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思想政治课教育总结
郑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总结报告
中文系是郑州师范学院建系最早,在校人数最多的本科系部之一,目前,设有4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00多人。
“与中原一同崛起”为我校校训,思政教育工作处于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先地位,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我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学院成立以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改革十分重视,尤其是“升本”实施以来,我系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力度,落实措施,解决了许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我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水平取得明显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建设获得了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系部领导高度重视,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我系依法办学,党建工作和思想整理理论教学扎实推进。系部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中文系“十二五”发展规划,完善领导管理和课程建设规划,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积极推进思政理论教学改革。改善办公条件,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系部先后召开多次次相关会议,研究设立专项经费和完善师资配臵问题。
根据我校的管理制度和特点,我系思政教学实行由主持全面工作的系党总支书记负责,党政齐抓双管齐下的管理制度。党政联席会议会议每年至少4次不定期召开思政课程建设专题会议,听取思政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从指导思想和政策配套上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党总支书记和其他系部领导深入课堂,每学期至少听课两次,了解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指导。
2、体制健全,责任到位
成立学生党支部,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从而建立了由党总支书记直接领导,总支成员协助管理,团总支、辅导员、德育导师等参与具体组织实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权、责明晰到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政课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相关管理工作。系部通过一系列措施基本完善了思政部建设的管理体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了系统性的组织保证。
3、全系参与建设,各部门通力协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院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学院领导统筹安排下,各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学院思政部、党委、团委不定期的组织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学院领导开设讲座,向全院学生分析讲解国内外大事要事。图书馆设立专门的思政资料室,为思政部教师备课与研究,查阅文献和提高理论素质提供支持。
为不断改善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办公条件,中文系秉承思政课程建设为重点,教育、教学相融合的育人模式。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中文系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目前已经建设了一支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思政教师队伍。
1、教学团队数量充足,结构较合理
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36人,博士、硕士43人,师资队伍的结构比较合理,能满足教学需求。
2、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多样有力
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对思政教师的配备、引进、培养、培训和机制保障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尤其强调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的组织力度,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完善实践教学制度等方面。
通过人才引进、在职进修、学术交流等措施不断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业务水平、师德师风等。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集体备课、听课、说课等方式,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端正教学方向,严格教学管理
中文系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思政课程教
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端正教学方向
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明确的教学目的,是贯穿思政课程教学的一条红线,保证任何时候思政课程教学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为保证教学方向的正确性,端正全体思政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我系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采取了大量措施。一是认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关于思政课程建设的文件,做到领会精神,融入教学;二是在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计划、教学实践各环节中严格把好质量关;三是重视师德建设,每周不定期开展关于师德建设的专题学习和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保证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主体、目的、方法中得以切实的贯彻和体现。
2、严格教学管理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思政课程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必要条件,也是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个起点。
⑴逐步规范课程设臵
我系把思政课程纳入到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落实课程的学时学分,切实有效落实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严格按要求使用马工程教材。《形势与政策》课学生统一使用中宣部制作推荐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含教师参考用书、VCD)组织实施教学。
⑵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
我系坚持新教师试讲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如引入教师的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实行院系(部)两级的督导体制。严格实行听课、评课制度,通过这种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督导渠道畅通,督导办成员每学期坚持听课、院系领导每学期定期听课、系部督导检查教学质量、学生信息员对每位教师的课堂表现打分,并每月汇总。学院的一系列督导措施为保障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和监控。
