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大学作业《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热力学理论是以()为代表 A.塔板理论 B.速率理论
满分:5 分
2.下列哪项不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A.应用范围广 B.灵敏度高 C.分析速度快 D.需要高柱温
满分:5 分
3.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为具有磁矩的()A.原子 B.离子 C.基态原子 D.原子核 E.电子
满分:5 分
4.()可用于药物有关物质的检查和杂质限量的检查 A.薄层色谱 B.纸相色谱
满分:5 分
5.由炙热的固体或液体发出的光谱,称为()A.线状光谱 B.带状光谱 C.连续光谱 D.断续光谱
满分:5 分
6.荧光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常采用下列哪种光源 A.紫外光源 B.可见光源 C.红外光源 D.金属蒸汽灯
满分:5 分
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汽中的()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A.原子 B.离子 C.基态原子 D.激发态原子 E.电子
满分:5 分
8.下面色谱法中是以按操作形式分类的色谱有 A.气相色谱法 B.柱色谱法 C.分配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满分:5 分
9.一般按红外线波长的不同将红外线划分为三个区域,请问中红区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A.0.76-2.5μm B.2.5-15μm C.2.5-25μm D.>25μm
满分:5 分
10.在固定液中,OV-101属于 A.非极性物质 B.中等极性物质 C.极性物质
D.能形成氢键的物质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E.讯号处理与显示器
满分:6 分
2.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有 A.局部屏蔽效应 B.磁各向异性效应 C.杂化效应 D.分子间氢键 E.溶剂效应
满分:6 分
3.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A.分辨率 B.灵敏度 C.质量范围 D.质量精确度
满分:6 分
4.红外光谱仪由()组成 A.辐射源 B.吸收池 C.单色器 D.检测器 E.记录仪
满分:6 分
5.常用吸附剂有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氧化铁
满分:6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按照Beer定律,吸光度A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色谱分离的塔板理论始于马丁和辛格提出的塔板模型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毛细管柱的制备包括拉制、柱表面处理、固定液的涂渍等步骤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三大关键部件之一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原子化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两种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氧化铝的含水量越高,活性越强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锐线光源的发射线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一致是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进行定量的必要条件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在质谱中的大多数离子峰均是根据有机物自身裂解规律形成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二篇:2012春福师《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二
福师《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若测定空气中N2和O2的含量,宜采用下述哪一种分离方法?()
A.气-液色谱法
B.气-固色谱法
C.液-液色谱法
D.空间排阻色谱法
满分:2 分
2.色谱法的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其中不动的一相称____;另一相携带混合物流过此相的流体,称为____
A.稳定相,不稳定相
B.固定相,移动相
C.固定相,流动相
D.稳定相,流动相 满分:2 分
3.A.A B.B C.C D.D 满分:2 分
4.波长为500nm的绿色光, 其能量()
A.比紫外线小
B.比红外光小 C.比微波小
D.比无线电波小
满分:2 分
5.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目的在于____ A.清洗电极
B.活化电极
C.校正电极
D.除去沾污的杂质
满分:2 分
6.A.A
B.B C.C D.D 满分:2 分
7.氧化还原滴定中电极选择为____
A.选择铂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B.选择pH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C.根据不同沉淀反应选择不同指示电极
D.选择金属电极作为指示电极,pH玻璃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满分:2 分
8.共轭效应使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A.不改变
B.变大
C.变小
D.变大或变小
满分:2 分
9.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____ A.极限电流
B.残余电流
C.扩散电流
D.迁移电流
满分:2 分
10.下列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高压
B.高速
C.高灵敏度
D.高温
满分:2 分
11.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成____
A.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
B.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C.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
D.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
满分:2 分
12.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是____ A.离子交换色谱法
B.离子色谱法 C.离子对色谱法
D.空间排阻色谱法
满分:2 分
13.极谱动力波中能产生催化电流,增加极谱波的灵敏度的条件是____ A.化学反应超前于电极反应
B.化学反应滞后于电极反应
C.化学反应与电极反应平行
D.使用催化剂的反应
满分:2 分 14.A.A B.B C.C D.D 满分:2 分 15.A.A B.B C.C D.D 满分:2 分
16.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e,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A.配合物的浓度
B.配合物的性质
C.比色皿的厚度
D.入射光强度
满分:2 分
