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教学的一点体会

时间:2019-05-12 00:5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教学的一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教学的一点体会》。

第一篇:论文: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教学的一点体会

让对话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

—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教学的一点体会

下洼子学校 王凤芝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基于种种因素,对话教学的具体实施有相当大的困难。对话精神的实质可以通过语文课堂问答来落实,新型的的师生关系是基础。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

关键词:对话教学 师生对话与文本对话

一、教学对话的理解

(一德国的克林伯格(Klingberg.L.)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我们称之为“教学对话”。对话不仅仅是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师本对话与生本对话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几种对话形式的运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并在多种对话过程中学得与习得言语,积累内化,直至运用言语。新课改之前,教师已习惯于在“教参”的指导下,把有血有肉的教材,把充满人文精神浓厚的教材,条分缕析地讲给学生听,把文章完美的形象和骨架分崩离析,让学生接受。由此形成“我讲你听,我写你记”的教学怪圈,往往于此,只要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了,师生就皆大欢喜了,这样师生都成了教材的奴隶,忽视了文本的“精神生命的交流”与存在。而现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

一、品读感悟语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自己首先要提高“语文素养”,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感能力、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语文的课堂。所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该从品读开始。

(一)诵读吟咏品味语言美。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

(二)比较揣摩强化语感意。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些词语看似平淡无奇,但细一琢磨,却感觉在文中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因此在与文本“对话”时要对重要的字义、文句、修辞方法进行比较揣摩,“意会”文字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强化语感。如《日出》一课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其意思是:“日出是一个伟大的奇观!”将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便不难发现,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能凸显作者对日出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了领悟到这一点。就要对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推敲、揣摩,加深体验,以领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

二、细心研读文本找出个性特点

细心研读文本是教学对话的基础,教师与文本对话的深刻性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并直接决定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不要忽视自我的存在,要从自己的人文视野、生活阅历、性格习惯、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出发,有所思考的读、有所联系的读:或主旨、或题材、或手法、或语言,或读有所启发、或读有所顿悟、或读有所联想、或读有所疑惑,进而再读、思考、探究、实践,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莱特”;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文和思考;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来体会这些文章,为阅读对话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更要联系生活来拓展作品中的意义。

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的根本基础。不管哪种对话,它的中心都是每一个学生,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极其丰富的内涵,并学会阅读。而新的课堂教学就是让教师与文本“我—你”之间的问答对话,促使文本的信息、知识向学生转移,师生共同激活文本的意义,使之具有新的内涵。这样对话就是寻求理解沟通与交流的主旋律。其表现形式就是生本对话。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可以是默读、朗读、听读、诵读、品读;可以是揣摩涵咏,沉潜推敲,咀嚼品味。让学生把文本与自己平等起来,尽情诵读,玩味、揣摩,走进文本,倾听文本(隐含作者)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从而在碰撞与交融中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思想。在课堂上已基本摒弃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又为“对话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因而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基于种种因素,对话教学的具体实施有相当大的困难。所以我们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组织者、指导者。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基于种种因素,对话教学的具体实施有相当大的困难,还有待于我们今后在教学中去探索去实践。

第二篇:如何构建开放活跃语文课堂论文

浅谈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翁堵初级中学 李润

【内容摘要】: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还语文的本来面目,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本文将对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开放 语文 教学 学习课程

前言

我们现在该如何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以往“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传统模,而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自主、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能力,在开放、活泼的语文课程中快乐地学习。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突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局限

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在教学中可以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还可以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而是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如教《月球之谜》一课,课前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月亮和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月球的情况,畅谈自己对月球未解之谜的种种猜想,吟诵月亮的诗句,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展示,有的写了有关月球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

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四十分钟来衡量的。

二、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语文这门学科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我们的学生要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

如《捞铁牛》、《称象》这样的课文就涉及到了科学课中的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懂浮力的原理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教学时可引用科学课程知识;《草原》一课的美景可借助音乐课中的《草原之夜》那美妙的乐曲来烘托,使学生能很快地入情入境,感受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功到自然成》中徐悲鸿所画的栩栩如生的马,美术课上老师已给学生进行了鉴赏,语文课上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徐悲鸿对艺术的孜孜以求;《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和品德课中的《要诚实》是相互印证的,孩子们早已熟知于心了;就连作文教学中的学钉扣子也离不开劳技课中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试才能把作文写生动具体。而数学现在也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是在一种生活场景的表述出现的,学生也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走向校外更广阔的天地

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把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与生活的外延。校外远足,郊外野炊、工厂参观,市场调查、上街宣传„„这样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会潜滋暗长。

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春天,带领学生去茶园采茶,金秋时节带学生去收割粮食„„那美丽迷人的景色,挂满枝头的果实,热情好客的农民,热火朝天的收获场面,使学生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采的茶又多又好,谁收收获的粮食多,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采的,谁的大,谁的多,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陈出不穷。

