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时间:2019-05-12 06: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的核心精神(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第一篇:《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主讲人:钱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前言

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下我自己读《论语》的一些体会,因为这些年我在很多场合都建议大家“读《论语》,学做人”,大家可以结合这六个字重新再读一遍《论语》。我这几年的阅读对《论语》也有了些新的认识,所以今天主要是讲一讲近几年对于学习《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重在跟大家交流。

《论语》这部书究竟主要、最核心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从古到今,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部书的中心意思,可以用《大学》上的一句话加以概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可以说最好地概括了《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要把修养、修身作为自己的根本大事去做,这是论语的一个基本精神。

关于这一点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第一,做人。《论语》的思想固然是很丰富,它涉及很多内容,但它的核心内容是说明做人的道理。

第二,做个什么样的人。《论语》里面提出来的,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不是有个理想的模式、或者理想的标准呢?

第三,怎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一、核心思想是讲做人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天子以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先说第一个方面,孔子的思想是很丰富的,在当时那样一个乱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来讲一些治国的道理。他自己当过几年官,当然他是局限于在政治上如何治国。他一生在这方面奔走,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想把当时“天下无道”的状态变成“天下有道”的状态。而且我们知 1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道,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的事业是办教育,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育上,一生培养了弟子3000人,所以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很丰富和有价值的思想。

(一)核心的政治理念

有人认为他主要的思想是《论语》里“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有人说他主要的思想是教育思想,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仔细研究孔子“政治治国”的思想和教育的思想,就会发现他的核心问题还是“做人”。从政治上讲,孔子治国的道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政者正也”,也就是说,政治是怎么回事,治国又是怎么回事,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正”,这也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这个“正”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证明,子路问他:“如果魏国的国君用你让你去当政,你首先做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这叫正。正名是什么意思?就是后面他跟齐景公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名实要相符,当时的社会讲的是有君臣有父子,那么处在一定的地位就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无论在哪一个位置上,做你该做的事情,享受你该享受的权利,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正名”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那样的社会,今天的社会同样也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同样也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亲有父亲的责任、权威和义务,儿子也有他人格的独立、应遵守的道德和义务。现在我们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孝的子女,在他们的观念中他们是小祖宗,全家都得由着他们来,这叫“父不父,子不子”。三字经讲“子不教,父之过”,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如果父亲不教育孩子、对孩子不尽责任是不行的,同样,子女不孝敬父母也是不对的。这就叫“父不父,子不子”,这在社会上是存在的。另外,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讲责权利要分明,在一个位置上就要尽相应的责任,享受相应的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名实不符。所以“正名”实际上就是说要把社会关系整顿好,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以上讲了“正”的第一个方面,接下来“正”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正”人,就是使人自觉地走上正道。正如这段话里面讲的,“有耻且格”,一个人有知耻之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觉地走上正道,从而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化。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规范,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这就要“正人”。而“正人”有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论语》里面提出来的,“正人先正己”。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给国君听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官执政的人尚且不正,如何能去正别人呢?

