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实践体会(范文模版)
中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实践体会
新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我们必须高举这面教育大旗,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出教育硕果。近年来又提倡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立校强校之本。
中小学 语文 高效课堂
大多数人从事一种活动,都会不自觉地意识到活动的效率问题,而且都会尽可能地高效率地完成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为”和“为人”的育人活动,追求效率,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好课堂时间,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目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核心。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农村学生阅读量小、面窄,语文基本能力低下的特殊现状。因此,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就必须要在逐渐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在优化学习环节,建设有效乃至高效课堂上下工夫。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放眼这些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颗新星,无论是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还是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思想的核心都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成功秘诀就在于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合作、探究。但自主并非无目标的学生自我学习过程,而是在教师指导、控制与严格监督下的自我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高效课堂的建设,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预习。这在农村语文学习中尤其显得重要。课前自主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可根据不同学段、不同文章体裁、单元学习要求,分类、分层设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提纲。如小学中高年级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是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等;初中阶段是区别掌握作者基本情况,掌握生字、词语并能正确应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基本内容及主要思想。按照不同文章体裁,可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如小说,要紧扣三要素提出要求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特点,故事情节梗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的划分,在文中划出环境描写的语段、句子,并能区分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诗歌能按不同分类标准确定诗歌类别,勾画诗歌中的意象,标注主要的艺术、修辞手法,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及思想等。
扎实的课前自主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下的缺陷,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对文本内容充分感知,解读课文时,对内容的理解势必会囫囵吞枣、生吞活剥。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也会严重妨害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的主动性,语言艺术之“美”也就无从体现。
二、课上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形式。上课时,教师可根据已设立的预习提纲提出如下问题1.通过自主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和信息?2.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自由表述对作者情况的掌握,生字、词语的识读,文体知识、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等预习成果。问题虽然简单,却有着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不仅是呈现学习成果,更是再思考与相互学习的过程,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欲望,增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的学生,肯定创造性学习和有价值的发现,鞭策后进学生,督促懒惰行为,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案。
三、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对于在教学方案中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在预习成果展示阶段提出的疑难问题,把握好时机,采用小组合作,也可以采用同桌“师友”合作的形式讨论、探究解决,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相互教育的作用。在小组合作中,不指定发言人,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发言的机会和义务,“师友”互助也要明确帮扶关系,以防止合而不作、互而不助的低效的形式主义。对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要着眼于整个小组和“师友”二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压力感,这样合作、探究的效率必将大大提高。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提升思辨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合作探究的问题一定要有探究的可行性和探究价值,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繁难,以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和无功而果。
四、拓展练习,有效提升
语文学习不仅是在课上,也在课下课后,还有延续。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情感内化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及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情感得到进一步内化和体验。对比阅读、手抄报、演讲、辩论、课后练笔等形式都可以采用。这既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验。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教师应独具教学特色,学生要拥有学习个性;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学,学生要在学习中学会教;教师不单是合格的教书匠,学生不只是单纯的读书者。变传统尊严的课堂为自由幸福的学堂,变教学教案为学习导学案,变教师讲演为学生展示交流,变教师“苦教”为学生“乐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变低能、低效为高能、高效。课前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质疑――合作、探究――实践、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习兴趣及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不断思考,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程序,课堂效率必将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篇:关于高效语文课堂的读书体会
