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时间:2019-05-12 06:4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第一篇: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单位: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那见小学 姓名:施庆锋

联系电话:*** 2011.7.12 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

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那见小学:施庆锋 联系电话:*** 在我二十年从教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也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是小学生获得社会知识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把生活中的题材导入品德社会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社会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建议;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知道现实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用自己智慧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建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创建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有“师道尊严”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教师教育理念有待提高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同学们的嘲笑,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小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 情境的创设。

小学生只有在平等的气氛中,才能获得最优表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从学生提出和回答问题中,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学生的即时思维。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热烈讨论中,营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要主动地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想探索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能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生活离不开品德与社会课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更离不开生活。品 德与社会课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品德与社会课知识,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而且也能养成自觉提问的好习惯。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四、让小学生学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自学、启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很好的作用。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置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的认知目标、学习内容,将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直觉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直接领悟事物的本质并迅速做出判 断的思维。直觉思维浓缩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敏锐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直接的理解和判断,是认识的顿悟和灵感的迸发,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指路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直觉思维的示范,如:大胆假设、猜想,让学生感到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并模仿这种方法,其次要尽可能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有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像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雪球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导学生讨论体味主题思想,很多学生从质疑中捕捉到思想火花,从与同学讨论中吸收新的思想,提出自己新的判断。有的学生认为,不能凭经验办事,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有的学生从病由轻到重到不治而亡的教训中,得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启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 更好的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由于具有现实感,还易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让学生对问题思考探究,发表意见。对问题的回答又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答案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交流、感悟和学习做人的道理。

五、教师注重自身的问题意识。

1.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教师如果没有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岂不成了无稽之谈。所以,我认为问题意识培养,教师要先行一步。特别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提问中有价值的信息,要有对学生提问预设的能力。

2.教师要先有问、会问。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背后尽管原因多多,但教师的影响总是第一位的。如果教师自己不会提问,学生也很难有问题意识。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两点表现最为明显。

第一点,是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先进的启发式的教学法;结果导致了课堂发问的泛滥化,问答中充满了大量的是非问与填空问。

第二点,许多教师没有自己的问题,提的问题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本上借来的,所提的问题从教参来,答案也由教参提供;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 色。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老师课堂上只好这样照搬到课堂上。如此下来,我们的老师就成了教参的代言人,问题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了。

六、教师要克服心理障碍。

“问题意识”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缺失与异化,与我们教师的教育行为有关。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漠视“问题意识”是因为存在下列心理障碍:

1.把自己看成是布道者,将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受传统思想影响,教师为神圣的角色,教师是先知先觉,甚至是真理。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居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难度、速度、形式与方法都在老师的控制之中。一句话,就是教师不但没有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而且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平等的人”。

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解决学生的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播知识历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如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解决,一旦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就完成了任务。在这种教育思想的驱使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教师的工作成效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学生没有问题了,老师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这种以减少问题数量为目标的教学,表面看起来是“皆大欢喜”,实际上是削弱了学生思考与质疑的意识和能力。

3.最好的学生是能答满分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复制一批像老师一样的优秀学生而已,学生是不可能超过老师的,因为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的回答地位,从来没有对老师和书本产生过质疑,缺少问题意识,如何谈得上创新人才呢?

七、教师要注重引导反思。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问难中去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无疑处见疑”等等。有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说“不”。这是问题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教师应该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的反思评价。教师发放调查表要求学生反思:我今天提出了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我是怎样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我是怎样表述这一问题的?我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什么?

2、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写反思日记的方法来强化问题意识,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定期召集学生对一个阶段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集体的力量强化问题意识。如此反思评价,一旦形成习惯,则其功效不可估量。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小学生学会“答”,更要学会“问”。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很重要。“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看法时,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如果确实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

第二篇: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点体会

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点体会

肥西县严店学区中心学校:吴兆文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其目标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的人。所以教学中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一﹑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轻松学习

1、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汉字和书的故事》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和多媒体的作用,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大部分学生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得如此效果是因为:这种对知识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分享的心态。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 的思维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教学《从看电视说起》一课时,在让学生说一说父母对自己在家中看电视的态度时,引起了学生对看电视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当怎样合理地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处理好看电视与学习功课﹑与睡眠和休息的关系,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从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促进自己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上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了解以前电视机的状况。在上课时,我再播放有关现在电视机变化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紧接着我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问问父母或产品销售人员,这些产品为什么不断变化更新。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发展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中,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我生活的社区》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邻里乡亲》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又如,教学《我生活的社区》这一课,为学生布设了一个“寒假社区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发生在自己社区的寒假里故事。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3﹑引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我在上《生活中的快乐》这一课时,先布设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 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倾诉自己快乐感受的机会。活动结束后,我随机采访: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快乐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快乐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对此,应因势利导,借助其他同学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用其他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调动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三、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时,我在课间穿插了环境教育,以及现实中家乡的环境状况。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路边、池塘边﹑河边;池塘﹑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第三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