下面这段话,我认为很有意义。季康子不是国君,但他是鲁国的实际当权者。他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把这个坏人都杀掉来成全这个好人怎么样?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特别是后面这一段“子欲善而民善矣。”也就是说,当权的人只要想要善,就会朝着善的方向走,老百姓自然也就善了。然后孙子用了一个比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指当权者,小人指老百姓,当权者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好比是草。风一吹到草上,“草上风必偃”,东风吹过来,草就往西倒,西风吹过来草就往东倒。也就是说,社会风气决定于当权者的道德。这就是我要讲的“正人要先正己”。社会风气不好,责任不在老百姓,根源在领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当今社会也很有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简单概括一下,孔子治国的思想是这样三句话,“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我认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大体内容。为了达到“正”的目标,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也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其二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个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用刑政、惩罚的办法来治理,关于第一个办法,孔子的评价是“民免而无耻”。规定了什么不该做,做了就严刑重罚,老百姓就可以免予犯罪,但是百姓无耻,没有了知耻之心,老百姓之所以不干坏事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因为他认为干坏事不对,没有羞耻心,而只是因为怕受刑罚才收敛、老实。另外一个方法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孔子说“有耻且格”。老百姓可以有知耻之心,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可耻的,那么他们就会很自觉地走上正道了。这里孔子实际上是在提倡荣辱观,有一个荣辱观,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可耻什么是光荣,他们就会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约束,有个底线。所以“免而无耻,有耻且格。”这八个字就是孔子对两种不同治国方法的比较。这是这段话里面的一个意思。另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这句话的后半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就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一个概括表述。孔子的“为政以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德,另一个是礼。我们现在有的人认为,孔子在讲这个道理时主要以道德为基础,这话不错,但是没有讲到礼。实际上,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德和礼两者的结合。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说到。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孔子的“政者正也,为政以德。”很值得我们注意,这反映了一种很重要的治国理念。比如说,孔子认为社会安定、政权巩固的基础在人不在物。下面这一段话,说的是子贡问政,问的是治国办法,孔子提了三条“足食、足兵、民信”。子贡说,如果这三条做不到,要去掉一条,先去掉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兵。武装可以先不要,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三者都要,实在只能有两条就先去兵。如果还不行,要再去一条,去什么?孔子说去食。就是经济的问题,也可以放弃,但老百姓的信任这条是最重要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全完了。这就是说,一个政权的巩固,最重要的基础不在于武装,不在于经济,而在于老百姓的信任。我们如果看看一些古今中外的经验的话,情形确实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国家的武装并不是不强,经济也还算可以,但是一旦失去民心了,一夜之间整个国家就会垮掉。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巩固、社会要安定最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物。第二点,治国的实质是什么?这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认为治国就需要管制,制订一套法律把人管起来,孔子对政权怎么理解?“政者正也”不是去管人,更不是去镇压,而是如何使社会人心能够正,使社会秩序能够正。那么相应的,既然是正,治国的手段就不是要靠强制,而是要靠道德教化。通俗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部分强力部门,比如军队、法院、警察等等。当然现在社会这些部门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从孔子思想来讲这不是主要的。从这几点都可以看出来,孔子是立足于人的完善,以人的完善作为基础来考虑治国的问题。所以说孔子确实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谈治国的问题,周游列国时也讲了很多,但他中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如何能够正人。

说到这一点,我认为孔子的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也有它的片面性,下面这两段话就比较集中反映了它的片面性,也可以说是比较理想化。孔子认为国家如他主张的那样进行以后,就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如果有一百年的时间为实施他的主张,社会就可以没有任何残暴的行为或者是互相杀戮。下面讲的“听讼,吾犹人也。”断一个案子,我跟别人也一样,“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理想是让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诉讼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些是比较理想化的政治思想。

(二)教育的本质

接下来再看教育方面。教育思想当然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论语》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什么你不去当官治国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他引用了《尚书》上的两句话,这里讲到效绩了,“施于有政,是亦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为政,奚落其他为为政。”他的意思是,“我现在搞这个教育,就是提倡和宣传这些道理。那么通过教育让人们接受了这些道理,它就会影响到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影响到执政的人,可以影响到执政者的执政行为。”孔子说的这个就是为政。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思想里面的“教育”和“为政”是紧密联系的。因为为政者治国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要正人,首先是当权者要正,正人要让当权者能够懂得这些做人治国的道理。而这些都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所以孔子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治国的贤才,在他的观念里,教育本身是治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职能。

从教育方面来看,孔子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治国贤才”。这里引了两段话,“一段是孔子自己讲的,一段是他的弟子子夏讲的”,都在《论语》里面。前面这一段话,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在五六十年代,这些话是被当作反面的东西来进行批判的,特别是在学校,因为我们当时提出的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段话主要意思是,樊迟找孔子说我想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你如果学种庄稼,就去找那个老农民去。樊迟又说我想学种菜,孔子说种菜我不如那个老菜农,你别找我,你去找他去。孔子轻视生产知识,所以当时那个年代认为这个教育思想要不得,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是针锋相对的,所以认为传统的孔子教育思想不行,当时这个是作为反面教材来进行批判的。但是我们今天来看,这话其实没有错,为什么没错呢?我们想一想,在那个个体农业经济的条件下,种地、种菜这些生产知识是不需要学校来教的。那些这些知识是怎么学的呢?是儿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下地,手把手的教会的。一直到现在,我们的手工业如刺绣、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等等,传授过程也不是靠学校,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有一句话叫“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手工业就是在它的作坊里面完成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所以当时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传授生知识的任务,社会也没有这个要求。那么教育是解决什么问题?教育就孔子所说的培养治国的贤才。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里就教你礼、义、信。你懂得了这些东西你可以治国了,老百姓就可以拥护你了,社会就可以走上正道了。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客观要求。那么子夏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是学生产知识,而是“学以治其道。”学做人的道理和治国的道理。其实今天来看,这一点反应了教育的最重要本质,就是正人。使得人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懂得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和任务,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点。至于生产知识的问题,是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科 5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应用到生产上,生产应用到了机器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要制造机器需要有科学知识,工人要操作机器也需要科学知识,那么科技越发达,一个普通劳动者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的要求也越高,继而这个在教育中,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就越来越重要。现在教育里的这部分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用研究的观点去评判2000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孔子教育思想和治国的思想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总的来说,无论是讲治国还是讲教育,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最核心的问题是落实在做人上面。