根据学校督导室和思政部每学期组织的学生对教师评教结果统计,09年以来学生对所有思政课教师的评价分值均在80分以上,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可以说我系思政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效果得到广大师生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为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思政课教育实效性,我系在教学管理中,着重抓好教师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我系部把执行落实听课、评课制度作为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和重要手段。根据系部教学管理的要求,每位专任教师每学期听课至少6节、教研室主任16节、系部主任12-14节。每个学期轮流有1-2名老师上教研室公开课,所有无课的老师听课、评课。通过听课、评课,教师之间博采众长,共同提高教学水平。部督导组成员对任课教师听课后,及时评课,对好的教学方法、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解决的意见,特别对年轻教师和新任教师加强教学指导。
每个学期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或组织一次调查问卷,让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随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学调研、信息反馈和学生评教的制度化、常规化,使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和效果得到及时了解和总结,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重视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以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为目的,我们认真务实的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⑴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学习需求,既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握教学的针对性。如针对新生入学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思政部教师开设了“新生教育—大学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
⑵专题讲座法。将学习内容整合,以专题讲座形式,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引发学生对自身和社会实际问题的思考,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含金量。
⑶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导入——理论分析——问题讨论的教学方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⑷校友课堂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邀请往届事业发展较为成功的毕业生回母校进课堂,讲述他们自己的成长成材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就业经验和工作经历,形成“自我定位课堂”与“就业感想课堂”两大校友课堂品牌,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更加真实与生动,更加贴近在校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现实。
⑸“小老师”情境模拟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定某一章节内容让他们详细备课,然后模拟老师情境在讲台上讲解15分钟。“小老师”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也过一把老师的瘾,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掌握并深化相关理论和知识,效果很好。
⑹问题讨论法。带着问题进课堂,联系实际搞讨论是思政部老师探索具有工商特色教改路子的一种教学方法创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将每一章要联系实际的问题梳理出来,在课堂上采取提问讨论、专题讨论、对手辩论和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让许多问题在课堂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诸如“怎样渡过大学生活”、“当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什么”、“设计我们的职业生涯”、“我所理解的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的联系与区别”“台湾问题的前世与今生”等问题。
⑺课后个别辅导。通过包括学习辅导、体贴细致的思想工作等,把教学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定向准确地开展“拔优扶困”教学活动。
2、课外延伸,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系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的总体安排和课程管理,教师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
⑴校内实践教学方面:鼓励和推荐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曾强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自我认识;强调情感教育,寻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通过课堂案例讲演、班级辩论会、小组辩论会、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体验;邀请大二大三优秀师兄学姐讲课或座谈,以学生交流会的形式,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⑵校外实践教学方面:我系现有三个实训基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律实践教学基地和思想政治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全体新生参观学习,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追求远大理想,鉴定崇高信念”及“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等章节与学生互动及讲解。
通过组织学生在法律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演练旁听,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和“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等相关章节,进行互动教学,这种教育形式使学校与社会、课堂与法庭、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我系借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效果思政部各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搜集相关备课资料,制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中广泛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100%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形象、生动的影像资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讲深讲透,而且加强师生的交流,延伸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加了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深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彻底摆脱了过去空洞抽象、枯燥无味的被动局面,深受学生的喜爱与欢迎。
3、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校外实践基地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强化实践教学作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