17.使被测定物电解一定时间,然后改变电极的电位极性,使富集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溶出过程的伏安曲线来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做____ A.脉冲极谱
B.溶出伏安法
C.单扫描极谱
D.防波极谱
满分:2 分 18.A.A B.B C.C D.D 满分:2 分
19.极谱法的工作电极要求是____ A.滴汞电极或其它液体电极
B.静止的液体或固体电极为工作电极
C.滴汞电极或其它表面能周期性更新的液体电极
D.表面能周期性更新的液体或固体电极为工作电极
满分:2 分
20.在极谱分析中与被分析物质浓度呈正比例的电流是____ A.极限扩散电流
B.迁移电流
C.残余电流
D.极限电流
满分:2 分
21.分离、分析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生理活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宜选用____ A.气相色谱
B.标准液相色谱
C.空间排阻色谱法
D.高效液相色谱
满分:2 分
22.液-液色谱法中的反相液相色谱法,其固定相、流动相和分离化合物的性质分别为()A.非极性、极性和非极性
B.极性、非极性和非极性
C.极性、非极性和极性
D.非极性、极性和离子化合物
满分:2 分
23.使pH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____ A.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B.强碱溶液中Na+浓度太高
C.强碱溶液中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H+ D.大量的OH-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
满分:2 分
24.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____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满分:2 分
25.下列关于柱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柱温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
B.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C.柱温都是越低越好
D.对于沸点较高的样品,宜采用程序升温
满分:2 分
26.A.A
B.B C.C D.D 满分:2 分
27.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____ A.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
B.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
C.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
满分:2 分
28.微库仑分析与库仑滴定相比,前者主要特点是____ A.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
B.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而且在恒流情况下工作
C.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不同之处是电流不是恒定的
D.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具有一对工作电极和一对指示电极
满分:2 分
29.A.A B.B C.C D.D 满分:2 分
30.液-液色谱法中的反相液相色谱法,其固定相、流动相和分离化合物的性质分别为()A.非极性、极性和非极性
B.极性、非极性和非极性 C.极性、非极性和极性
D.非极性、极性和离子化合物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6 分。)
V
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发现有吸收线的重叠,宜采用的措施是()A.另选测定波长
B.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
C.更换灯内惰性气体
D.用化学方法分离
满分:4 分
2.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h以上,目的是()A.消除不对称电位
B.消除液接电位
C.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值
D.活化电极
满分:4 分
3.均相膜电极属于____ A.敏化电极
B.原电极
C.非晶体(膜)电极
D.晶体(膜)电极
满分:4 分
4.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时,影响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的光学因素有()A.杂散光
B.非平行光
C.非单色光 D.散射光和折射光
满分:4 分
三、判断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V
1.脉冲极谱是目前最灵敏的一种极谱方法。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提高分离电压是增加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的主要途径,只要提高分离电压任何难分离物质对都可获得分离.这也是毛细管电泳应用广泛的主要原因.()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气相色谱固定液必须不能与载体、组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压力变宽引起中心频率偏移,温度变宽不引起中心频率偏移。()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固定相基体的物质是硅胶。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浓度的对数成正比.()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空间排阻色谱法是以凝胶(gel)为固定相,类似于分子筛的作用,但凝胶的孔径比分子筛小,一般为几纳米到几百纳米。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原子光谱分析中,共振线是指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最后线。()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一般支持电解质的浓度要比待测物质的浓度大1000倍以上。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与外磁场强度有关,偶合常数与外磁场强度无关。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在红外光谱中C—H,C—C,C—O,C—Cl, C—Br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依次增加.()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溶剂的拉曼光波长与被测溶质荧光的激发光波长无关.()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第三篇:《仪器分析原理》大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仪器分析原理》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带状光谱形成的机理。
一个电子能级的跃迁旺旺叠加许多振动能级,而一个振动能级的跃迁又可以叠加许多转动跃迁。若分子中的原子多于两个,跃迁的状态就更加多样复杂,分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的这种能级多重叠现象,决定了分子光谱的形状——带状光谱。
2、紫外—可见光谱理想的光源是什么,常用的光源有哪几种?
