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园博感受
园博园游后感
28号那天,伴着小雨,我们来到了位于永定河畔的园博园。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劳累而有意义的一天。
我们先在门口照了集体照,解散后,我们沿着主线,依次游览了3号、4号、2号门附近的展馆。每个展馆外形都很别致,里面有着当地特色的园林艺术展示。四川馆里还有两只大熊猫,使园里更增添了一丝生机。我个人更喜欢的还是主展馆。在里面,展示了国内外造园艺术以及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还有奇石、插花、盆景等各类园林艺术作品。
锦绣谷原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为采砂场,后成为建筑垃圾填埋。设计利用既有地形,将现状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内设有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成为北京园博会生态修复的新亮点,完美诠释“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理念。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希望我国的园林业能够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二篇:圆明园游园感受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这是小学课本里<圆明园毁灭>里的一段话,我还依稀记得当时在读到这段时的愤慨,至今在我脑海里迟迟不能散去。
2014年9月26号,我带领我们班,光科1404,怀着沉重的心情,游览了圆明园遗址,走过那些废墟,看着往来拍照的人群们,我只想说,拍照有什么用,可以把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建筑群之一恢复吗?
在刚进圆明园时,我有一种错觉,就是进入的不是圆明园,而是一个公园,纯粹的自然公园,因为园中什么也没有,没有想象中宏伟的建筑群,有的,只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树木,还有那一池塘的荷花。
游园过程中,想了许多许多,当年,两个强盗将圆明园中能拿走的,都拿走了,拿不走的,也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留下的只有废墟,看到那些废墟,我好像看到了150多年前的大火,浓烟,在我眼前弥漫,爱国的热情,在我的心中激荡,我的看来这是圆明园之殇,更是国之殇!
雨果这样描述那场中国的灾难:“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每每读到这句话,我总是在‘想亡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只有努力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才是正道’
圆明园遗址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是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无时无刻不在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让我们以振兴伟大祖国而奋斗!
第三篇:游园博园有感
读书励志行——游园博园
陈丽
5月19日,林屯中心校400多名师生要去园博园参观,早上五点钟,我就起床了,梳洗完毕后,吃了早饭就去林屯中心校集合了,在六点半到达了中心校,这时老师学生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大约七点钟七辆大巴车缓缓地驶进了林屯中心校,孩子们非常高兴,在校领导和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坐上了安排好的车,上车后导游清点了一下人数就出发了。
一路上,导游向我们说明了注意事项及景点介绍,孩子们听得很入神。甚至有的学生还把导游说的录了下来,大约过了90分钟,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从4号门进入,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月季花,那月季花真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全国各地的园林景观,各地园林各有特色,建筑色彩江南园林一般以灰白为主色调,而北方园林则以红黄为主色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园,它是北方园林的代表,更是皇家园林的代表。它气势磅礴,名园荟萃,那里有山有水,使园林建筑与山水地形完美结合,都能堪称世界奇观了。那里还有人们设计的各种造型,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北京园还突出了老北京的特色,整体造型是一个四合院。登上几级台阶,跨过30厘米高的门槛,推开朱红色的院门,就走进了院中。大门两边有曲折的长廊,长廊里画着各种美丽的图画。院子中间是一个四角亭,坐在亭子里可以看到院中一个精致的水池。池中各色的鲤鱼在莲花丛中嬉戏游玩。“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池水映出各种树、花的影子,让人留连其间。
其中最难忘的是锦绣谷。它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坑中.我们从园博大道的一个高坡上往下望,整个锦绣谷就尽收眼底了.。还能看到里面有许多的亭台,流水。沿着石阶走人谷底,这里是花的海洋。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仿佛是在万花齐放的花海中漫步。转过一个弯,各种各样的花朵迎面涌来,我都叫不出名字来,整个锦绣谷好像是花拼成的巨大的画。
