时走进任何一个搅拌站,你都可以看到宣传橱窗中对管理活动开展情况的动态展示,你也可以了解到设立的民管小组对各个搅拌站职工业绩考评、利益分配、文明建设、后勤管理的监督情况。
中心设备部在制定《搅拌站运作管理规范》、推行设备日常点检、委外修理质量成本控制、管理台帐建立、新进员工师傅带徒、大型设备安装拆卸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被评为公司先进班组。
各个搅拌站也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了一些特色活动。
无锡高浪路搅拌站针对城市道路运行的情况,提出使用钢丝胎的试点,并在搅拌站运行中的劳务协作、车辆租赁包月及包方量的测试等进行了尝试,同时,首次为中铁一局提供混凝土近5万方,开拓了外部市场,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为中心的效益管理提供了保证。
美锦及江阴BT搅拌站混凝土供应点多,道路条件复杂,为此对车辆的油耗等进行了测试,例如太仓美锦搅拌站前期供应美锦工程搅拌车平均油耗为1.7升/方,而供应常熟亨通工程则为3.2升/方,然后以此为参考每月进行单车核算,并对所有搅拌车的油耗进行排行公示;搅拌站每年消耗的轮胎数量可观,一条新胎价值二三千元,为了防止轮胎的流失,我们对新购的所有轮胎逐个编号登记,并喷上三航字样加以标识,这样的措施,堵塞了一些漏洞,收效明显。
339东延项目搅拌站是《搅拌站运作管理规范》施行后的第一个搅拌站,内部能够按照样板搅拌站的形式进行管理,例如在工前会的召开、月度设备管理流动红旗等均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南京长江四桥搅拌站则在青年质量管理示范岗、管理目标指标全员分解考核、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每季度职工业绩考评等方面有所建树。
三、加强队伍建设 营造和谐环境
去年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中心组织和开展了《我与中心共十年》征文评选、中心成立十年的十件大事评选、感动中心十年优秀人物评选、十周年活动庆典及职工联欢会、光碟的制作与发行、职工旅游等系列活动,很多职工都认为,这样的活动感动了大家、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正是通过这样的努力,在中心逐渐形成了作风民主、队伍团结、氛围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很多职工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他们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渐让精打细算成为了自觉行为。
为了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知识,中心先后组织了对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节能减排知识、搅拌站运作管理规范等学习和培训辅导工作,并对效果进行了考核;自6月份起,中心设备部、工程部联合推出了《设备安全管理简报》及时对管理工作的动态、检查考核情况、管理操作知识、工作生活心得体会等进行报道;先后举办了安全员、设备员交流及培训两期,组织了搅拌车驾驶员、搅拌楼操作工进行技术比武两期;同时,无锡高浪路搅拌站与南京长江四桥搅拌站、太仓美锦搅拌站与339东延项目搅拌站还结对开展了劳动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心部分年轻员工在工作中有所起色,劳务工姚留成的文章获得公司治理质量通病论文评比一等奖,郭磊获得公司论文发布优秀奖,孙令辉获得局优秀劳务工及公司品牌劳务工的荣誉。
四、认清形势 把握机会 不断改进
2012年,中心将继续保持5-7个搅拌站运行的态势,前所未有的宏观方面的困难以及资金的压力已经摆在面前,点多分散、人力资源的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针对这样的实际,2012年中心要求大家齐心协力、认清形势、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提出了“认真贯彻公司的年度工作方针,以效益为中心,深化精细化管理,树立服务品牌,科学管理,扎实工作,保持中心稳健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
设备管理方面,我们将继续围绕生产和经营形势的需要,加强现场设备管理,重点在技术性能的保证及成本管理,抓好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强化劳务人员思想动态受社会因素干扰不利影响下的定人定机和机长责任制的落实,坚持定期的检查考核,控制好设备能源消耗及维修费用及质量,主动、超前介入新市场、新领域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搅拌站建设中,我们将在营造“工作更主动、管理更精细”的氛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好双向考核全面提高服务意识、责任心和主动性等方面下功夫。推进以服务树形象、以形象带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特色文化,用文化引导职工的行为规范,贯彻“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积极为大家提供接受培训、再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和支持大家多学技术、多掌握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中心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大家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新的形势下,中心将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力,我恳请大家对中心给予一如既往的辅佐和扶持,发挥机械化作业的特色,在“学习周建明 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活动开展中,能够真正落实好设备物资租赁中心各项管理工作及搅拌站建设“精细管理
规范运作”的要求。
谢谢大家!
