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心得
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心得
第一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时如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第二章,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情形主要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的利率等。债务重组的方式: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三种方式的组合。
第三章,外币折算,在企业中,列报货币---人民币Vs记账本位币---人民币或者其他货币;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单一交易”观点和“两项交易”观点;期末如何进行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现行汇率法、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法、货币法、时态法。
第四章,租赁,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为了获取租金而将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的行为。租赁的特点:能避免资金不足,加速技术改造,税收上的优惠,灵活多样,增强融资能力。租赁按出租人取得租赁资产的来源和方式,可分为销售型租赁、直接融资租赁、售后租回、杠杆租赁和转租赁等。与租赁时间相关的概念:租赁开始日、租赁期、租赁期开始日。与租赁资产计价相关的概念:最低租赁付款额=应支付(租金)+可能支付(优惠购买选择权)+担保余值(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担保余值(第三方)。融资租赁的标准:所有权标准、购买选择权标准、时间性标准(。。)、价值补偿标准(。。)、其他标准。如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利率选择法)。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的会计处理(4种情况)。
第五章,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目标---规范企业的对外财务报告Vs税收法规的目标---以课税为直接目的。永久性差异vs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vs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算应交所得税的方法(3种)如何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如何计量递延所得税。。
第九章,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原因: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获利能力;税收优惠;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地位。准则内的企业合并:
1、增发普通股合并;
2、支付对价取得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
3、以资产投入到被投资企业。不包括在准则内的交易:
1、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
2、其他不按企业合并准则核算的情况:形成合营企业的企业合并,仅通过合同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方式(重点: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分类: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vs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vs权益结合法(产生的基础:购买行为---股权联合;对报表的影响:购买法资产价值大,权益法的留存收益大于购买法;操作上的差异:是否产生新的计价基础,是否确认购买成本与商誉),新实体法
第十章,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放大观vs取代观;合并报表vs汇总报表:编制目的不同,编制范围的依据不同,采用的编制方法不同。。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会计人,不掌握高级会计学的相关知识是不合时宜的。在学习了相关课程后,受益匪浅的我更坚定了这一信念。通过高级会计的学习,在与实践结合方面,老师在课前向我们讲解的一些社会现象与会计的联系,拓展了我对于会计的认识和理解,使我感到只要有心,生活处处皆能和会计结合。我们不必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应该多思考和发现一些“社会化”的会计应用。还有对于上市公司的报表深入了解和认知后,在我今后的就业和择业中,我会更加有方向性的参考该公司的报表及其公司的合并及治理环境,分析其真正内在的价值及发展潜力,以便于我更好的规划和选择。
在知识体系方面,基础会计学主要阐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原理,内容涉及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记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核心是证—账—表三大要素。而中级财务会计则是针对企业一般财务会计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和单个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两大部分,具体内容比较成熟和公认。但是,高级财务会计就是解决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和其他未能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包含的内容,突出“特”、“难”、“新”的特点,容纳新兴业务如财务报告的改进、现值与公允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集中体现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前沿领域。这不仅丰富了我的会计视野也锻炼了我的会计思维及知识系统的广度。在我今后的会计生涯发展和人生规划方面,这些收获无疑会成为指引我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第二篇:高级会计学学习心得体会(所得税)
高级会计学学习心得体会
——所得税
一.引言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从《基础会计学》到《高级会计学》,经历了从入门到慢慢细化深入的过程,我对会计这门专业课程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其中部分重要的章节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所得税这一章是我个人最为感兴趣,也是觉得最难以深化理解的,所以也投入了比其他章节更多的时间,用来认真细致地理解所得税,进行所得税的相关练习。
二.对于会计学的理解
大一时候,作为新生,之前接触到的知识太少,知识面也很窄,理所当然地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就是和钱有关的经济活动。而现代会计的概念应是: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掌握好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是学习会计学的关键,这是我四年来学习这门课程的体会。
三.对于所得税的理解
所得税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真正理解这句话是在接触了会计学之后。在之前的生活中,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所得税会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联,觉得这只是大人,也就是经济独立的成人才会关心的问题。
