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S与安全关系
5S与安全关系
我们常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引用到5S与安全关系上,我则要说“5S就是安全之母”。
现在许许多多工厂,出于安全考虑,都会成立安全委员会,颁布安全条例,因为安全对工厂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天到晚叮嘱的话,大家都可能会忽略安全这个题。比如说:有些作业场所要穿安全鞋(拿我们公司来说,在机加工部门和CP的冲压车间的车、铣、钻、磨,还有模具调试和装配),因为他们每天工作当中都是要和模具、模板、模块接触,如果不小心即使是一块很小的铁块掉下来,也可能会对脚产生危险,而且每个生产部门在搬运产品过程中都要确保走道顺畅,地面平整。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查身边的每一个细小的细节,不难发现5S活动不仅是稳定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防止事故,火灾的基础。
那5S与安全到底有什么重要关系呢?现在很多工厂都在推行6S,其就是在5S的基础上加上安全,那从中是否可以看出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及安全对企业的重要性?要做好安全工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重点来做。
一、作业服装
1:是否经常保持清洁,是否太脏 2:纽扣是否脱落或有破损
3:作业鞋的后跟是否断裂,鞋带是否松脱(拖鞋不行)4:是否在指定作业中戴用安全帽 5:身上是否带有锐利或尖锐物品
二、保护用品(眼镜、口罩、耳塞)1:是否确实戴用眼镜,耳塞
2:是否正确戴用口罩,而不是戴成下鄂口罩 3:是否确实更换过滤用品 4:是否随时备有备用品
5:是否指定保管地点,并正确保管
三、通道
1:通道上是否放置了物品 2:是否有凹凸不平不安全的地方
3:是否洒浇了油或水
4:是否有电线或管道横穿道的不安全现象 5:进出口的宽窄或高度等有无问题
四、作场所的地面 1:是否有不用物品 2:电线或管道等是否安全
3:扫除用具,备品等是否保管在指定场所
4:在电源柜,消火栓,防火设备,安全门等地方是否放有物品 5:整理,整顿有无问题
五、机溶、剧烈物品
1:保管地点是否标明了保管物品的内容及责任者,是否按类别整理保管 2:容器是否有盖以防上蒸发,是否有溢流,泄露等现象 3:油废棉纱头是否保存在带盖的不燃容器内
4:保管仓库是否定期点检,是否备有消火栓,是否标有“严禁烟火” 5:使用场所的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是否运转正常。
六、油类
1:油废棉沙头是否存放在带盖的不燃容器内
2:如果洒落在地上,是否立即擦掉
3:周围是否有烟火
4:不能在周围进行带火作业
如何做好这些安全作业的重点呢?在整理,整顿上我想我们一定要破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思想观念,在清扫,清洁上一定“不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素养方面一定要通过培训,教育来达到改造人性的目的。我们利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5S就能找出影响安全因素的元凶,同时降低意外事故发生,从而实现“零事故”的终极目标最有利工具。
5S与安全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好了5S,安全才有保障!
第二篇:5S与质量
质量
一、满足客户要求
二、有用的和可信赖的浅谈5S与质量
5S是5S,质量是质量,很多时候,我们将两者清晰的区分开,认为两者之见关系不大。
5S法可以说是生产与质量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环。
5S不仅仅是指在现场分分区,清理清理物品,扫扫灰尘,擦擦窗户,或者写成一纸文字,规定成制度文件读读、贴贴、查查、奖奖、罚罚而已。
5S法应该是卓越的现场管理,是作好产品品质的基础。
下面,我分别就5个S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
整理(SEIRI)。从我们接受的最原始的定义上来理解,是指将必需的物品和非必需的物品区分开。必需物品在指定位置挂牌明示,实行目标管理,不要的东西坚决处理掉,在岗位上腾出空间。而其与质量更为深层的问题是,清理掉现场不需要的东西,如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仪器、工模夹具、管理文件、表册单据等,不但有了空间,而且自然而然的减少了出错的机会,自然就预防了因为取错文件、填错表格、看错图纸、拿错产品、用错夹具、测错数据等的机会,如此一来,自然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与质量。
整顿(SEITON)。除必需的物品放在能够立即取到的位置外,一切乱堆乱放、暂时不需放置而又无特别说明的东西,均应受到现场管理者的责任追究。从更深一层来理解,它其实也就是研究怎样才能立即取得物品,如何立即放回原位。说白了,就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学。任意取放物品,不会让我们的速度加快,反而使我们寻找的时间加倍。我们认真“整顿”,思考和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理解并运用这套系统,从而达到不浪费时间找东西的目的。如此,在同样的时间内,同等条件下,生产效率提高了,那不就是工作质量提高了?
一整理,一整顿,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质量也提高了,我们又有何理由而不为呢?