二、成为什么样的人

既然说一切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当然也就成为孔子《论语》思想里面的中心内容。对此,孔子提出了做人的一个标准——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君子和小人这两者的对立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我们刚才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在位的、当权的、治国的这部分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来分的。另外一种含义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分,而是从道德、人品上来分,君子指的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道德人格,小人是指道德比较差的,或者是只知道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人,“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如果不懂得自我修养,不懂得追求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自己,而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那这种人就是小人。

(一)君子的理想——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里面对君子和小人讲的很多,很多地方讲到“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我们现在常常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论语》里面讲了那么多,一时难以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君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要求。以下两段话,我认为是对君子最具有概括性的两段话。一段话是讲: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敬就是一种非常认真的实在的态度,要很认真的去修养自己。子路不满足,说太简单了,这样就够了吗?“如斯而已乎?”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就是说修养不是为自己,还要去安人。要使别人都能够很安好。子路还不满意,说“如斯而已乎?”孔子又讲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你不能只顾你自己修养,还要考虑到别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不仅自己周围的人要考虑到,整个社会、国家、民族所有的百姓都要放在心里,要去使他们所有人能够安好,这是很难的。放在今天来说,君子要有这样的追求:把构建一个理想社会作为目标,使所有百姓都得到好 6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处。这个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后面加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是儒家孔孟推崇的最高圣人,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是为修己以安百姓而发愁,可见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我认为,“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提出来的君子应该有的一个人生理想,也可以说这个本身就是孔子自己人生理想、人生追求。《论语》里面还有一段话,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一起谈自己的志向,几个弟子谈了之后,他们就问孔子,老师是不是也谈一谈你的志向,孔子讲了这样三句“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他要老百姓能够安好,朋友能够信任他,青年人能够非常怀念他。这三条和“修自以安百姓”实际上是一个道理。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修己以安百姓”确实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当代人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安百姓这一点。让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名族的兴亡,已经成为个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

第二篇:《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主讲人:钱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前言

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下我自己读《论语》的体会,因为这些年我在很多场合都建议大家“读《论语》,学做人”,大家可以结合这六个字重新再读一遍《论语》。我这几年的阅读对《论语》也有了些新的认识,所以今天主要是讲一讲近几年对于学习《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重在跟大家交流。

《论语》这部书究竟主要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从古到今,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部书的中心意思,可以用《大学》上的一句话加以概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可以说最好地概括了《论语》的基本思想和精神,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要把修养、修身作为自己的根本大事去做。

关于这一点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些说明。

第一,做人。《论语》的思想固然是很丰富,它涉及很多内容,但它的核心内容是说明做人的道理。

第二,做个什么样的人。《论语》里面提出来的,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不是有个理想的模式、或者理想的标准呢?