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都制定了实践性教学计划,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块和制度化教育系列,认真开展课内和课外实践性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次,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大纲包括指导教师、课程内容、课时、具体时间安排、经费、学分等。近几年,与博物馆共建了爱国主义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带领全体新生学生参观学习;与法院共建法制教育实践基地;与高新区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育基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程度,在帮助学生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打造“两贴近、两突出”的特色教学
我系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有10年时间。这些课程的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照本宣科到特色教学的探索过程,出现了较高课程建设水平的良好势头。目前逐步形成了“两贴近、两突出”的教学特色,即“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突出拓展实践教学、突出实效”,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和社会教育效益的彰显和发挥。
1、教学模式和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事
思政理论课教学根据学院现有条件,学生的实际思想、基本状况、行为兴趣等安排课程形式、课程内容。
(1)学生优秀事例引入课堂
思政教师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课程相关内容,找准切入点,把发生的学生当中的鲜活事例融入教学。
在联系学生实际进行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思政部教师十分注重正面引导。学校、社会组织公益活动,大部分学生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如:2009年4月,我系为救援身患尿毒症的张文超同学,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发动全校师生募得善款13.3万元。思政部教师坚持把这些事例有机融合到引进课堂教学中。在取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题材中,引用了典型事例。这些活生生的典型例子,教师们无一例外地分别引入了相关课程章节的教学中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⑵思政教师以身作则,活跃课堂
在思想政治教育这块阵地,教师对学生有着特别重要的示范影响作用。我系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非常重视教师“现身说法”的组织与应用,整合教师的优势,发挥教师特长,让“两课”教学更好的贯彻体现“与中原一同崛起”的校训。如:岳本聪书记在讲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章节时,穿插自己当年的感受,把当时农民迫切要求走合作化化道路和“承包责任制”改革的迫切性,现实性讲授得活灵活现,学生听得犹如“亲身经历”;年轻教师汪鹏、谢振华等把自己坚持拼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的经历结合大学生治学成才的有关章节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莫大的振奋,课后学生给老师回信息说:“有比较才懂得欣赏,老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说教。”
⑶学院资源作为教育素材
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学生的认同和参考,且学校具有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素材,加强这方面取材的发掘和应用,不失为思想政治教育活泼、生动的源泉。
思政课程坚持把校史、校誉引入课堂。郑州师范学院恢复建校将近十年之久,但却创造了多次殊荣。我们十分注意把这段校史穿插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改革中,引进宣传、介绍,并利用课间,课余组织学生调查学习校史,让学生从中增强荣誉感、责任感。
⑸“新闻快报”引出时事要闻
思政理论课堂教学紧跟时代脚步,利用“新闻五分钟”的方法,让学生把身边所见所闻和国内国际热点新闻如数家珍的说出来,学生听的津津有味,课堂氛围活跃和谐。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评论过程中,穿插思政理论和时事分析,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突出拓展实践教学
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从2009年11月开始把“拓展训练”列入《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其最突出的设计,在于以体验学习为基础,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和高难度的户外体验项目,把体能训练、思想道德训练和生存技巧等融为一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领会,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素质与能力,从而完善自我。
我系会同学院团委、学生处先后对本系学生500余人进行过培训,形成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素质拓展课程有力支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①重视实践体验和环境熏陶,拓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中文系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有形载体和环境文化的无形载体,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开展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构建“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环境熏陶”
三位一体的高职育人模式,大大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渠道。
②注重主题项目体系建设,树立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品牌和素质拓展品牌。我系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征与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素质拓展,以品牌建设为重点,逐渐构建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具有“素质教育特征、高校学生特点、高等学校特色”的完善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体系,并根据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积极拓宽拓展训练的特色与品牌项目,进一步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生命力。
③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与道德体验,增强了拓展训练的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在制定拓展训练的规则和活动计划的时候,立足于解决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巧妙地融会贯通。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关注参与者真实的心理反应,注重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的相关内容、理念贯穿其中,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未来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增强拓展训练的有效针对性。