寒假里,我认真读了《高效语文课堂的101个细节》这本书,觉得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高效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同时联系自己即将进行的中考复习教学工作,有了以下几点“抓实抓细,让中考语文复习更高效”的方法。
第一是课前三分钟要好好利用。注意,它不是让你用来提前讲课,而是指导学生做好课堂准备工作。中考复习一般具有综合性,上课要涉及到的资料、课本较多。如果在教学中想让学生使用一下另一本参考资料,或找一张练习卷,结果往往是学生在一大堆学习材料中花了不少的时间来寻找,有些同学竟然要用好几分钟,甚至找不到!可见,做课前准备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最好提前几分钟到达教室,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要做的准备,如书要翻到哪一页,要准备好哪些学习辅导材料,要准备好什么样的学习用具等。这样的指引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充分的外在准备也能够促进内在的准备,这就像吃饭一样,在吃饭前筷子、碗、饭、菜等都准备在桌子上了,等待吃饭的人也会禁不住口水直咽了。
第二是课堂要有配套练习。有些老师中考复习时仍然在“肆无忌惮”地占用课堂,学生的学习仍然很被动。特别是教师喜欢讲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写作的方法,整堂课喋喋不休。学生是会很认真地听,但如果不练习,听过的方法很快就会遗忘。这好比游泳,你光对游泳者说如何游,把他放到水里他能游吗?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于初中生特别是面临毕业的初三学生而言,应用更多的是通过做练习、试卷等形式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在中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无疑是重要的,但教师讲的同时要保证学生有同步练习的时间,通过“以讲促练、以练带讲、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各项能力在习题训练中得到培养、巩固和提高,但练的过程中要注意:(1)精选习题,题型接近中考;(2)让学生自主思考、解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认真讲评,不仅要讲清正确答案及解题基本思路,更应阐述、归纳一类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及知识点掌握的缺漏,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3)要求学生学会规范答题,认真书写,力求答案要点化,要点精炼化。
第三要少讲废话。许多老师心里着急,他们会在课堂上不断强调课堂内容或某个教学任务的重要性。比如:“这一点我在昨天讲过了,还记得吗?”再如:“你们一定要懂得这一点,它非常重要啊,如果你们记不住,考试就会吃亏的哟,所以同学们在课外要花些时间背诵下来,明天在课堂上我还要找同学复述,看看有哪些同学不会,哪些同学会。”这些话一旦泛滥,学生上课就会开小差了。
第四是课堂结束前要有及时的小结。一是重点、难点小结。当堂作小结的时间比较短,有时就是那么几句话,概括一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来说却犹如醍醐灌顶,特别是上课爱分心的学生。二是结构要点复习。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要点再做一遍梳理,提纲挈领地将主要知识脉络呈现给学生。这种复习的优点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它常见于一边借助图表或者表格,一边用一些提示性的问句,启发学生回忆、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
第五是课后作业要有效。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又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对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通过口头、笔头训练等方式加以复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能否达成巩固的目标,关键是训练的内容需要紧扣所学的知识,这需要老师精选习题,合理安排任务,过多、过烂的题海战术是难以达成巩固的目标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就天天在体验这样的感觉:四门功课,每门功课都安排了作业,做完了这一科的,还有下一科的,没完没了。所以,从实际出发,我们布置作业一定要做好:一是精简。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给学生做。二是准确。所选的作业要对准知识点。三是难度适中。布置作业不能布置了就完事,要有跟进的措施。跟进的第一步是检查作业。不检查作业,老师就不知道学生完成的情况,学生就可能钻空子,不交作业。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作业不收上来检查、登记,作业的完成率就会大大降低。作业收上来,也不能仅仅做个样子,写个“阅”字就了事。教师马虎地对待学生的作业,学生也会马虎地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们至少要抽出几份有代表性的作业批发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高效语文课堂的101个细节》这本书,让我的感悟颇多。它不但使我认识到高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而且提醒着我即将到来的中考语文复习我该如何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要不断探索,因为只有让自己的教学更高效,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篇:高效课堂实践体会
行走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征途上 中学 张老师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 午好!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发言,心中既感到荣幸又忐忑,荣幸的是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忐忑的是在高效课堂的征途中,我才仅仅是一个只接触一年时间的“门外汉”。回首一年来的高效课堂课改之路,我有过困惑,有过焦虑,也有过徘徊,但更多的是不服输地执着追求。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在高效课堂学习、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与收获,说的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一、初相识——谈对高效课堂的好奇、质疑与担忧
邂逅“高效课堂”,与她初相识,是在一年前的今天,那时的我,刚从某中转战到中学。早在多年前,我就听说过中学的“高效课堂”,可以说,中学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品牌的提升,社会声誉的鹊起乃至成为全国课改名校,皆得益于她。然而,当时的她,并未真正走入我内心,甚至于对她是将信将疑的,有着20余年教学经验的科班出身的我,一直认为,只要教师教书尽职尽责,专业功底扎实,双基落实的好,教学成绩一定不差,以前的中学没实施过课改,但生源好的时候,好班最多能考二十个一本,就生源极差的情况下,学校也能考几个一本,华师
