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5篇)

时间:2019-05-13 22:5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

第一篇: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

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

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所以今天我在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读《论语》的一些体会。这些年,我在很多场合提倡“读《论语》,学做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就重新读了《论语》,也就有了一些自己新的认识。所以,今天就讲一讲这些年我对于《论语》的一些学习体会,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论语》这本书究竟最核心地讲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当然从古到今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我今天想讲的一个中心意思,就是《大学》上的这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我认为这句话可以说最好地概括了《论语》的基本思想,就是说一切的人,都要把修养、修身当做一个根本的大事来做,这是《论语》所讲一个基本精神。这一点,我想从这个方面来做一些简单的说明。

第一,《论语》的思想当然是很丰富的,其中讲了很多的问题,核心的思想是讲做人的道理。第二,要讲做人,《论语》里边提出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提出了做人的理想标准。第三,怎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我想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总的意思就是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一、《论语》的核心思想是讲做人的道理

孔子思想是很丰富的,在当时那样一个乱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讲他的治国之道,他自己也当过几年官。关于在政治上如何治国,他有很丰富的思想,他也做了很多,一生奔走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致力于把当时天下无道的状态变成天下有道。同时我们知道,孔子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办教育,而且他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教育上,所谓培养了弟子三千。所以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很丰富和很有价值的思想。所以,有的人认为《论语》是讲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有人说主要讲教育思想,他们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想说,就孔子政治治国方面的思想、教育方面的思想来说,我们仔细地去看就会发现,核心的问题最后是落在做人的问题上。

(一)《论语》中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讲治国的道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叫做“政者正也”。政治是怎么回事?治国是怎么回事?只有一个“正”字,这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这个“正”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

一方面就是正名,子路问孔子:“如果魏国的国君用你,让你去当政,你首先做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第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正名,这就叫做“正”。正名什么?就是后面他跟齐景公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正名。就是说名实要相符,一个社会作为当时来讲有军臣、有父子,那么你处在一定的地位,就有一定的责任,也有一定的义务,同时也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就是说你必须能够在哪个位置上做你该做的事情,享受你该享受的权利,这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过去我们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认为这是一种等级制的思想。这话也不错,当时来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确是一种等级制度。

当时说这个正名的意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思想,不仅是因为当时的那样一个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包括今天的社会同样也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同样有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问题。就是父亲有父亲的责任,有父亲的权威,有他的责任和义务,也有他应有的权利。儿子也有他人格的独立,但是也有他应该遵守的道德,比如说他应尽的义务。现在社会上有不孝的子女;或者甚至于有的孩子认为自己在家里是老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听他的,这就叫父不父、子不子。在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中,如果父亲不教育孩子,《三字经》上讲“子不教父之过”,你不尽这个责任是不行的;同样子女如果不孝敬父母,这也是不对的,不能做到这些,这就叫父不父、子不子。当然社会上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比如在一个单位,现代的企业管理讲责、权、利要很分明。你在这个位子上就要尽你的责任,享受你的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名实不符。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就是说,要把社会关系整顿好,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关系,这对社会和谐发展非常重要。这是讲“正”的第一个内容。

第二,要正人,就是要使人能够自觉地走上正道。就是这段话里面讲的“有耻且格”,有知耻之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且自觉地走上正道。就是要维持一个社会关系的正常,要能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键在每一个人能够自觉地遵守该遵守的规范,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就是要正人。关于正人有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孔子《论语》里面提出来的“正人先正己”,这话他是跟那些当权者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给国君的。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就是说执政的人自己不正,怎么能去正别人?下面这段话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一段话。季康子是当时鲁国实际的当权人物,他不是国君。他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意思就是说把坏蛋、坏人都杀掉来成正好人怎么样?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你哪里用得着去杀人呢?特别是后面这段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就是说当权者自己先要善想,朝善的方面走,老百姓自然也就善了。

然后做了个比喻叫“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指当权者,小人指老百姓。当权者的道德就好比是风,小人的道德就好像是草。风一吹到草上,就是草上之风,这个“上”是个动词,就是草把风吹上去,这个草必定会倒伏。就是东风吹过来草就往西倒,西风吹过来草就往东倒。也就是说,老百姓的、社会的风气决定于当权者的道德如何。这就是讲正人要先正己,这样的话社会风气不好,责任不在老百姓,根源是在当权者如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拿今天来讲,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孔子治国的思想,也就是这样三句话“为政之本在正名”,就是要把社会治理好了,根本就是正名,要把社会秩序整顿好;而“正名之本在正人”,靠什么来正名?靠人,把人的道德水平提高;而“正人之本在正己”。这就是他的“政者正也”政治思想的大体内容。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正”的目标,《论语》就提出来了“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思想,就是我们在这里引的这一段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一个是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个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用行政的办法,用惩罚的办法来治理。这样的办法,孔子给它做个评价,说其结果是叫“民免而无耻”。你规定了什么不该做,做了就严刑重罚,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可以免于犯罪叫“民免”。他可以免于犯罪,但是他无耻,他没有知耻之心,他所以不干坏事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因为他认为这个东西不对,他没有羞耻心,他只是因为怕你的刑罚,所以他就比较收敛一点,比较老实一点。

另外一个办法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就是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认为这样的结果好处在于:“有耻且格”。就是他可以有知耻之心,他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可耻的,那么他就可以很自觉地走上正道了。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荣辱观,有一个荣辱观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可耻的,什么是光荣的,就会自觉地对自己有个约束,行为上有个底线。所以这八个字“免而无耻,有耻且格”,这就是孔子对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的比较。再一个意思就是这段话后半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就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一个概括、描述。孔子讲“为政以德”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德,一个是礼。我们现在常常讲,孔子讲的管理的特点就是以道德为基础,这话不错,但是没有讲到礼。实际上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德和礼两者的结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八个字,是孔子治国的一个基本办法。