“拓展训练”实践教学法,尊重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规律,开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促进了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提升。
3、思政理论教学重在突出实效
⑴教学成效显著,学生满意度稳步上升
根据我系在10—11学年连续组织的学生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显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都有较大的认同度,学生对“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比例为90%;认为“思政课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比例为91%,对“思政课的兴趣”“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为90%,对“思政课教学的印象”感到“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的比例为92%。从学院近3年来开展的教学检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总体是满意的。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100%的教师得分在85分以上,50%以上的老师得分超过90分。
⑵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
近二、三年来,中文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惰学的现象较好地克服了。目前教学常态是教师的话匣一打开,学生的思想或话题也就跟着上来。如汪鹏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学生充分肯定“声、色、图、文”并茂,“有点像看电教片”的味道;宋顺有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问卷调查,学生流畅填写出较满意的答卷,且提出“多举身边例子、看得见、摸得着”;“多开展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的好建议。
⑶学生的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
通过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院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学生的思想转变效果、效率比较明显。
①对学校、社区、社会趋向的认同。据调查,我校部分新生刚入
学的心态,多抱着无奈的心情和“交那么多学费,到底能不能学到东西?”“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条件能如意吗?”的疑虑和顾忌而入读的。经过《基础》第一课《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结合我校办学经历及所取得成效的“现场”所见所闻,近年的新生都普遍转持认同感到:“郑州师范学院环境优美,硕果累累,说明办学理念是正确的”不少学生在作业上写道:“入学途中疑心重重,但看到老师、师兄师姐们那种充满笑容、自信、热情地招呼我们,忙这忙那。断定这所学校是宜学留人之处,因为这是前人的经验积累,说教是难以打开这个心扉的!”有些同学则说:“我们是来求学的,不是来享受,如果学校尚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它建设好。师兄师姐不是这样做了吗?!”这种对学校由衷的认识和趋同,对民办高校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由近及远,举一反三,学生们对社区、社会的认同感也有所提高。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不少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查)卷中反映到:“过去我们过分地往好方面想,多考虑享受,养尊处优,少吃苦耐劳和自己动手,现在通过学校生活,我慢慢地习惯了一分为二,既不失时机地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促成自己的治学成才,又要善于自我创造条件,加快个人的成才步伐。如到图书馆避开宿舍的喧嚣,清静自学;善于在周末补偿平时社会工作占用的学习时间;有些学生则在与老师的谈心中直言不讳地说:“高考时我已让父母失望过一次,这回我不会再让长辈们失望了!”更多学生表示出,入读大学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较中学时代有所提高,不再是饭来张口,衣来
伸手地享受生活了。今非昔比,经过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程学习的中文系学生,认识思想水平和自我节制能力较中学时代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③上进心日渐强烈。入学前,不少学生抱着挨日子的心态“混过几年,拿个文凭”,向自己和父母交差了事。经过《基础》课和《形势》课教学,大家普遍认识到,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且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只拿专业文凭不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何况从个人的发展角度而言,也应该不断提高学习层次、学识水平,于是不少同学入学伊始就选择了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学识水平的道路。“求上进”“求发展”“求成才”行为取向已经日渐成为肇庆工商学院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经过近年的努力,我系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思政教育” 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还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改进和努力。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中需要引进和培养领军人物,年轻教师居多,结构有待改善。今后,我院需要进一步落实人事工作会议精神,优先培养或引进有一定影响、能够引领课程团队建设的学术带头人,全面推动思政课程建设,优先培养青年教师,整体提高思政教师素质。
2、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思政课程建设内涵
目前我系的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仍较为薄弱,需加大改革力度。学院将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以养成学生职业道德为重点,改进核心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完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3、进一步加大投入,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保障
思政课程教师研究成果还不多,水平亦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系将加大投入,加大加快对师资的培训,并且更有效的建立激励机制,更大范围内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第二篇:郑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大学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俗语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汲取精华的有效学习方式,也是广大学生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通道。读书能教会我们思考,开拓我们视野,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为积极响应学院加强学风的号召,促进优良学风院风的行成,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中文系经研究决定在2010级大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月,主要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对象: 中文系2010级大学生。
二、学生必读书目:
由任课老师根据专业特点推荐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书籍或经典著作,供学生选读。
三、读书方式:
1、以自学为主,结合集体学习。
2、以业余时间为主
四、实施办法
1、读书活动自每学期开学后进行。学生本人按要求制定读书计划,交系学生会学习部留存备案。
2.学生本人要有专用的读书笔记本。用于摘抄读书笔记、书写读书点评和心得体会等活动。