一、襄阳四中五中、荆门龙泉中学等名校,没实施过课改,一样能有高考理科状元出现。更何况,实施高效课堂,老师的备课量更大,教学内容的落实更需时间,那么课时够么?合作探究,是否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缺乏独立思维意识?讨论质疑是否会占用更多落实双基训练的时间?自主学习是否会进一步加重自觉性差的学生的惰性,导致超级滑坡?总之,初识高效课堂,我是好奇、质疑、担忧甚至惶惶不安。
二、喜相知——谈对高效课堂的学习、接受与实践 融入中学这个大家庭后,坦而言之,向我们这种处于说老不老,说小不小的“奔五”尴尬年龄阶段的老师来说,一般图安逸,不爱变革,即使投身课改,也是被动居多。直到有一次,我所带的班级的一个学生课后问我,“老师,你怎么不用导学案、不采取高效课堂模式啊,是不是西中来的老师都不会啊、、、、、”,那一刻,我内心被深深震撼,虽然学生是无心之言,但言外之意我们外校来的老师已在学生心中被打上了标签,“不懂课改)”,当时,我没有辨解什么,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弄懂高效课堂,学习它、实践它,直至牢牢掌握它,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开始观摩学习同行的优质展示课,借来相关资料时时翻阅学习,学着制作导学案,准备上“三新”过关课。同时,在讲课中也尝试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对抗质疑、多元评价。渐渐地,我了解了何谓“高效课堂”、何谓“五步三查”、何谓“生本、自主”;渐渐地,我对“高效课堂”的操作流程、课堂展示的环节关键点、导学案的编写规则、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的“高效课堂”教学也由刚开始的“貌似”逐渐向“神似”迈进,不知不觉中,我与高效课堂相识、相知甚至相恋。
三、常相守——谈高效课堂带给我与学生的可喜变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最终通过我一年来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终于在“高效课堂”课改理念的实施中体验到教学上真正的喜悦与收获。我一方面加强学习,一方面努力实践。课堂上,我努力转变教师角色,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我也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尽量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此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便在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进行探索。学生们“活”起来了,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老师,我们爱上化学了!”……一句句的话语激励着我和学生们不断地成长。现在,我教学的重心发生了转变,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我注重面向每个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注意多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非智力因素。在高效课堂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主、多向交流和探究、合作方式转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我的课堂我做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高效课堂,给我的课堂注入了“一湾流动的活水”,更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学效益。总之,我与“高效课堂”从相识、相知、相恋转为长相厮守。
四、怀感恩——感谢课改征途中给予我帮助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
“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是讲解者,更是一个好的引导者。”感谢理综组同行们一句句的贴心话语,给我指点了迷津;感谢 熊校长、魏校长,田贵主任等在“三新过关课”给予我的肯定和帮助,让我对高效课堂课改征程有了信心和更美好的期待;感谢校领导、刘书记和高二级部领导们的信任与关怀,让我到黑龙江进行学习交流,让我的教学有了更多的磨炼与提升的机会;感谢先琴老师、知真老师、张迅老师、家奎主任等老师在我因公外出调课中、工作、生活中给予我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还要感谢我班的可爱的孩子们,有了你们的包容与支持,才有了我的成长与进步。我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生命中正因为有了你们,才让我的高效课堂实践征程绽放出迷人色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想一年来的高效课堂课改实践,或许我们都像刚走路的孩子一样步履蹒跚;或许初学者的我们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亲爱的老师们,请别忘记高效课堂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与感动吧!它正和我们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行走在高效课堂的征途上,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始于信,重于知,达于行,只为每个孩子,健康阳光快乐成长;行走在高效课堂的征途上,争做环境适应者、任务执行者,自由自主高效追求者,坚定教育麦田的守望;行走高效课堂的征途上,课改教改之路很累很苦,很长,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矢志不渝,不忘初心,定会盼来来年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语文课堂的差异性教学实践
语文课堂的差异性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理念。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在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对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照顾学生的差异,谈几点做法。
一、关注全体 了解差异
在语文学习的领域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勿庸置疑。通过调查分析,大约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平的差异。如六年级学生,他们语文基础都是一样。在认字时,有的学生一天认80个字或更多都不会觉得困难,有的同学花几天的时间也记不了几个字。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等领域都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及个体内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差异。二是兴趣的差异。有的喜欢诗文,有的却喜欢小说;有的关注这个人物,有的却关注那个故事情节。同样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班内的学生关注的兴趣点也有很大的差异。三是风格差异。有的倾向于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有些学生通过口耳相传更能学好,而有些学生依赖视觉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还有人需要触觉或动觉信息才能学好。
二、深入学生 照顾差异
现代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实施差异性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在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进行课堂时空资源的有效、平等、适切的配置,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