第二篇:浅谈搅拌站与精细化管理
浅谈搅拌站标准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
随着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不断了解和学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是我们中铁四局、重庆分公司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正确地落实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其“一条主线、一种理念、一个核心”的核心内容,要遵循“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重要原则,要明确精细化管理与利润最大化相互之间的紧密关系。接下来我就结合我们织毕项目部工地现场的4#混凝土搅拌站(以下简称搅拌站),谈谈搅拌站标准化建设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随着铁路建设中隧道、高架桥、特大桥施工在全线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控制混凝土质量,做好混凝土搅拌站的标准化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此,就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及铁路标准化工地建设,探讨混凝土搅拌站的标准化管理,包括搅拌站位置选取,设备配置,场区布置,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安全文明施工和内业资料管理等内容。
一、搅拌站位置选取
搅拌站,是一个生产辅助站,是一个服务站,服务于工地现场,尤其是混凝土需求量非常大的工地(如桥涵、隧道、场地硬化,加固工程),搅拌站位置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就结合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及织毕项目搅拌站谈谈搅拌站位置该如何选取,我们项目的搅拌站临近于沙路大桥(见图一),原因分析如下:
1、就近工地现场,方便施工,保证了混凝土运输的连续性,既能按时按质按量地供应混凝土,又减少了运距,减少了运费。
2、靠近省道,临近村村通,方便了原材料进场,减少运距,减少运费,同时也节省了一大笔便道施工的费用。
3、临近电缆线路,电力资源供应充足。地下水丰富,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减少了一笔水资源的开支。
4、场地比较平坦开阔,既满足搅拌站和试验室的场地设置需求,又能提供场地建设配套的试验室和物资部,同时还给沙路大桥钢筋加工、材料堆放、工人生产生活提供了足够的场所。搅拌站的设置遵循了工程项目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原则,方便了对所有人员的管理,也方便了材料的日常管理,省时省力省钱。
5、附近有个天然的地下溶洞,方便了混凝土生产废渣的处理以及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减少了污染,保证了绿色施工。
6、周围民居数量较少,不会影响到大规模的居民,减少了日常生产中与居民的矛盾纠纷。这样就减少了因日常施工带来的矛盾纠纷,保证施工连续性,保证工期不延阻。
(图片一)
(图片二)
二、设备配置
1、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配置,以满足生产需要,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为宜,施工单位应合理计算每座搅拌站供应区段内混凝土需求量峰值,搅拌机组生产能力,搅拌车运输能力应满足生产高峰需求。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搅拌站实际生产能力应以其理论生产能力的60%计算。根据设备稳定性及设备计量精度,搅拌机组规格宜选取HZS90型及以上规格。我们项目搅拌机组满足了相关的所有要求:
(1)、我们搅拌站根据工期和生产能力要求,设置JS1500混凝土搅拌机一套,每小时生产能力90m³/h,且设有自动计量的拌和系统;配有4个130t粉料储存罐,满足了散装水泥和粉状掺合料仓数不少于3个的要求。
(2)、设有250KW配电房一间、变压器500KW、生产用水采用距搅拌机外300米处深水井,在搅拌站操作间附近设40立方米蓄水池一个,场内按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了骨料检验合格区、骨料待检区、骨料清洗区,我们还在最初配合比配制时留取所有的配比所用到的原材料,为后来材料进场时提供最初的参考,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3)、我们还按照标准化建设,设置了消防设施、排水系统等完善的生产配套设施。配置的所有机械设备与人员配备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掌握,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为准。
(4)、拌和楼全封闭设置,减少或防止灰尘污染空气。(5)、粉状物料筒仓设有除尘装置,保证了该装置能有效使用。
(6)、拌合站备有一组满足生产要求的发电机组,以便应急使用,保证施工现场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为满足高峰期生产需要,最高峰搅拌站设有4辆混凝土运输车,1台混凝土输送泵车,1台起重机,1台中型装载机,1台地磅,1台中型挖掘机。
2、我们搅拌站主要部件的参数如下:(1)搅拌机性能参数
出料容量(L):1500 进料容量:(L):2250 外形尺寸(长×宽×高):3329×2120×2120 搅拌额定功率(KW):30×2
整机质量(kg):6606(2)储气罐技术参数
(a)上海东亚储气罐 设计压力:0.84Mpa
设计温度:150℃ 最高工作压力:0.8Mpa
最高工作温度:<150℃
工作介质:空气
(b)嘉兴储气罐
设计压力:1.0Mpa
设计温度:110℃ 最高工作压力:0.8Mpa
最高工作温度:<110℃
工作介质:压缩空气
容积:1000L 规格:Φ800mm
壁厚:5mm
总高:2328mm 结构形式:单层
总重:275.5kg
材质:Q235B
(3)潜水泵技术参数
流量:40m³/h
扬程:28m 功率:5.5kw
转速:2860r/min
三、场区规划建设
4#搅拌站主要负责供应里程DK376+639~DK382+620标段内所需各等级铁路混凝土及砂浆:C20、C25、C25喷射砼、C30、C35、C40、C30耐腐蚀性砼、C25耐腐蚀性砼、C40耐腐蚀性砼、M7.5、M10砂浆等。其中隧道用混凝土49759.3方,路基用混凝土5798.4方,桥涵用混凝土13846.7方,共计约69404.4方,预计工期为两年半。搅拌站作为施工现场主要辅助生产区,我们建设前做好统一规划,做到了生产和生活用房分开建筑,场地合理布置,现场标识标牌整齐清晰,设备,机具和材料固定存放,施工现场工完料清,垃圾杂物集中堆放处理,施工废水集中处理。搅拌站占地面积也达到了近7000m2,远远超过了4000m2的标准要求。场内材料堆放,拌合站,车辆停放,垃圾堆放,办公等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1、搅拌站的所有场地都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并配有绿化区域,硬化承载力能满足场内作业要求。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设为2%,便于排水。搅拌站站内设置了沉淀池和废弃物堆放场地,保证工程废水,废弃物不对自然水系和农田造成污染。