第三,怎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一、核心思想是讲做人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天子以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先说第一个方面,孔子的思想是很丰富的,在当时那样一个乱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他自己当过几年官,当然他是局限于在政治上如何治国。他一生在这方面奔走,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想把当时“天下无道”的状态变成“天下有道”的状态。而且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伟大的 1

教育家,他的一生的事业是办教育,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育上,一生培养了弟子3000人,所以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很丰富和有价值的思想。

(一)核心的政治理念

有人认为他主要的思想是《论语》里“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有人说他主要的思想是教育思想,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仔细研究孔子“政治治国”的思想,就会发现他的核心问题还是“做人”。从政治上讲,孔子治国的道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政者正也”,也就是说,政治是怎么回事,治国又是怎么回事,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正”,这也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这个“正”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证明,子路问他:“如果魏国的国君用你让你去当政,你首先做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这叫正。正名是什么意思?就是后面他跟齐景公讲的,“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名师要相符,当时的社会讲的是有君臣有父子,那么处在一定的地位就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无论在哪一个位置上,做你该做的事情,享受你该享受的权利,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正名”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那样的社会,今天的社会同样也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同样也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亲有父亲的责任、权威和义务,儿子也有他人格的独立、应遵守的道德和义务。现在我们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孝的子女,在他们的观念中他们是小祖宗,全家都得由着他们来,这叫“父不父,子不子”。三字经讲“子不教,父之过”,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如果父亲不教育孩子、对孩子不尽责任是不行的,同样,子女不孝敬父母也是不对的。这也叫“父不父,子不子”。另外,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讲责权利要分明,在一个位置上就要尽相应的责任,享受相应的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名实不符。所以“正名”实际上就是说要把社会关系整顿好,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以上讲了“正”的第一个方面,接下来“正”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正”人,就是使人自觉地走上正道。正如这段话里面讲的,“有耻且格”,一个人有知耻之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觉地走上正道,从而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化。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规范,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这就要“正人”。而“正人”有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论语》里面提出来的,“正人先正己”。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给国君听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

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官执政的人尚且不正,如何能去正别人呢?

下面这段话,我认为很有意义。季康子不是国君,但他是鲁国的实际当权者。他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把这个坏人都杀掉来成全这个好人怎么样?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特别是后面这一段“子欲善而民善矣。”也就是说,当权的人只要想要善,就会朝着善的方向走,老百姓自然也就善了。然后孙子用了一个比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指当权者,小人指老百姓,当权者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好比是草。风一吹到草上,“草上风必偃”,东风吹过来,草就往西倒,西风吹过来草就往东倒。也就是说,社会风气决定于当权者的道德。这就是我要讲的“正人要先正己”。社会风气不好,责任不在老百姓,根源在领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当今社会也很有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简单概括一下孔子治国的思想,“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我认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大体内容。为了达到“正”的目标,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也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其二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个是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用刑政、惩罚的办法来治理,关于第一个办法,孔子的评价是“民免而无耻”。规定了什么不该做,做了就严刑重罚,老百姓就可以免予犯罪,但是百姓无耻,没有了知耻之心,老百姓之所以不干坏事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因为他认为干坏事不对,没有羞耻心,而只是因为怕受刑罚才收敛、老实。另外一个方法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孔子说“有耻且格”。老百姓可以有知耻之心,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可耻的,那么他们就会很自觉地走上正道了。这里孔子实际上是在提倡荣辱观,有一个荣辱观,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可耻什么是光荣,他们就会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约束。所以“免而无耻,有耻且格。”这八个字就是孔子对两种不同治国方法的比较。这是这段话里面的一个内容。另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这句话的后半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就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概括表述。孔子的“为政以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德,另一个是礼。我们现在有的人认为,孔子在讲这个道理时主要以道德为基础,这话不错,但是没有讲到礼。实际上,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德和礼两者的结合。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孔子的“政者正也,为政以德。”很值得我们注意,这反映了一种很重要的治国理念。

比如说,孔子认为社会安定、政权巩固的基础在人不在物。下面这一段话,说的是子贡问政,问的是治国办法,孔子提了三条“足食、足兵、民信”。子贡说,如果这三条做不到,要去掉一条,先去掉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兵。武装可以先不要,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三者都要,实在只能有两条就先去兵。如果还不行,要再去一条,去什么?孔子说去食。就是经济的问题,也可以放弃,但老百姓的信任这条是最重要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全完了。这就是说,一个政权的巩固,最重要的基础不在于武装,不在于经济,而在于老百姓的信任。我们如果看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历史的话,情形确实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国家的武装并不是不强,经济也还算可以,但是一旦失去民心了,一夜之间整个国家就会垮掉。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巩固、社会要安定最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物。第二点,治国的实质是什么?这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认为治国就需要管制,制订一套法律把人管起来,孔子对政权怎么理解?“政者正也”不是去管人,更不是去镇压,而是如何使社会人心能够正,使社会秩序能够正。那么相应的,既然是正,治国的手段就不是要靠强制,而是要靠道德教化。通俗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部分强力部门,比如军队、法院、警察等等。当然现在这些部门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从孔子思想来讲这不是主要的。从这几点都可以看出来,孔子是立足于人的完善,以人的完善作为基础来考虑治国的问题。所以说孔子确实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谈治国的问题,周游列国时也讲了很多,但他中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如何能够正人。