在学习了会计学的一系列课程后,才了解,所得税有许多种类,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等,其计税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且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会计准则的更新,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以求能更加贴合实际。
1.所得税的含义
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税法规定的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经营等取得的可用货币计量的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所需各种耗费后的净额。
2.会计中的所得税
会计中对所得税的处理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来计税,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有差异,由此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是所得税这一章节的难点,也是核心,我觉得要想学习好所得税这一章节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掌握之前章节的学习内容,如果连会计分录这么基础的知识都没办法灵活运用,又何谈学好所得税这一难点章节。
然后需要通过对课本的反复阅读理解,吃透例题与老师课件当中给出的经典练习,勤学多练,理论结合实践。光是有对所得税的深刻理解是不够的,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学科,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合理地运用。
其次,多做练习,开拓阅读,以达到见多识广,尽量避免遇见不熟悉的情况而做出错误处理的情况。
最后我认为应当注重细节,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在处理中是极易出纰漏的,稍有不慎就会照成整个会计分录的错误,影响最终的结果。
3.所得税会计核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并不是所有资产和负债类账户都需要计算计税基础。由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税法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在初始计量时,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般与计税基础相同。在后续计量中.由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货币资金外,一般所有的资产都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因此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很可能出现差异。而对于企业的负债来讲,情况则相反,除去少部分特殊性质的负债如预计负债外,其余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一般都相同。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只需要了解资产账面价值摊销方式与税法规定的差异、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是否存在售后担保等特殊性质的负债,有针对性地计算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即可。
(2)企业所计算出的暂时性差异是余额而不是发生额,因此需要与期初余额相对比进一步求出当期需要记账的发生额。由于资产和负债类账户余额的累积性质,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是资产和负债在产生之时起所经历的各个会计期间内由于会计和税法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合计数,属于期末余额。而会计分录核算所需要的则是当期发生额,因此必须与期初余额相对比以求出当期发生额,其中的原理与计算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相同。
4.如何更好地处理所得税中的常见问题
由于我国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在确认企业当期收入和费用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企业依据会计准则所核算出来的会计利润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为了与所得税法进行衔接,企业必须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账户和“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账户进行重新计算和调整。如果能够把握所得税会计核算的技巧.则可以使涉及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大大简化。
一.不断提升会计信息的效用
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对递延税款及所得税费用在财务报表上的列示要求相对较低,披露过于简单、笼统。为了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其决策有用性,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总数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总数,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说明产生重大递延所得税项目的各类暂时性差异和所得税费用的主要构成项目及其期内分摊情况,以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掌握。
二.完善相关核算体系标准
1.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内,根据部分会计相关要求了解另外的资产还有负债项目账面价值。
2.根据会计准则内在资产还有负债计税基础方面各种手段,通过恰当的税收政策当作前提,了解资产负债表内各类计税基础。
3.系统分析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还有各类计税基础,在彼此出现明显不同的,研究突出特征,不包括明确要求的情况在内,应当细化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掌握资产负债表之内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实际规模,同时和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进行对比,能够系统的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还有要进行处理的资金,将其当成递延所得税。
4.系统分析利润表之内所得税费用。公司根据恰当的税法规定统计现阶段应纳税所得额,把应纳税所得额和恰当的所得税税率统计结果当作现阶段应交所得税(也就是当期所得税),领完根据现阶段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地产所得税负债(也就是递延所得税),当成利润表内要进行评估的所得税费用。调整所得税标准核算程序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失误率,同时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有效保证其实施性还有可理解性,保证各项信息安全性还有相关性。
三.建议采用备抵计价账户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由于确认了一系列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通过备抵计价账户对其进行调整。其原理与其他各类资产的备抵账户基本相同,都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目的都是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使财务报表的数据更为可靠。
四.不断提升相关会计人员素质
