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这个概念,自古就有,有人说,安全是不存在能够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的状态;也有人讲,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就是没有危险的且尽善尽美。我觉得照这么讲,安全就是一种无实现化的安全,是一种绝对化的安全。其实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人们从事的某项活动或某系统,即某一客观事物,也就是广义的生产。安全就是伴随着生产的一种状态。
今年年初两起工亡事故,这无疑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严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安全工作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抓紧抓好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危险,不管存在的危险程度是大是小,还得不断地进行生产,我们总不能因为存在危险而停止生产。要生产必须要确保安全,如何处理好安全和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个安全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与生产顺利进行的矛盾;其次是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的矛盾,表现为采取安全措施时会影响生产,增加成本。这些矛盾只是暂时,从长远看,矛盾一解决,很快就会促进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这种矛盾只是一种表面的浅层次的矛盾,而从本质上看,安全与生产是统一的。严格执行安全规定,表面上降低劳动生产率,但如果从深层次看,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损失更多工时,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事故的发生将会影响企业生产和形象,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又为安全创造必要物质条件。所以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本质上是辨证统一的。没有生产活动,安全问题就不可能存在;没有安全条件,生产也不能顺利进行。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其实并不矛盾。抓安全是为了生产,只有将安全落到实处,生产才能得以正常进行。抓生产必须保证安全,安全没有保障就根本谈不上生产。对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决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工作中要坚决反对要么为了安全就放弃生产,要么为了生产就忽视安全,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走向了极端。
生产必须安全是现代工业的客观需要。“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指当考虑生产的时候,应该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考虑进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持续和安全的发展。
第二篇:煤矿安全与生产关系论文
煤矿安全与生产关系
保持良好持续的安全状态是生产正常的保障,安全促生产,安全出效益;维系正常生产持续是抓安全的唯一目的,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是抓生产安全的最终目的。煤矿安全特别是井下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关键命脉,只有较好的抓好井下生产安全才能抓好井下生产,可以说煤矿安全是生产的保护神,生产是安全的唯一目标,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煤矿的特殊环境给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水、火、瓦斯、煤尘以及顶板等灾害时刻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当前煤炭行业的深化改革将使企业面临兴衰和生存的严峻考验,此时,更应处理好安全与改革、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一、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将它们对立起来,视为一对矛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和片面的。安全与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就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安全生产相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
在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和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形而上学,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观点,杜绝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孤立的思想,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过程。
煤矿企业职工在思想意识上应正确对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所谓安全就是所有的人和财产不会受到伤害。从程度上讲,安全应该分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但是,所有的工作中都不会存在绝对安全。如果同时涉及到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时候,我们应该认为伤害人身安全的才是最大的不安全。煤矿职工应该牢记安全才能生产,如果在生产中安全意识淡薄,在生产中会留下很多安全隐患,特别是蔑视安全的人为安全隐患是最可怕的。所以,要想消除一切不安全的严肃就应该首先排除思想上的这一难题。即:只有在职工高度重视安全的条件下,安全才能有保障。如果有人问我的话,安全与生产哪个重要,我会说,安全和生产是一个“交集”的关系,但是人的安全最为重要。也只有这样,安全与生产共同存在,才会有安全与生产的推动与促进关系。
煤矿安全管理是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关系的有效途径。在工作实际中,保证安全的条件是在严格的安全管理下避免安全事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煤矿安全管理包括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现场检查。职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职工明确如何保证在生产中减少安全隐患,引导职工如何做到安全,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即使职工已经做到,但也不意味着就没有了安全隐患了,还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和监督。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走到现场,组织人员排查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同样在保证生产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合理的配套设备,为此,应该加大投入,完善各种软硬件设备设施,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二、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煤矿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煤矿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煤炭生产,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生产煤炭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如何,必须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的经济损失。
此外,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生产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生产对煤矿至关重要。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完全等于经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由于有的国有煤矿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惩,因此必须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煤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事实证明,效益与安全是煤矿企业的两项根本性任务,企业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