说到这一点,我认为孔子的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也有它的片面性,下面这两段话就比较集中反映了它的片面性,也可以说是比较理想化。孔子认为国家如他主张的那样进行以后,就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如果有一百年的时间为实施他的主张,社会就可以没有任何残暴的行为或者是互相杀戮。下面讲的“听讼,吾犹人也。”断一个案子,我跟别人也一样,“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理想是让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诉讼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些是比较理想化的政治思想。

(二)教育的本质

接下来再看教育方面。教育思想当然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论语》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什么你不去当官治国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他引用了《尚书》上的两句话,这里讲到效绩了,“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落其他为为政。”他的意思是,“我现在搞这个教育,就是提倡和宣传这些道理。那

么通过教育让人们接受了这些道理,它就会影响到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影响到执政的人,可以影响到执政者的执政行为。”孔子说的这个就是为政。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思想里面的“教育”和“为政”是紧密联系的。因为为政者治国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要正人,首先是当权者要正,正人要让当权者能够懂得这些做人治国的道理。而这些都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所以孔子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治国的贤才,在他的观念里,教育本身是治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职能。

从教育方面来看,孔子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治国贤才”。这里引了两段话,“一段是孔子自己讲的,一段是他的弟子子夏讲的”,都在《论语》里面。前面这一段话,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在五六十年代,这些话是被当作反面的东西来进行批判的,特别是在学校,因为我们当时提出的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段话主要意思是,樊迟找孔子说我想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你如果学种庄稼,就去找那个老农民去。樊迟又说我想学种菜,孔子说种菜我不如那个老菜农,你别找我,你去找他去。孔子轻视生产知识,所以当时那个年代认为这个教育思想要不得,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是针锋相对的,所以认为传统的孔子教育思想不行,当时这个是作为反面教材来进行批判的。但是我们今天来看,这话其实没有错,为什么没错呢?我们想一想,在那个个体农业经济的条件下,种地、种菜这些生产知识是不需要学校来教的。那些这些知识是怎么学的呢?它是儿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下地,手把手的教会的。一直到现在,我们的手工业如刺绣、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等等,传授过程也不是靠学校,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有一句话叫“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手工业就是在它的作坊里面完成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所以当时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传授生知识的任务,社会也没有这个要求。那么教育是解决什么问题?教育就孔子所说的培养治国的贤才。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里就教你礼、义、信。你懂得了这些东西你可以治国了,老百姓就可以拥护你了,社会就可以走上正道了。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客观要求。那么子夏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是学生产知识,而是“学以治其道。”学做人的道理和治国的道理。其实今天来看,这一点反应了教育的最重要本质,就是正人。使得人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懂得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和任务,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点。至于生产知识的问题,是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科学应用到生产上,生产应用到了机器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要制造机器需要有科学知 5

识,工人要操作也需要科学知识,那么科技越发达,一个普通劳动者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的要求也越高,继而这个在教育中,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就越来越重要。现在教育里的这部分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用研究的观点去评判2000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孔子教育思想和治国的思想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总的来说,无论是讲治国还是讲教育,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最核心的问题是落实在做人上面。既然说一切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当然也就成为孔子《论语》思想里面的中心内容。对此,孔子提出了做人的一个标准——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二、成为什么样的人

君子和小人这两者的对立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我们刚才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是在位的、当权的、治国的这部分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来分的;另外一种含义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分,而是从道德、人品上来分。君子指的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道德人格,小人是指道德比较差的,或者是只知道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人,“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如果不懂得自我修养,不懂得追求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自己,而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那这种人就是小人。

