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篇“我对生本高效的认识与实践”体会文章(定稿)
我的生本教育的体会与初步实践
2011年5月,我有幸接触到了“生本高效”这一课堂理念,新学期以来,我也一直在学习,学习生本的、高效的理念,并努力在教学中实践。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掌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爱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怎样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认为:
一、准确解读本学段的新课标,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为高效课堂教学找准方向。
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范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应该了然于胸,不仅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还要了解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更要熟悉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在制订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既不能对学生拔高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而应该紧扣教材,反复地钻研教材,然后结合课标中本年段的具体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进行整体思考,从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找准正确的方向。
二、用心感悟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准
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准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沉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
(一)专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掌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训练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
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解读文本。
(三)合理处理文本,既要把握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一堂成功的阅读教学,无一不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能力。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合理处理教材。在这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的“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模式。首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获得初步的感悟。这个环节的安排可以为后面的精读打下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质疑问难,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品味、感悟,解决重点、难
点。最后再回到整体,领悟中心,学习写法,内化语言。
吴宝燕老师在她的生本高效语文课堂达标课《鱼游到了纸上》上告诉我们:教师如果能像一个导演一样,引导学生去寻找文本的“题眼”“文眼”“段眼”“句眼”,探索寻找每个信息层次之间的“全局对应”部位,如同剥洋葱一般,抓“文眼”导读,层层推进,这样就可以引领学生快速提取文章内容相互包含的主要意思。比如,上课开始,老师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学生自然想到了问题“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然后抓住“游到”引导学生找出带有“游”的句子,学生在找句子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是一个青年人在画鱼,吴老师结合学生的发现相机板书“鱼画到到了纸上”,然后很自然地抓住了一个中心问题:“青年人的画技这么高超,他是怎么做的?”这样的设计提问,可谓层层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思路清晰,过程简洁,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整体把握,以及对这些“中心题眼”的层层感知,很快打开了文本的心窗,洞察到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快速提取出高度浓缩在文本中的信息的素养。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教得轻松、简约,学生学得灵活、到位,课堂丰盈,可谓高效。
三、教师智慧的巧妙设计问题——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打造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智慧。如果我们能以特殊的职业眼睛,从教材中“掏”出宝贵的东西;如果能通过创设情境、诵读体味、角色体验、联想触发、填补空白等途径,使符号化的课文世界“活”起来;如果我们的语言能“粘”住学生,触动学生思想上、感情上的心弦,让学生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走进文本,在潺潺流动的优美语言中进行体验;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之间的“茫茫地带”,如果我们能自如地穿行,从最接近孩子现在的起点,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作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如果我们的教学充分个性化,天然去雕饰,质朴而无华,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超越了经验,超越了技术,进入了一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智慧境界。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朴实用,提倡简简朴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让我们来回忆窦桂梅老师曾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整个课堂设计就由两大部分组成:读出韵味,读出思索;围绕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而整个教材的处理,又置于作者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之中,教学环节可谓是环环紧扣,条理清楚,新奇简洁,设计巧妙。
四、落实: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实现有意义的建构。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最后,语文教师需要有幸福感。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需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为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语文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诗意人生的信念。打造高效课堂,不仅要追求“技”的提高,更要追求“道”的提升。
郭教授在博客中写道:“生本教育”孩子们如鱼得水,如鸟翔空,大海啊,你澎湃吧,澎湃成雪浪排空,让生命纵放,使生命提升,教育的春天巳经到来!