2、料仓单独设置,粗细骨料堆放场地挡墙的高度设为2米,满足了不同材料能够彻底隔离的要求。每种规格的粗细骨料均设置了已检区和待检区2个储料仓,并用标识牌标明已检、待检区,标明了材料名称,产地,级配范围(粗骨料),细度模数(细骨料),检验日期和结果。料仓也按照要求搭设了风雨棚,以遮挡阳光和雨雪。检定验收。
3、夏季施工时。设有相应的降温设备,冬季施工时,设有保温及加热措施。冬季,给水加热,以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将混凝土罐车覆盖保温材料,保证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要求
1、安全生产
搅拌站建立了安全生产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配有专职的安全员,从源头上杜绝了施工安全事故,消灭了火灾,人身伤亡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所有员工的宣传教育,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制定详细,可行的安全生产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同时,我们还做到以下3点。
(1)、所有电器设备均是按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安装,穿越施工便道的电线路采用从硬化地面下预埋的管路穿过或架空越过。
(2)、站内消防设施齐全,标识清晰,安全生产相关的标识牌、警示牌均按要求设置。
(3)、搅拌站安装了避雷装置
2、文明施工
我们搅拌站严格遵循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到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按照国家,铁道部,当地政府的规定和要求,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文明施工形象,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监督。站内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以及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工程项目简介及质监举报电话牌,工程项目责任人员牌,安全生严制度牌,消防保卫制度牌,环境保护制度牌,工程创优牌,文明施工牌和工地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图牌,并设置在搅拌站入口显着位置。搅拌站出入口,拌合楼,控制室均设置了卡控,禁止,警告,指令标志。搅拌站运输车辆均做到不洒,不漏,运输车辆在搅拌站内统一指挥。定点停放。
五、混凝土生产,浇筑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包括从原材料选取,储备到配合比试配,开盘生产,运输浇筑等很多环节,每个环节的卡控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生产须按流程进行,便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我们做到试验室全程服务于搅拌站。
1、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多相,分散型复合材料,若其中1项原材料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都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因此,根据混凝土设计要求及配合比设计规范(包括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确定,选择合理的原材料。我们试验室建立了原材初验制度,控制好每日每车原材料的进场检测,把好原材料检验关,从源头抓起,确保原材料供货质量。试验室实行一票否决权,杜绝切不合格原材料的使用,原材料进场后,严格按照分级备用的原则,按计划并在有明确等级标识的存储位置正确堆放,仓储。
2、混凝土制备过程控制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使用管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施工及设计要求,在完成基础试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集料级配优化设计,胶凝材料合理搭配。混凝土配合比使用必须经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或试验室主任)及现场监理签认。施工配合比(开盘单)必须有调整依据及计算记录。我们每次混凝土施工前,均由试验室出具开盘令和配料单,现场签认。我们根据现场需要及骨料的含水量来适当调整配合比。
(图片三)
(图片四)
(2)混凝土拌制
搅拌站调度员(值班员)根据工地任务和试验室出具的开盘令配料单下达调度命令,混凝土拌制必须严格执行开盘鉴定制度,操作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生产启动前必须核实配合比调用是否正确,过程中应监控设备计量精度,混凝土搅拌时间为120S,满足设计要求,外加剂性能及混凝土性能。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
(3)混凝土出厂检验
我们严格按照混凝土出厂检验要求,对首盘混凝土的温度,含气量,坍落度,匀质性,泌水率等性能做好试验检测。并保留混凝土试件。在检测和试件制取过程中,观察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等性能,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同时记录调整依据和调整结果。
3、混凝土运输,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车辆装车前必须确保罐内无残留水,外加剂或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装车完毕后,罐体应保证运输转动,及时到达浇筑现场。到场后加速正转后按指定要求卸料,在运输和卸料过程中严禁加水,使用泵车时若坍落度损失影响可泵性,可适当加减水剂并进行快速搅拌。混凝土浇筑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混凝土运达现场做到相应检查。对不符合泵送要求,大量泌水离析,超过浇筑时间以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做好记录并要求返厂处理。浇筑现场人员会及时向拌合站及相关技术人员反馈混凝土浇筑情况,确保混凝土浇筑进度和质量
