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治国心得总结两篇
依法治国心得总结两篇
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以及“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六个方面的重大任务,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做出了全面部署,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法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也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及个人的梦想息息相关,符合包括广大职工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利益和诉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提出了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把职工群众的智慧力量凝聚到支持、参与、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工运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巩固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落实,努力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推动法治的完善和落实,维护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加强源头参与,促进科学立法,推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努力使全体职工享有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促进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依法履行维权职责,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努力维护职工群众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积极推动职工群众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工会依法开展工作水平,坚持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把工会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是法治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广大职工群众既是法治的受益者,也应该成为法治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广大职工群众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学习各种法律知识,坚定法治信仰,树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学会运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只有营造一种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顺利运转,社会公平正义才不会缺席。营造这种氛围,人人皆有责。而一旦形成这样的社会氛围,人人皆受益。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中国的宏图已经徐徐展开。让我们凝聚一切智慧和力量,沿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明的方向,为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依法治国其实是老生常谈,但却家务事,依然是一本糊涂帐,究竟原因就是没有超越家务事的范畴,而不能成为社会公共事务。民主法治的实质就是来自会社会、全民的公约,任何自然人、法人都要遵守,没有例外,这样法治才不会成为傀儡,才不会有太上皇。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是这个法律怎么样,由谁来制定,是怎么制定,由谁来执法,又是怎么执法的;二是治的对象是谁,主要是谁在违法。我觉得网上有好多观点很有启发意义,比如进一步明确了法治的重点对象,也就是违法犯罪的主要人群,如领导、官
员、有钱有势人物、政府甚至党组织本身,法治的抽象对象就是特权,追求特权是违法的主要诱因;其次,法治不是专政的手段,相反,不管是专政还是政府执政、行政都必须遵循法治,包括党人领导也应在法治的约束之下进行。
有一个观点本来就是伪命题,那就是由谁来依法治国,因为法就是“主体和主语”,关键是立法问题,法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从地里自行长出来,所以说还有一个“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问题,那是法的催生婆,甚至是法的父亲母亲,但法一旦落地了,特别是法成长、成人了,法就是独立的主体存在,具有独立意志,父亲母亲就不能随意干涉和取代了。当然这个比喻有些不恰当,因为法一旦建立和启用,那么党的领悟和人民民主也必须在法治的范围下行动,否则就是违法的。
治国当治吏,法治的重点对象和使命就是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而其中最需要限制的权力就是特权的扩张、膨胀和蔓延。法治的实质就是还权于公民,也只有法治才能还权利于公民,才能明确和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
第二篇:党课心得——依法治国
尽管这次党课学习培训时间不长,但在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认真讲解下,我对全面依法治国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依法治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要求,是建设法制中国、廉洁中国的根本要求,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基本治国路线。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审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历程,反腐以治标开始,在过程中逐步制度化,通过一系列规范性的做法,最终达到治本的效果。反腐倡廉、为民务实清廉是依法治国的重大实践,从严治党,加大依法治国的力度,不断打磨“依法治国”的韧度。
改革发展离不开法治,治党治国必须依法。中央反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打虎拍蝇”,彰显“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反腐败没有禁区”的坚决态度。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党内、军中、国外均无藏身之地。党纪划定的“红线”不能越,国法设定的“雷区”不敢闯。遵纪守法,才能安邦定国。
依法治国是民心所向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历来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特权思想等污染政治生态现象深恶痛疾。一段时间以来的反腐肃贪进程,本身也是中央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用“法治”这把利刀彻底斩除滋生腐败的毒瘤,从严治党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党心散了,民心伤了,再大的成就,也不过是过眼烟云;再多的繁华,也不过是镜月水花。“打铁本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法治责任。因此,要带头成为法治精神的践行者、捍卫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增强纪律和法治观念,努力做好遵规守纪的先行者。
依法治国在路上,没有终点,从严治党永无休止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迈过前进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智慧和魄力的考验。我们坚信,经过打磨过后的依法治国方略,更有韧度,将为从严治党提供坚强保障,在具体执行上更有力度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坚强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自觉维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阐明了守法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深刻影响。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从制定出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我国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法律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信法、守法的深厚土壤。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治信仰,一个社会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法虽立而难行。只有把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意识置于法治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法治在人民心中生根,在社会运行中生效。
信仰不会自发产生。培育法治信仰,离不开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社区等方式,深化和创新法治宣传,扩大和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了解,才能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公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让法治进校园、进教材,将法治精神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普法教育的有效性,从知法懂法进而到信法用法,牢固树立起对法治的信仰。
法治建设有赖实践。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感知,很大程度来源于切身体验。完善和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让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全社会尊法守法必然渐成风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畅通群众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建立健全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纠纷、利益表达等机制,使群众合法权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就会极大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法治信仰落地生根找到坚固支点。