由于当前市场经济慢慢和全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会计准则持续转变及健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思想及手段和原来的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相比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不同,能够在会计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方面制定非常苛刻的标准。评估递延所得税资产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工作者自身素质还有能力方面标准非常苛刻。四.对老师的评价
会计的学习多数时间是理论的学习,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深化,如果全程都是自我学习,那会耗费不少的精力与时间,往往还会事倍功半。
作为学生,很有幸能接受余老师的指导。老师细致地讲解与点评解开了我许多的疑惑,让我能更加轻松地完成许多练习,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也能更好地跟上课程的进度。
第三篇: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心得体会
我们是会计专业的,会计专业课对于我们来说是大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甚至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所以,在学期刚开始的时,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抱着上课要好好听,要将这门课程学习好的态度与决心。
然而,一学期下来了,结果并不是像我我新的那样,我们没有做到所谓的持之以恒,或者说用“三分钟热度”来形容我们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
其实,我想说,学习高级会计学,真的不容易。当然,不是老师教的不好,不可否认,老师教学真的很好,只是我的大一学习会计基础时,很多都没有听懂,然后就进入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学的很是糟糕。其实我当前的学习状况是,一边学习高级会计学,一边补习会计基础。学习讲究循序渐进,所以在三分钟热度后,就是对高级会计学的不耐心,然而,即使现在没有把高级会计学好,并不代表我不学习这门课程了,我只是学的比较慢,毕竟得先打好基础。
对于以后的学习,我准备利用假期尽快补好基础,以求尽快跟的上老师的脚步。大学的课程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希望老师能多与我们做一些学习互动,集中我们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今后的学习,我想了很多,就当是对自己的勉励吧,毕竟我们马上就是大三了,距离走进社会的时间越来越减,我们必须得对自己负责。或许我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我会努力做到,毕竟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第四篇:高级会计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高级会计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阎达五 耿建新(2002年03月12日)
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会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级会计学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出现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到目前为止,有关高级会计的定义、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高级会计学的理论问题仍是空白。我们认为,既然高级会计学已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列入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体系中,就有必要首先回答这类问题。本文拟就此谈谈我们的意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高级会计的定义
高级会计学是以高级会计为研究对象的,要对高级会计学有一个清晰、总括的认识,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高级会计概念。那么什么是高级会计呢?它究竟高在哪里?与一般意义的财务会计有何区别?另外,高级会计指的只是高级财务会计,还是融管理会计为一体的广义高级会计?这些问题在研究高级会计学时已无法回避。下面我们先将我国学术界对高级会计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列示与比较,然后再在探讨界定高级会计的重要意义之后,提出我们对高级会计的界定。
(一)我国理论界对高级会计的界定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高级会计即为高级财务会计,也有的学者认为高级会计一词难以捉摸、不好解释,因而将其界定为“特种会计”或“特种业务会计”。我国现已出版的高级会计学教材中对高级会计进行的解释都比较含糊,如:
1.“本书(指《高级财务会计》承接《中级财务会计》一书的内容,对一些专门的会计领域,也是比较深奥的会计课题展开论述”(见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前言)。该书简述的内容为公司会计(含股东权益会计、所得税会计、清算与重组会计)、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折算、物价变动会计和租赁会计。
2.“中级财务会计限于论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即通用的课题;高级财务会计则是针对上述各种专题(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出现的股票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清算、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等经济活动---本文作者加),对有关问题加以阐述”(见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前言)。该书阐述的内容为不同组织形式有特色的所有者权益会计、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特殊的财务报告、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一些特殊的财务会计专题(包括寄售与分期收款销售、租赁、房地产、退休金、所得税、期货交易、外币业务、外币报表换算以及公司的重整、改组与破产清算)。
3.“企业特种会计”是指企业一般会计业务以外的特殊业务会计本书所论述的企业特种会计问题可分为三类:(1)特殊的财务报告问题。如控股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分店经营时的汇编财务报表,有海外分支店和子公司时的外币报表折算,以及通货膨胀情形下对财务报表数据上的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消除和和调整。(2)企业会计中比较特殊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如分店经营,合伙会计,外币交易会计,分期收款,专营权及寄代销业务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等。(3)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等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如企业破产、解散和清算,以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资产评估等”(见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企业特种会计》前言)。该书还认为,由于国外的高级会计还包括非企业会计的内容,因此将该书定名为高级会计学是不大恰当的。
4.这种研究、应用和修正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以及创建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亦指高级会计学--本文作者加),用核算和监督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特殊经济业务”,向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提供更为真实有用和相关经济信息的会计学科,我们称其为“高级财务会计”(见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学》导论)。