在使用波长范围内有足够的辐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辐射是连续的,其强度不随波长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紫外光源——氢灯或氘灯,波长160~375nm;可见光源——钨灯或碘钨灯,波长350~1000nm
3、元素的原子化。
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的能吸收特征辐射的基态原子的过程,为元素的原子化。
4、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产生和过程。
产生:基于试样蒸汽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的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蒸汽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
过程:试液以一定的速率被燃气和助燃气带入火焰原子化器中,当从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出的某种元素的特征性锐线光产生的共振吸收,使光线减弱。火焰中基态原子的数目越多,浓度越大,吸光程度也越大,所以根据其吸光度即可测定试样中待测的元素含量。
5、无火焰原子化装置及原子化过程。
装置:将试样或试液置于石墨炉中用300A的大电流通过石墨炉并将其加热到3000℃使试样原子化。
过程: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四阶段进行程序升温
干燥:在灰化或原子化过程中,为了防止试样突然沸腾或者渗入石墨炉壁中的试液激烈蒸发二引起飞溅,必须预干燥,温度一般在100℃左右,每微升试液的干燥时间为1~2s。灰化:为了除去共存的有机物或低沸点无机物烟雾的干扰,灰化时间与试样量成正比。一般低于600℃时大部分元素不会损失,所以灰化温度应适当高一些时间短一些。原子化:一般原子化温度每提高100%,信号峰提高百分之几。
净化:试样热分解的残留物有时会附着在石墨炉的两端,对下次样品的测定存留着记忆效应,产生影响,故应在每次测定之后升高温度,并通入惰性气体“洗涤”,以使高温石墨炉内部净化
6、柱效和选择性对色谱分离的影响。
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强度或梯度洗脱)是改善柱效的最直接的因素,柱效影响到各组分色谱峰的峰形和它们之间的分离度。
选择性受分离条件中流动相的组成、种类、pH、色谱柱温度和固定相种类的影响,选择性的大小影响到各组分的分离度。
7、从色谱图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色谱峰的各种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可以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以及相邻两色谱峰的分离度 根据色谱峰两峰的距离,可以评价固定相或流动相的选择是否得当 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8、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分离效率高(能同时分离和测定组成极其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灵敏度高(检测下限10-1
4-12 ~10g)、选择性好(能分离性质极其相似的物质,如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对映体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分析速度快(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几十分钟)、应用范围较广泛(在仪器允许的气化条件下,凡能够气化且热稳定的、不具腐蚀性的气体都可以分析)
9、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构造及工作原理。
以氢气和空气燃烧的火焰作为能源,利用被测组分——含碳有机物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离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出组份的含量。主要部件是离子室,由适应喷嘴、极化极(又称发射极)、收集极、气体入口和外罩组成。在离子室下部,载气携带组份流出色谱柱后,在进入喷嘴前与氢气混合,空气由另一侧导入。喷嘴用于点燃氢气,在火焰上方桶装收集极(作正极)和下方圆环状极化极(作负极)间施加恒定的直流电压,形成一个静电场。被测组份随载气进入火焰,发生离子化反应,燃烧生成的正离子、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极化极和收集极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经放大,有记录仪为色谱图。
10、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方法。
在定性分析中 , 采用保留值定性 , 或与其他定性能力强的仪器分析法连用 , 在定量分析 中 , 采用测量峰面积的归一化法、内标法或外标法 等 , 但高效液相色谱在分离复杂组分式样时 , 有些 组分常不能出峰 , 因此归一化法定量受到限制 , 而 内标法定量则被广泛使用。
1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和应用。含有溶质的溶剂流首先被雾化,并被气流携带通过蒸发室。溶剂挥发掉,留下溶质颗粒形成的薄雾,它可将光散射至光敏器件。信号被放大后,一定的电压输出可以使我们了解通过光检测池的溶质颗粒的浓度。
采用激光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分析效能和重现性。在制药、药物筛选、食品质量检验和化学分析应用中,是检测半挥发性和不挥发性溶质的理想选择。此外,低扩散和高数据输出速率(80 Hz)使它非常适合快速液相色谱应用,尤其是采用短色谱柱的应用。
12、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相同点。