六、管理制度及内业资料要求
1、管理制度要求
搅拌站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质量管理,人机物管理,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我们在建立相关制度时做到构建结构清晰,职责明确,内容清晰,体现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的标准化工地管理理念。实现安全,质量,卫生,环境的标准化工地建设目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质量管理体系等装订成册后均下发相关部门并留存查阅。岗位职责,组织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等均上墙。搅拌站制定了明确的生产工艺流程,流程图上墙。
2、内业资料管理要求
我们内业资料是按铁道部现行相关规定及建指要求的标准格式统一编制,填写。内业资料的编制,填写,报批,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字迹工整,目录清晰,存档规范,内业资料中有关人员的签字齐全。严格实行内业资料换手复核制度,避免出现错,漏,相互矛盾现象的发生,建立健全内业资料的填写,整理,保管责任人制度,对试验和进场材料要建立完整,准确的台账,并有可追溯性。
我们搅拌站内业资料齐全,包括:①人员资质,上岗证;②设备出厂合格证,设备标定,检定证书;③设备进场台账,运行记录;④原材料进场台账,初验记录,原材试验报告;⑤配料单,开盘令,开盘鉴定资料和历次配合比使用记录;⑥生产记录和搅拌站运转记录;⑦使用单位签认台账(手续)。
综上所述,织毕项目搅拌站的建设其实是很有预见性的,早在没有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很好的做到了精细化管理与搅拌站标准化建设的完美结合。两年中,搅拌站在领导的重视下,很好地做到了系统管理,争优创先,优化生产,利益最大化。
今后我们还要一如既往的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努力钻研,团结奋进,争先创优,做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设好搅拌站,完善所有涉及到精细化管理的工程项目,同时,也希望公司不断地落实和完善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为项目作出榜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中铁系统工程项目精细化的大潮流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创造最大的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公司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设备精细化管理
推动设备精细化管理
根据《参加***车间主任管理创新成果大展示活动通知》的相关内容,结合***设备管理及运行状态,我认为设备管理创新重点在全面提升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正视近年来设备管理的现状
设备的高效运行是我们实现稳定、高效铁精矿输出的基础。回顾近年来我厂的设备管理工作,我们不难看出,设备检修频次居高不下、设备故障时有出现,大量生产时间被非计划检修占用,检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我厂早就推广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但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氛围没有形成。设备的稳定长周期运行,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管理不单单是机动部门的职责,生产、安全等各个系统都应该参与。但是,在整个设备管理过程中,一线员工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日常点检、巡检环节还有漏洞;工艺、设备技术人员与岗位职工三方合力维护设备运行的互补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使全员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效果大打则扣。
二、推动全员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模式:
全面推行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全员参与、细化标准、监督检查、持续改进实现保障设备能力、消除隐患、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设施综合利用率。
1、推行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生产维修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职工培训。特别是选矿扩能改造引进很多先进设备,必须加强对新设备操作、检修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职工点巡检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发现设备隐患的能力。
2、制定点巡检计划,严格执行检修人员、操作人员点巡检标准,做好点巡检记录;培养职工标准化作业的习惯,提高发现设备设施问题、处理故障和分析故障的能力。
2.1、点检管理的四个环节
(1)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内容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4)在检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持续改进
2.2、设备设施点检工作的一般原则:“五定”、“六保持”
五定:
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内容;
定法——固定点检检查方法,包括视、听、嗅、触、工具、仪器; 定标——制订相关标准;
定期——确定检查的周期;
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六保持:
保持设备设施的外观整洁;
保持设备设施的结构完整;
保持设备设施的能力稳定;
保持设备设施的性能和精度;
保持设备设施的自动化程度;
保持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2.3、全员生产维修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工作内容
2.3.1、点检的分类及分工
(1)日常点检,以设备岗位职工工作为主。
明确和细化班前、班中、班后岗位职工的工作标准和内容。
(2)巡检,以设备检修人员和车间技术员工作为主。
完善各类设备日常巡检标准和内容。
(3)定期保养和检修。