孔子“政者正也,为政以德”的思想,我们现在看很值得我们注意,它反映了一种很重要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和我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可能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他认为社会安定、政权巩固的基础在人、不在物。所以这里面有一个话就是,子贡问政,就是问治国的办法、治国的道理,孔子提了三条要足食、足兵、民信。子贡说如果这三条做不到,要去掉一条先去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兵,就是武装可以先不要,比较理想的状态三者都要,实在只能有两条先去兵,如果还不行再要去一条去什么?孔子说去食,经济的问题实在不行也可以放弃,但是老百姓的信任这一条是最重要的。“自古皆由死,民无信不立”,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全完了。这就是说一个政权巩固最重要的基础不在于武装、不在于经济,而在于老百姓的信任。其实这个话,我们如果拿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经验来看,也确实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国家武装并不是不强,经济也没有垮掉,但是民心失去了,一夜之间就垮掉了。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要巩固,社会要安定,最重要的是在人、不在物。

第二点,孔子治国的实质是什么?这个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认为治国就是一种管制,就是制订一套法律把人管起来。那么孔子对政权怎么理解?就是“政者正也”不是去管制,也更不是去镇压,而是能够使社会、使人心能够正,使社会秩序能够正。既然是要正,那么相应的治国手段就不是靠强制,而是靠道德的教化。现在我们通常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强力部门,军队、法院、警察这是主要的强力部门,这些当然是现在的社会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是从孔子思想来讲不是主要的。

所以这几点都可以看到,孔子的思想是立足于人的完善,把人的完善作为基础来考虑治国的问题。所以说,孔子确实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谈治国的问题,也周游列国讲了很多,但他的中心问题着眼于如何能够使人正,立足于人的完善。

当然孔子的治国思想也有片面性,这两段话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思想的片面性,就是比较理想化。认为真的像他的主张进行以后,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有一百年时间如果按他的办法做,就可以使社会没有任何残暴的行为或者是互相的杀戮,没有这些事情。“听讼,吾犹人也”,我断一个案子我跟别人也一样。他说“必也使无诉乎!”,他的理解是让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诉讼的发生,这恐怕太理想化了一些。这是讲的孔子的政治思想。

(二)《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人就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什么不去当官治国?你既然那么关心社会的问题,你也提出了很多主张,你为什么自己不去干?孔子回答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他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要搞教育,宣传这些道理,通过教育让人们接受这些道理,这样就会影响到执政的人,他说这个就是为政。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为政思想是统一的、紧密相联系的。因为他为政治国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要正人首先当权的要正,要让当权者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治国的道理,这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所以他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治国的贤才。所以在他的观念里面,教育本身是治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者是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从教育方面来看,孔子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治国贤才。这里引了两段话,一段是孔子自己讲的,一段是他的弟子子夏讲的,都在《论语》上面。前面这段话,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这段话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曾经被作为一个反面的东西进行批判,特别在学校里面。因为当时我们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段话是樊迟去找孔子,说我想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所以你要学种庄稼,你别找我,你去找老农民。樊迟又说我要想学种菜,孔子说种菜我不如那个老菜农,你别找我,你去找他。这个话在那个时候被认为是孔子轻视生产知识,所以认为这个教育思想要不得,和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针锋相对的。所以传统教育思想不行,他轻视生产知识。但是我们今天来看,这说其实并不错。我们想一想,在那个时候个体农业经济的条件下,种地种菜这些生产知识是不需要在学校学习的,那时候怎么传授?是父亲带着儿子,大概很小的时候7、8岁,就跟着父亲下地,手把手地教,就靠这个传授,不需要学习的。一直到现在,很多手工业的东西,比如刺绣、杨柳青年画等等也不靠学校,靠师傅带徒弟。“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手工业者就在作坊里面完成他的事情,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所以当时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传授生产知识的任务,社会没有这个要求,这个东西不需要教育。

教育要解决什么问题?教育就是在孔子讲的要培养治国的贤才。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当权者要懂得了礼、义、信就可以治国了,老百姓就可以拥护你了,就会走上正道,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客观要求。子夏这句话也讲,君子不是学那些生产知识,“学以治其道”,学做人的道理和治国的道理。其实这一点今天来看,反映了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最重要的使命在正人,使得人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懂得如何来处理人和人的关系,这是教育最根本的一个使命,最根本的一个任务,那么这也是当时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点。至于说生产知识的问题,是在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后,科学发展了,把科学用到了生产中去,使用机器。生产中用了机器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要制造机器、设计机器需要科学知识,工人要操纵机器也需要科学知识。科技越发达,对普通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越高,在教育中间智育的部分,生产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部分,就越来越占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说现代教育不能没有这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非常重要,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不能拿现在的观点,去评判2000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治国思想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总的来说,无论他讲治国也好,无论他讲教育也好,我们可以看到他最核心的问题是落实在做人上面,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部分的问题。

二、《论语》中做人的理想目标

既然说一切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人,要提高人的素质,那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当然也就成为《论语》思想中一个非常中心的内容。孔子提出了做人的一个标准,就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君子和小人是对立的两个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在那个地方讲君子和小人,君子指的是在位的、掌权的、治国的这部分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从政治的、社会的地位上来分君子、小人。另外一个含义,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分,而是从人的道德、人品上来分,君子是指孔子所提出来的比较理想的一种道德的人格,小人是指道德上比较差的人,或者说他基本上只知道去追求自己物质生活的利益,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果你不懂得自己去修养,不懂得去追求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而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那么这就是属于小人的范围。