清扫(SEISO)。这是个简单的工作,我们每天都做。但我们千万不可片面的理解为清扫就是扫扫地板,擦擦桌子,抹抹设备上的灰尘,清理清理工作现场的垃圾碎物而已。通过清扫,我们秉持的理念是,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如果扫地板,倒垃圾是个简单的工作的话,而将所有场所、所有位置、所有角落、所有设备仪器等上面的灰尘清扫干净,达到一尘不染的程度,则就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了。在制造业,据说80%的产品报废,归根溯源,都是与灰尘有关。比如无尘间被人员进出带来的灰尘弄得级数超高了做不出产品了,产品表面被碎渣和颗粒刮伤了,这是比较明确能看得见和知道的灰尘、颗粒残渣对产品的影响;还有如丝印字符时,网上的杂质没有清理干净导致字符残缺了,比如药水中灰尘杂质飘进去的多了影响产品质量了,甚至空调的高效过滤器没有被及时清理导致空调吹出的风中灰尘多等等,这些不容易看到的灰尘颗粒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样巨大。
“整理”了,“整顿”了,“清扫”了,之后,我们的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但过一段时间呢,有些好的东西可能给忘了,或者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事情多,忙不过来,不做了。那我们前面的努力岂不是就前功尽弃,白做了?!所以,我们需要将好的东西规范固化下来,形成制度,从而来维持我们的场地车间随时“清洁”。这就是第四个S(SEIKEISU)了。因此,我们要不断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随时检讨和确认自己的工作区域内有无不良现象,如有,则要立即纠正过来。在每天的上班前几分钟,或下班前几分钟(时情况而定),实行全员参与的清洁作业活动,使得整个环境随时都能维持良好的状态。如此,我们才能巩固我们的产品质量和良品率维持,并在维持的基础上,持续不断提升。
“人造环境,环境造人”。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学习,培养出具有良好的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习惯的员工,从而使得我们每一个人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公司人。如此一来,整个公司的环境面貌也会随之改变。即使偶尔其中有人出现个别的坏习惯,相信也会在大家的影响下,转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素养”——第五个S(SHITSUKE)——提升“人的品质”。
从提高产品质量,到提高工作质量,到提升现场管理的可执行质量,从而达到到提升“人的品质”,这就是我所理解的5S及其与质量的关系。
浅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7S现场
管理的关系
我公司2008年开始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在2009年初开始在生产系统推行现场管理,并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现场管理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给员工创建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在2010年初公司决定在6S 的基础上增加节约、降低成本,进行7S 管理。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7S的关系:
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7S 1)质量管理体系
此管理体系适合于制造、服务等各个行业,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质量管理各项活动的管理活动,以八项原则为理论基础,采取过程控制方法。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使企业的效益进一步提高。
2)环境管理体系
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质性的提高组织预见、识别和管理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帮助组织避免、减少或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有害环境影响,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消除技术壁垒,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增强客户的信任,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满足社会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的需要。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强调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人人有关、人人有责”,所以公司的职业建康安全管理及涉及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又需要每个员工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通过对员工产生的各种可能的危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人身伤害和事故的发生。
4)7S的现场管理
是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标准化的定置定位管理,使现场的人流、物流、信息顺畅流通,着重现场、现物和现实,创造一个高效率、整洁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唤醒员工的真善美德追求,激发员工高昂的士气和责任感,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7S具体内容是指: Ø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与物,再对不需要的事与物加以处理,目的是腾出空间,现场畅通,提高效率。
Ø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定位、对物品放置场所、放置方法、放置标记清楚、明了。对物品采取定点、定容、定量管理,目的是减少寻找时间,创造一目了然的现场,标识清楚,保障安全。
Ø 清扫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清扫能提高设备性能,减少设备故障,减少工业伤害事故,提升作业质量。
Ø 清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管理工作后认真维护已取得的成果,使其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并将整理、整顿、清扫、安全进行到底,使之制度化、标准化。
Ø 素养是指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增强团队意识,促使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并按规则执行。管理始于素养,也终于素养,它的核心是提高参与者的素质。
Ø 安全是通过制度和具体措施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消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发生。Ø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以发挥他们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二、管理体系与7S的关系 1)质量管理体与7S的关系:
7S管理与ISO9000质量管理是区别,两者的着重点不同,7S管理强调对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防止误用上下功夫(大量使用目视管理),能使自己与他人快速找出所需的东西;ISO9000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制定统一的标准文件,使员工按照规范的标准、流程进行工作。
ISO9000质量管理与7S管理活动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都用到整理、整顿、并强调人在贯标过程中的作用。7S现场管理更注重细节上的管理,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补充。
2)环境管理体系与7S的关系
7S从改变现场面貌入手,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观念,节约成本,切实维护和创造整洁、优美、道路畅通、生产有序的文明生产工作环境,创建花园式的工厂,而这一切又与我们推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宗旨相一致,因此将“7S”管理作为实施ISO14001的辅助方法,导入实施ISO14001的企业中,可以对ISO14001的实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7S的关系
7S中的一个S即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员工工作过程中对可能造成危害的活动进行控制,避免人身伤害和事故的发生。7S是在5S的基础上引申而来得,5S发源地——日本在5S创立之初就提出“安全始于整理整顿,而终于整理整顿”的宣传口号,因此安全问题与我们实施7S是密切相关的,7S中的安全与我们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两者追求的目标、实施的内容是一致的。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同时导入7S活动,对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实施管理体系及7S后产生的效果
从公司实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7S管理在生产系统产生的效果可以看出7S管理与体系管理是相辅相承的,正是由于7S管理在企业中体现出的全员性、能动性、基础性、显著性、鼓舞性、管理思想的渗透性强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思想是一致的,执行得好坏,可直接影响其它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因此,7S是体系管理活动的最基础的平台和最有效推行的保障。
总之,公司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7S起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做好了,可以加快7S推广的步伐,同时7S做好了可以加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体系的改进。
1.目的
确保公司“5S”运动持续有效的开展。运用零缺陷理论的指导,通过对日常生产和协调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预防和纠正。2.