三、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中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比如,若发生死亡事故,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认真分析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可以找到隐藏着的必须规律。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尽管有各种偶然因素,但终究是“三违+隐患=事故”的结果。无论分析追查哪起死亡事故,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必须根源。看似偶然的事故,其实都是必然。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精心大意。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狠抓管理,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杜绝事故的偶然而走向成功的必然。
四、安全工作靠大家
在现实工作中,一提到安全工作,一些人总不以为然,认为那是领导和安全员的事,与自己无关,或是关系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形成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这种认识的职工主观上产生麻痹,思想上警惕性放松,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对安全心不在焉,能应付则应付、能走“捷径”则走“捷径”,这就为事故发生埋下了祸根。
抓安全工作仅仅依靠领导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和安全员其职责主要是监督、检查,了解生产现场,班组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获取安全信息,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但是生产单位,员工多、生产面广、危险源点多,不可能派专人一直“关照”每位员工,更何况8小时以外呢?因此说,抓好安全工作更应该靠大家,靠我们每一个员工自己。
只有依靠自己,安全学习的积极性、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才会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会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其实依靠自己抓安全说到底就是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就能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讲标准、讲规程、查隐患、反违章,时时事事保安全”的思想,从而真正做到工作上“三不伤害”。“三不伤害”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了一个“我”字,企业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我”组成,假如我们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总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一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必须牢牢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在实践中,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先安全后生产,坚持“安全第、生产第二”的操作原则,抓安全促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政治、经济效益,并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来保障安全生产,我们的煤矿企业才能达到少出事故和不出重特大事故的目标。
第三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自然)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被应用於生产过程, 渗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 可引起他们素质的变化, 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 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比较活跃,生产关系是形式,则相对稳定,按照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内容要求形式与之相适应,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必然发生矛盾。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革命的因素,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生产关系的创立,都是客观的必然。
第四篇:农谚与农业生产关系研究
农谚与农业生产关系研究
摘 要
农谚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朵奇葩, 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的结晶,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人们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透视人们文化内心的窗口。千百年以来,根据农业的生产对象不同,农谚相对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农谚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农谚具有不同的效用。通过对农谚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认识到农谚对于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具有预测天气、指导劳作、指导生产等重要作用,起了不可估量的效用。本文主要研究农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谚;农业生产 ;指导作用;借鉴意义
Abstract
Farmer's saying is a rarity in the spiritual life of people, it is labor people's long-term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crystallization, it is the people in long-term social life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of natural phenomena,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ife philosophy of empirical summary,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ollective wisdom of people, it is not only a record of the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of people, is one of the extrinsic manifestation of mental consciousness, is the window of the inner perspective people culture.Since one thousan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bje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rmer's saying relative to play a different role, farmer's saying is in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areas, different areas farmer's saying has different effe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saying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alize farmer's say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edict the weather, direct labor, direct production, played an immeasurable effect.Farmer's saying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n order to production and living has a certain guiding role.Keywords: The farmer's proverb;Agricultural production;Guiding role;reference
前 言