此外,我们还参阅过由谢诗芬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学》(湖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和向泽生主编的《高级会计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但他们均未明确地界定过高级会计,而只是说高级财务会计学?quot;系统讲授财务会计中的高尖理论与方法“(谢诗芬主编),”我们就财务会计中最核心的问题和经济改革出现的新业务、新问题编写了这本《高级会计学》“(向泽生主编)。
从上述不同论点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高级会计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这不仅表现在高级会计的范围上,即高级会计应否包括管理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内容,还表现在对”特殊经济业务会计“的认识方面,即高级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分野的标志是否就在于”一般“与”特殊",高级会计是否就是指特殊业务会计。
应当指出,高级会计一词源于英文的Advanced Accounting,在国外的会计教材体系中,有关这一概念的内容既有专门论著,也可散见于一般财务会计(即Financial Accounting)之中。但是,从我们见到的国外原文版教材中,很难找到对高级会计的定义性描述。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对高级会计的界定也很笼统,一般将其解释为特种会计,认为高级会计主要是将会计原理运用在非一般会计事项方面,是对会计原理所作若干更深入的讨论与运用(参见台湾辅仁大学会计系高松教授所著《高等会计学》自序)。也有的学者更进一步说明,由于高级会计阐述的是一般财务会计不能包括的业务,所以其内容有的较难,有的则不难,不能将其全部归为复杂的业务事项(参见台湾政治大学郑丁旺教授所著《高级会计学》)。
由上述可以看出,对高级会计作出清晰、准确的界定,是会计理论研究中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界定高级会计的重要意义
我们认为,通过深入的分析,从最基础的角度给高级会计下一个切合实际的定义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可以界定高级会计的外延,概括高级会计的本质特征、从概念这一基础环节奠定对高级会计进行研究的逻辑基础。
2.可以在明确概念的前提下,将高级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尤其是与一般财务会计进行比较,以期在比较的基础上对高级会计、广义财务会计乃至整个会计学进行深入探讨。
3.可以用明确的高级会计概念及建立在其上的相关理论,更好地指导业务实践,在解决我国会计改革面临的难题方面发挥作用。
(三)我们对高级会计的界定
根据我国当前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我们倾向于将高级会计定义为:高级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内容进行补充、延伸和开拓的一种会计,即利用财务会计的固有方法,对现有财务会计未包括的业务、或者需要深入进行论述的业务以及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它与传统财务会计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
深入理解这一概念,还需要进行下列补充说明:
1.高级会计属于财务会计系列,因为:(1)它也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
(2)它也是以合法的会计凭证为记录经济业务的依据;(3)它也是依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并编制对外报表;(4)从本质上看它也是以记录经济业务为手段而全面介入企业经营的一种管理活动。总之,它在会计方法上与一般财务会计完全一致,也符合财务会计的一般特征。
2.高级会计与一般(中级)财务会计的分野主要表现在业务范围方面,即高级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些是一般财务会计不包括,或者不经常发生的业务事项,主要是一些特殊经济业务和特殊经营方式企业的特殊会计事项。将这些业务单独归为一类,我们即可将企业单位经常、普遍存在的会计业务与不经常、不普遍存在的会计业务划分开来,将前者归为中级
财务会计的内容,而将后者归为高级会计的内容,并将二者描述为财务会计中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这样划分一般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能够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保持一致,也易于被广大会计界所接受。当然,在高级会计中还包括对一般财务会计内容需要深入论述的部分,但这些内容有一定深度,远非一般财务会计所能涉及。
3.高级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的区别还表现在对会计业务反映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高级会计反映的业务有些只发生于某一特定时期,且既可能发生于所有企业,也可能发生于部分企业,总之属于一般财务会计所不能完全包括的业务事项。将这样的业务归为高级会计的内容,可以给一般财务会计以完整的外延范围,使其有更为完整、清晰的体系,也使高级会计在核算范围、内容方面的特殊性得以明确体现。
高级会计学是专门研究上述高级会计业务的一门学科。它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是本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但从
现在的情况看,它的出现与发展,确实对一般财务会计学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其结果是以专门对一些特殊会计业务进行研究、表述的高级会计学弥补了一般财务会计学的不足,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学的完整体系。
二、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一)高级会计学理论基础的特征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提示,一般财务会计的理论首先应当是四项会计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会计假定)和十二项一般原则;其次才是与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密切相关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的其他内容和行业会计制度,是在会计假设划定的框架内,以会计原则作为指导思想而建立的指导会计业务实践的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可以将四项基本假设和十二项一般原则视为财务会计学的核心理论。会计理论界在以此为核心进行理论研究时,都将会计假设视为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即认为它是建立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同时,也都将会计原则视为会计理论的另一重要内容,即认为会计原则是在会计假设指导下控制会计实务、制定会计行为规范的信条。
众所周知的另一事实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后,美国会计界放弃了以会计假设为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研究方式,代之以财务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以财务会计目标、会计报表构成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资本保全为核心的会计理论框架结构。按这种思维方式进行会计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已为国际会计界所认可。