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所有的工作现场,公共场所。3.
定义 3.1零缺陷理论。
是一套先进的现化品质管理经典哲学,核心思想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3.2三不放过原则。
对不合格的一种处理思想。具体是指查不出原因不放过,不进行处罚不放过,不宜传教育不放过。3.3“5S”运动。
是一套现代化企业现场管理的方法,旨在通过对现场的不断改善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3.4“5S”推行委员会。
是公司为了有效的组织和推动“5S”运动成立的“5S”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4.
职责
4.1“5S”推行委员会负责。
4.1.1“5S”运动开展及实施的指导。
4.1.2“5S”运动的监督检查、评价、奖惩及跟踪。4.2各部门
4.2.1本部门“5S”运动的策划。4.2.2本部门“5S”运动的推行。5.内容 5.1总则
“5S”运动是公司现场管理的总称,有效开展“5S”运动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是公司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5.2“5S”运动的推行总标准。5.2.1物品、环境保持整齐、清洁。
5.2.2除了垃圾箱外,现场不允许无用(指垃圾,报废,与工作无关等)物品存在。5.2.3现场物品进行标识。
5.2.4待处理物品必须标识隔离,处理时限为25小时。
5.2.5下班或交班,必须清理现场。详细标准参考各部门管理规定。5.3推行方法
推行方法分为检查小组定期全公司范围检查,部门自行检查和部门间互相监督。5.4检查小组检查
“5S”推行委员会分为四个检查小组,分组情况如下,每周进行巡回检查。5.5检查记录 5.5.1总要求
检查记录,报告,公告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对提出的所有不合格不要求数量,要求进行“闭环”纠正,严格执行。由协调干事负责跟踪。总经理进行监督。5.5.2奖罚
对不履行职责的部门,个人以“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对推行效果好的部门,个人进行表扬、奖励。6.相关文件
6.1《“5S”检查委员职责及奖惩办法》.7.相关记录
7.1《“5S”检查不合格项整改通知单》。7.2《“5S”检查记录表》。
建议楼主先下功夫了解一下什么事5S 5S 就是整理(seiri)、整顿(sie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纪律(shitsuke)等 5 项日文发音之罗马拼音前缀。
整理(seiri):把“要”与“不要”的物品,区分清楚。
整顿(sieton):把要的物品以定位和定量的方式摆放并标示。
清扫(seiso):使工作场所或设备干净无尘埃。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彻底执行后的良好情况维持。
纪律(shitsuke):遵守单位的规定并养成习惯,确实遵行。
5S 执行时需有顺序性,否则事倍功半。推动方法
如何实施「整理」
整理的意义:提高工作效率的开始。所谓整理即是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在单位分开),并将不要物与不常用物去除; 也就是工作职场内除了需要之物外,其余一律不可放置。所谓要的东西,既指经常使用的东西,使用频率一个月一次的东西,只能说是偶尔使用的东西。
因为如果有整理,既可节省空间,降低仓储、管理、盘点、搬运等费用,防止变质等等好处。反之则造成:
空间的浪费。
书架或档案柜的使用不当。
零件、材料、药品无法先进先出而不能使用的浪费。
放置场所变窄,将物品到处移动的浪费。
对不要的东西还要保存管理的浪费。
对库存管理、盘点等很麻烦。
整理的推进方法
使用的东西与不要的东西要有明确的判断基准。
不知是否要使用的东西暂时放入仓库。
不用的东西要反应提出处理。
依上述的基准全体动员,全员同时统一进行。
推进委员要诊断抽查。
缺点要使大家认同并择期改善之。
整理的自我点检例子
不能使用的东西不要!
不良品与良品是否排列在一起?