事实是最有力的说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信仰最好的支撑。法治不是抽象概念而在于具体实施,存在于每一次执法、司法实施的过程中。公正的裁判是加固法治信仰的基石,而不公正的裁判会污染法治精神的源头。如果通过正常程序不能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对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就难以形成信任,其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只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杜绝法外开恩,对每一起司法个案都公正审理,才能使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信仰。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培育法治信仰,离不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近些年来,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一些贪赃枉法、违法违纪插手干预司法个案等现象依然存在,侵蚀着法律的权威,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体现出对法治的忠诚和捍卫,不违法行使权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违法者受到惩处,才能引导群众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之风,坚定法治信仰。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中,只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持之以恒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第三篇:依法治国党课心得
篇一:党课心得体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反腐
党课心得体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反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主题,提出许多遏制贪腐的措施,开启了反腐工作进一步朝着法治化、制度化方向迈进的新篇章。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我们党对于反腐败的坚决态度和有力举措是一以贯之的,同时,我们党多年反腐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又清晰地呈现出从运动反腐向制度反腐的前进轨迹。依法治权、依法治官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思维下反腐治权的必然要求。法治反腐是制度反腐的新超越,更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和稳定性。法治反腐突显的手段和目标就是“治权”,法治反腐是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建设法治中国设计了一个宏大蓝图,蓝图的核心就是约束、制约、监督权力,并为遏制和预防腐败构建出路线图。从法律层面提到法制建设,设计出由上到下的一系列法律和相关司法体制改革以及法律教育的方方面面。腐败归根结底是公权力的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正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最大成果之一,也是以法治权将腐败真正斩草除根的治本之道。涉及权力产生、运行、监督和问责的系统化过程,需要让权力的产生、运行每个环节、各个层次都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并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系,使权力运作具有
可控性。以法治权,实现权力的良性运行,需把握和落实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依法产生权力。权力产生时充分体现权为民所赋,尊重民众的选举监督,在民众选举中实现权力的让渡,形成监督权力的主体。使公共权力的使用者真切地感受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真实地“向下”负责。同时,民众选举的过程就是选择群众信任的、有责任心的代表者的过程。这就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尊重健全民主制度,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形成党内选举与人民选举的互动,着力开发民主选举建设的空间。
二是依法保证运行。对公权力而言,行使职权的行为自始至终须有法律依据,法无规定即禁止。要加快制定权力标准和运行规范。针对当前权力边界不够明晰的问题,根据不同性质和层次的领导机关及职务类别的权力需求,对权力的内容、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程序,以及超越职务权限用权或违规用权应受的惩处等,从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从法律上做出明确解释。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为各种行政行为提供最基本的权力边界和程序规则,防止决策机关规避程序法滥用决策权,确保每项权力都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
三是依法保障监督。有权就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法律可以对权力加以限制,并且落实到国家制度设计和公权力配置上,建立对公权力和公权力行使者的制约监督机制,有效压缩腐败活动可以利用的“灰色空间”。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要通过公开约束规范公权力。完善公开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现公权力全过程的公开。要创造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的条件,拓宽民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的管道,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监督的便利,实现对公权力行使的全时空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失控。四是依法规范问责。以法律的形式建立规范对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有效机制。要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五是让权力在权力间形成制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要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约束制度,让权力在法律制度的
框架内运行,还要让权力在权力间形成制衡。因为权力是不具自律性的,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权力会自动钻进制度的“笼子”。历史上,管仲指出“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明代张居正感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这种制约机制应当是“自动化”的机制,是制度不执行不行的机制,是责任明确、有错必究的机制,是破解“谁监督监督者”死结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让每一项涉及人民、国家、党的利益的重大决策,都不可以由一项权力独自完整地作出。要寓制衡于各权力之中,使每一项重大权力都是在规定的程序下、在约束的机制下行使,都是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篇二:某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某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课学习
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学习工作的相关安排,现谈谈我对党课学习的心得和感受。
一、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体会
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我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我县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学习“三严三实”及“忠诚、干净、担当”的体会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三严三实”蕴含着严格的政治原则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是党
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今后我要把“三严三实”作为检验党性修养和言行举止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深入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精神,积极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我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为契机,强化讲规矩守纪律的意识,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党风廉政纪律、作风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严格规范权力运行,提高遵纪守法和规范建设能力和水平。
我认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与我们党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不同,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德才兼备是始终贯穿的价值主线。“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三句话”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三句话”既朴素又简洁、既好记又易懂、既有