现在的问题是,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以会计假设为核心与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是何种关系,这已成了人们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我们的看法是:以会计假设为核心和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理论全系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范围是有区别的,两者的结构和包含的内容也不相同,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两者具有互相结合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以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以一定的前提条件为支撑,其范围必然要受前提条件所制约,很难容纳超越其前提条件的内容;这样,当会计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新的经济业务超越了前提条件的限定后,以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就很难支撑下去了。而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由于冲破了会计假设的限制,处于一种可以包括更加广阔范围的境地,因此,它也就能在变化了的会计环境中发挥作用。实际上,美国会计界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他们从研究会计假设起步,而在环境发生变化后随即建立了一套以会计目标为导向的会计理论体系。国际会计准则理论框架中只将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作为基础性假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的说明》中也只承认继续经营、一致性、权责发生制三个基本会计假定,同样是使财务会计适应环境变化而对会计理论进行的必要修订。这也就是诸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业务事项中很少有一般财务会计业
务而多数属于特殊会计业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我们的看法是:由于受假设限定范围的制约,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本前提的会计理论体系只适用于一般财务会计,应当是中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有了更大范围的适应性,可以容纳高级会计,因而可以被视为整体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实践的结果看,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并没有将以四项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全盘否定,它们都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两套理论体系除存在外延大小的区别外,还有内涵丰富与否的差异,因此它们能够适应不同会计层次的要求而存在,并随着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而变换自身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会计原则方面,后有专门说明)。
我们认为,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承认并认真探讨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从会计理论的原始性,基础性环节上更为全面地认识会计理论,在完成会计工作的初步转轨、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指导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发挥作用;但是,当客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各种超越会计基本前提的经济业务大量涌现以后,势必要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增添一些新的会计理论,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因此,我国会计界对高级会计业务的深入探讨,正是这种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必然是会计理论研究更加深入,财务会计学体系更加完整、健全。有鉴于此,我们想从以四项会计假设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和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结合、互相转化的角度来探讨高级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介于两种理论体系之间的衔接部有着非常丰富的的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级会计学理论基础的特征,应成为进行高级会计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线索,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摘自中华会计学习网
第五篇:会计学心得
会计学专业导论心得
也许,对于大对数没有接触会计学这一专业或领域的人而言,做会计的人就是数学很好,每天的工作就是记账和算账。当然,我也是这些大多数人中的一员。通过这门——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了会计学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会计学是什么?它只是简单的写写算算吗?在第一堂课中,老师就这个问题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我们一般认为的记账、算账只是会计学这个领域中很小的一部分。会计学是专门研究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会计学属于经济科学。它运用一系列经济理论和范畴来建立它的概念和方法。会计学是管理科学。它分担着经济管理的一个特定方面。
在最近的会计学专业导论的课堂中,我感到会计的学习,首先要在心中建立一种会计体系的框架,在这个框架的范围内,我们先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然后在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个会计系统的知识。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学习和生活中,先在自己的心中建立某种理念,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再学习各个知识点,就容易得多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会计学这个专业学科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学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谚语用在会计这门学科上是毫不夸张和过分的。填的各类报表,数据的修改等等都要书写规范,不能出现看不懂、不清楚,这样容易造成会计事故。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当然,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还要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业自律。如果从事这一领域中的职业的话,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在这一领域中充满了诱惑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律和职业道德。这一话题虽然有些扯远了,但对于以后的我们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便是我对会计学专业导论这一课程的学习中,自己简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虽然这一课程的课时并不长,但让我这个文科专业的同学了解到许多理科的知识,同时也让我学到许多生活中的道理吧。希望我的点滴心得,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这也是我对于会计学专业导论这一课程美好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