不用的东西就迁出报缴。
处理不用的设备。
除必要的东西都不要放置。
因为有了它而造成不便的东西不要。
过多的材料、药品也不要。
如何实施整顿
整顿的意义:消除寻找的浪费
所谓整顿即是把要的物品以定位和定量的方式摆放。特别注意规划如何摆放,能方便正常运作又美观、清楚、有条理、有顺序(如设广告牌),使目视即可检查和管理,就是要用的东西,不论何人,都能随时取得。
无论是新人或其它工作场所的人到我们单位来,都能很快让他知道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放置储存场所要妥善规划安排;进一步要求用毕归还原位,若有放错也可很容易被察觉更正。
因为没有整顿而产生的浪费:
找东西的时间浪费。
工程或作业因此而停顿的浪费。以为没有了而多买的浪费。
延误交期的浪费。
整顿的推进方法
彻底的实施整理:
必须整顿不要的物品。
作业场所只允许放置最低数量之必要物品。
适切区分,物品属个人所有或团体共有。
规定放置场所:
检讨作业场所配置,衡量怎样安排较有利。
经常使用的东西要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
规定放置的方法:
各工作场所可依所需,自己创造摆设方式。
依功能、机能别来区分放置。
做好各种标示:
放置场所之标示。
被放置物品的标示。
帐票单据等等,也要有明白之标示。
整顿的自我点检例子:
不论是谁,都能知道东西放在那里。
制作各种工具管理板;考虑放入、取出的方便性,并注意安全等等。
使用后,容易归回原位。
可以轻易整顿得整齐。
必要的地方要划线标示来区隔。
如何实施清扫
清扫的意义:建立质量的基础
所谓清扫,就是要让工作场所处于无垃圾、无污尘之状态;经整理、整顿之后,要做到马上可以取出的东西是可以立即使用之状态;清扫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这种状态。
去除作业场所中一切的垃圾及污垢。
从地面、墙壁、天花到日光灯内外都要清扫干净;当然,机具设备、储架、数据柜更不能例外。
今日是讲求高质量、高附加价值的时代,任何在作业过程的污染、污垢都会影响我们质量,若不清扫彻底一切努力都将枉然。
清扫不应只是打扫,应视为作业进行中重要的一环。
机具设备要每天擦得光亮,机具设施的污垢不能用涂装来掩饰。只要有一点异常便能马上发觉,这是一种清扫点检。清扫的推进方法:
首先去除污垢:
拿起打扫工具彻底的清扫!
由主管带领,分配责任区域共同清扫。
改善清扫后所发现的不良处:
地面不平处会使搬运行走困难。安全上也有问题。
各种设备、用具是否有不良处?
查明脏污的来源:从根本断绝。
清扫的查察例子:
首先从清扫的工具的 5S 开始!
清扫区域有无负责担当人。
有无有关清扫的点检表?
如何实施清洁
清洁的意义:5S 效果维持与落实。所谓的清洁,即是彻底的实施整理、整顿、清扫。
实施整理、整顿、清扫之后就会有清洁的状态。因此,清洁可以说是彻底的实施整理、整顿、清扫后应该维持的状态。
一旦 5S 实行下去,就不可半途而废,并且不可再增加一点污点,因为每增加一点污点,就会在医院里一点一滴地累积成一种恶习。
5S 彻底实施的话,清洁就跟着来!
清洁的推进方法:要如何才能让 5S 彻底实行呢?
维持 5S 意识:
在医院里,让全体同无论何时都保有“全院正在进行 5S”的感觉。
活用 5S 的消息,高阶巡回、5S 海报、5S 徽章、5S 标语等等,以保持新鲜感。
订定计划,找出改善的起点:
要有施行计划、评比则与奖励办法。
举办院内或院外 5S 参观学习会;5S 创意交流会等等。
使 5S 有助于提升自己部门水平的动机:
使大家了解 5S 活动对提升自己部门确实有帮助;且使大家清楚看到自己工作场所进步的程度。
进行改善活动前的定点摄影,以比较实行的成果。
如何实施纪律
纪律的意义:能遵守规定,适时完成工作。所谓的纪律,即养成遵守规定,并养成习惯,确实遵行。
让大家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即是有纪律。5S 的施行便是从最基本的地方着手,是要将基本的工作落实,而以 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为方法来进行纪律的落实及养成。
大家都遵守规定实施的好处: 没有理由会做出没有质的作业。
一定会降低成本。
预程不会延误。
纪律的推进方法:
首先大家一起决定该遵守的事情。
职场的工作规则由大家一起研究决定。
集会、开会的时候也是倡导促进的时候。
规定守则或注意事项要使大家随时看得见。将规定事项作成简单的广告牌或管理手册。
准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
穿着规定的制服、配带名牌。
使用规定的器械设备;注意是否穿戴安全护具。
休憩必须在规定的场所或规定的时间。
5S 标语
人人动动脑、事事没烦恼。
设备职场勤工作、工作舒服没烦恼。
顾客的赞美、就是医院最大财源。
清扫是提高质量的基础。
流程有创新、质量会更精。
物品归类好、需要不用找。
环境管理作得好、产品水平一定高。
简化工作人人想、改善对策及时找。
携手做清扫、快乐大家享。
你用心、我用心,5S 让大家更顺心。
预知危险做的好,灾害事故一定少。
保养做得好、设备没烦恼,教育作得好、危险没死角。
5S 运动推行的成功关键在于能持之以恒,5S 强调的重点在于全员参加与日常工作场所持续不断改善,它是营造质量环境最有效的工具之一,5S 精神一旦习惯养成,即能缔造出一个和谐及卓越的工作环境。
整理
含义: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不要放置必需以外的物品。对每件物品都要看看是必要的吗?非这样放置不可吗?要区分对待马上要用的、暂时不用的、长期不用的;
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适量;将必需品的数量要降低到最低程度;
在哪儿都可有可无的物品,不管是谁买的,有多昂贵,也应坚决处理掉,决不手软!非必需品:在这个地方不需要的东西在别的地方或许有用,并不是“完全无用”的意思,应寻找它合适的位置。
当场地不够时,不要先考虑增加场所,要整理现有的场地,你会发现竟然还很宽绰!