在《论语》中,对于君子和小人是讲的很多的,很多地方都讲君子如何,小人如何,我们现在常常讲的“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中讲了很多,一下子我们难以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君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一种要求? 我想就举出两段话,我认为是对君子最具有概括性的两段话,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一段话是讲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君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就是修养自己,敬就是一种非常认真实在的一种态度,就是要很认真、实实在在地去修养自己。子路不满足,说太简单了,光这样就够了吗?“如斯而己乎?”孔子加了一句叫“修己以安人”,就是说修养不止是为你自己,还要去安人,要使别人也都能够很安好。子路还不满足,说“如斯而已乎?”孔子又加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和“修己以安人”大不一样,“修己以安人”是说你不能只顾自己修养,还要考虑到别人,“修己以安百姓”是说,不是一般地和人相处的时候要考虑到别人,而且说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有的百姓都要放在心里,要使他们所有人都能够安好,这就很难了。今天我们来说,君子要以一个理想社会作为目标,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整个社会好了所有的百姓都得到好处。君子要有这样一种追求,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后面加了一句叫“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是儒家、孔孟所推崇的最高的圣人。要做到“修己以安百姓”,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我想,“修己以安百姓”这就是孔子所提出来君子应该有的一个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目标,也可以说这个本身就是孔子自己的人生的理想、人生的追求。因为《论语》中还有一段话就是孔子和几个弟子一起谈自己的志向。在几个弟子谈了以后,他们就问孔子说,老师是不是你也谈谈你的志向。孔子讲三句叫“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百姓能够安置、能够安好,朋友能够信他,年轻人都能够非常地怀念他。实际上这三条和“修己以安百姓”实际上是一个安百姓体会。由于他自己能够使得老人、年轻和朋友都能够很好,所以我想这就是孔子作为一个君子他应该有的一种人生的目标、人生的理想。这个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以后确实成为中国人所追求的一个理想。所以我们知道,中国人的精神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安百姓这一点,就是把百姓都能够过好日子,把我们民族的兴亡,作为个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修己以安百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修己,一个是安百姓。实际上这样一个要求、这样一个理想,回答了我们考虑人生问题时候的两个基本问题,一个问题是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关系问题。我们人的生命有两部分,一部分物质每天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包括两性生活的问题等等,所谓食色性也,这一部分是为了人的生活、生存和人的延续。但是除了这个以外,人还有精神生活,有道德、有各种的规范,要处理人和人之间的。“修己”就反映了人要注意自己思想精神的修养,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而不要只局限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所以《论语》里边很多的话都反映了这个。“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口头上讲,我要追求一种很高尚的理想,追求道,但同时他生活里边整天跟人家比,自己吃的不好,不如人家,以这个为耻,自己生活上吃的也好,穿的也好,现在当然要求也更过了,住的坐的车等等,处处要跟人家比,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就很受伤。所以这种人就叫“未足与议也”,这样一种人实际上他所追求的不是道。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孔子就提倡贫穷。

下面这段话讲的非常清楚,叫“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是说你不要富贵,不是说你不要去摆脱贫穷,问题是你这个富贵是怎么得来的,叫“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就是不义之财是不能要的。如果说人家告诉你,你帮我运毒你就发财了,一辈子你都够吃够穿了,这叫不以其道去摆脱贫穷,我宁可我安于我现在的状态,我不干那种事。这不是说我不要物质生活,不是说只追求精神生活,而是说把精神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不取不义之财,讲的这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都是这个意思。

在这里讲了这两段话,实际上就反映了孔子还有弟子颜回他们精神的一种追求,他们一种精神的面貌。颜回是非常穷的,是孔子弟子中间最穷的一个。孔子就说他了,说“贤者回也”,就是他很有贤德,表现在“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他就是一碗饭,一瓢水,住在陋巷,像这样一种生活,“人不堪其忧”,换了别人根本就活不下去了,整天发愁简直是不行了,而“回也不改其乐”,就是颜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完全不改变,不失去他生活的乐趣,这反映一种精神状态,就是他最看中、最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上的东西,并不把贫穷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

再一个讲孔子自己,意思也差不多,“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通过不义的手段来达到富贵,这样一种富贵“于我如浮云”,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我们现在我们不少人,恰恰是以追求不义而富且贵,作为一种最高的追求,而这样的追求追到最后就成为腐败分子、成为罪人。这就是价值观不同的人,人生的追求也不同,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人们常常讲,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追求快乐,其实在这里对快乐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问题还是在于你对人生有一个什么样思考、什么样的一种追求。特别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上面,如果把物质生活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就会走上一种“不义而富且贵”的路上去;而如果你有一个很明确的理想追求,那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完全不会去羡慕那些东西,而且即使一时你还生活不是很好,还比较贫困,你也不会丧失生活的乐趣,像颜回那样不改其乐。这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关系,孔子这里提出来“义以为上”,而不是把物质生活放在第一位。

第二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同时又是群体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在考虑一切的时候,这是离不开的一个问题。在这里孔子,讲“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群体联系在一起,不止是为自己,而且要去为一个理想的社会,为大家都能过好来尽你的力量。所以这是《论语》中,也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把个人和群体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看作是群体的一分子,也就是说把自己的生命放到群体的生命,放到历史中去,我们中国人会讲究一个青史留名,放在群体中间,放在历史中间。对这个群体的发展,对历史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在这个中间来求个人的发现,来实现个人的价值。

《论语》里边没有一个现成的话,不像刚才讲的“义以为上”,我在这里用了这么个词叫群己统一。就是说不是孤立地讲自己、讲个人,也不是单纯地就讲群体,而是说把群体和个人统一起来来看,在群体发展中来求个人的发展,在为群体做奉献中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两者要统一。孔子在世的时候很不得意,一方面他周游列国跑了十几年,没有被哪个诸侯国的国君真正地重用,到处都碰钉子,有的还是以礼相待,但是这套主张不用你的。不仅是这样子,就是连当时社会上一班人对他也不理解,他还常常受到一些赢者的讥笑、批评,这个《论语》上都有记载的。有的赢者就讥笑孔子,说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明明知道做不到的事他要去做,不是很傻吗?所以有的赢者也劝孔子的弟子,你们别跟着你老师了,你还不如跟我们学,天下不合理的事那么多,谁也改变不了,你干脆你就退隐算了,隐居起来了,避开这个社会。对赢者这些批评孔子就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你让我退隐,那我就脱离人的社会了,说社会的事我都不管了,我不跟你们搞一起不就是鸟兽同群了吗?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就是人是不能和鸟兽一起生活的,“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不跟现在社会上这些人一起,我跟谁在一起?就很形象地反映他个人是不能离开这个社会的。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方面来讲人家说他傻,在他来讲这是我的责任,哪怕就是做不到,这个责任我不推卸。