现实性又有针对性,要求明确、掷地有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谢谢大家!篇三:最新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月*日至*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党课培训课程,这段时间的学习,不仅增加了我对党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使我的思想修养都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通过近一段时期党校培训,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今后,我将以满腔热情投向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求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去承担建设和发展祖国的历史重任。下面就谈一谈我参加这次党课学习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学习泉州党史。通过系统学习《中共泉州地方史》、《中共泉州党史人物》、《泉州革命建设改革史画集》等文献刊物,深入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泉州革命斗争和建设发展的艰难历程。1927年1月中共闽南部委在泉州府文庙明伦堂建立泉州特支,掀开了泉州党史的第一页。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爆发了永春东区、鳌峰农民运动和惠安暴动,建立了安南永德红色政权,进行了激烈的武装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泉籍华侨也奋起参加抗战,同时积极与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为解放战争奠定了政治、组织和武装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争,并与1949年8月全面解放了泉州。我深深的感受到革命斗争艰苦卓绝,胜利果实来之不易。
回顾泉州84年的党史,泉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人民、民族解放事业进行了坚强不屈的革命斗争,用鲜血和生
命创造了永垂青史的光辉业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通过党史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所信仰、所向往、所执著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更要积极宣传,身体力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四个全面”重要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二、对党的进一步认识。在老师们的讲课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理清了一些原来自己对党认识中的误区。他们的精彩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对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宗旨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理论的学习,对我国的国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党治国理政的总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能更好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与实现中国梦的统一,坚持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确保发展风险有序可 控,以全面从严治党来强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学习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争取解放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同时伴随着党的建设和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它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归宿。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权衡好这两者的关系,不能因为自己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好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时刻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说话,全心全意为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
从小到大,我们都对纪律这个词耳熟能详。在家父母教育我们要有家教,要遵守做人的纪律,上学后老师也教我们要守纪律。在任何地方都要有纪律,纪律是一个组织严明的代表,一个有纪律的人是一个有着高修养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利于人们的人。有规矩才成方圆,国家有法律,党内有党纪。那么什么是党的纪律呢?党的纪律是一个政党内拥有制定党内法规权力的机关按照党的政治纲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革命斗争和建
设的需要,根据党的章程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和决定的总和。党的纪律又具体分为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等等。简单地说,党的纪律就是党内的各种党规党纪,所有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
党课结业了,回想这一过程,每次学员们都很早来到教室,讲课时认真的听,仔细的记,积极地参加讨论,培训班的每一学员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都互相影响着。从大家的身上我感到了一种活力,一种动力。我深知国家的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所以我们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我周围,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让我更加迫切的想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成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将青春和热情献给党,献给国家。篇四:党课一些知识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核心考点(易以小题形式进行考查)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个体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五个坚持)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②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4.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这就是: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6.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8.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9.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①健全依法决策机制,②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③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④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10.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11.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13.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党章考试重点
1、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填空)
2、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填空、选择)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填空、选择、判断)
4、党在现阶段的三大历史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填空)
5、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填空)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填空)
7、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填空)
8、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填空、判断)
9、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填空)
10、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判断)
1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填空)
12、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填空、选择)
13、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填空)
14、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入党时间)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填空、选择、判断)
15、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劝党员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上报党组织批准。如果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把他除名,并上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填空、判断)
16、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上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填空、选择)
17、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选择)
18、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为五年,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选择)
19、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填空、选择、判断)
20、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为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上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填空、选择、判断)
2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填空)
22、党的基层组织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填空、选择)
23、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填空、选择)