整顿
含义:将必需物品放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的状态。整顿其实也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学。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任意决定物品的存放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它会让你的寻找时间加倍;你必须思考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并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系统,遵照执行。
将寻找的时间减少为零
有异常(如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其他人员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既其它人员也能迅速找到物品并能放回原处)不同的人去做,结果是一样的(已经标准化)。清扫
含义: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公司所有人员(含董事长)都应一起来执行这个工作;
最好能分配每个人应负责清洁的区域。分配区域时必须绝对清楚地划清界限,不能留下没有人负责的区域(即死角)。对自己的责任区域都不肯去认真完成的员工,不要让他担当更重要的工作。到处都干净整洁,客户感动,员工心情舒畅;
在整洁明亮的环境里,任何异常--包括一颗螺丝掉在地上都可马上发现。设备异常在保养中就能发现和得到解决,不会在使用中“罢工”。清洁
含义: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要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必须充分利用创意改善和全面标准化,从而获得坚持和制度化的条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
实施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又回到原来的混乱状态; 领导的言传身教、制度监督非常重要;
一时养成的坏习惯,要花十倍的时间去改正。
修养
含义:对于规定了的事情,大家都按要求去执行。公司应向每一位员工灌输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意识;此外强调创造一个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绝大多数员工对以上要求会付诸实践的话,个别员工和新人就会抛弃坏的习惯,转而向好的方面发展。此过程有助于人们养成制定和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基本过程: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 理解规章制度 努力遵守规章制度 成为他人的傍样
具备了成功的修养
学好三年,学坏一日。违反规章制度是非常容易的,稍一放松就可能违反;领导者的热情帮助与被领导者的努力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人性化管理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有更高的合作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互相信任,管理公开化、透明化;
勇于自我检讨反省,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
《世界级工厂的文化:从5S起步》《5S的实施步骤》对企业5S管理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将5S管理提高到企业文化的层面,文中还对如何实施5S管理提出了其思路
5S管理思路非常简单、朴素,是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5S管理提倡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5S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最基础的管理
文章《世界级工厂的文化:从5S起步》、《5S的实施步骤》主要针对的是有形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的5S管理,5S管理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成本控制及安全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并提出了推行5S管理的实施意见。这里想结合电厂实际,浅谈一些5S管理在发电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并对推行5S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1、5S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5S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五个要素,五个要素之间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这些要
素与安全生产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1.1 整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5S管理中整理的含义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任何非必需品。这是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
在生产现场,如果将一些非必需品放置在现场,不仅占用了生产或作业现场的空间和通道,而且妨碍了现场的生产或作业,特别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非必需品还影响到应急事件的处理,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检修现场,如果将一些非必带到检修现场,将占用检修空间,并可能造成材料的误用,给设备安全
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在生产及检修场地必须坚决清理不必要物品,在办公室也是如此(后面将统称为工作场所)。将工作场所的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的与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以外,其他的都清除或放置在其他地方,这是5S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1.2 整顿是安全生产的要求
5S管理中整顿的含义是将必需品放于任何人都能取到的位置,使寻找时间为零。
经过整理后的工作场所,还必须把留下来的必需品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定点、定位放置,按照使用频率、就近位置、易于寻找,合理放置必要物品,必要时加以统一标识,使工作场所整整齐齐、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减少或消除“找寻物品时间的浪费”,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
整顿时,首先要考虑通道的畅通及合理;尽可能将物品集中放置,减少物品的放置区域;采用各种隔离方式隔离放置区域,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将物品隐蔽式放置;大量使用“目视管理”,标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任何人都能简单查找,必要时还应将使用说明放在适当位置。
这也是安全生产的要求,安全及消防设施的放置不仅要醒目,而且要易取,以在应急处理中能容易
取得。
1.3 清扫是安全生产的保证
5S管理中清扫的含义是使工作现场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
清扫是为现场和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保持设备完好的前提。恶劣的环境将对设备或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如电缆沟内积水积泥,长期发展可能导致短路。
同样,清扫也是提高从业人员满意度的要求。环境好了,从而人员心态就好,工作时头脑也清醒,安全就更有保证。
1.4 清洁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保证
5S管理中清洁的含义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清洁是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个靠规章制度管理的现代企业。清洁是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必要手段。制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1.5 素养是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武器
5S管理中素养的含义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具有高效率和安全意识的习惯。