明确各类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检查标准和内容。岗位职工负责每周设备的例行保养,维修人员负责每月的设备设施调整。
(4)各车间要求有检查,评价记录。
2.3.2、标准制定及计划实施
(1)制订点巡检标准和润滑标准等基础资料。
(2)编制点巡检计划,做好点巡检记录、做好设备润滑记录。
(3)按计划认真进行点检作业,对岗位操作工进行点检维修业务指导,进行督促和检查,查明问题及时处理。
(4)认真执行大、中修理检修计划,每月列出日常检修计划。
(5)根据点巡检结果和设备技术状态,组织实施日常修理。
(6)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检修需要,编制备品备件计划。
(7)收集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定量分析、掌握备品备件磨损规律。
(8)组织修理方案评价,改善设备性能的水平。
2.3.3、点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1)设备设施点检——依靠感官(视、听、嗅、触)及工具、仪器进行检查:压力、温度、流量、泄漏、润滑、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
(2)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3)清扫——隧道、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4)润滑——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5)排水——现场积水、积油、地沟的清扫;
(6)日常修理——零部件的修理和更换;
(7)大、中修——对设备进行解体修复,更换主要备件,恢复设备主要性能指标;
(8)点检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形成记录。
2.3.4、日常修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设施的非解体定期检查、解体检查;劣化倾向;设备性能测试;设备能力检查及调整;油箱油脂的检查及更换添加;零部件更换、磨损部位的修复。
3、组织查找设备设施“六源”问题(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危险源),制定解决技术方案,并对无法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
三、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考核。
1、大中修及日常修理要着眼于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时间、控制检修费用;对于检修质量差、超检修工期等要加强对项目负责人及车间技术人员的考核,坚决杜绝检修返工现象。
2、在每季度的设备检查中,依据 “五定”“六保持”的要求,重点对点巡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认真检查点巡检记录、检修记录等基础台账,对不认真记录的进行严格考核。现场检查要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现场卫生情况,对现场“脏、乱、差”的严格考核。在设备点巡检工作中营造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氛围。
设备精细化管理需要全厂各级干部、职工通力合作,从自身的每一项工作开始,关注细节、精益求精,通过我们的务实工作,将设备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为***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搅拌站设备修理和管理
搅拌站设备修理和管理
吴炳
自古以来人类以非凡的创造力征服整个地球,从手工劳动到自动化生产的今天设备的修理和管理尤为重要。一台重要的生产设备,基于全公司员工经济命脉的设备,我们只是修理再修理。拿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设备进行到处救火式地抢修只能说是盲目的。我们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有计划的对设备进行日保养、日巡检,然后进行有计划的针对性的修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我从事搅拌站设备修理有十几个年头了,说实话我不论是从公司一名电工做到机电一体化修理再到今天的设备管理工作,还是从我刚跨入设备修理行业的不断学习各项技术和积累各种修理经验、管理技巧至今。我看到在设备方面让我倍加心痛是缺少对设备的正确管理。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是做管理的,他与个人的修为是密不可分。有人说懂技术的不会搞管理,搞管理的不懂技术。这种说法是片面,我说懂技术的必须要学会管理,不懂技术的搞管理只会造成外行管内行,给公司带来莫名的损失(如经济损失、人才损失等)。
搅拌站设备修理有两个方面,即控制部分和机械部分。控制部分就是一些必要的电器元件和电缆电线组成,控制对象为电动机、电磁阀、电热元件、传感元件等。机械部分包括耐磨件、密封件和润滑,例如搅拌机内部耐磨件、骨料储运仓,搅拌机轴端密封、水泵轴封,各传动点润滑,以及各减速机、空压机等等设备的保养。以及定时对运行的设备进行巡检等。
搅拌站设备修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有,能熟练掌握低压电工的基本知识;能熟练掌握电焊气割技术;能熟练掌握各种工具、仪表的使用和保管。还有修理人员自身素养问题:头脑清醒、注重安全、积极主动、不断进步等。
随着未来搅拌站的发展,设备修理人员方面不会走以前的老路。以前搅拌站修理人员很清楚地划分修理岗位,如电工,机修工,焊工等。甚至有些更老套的搅拌站还有设备维护工,设备保养工,设备清洁工等等工种。显得人员臃肿,反而增加了管理难度,他们表面各行其责,其实相互牵制。机电一体化的修理人员在现在的搅拌站设备修理中势在必行。即公司在设备修理上所有工种浓缩为一个“修理工”。早在06年我在北京易成-拉法基的时候,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修理班率先实行电工、机修工、焊工等与设备有关的人员统一为修理工。职责是:公司的搅拌设备、实验设备、供用电设备,供水设备,供暖设备和办公设备等的维护、保养、修理等工作。看似复杂的工作在我和另外三名修理工的努力下把工作了近十年的搅拌站设备控制在维修费用单方一元以内,故障停机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有力的保障了公司生产任务。并总结了“勤保养、常巡检、重计划、多记录”的宝贵经验。
我始终认为设备是死的也有魂,人是活的更要有活力。管理其实更多的是对修理工的要求。在接下来的几年我逐步走上管理岗位,还有对新修理工的培训工作。