当然我们还去了许多地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次参观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从古到今科技发展的神奇力量。也让我看到了南北园林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犹如身临其境,通过对各大展区的参观,更进一步的领略中国园林文化的魅力,使我受益匪浅。
2016年5月23日
第四篇:游园博园有感
社会大课堂有感
金秋飒爽,我们迎着凉爽的秋风,坐车前往向往已久的社会大课堂——丰台园博园。早在中考前做各城区模拟试题的时候我就听说过园博园了,那综合性学习把园博园描述得跟仙境一般,这更增加了我的期待程度。
进入园博园,第一个要参观的当然是主馆了,进了馆门,我的眼已经看不过来了,在那里,展示了国内外的先进造园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等、我还看到了各类园林艺术的作品以及奇石、插花、盆景艺术等。走到天花板最高的位置,那里就是主馆的中心,它以几十米跨度的展厅为源起,螺旋状的生长、传播、交叉、辐射,最终融合于园区的绿色景观之中。主馆设计创意之新颖、展示园林艺术之齐全令我赞叹。
紧接着,我们又去了中国园林博物馆,可以从名字判断出:它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汇聚的肯定是园博园之精华。它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通过室内的一些介绍以及投影,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园林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辉煌的成就。它简直就是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园林魅力的园林文化中心!通过参观,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古代的园林艺术不断发展,而现在的园林艺术不仅是自然美的体现,更是人文内涵与历史变迁的体现。中国在园林方面的成就我不禁拍手叫绝,激动无法言表。
身为一个北京人哪能不去北京园?由于北京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北京园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格。可以这么说,它是北方园林的代表,更是皇家园林的代表。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名园荟萃,锦集式园林。那里有山有水,使园林建筑与山水地形完美结合;在各组建筑群之间则用土堆起自然起伏的土丘加以分隔,使其形成不互相干扰而又协调一致。可以说,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乾隆时期,北京园林发展到了极致,它的园林之大、时间之久、艺术水平之高为历史之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出自白居易的诗句引领我们来到了江南园。江南水乡,以水景为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园区。它模拟和再现了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水网纵横,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形成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风格各异的石桥飞跨溪上,水街两侧传统建筑布局密集。江南园个性鲜明,小巧别致、色彩朴素,山水、花木淡雅,建筑小巧别致。全园以水面居中,十分美丽。
通过历时一天的游览,我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大派系的园林特征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也使我从园林的方面认识到了中国的伟大。
第五篇:中秋博饼活动主题:中秋游园
中秋博饼活动主题:中秋游园
1.活动背景:
九月的风带来了我们10届可爱的学弟学妹们,他们是春天刚萌芽的春笋,是初生的牛犊,是充满希望的新力量。同时也是懵懂和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引导,从面对新环境的怯懦和拘束中解脱出来,融入到我们的大家庭里面,在辅导员的支持下,中秋佳节我们软件准备策划这次新老生五个班级的“中秋博饼”活动。
2.基本活动简介:
中秋佳节之际,通过“中秋游园”主题开展中秋博饼活动,让到场的每一个同学都能融入“博状元”之中,享受中秋团圆的大家庭气氛的同时促进新老生的交流。
3.活动对象:09级软件技术1、2班,10级软件程序全体学生
4.活动时间:XX年9月14日(周二下午)15点
5.活动地点:F101(乒乓球室)
6.组织部门:09软件技术1、2班团支部
通过这次新老生“中秋博饼”活动,促进新老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大一新生对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博状元”(另附一份规则)
1、召集有关负责人讨论事宜
2、组织策划,确定活动地点、时间
3、分成23桌,每桌12人
4、制定活动流程
5、准备奖品,骰子,大碗,教室,桌子等
6、安排采购、拍照以及维护现在秩序的负责人
7、由宣传委员负责在班内深入宣传主题团日活动,向全体同学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宣传稿的编写。
8、邀请辅导员,老师以及团委干事
9、教室布置
1、辅导员讲话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后勤安排,活动前活动后的清场工作
3、活动总结
1.总策划:09软件2班杨旭东
2.组织策划:09软件1班 李仕霖
09软件1班 王志远
09软件2班 陈坤捷
09软件2班 陈晓艺
3.拍照:09软件1班 林嘉宏
09软件2班 陈晓艺
4.采购:全体班委
5.教室布置:全体班委
1、做好安全教育
2、做好意外事件影响活动处理
3、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混乱造成意外踩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