四、建立课外阅读的学习阵地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要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要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月活动”、“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三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课外阅读要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我们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我们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如今,现代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几乎没有到过北京,对天故宫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像以前的教学一样,只是让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是很难感觉到故宫博物院的雄伟壮丽的。为了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故宫博物院的雄伟,从而在情感上激起共鸣,我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当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激动得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那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加上教师简单的介绍,孩子们很快就对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这一节课,架起了学生认知和理解教材之间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搜集、分析、处理所给的相关资料。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科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文化修养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运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实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目标,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了信息文化的培养,实现了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

结语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活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参考资料】:

1、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1994年《教育参考》第4—5期合刊。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高中语文论文高效语文课堂论文“高效语文课堂”这样构建

高中语文论文高效语文课堂论文:“高效语文课堂”这样构

【摘 要】优秀的语文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愉悦的课堂,是流动着哲理与美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

优秀的语文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愉悦的课堂,是流动着哲理与美的课堂。有人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那么,在课堂之上,用什么来充当火种,点燃学生的思维呢?怎样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课前精心准备

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序列,写作教学系列。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我在执教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时,就对其中的篇目进行了集中和重组,如咏史怀古诗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桂枝香 金陵怀古》等。写相思爱情的有《锦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通过这些并联组合,让学生品读、归纳各类诗歌的思想感情构成与常用表现手法。知识的系统化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解了内容,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效率。

第二,了解学情,强化课前预习。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这种“生本”理念必须在教学的设计之初就应该得以体现。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当然学生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要求他们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

二、精致的教学设计

1.设计优美的课堂情境,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例如,在讲授抽象的美学文章《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我通过播放舞蹈《千手观音》,来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对美的讨论中引出断臂女神维纳斯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少而精的课堂设问。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问题多而乱,会使课堂失去重点。

三、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分不开。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应该是既静谧又炽热,既活泼又紧张的,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割的喜悦,既有在知识的皇宫里舒心的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的战斗。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

提倡教师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有学生这样比喻:“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

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演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

“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学”是创造,“教”是开启创造心扉的向导。„„

语文教学又是审美的韵律

美,需要发现,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沉淀与人性悲情,阿q身上流淌的哲学思辩,以及透视宋江传统的君臣意念而触摸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值得思考的一面„„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让我们带着浓厚的教学兴趣,精心备课,在审美的艺术中教学,在愉悦的心情中教学,在高效的课堂中教学吧!

参考文献

[1]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四篇:语文课堂小班化教学论文

我在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胡雪女

作为一位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对于小班化教学真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上头脑。一开始还以为是一般意义上的减少班级中学生的人数,后来慢慢的通过各种学习了解到其实小班化教学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班集体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学形式。但是对于如何真正做到语文教学中的小班化我还是十分困惑。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小班化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如何让各个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这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幸而,通过各种讲座、教研活动,慢慢地我开始了解到一些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我对小班化教学所能带给教学裨益向往不已,也开始尝试着先从形式上先模仿起来。

首先是我们班级的座位的排法。学期刚开始时,我们班的座位是按照马蹄形排列的,这也是我模仿别人小班化教学的座位排列方法排的。结果发现这样的排列方法可以在讲台和课桌之间空出一块较大的地方,在新学期刚开始很适合小朋友们展示自己。我经常让学生自由组合上台朗读儿歌、自我介绍、才艺秀,于是这里很快成了孩子们的“小舞台”。但是我有发现马蹄形的排列方式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由于这样的排列方式不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所以它不能满足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需要。所以我就借鉴了其他小班化班级的座位的排法,把作为按照六人小组、五人小组、四人小组分成了6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我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因素排入不同类型的学生。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可以和与自己不同情况的伙伴交流,还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学习和学生间的互动提供了好的平台。

我的语文课堂小班化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构建互动课堂。

小班化教学空间不便,班级学生减少了,意味着每个学生所占用的单位空间有所扩大,不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学习效果,还能陶冶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构建互动的课堂,在小班化教学中,我创设了宽松的教学情境,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在互动的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最为重要的,及时点拨。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你有一种苹果,我有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能产生多种思想。”在小班化教学中,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发言更能让人受到启示。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千方百计的创造机会让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中,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交往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实是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小班化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生生互动落到实处。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互助学习,使学生个体对所学知识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在学习伙伴的影响与帮助下,有效改善个体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不同思维的激烈交锋,能够有效激活不同学生的思维。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也提倡“小先生制”,也就是让学生教学生,“即知即传”。学生一面学,一面教,他的教育能力量有时也比教师大得多。