李 光 民

徐州市王新庄小学

2009年12月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浅谈

——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

王新庄小学

李光民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上的说理,而是要以不断扩大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蕴含丰富的道德因素和道德教育为目标以及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和培养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交互关系,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养成儿童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激真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1、创设情境,以鲜明、直观的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抽象的道德意识只有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为你高兴,与你分担”一课时。首先,在讲“为你高兴”时设计两个场景,意在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景,通过回忆自身经历、体察他人情绪,懂得分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是促进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以增进友谊。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激发对同学的关心,真正领悟“给予是快乐的”。“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格修养,付出赞美收获友谊也培养了自己的大家风范;在讲如何“体会朋友的痛苦”时,我也设计了两个情境:赵一鸣平时可用功了,可是期中数学测试没有考好,他伤心极了;李青的爸爸妈妈都生病了,家里生活很困难,他不想说,因为他怕说了同学们会看不起他。通过这两个情境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了解他们的痛苦,让他们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分担他们的痛苦,真正理解“患难见真情”的含义。使学生在真心实意地给予他人帮助的同时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

2、联系身边的真人真事激发学生的真情。如在讲授“我要攀登”一课时,讲了“生活中处处有‘登山’”来唤起学生克服生活中困难的决心。让学生列举班里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的同学,介绍小伙伴中不怕困难的人。大家纷纷列举了张斌同学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许多感人事例。张斌同学由于身体的原因,一只手时常发抖,刚上学时经常拿不住笔,可他不气馁咬牙坚持练习,经过他的刻苦训练笔也能拿住了字写的也越来越好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他的这种知难而进刻苦学习的精神使大家很受感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向他那样不怕困难努力学习。从而使学生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积极勇敢的面对困难,去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总结出“登山”的诀窍,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二、“明是非”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动手能力

1、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道德评价的能力,往往因为好玩而做了错事。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给别的同学起“绰号”,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有的同学在学校里做“小霸王”欺负女同学和弱小的同学。在讲授“面对欺负和威胁”时,让几个被起了“绰号”的同学和平时受到欺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有的同学讲自己一直感到很委屈;有的同学说着难过的落泪。通过这些情境体验,学生知道了在欺负和威胁面前如何去寻找解决方法,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中学法、知法,用法律保护自己。那些喜欢给别人起“绰号”和喜欢做“小霸王”欺负别人的学生深感惭愧,当场向同学赔礼道歉并表示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伤害别人自尊的事情了。

2、注重教育引导,促使学生认知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小学生都特别喜欢好动和玩耍,不能很好的抓紧和利用时间独立完成作业,许多学生养成了经常抄袭的现象。在讲授“抄袭害了谁”时,通过学生中发生的抄袭、花钱请别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事例,让学生辨析和认识抄袭是一件对己、对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我重点让他们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在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让他们真正理解真本领不是抄来的。让他们明白抄袭害的是自己,会给自己的人格与自尊和自我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学生在矛盾的展现中感受和领悟到抄袭的危害。由此改正以前的错误行为和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

三、“导实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1、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讲授“我们的合作”一课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合作意识较差,而且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交往中有的学生表现比较封闭,有的表现较为放任。就重点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活动真正体验合作的快乐,采用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例如,在拔河、广播操和篮球比赛等合作活动中,让他们总结合作的经验,明白有些事光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办成的,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办成很多个人办不成的事情。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体会到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离不开合作,只有通过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从而去真正的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及合作的乐趣。

2、随时记录、定期总结,不断鼓励。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对其在校表现进行随时记录。同时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平台、家长会等形式,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定期总结表扬一些同学的好人好事。并且在教室内设立荣誉角,对表现好的或做了好事的学生奖励红星,作为在学期末评优时判断是否符合“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这样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奋发向上,不断进步。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注重情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真正地做到“激真情、明是非、导实行。”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去感悟和体验,使自己的品德教育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四篇:《浅谈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范文模版)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传统的品德教育过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中用了“体验、认识、感悟”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必须强化体验,才会“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体验始于兴趣,因此要以兴趣驱动学生学习。体验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与亲”的体验效果,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努力发掘和充分发挥适合品德与社会学科、能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和心理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精心创设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涵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如教学《古都北京》,我不仅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如上网、调查访问、到图书馆查资料„„还收集我们的民风民俗的照片和录象。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我国的民风民俗的魅力,懂得了要珍惜热爱这些民风民俗,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象征,从而更加爱国。