教育之本,首在生本,门人知己即恩人。让我们追随着郭教授的梦想,真正做到让孩子们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心仪和魂梦,让课堂成为我们的心仪和魂梦。
第二篇:我对生本教育的认识与思考(范文)
我对生本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这半学期来,我听到最多的是生本教育这个名词,也确实是听了很多堂生本教育课,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对生本教育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几点我对生本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1)生本课堂有其常式的要求和特点。如前置学习,课堂汇报交流等,其标志性的特点,即是课堂汇报交流。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但生本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完全淡出,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对新课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要求的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在表面上看不到教师,但应处处有教师身影”,通俗一点就是说,学生的汇报交流,决不能成为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教师应在学生的汇报散漫时、观点不清乃至错误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应在无意之中将学生的观点引导到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否则表面热烈的背后极有可能成为空谈。
(2)生本课堂,教师要甘做绿叶,要把舞台让给学生。即“用教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精彩”曾有人对生本课堂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先进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充满智慧的教学机智和较强的教学技能。因为生本教育不光是让学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平台。
(3)课前教师前置作业的布置至关重要。生本课的前置作业是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做好先学,怎样对组内的知识融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前置作业必须对学生的预习有导向作用。尤其是语文学科,课堂模式更多具有开放性,设计什么样的前置作业?设计什么样的开放问题?课堂如何应对学生交流并引领更具深入,都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去设计、去应对。
(4)生本是一种理念,不是一种模式。在把握生本理念的前提上,还应上出自己的特色。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同一学科也有不同的课型。生本是理念,开放是本质,获得发展是结果。生本课课堂模式应该异彩纷呈。
(5)生本课堂中学生的展示不是目的,引发生成才是最终目的。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是不够全面、深刻和系统的,因此在展示中就会暴露出种种问题,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些问题,引发班级讨论,通过启发和点拨,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认识的高度。让学生在展示中讨论,在讨论中生成。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有些生本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几乎是完美无瑕,这样的展示根本引不出问题,也自然不会引发讨论,就不会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这样的课堂,虽掌声阵阵,但缺乏生成。
总之,生本教育的宗旨就是努力构建以生为本、充满生命律动的课堂模式。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要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把教学交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我们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一定会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让我的语文课堂真正正正的活起来。
第三篇:56对生本教育的认识
56对生本教育的认识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意识到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最重要的是使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通过对“生本教育”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现将本阶段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为人师者,首先要尊重、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还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天作之才,是天地间多少万年发展的精灵!生命如此伟大,我们每天在实践中都看得到。”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也一定能“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我们和学生在情感上有了共鸣,就有利于我们创造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和亲密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在忘我的时刻,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让我们给学生这样的机会,使他们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次或长期地反复提高来完成。让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地去感悟。
让我们摒弃掉“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让我们大家都来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自主的、积极探索的基础上热爱学习,奋发向上,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
通过两位主任一段时间来的讲座和观看生本课堂教育的实录,我感受了生本课堂的精彩,对教育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思考,在此,将一些点滴感受留下,与同仁交流:
生本课堂有其常式的要求及特点,如前置性学习,课堂汇报交流等,其标志性的特点,即是课堂汇报交流。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弱化了,已经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但生本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完全淡出,我理想中的生本课堂应该是对新课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要求的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在表面上看不到教师,但有处处有教师身影”,这样说,可能不好理解,通俗一点就是说,学生的汇报交流,决不能成为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教师应在学生的汇报散漫时、观点不清乃至错误时进行必要的引导,特别是化学学科,教师应在无意之中将学生的观点引导到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否则表面热烈的背后极有可能成为空谈。
生本课堂中,教师要甘做绿叶,要把舞台让给学生,我认为,一个太过于强势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生本教育的。通过网络学习,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深圳沙河小学胡梅主任在一次观摩课后,她听到了听课老师的一种评价:“这班的学生还可以,但老师不行”。作为一个曾取得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老师来说,这种评价确实不是滋味,但她说,在生本的课堂中,教师就是要这样。这就是“用教师的无为 成就学生的精彩”,须知这在学生精彩的背后,教师付出多少啊!真正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生本教育的开展,成败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理念,而不是其有多深的专业素养,我认为,生本教育的开展,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教师专业上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而一个观念上有问题的教师,无论其专业素养有多高深,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我在上面提到过,一个太过强势的教师是不能从事生本教育的,这样的老师太容易把课堂变成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获得一种表面的虚荣和快感,从而让学生的智慧、才华在教师的光环下湮灭。选择教师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有没有一种崇高的教育使命,生本教育是需要教师有这种境界的,在现行的生本评价模式中,是不提倡平时考试的,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没有一种和传统评价模式一样较为显性的指标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有可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逃避教育责任的空间,“也许三五年后,我已经不再这个学校了,至于那时的情况如何,我可不管了!”但如果真的这样,学生的时间、生命谁来买单!