农谚是流传于农民口中的语句,它的语言通俗易懂、简短精炼,并且广为流传。农谚是讲述的有关于农业生产上的事情。农谚在农业生产上可以起到预测、警示、预防、指导等作用。农谚的出现可以让广大农民少走弯路,指导农民的劳动生产,避免在农业生产上的过错造成巨大损失。说到农业生产就要解释一下它的具体含义了,农业生产不单单是字面上的种地耕作,它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业,其中农业还包括农作物、施肥、桑蚕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所提及。此外,农业生产与肥料土壤紧密相关,水分、温度还有季节、气象、气候等重要条件这些内容在农谚中占有很大的内容,同时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来实施,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与人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农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农谚的起源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财富,一直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主要的产业之一,依靠土地生活是人们生存的主要方式。农谚的流传在我国历史悠久,以至于什么时候在人们身边流传,实在难以考证。不过早在古代的一些古书典籍中已经有所记载,在后来的农业书籍上都有所应用。据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的着“上天彤云,雨雪纷纷”,“朝虹于西,崇朝其雨”,这是古代的人们总结出来占测天气的方法[1]。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汜胜之书》和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撰写的著名农业专著《齐民要术》中都有记载许多的农谚,这些都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所积累宝贵经验。这是有记载可以考证的,但是,真正流传在农民群众身边的农谚,它的历史要更加久远[1]。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始人类社会里,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为了相互之间劳动更加协调一致,以便获得更大的效益,彼此之间需要交谈商议;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技能,互相需要交流经验。这样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产生了交流想法的工具——语言。同时,人们为了更进一步谋求好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有必要把各自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的经验和劳动技能记录下来,奉献给社会,留传给子孙后代。但在当时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凭借口头语言的方式,采用“口耳相承”的办法,将总结出来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经验传递给后人。提炼、总结成便于记忆的,便于口头流传的,人们喜欢听愿意记的语言。农谚,不仅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十分精辟的口头语言。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农谚的渊源同农业生产一样,十分的久远。农谚的特征
农谚的内容富于经验性。农谚的内容是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是历经千百年来无数次的磨练出来的正确的做法。农谚把劳动人民所有生活上和社会经历的经验,都赋予典型化,具型化了,具有经验性,是农谚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间口头文学的一个最主要特征[2]。
农谚的语句一般都是很精辟的。虽然语言简短精炼,但意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鲁迅曾称道谚语是“炼话”,意思是谚语十分精炼,可见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农谚是依靠口头流传下来的,因此语句不可能很长,故而语句十分的精炼简短。这样的农谚,既方便记,又便于人们之间的口耳相承,世代相传。农谚的语言质朴并且具有口语化。广大劳动人民具有质朴的性格,农谚就是从他们口中提炼的宝贵的语言精华,所以农谚也就贴近社会实际,十分具有口头语言的特色,其语言自然、质朴、顺畅、通俗易懂[2]。通过对生活中口语的提炼,再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其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使其具有亲和力,听起来既优美,又顺口,以便于广为流传。农谚的内容与分类
3.1 农谚的内容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人口众多,农业是主要的产业之一。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久远,劳动人民是勤劳并拥有智慧的,从而我国的农谚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处可见农谚的存在。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农谚的丰富多彩性,以《中国农谚》为例,该书记录的内容非常完备,分为农作物、施肥、增产措施、林业、木业、副业、渔业和气象四大类别[3]。在每个大类下面,根据农作物的种类不同,农业项目和生产的先后顺序,分为一系列的小类。根据粗略的统计计算,在近三万条的农谚中,农作物方面的农谚有10909条,经济作物方面的农谚有3394条,园艺作物方面的农谚有1597条等。可见农谚的数量之多,包含内容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3.2 农谚的分类
根据农谚的内容不同、性质不同以及在农业上的不同应用,可以把农谚划分成为两大类:
一类是反映农业生产实践的,包括农林牧副渔和土壤、水里以及气象等方面的农谚。例如:反映农业生产重要性的有“人靠饭养,稻靠肥长”,“春不种秋不收”,“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栽培作物有“五谷杂粮数米大”,“千金难买一茬麦”;饲养畜牧“牛是农家宝,种田少不了”,“养猪两头利,吃肉又肥田”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和生产实践中取得的宝贵财富和宝贵经验[3]。第二类是反映社会实践经验的,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农谚。例如; “农民身上两把刀,租子重来利息高”,“农民一双手,地主一张口”,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劳动人民遭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谚;“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说的是勤俭节约方面的农谚。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所取得的宝贵的经验、宝贵的财富[4]。农谚与农业生产
农谚从古至今一直被广为流传,并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劳作中。我想大家对于农谚并不陌生,应该都听说过像“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还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等这样的谚语吧。这些气候与物候方面的农谚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农谚的历史悠久,流传到现在,这样的农谚依旧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实际生产生活中[5]。
4.1 农谚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农谚对于农业生产上有两个重要作用,一个是预测天气,另一个是指导农业生产。
农谚在气候上的应用很多,运用农谚可以预测天气情况,对于异常的天气情况,可以让人们提前做好防御准备,避免产生巨大的损失。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无法预测变幻莫测的天气状况,大自然的多变有时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长时间以来,人们在经受不同自然变化的同时,逐渐的总结出避免重大灾害的能力。灾害降临之前,如何防御躲避灾害,过后又如何补救让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农民迫切需要这样的应急信息,在反复的经历灾害与重建的过程中农民总结了一些经验,逐渐产生了一些简短谚语,这些谚语世代相传,对人民避免自然灾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预测了天气可以让人类从靠天吃饭变为看天吃饭,譬如“瓦片云,晒死人,水沟云,大雨倾” 等,这样的谚语告知人们天气的变化情况,作何打算[6]。在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这里的主要作物是苹果,但是果树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开春时,恶劣天气时常出现,霜冻就开始威胁果树。人们在长时间经历后逐渐总结出运用熏烟的方法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熏烟可以让果树避免霜冻的侵害。实践证明,熏烟是防冻最廉价的方法,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通过熏烟解决了苹果的被冻问题。
