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日本崛起史的人性感悟
关于日本崛起和对外扩张史的人性感悟
纵观日本从明治维新变法图强到国力强盛发动对外的侵略战争史,书写自己历史的日本人在其中体现出来的种种无疑是人性这一复杂论题鲜活有力的材料论据。
日本的崛起史。人性含有由于地理,生理及其他因素影响所保持的固有的特征。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长于狭长岛国的日本人似乎有着与生俱来海洋文明所特有的开放性。长期受到中国主流思想熏陶的日本人,当美国先进的船只驶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港时,虽经过讨论但最终还是以欢迎的态度打开了封闭200多年的国门。在随后,无论是派遣使者游历欧洲,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还是改革军队编制,兴建新式铁路、公路,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都反映了大和民族积极与时俱进的求变性格。诚然这些措施,在他们以前的老师中国那同样得到推广实施,但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这样两个同时期同基础甚至同目的,几乎平行的历史改革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绝大部分日本人心中来自原始的海洋的变化更新思想还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维新的中后期的确也受到了少数守旧派的抵制,可与和根深蒂固封建思想斗争激烈,在迈进近代化步履维艰的满清政府相比,明治政府表现出来的抛弃旧制,迎头赶上的坚定决心或多或少是对他们机变天性的较好佐证。
日本的对外扩张史,社会的压力,舆论的影响会强调突出人性的一些方面,掩盖另一些。
正如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形态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样,一个人反映出来的思想行为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意识呈现。强大起来的日本,在随后发动的多次对外侵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令人发指难以想象的暴行,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也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作为最高要求准则的“儒家弟子”的所作所为。可是仅就二战时期日本全国的媒体鼓吹军国主义、国家主义,引进功利主义价值观,让西方的“霸权文明”和日本的“忠军孝国”价值观交织一起,最终使民众对政府发动的战争狂热支持、对天皇政府愚昧效忠这些举措来看,就能找到一些缘由。新闻媒体在政府的舆论调控下,竭力传播军国主义至上的理念。四周充斥着的“圣战光荣”,“解放亚洲”,“现代化使命”(建设现代化的日本,把文化和进步带给亚洲,使日本成为亚洲的领袖和中心,成为进步、科学、文明的先驱,)这些充满“能量”极具煽动力的口号标语、来自前方被扩大了几倍的战果报道、全体社会总动员一般积极投身的忙碌身影都会让日本国民那些最基本的人性思绪在这样的时期被战争的最大强迫力击碎。爱人、宽恕、守礼等等曾经可以让他们得到尊重的日本式性格符号也消失了。终于在上个世纪,日本民众的人性在东条英机等极端分子策划的运动中如面粉般被大手扭曲成可恨可悲的形状。向善的人性便在当时的日本迷失,被指挥棒调遣出疯狂,贪婪的部分。
个人认为值得引以为鉴的是,不光只是日本近代史,古往今来的世界一直在上演着一幕幕相似的剧本。但就算是最困苦的时期,人们内心深处的人性光辉最多也只是暂时的黯然无光,从未真正离去,也必将是永恒的主流。可是切不可因此就不对那些妄图用具有蒙蔽效果的思想来驱使人们以达到目的的人提高警惕。人的成长需要周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正因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能激发他们因世事所迫而埋藏在内心的原始质朴、善良、求实等品质并给出正确的引导,使其充分被弘扬。同时宣传优秀精神,鼓励积极向上的态度作风,让阴暗面得到抑制。
第二篇:感悟人性
稿件来自:1002班 郭睿韬投稿类型:故事乐园投稿时间:2010年10月14日
感悟人性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对于生活,我们可以做出感悟。对于人,我们同样可以做出感悟。人,是伟大的?是自私的?是渺小的?是贪婪的?是„„对于有关人的种种问题,《格列佛游记》可以做出解释,人的欲望,英国当时的政治,智慧的渺小„„
《格列佛游记》是著名讽刺家斯威夫特所作,整个作品拥有强烈的讽刺色彩。虽然是童话,但中间没有梦幻,更多的是对人性,对英国当时政治的批评与讽刺。书中分为四部分游记,其中“大人国”“小人国”两部分。以在大人国、小人国的经历,强烈抨击英国的18世纪资本主义统治。特别是在大人国一章中,国王、贵族那种没有德行的行为,可笑又令人厌恶。人性的贪婪,被放大了,这就是当时的统治。瞧不起人、固执己见的王族,有着为所欲为的行为。在第三部分中,主人公来到一个只有数学与音乐的国家,四处的荒地没有人耕种,富丽堂皇的房屋视为愚蠢。有着向上精神的人,要么被贵族的好高骛远的风气感染,要么被人视为傻子,在无边的痛苦中生活。读着这些,我在心中给自己盯上了一颗钉子。这颗钉子就是反思。我不断反思着人那无休止的欲望,这是这欲望造成可笑、荒唐的场景。在最后一章“慧骃”
国,也就是慧马国中,我再一次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残暴,争权夺利,这有意义吗?从慧马们的言行中,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无边的,深沉的智慧,但同时又是单纯、天真的智慧。我又在想,如果人能简单一点,单纯一点,像婴儿那样不受影响,这“人性”应该是多美的词语呀!