(一)君子的理想——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里面对君子和小人讲的很多,很多地方讲到“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我们现在常常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论语》里面讲了那么多,一时难以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君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下两段话,我认为是对君子最具有概括性的两段话。一段话是讲: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敬就是一种非常认真的实在的态度,要很认真的去修养自己。子路不满足,说太简单了,这样就够了吗?“如斯而已乎?”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就是说修养不是为自己,还要去安人。要使别人都能够很安好。子路还不满意,说“如斯而已乎?”孔子又讲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你不能只顾你自己修养,还要考虑到别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不仅自己周围的人要考虑到,整个社会、国家、民族所有的百姓都要放在心里,要去使他们所有人能够安好,这是很难的。放在今天来说,君子要有这样的追求:把构建一个理想社会作为目标,使所有百姓都得到好处。这个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后面加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是儒家孔孟 6

推崇的最高圣人,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是为修己以安百姓而发愁,可见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我认为,“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提出来的君子应该有的一个人生理想,也可以说这个本身就是孔子自己人生理想、人生追求。《论语》里面还有一段话,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一起谈自己的志向,几个弟子谈了之后,他们就问孔子,老师是不是也谈一谈你的志向,孔子讲了这样三句“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他要老百姓能够安好,朋友能够信任他,青年人能够非常怀念他。这三条和“修自以安百姓”实际上是一个道理。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修己以安百姓”确实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当代人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安百姓这一点。让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理想和追求。

第三篇:十九大精神上讲台演讲稿

提升组织力 展现新作为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价值,将指导我们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报告中还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各项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全部达标,教育公平取得了新突破,促进教育公平放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位置,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了人民群众享受公平教育的获得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党和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关怀。至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坚持以德为先,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积极探索学校与家庭在品德教育方面双向配合的途径,形成品德教育合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梦教育,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努力成长为有文化修养、人文关怀、责任担当的优秀人才。

二、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牢牢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

每一个学生,包括后进生,即学习困难生,都是教师培养的对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应是每一位教师崇高的职责。教育是教师终身从事的一种事业,而不是一时谋生的职业,因而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树立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成材的资格和可能,即使没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有一双灵巧的手,照样是人才。教师是为了明天工作的,是塑造未来的,要教育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规划美好的前景,并全力以赴去实施;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要有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并将它落实到每期,每天,每节课的具体工作中,要了解理解学生,承认个性差别,尊重信任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严格要求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试金石。

其次,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畅通双向沟通渠道,帮助教师端正思想,使他们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确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全体教师的敬业精神得以提高,人人都能注重形成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这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完成好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抓两头促中间——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在管理要求上,根据计划制定必要、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障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转,坚持常规训练,开展评比,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在管理内容上,着力抓好“六认真”落实工作,提倡功在课前,杜绝上无准备的课。切实抓好课堂40分钟,保证做到“六不”——不缺课,不随意调课,不迟到,不早离,不拖堂,不处理与本堂课无关的问题。在管理操作上,加强督促检查。做好一日“三看”:一看教师到校情况,教师是否按时到校,是否参加“三操”,是否进班指导学生学习;二看学生到校情况,看学生是否按时到校,是否认真读书(学习),是否有打闹现象;三看各班教学情况,看教师是否做好课前准备,是否认真上课,看学生是否认真听课。一月“三查”:一查教师备课情况;二查作业批改情况;三查辅导转化情况。一期“三抓”:期初抓计划制定,期中抓师生考查,期末抓总结。一年“三评”:一评优秀教师,二评优秀学生,三评优秀教科研成果。

三、抓好党建工作。

我支部以党小组为单位,坚持以“两学一做”、“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为抓手,学做合一,持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四有”好老师。

为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聚焦基层基础和事业发展,坚持工学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砥砺前行。在“融入新铜陵”的路上“争当排头兵”,为建设大美陈瑶湖贡献力量。

演讲稿

演讲者:钱凯 2017、11、24

第四篇:《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的地位。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仁”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通过总结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为了忠实全面地传达孔子的哲学思想,“仁”最好是不译即用音译。关键词:孔子;论语;仁;翻译