将体验载于活动,以活动贯穿学习过程。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社会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教学中我尽情的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具体来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如教学《关爱残疾人》时,我就让学生们表演体会盲人购物、断臂人写作业系鞋带、下肢残疾人上楼梯„„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的难处,从而更加坚定作为一个健康人,我们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让他们彼此交流胜利与失败的原因。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体验是丰厚而深刻的。

体验终于感悟,以感悟唤醒学习智慧。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到达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达不到此种境界,就意味着现场体验最终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能够诱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与学生平等地交往,对学生由衷地关爱,给学生热忱的鼓励,跟学生友好地合作,让学生勇敢地表现,这一切乃是点燃智慧之火、开启灵感之窗、唤醒思想之力的必备之举。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如学习《伸出我的手》,我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己身边曾看到或听到的发生在学生周围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例,这不仅感动着学生自己,更感染着别人。使学生对有困难的人的同情之情喷涌而出。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我充分的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从而达到理解认识、掌握技能、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当然在教学时,我又遇到了几个新问题①体验是不能传递的,因此学生交流体验感悟时就具有其个性化,使得学生的沟通会产生误区。②体验毕竟只是一个行为过程,有时学生只仅仅停留在体验的表面,还不能真正上升为自己的思想感悟。这些问题都有待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研究。

第五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品德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澧县一完小 胡彩霞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小学生的美好心灵、健康心理。结合我多年的品德课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把握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详细地解读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保证。上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需明确《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才有正确的指向,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备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能更清楚课题含义。对课题的道德观点的概念更清楚明白,也才能更好地领会课文的教育目的,通过课文的典型事例,看清其反映的教育意图,分析出其蕴含的道理。

二、再现情境,点燃激情

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还有些内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欠留心观察。这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对学习就会感兴趣。

三、充分体验,以理导行

由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小学生切身的体验,才能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

1.演一演,再现生活。如教学《帮帮残疾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表演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体会残疾人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让学生深切体会残疾人的内心所需,同时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懂得了道理。

2.说一说,感受生活。如在教学《可爱的祖国》一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我们祖国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画面。并用多媒体再现“神八升天”“天宫对接”的壮观画面节选,再现“08奥运”的精彩瞬间;展示再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典型事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3.玩一玩,学会生活。如在教学《认识新朋友》一课时,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通过“猜歌名”,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在游戏中,孩子们请朋友品尝自己的食物、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玩得不亦乐乎。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品德教育。4.做一做,体验生活。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5.评一评,判别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进行讨论、评判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设计讨论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意引导学生辩是非,明事理。如在教学《信息时代》一课时,对学生上网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再让学生进行评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评一评都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学中尽量选择深奥的道理能浅显表示的教学方式,采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延伸,形成品德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思品与社会教育》光靠课堂上参与是不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要想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延伸。校内,与各种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成整体,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将品德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营造参与的氛围,扩大参与的范围。校外,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安全回家》时,我找些有关交通常识的知识及相关视频和图片来给学生观看。放学后,带孩子们过马路,提醒他们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校内、校外的教育相结合巩固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恰当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摸索出教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策略,从而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下载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体会

    我教《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

    《品德与社会》听课体会[合集]

    《品德与社会》网络学习体会 鹤山乡中心小学:贺永芳 今年寒假学习班2013年2月18号至22号在我校多媒体教室里观看了《品德与社会》的视频学习,听了几位老师的品德与社会优质课,......

    《品德与社会》听课体会

    《品德与社会》听课体会 临沂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在我县实验三小举行,我有幸在29日这一天聆听了6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这6节课似春雨滋润了我的心田,自感受益匪浅:课堂上学生训......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会(★)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会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及社会性发展,并给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逐渐成为有爱心、责任心以及良好品行的社会主义合格......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会完成稿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会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机会,有幸跟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会。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

    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浅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为它是集道德、历史、地理、法律、社会生......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推荐)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 老师执教的《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乱扔垃圾》;《远离危险》几节课。下面我就说一下观看这几节课后的一些小感想。首先,《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节......

    品德与社会评课稿

    沈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我》的第二个主题《伸出爱的手》。本课的课程目标要求是:“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其内容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