故事是简单的,含义是深刻的,斯威夫特笔下的童话游记,却是经过岁月沉淀的人才能真正的完全的读懂。从来看不惯讽刺作品的我,却被极具讽刺色彩的作品吸引。也许,比起泰戈尔的深情,徐志摩的多情所能表达出的人性美来说,《格列佛游记》对人性的批评,更能对人进行一种深入的净化,使人性愈发纯洁、简单。或许,我的想法是幼稚的,因为我没有经过岁月的打磨,但,我更愿意保留身上的幼稚,因为简单即是美。
人,是繁杂的,是形形色色的。世界因善、恶相存多姿多彩,世界不可能没有愚蠢。没有愚蠢,人就是麻木的,我们只能去向善,一次次净化自己。
愿世间多一些简单。
第三篇: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的观后感——荷兰的崛起
010810117 周睿
荷兰,17世纪的时候,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它的迅速发展成为史上的一个奇迹。曾经是依靠捕鱼为生的小国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欧洲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它的崛起给我怎么的思考呢?
一、荷兰的崛起
从十四世纪开始,荷兰捕鱼业渐渐发展,从而也推动了荷兰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行为的发展。随着商业程度逐步加深,于是荷兰人民形成一种经营意识。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积聚了巨大的财富,经济的发达支撑起荷兰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
二、从荷兰的崛起看到什么
经济决定政治,一国想要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一个国家能否长期维持经济大国的地位,取决于它是否有商业自由和学术自由,很难想象一个钳制言论、窒息学术的国家,会有真正、持久的经济繁荣。
结合我国实情,首先要从国家宏观控制出发,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制度。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发展。
三、中国如何发展经济
从中国出发,要了解中国,知道当代中国社会最紧迫的需要,然后才能从汪洋大海的历史资料中挑选出我们需要的理性营养和知识力量。历史上众多资本大国的成长史,包含着我们今天面对的所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所有开放性的对外观看,实际上都是为了反省自己。这就是观看《大国崛起》所收获的。
(一)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中国的发展
中国现在政治安定,国内外环境都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指中华民族全面崛起,包括经济崛起、政治崛起两个层面及其六个方面的内涵。其中,经济层面的崛起包括经济的崛起、自主技术与品牌的崛起、资本与金融的崛起。
就经济这一方面,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足以影响世界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尽管按照名义汇率计算,2006年中国GDP 占全球的比重仅为5.5%,但按照PPP(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中国GDP总量已接近全球的15%。中国经济的内在力量之强大是一定会驱动中国崛起的。
(二)中国经济的特点
中国所具有的大国和外向型经济这两大特点,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延取决于其他国家或经济的接受程度。中国借着经济全球化的东风向海外输出了廉价的商品和资金,为海外消费者和投资者送去了实惠。但经济全球化带给对每个地球公民的好处却大相径庭,特别是对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就业的非熟练工人而言,全球化可能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和失业危险。在不同的利益驱使下,反全球化和反自由贸易的力量开始抬头,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变化是结构性的,可能代表了一种趋势。财政压力决定改革的起因与路径,只有从财政角度着眼,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改革的深层逻辑。社会的转折总是包含着原有的财政政策的危机,财政问题往往是引发改革的根本原因,财政改革对整个改革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在经济发展种遇到的问题
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滞后。后起发展中国家制度上的比较劣势被认为是一个严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虽然开放 以后的中国经济吸引了众多国外资本的流入,并取得了二十多年持续快速的增长业绩。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也日益体现
中国现已成世贸谈判中主要运作者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实质性力量。但中国当前还没有强劲的国内金融体系,自由资本和汇率非常脆弱,需要政府运用适当政策巩固金融体系,使之重组,然后逐步市场化。当前,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很好。但是,炒得很火的亚元却不妙,亚洲发展水平很低,看看当前欧洲面临的诸多困难就可知,亚元发展并不容易。
四、如何发展中国经济
(一)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激发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蔡志洲研究员说,今年以来,中央在宏观调控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保护好各地各行业发展的积极性,使得这轮经济加速后既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又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伏。
(二)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专家指出,上半年国家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使成品油、电力价格向着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节约的方向调整。针对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的投资过热等问题,也必须通过深化投资体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加以解决。在充分看到成绩、肯定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 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投资增长仍然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以及节能降耗减污工作进展缓慢等。与此同时,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据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分析,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较为强劲;国内需求仍然旺盛。在这种情况下,要抓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五、总结
我国是一个后起勃发的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利用入世的大好时机迅速崛起,而且是“和平”崛起。
我们可以向荷兰一样把握时机,借助一切有利条件把我国经济建设推向更高点。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从经济、文化、政治全方面推进我国崛起。
第四篇:日本大国崛起读后感
日本大国崛起读后感