走进一个搅拌站最让我痛心的是销售人员辛辛苦苦在外打拼抢回订单由于设备问题不能包供;不生产时大家都很开心的悠闲娱乐着,有生产的时候搅拌设备有问题、装载机不能正常上料、泵车在站里很好到工地就有各种问题,不能有效的完成泵送。这样的搅拌站能赚到钱就是个奇迹。搅拌站的生产设备是为营销服务的。而搅拌设备更需要科学的管理,需要专业的修理工团队来对搅拌站内所有设备进行合理化的管理。比如保养我们细分了保养的内容,有日保养及记录、周保养及记录、月保养及记录、年保养及记录,很明确的规定了各项保养任务并责任化。巡检工作是为有计划的维修做准备的,能及时处理的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进行计划维修,做好维修记录。
必须提出的是安全,对于一线的修理工来说安全第一不是说说而已,要落实到机修工作的方方面面,个人、他人以及公司设备的安全都是我们要放在第一位的。搅拌站修理工必须熟练掌握挂牌、上锁、制度(LOTOTO拉法基商混安全标准),即能量隔离的技巧和方法。
沥青搅拌站操作管理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搅拌站起着关键性作用,沥青搅拌站的性能以及沥青搅拌站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当前的沥青搅拌站控制技术日益先进,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机械操作人员不断提高操作技能,才能满足施工需要,才能保证机械正常运转,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机械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首先,操作手应熟练掌握搅拌站各部分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好各个生产细节,特别是计量系统,因为计量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对于石料计量系统,应当注意的是:
(1)保持各个卸料门,开启和关闭动作灵活迅速;
(2)各卸料口保持畅通,不得有沉积物,保证计量时,石料能迅速均匀流下;
(3)各卸料门要关闭及时,并且密封良好,单料计量结束时,不得有漏料现象;
(4)骨料称量斗周围,要保持清洁,不得有异物,以免卡斗,要保证骨料称时刻处于完全悬浮状态;
(5)各骨料称重传感器,预压要均衡,受力要一致,感应要灵敏。
对于粉料计量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粉料输送管道畅通,不能有阻滞现象;
(2)给料器或阀门,要密封严实际,计量结束时;不能漏粉;(3)经常清除粉料计量斗上的灰尘及其杂物,使其保持清洁;(4)整个计量系统,要密封良好,防止粉料受潮结块;(5)粉料称卸料要彻底,称内不得有残余粉,卸料门关闭要严密,计量时不得漏粉。
对于沥青计量系统要注意:
(1)开始生产前,管道加热要充分,确保系统内的沥青温度达到规定数值;
(2)沥青喷洒管道要干净畅通,喷嘴部分不得堵塞,否则喷洒不均匀,影响拌合效果;
(3)沥青喷洒泵或开启阀门要关闭严紧,确保沥青喷洒结束后,没有滴漏现象;
(4)沥青计量转换阀动作要准确、及时,而且密封良好,沥青计量桶悬挂要牢固、灵活。
对于沥青搅拌站的整个计量系统,操作手要经常检查。检查各计量称是否完全处于悬挂状态,有无卡滞现象,检查各个称重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感应是否灵敏。定期校验,使显示值与实际值相符,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计量系统时刻处于良好工作状况。其次,操作手应当积累丰富的经验,能够预见大部分的机械故障,及早解决、消除隐患。出现故障以后,应能准确判断及时排除,确保机械正常使用。要想做到这些,操作手除了按规程及时对机械进行保养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操作手应经常巡视,仔细观察,对经常运动部位认真检查。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松动,润滑是否良好,动作是否灵活,有无异常磨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搅拌站在动转中,要用耳去听,用心去想,弄清每一种声音,如果有不正常的声音。要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3)要善于辨别各种气味。如油温过高,出料温度超限,电路、电器短接而烧坏,不正常摩擦而造成的过热,电器、电路过载而严重起热等,都会发出不同的气味,通过不同的气味,也可以预见部分故障。
总之,操作手要注意查颜观色,通过各种感觉,借助不同仪器,弄清每一种不正常的变化,仔细分析,查明原因,找出隐患。由于搅拌站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涉及到电、气控制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燃烧系统、计量系统、除尘系统等。一个操作手要想在短期内精通各部分,准确判断并排除所有故障,非常困难。因此,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操作手,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认真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另外操作手除了精通设备,还应具备产品质量控制常识。即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油石比、级配等有所熟悉,并能熟炼地对混合料进行技术判断,及时分析并解决混合料出现的问题。(1)混合料的温度控制:
混合料的温度是混合料合格评定标准之一,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是废料,不能使用。因此如何控制温度是操作手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影响混合料温度的因素有燃油的质量。如果燃油的质量较差,热值较低,燃烧不充分,则会造成石料加热不稳定,温度低,燃后残余物保留在混合料中,严重影响混合料的质量。如果燃油粘度太大、杂质含量较多、含水量较大。则会造成点火困难、管道堵塞、温度难以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是影响温度的另一因素。原材料含水量较大,而且不均匀,在生产过程中,石料加热温度难以控制;另外燃烧系统技术状况,燃油供油泵的压力,以及喷油量的大小,都关系到混合料的温度。燃烧系统的磨损、漏气、堵塞等故障使各零部件不能保持原有的性能,致使系统压力较低,供油量不稳定,雾化燃烧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搅拌温度。
因此有经验的操作手应该能够准确判断燃油的好坏,原材的干湿程度,以及燃烧系统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虽然现在的搅拌设备都具有温度自动控制能力,但是由于从温度的检测到加减火焰调节温度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温度的控制具有滞后性。为了确保搅拌温度搅拌站不出废料,操作手应通过仔细观察温度的变化率,对温度的变化结果提前预测,并手动加减火焰或增减进料量,来控制温度的变化,使变化结果不超过规定的范围,从而减少或杜绝废料。
(2)混合料的级配控制:
混合料的级配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性能,如果混合料的级配不合理,路面会出现空隙率偏大、偏小、透水、车辙等一些病害,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对混合料的级配控制也是操作手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影响混合料级配的因素有:原材料粒径变化,搅拌站筛网变化,计量误差范围等。
原材料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级配,当发现原材料有变化时,操作手应配合实验室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搅拌站热料筛网的变化是影响混合料级配的重要因素,如果筛网堵塞,热料筛分不充分,会使级配变细,如果筛网断裂、破损、漏料、磨损超限,会使混合料级配变粗;搅拌站计量误差,也直接影响着级配,如果计量误差范围调整太大,会使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偏差较大,严重影响混合料的质量。如果计量误差范围调整太小,就会增加计量时间而影响产量,还会使计量频繁超限,影响搅拌站的正常工作。
总之操作手要密切注意原材料的变化,经常检查筛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搅拌站特性和其他因素,将计量范围调整到最佳状态。细心思考影响级配的其他因素,从而保证混合料的配合比。(3)混合料的油石比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是矿料的级配和粉料的含量所决定的,它是路面强度及其使用性能的根本保证,沥青用量过大、过小都会使路面产生不同的病害。
因此严格控制沥青用量是生产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中操作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操作时尽量调小沥青计量的误差范围,使沥青计量力求精确;外加粉的用量也是影响最佳油石比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粉的计量,也要精心控制;根据细集料的粉尘含量,合理地调整引风机风的开度,使混合料中的粉尘含量在设计范围之内。
在现代化施工中,必须有先进的设备,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还必须有好的操作技术,才能使设备充分发挥其优势。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操作水平,一流的管理,才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按时、保质、顺利完成。
第五篇:规范精细化管理
规范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死亡的开始
正文部分
作为一个顾问,应该是致力于帮助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为什么今天要自挖坟墓来谈这个问题呢?
从103年前的泰勒科学管理开始,管理学以分工和明确职责拉开了提高效率的序幕,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他们追求严密明确的分工和细化到位的流程来固化工作,追求完美管理来提高组织效率,这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的走过103年。但是到了今天,这些反而成为了制约创新和发展的力量,组织的活力在规范化背后荡然无存,一切都按部就班,那些按部就班的职责和流程几乎十几年都没有人质疑和优化过,死亡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可以列举无数这样的案例:我相信诺基亚的制度和流程是规范的,朗讯更是,柯达也无可厚非,这些当年的伟大企业却一个一个倒下。今天的中国,很多所谓管理规范的外资企业也正在失去竞争力,那些一个报销流程都要从大陆转到美国总部去审核的所谓完美管控流程的企业,只有等死了,那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管理的灰度,即管理不是黑,也不是白,管理是一个艺术问题,不是技术问题,管理的提升过程必须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一切的管理都是为业务服务的,不能因追求其本身的完美完善,而忘记管理的本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个基本原理。
今天企业的成功,一是企业的内在活力,二是企业的客户创新能力,这二者是因果关系,是活力决定了客户创新能力,而活力的创造过程必须解放员工的思想,突破制约员工活动的掣肘环节,任何制度和流程,只要是制约员工创造力提高的,都必须改革和让路,那些一成不变的制度和流程,正在成为员工的习惯,而诸多习惯的积累就会成为习惯势力,这个习惯势力是创新力的死敌,每个势力都会扼杀组织的创新力。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比如,为什么一个完全基于客户需求分析流程走完的产品开发规划可能是失败的?因为员工只是在走流程,他们没有灵感和对产品的爱,这样的流程走完了,产品也就死了,因为里面没有人的活力。为什么一个绩效管理流程走完后,绩效并没有改善呢?因为管理者没有真诚的和员工对话与沟通,只是走流程,完成了考核打分,考核结束了,企业距离结束也不远了。
规范和精细化的管理背后,还透着泰勒科学管理的身影,这种管理思维固执的认为员工不是人,员工本质就是机器,一切规范好之后就让他们执行,不需要他们思考为什么这样执行,所以很多精细化的工作其实让一个高级知识型员工干的活是很低级的。我在一些大公司访谈员工时,他们就这样告诉我:“蒋博士,很惭愧,我的工作很简单,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干,不需要我这样的硕士。”我确实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工作真的已经被分工到破碎,这种分工基本扼杀了任何员工的创新力,他们拿着高薪做低价值工作,他们的生命和组织的生命都是被煮青蛙。
规范化管理的背后正在让组织远离客户。因为那些所谓的规范流程,很多都是控制导向的,是老板导向的,是不犯错误为导向的,每个人以安全和低效来走完流程,只要不出事就是胜利。所以一个采购流程的目的是防腐败,但是不考虑采购成本和采购周期,一个KPI考核流程会关心预算是否准确达成,不会关心预算的效果,所以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就是前面不花钱,年底突击花钱,因为他们要完成预算,控制完美的完成预算,这样才能实现规范,第二年继续申请多一点的预算,这种规范化让每个员工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他们不会关心客户的需求,只会注意不要出事为安全底线,当一个企业客户被忘记的时候,再多的规范只能让老板孤芳自赏。
所以每次我作为顾问,当遇到客户希望咨询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时候,我都会提醒客户,如果你可以人治,希望你再人治一段时间,再走远一些,规范化管理本身是需要成本的,而规范化管理的度,需要一个持续变革的过程才能实现,有时可能还需要矫枉过正,这个过程你可以承受吗?