引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孔子是其创立和发展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人伦体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可以说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为道德范畴的“仁学”的哲学,自此以后,中国的文化传统或伦理文化传统就以“仁学”为轴心而展开。张岱年(2004: 117)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仁”的思想极其丰富,寓义极其广泛,“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杨树达, 2006:《论语疏证》颜渊篇:二十二),以下凡引《论语》,均出自此,并只注篇目及章节)、“泛爱众”(学而:六)。Huang(1997: 5)表明,孔子其人及其思想之所以有着长盛不衰的影响,首要原因是其“仁”道的道德哲学之理性精华。据杨伯峻(1980: 16)统计,《论语》讲“仁”有109次①。《论语》对“仁”有多种解阐,如“孝弟为仁之本”(学而:二),“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一),“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二十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九),“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慧)于天下为仁”(阳货: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十九)为仁。杨伯峻(1980: 16)认为“忠恕”是“仁”的真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十五)孔子不仅提出了“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而且指出了实现“仁”的方法。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三十)后人称之忠,这是待人的积极方针。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二),并称之为“恕”,这是待人的基本原则。从词源学分析, 仁的左边一半的字指“人”, 右边一半的字指“二”,也就是至少两个人作为人类种族中的成员的互相关联和依赖。实现理想人格,即成为仁人君子,是孔子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尽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达100多次,但孔子很少深入讨论仁,也不轻易以“仁”许人。因为孔子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而主要关心的是其应用。孔子把“仁”当成道德完善的最高追求,但也知道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所以他只承认少数几个古人够得上“仁”,也不宣称自己称得上“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三十四)

2.“仁”的种种英译及其理据

《论语》的译本多种多样,对“仁”的理解和翻译也五花八门。以《里仁篇》第三段———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为例,在“仁”的翻译上,值得一提的有很多,笔者简单例举如下:(1)TheMaster said,“It is only the truly virtuousman,who can love, orwho can hate, others.”(Legge, 1861)

(2)He said: Only the comp lete man can love others, or hate them.(Pound, 1969)(3)Of the adage“Only a GoodMan knows how to like peop le, knows

how to dislike them, ”theMaster said,“He whose heart is in the smallest degree set upon Goodnesswill dislike no one.”(Waley, 1938)

(4)TheMaster said:“Only a good man can love peop le and can hate peop le.”(Leys, 1997)

(5)TheMaster said,“It is the benevolent man alone who is capable of liking or disliking othermen.”(Lau, 1992)

(6)TheMaster said:“Only one who is humane is able to like other peop le and able to dislike other peop le.”(Dawson, 1993)(7)TheMaster said:“Only a humane man is capable of lovingmen, and capable of loathing men.”(Huang, 1997)

(8)Confucius said,“Only a true man knows how to love peop le and how to hate peop le.”(Lin Yutang, 1938)

(9)TheMaster said, It is only the rvn who can like others;who can hate others.(Brooks, 1998)理雅各(Legge, 1861),考虑到了“仁”在不同语境下的多种含义,所以译成virtue, true virtue, perfect virtues, the good, benevolent actions,the excellence等。他(Legge, 1861: 29)在注释中说, virtue作为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能够更好反映“仁”的多种内涵;但如果都用benevolence来译的话,文中很多章节会显得很不适合。庞德(Pound, 1969: 22)对“仁”的理解是: Humanitas, humanity, in the full sense of the word,“manhood”, the man and his full contents。他也把“仁”分别译成humanity, real people, the real man, manhood, the comp lete man等,应该是接受了《礼记·中庸》的说法———“仁者,人也”,强调人的本质和内涵。也就是说,仁就是要像人那样去生活,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简而言之,仁就是人的理想人格化。阿瑟·韦利(Waley, 1938: 27131)通常把“仁”译成humanity,但有时也译成goodness。他认为,“仁”是人性的完美状态和辉煌顶峰。从最早《诗经》里勇猛刚强的男性英雄形象,发展到后来道德层面上为人处世的理想标准,孔子在“仁”的概念演变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将“仁”树立为中国人道主义的基石。他还指出,像humanity, goodness, benevolence或virtue之类的翻译毫无疑问是远远不够充分的;而最可怕的误解是把孔子描绘成一个好心的慈善家或善意的社会工作者,这种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大相径庭。