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习惯和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它具有顽固性、潜在性的特点,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当事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只要操作人员的不良的习惯动作不纠正,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发生事故,习
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5S管理的五个方面内容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发展的。5S管理中的素养是5S管理中的最高形式,5S管理达到素养这个阶段,良好的习惯也就产生了,安全意识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习惯性违章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可以说素养是消除习惯性违章的武器。
2、推行5S管理的建议 2.1 从管理岗位做起
管理要从管理者和管理部门本身做起,5S管理也要从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做起。上面做到了,可以为
下面做表率和榜样。
5S管理从建议办公室做起,并依此延伸到班组、工具间、现场。
2.2 发挥班组作用,做好规划布置
开展5S管理,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班组的积极性。生产现场因工艺设施和流程不一,班组员工是最熟
悉现场的,现场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场地。
要相信班组员工的智慧,建议由班组制订其管辖范围的5S管理方案,分部审核,部门批准,报厂部
备案,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
2.3 做好5S评估
为了推行5S管理,激励是必要的。建议拿出20%~30%的安全奖作为5S管理的奖励,并奖励提出有效5S管理方案的员工。建议的评估方案如下:
评估频次:一月一次; 评估频次:一月一次;
成立厂评估委员会:由厂领导、部门领导组成;评估组在每次评估时由各部门各派一人组成; 评估单元:管理部门以部门为单位,各部门对科室的考核由其自己掌握;生产单位以分部为单位。
生产部门对分部(或值)的考评由其自己掌握;
评估方式:采取“自评 考评组”考评的方式,即先由各评估单元自评,然后由厂考评组评估。
2.4 将5S管理与反“三违”活动结合起来 前面已经谈到,5S管理是习惯性违章的克星,习惯性违章是“三违”的内容。因此,建议将5S管理与
反“三违”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避免重复的活动。
2.5 将5S管理纳入三标一体化体系
5S管理中清洁的内容就是要把整理、整顿、清理的成果巩固,实现标准化。其实我们的标准化文件中已有一部分5S管理的标准,如定置管理,但过去大都是为了应付,缺乏整理、整顿、清扫环节的工作,没做仔细的研究和分析。
2.6 将5S管理作为对标管理的一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厂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管理水平,走向国内、国际发电行业领先企业行列,我厂将开展对标管理。《世界级工厂的文化:从5S起步》的标题已经明确指出,要成为世界级工厂,从5S起步。我厂在开展对标管理工作中,可将5S管理作为一个起步。
3、结束语
世界级工厂的文化:从5S起步;走向国际领先发电企业行列,也要从5S开始。
我们每个部门、每个分部或科室、每个班组、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并持之以恒,5S
管理的实施就能达到目标。
第三篇:浅谈安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浅谈安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安全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和前提,是人们健康生活、工作和生产劳动的基本保障。有效控制生产活动中的生产安全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只有与安全携手同行,让安全为企业保驾护航,才能谋求长远的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久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安全事故有时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石油套管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制造业,如果在决策前不做好安全规划,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将会引起连锁反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惨重的。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细胞,企业对国家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因为决策前不考虑企业安全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是一味盯着眼前的产量和利润,其安全隐患一旦爆发,将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后果:不但经济效益下滑,而且还失去了社会效益,没有社会的认可,企业就不可能生存,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已经载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企业发挥和提高效益的前提,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证。“安全第一”是发挥和发展现有生产力的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安全的保驾护航。要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健全企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国家法规和行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具体实际,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细致、认真的预测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使企业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必须明确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发生事故一般有人、机器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的因素,而大部分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章第五十条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所以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强化安全思想,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围。此外,应该强化车间班组的管理,大量生产事故表明,绝大部分事故发生在班组,直接的原因都是在班组生产过程中违章作业或各种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而造成的。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班组的安全工作搞不好,企业的安全就失去了基础,安全防范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最后,要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真正体现“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层次清楚,责任明确,具体可行,奖惩分明。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的发展又为企业自身价值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企业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肩负着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重任。企业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不但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更有利于强化企业竞争力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愿安全扬起企业前行的风帆,为石油事业的发展进步保驾护航!