1、面对差异,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各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所考虑的不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是心灵情感的交流,都应照顾学生的差异。教师应在各个教学环节都兼顾学生的不同需要。譬如教师在教学生字、新词时,考虑到有些同学拼音基础差,语音掌握有困难,就可以有意识地多向他们做示范,在他们面前多停留一会儿,就可以照顾到他们的需要。教师还应重视在教学关键环节的照顾,学生这时的特殊需要得到满足,学习的效果也就有了基本保证。例如:教师在讲读一篇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进行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在一定时间内,还有几位学生,由于识字困难,读通句子都很费劲,无法完成了解课文这一任务。如果,在这关键环节,他们的需要不能满足,他们又怎能适应下一步的学习呢?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一下,在安排自学时,让小组成员帮助他们,他们就能较顺利地完成任务,缩小他们和其他同学学习新知识的差距,以较好地状态进入下一步学习。
2、善待差异,注重教学的情感过程。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而且也是通过经验和感情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形成能力的。不同的学生在情感、意志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也有不同的需要。教师应善待差异,注重教学的情感过程。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智力较差的学
生,上课特别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有时甚至没有等老师将问题说完,他就举手了。开始老师也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但他又经常回答不出来,久而久之,教师不再叫他回答问题,他的学习也就更差了。后来换了一位老师,这位教师对他的学习、作业情况给予积极关注,并作了分析:该生回答不了问题,说明他的知识技能比较缺乏,能力也比较差,但他积极举手说明他有学好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有这方面的需要。于是教师对他加强辅导,并有意识地给他出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甚至在课前对他该问题先作辅导,他就能回答上课的提问了,当他回答正确,教师即给予鼓励,使该生的进步很快。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感情,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3、适应差异,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教师在选择方法时,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怎样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二是如何指导不同学生学,让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三是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时间的多少,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一般是教师课前预先筹划,如课上给哪些学生提供直观材料,给哪些学生提供辅助提纲,要求哪些同学做示范,提问哪些同学等。其次是优化组合方法,各种方法应有机结合,过渡自然。譬如,学习一篇课文,课初主要采用自学辅导法,大部分学生自己学习字词,读课文。但对部分学生,教师又配合两种方法,那些课外预习较充分的同学,则采用讨论法,让他们几个交流学习体会,互相质疑,进一步自己提问题,带着问题学习;
那些认知基础较差的同学,则采用口头和书面结合的练习法,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认知上的困难,练读、练写。
4、利用差异,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在课堂上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是有困难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差异,发挥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间交往,提倡合作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配对活动机会,如配对朗读,配对检查作业等;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行之有效的小组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鼓励学生质疑。梳理他们的问题后,我们让他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三、因材施教 利用差异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只有在教学中认识这种资源,利用资源,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1、师生交往平等开放。
教师完全开放自己,思考性地倾听与交流,从深层感受和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应完全开放自己,谦逊、平等地与学生交往,思考性地倾听,其中包含着自我反省、自我更新,避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理解。教师从深层真切地感受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理解学生,进行自我调适,重新建构,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建构课堂的远景目标和具体的行为目标,致力于寻求解决课堂分歧和问题的途径,尊重差异,实现积极的共同理解、共同进步,体现多样性的平等,实现课堂教学的差异性平等。
2、教材个性化的处理。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科书应该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文本和载体”。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达到其中所蕴涵的知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个性化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体现差异性。例如上完《爸爸的咳嗽》,我让学生说说我们织里的环境污染情况,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水平在打电话、写信、发email等这些形式中,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学学小作者来向环境保护部门反映污染情况。这样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真正做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忘关注学生的差异。
2、关注学生创造潜能。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学生的这种“差异”正是我们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而是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有意识的让学 生自觉选择,鼓励他们运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学习,以不断优化学法,提高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比如同样是学习课文,有的学生习惯圈圈点点,边读边思考;有的学生习惯边读边想边和同学讨论交流;有的学生喜欢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开来;有的学生喜欢从课后的思考题学进去。在表述学习结果时,有的学生可以用有感情的朗读来告诉大家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可以用图画来说明课文的意思;有的学生可以用要点归纳的方法来理清课文的脉络„„