下面这句话是《论语》里面的子路讲的,但是也反映孔子的思想,叫做“不仕无义”。他这是批评赢者,说你逃避社会,跑去退隐了,这叫无义,这是你不负责任。所以后面讲“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要出去当官,也是尽你自己的责任。然后说赢者叫“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赢者无非就是想保持自己的清白,这点是不错,不去同流合污,但是你没有注意到一点,你想保持你清白,你乱了大伦,你没有尽你自己该尽的责任。所以像这些地方就反映了孔子,他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命运是很紧密联在一起的,时刻都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所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讲的是要把精神生命、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安百姓这一方面,就是要把个人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而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如果一个人就是追求物质利益,那么这种追求一定是个人的,是私利;而一旦他说不是只追求私利,他脑子里想到别人,想到要安百姓,他就超越了一种个人利益的境界,而进入了比较高的对精神生命的追求。这样一种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杀身成仁”,就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在生死问题上,也要把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后来孟子就讲了一叫舍生取义,就是对义的追求和生命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要舍生取义。

对于“杀身成仁”的理解,我们过去比较多地强调一个人为了集体、为了理想和信念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理想信念、为群体事业而献身;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个人人格的完成。因为“杀身成仁”很强调个人的信念和理想,你一旦定下来以后是不能动摇的。这两句话讲,就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从个人来讲,中国人非常强调气节,你的理想、你的信念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动摇,这就是说你在任何考验面前,你要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统一在一起的。我们看这段话,这段话是在文天祥就义以后,人们在他的腰带上发现的,也就是他在最后的时刻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是最后的遗言,是最后他内心的一种表露。他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这是讲的他对孔孟思想的理解,最核心问题就是说成仁取义。然后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他自己问自己,我读一辈子圣贤书学到了什么?我学的就是成仁取义。“而今后而后,庶几无愧”,我学一辈子我就追求这个,最后自己觉得总结这一生做到了。所以叫“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终于实现了我毕生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这里边没有说,我要牺牲一切,我奉献一切,没有一丝一毫的那种很悲壮的情感,而是一种非常安详、非常欣慰的感觉,我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我可以无愧于我这一生。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点在古人身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追求,他的献身和自己人格的完成完全是统一在一起的,也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这是讲的君子一个方面,就是君子他的理想、追求叫做“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还有一段话,怎么样才是个君子?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两个方面一个是文,一个是质,质是指一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德;文就是一个人外在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个就指的是礼。一个君子应该怎么样?就应该文质彬彬,你的礼的实践和内在的道德修养应该很好地配合起来,彬彬就是很好地统一配合起来的意思。所以,一个君子的修养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道德修养,一个是外在的礼德修养。前面我们讲,孔子说“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两个方面,那么落实到对一个人的要求,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礼。而且礼非常重要,因为道德要求的是你内心的一种情感,这个比较虚。怎么能够落实到行动上、能够体现出来?怎么能够检验他这个人有没有这种道德情感?那么就要靠礼。所以道德是内在的、是人的一种灵魂的东西,礼是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是人道德的落实,也是可以用来检验道德的。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你能够去掉自己和礼不合的思想、行为,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来做就是仁了,具体来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下面这段话是讲孝,孔子说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的时候按照礼的要求侍奉他们,父母不在了,按照礼的要求安葬、祭祀就是孝。所以,人的道德就落实到礼的上面,一个人究竟有没有道德,就是用礼来检验,所以仁和礼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当然从内容上来讲,人的道德这一部分,可以用一个字可以概括就是仁,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论语》里边讲仁,讲了一百多处,但是也没有一个定义式的说法。关于仁,今天我讲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三点。一个就是仁者爱人,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人的根本精神,就是对人的一种爱,但是比较虚一些。那么怎么来实行、怎么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两条,一条是孝悌,一条是忠恕。这段话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孝悌是人的根本。为什么孝悌那么重要?因为当时是规定父母去世要服孝三年,但是这个服孝三年也有很多具体的规定,不能吃好的,不能吃大鱼大肉,细粮,不能穿丝织品等等,也包括日常生活夫妻要分开住等等,有很多的规定。孔子的弟子就给孔子提了个问题,说三年太长了能不能改成一年,所谓“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也是讲一年,就是那个时候取火用的木头,一年四季是要换的,换火一遍也是一年。宰我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孔子他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孔子只是说:“于女安乎?”你不服孝三年你能不能心安,宰我说能安,孔子就说:“女安则为之”,你既然心安你就那么去做,这个回答很有意思。然后孔子就发议论了,他说:“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就是说君子他并不是说人家规定他这么干,他才这么干,而是说你让他吃肉,他不觉得香,你让他欣赏乐舞他不觉得乐,你让他按正常生活他于心不安,所以说不是说人家规定他一定要这样做,他才做,而是他自己出于内心的情感才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他自己心里不安。为什么君子会有这种情感?为什么不这样他就于心不安?孔子进一步讲:“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任何一个人生命是父母给的,而且离开父母的抚养是不能够生存下来的。“子生三年,不能免于父母之怀”,有这样一种血缘的亲情,有这样一种抚养的关系,所以他有这种亲情,所以子女对父母有这样一种道德,孝的情感,所以他就自然地自己内心有这种要求,而丧礼这个礼根据了人们的这样一种情感来规定的。这就说明了孝悌为什么是一个根本,基础就在于此。