我常常想,生本教育实验的开展,教师要有两个念:先进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没有先进理念的支撑,工作会偏离方向,南辕北辙,没有坚定的信念,工作就难以长久,这应该是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实验校要强化的一种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有几个心:一是细心——关注细节;二是耐心——克服烦燥情绪;三是关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生本。
以前看肖川教授关于理想课堂的表述:“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为这种课堂境界叫好、追寻,但一直未有所获,而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对生本课堂实地的感受,我认为,生本的课堂,就是肖教授所倡导的理想课堂,是一种真正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课堂,是一种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生态课堂、绿色课堂。
第四篇:我对生本教育的学习与思考
我对生本教育的学习与思考
今年五月初,我有缘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学习。短短的四天里,我们分别听取了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陈武校长、广东省增城市实验中学胡首双校长、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荆志强主任及生本教育理念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的四堂报告,参观了三所生本教育实验学校,零距离接触了生本教育课堂,同时还与教授、专家及生本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此次活动我获益匪浅,也算是清洗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头脑。
一、生本教育的部分理念
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所言:我们现在的课堂在天天号召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有活跃的教学,但学生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师本教育体系中,师生都是靠过度分析教材来支配课堂的,学生仍然是在教师已预设好的圈套里,他们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和空间可以尽情施展。把这种教育体系下的学生叫做学习的主体,充其量也只是个没有资本的老板或者高级打工者,而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育的本体是什么?笔者认为,要解答教育的本体是什么,首先要明确教育是为了谁。生本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这件事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终端,因而教育的本体应该是学生发展,或者说,是提升生命。这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生命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动力、最重要的资源来自生命,教育的核心过程发生在生命活动之中,教育最终和基本上依靠生命”。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理论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是:“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要把“主要依靠教”的教学转变为“在教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本教学的十六字方针: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多生成。
通过学习与交流并结合自身的看法,我觉得生本教学的一般流程为:课前两分钟---出示前臵性作业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师生评价----拓展拨高。
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应是师生的最爱。学生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古诗、故事、要闻等各种趣味性的东西,只要能与当堂课的知识相关即可。
第二个环节:前臵性作业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臵的前臵性作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臵性作业”。前臵性作业实际上是老师把明天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问题。通过“前臵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臵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前臵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臵性作业,教师在前臵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好的前臵性作业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臵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臵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其教学流程基本是: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2)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以4~6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分工就是要给每个组员定任务。比如确定一、二、三、四发言人的任务,小组交流后选择一个问题再进行讨论准备上台汇报时每个同学的发言任务等。