3.根据不同年级、专业,每生每学期确定3本书为学习方向和内容,其中理论书籍不得少于1本。读书笔记、读书点评和心得体会每学期不的少于3篇。
4.读书笔记应注释日期、所摘录的书籍或刊物、书籍内容简介、个人读书点评和读后感等。
五、考评办法
1.大学生读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综合考评的组成部分,纳入综合考评量化管理。
2.各年级按专业分别成立大学生年级读书活动考评小组。小组成员为: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各班量化班长、学习委员和优秀学生代表1名。
3.读书活动每学期期末进行第一次考评,待下学期开学第一周进行第二次考评。以班为单位由学习委员将本班学生读书笔记收齐,交年级考评小组进行评议。
4.读书笔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优秀一次加量化分5分(占班级1/10);良好一次加量化分3分(占班级3/10);合格不计分;不合格(含缺读书笔记)一次扣量化分5分,学生读书笔记一学期有两次(含两次)以上考评不合格不能参与本学期评优评先活动。
5.各班委要做好读书活动的日常检查和指导,督促全班同学开展读书活动,我系将根据情况不定期对读书活动及读书笔记进行检查或抽查。
6.我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理论研究及学术活动,凡在学校及社会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或著书立说的,其加分项目按学校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并据情减少或免除该学年(学期)读书笔记。
7.我系每学年对大学生读书活动进行一次总结,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及读书笔记进行表彰及奖励。
江西师范大学第四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的传统来源于加泰罗尼亚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随着读书节成为现代文明的形态之一,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不仅是刺激人们阅读,而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世界各地来看,读书节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而且是最近20年的新风潮。
为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我校“大学生读书节”已经举办了三届,读书节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品牌,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道
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文化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引导广大同学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读书热潮,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养成,推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现将举办2008第四届“大学生读书节”提出如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 读书改变人生 学习成就未来
二、组织机构
活动指导单位: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新闻信息中心
活动主办单位:校团委、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
三、活动内容
1、开幕式
活动内容:启动学校第四届“大学生读书节”,开展读书签名活动,举办图书漂流捐书活动,成立“图书馆读者协会”,推广“名师荐读”书目。
活动时间:2007年4月11日下午 活动地点:青年文化广场
2、好书漂流——图书漂流阅读活动 活动口号:让好书流动起来
活动形式:面向师生征集书籍活动,为“博雅图书漂流社”补充
新书;开展漂流图书促漂活动,提高漂流图书的利用效率。活动时间:4月11日下午
承办单位:理电学院团委、大学生读书协会
3、大学时代——大学生读书规划电子报设计 活动形式:
(1)开展读书规划设计,引导学生围绕大学生涯,设计自己大学生涯的读书计划,倡导,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以读书规划为主题,开展电子报设计评比.活动时间:4月中旬—5月中旬 承办单位:美术学院团委
4、读书视野——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活动形式:
(1)开展大学生保有书籍情况调查。
(2)进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活动时间:4月底—5月中旬 承办单位:政法学院团委
5、含英咀华——大学生阅读经典体会征文
活动形式:以大学生推荐书目为阅读书目,开展大学生读书体会征文评比。
活动时间:4月底—5月下旬 承办单位:教育学院团委
6、家有好书——寝室藏书展评暨学习型寝室评选
活动形式:通过对寝室全体成员各类藏书(专业书、辅导书、文学名著、励志书、休闲书等)的统计以及阅读情况、学习情况的综合调研,评选出“读书之星”和“书香寝室”。以各学院推荐、承办单位进行综合考评后提出预选名单公示,举办入围寝室学习交流会后,请专家老师、学生代表综合打分。活动时间:5月上旬—6月上旬 承办单位:校学生会
7、好书盛宴——精品图书展销
活动形式:联系出版社、新华书店等来校开展精品图书展销,并与他们合作开展购书优惠活动,方便广大同学们购书。活动时间:4月下旬—5月下旬 承办单位:校学生会
8、名师导读——大学生文化素质专家讲坛
活动形式:校内外专家学者就阅读、文化市场等方面开设讲座,增强学生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分享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赏析优秀作品。讲座日程安排另附。活动时间:4月中旬——6月中旬
承办单位:校团委、文化素质基地管理办公室
9、书话人生——师生读书沙龙
活动形式: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阅读热点,选定若干专题,邀请老师与同学开展几次讨论,通过讨论交流提升认识,加深感悟。
活动时间:4月中旬-6月中旬 承办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10、“感悟成长”——“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主题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就某一本书(可结合作家、某一句读书格言、某一个读书故事等),针对本班同学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成长”话题,有针对性设计并开展主题活动。根据活动开展、活动效果等进行评比。活动时间:5月上旬—5月下旬 承办单位:商学院团委
11、经典时空——中外电影名著原声模仿大赛
活动形式:选取中外电影名著名篇名段,用对白原声模仿形式演绎和再现大师笔下的“经典时空”。活动时间:4月上旬——5月下旬
承办单位:国教学院团委、外语学院团委
12、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活动形式:针对经典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知识,选定今年活动主题,通过组织学院方阵知识抢答来进行竞赛。要求学院进行班级间比赛的基础上报名参赛。
活动时间:5月上旬—6月中旬 承办单位:校团委、文学院团委
13、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会
活动形式:在上届读书节推出“如歌行板”——第一届中华传统
诗文名篇朗诵比赛基础上,完善方案,举办“江西师范大学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会”,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古代诗词歌赋的热情,强化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各学院举行选拔赛,由承办单位组织预赛,在预赛基础上,举办决赛暨“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会中华经典诵读会”。
活动时间:4月上旬—5月下旬 承办单位:校团委、音乐学院团委
14、颁奖晚会
活动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况赛”决赛;对“读书节”活动进行总结;为各主题活动优秀个人、集体进行颁奖。活动时间:6月中旬 承办单位:校团委
在读书节各项活动中取得的优秀成绩、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学,发给荣誉证书和奖品,并与团学工作的评优评先挂钩;广大同学参加读书节活动的情况,均纳入素质拓展第二课堂学分认证。
敬请期待!秀才那句话:多读书,读好书!