另外,一个人最亲近的人是父母,生命就是父母给的,而且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人对人的爱首先是对父母,其次是对兄弟姐妹,现在年轻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可能没有这个感受。但从过去来讲,人最亲近的人是父母、兄弟,所以仁爱的精神首先体现在父母和兄弟,所以说孝悌是人之本,就是爱人是从对父母、对兄弟的爱开始的。儒家讲的爱不是一种抽象的人对人的爱,而是有其现实基础。在一个家庭中,仁爱是从这里开始的,然后再从这里推广到其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后再从人再推广,再推广到对自然界万物的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所以孝悌是人之本。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不爱,他能爱别人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孝悌是人之本这个道理。

再一个问题就是讲忠恕,这段话是曾子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孔子讲的道理就是忠恕两个字,忠恕是什么含义?我们看这两段话,第一段是讲恕,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我所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我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就不要把这些东西强加到别人头上。在工作中,你不愿意领导给你穿小鞋,那么你对你的下属就不要给人家穿小鞋。你干一份工作,你不希望你手下的人不负责任,那么你在干事的时候,你在完成上级交给你的任务的时候,你也不要偷懒。就是说你自己所不希望遇到的一些事情,你就注意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都有的,很实际的一个问题,这叫恕。孔子说这个恕是你可以终生行之者,一辈子你都会按这个去做的。

再一个忠,忠就是后面这段话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都有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我希望能够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我希望我能够在社会上办事都非常顺利。当然,可能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追求和希望,我自己有这样的希望,也要帮助别人来做到这一点,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比较侧重在约束自己,不要去妨碍别人,不要损害到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较侧重在怎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两个,就是说一个是比较消极一点,不要去妨碍别人,不要伤害到别人,就是约束自己;一个是比较积极地去帮助别人。但是这两者中间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叫做推己及人,或者就是说孔子这段话,就是从自己身上,从近的地方去理解别人,自己愿意要什么,不愿意要什么,从这个地方去理解别人。因为你和别人打交道,你如果完全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去理解别人,你就很难对人有爱,很难处理好这个关系。那么你怎么去了解别人?你怎么知道这个事做了以后人家愿不愿意,人家感受怎么样?你的办法就是按自己心情去理解别人。这里其实包含了一种对人的平等观念,我是这么想的,他他也这样想,而且我也尊重他的想法,所以能近去譬、推己及人,孔子说这“可谓人之方也矣”,就是你怎么把爱人落实下去,在你的行为、在和人的相处中间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从能近去譬开始。

一个人如果什么事情只想到自己,只图自己的感受,有的年轻人讲只要我高兴就好,一切就是从自己高兴不高兴、从自己感受出发,这个人不会对人有爱。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要伤害别人,要帮助人家,这样我想也是实际地付出爱的一个开始。孝悌从最亲近的人角度讲是爱的开始;忠恕是从你实际的对人付出爱,也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心中要有别人,要想到人家的感受。所以,爱人是根本精神,孝悌、忠恕是从这里开始的,没有这两条,这个爱是虚的。

三、怎样成为理想的人? 要成为这样一个人,要能够有这样一种“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和追求,要能够有文质彬彬的修养,怎么才能做到?这里边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修养,修养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修养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

为什么那么重视修养?《论语》里有一句话叫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里没有讲人性是善还是恶,他只是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话实际上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间的关系。性就是先天的自然的因素,天生的一些东西,不管是善也好,恶也好。人生来的,天赋的东西都是很近的差别不大,但现实中间人的差别很多,这个差别从哪里来?叫“习相远也”,人的差别是来源于后天的习然,因此所作所为受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一点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的差别来源于后天,也就是说人必须要重视学习、重视修养。很多的都不是先天就来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后天的修养才能够学到,才能够懂得为人之道,才能够从一个自然的、生物的人提升为一个社会的人或者真正意义上的人、跟禽兽相区别的一个人,其实修养的问题非常重要。

当然《论语》里边,关于修养的内容方法讲的非常多,我在这里只说一方面,就是关于修养是两个部分的问题,一个就是在《论语》里边谈到了修养的基本态度,一个部分是讲修养的很多具体的方法、具体的要求。今天我想说一下修养的基本态度。修养的基本态度,我想有三条,一条叫为己,一条叫由己,一条叫求诸己,都有个己字,都落实到个人的自己。所以为己就是《论语》里边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是主张为己,这个为己不是一般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为自己、图名利。这个为己就是为自己的完善,是自己一种成长,自己修养的一种需要,发自内心的一种追求,为己的特点就是身体力行。为人就是现在我们常常讲的做秀,这个学习是为别人学的,学了做给别人看的。当然做给别人看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谋取某种好处。在古人来讲,为己是身体力,要化为自己行动的,为人叫口耳之学,耳朵里听进去,嘴巴里说出去,在你身上只经过了几寸的距离,那就对你一个人的为人不起任何作用。下面有这么一段话也是讲得比较具体,讲为己之学的意思,就是宋朝的二程讲“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意思就是说,你读了《论语》以后,你得用到自己身体上改变自己,这才叫读了,这就叫为己之学习,这是一个叫为己。

第二叫做由己,这也是刚才那段话,这里面孔子讲了一句话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你要修养自己,完全在于自己,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影响,也不靠别人的任何外在的力量,修养的好不好完全取决于个人。所以他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哉?我未见力不足者。”很多时候我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做不到,唯独在修养的问题上,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回事,没有力量不够做不到,而只有你做不做的问题。孟子讲:“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所以孔子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都在强调修养的问题完全在于自己,不要推到别人身上去,不要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只要你想要从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你,只有说你愿不愿意、做不做的问题,没有你做不做得到的问题。