2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填空)
26、1945年7月,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填空、选择、判断)27、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填空、选择、判断)28、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填空、选择、判断)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填空、选择、判断)
30、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填空)
31、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填空)
3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填空)
33、私营企业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员的成分不是影响党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判断)
3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填空、选择、判断)
37、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一个统一整体,前一个先锋队是后一个先锋队的必要前提,后一个先锋队是前一个先锋队的必然要求。(判断)
38、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与前苏联提出“全民党”有根本区别。“全民党”不讲入党条件,抹杀了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实质是把苏共变为普通群众组织,取消了党的领导。(判断)
39、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的历史选择,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填空、选择)
4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填空)
43、党的七大第一次会议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党章,从而标志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的完全确立。(填空、选择、判断)
44、全心全意位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填空)
4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时期党的宗旨的继承和发展。(填空)
47、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党制定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填空)
48、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填空)
49、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我们党的特性决定的。(填空、判断)
5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填空)
51、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填空)
5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填空、判断)
5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填空)
5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填空、判断)
55、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而奋斗。(填空)
5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填空、判断)
57、共产主义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填空)
58、民主集中制的定义: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 度建设上的创造性应用,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填空)
59、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是由列宁提出来的。(判断)
60、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和科学内涵: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填空)6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即“四个服从”。(填空)
62、党的纪律定义: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填空)
63、党的纪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自觉性、强制性、平等性。(填空)64、党的纪律基本内容有: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廉政纪律、经济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外事纪律、道德纪律等。(填空)
65、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填空、判断)
68、党的作风,是指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在生活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
为。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填空、选择)
69、党的优良作风重要性体现三个关系,即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填空、判断)
70、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判断)
73、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法律、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填空)
74、党员有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权利。党员权利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填空、选择)篇五: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学号:********* ;姓名:*** 2015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是我人生中特别的一年,这一年,我迎来了20岁的生日,这一年,我与党有了个亲密的约会,而这个党必将彻底的武装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的中午,当我知道我可以参加党课培训课程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留下的是激动的泪水,激起的是难以按耐兴奋。为什么我泛红的眼里含着泪水,那是因为这表明了我在学校的表现得到了党的肯定,我在学校的行为得到了党的认可。我仿佛看到了我们伟大而先进的党在向我招手,而我正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向党旗下走去!
在这段的宝贵学习期间,我认真的学习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端正了入党的态度,明确了入党的动机,真正的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优秀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体现了我国实际国情,是对我国国家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新发展。理解到了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根据十八大的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梦已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
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从成立时起,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我们党要始终坚持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里利为民所谋。我觉得其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其关乎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肃贪惩腐是从严治党决定性一招,攸关党的生死存亡,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这场与“腐败分子”的殊死较量中,我们不能退也退不起,不能输也输不起。坚决打击反腐,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就决定了党与腐败水火不容。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严惩腐败分子刘青山、张子善,到十八大以后空前的反腐,再到习总书记领导下的“老虎苍蝇一起打”,党始终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拼的是决心,是韧劲,是战略,是人心。在反腐这个过程中,我们去其“糟粕”,扬其“精华”。近日,总书记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所以,我坚信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的党一定能做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这个学期期间,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们还组织去了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性质的地方参观。我们组织的是去广州的黄埔军校纪念馆参观的。在那里,我与革命先辈们来了一场零距离的心灵问候。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他们不怕艰难,不畏流血,不惧牺牲,为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献出了一生,生命不止,革命不息。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
共产党革命先辈,如袁振英、陈 赓、许光达等,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岁月里任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伟大精神值得我学习,这种刻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的学习意义。我将会用次精神来武装我,让我不再会轻易的对困难说不,我要直面困难,挑战困难。