第三篇:大学思想政治课总结
大学思想政治课总结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的精髓是中国古代文化.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文明礼仪意识,上学期,我们商行三班在商管楼202教室多次举行了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政治学习会。通过学习,我逐渐认识到了文明礼仪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国际间所扮演的绝对重要角色。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我们渴望真正的友谊,渴望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生活、新环境的需要。而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礼仪。
礼仪有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月社会化,人们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绿色网络传递健康交流
随着网络走进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与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看电影,下载软件,发表议论,玩游戏,交朋友,看新闻等.所以说学生对互联网是“一网情深”。因为网络的丰富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需要的舞台,网络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甚至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由于网络的传播调控难度大,精华,糟粕同时存在,加之上网交流的人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思想方式,交流目的各不相同,鱼目混珠,给我们青少年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突出,网上诈骗干扰社会和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网络迷信、色情、暴力和其他有害信息的传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网络信息传递的互动型和开放性,为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的侵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同时,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得到的情操。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要主动强化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提高对先进文化,主流文化接受的积极性,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志存高远,坚决抵制各种错误的诱惑,拒绝网络不道德的行为,营造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居所。
科学发展观托起中华明天的太阳
2008年11月份,我班举行了以“科学发展观”主题的政治学习会来进一步加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而了解中国目前的发展政策与方向。
科学发展观内涵意义 :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方方面面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的综合利用,促进社会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注重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维护好,实现好。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树立科学发展
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就是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希望,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各项工作、学习、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为中国实施科学发展观和民族的发展做好准备。
努力学习,做中国明天的脊梁
大学是我们人生的重大转折,是人生的重要财富,是我们开阔视野,增进学识,结识朋友,丰富阅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的理想场所。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大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是人生比赛的一个加油站,今后的发展还要看自己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毅力和决心。因此,我们要以自立、自强、自信的态度,积极进取,以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和勤俭、朴实、自力、更生来严格要求自己,以一颗感谢家人,感谢学校,感谢他人的感恩之心把握好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铸造成社会的栋梁之才。
大学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生命历程中一条新的起跑线。
大学时期是我们认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充实自己,装备我们的头脑,为自己拥有坚强有力的为国效劳的武器而努力学习科学的学习。当然大学时代不同于高中学时期,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拓展资深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与人交往、组织、管理的一些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为所用。又埋头苦读的精神,更要有灵活运用的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接轨,与国际接轨,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作为21世纪的80、90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中华复兴的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是使命。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并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做好准备。
努力学习,让我们做中国明天的脊梁,撑起中华前进的胸膛!
第四篇:新课改思想政治课总结
新课改思想政治课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新型的教与学互动关系。
一、转变教学理念,把握课改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我们应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特别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角度,对于弥补现行教学中“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倾向有很强的针对性。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缄默知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
二、情景教学,细化教学过程
1、以问题为线索,设置创新教学情景。
创新教育要进入课堂,从要素上讲,教学必须做到以“问题”为主线,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要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教师应善于设置问题情景。
悬念式: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疑难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情景,使学生进入求通而不得的愤悱状态,使思维处于活化状态,然后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追根寻源,进行探索,培养思维能力。
探究式:设置一系列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索性问题,通过连续提问,让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辐射式: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层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渗透是:从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汇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设置渗透式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渗透和综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技术为背景,实现课堂多元整合。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运用的一种教学媒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综合化是以技术发展为前提。目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最重大的。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教学内容,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开创了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
情景启发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把丰富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突破课本局限,让学生从更广阔的场景、更多、更深更具体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化微观为宏观,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长为短、化静为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三、互动环境,实现协作学习
新课程下的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互动学习。
教学方式:应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要创设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学”。倡导学生多说、多问、多讨论、多交流经验、多合作、多参与;倡导教师多引导、多组织、多鼓励、多“无为”、多反思、多研究。
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组合,创造一个动态开放、内容丰富、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课堂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要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向多元评价。恰当准确、激励性的多元化评价,能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发展,激励每个学生走向成功。要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网络学习也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安排进度开展学习。同时,网上搜寻、信息筛选、比较应用是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是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
协商合作学习模式:“学会合作”是21世纪每个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利用网络可以打破课堂有限的时空观,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如可以形成形式多样的各种学习活动小组,开展学习交流,分工合作,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课题课总结(10年7月)
新课改思想政治课总结
山 河 一 中
刘 跃 忠
第五篇: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古人说“不破不立”,“学贵质疑”,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反思、总结的基础上,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这张试卷是有许多高考真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代表性,对于试卷的评讲能让学生的思维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积极引导学生的高效思维,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对这堂课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前认真批改,详细分析——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前提。
2、创设民主宽松、思维碰撞的课堂情境——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重点。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如把学生的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由学生上台讲解;试题难度相对不大的试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体会成就感,增加其自信心,消除压抑感,激发其内在兴趣;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要武断地否定,而是要耐心地听取,积极地引导,在教学中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请学生献计献策。
3、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的关键。
通过建立完善行之高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