之后提出一点“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鼓励每一个人自觉地去努力,自觉地上进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认为你条件不好就做不到,每一个人都有条件,都可以做到。从教育方面来讲,这要靠自觉,不要靠灌输。所以回头看,宰我说把三年改成一年,孔子没有说不可以,而是说你能不能心安,如果你能心安你就那么去做,意思就是说,这个事全凭你自己的自觉。你自己都觉得心安,你非要三年,没有用处,一定得让他知道子生三年免于父母之怀,然后让他觉得自己不对了他去祭祀。所以由己的问题就是说,一个就是鼓励每一个人自觉,另外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不能靠灌输,只能靠启发自觉。

再一点就是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凡是首先要求自己。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感觉叫怀才不遇,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人家不给你一个岗位,怕的是人家给你个工作做你担不起来,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怕你“求为可知”,你自己得要求你自己能有真才实学,有能让人家赏识的地方。你如果自己是个草包,你怎么去求人家知道?后面这话都是一样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就体现了君子要立足于自强。首先要求不断地提高自己,“求为可知也”,但是这也包含了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从自己方面要求,首先检查我自己哪点做得不够,跟人家有矛盾了,而不是首先去指责别人。这个当然对化解矛盾、求得和谐很重要。

还有一条就是从自己做起,不要等不要靠,就完全从自己做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有的事情是相对的。首先我从我的地位,我该做的我要求自己,人家该怎么做让人家从他自己做起,而不是说我先要求对方先做好,他首先要求我先做好,这个就容易顶牛。那么这就三个修养的基本的态度,我把它简单一点叫“三己原则”,因为都有个己,它突出了一个精神叫整个修养立足于个人的自觉。

所以这样我们看,孔子是从救世出发,要改变社会混乱局面,他提出了“政者正也,怎么正?他提出了个标准就要做君子,君子怎么做最后落实到修养自己,靠每一个人自觉地来修养,最后就落实到了那一句话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最后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靠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地修养,这是儒学根本的精神,当然这个修养有个标准,就是孔子提出的对君子的要求。

这是我这几年读《论语》和我对《论语》的一个思想的体会和理解,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从政以修身为本

从政以修身为本

——“静园”学习有感

今天,我在纪委监察室的带领下到廉政教育基地“静园”接受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先后观看了近几年腐败分子落马的鲜活案例和警示教育片,学习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廉洁文化,毛主席、朱德元帅、习仲勋等领导人的廉洁故事,正反案例的鲜明对比我发现致腐的原因是:破法首先破纪,这是沦为腐败分子的首要原因。从***、令计划、湖南日报抱团腐败案看,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违反组织工作纪律,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逐步陷入深渊把自己埋葬。而破纪的表现有:

违反群众纪律,丧失服务意识。这是思想开始滑坡的第一个推力,蓝军等人平时在工作漠视群众利益,蔑视工作纪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经常开会搞个人主义,拍脑袋决策、一言堂甚至算计与自己对立的同事,我行我素的工作作风导致其利欲熏心,逐渐膨胀。

违反生活纪律,兴趣败坏。这是一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加速器。李亿龙等人,不仅经常出入娱乐会所,与多名女青年有染,而且还私设地下行宫,生活糜烂,忘记自身的身份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忘却本来,毫无恩念可言。很多贪官出身贫寒,童年的苦难是塑造品格走向美好人生的基石,更应倍加珍惜,可却放任私利,把手中的权利当成了谋取财务的利剑,最终斩杀了自己。

以上案例都说明了腐败分子个人身心得了虫蚀,思想被物质填充了大脑,生活被欲望牵扯。众观古今名贤,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周敦颐的《爱莲说》、曾国藩的家训、毛泽东三辞生日晏、贺龙从严约束副官等等,不难看出廉洁从政的共同点莫不在于严以修身。“身正不怕影子斜”,“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的重要性。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具体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更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培育良好家风,择善而从。家是一小国,家不稳业必失。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文明礼貌、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首要是感恩父母,其次是教育子女。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有怎么可能去服务群众;一个人连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又怎能对群众拥有感情。这样的人品应当排斥在公务员之外。有的人权力覆盖家庭,在工作中只关注领导注意,不在乎群众注意,对领导唯唯诺诺,对父母颐指气使,对子女置之不顾;有的人和家人合伙搞权钱交易,家人充当帮凶,这都是家风不纯,歪风邪气。

培养高雅情趣,博学于文。兴趣打开社会交往的窗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健康良好的兴趣有助于结交到良好的朋友,比如毛泽东精通诗词书法,总书记爱好足球、博览群书,张所长书法、画画独具一格等等,而相比现在的公务员还有几人写的一手好书法。

保持坚强定力,约之以礼。公务员工作繁忙,经常白加黑、五加二,而且还有职业风险,没有外界描述的喝茶看报那样的风光和悠闲。我们要摆正心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埋头苦干,克服工作压力一股子拼劲钻研业务,像螺丝钉一样钉在一个地方干出成绩。经得住诱惑,不盲目攀比,奉行生财有道、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奋斗拼来的原则踏实苦干,学思践悟,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来换取高效率,更好地开展工作。

立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今天的廉洁教育让我加深了对修身的认识,今后一定要克己奉公,不生贪念、不生私欲,保持操守,爱护家人、勤勉务公、兢兢业业。

政治处: 2018年1月3日

第三篇:教育演讲:知行合一,修身为本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今天晚上有幸再次来到这里跟大家交流国学。上次跟大家交流的是关于“孝”。

先跟大家讲个故事。

在一个原始部落,有一天,酋长召集族人开会。酋长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并且优点和缺点不是相安无事,能够和平相处,经常会有斗争。就像两匹狼。一匹是好狼,代表我们的优点:仁慈,勤俭,孝顺,友爱,认真……另一只是坏的狼,代表我们的缺点:冷漠,懒惰,无情,草率……

这个年轻人一听,就问,假如这两匹狼做斗争,我们的优点和缺点做斗争,那谁会胜利呢?