刘殿爵(Lau, 1992: xiv)认为,“仁”是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虽然这个术语不是孔子发明的,但正是孔子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地位。他把“仁”自此至终地翻译成benevolence。雷蒙德·道森(Dawson, 1993: xxi)觉得有必要把“仁”与“人类”联系起来翻译成humaneness,因为该字的构成(“人”加“二”)表示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所有的社会道德。Chichung Huang(1997: 16)也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了“仁”后,找出这个字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与人类自身的密切联系,二是在广义范围上的泛爱,所以他认为用humanity(humaneness)来翻译“仁”是很贴切的。林语堂(Lin Yutang, 1938: 20)说,“仁”的实质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并且拥有人性,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做一个好人,都可以做一个孝敬的儿女或者顺从的弟妹乃至模范公民。因此认为,把中国的“仁”字译成英文的true manhood是十分准确而周到的;有时只要译成kindness就可以。安乐哲、罗思文(2003: 4815。②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他认为在特殊的道德以外还有一种一般的道德,这种一般的东西本身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但当它们出现在时间和空间中时,就是具体的、变动的、有生有灭的。

柏拉图把这种一般的东西称作理念,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独立于事物和人们的认识之外,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正义的本身等。至于我们感官所接触的具体、变动的世界,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各类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因此理念不是唯一。最高级理念就是“善”,善不仅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范畴,善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善使我们洞察到理念,它还管辖着各种理念,使它们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真实世界。参考文献: [ 1 ] Brooks, E.B.& Brooks.A.T.(trans.)The O riginal Analects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 Huang, C.(tran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 Dawson, R.(trans.)Confucius: The Analect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 ] Lau,D.C.(trans.)The Analects[M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 Legge, J.The Chinese Classics—W 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 otes, Prolegom ena, and Copious Indexes [ M ].Vol.1.Hongkong: At the Authorps, 1861;牛津大学克莱仁登出版社, 1893-1895.[ 6 ] Leys, S.(tran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1997.[ 7 ] Lin, Yutang.The W isdom of Confucius [M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38.[ 8 ] Pound, E.Confucius: The Great D igest, the Unwobbling Pivot, the Analects[M ].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9.[ 9 ] Schwartz,B.TheW 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10 ] Waley, A.(tran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 ].London: GeorgeAllen & Unwin Ltd, 1938.[ 11 ] 安乐哲罗思文.余瑾译.《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2 ] 陈荣捷.中西方对“仁”的解释[ J ].中国哲学, 1975(2).[ 13 ] 程钢.理雅各和韦利《论语》译文体现的义理系统的比较分析 [ J ].孔子研究, 2002(2): 17-28.[ 14 ] 葛瑞汉张海晏译.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5 ] 郝大维安乐哲.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16 ] 赫伯特·芬格莱特.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17 ] 牛津简明英语词典(Concise Oxford English D ictionary)[ Z].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2004.[ 18 ] 杨伯峻.论语译注[ C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9 ] 杨树达.论语疏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0 ]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第五篇:论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论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素养不同于素质。按一般的理解,“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此次课程改革,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采用了“素养”一词。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还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至于大家为什么不用“素质”而用“素养”,可能是因为“素养”一词,较之“素质”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1、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拓展视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二、通过积淀,增强文化底蕴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把它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抛弃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理解,轻视识记背诵。我们的改革并非要改掉传统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而是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 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激发情感,增强感知能力。情感在文学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学情感、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用饱满地热情,真挚地情感,牵引着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

2、加强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个体感知体验,又要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口头表达。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口头语描绘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结构、美的语言,分析文学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得到的思想启迪。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大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变得更清晰、更鲜明。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上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作品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所要传授的意思。

下载《论语》的核心精神(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的核心精神(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窦桂梅 2014年9月9日,我亲自实践研究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荣获了建国65周年以来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得......

    精神上永生——读《名人传》有感

    精神上永生——读《名人传》有感近日,我阅读了著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巅峰之作——《名人传》。20世纪初期,正值壮年的罗曼·罗兰,意气风发地创作了伟人三传记。它刻画了三位......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 本课提示: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把理想信念化......

    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窦桂梅 9月9日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育者提出要作“四有教师”。就在取得国家奖后,有记者让我谈谈心得体会。试想,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

    做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窦桂梅 2014年9月9日,我亲自实践研究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荣获了建国65周年以来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

    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5篇)

    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 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所以今天我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读《论语》的一些体会。这些年,我在很多场合提倡“读《论语》,学做人”。当然,......

    论语节选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论语(定稿)

    《论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论语•学而篇》第四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诵读本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