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协调是指在分工的过程中,有的任务不能充分发挥某个同学的特长,他有要求承担其它任务的愿望时,这时组长要协调,当组内同学长期承担一种类似的任务,还须要培养他其它方面的特长时,组长要协调。并且隔一段时间老师要要求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调换组员所承担的任务,让每位同学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小学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然后,组长要走下讲台,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交流。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万一学生还是没有学会,老师在这个时候才出现,进行适当点拨。至此,一节课的知识经过个人先学阶段,估计有20%-30%的学生掌握;经过小组交流,可以使40%-50%的学生掌握;经过全班交流,可以使70%-80%的学生掌握;经过教师点拨,可以使90%-95%的学生掌握。并且,经过以上四轮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不断深化。但点拨时要注意:一是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二是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放”“引”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师生评价
生本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1)口述式:在学生有进步或表现优秀时,及时口头鼓励。2)文字式:在表现优秀的学生的书上或本子里写下
一、两句由衷的赞美,如:你真棒!等等;还可以用发放表扬信、奖励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努力的关注和肯定,从而激励他们更主动的去学习、去表现自己。3)评“星”式:一般一个月评奖一次,选出诸如“自信之星”、“倾听之星”、“善辩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发给他们奖状并张榜公布。
4)称号式:采用称号的方式来表扬,可以针对学生个人,也可针对小组。例如:可以给表演生动的孩子一个“优秀小演员”的称号,也可以给评别人的表演最中肯的孩子“小小评论家”的称号,给学习认真、讨论热烈、合作效果好的小组一个“最具人气小组”、“最具潜力小组”等称号。另外,对初中生还可结合每年一度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些文章。
第六个环节:拓展拨高
课堂结束时,教师应设计些后臵性作业,其作用一则为巩固,二则为拓展延伸,以便优生能吃得饱。
二、对我校实施生本教育的思考
至于我校初涉生本教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领悟生本教育的理论。老师们要认真学习郭思乐教授有关生本教育的理论知识和生本教育先行者的经验总结与反思,要先用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领悟其精髓,学懂理论,学活理论。要能够既从圈内跳出圈外,也能从圈外走进圈内。
二)、坚定生本可行的信念。生本教育近几年由郭思乐教授提出并在多个省市的许多学校实施,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从其理论与实践来说,生本教育都是可行的。我们老师只要有了这种信念,不求急功近利,那经过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
三)、抓实生本教育的关键。关键一:精心设计好前臵性作业。前臵性作业设计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我们设计作业之前一定要把当节课教学的目的、重点和难点吃透,要能够把这些要点转化为由易到难、既有简单的客观题又有灵活的主观题的问题;而且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以免学生疲于应付而没有更多时间去自我充实知识。关键二:科学合理的构建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以4~6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并设立一个中心组,中心组长由科代表担任,老师必须要对中心组长和各合作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给他们明确职责和任务,同时要尽可能的激发与调动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感、荣誉感。关键三:配备足够的教学资源。足够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我们一方面要不断的充实学校图书室的资料,让学生需借能借;另一方面要开放学校的机房,合理安排学生上机学习及查阅资料的时间。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书籍及资料,建设班级图书角。这方面,老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借阅哪方面的资料、登录哪些网站等等,然后再放手给学生。关键四:评价要尽显公正且具有激励性。评价不公正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评分标准要尽量统一,可按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分别给予5分、4分、3分、2分、1分的加分(老师给分还要注意灵活性),然后按两周或月份积分,根据积分对学生个人和合作小组进行评优。怎么评、评哪些项目,应该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他们的见解,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且也能达到激励的作用。
四)、落实生本实践的探讨。任何成功事业的过程都是一个“探讨—实践—再探讨—再实践”的反复过程的。我校实施生本教育,本身就是个摸索过程,先学习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集中讨论,总结经验、查摆不足、寻找立足点和突破口,再实践再探讨。这项工作必须经常性的定期进行,我想,哪怕是块石头,也定能被我们磨成金子而闪闪发亮的。
以上拙见,不知当否?可请老师们赐教评论。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沿着生本的理念和思路走下去,生本教育定能在我校绽开娇艳之花的!
第五篇:谈谈我对生本课堂理解
谈谈我对生本教学的几点想法
佛山市实验学校 王永泉
一、我对生本课堂的理解。