问题一抛出来,大家就七嘴八舌讨论开来了,各位同学,各位朋友,你们觉得谁会胜利?

酋长最后说:你喂给他食物那只狼,会胜利。

把食物,把能量给好的那只狼,给我们的优点,优点就会胜利,而把食物,把能量给缺点,坏的那只狼就会胜利。我们就被自己的习气和坏习惯牵着鼻子走。

优点和缺点作斗争的过程,就是修身的过程啦。

修身很关键,很多困惑我们的人生问题,追究起来,都是我们身没有修好。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就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天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根本的,还是修身。

修身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广泛,如果大家去研究的话,会得到很多答案。有一个答案,我们可以参考,那就是,修身,就是尽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做儿子的,就做好儿子的本分,好好孝养父母;做哥哥姐姐的,就好好爱护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就好好敬爱哥哥姐姐。现在社会出现很多问题,就在于都没把本分尽好。做儿子的可能埋怨父母不讲理,对自己不好,却不反省自己儿子的本分有没有做好。做下属的,埋怨领导不讲理,不受重视,所谓君仁臣忠,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省,很可能是问题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

古时候有一位圣人,孔夫子都对他推崇备至,他就是大舜。

大舜是个社会底层人士,在历山做过农民,耕地,做过工人,在黄河之滨做陶器,还在雷泽打过鱼。都是很辛苦的工作,不仅如此,在家里还有时时刻刻防备父母和弟弟的迫害。历史记载,大舜的父亲是个乐师,但是后来眼睛瞎了,大舜的亲生母亲死了之后,父亲娶了一位后母,后母有生了一个弟弟,叫象。家人都想把大舜杀死。象“日以杀兄为务”,每天的工作就是想着把哥哥杀掉,然后粮食和农具归父母,哥哥的琴归自己,还让两个嫂嫂给自己铺床铺。有一次,父母叫大舜修屋顶,就在下面点火,要把他烧死。大舜能,提前准备了两个斗篷,像鸟一样飞了下来。挖水井,父母和弟弟在上面填土,要把他活埋。大舜从旁边挖条地道,出来了。但是尽管如此,大舜没有任何的怨气,还在那哭泣。他说:是我没有吧孝道和悌道做到啊,草感召父母和弟弟要谋害自己,是自己德行不够,还不能感化父母和弟弟啊!哭得很难过!

大舜在种地时,就认真把地种好,做陶器的时候,就认真把工作做好,打渔的时候,就认真打渔,在打渔的那个地方,年轻人都到水深的地方,老年人没办法,只好在水浅的地方打渔。大舜为了感化这里的人民,就主动做榜样,把水深的地方让给老年人。久而久之,就感化了当地的年轻人的敬老尊老之风。

孟子对大舜很赞叹,叫“若固有之。”大舜种地的时候,就做好农民的本分,好像一辈子就做农民似的,做工人的时候,就做好工人的本分,好像一辈子就是做工人的料!这个态度可不得了。无怨无悔!我们现在经常听到说抱怨的话“晕死”、“累死了”、“怎么又是我”……

所以,若固有之,四个字就能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大部分问题。真正尽好本分的话,是不是真的一辈子都只能做低贱的工作?不是啊!

尧帝就来考察大舜,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考察大舜在家里的表现,是不是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爱护,对邻居很友好。派九个儿子给他,让儿子在外面考察大舜处理民间百姓的问题的能力。最后把帝位禅让给了大舜!

我们仔细分析,大舜只是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了而已!他做农民的时候,没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把本分尽好了,王侯将相,自然而来就来了。

大舜后来,真的把父母和弟弟都感化过来了。我们经常有一个观念,对坏人要赶尽杀绝。把坏人杀了,他还是坏人,如果把坏人感化过来,教化过来,他就变成好人了。这可比把坏人杀掉高明多了。如果我们这样一想的话,很多事情,我们会看得更明白。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把本分尽好!真正想明白了,我们就对自己的状态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了。

不修身的话,得到荣华富贵,反倒是个祸害!我们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有一天,梁惠王在在自己的皇家公园,看着种种珍贵的飞禽走兽,很自豪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意思就是说,你们儒家都以成圣成贤为修学目标,你们圣贤也有这些乐趣吗?有这些物质享受吗?也会享受这些物质吗?孟子的回答很高明啊。他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圣贤之人啊,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尽好自己的本分之后,享受这些物质才感觉到快乐,如果德行不好,没有尽好本分,即使有这些物质,有这些珍贵的飞禽走兽,也不会感觉到快乐啊。

这是孟夫子在几千年之前说的话,但是看起来,就像说今天的社会现象一样。这就是经典啊,历经岁月而不衰。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指点经典说,这句out了,那句是糟粕。我们看,现在很多人越有钱,越抑郁。地位越高,越心惊胆战。彭鑫博士举了一个例子,有个高官,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整夜整夜不睡不着。后来被抓起来了,财产被没收了,在牢里一个礼拜,抑郁症就好了,睡得着了。这就是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啊。真正贤能的人,一定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而真正的快乐,是由心而觅,从心而发的。不是从外面找来的啊!我们经常讲去“找乐子”、“去high一下”,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不是在心外面找到的。

我们现在的人,都比以前富裕,城里人比乡下人富裕。就相当于梁惠王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庄园,但是现在人比古代人的快乐少多了,城里人比乡下人的快乐少多了。