第二,就是实施分层教学

小班化教学与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相比,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员分类教学,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批改等各环节实现因材施教。小班化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调控教学。通过分层操作,频繁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矫正,实现教与学的平衡,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把分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课后作业分层三个方面。所谓教学目标分层就是在制定目标时,要充分利用小班的资源优势,将统一的教学目标按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情况重新设计,或者提高难度,或者降低要求。再将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分解实施,设计相应的问题和练习。

教学方法分层。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过程单一,缺乏层次,老师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许多同学都难以接受。因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容量也不能要求一样;学生认识、理解能力不同,在课堂提问、内容理解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尝试着实行“分层”,而小

班化教学却能够凭借人数少的优势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如:对学困生采用“低起步,小步走,抓反馈”,对优秀的学生测采用“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并在教学内容安排、掌握知识要求和作业布置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尝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欢乐。而且对于学困生,我们给予特别的“偏爱”,采取开小灶或者提醒、赞扬、优先回答和面批等方法,使他们蕴藏着地能量经过教师科学而又富有艺术性的特点发挥出来。在我的班级中,我就把学生分成了以水果名称命名的六队,在我的心中,这六队代表了六种不同性格类型,学情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习任务的差别安排不同的队的学生来完成。

课后作业分层也是同样重要。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根本点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习惯不同、举动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是每个学生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量地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自主型作业。我引进了“作业超市”,由基础题和选做题两个部分组成,每个学生都要基础题,再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选做题学,这样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愉悦、民主的思维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我在我的语文课堂小班化教学中还十分重视合理积极的评价。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在小班化的教学中能够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利用小班化的优势,随时作出评价,进行面批等。现在,我们班的作业基本都是面批的。

小班化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很值得去尝试研究的艺术,希望我们可以在小班化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精,越走越有特色。

第五篇:探讨语文课堂书声教学论文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重点,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胆小害羞,无论教师怎么启发、鼓励,就是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眼神有力,有口无心;甚至有的学生像东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课文学完后都还是不能流利的朗读……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感觉出: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让课堂书声琅琅,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反复小结,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经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热爱读书。

一、直观形象的画面欣赏朗读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试验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强了直观性,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甚至语文园地的相关内容都配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进行看图训练的基础上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对画产生喜爱之情,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一年级有篇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朗读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让他们充分的去观察,自由的表达:两岸的树木长的那么茂密,田里的禾苗绿油油的,鱼儿在清清的河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有的还跳出了水面,多么高兴,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唧唧的唱着欢快的歌,小男孩撑着竹排多么快乐!学生看着这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江南的美好,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朗读,效果很好。有的读第一句“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时像一种跳跃的音符,把鱼儿与鸟儿的的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读第二句“两案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很陶醉的样子,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有的读第三句“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时则满是憧憬。

二、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圣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小语课文类型不一,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指导朗读《静夜思》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大致的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了诗人李白孤独、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之后,播放了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忧伤而悠长的曲调一响起,我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思绪仿佛进入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渐渐,个别孩子脸上有了一丝丝不宜察觉的忧愁,于是我在者安静而平静的氛围中轻轻的朗诵了起来,孩子们不由自主的接着我轻轻的随着音乐也读了起来。那停字断句,轻重急缓随着音乐自然的表现了出来。然后,我再次把古诗唱了起来,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的跟我唱了起来,连下课了也不知道。在如教学《四季》和《小熊住山洞》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季的美,在欣赏四季景色的时候,我陪上了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在惊讶之中充分的享受。还让学生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

又如教学充满音乐感月童真的〈小小的船〉时,我选择了儿歌《小小的船》,不仅让学生借助音乐记住了课文的内容,更充分的利用音乐把学生带如了广阔的天宇,给了学生无尽的想像空间。让学生读的像歌,美的像歌,快乐的想飞。如此种种恰当的音乐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下载论文: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教学的一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构建语文课堂新文化教学的一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教学新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构建教学新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应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基础,应以善于控制注意力为重要手段,应以抓好阅读教学为中心环节,应以表扬和激励为肯定和评......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课堂小组讨论[定稿]

    浅谈语文课堂小组讨论 课堂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活动。讲究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艺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课堂讲......

    构建开放式小班化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式小班化语文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为切实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以探索“学为中心”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遗憾的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沿......

    用智慧和心灵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论文

    摘要: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地圆满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

    中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实践体会(范文模版)

    中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实践体会 新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我们必须高举这面教育大旗,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出教育硕果。近年来又提倡高效课......

    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扎赉特旗新林镇中心学校:刘春艳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每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体会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体会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语文阅读已经提高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通过阅读,同学们可以增强社会与科学常识,丰富人生的阅历。可以这么说,生活离不开语......

    2012语文课堂竞赛听课体会(模版)

    普洱市2012年“以学生为中心,顺学而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 听课体会 锅底塘小学 刀卫莲 2012年11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普洱市组织的学校组织的2012年“以学生为中心,顺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