经过这次的学习,我不仅增加了对党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使我的思想修养都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自己在思想觉悟上有了很大提高。从现在开始,我将以满腔热情投身于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并且加强实践锻炼,积极投身于“创新争优”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得到党的肯定,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去承担建设和发展祖国的历史重任,用自己的青春和实力去装点“中国梦”的蓝图。
第四篇:依法治国的讲座心得
依法治国讲座有感
在湖南师大麓山论坛的讲座上,周教授详细阐述了自己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体会,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法治之源是法,法德立是头,它是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法律的制订应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但目前还存在人大会期短、数量过多、会后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因而不能很好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因此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法治统一、体系完备便显得尤为重要。隋代建立了很好的法治制度,但隋文帝统治后期和隋炀帝在位期间有法不依、滥用酷刑,以至“君臣怨嘬,天下大溃,为后世留下了深刻教训。1949年后,我国迎来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在艰难的摸索中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有强大实力和魄力稳定中国,建设中国,继而繁荣中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和稳定的局面更需政府的依法行政来做到,更需验证司法来加强监督以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是由特定社会中人们的法治理念、法治制度和法治行为所构成的现实状态,越来越多的国家正致力于寻求法治在现实中的最佳运用。然而,从原生意见上讲,法治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法治理念是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以法治理想为中心形成的全部观念的总和,是对法治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是法治的基本倾向或人们对法治的态度、信念。具体来讲,就是对法治现象、原则、模式、体系以及法律信仰、法律实践、法律文化及其价值取向的宏观性、整体性的反映。其“核心是法制的实质价值观念和法律权威观念,”法治理念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法治理念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法治与人治中坚决地选择法治;二是在多样的实体价值中对主体价值的认同和选择;三是在具体操作上对法治模式的设计,涵盖所有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穿始终。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全社会范围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当前,要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依法治国,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法治保障,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就是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依法治国不仅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正等政治、社会问题。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人们在政治、法律、机会、权利和分配上的平等地位,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努力增强法治思维,切实做到以法治方式办事,应是政法系统重要的努力方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心中的最高位置,认真解决好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每一次报警求助,审慎审理好每一起案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杜绝屈打成招,强力预防冤假错案,真正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人民群众的审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逐步重建司法系统的公信力,在人民群众心中逐步树起法治的标杆,从而为法治社会建设培育起深厚的土壤。
第五篇:依法治国心得(律师版本)
律师是法制社会的鼎力之柱
——读《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有感
在法治社会中,律师是法律职业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检验法治社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律师是维系民权平衡公权的砝码;是维持市场经济大船不偏诚信航道的舵手;更是嫁接公民和法制政府的桥梁。一言以蔽之,律师是构建法制社会的鼎力之柱。
201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20日在全国律师工作会议上指出:“律师制度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进一步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律师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从中可窥见,虽然律师对于法制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律师真正能够体现价值的前提是有一个以公平正义为灵魂,党的领导为核心,并且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法制社会。而法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至于成为当代之中国暨改革开放经济成果后又一闪耀世界的制度成果,则需要大幅度提升律师的法制地位,以致其可在更高层次发挥应有的作用。律师之于法制,是一个前者有赖于后者而生,后者依靠前者而壮大的同生共息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确保国家法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对于法制建设至今的中国而言,无疑是站在历史长河之畔的峰峦之上,以前所未有的高远视角,审视过去几十年的法制建设成果,同时为未来的法制建设指明方向。这对于当下的律师行业而言,历史的机遇近在咫尺,相较于以往,律师地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相应的,则是律师队伍肩头更重的法制重担!在未来的法制社会中,律师不仅仅作为法制建设的见证人、检验人、谏言人,更应当成为中流砥柱,扛起律师在法制社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对此,律师自身要完善执业能力、提高道德水平、加强社会责任感,以适应新时代法制社会的具体要求。
完善执业能力,是律师的立身之本。每一个律师都是实干家,以切实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把控未来潜在的风险作为职业目标。所以,相较于其他行业,律师工作不存在天马行空的肆意想象,亦无走马观花的浪漫情怀,而是刻板到书写的每一个字,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确保所维护的权利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分毫不差。当然,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与固步自封划等号,创新力仍然是律师工作的生命力。为当事人设计新颖的风控方案,在传统律师服务领域拓展新的市场需求,都是律师执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创新力是工作热情的生命力,是保持前行不被淘汰的机动力,这在任何行业都放之四海而皆准,律师行业依旧不例外。
提高道德水平,是律师的职业灵魂。律师应建立忠于国家法律和客观事实的职业信仰和执业操守,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任何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当事人的授权,“受人之托,尽人之事”,当事人的信赖才是律师工作的基础。守护好每一位当事人的信任,才是最坚实的职业保障。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初见成效,但是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均衡,也同样造成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滞后,法律服务无法平等接受,这需要律师的付出。所以,律师在执业中要关注弱者,不能仅凭利益所驱,需要做到“谨而信,泛爱众”。在常规的法律工作之外,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把服务好当事人、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光荣使命。
加强社会责任感,是律师的终极目标。前之所述的执业技能、道德水平是一个合格律师的必备素质。但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合格”的标准已远远落后于滚滚向前的法制建设车轮。律师不能只做法制建设的追随者,甚至是法制建设红利的享乐者,而应当扛起法制建设的重担,推动其加速前行!劳动合同法、物权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近年来,多部法律法规的立法、修订,都凝结着律师界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权利法律的立法问题上,律师的实践经验将使立法更接地气,司法才能落到实处;而在调整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的公权力法律的立法问题上,律师的声音将是普通公民最好、最有利、最专业的转述。在立法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反映公民意志,就靠律师在这之间架设起无沟通障碍的桥梁。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的摘编讲话中,习近平同志一语道出了法制的核心: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是习近平同志为未来法制建设树立起的制度标杆,我们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但是距离真正的法制核心尚有一段距离,如何打破这一距离的鸿沟,必将是当代律师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