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扬长避短,不停地完善自己; 中国当局对于中日关系的描述往往有两句:其一曰“一衣带水”,其二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个说法倒也恰当。第一句话讲的是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容易交流并相互影响。第二句话意义就比较复杂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日本可以说是从中国获益最多的国家却同时也是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
首先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
法国早10年。
另外,日本崛起,还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
不得不承认,日本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且不说,她脱颖于亚洲诸国,一枝独秀,位于世界强国之林。单看看,日本在二战失败后,从一片废墟,又迅速崛起上,就可以看到日本是多么的可怕!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强国之梦,也每天铭记着日本给予我们的痛苦国难。但是,我们要知道,只有我们真正的强大,才能让他们对我们俯首称臣!抛开战争时期日本对于邻国的侵略事件不谈,能够在几十年时间内从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国家,中间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何等不易?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第五篇:日本-大国崛起观后感
五百年大国兴衰——日本
日本就是我们的领边的岛国,那我们对它是否了解?是否知道它的历史?而大国崛起带我们一起进过日本的历史篇章,为我们演示日本的成长、衰落与崛起。
正如前面所说的,在大约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
一、日本重视科技教育、善于学习创新,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比如说,在美国将军佩里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自己国门期间的一天夜里,两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国黑船,用手比划着告诉佩理将军:他们想要随船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这样做在当时的日本按律是要杀头的。
他们的举动让佩理非常惊讶,佩理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
这两个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虽然最终还是被送下了船。但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关注起外面的世界。14年后,一个名叫涩泽荣一的年轻人获得了一次前往欧洲的机会,在1827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并在周边各国都访问参观,颇受启发,带回给国家全新的思想,并在之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日本在1871年也派遣使节出使欧美各国。那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这种大范围的教育给日本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派留学生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与西方列强国家的距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劳动者素质,切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二、日本抓住了机遇,发展工业。
日本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致力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腾飞。在明制治维新时期,日本大力发展工业,为日本以后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夯实了基础。比如1872年,日本第一条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建成通车。1874年,大阪到神户的铁路建成。日本政府先后创办东京缫丝厂和新町缫丝厂,成为日本缫丝业的模范工厂。1873年在维也纳举行世界博览会时,福冈县生产的生丝,可以和欧美生产的生丝相匹敌。政府将这些官产卖给一些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和新兴资本家。著名的三井购买了三池煤矿,富冈制丝所。三菱从政府手中购买了长崎造船所,佐渡金矿和生野银矿。在购买这些企业时,购买价远远低于财产估价。有些企业几乎是无偿让渡。为了保护这些私人企业的发展,政府还给与他们经营补助金。像三菱公司,就是政府一手扶植起来的,其目的是使他能够和外国的蒸汽船公司竞争。
三、日本的民族精神和领导人物。
日本人具有武士道精神,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他们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善于坚持,乐于学习。日本在发展时都有很有领导能力和号召力的人物。在明治维新时期,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方面进行革新,成为推进改革的骨干,对日本的发展有带领作用。涩泽荣一放弃政治上的高官改而从商,成为19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企业家,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现在中国对日本一直存在着敌意,对于日本的产品有时还会出现抵触和砸毁事件。因为以前日本是我们的侵略国,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只是抵触,我们更该考虑为什么日本能在这么短的时候崛起,为什么现在他们的产品进军我们中国的市场而我们中国的产业却和他们没有抵抗的能力。日本强盛,我们不能光靠敌视,而是要懂得靠自己让中国的科技也变得先进,用实力说话,靠实力把它们挤出中国的市场。
还有日本能崛起和他们的信仰很有关系,而我们中国也不能老是忘本,我们有5000多年的中国文化,现在的传统却很难再寻觅回来,他们到底哪里去了呢?而是被我们给遗忘了,我们现在总是说中国的教育不好,那这个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中国忘了传统,缺少了信仰。当有了信仰了后,我们根本不会需要法律的约束我们都会自觉的约束自己,因为道德的规范就成了我们习惯了。
日本是第一个受到强烈的异质文明冲击而开始现代化,并大体取得成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目标的亚洲国家。正如陈晓律先生所说,日本的崛起过程呈现出所有后现代国家的一般特征,即:变革的压力来自外部,而不是本国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变革是由精英阶层推动的,自上而下进行的;在变革当中,国家政权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而建立一个愿意推动变革的强大的政权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最后一个特征正是日本成功的关键。建立一个愿意推动变革的强有力的国家政权,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条件,却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多少年的艰苦努力才达到甚至尚未达到的。其中的成功经验如同日本速兴骤亡的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训一样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