基本原理概念及理论基础(如保留值、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容量因子、分离度等)相同,,都是利用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的差别,从而在两相间反复多次(1000-1000000次,甚至更多)的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差别很小的各组分分离开来。都具有高灵敏度、高效能和高速度的特点。
二者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与气相色谱分析相似,在定性分析中,采用保留值定性,或与其他定性能力强的仪器分析法连用;在定量分析中,采用测量峰面积的归一化法、内标法或外标法等,但高效液相色谱在分离复杂组分式样时,有些组分常不能出峰,因此归一化法定量受到限制,而内标法定量则被广泛使用。
第四篇:吉大17春秋学期《仪器分析》在线作业一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一般按红外线波长的不同将红外线划分为三个区域,请问中红区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A.0.76-2.5μm B.2.5-15μm C.2.5-25μm D.>25μm
2.热力学理论是以()为代表 A.塔板理论 B.速率理论
3.荧光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常采用下列哪种光源 A.紫外光源 B.可见光源 C.红外光源 D.金属蒸汽灯
4.进阳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的容积,称为 A.保留体积 B.死体积
C.调整保留体积 D.相对保留体积
5.色谱法包括许多分支,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哪种色谱法是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 A.气相色谱法 B.柱色谱法 C.平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汽中的()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A.原子 B.离子 C.基态原子 D.激发态原子 E.电子
7.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可由()及电荷迁移跃迁产生 A.σ-σ* B.σ*-n C.π*-π D.π*-n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8.下列溶剂中,在正相色谱中的洗脱能力最强的是 A.苯 B.乙醚 C.水 D.甲醇
9.根据分辨率的高低,可将质谱仪分为低分辨质谱仪和高分辨质谱仪两类,其中分辨率小于()的称为低分辨质谱仪 A.800 B.900 C.1000 D.1200 E.1500
10.()可用于药物有关物质的检查和杂质限量的检查 A.薄层色谱 B.纸相色谱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V 1.红外光谱仪由()组成 A.辐射源 B.吸收池 C.单色器 D.检测器 E.记录仪 BCDE 2.常用的载气有 A.氮气 B.氢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BC 3.原理为辐射的发射的光学分析法有 A.发射光谱法 B.荧光光谱法 C.火焰光谱法 D.放射化学法 E.分光光度法 BCD 4.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有 A.局部屏蔽效应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B.磁各向异性效应 C.杂化效应 D.分子间氢键 E.溶剂效应 BCDE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E.讯号处理与显示器 BCDE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能对多种组分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 A.错误 B.正确
2.分子式是结构鉴定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3.在质谱中的大多数离子峰均是根据有机物自身裂解规律形成的 A.错误 B.正确
4.载体一般是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A.错误 B.正确
5.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关键步骤是选择最佳的色谱操作条件,以实现最理想的分离 A.错误 B.正确
6.色谱分离的塔板理论始于马丁和辛格提出的塔板模型 A.错误 B.正确
7.毛细管柱的制备包括拉制、柱表面处理、固定液的涂渍等步骤 A.错误 B.正确
谋学网www.xiexiebang.com
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 A.错误 B.正确
9.折合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越高 A.错误 B.正确
10.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火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 A.错误 B.正确
第五篇:在线作业模版
《****》课程在线作业模板
每阶段自测题(可以包括单选、多选或判断),每阶段题目总数20-30道题。
第一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A.货币计量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A
属于第一章
„„„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科目属于资产类的有()。
A.预付账款B.应收账款C.预收账款D.其他应收款
答案: ABD
属于第二章 „„„
三、判断题
1.“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公式,在期初和期末是相等的,但在会计期间发生收入和费用,因此这个公式就被破坏。
答案:错
属于第一章
„„„
第二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