第五篇:参加《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培训体会
参加《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培训体会
2013年6月1— 2日,我在榆林华栋中学有幸参加了“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在培训中聆听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观看了杜郎口一位教师的现场示范课。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
从杜郎口崔其升校长所做的精彩报告《“三三六”自主开放课堂的教学实施》中我们不难发现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这种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自学,有专门的预习自习,学生都有预习笔记,上课时,共同交流语系情况,共同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后,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目标。接着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学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展示,教师随机点拨,随后就是巩固阶段。整个过程都牢牢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听和看使我深深的体会到:高效的群体“自学”,保证自学能力的提高;展示”把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展示课是自学的催化剂,自学是展示的保障。学生因充分展示自己而积极自学,又因为充分自学而积极展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聆听了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的“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精彩讲座,细细品味,感觉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欣赏他提出的二十四字教学模式——“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这二十四字模式,体现出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阅读感悟,自学检测,是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自己去检测。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点拨,是学生全方位的展示,教师是在疑点处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面对的是学生。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真参与,真思考。
这二十四字模式强化了问题意识。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强调的是学生不带问题不读书,问题是引领上课的一种基本模式。试想,如果课堂没有了问题引领,就没有了课堂教学,有问题,能让学生激情饱满;有问题,能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有问题,能引发学生争议;有问题,能展示学生的智慧。我们也知道:发明千千万万,始于一问。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研究真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二十四字模式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合作交流,分层训练,拓展延伸,渗透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合作交流培养的是学生的表达、倾听、尊重、包容、欣赏、互助„„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关注的是每一个层面的学生。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这二十四字模式倡导了吃苦精神。因为这二十四字模式体现的是学生的真参与,真思考,信息时代的学生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这对教师要求更高。为此,我们在备课中,就必须要扩大内存,深钻教材,预设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储备上课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真可谓一多一少,教师备课时间多,课后辅导时间少。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效,就必须有吃苦耐劳精神。
综上所述,结合平时工作实际,谈以下四点课改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目标引领明确方向。
以往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像耕地时牵牛的人一样,牢牢地拉紧缰绳,生怕牛儿跑了,使自己的教学偏离轨道。今天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在导入新课伊始,都能引导学生利用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或者课件出示目标,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学生们明确了目标后,有抓手,有方向,学习起来目的明确,目标清楚。导学案尤如一盏前照灯,引导学生自己看清前方的路。
二、自主学习培养习惯。
在这个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对子互学,组内群学,每个学生忙的不亦乐乎。能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知识与方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得以落实,还培养了良好的助人习惯和不耻下问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展示挖掘潜能。
“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中体现,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唱”,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老师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令我们惊讶,原来我们的学生潜能是如此巨大,是我们小看了自己的学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放权,让学生参与教学。
四、人人参与提高效率。
学生的“展示 ”“评价”“挑战”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每个学生都在学习的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节目,尊重与被尊重使每个学生都乐于进取,心灵得以满足。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何愁学生不学呢?
总之,是教师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是教师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是教师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