首航科学技术开发公司 李红光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
第四篇: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试论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来源:考试大【牵手考试大,成功你我他】2008年5月17日
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高危行业尤为突出,许多企业也都在查找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对许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我以为,如果我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质量与安全谁第一
从大量的安全事故本身原因来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
如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这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有些员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置不当,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置不当与违规操作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工作质量问题。
质量安全谁第一?实际上,质量和安全不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也不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的概念,不存在“谁第一”的问题。
即使在自己的哲学范畴内,“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也是相对的。质量是与数量,具体地说是与产值、产量、进度等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说,质量和数量这对矛盾中,质量占着第一的地位。安全和生产是一对矛盾,也就是说,与生产相比较,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的地位。但质量与安全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喻彩虹桥事故,不就是典型的产品(材料)质量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吗?又比喻某施工单位在胶济线因不按设计施工,挡墙施工质量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还比喻某施工单位在既有线改造施工中,因架设的接触网导线未达到标准高度,致使导致导线挂车影响行车问题,不正是因为作业人员工作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行车安全事故?凡此种种,均是因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一再发生。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是安全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最重要的要求。这个问题不解决,安全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操作者心情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的规范性,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正因如此,ISO9000标准才将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作为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在ISO9004∶2000标准中,明确规定管理者应当“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包括考虑“安全规则和指南”、“人类工效”、“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和污染”等。其目的为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为保证质量、安全本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在一些项目管理中,存在为了赶进度,为了节约成本,而违规生产和违章操作的现象,在赶进度的时候,忽视对材料、设备的检验、忽视生产工艺,交叉施工不注重接口、节点施工的协调和把关,相互抢点,野蛮施工,以保开通为目的,严重忽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抱着“以后整改”的心态,这也是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多数专家认为,安全问题均与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直接或间接关系,这个结论为我们解决安全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质量和安全心心相通
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关系,还表现在具有如下许多共同点上。
1、都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全员参与,也就是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人人关心产品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所谓安全,首先是人的安全,每个员工都存在安全的不定因素;公司要求所有员工都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规则,才可能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都需要领导重视、领导带头。ISO9000∶2000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第二项就是“领导的作用”,如果各级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各级领导不下决心,安全隐患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事故就可能随时发生。
3、对公司都具有生死兴衰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想大家应该有很深刻的体会了,因为某单位在过去几年里,因连连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导致投标停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可以说,短期内是很难翻身的。
4、都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下工夫。如果技术和管理不到到位,就存在相应的质量和管理问题。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车辆,既不能保证车辆本身质量要求了,也不能保证行车的工作质量,更不能保证驾车、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
5、都强调按规章制度办事。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仅可能引发质量问题,而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都必须进行“法制”,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情,都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遵守工艺纪律。
6、都面临着事故的处理问题。不管是质量还是安全,一旦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谁也不希望有事故发生,特别是不希望重复发生。不管质量事故还是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都可能触犯刑律,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7、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都涉及对人的管理,都需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都需要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两者都反对单独追求生产进度,都有一定的独立性,都有一定的否定权等。实施“手拉手”工作
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关系密切,二者完全可以相互借鉴,联合开展工作,尤其应对某些双方都要管的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例如生产现场的整洁文明生产,从质量管理角度看,环境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搞好;从安全角度看,乱堆和乱放、污染严重,正是事故隐患之一,因此也要整顿。在生产现场往往会出现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的现象,比如单纯强调生产和节约成本,单纯强调数量、进度等,都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
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如环保管理的5S理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质量改进所采取的一些统计技术等,安全工作也可以采纳。在安全管理中采用安全现场监督管理、安全检查服务、专兼职安全员制度、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安全一票否决等等,质量管理工作也可借鉴。在进行质量整顿时,安全监督人员可以参与进来,反之亦然。当然,这就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要掌握安全监督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安全监督人员也应有必要的质量管理能力。
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一个体系。安全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全可以参照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建立、实施和保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建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就是运用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如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员工有拒绝生产的权力、还应有监督他人特别是领导违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权力。特别是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安全监督员应有权暂停生产,并对一些严重影响安全或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过程应进行记录,保证生产严格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实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并存的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从企业运行机制上看,财务有总会计师,层层有健全财务管理部门,有专职会计;工程管理有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层层有工程技术部(有的是工程部、技术部单独设立),同样有专职(高、中、初级)技术干部,物资、计划统计也是层层机构健全,专职长效的专职人员岗位一应俱全。可是安全呢?情况就不一样了,试问现在有几个单位层层设立了长效的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恐怕是兼职的多!更没有