那什么是突破规范化管理的制约,实现组织新的成功的奥秘呢?
有这样几个字:聚焦客户、简化管理、活力创新,实现价值。
当我们面对破坏性创新和差异化市场激烈竞争,希望以所谓规范化和精细化实现竞争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我们需要化繁为简,重新回归管理的本质,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句话,没有第二句。
一、聚焦客户
这里我强调是聚焦客户,而不是聚焦战略。聚焦战略本身没有错,但是聚焦战略的关键点是聚焦客户,任何忘记客户的战略都是扯淡和自我安慰。
聚焦客户的本质就是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从客户来,到客户去,就是端到端思考客户价值。聚焦客户的反面是聚焦老板、聚焦管控、聚焦规范,一切的管理都要思考这是否对客户价值的提升有帮助,是否是客户需要的,是否是客户未来需要的,就算战略管理的设计都是如此,一切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客户。所以我这里不提聚焦战略,就是怕我们天天沉迷于谈战略,忘记战略的出发点是客户,而是关注老板的思维,以老板的思维局限性来制约战略。聚焦客户不是空谈,我建议每个企业去思考你的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客户要时间快、要正确的产品、要有价值的创新、要低成本、甚至要免费、要更加容易做生意,这些需求你关注了吗?你的哪些组织、管理流程和机制在满足这些需求?
任何不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流程和组织都应该被干掉,任何不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战略都要重新再定位,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常规的战略规划都仅仅关注自身的财务改善,即新年准备规划多少收入、多少利润、多少费用的,这些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战略,不是客户导向的战略,如果你不能关注你让多少客户成功,多少客户实现价值,那你的战略就是孤芳自赏,这样的KPI都应该被淘汰。
二、简化管理
当你实现了聚焦客户这四个字后,就是简化管理的开始。
简化管理的本质是把书读厚,然后读薄。那些不是为客户服务和战略服务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能不做就不做,能简化就简化,简化的背后是突出每个管理的本质,而不是简单删除,哪些管理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呢?
请检讨每家公司的那个汇报材料PPT,是不是足够精美,如果精美,请简化,PPT不需要漂亮,需要说清楚问题即可。
请检讨每家公司的会议,这些会议是否可以简化,哪些会议应该缩短时间,减少人员,拉大频度,不需要开的会议就不开,会议正在吞噬我们的时间,多一点时间关注客户比一切都重要;
请检讨每家公司的考核制度,是否可以不考核,是否可以只做绩效目标制定和沟通,减少考核,不要以考代管,是否可以只做组织绩效管理,而不做个人绩效管理?是否可以只考核管理者,而不考核员工?任何希望考核能够解决管理提升的想法都是幼稚的;
请检讨每家公司的培训制度,是否可以减少一些培训,多一些学习和研讨;
请减少每家公司的KPI,突出重点,不是一大堆考核指标,然后安排一堆人去收集和统计分析,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
请检讨每家公司的每个流程,是否可以减少审批,是否可以多一些并行和知会环节,少一些检查环节?请检讨你们的上下班打卡制度,是否可以让员工不打卡来上班呢?
等等等等,还有无穷的类似管理,正在吞噬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让每个管理者陷入管理原来就是忙盲茫的误区,我们需要让管理回归简朴,让管理找到本源。
三、活力创新
简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活力创新,活力创新就是要通过简化管理,让每个员工找到创业的活力,让每个员工虚拟创业,坚决打破流程和部门的约束,建立更多的跨部门团队和创业小组,用生态和投资的理念管理每个部门和每个团队,让每个团队焕发活力,在活力中找到创新的亮点,让这些创新去突破持续性创新的制约,实现破坏性创新。
活力创新的思维也体现在创新不是规划出来的,不是市场部门需求调查出来的,而是通过员工的活力迸发实现出来的。每个员工都被激励,他们的内在潜力得到爆发,员工不是为了工作去创新,而是为了兴趣和快乐去创新,这些员工将成为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方案经理,这些员工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管理者的使命不是管理他们,而是为他们搭台唱戏,请他们思考和表演,管理者成为他们的服务员。
四、实现价值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资源投入实现价值转化的过程,活力和创新的目的最终要回归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客户价值,每个企业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最终这十六个字实现PDCA的循环。
关注价值的同时要撇开简单的财务提升,每个企业当你看到利润增加和收入提高时,请你不要太早高兴,请思考这些财务指标的提高是是否以客户价值实现为前提?如果你只是营销手段越来越好而提高收入,但是客户正在流失;如果你只是由于产品价格越来越高而收入提高,但是客户正在流失,这些价值都是假价值。
这十六个字是因果关系,是相互承接的,一切的管理都要忘记概念,回归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