此外,农谚还可以反映出一些物候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在古代科技水平比较落后,没有现代社会的先进仪器,无法准确把握农事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比如当时没有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利用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的数目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这类的农谚。还有比如“惊蛰暖和和,蛤蟆唱山歌”,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开春以后,冬眠中的动物都要开始苏醒了,气温也开始回升,蛤蟆从土洞中爬出来,垅里垅外,特别是到了晚上,蛤蟆的鸣叫声音像唱山歌一样非常的热闹,展现了春天里一片生机的景象[7]。所以通过运用气候和物候方面的谚语,对于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说明农谚对于农业生产确实很重要。
4.2 农谚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农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农谚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农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农民运用这些农谚可以更好地进行耕作,农谚与农业生产是相辅相成的。在众多的农谚中,气象农谚、物候农谚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更为密切,它们在农耕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气象方面的农谚像“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春闻蝉叫,晚秋迎雨场”,这样的农谚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为农民的下一步做好提前的准备。还有一些物候农谚同样应用广泛,通过使用物候农谚,可以划分四季、预告农时、指导作物的种植栽培,还可以起到预防病虫害以及进行农业气象调查等工作。“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闭晴”,说的是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预知接下来的天气情况[7]。播种是农业生产的最初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以选取播种时节为例,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三月清明前播种,二月清明前播种”,都是指导人们何时要进行播种的,意思是到了清明时节就要开始播种了,这就要看农历清明是几月,如果二月清明,就在清明后播种,如果三月清明,就在清明前播种,这就是清明前后之说,说明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播种不能误农时。还有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导农民进行播种的谚语,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
有了这些农谚,劳动人民就可以掌握播种的恰当时机更好的进行劳作生产活动。如果把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农谚知识,旨在让人们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把气象农谚,物候农谚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让农谚解决农业生产中切实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农谚可以说处处可见,农谚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十分重要。无论是播种、生长还是收获,每一个环节都与农谚有着紧密的联系,农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的。
结 语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的结晶,它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农谚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认识到农谚对于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具有预测天气、指导劳作、指导生产等重要作用,起了不可估量的效用。由此可见农谚作为农民的心声,是永远存在的,不可磨灭的,它的内容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换的,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规律,倘若农业政策稳定下来后,农村的科学实验就会蓬勃发展,这样,科学的农谚就可能应运而生。这样看来,农谚不光是农民的心声,也是反映社会化的一面镜子,能带给劳动人民无尽的启发。
参 考 文 献
[1]王梦熊.农谚略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5∶3-33.[2]曾雄生.中国农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89-95.[3]严光华.气象与农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0-130.[4]侯桂霞.农谚在农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0(4):8-14.[5]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主编.中国谚语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145-152.[6]肖春明.农谚与农业生产[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3):15-18.[7]罗龙,张敏.农谚浅释[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01):32-35
第五篇: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村,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没有土地或仅有少量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地主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土地改革(1950~1952)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①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有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②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不仅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还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土地改革的目的: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过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1952年,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
意义:①彻底推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②农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③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④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注: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不是公有制,公有制的实现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之一)
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产品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内容: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村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 注:是一种公有制,土地归集体和国家所有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夏秋之季,各地纷纷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收入不多,生产积极性不高,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 注:八大的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是左倾错误发展的一种表现,是一次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一次生产关系调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全面推广)
内容: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家庭使用,农户与集体签订合同,农民生产的产品首先保证上交国家和集体,剩余产品归农户所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乡镇企业: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