高、中、初级安全管理师的编制及叫法。因此,我认为,既然全国上下都在重视安全,也应该层层建立专门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构,选拔懂技术、会管理、安全意识高、责任心强、思想品德优的人才,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像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工程技术人员一样,有专门的岗位,有工作名份,使之成为专门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构,将安全管理当成一种专业,作为企业的一种文化的高度来重视,实现安全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管理基础。
第五篇: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摘录
“安全”这个概念,自古就有,有人说,安全是不存在能够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的状态;也有人讲,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就是没有危险的且尽善尽美。我觉得照这么讲,安全就是一种无实现化的安全,是一种绝对化的安全。其实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人们从事的某项活动或某系统,即某一客观事物,也就是广义的生产。安全就是伴随着生产的一种状态。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与生产顺利进行的矛盾;其次是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的矛盾,表现为采取安全措施时会影响生产,增加成本。这些矛盾只是暂时,从长远看,矛盾一解决,很快就会促进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这种矛盾只是一种表面的浅层次的矛盾,而从本质上看,安全与生产是统一的。严格执行安全规定,表面上降低劳动生产率,但如果从深层次看,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损失更多工时,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事故的发生将会影响企业生产和形象,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又为安全创造必要物质条件。所以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本质上是辨证统一的。没有生产活动,安全问题就不可能存在;没有安全条件,生产也不能顺利进行。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其实并不矛盾。抓安全是为了生产,只有将安全落到实处,生产才能得以正常进行。抓生产必须保证安全,安全没有保障就根本谈不上生产。对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决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工作中要
坚决反对要么为了安全就放弃生产,要么为了生产就忽视安全,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走向了极端。
生产必须安全是现代工业的客观需要。“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指当考虑生产的时候,应该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考虑进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持续和安全的发展。
安全第一,是否就意味着安全可以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呢?显然不是,希望在此通过对安全与生产等之间关系的剖析,谈谈这两年来对“安全的地位”的一些不合理认识现象的体会。
实践中的不正确认识:
(1)将安全生产置于毫不重要的位置,认为发展生产必然要牺牲安全。解放初期我国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提出“安全为了生产”原则,紧接着出现了一些“冒险”、“蛮干”现象。认为安全为了生产,发生安全事故是为了将生产做得更好。这在当时,成为了很多发生事故企业负责人员推卸责任的借口。
(2)将安全置于从属地位,宁要产值不要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产值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策导向,助长了这一做法。这样就直接导致各行各业都同时出现超负荷,超能力运转的情况。这种做法实际上还是一种冒险,蛮干行为,为了达到产值目标,存在侥幸心理,完全不考虑生产条件,将安全抛在一边。
(3)安全与生产并驾齐驱,做“事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时间还提出“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等口号,一时间多个“第一”并驾齐驱。嫌“摸着石头过河”太慢,管他三七二十一,要先冲下水去再说。这种思想虽然也考虑安全的重要性,但实际上还是变相的产值导向的结果,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这就导致大小事故仍然发生如故,企业、政府到处“救火”,忙得“团团转”。
(4)安全第一,安全就是至高无上。这种思想,最近两年特别“盛行”,连安监总局的领导在一些场合也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2007年上海《财富》全球论坛文化圆桌会议,几位中国省部级领导同时说道“安全生产是自己最担心的问题”,也印证了当前这种风气。但是这句话不是说给老百姓听的,是说给领导听的,不过是对领导“杀一儆百”的招式表个态。但是在全球注目的场合发表这样的言论实在就是不应该了,安全生产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一个省部级领导如果将安全行政监督坚决落实,你忧患什么呢?除非你自己监督不到位。你“夙夜忧患”的不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却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有这样的高度吗?显然,这种观点是新时代的“官僚主义”。
综述这四种观点,实际上都没有正确地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摆正安全生产的位置。
第一种观点是一种认为安全与生产相矛盾的观点,其目的在于逃避责任惩罚。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安全是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生产中实现安全,(安全生产最初的定义就是这样),如果说安全与生产矛盾,那就是自相矛盾。安全是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是先安全再生产,也不是先生产再安全。
第二种观点是一种认为安全与生产中其他要素相比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的观点,甚至认为有了产值,出了安全问题也不算回事。实际上是一种忽略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种观点是一种承认安全的重要性,但却将安全与其他要素看成完全相等的地位的观点,这样工作起来没有秩序,没有章法,并驾齐驱,哪方面出了问题解决哪方面。
第四种观点是一种夸大安全的重要性,将安全凌驾于其他要素之上,甚至凌驾于生产本身之上的观点。
生产与安全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几十年来一直有人在讨论这个已经被讨论出结果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大家可查阅相关书籍和内容。
至于安全在生产中的正确地位,还得从“安全第一”说起,“安全第一”-“safetyfirst”,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有点不准,“first”表示顺序上的先后,而“第一”在汉语中多表示地位的高下,实际上国内更多人就是把它理解成为了“safetyprimacy”,安全占核心地位。
安全在生产中的地位实际上应用“安全优先”来描述,安全是一个门槛,他是一项要求,好比拳击运动员比赛时必须要戴拳击手套。“安全优先”要求各项工作要首先考虑安全问题,确保安全达到期望水平,在一定的安全基础上去做事。安全优先,就是要将安全在要素中置于前提地位。
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安全生产的目的之一,是因为安全与生产都不是衡量工作得失的全部标准,只有发才是衡量一切工作的得失的标准。安全生产仅仅是发展的一部分,不能用安全生产取代发展的地位。安全生产仅仅可以指导的工作的一个部分,而发展指导的任何工作的全体。
当然,既然安全是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不能说他不重要,他不可剥离,脱离了安全,生产的价值便不得以存在。
安全生产不能在发展中作为主导地位,这还得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安全生产做为生产力他相当机械系统的“润滑剂”,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他创造价值体现在提高效率的层面上,他的价值体现在使发展具有完整性。由于他涉及的问题与人类自身生存密切相关,因此,他必须置于前提地位,但是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他就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主力。
安全生产作为要素的不足,恰恰是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不足,除非你把“安全生产”放大成“科学技术”等概念,但这已经不切实际地扩大了安全生产的范畴。
因此,工作中必须以发展为目的来指导安全生产,所以政治家们“夙夜忧患”应该是“发展问题”,那种为保乌纱帽,把安全提高到不切实际的位置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就是以“发展”来衡量“安全生产”的得失,同时做到三个必须:首先不能打着发展的幌子只搞生产不顾安全,“发展不得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其次,不能做“事后诸葛亮”、“救火队长”,“发展不得将安全与生产剥离”;另外,“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安全前提”,安全在生产中的优先地位一定要确保。只有这样才是安全与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