我认为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众作周知,人的一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只有少数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其他大部分则是通过自学和实践获得的。生本课堂强调的就是自主学,课堂上老师是助教,辅助学生来“上课”,起到点睛的作用。我们很多老师上课时往往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以为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是一无所知,要从零教起。其实学生往往在生活中早有知识储备,通过自已查阅资料自学就可以掌握80%或更多的知识。生本课堂是以一个小组为学习单位,在小组内各有分工,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荣辱与共,因此合作学习是小组内各成员必需做到的。生本的课堂有小组内交流、全班内交流,这时有必需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以前我们就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了,生本提倡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倡质疑,在教会别人的同时自已也掌握得更加牢固。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二、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生本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因为我们学校每个班的标准是40人,所以我采用的是四人小组,小组成员按强、次强、次弱、弱搭配,同时还要兼顾性别、性格和小组成员这间的情感。一般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性格也是动静结合,内外兼修。选好人后,就是培养小组长,小组长是4个人的领导,他必需要具备领袖气质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权威。小组长的任务有以下几个:1.小组交流时的分工;2.小组纪律的维护;3.收发作业及学生错题的订正跟进。小组长要定期培训,教会他工作方法,小组建设的初期,一定要细而具体。
三、小组评价。
评价的成败决定着我们生本课堂是否能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机制即不能做得太烦琐让我们老师无法坚持,也不能太笼统让学生不感兴趣。我的评价方法是分课堂评价、单元测试评估、作业评价三块进行。课堂评价首先是一个纪律评分,小组成员在别人展示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倾听,生本实验的开展,会锻炼学生说的能力,但有些孩子就不太注意听了,其实听是人学习的最好品质,因此我评价的重点是听别人说话,不插话。比如讲解一些特别重要的地方,我会特意说,等下让一个小男孩来重复刚刚这个学生的意思,这个男孩讲时,我会说等下让个女孩来PK一下这个男孩,看谁讲得更清楚。一些小技巧来激发他们听的热情。其次小组交流时是否有序,声音不要太大,只要小组成员听得到即可,不能影响其他组的讨论,每个成员要求参与进来。课堂评价的第二个是评价他们的全班展示,我把每组同学按能力的大小分为1、2、3、4号,(当然分类的标准只有老师知道,不会给学生说)为了鼓励弱的孩子不是来打酱油的,如果有小组分工时是由4号来做主讲则可得8分,3号来主讲可得7分,2号主讲得6分,1号主讲得5分。因此为了得高分,小组内交流的时候能力强的孩子会把自己的方法教给能力弱的孩子,让3、4号同学多做主讲,从而锻炼了弱一些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课堂评价的第三个是评价学生补充、提醒、质疑的能力,我们生本课堂在全班交流时有一个环节是台上同学和台下同学的互动,即“谁有补充或提醒与质疑”。有些孩子为了得到老师好的评价,会没话找话说,重复别人的观点,还有些孩子总在揪人家的小辫子,这个字没写好啦,这里没对齐了等等,这时老师的评价导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把孩子导向看到别人的优点,多鼓励同学,多赞美别人,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单元测试评就非常简单,每一次单元测试成绩,小组四人的平均成绩将是这个小组的单元评价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在小组交流和练习课时能力强的孩子教能力弱的孩子的动力。作业评价也是比较简单,每一次作业会有A+,A,A-,B,C五个等次,每个等次分别对应5、4、3、2、1分。所有的评分一个月统计一次,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颁发奖状和小奖品。我的奖状是这样写的:“ 骆 天辰 同学,由于你的出色表现,你们小组被评为四月份优秀小组,你被评为优秀组员。特发此状,以资鼓励。佛山市实验学校 二0一四年四月”“ 陶 睿 同学,由于你的优秀领导,你们小组被评为四月份优秀小组,你被评为领袖组长。特发此状,以资鼓励。佛山市实验学校 二0一四年四月”我的物质奖励是一些健康小食物,课后让组长分发给大家分享。
四、小研究的操作。
小研究是的制作就是生本课堂的备课,小研究一定要是精心准备,指导性强,学生能根据我们的小研究完成自学。几个误区:(1)不要把小研究出成了练习纸。(2)不要把小研究出成了复习提纲。小研究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路棒,目的要非常鲜明,如果不够时间也可以以在课本上设计小研究。如,我在教学梯形一课时,我就是利用课本。在课本上设计了三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梯形?第二个是: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重点是高的画法。第三个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的关系。围绕这三个问题来开展自学,再在全班分享。效果也非常好。小研究一定要强调学生先自学课本,再来完成小研究,它并非是作业,我们也不需要去批改,如果有时间,可收上来看一看学生的问题,如果没时间,在学生小组内交流时可抽些学生的看看,掌握他们的情况。可在上面做一些标示,如星号、问号等。
五、生本课堂老师的作用。
首先老师是个助教,帮助学生讲解题目,如帮助板书、维持下面学生的纪律等等。其次,老师是个裁判协调台上台下学生的关系,当学生知识有冲突而得不到解决时,老师要适时介入,给学生一个确定的答案。第三,老师还是一个总结和提升者。学生的认识水平比起老师必竞是有限的,老师在适当的时机要把学生的知识进行提升。比如:我在教两位数乘法时,学生全班交流完乘法计算方法后,我及时让学生思考横式和坚式的联系,从而把两位数乘法的算理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