那是不是现代人一定要比古人抑郁,城里人比乡下人抑郁才正常呢?不是啊!这是反常!假如我们都以修身为本,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好好尽自己的本分。做父亲的少出点差,多跟孩子在一起,把“父子有亲”的本分落实好。朋友之间,少一点利益,多一些真情,从新关怀对方,好好地把“朋友有信”的本分落实好。下属少些斗争,少些抱怨,上级少些人情和个人偏好,好好把“君仁臣忠”的本分尽好!大家都能过上富裕而且快乐的生活,因为“贤者,而后乐此”啊。这才正常啊。

比如说结婚,找对象,那是喜事,好事啊。结婚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庆贺,找到男女朋友之后,你的父母希望你带回家看一看,朋友希望你带出来一起参加活动。看起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懂得男女朋友相处之道,不懂得夫妻相处之道,摆完喜酒之后,就是一辈子的麻烦事!夫妻,男女朋友怎么修身呢?“夫妇有别”,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王凤仪讲道:“做丈夫的,要领妻,不管妻。”男人千万不要去管妻子,现在的女子无论是见识、文化程度都未必比男子低,去管就容易产生矛盾,只要领着妻子好好教养孩子,孝顺双方的父母,和谐人际关系就好了。女子修身呢?应该从“敬,礼,柔,顺”上修。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啦。你天再高,还是被地心引力牢牢地拽在手里!现在我们好像都很喜欢管人,甚至也很喜欢被人管,没人管的时候,就不舒服。哎,他怎么不管我啊?谈男女朋友的道呢?做到哪些本分呢?

《易经》里面有一个卦叫:“咸”,咸,是“无心之感”。少男少女互相感通、感召的。要不要去讨好?献殷勤啊?说花言巧语啊?不断买礼物啊?

在大学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谈恋爱都是去哪里玩,去哪里吃饭,或者去哪里买东西。如果哪天对方不和你吃饭、不和你玩的时候,意味着差不多就要分手了。

那修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修,是修正的意思。身,不仅指我们的身体,还指我们的内心。所以修身,其实也是修心,因为身心是不二的。没有了心,那就是行尸走肉,没有了身,心也没有安住,安放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这些都是长出来的树干枝叶,根本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学》里面的教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这里告诉我们修身的根本方法和次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身修。

下面我们来逐一讲解。

格物,据说明朝王阳明先生开悟之前的理解是“分析物质”。并且告诉他的学生,要做到格物,你先从院子里的竹子开始格起,学生就坐在竹子前,坐了三天,病了。王阳明先生一看,心里就犯嘀咕了,难道圣人的教诲有错吗?我自己来格一下,于是也端坐在竹子前,坐了7天,也病了。王阳明先生没有像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就说,古人的教诲是糟粕。他仔细想啊想,终于开悟了。格物,不是分析物质,而是格除物欲,格除自己的坏习气。

分析物质是没有个尽头的,现在的科学已经很发达了,任何物质都可以分析道分子,原子,电子,在往下分析就是夸克。只要那个切割的工具足够精细,就可以再往下分析哦。在往下分析是什么呢?是能量!

所以格物不是分析物质,而是格除物欲,格除自己的坏习气啊。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的朋友告诉过我一句话,我觉得很受用,和大家分享,她说,如果对于一个东西,是你需要的,那就不是欲望,而如果是你想要的,那就说明这个东西未必是你非要不可的。

接下来,就能够致知。

格除物欲之后,就能到抵达我们的良知,我们的本性。我们经常听同学说,快考试了,但是就是读不进书,做一件事情,丢三落四,不能圆满,出门忘了带钥匙,回去拿了钥匙,在一看,忘了带饭卡……做完之后,老是觉得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比如说,审稿,报纸出来之后,才会发现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做好。

原因在哪里?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心不清净。我们的心装得太满了。我们一直都会觉得学习是装进来的过程,是拿进来的过程。但古人告诉我们,学习是拿掉东西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古体的字

下面这个小孩很难过啊,要拿掉……拿掉懒惰,拿掉坏习气,拿掉坏脾气,拿掉傲慢,拿掉成见,拿掉烦恼……

拿掉这些东西之后,学东西就有效率了,学东西就快了。

后面是诚意,正心,然后身修。身修之后,修好之后,就不得了了。

有一次,中心接待了一位女士,她有一条烤红薯,不吃了,想留给我们老师吃。我就拿着红薯追出去,她连忙摆手说:“送给您们吃,谢谢您们。放心,没有毒的。”她这话一说,我想还给她都不好意思了。可想而知,现在诚心诚意的人比较少见了,好像帮助别人就一定要想回报。这已经不是帮助了,这是做生意。投资了多少,回头就把扒拉着算盘看受益。人与人之间还是多一些诚意,会比较温暖。

心态不好,不在正道上,也容易出问题。表现在哪里呢?往往表现在言语上。古人讲,“口乃心之门户”,这个人心性怎么样,从他的言谈举止当中就大概能看出来。心性偏差的人,要么放辟邪侈,要么话太好听,好听得让人别扭。

身修好之后,那就不得了了。

孔夫子说自己“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距。”

这个“随心所欲,不逾距”可不得了!做什么事都能够成功!

李里先生说,现在很多人是“莫名其妙地来,稀里糊涂地活,无可奈何地死去。”这可比孔夫子差远了啊。

修身又很多方法,或者叫法门。其中一个法门是多读书。但不是读闲书,什么书都读。有两种书给大家推荐一下:

一是经过前辈检验过的书,二是经过时间检验过的书,最好就是读经典。并且真正按照圣人的教诲去做,去落实。学了不落实,那是骗人。

据说有一群鸭子,向天鹅学习飞翔之术。终于学会了,鸭子们说了:“好了,现在我们走回去吧。”

学会了飞翔之术,最后还是走回去。就是学了不力行!我们学院的院训叫“知行合一”,这句话是王阳明先生教导他的学生的。知道了,但是不去行,不去做,那是骗人;不仅如此,还会增长傲慢心,这个我学过,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很多人是“言语上的姚明,行动上的郭敬明”。但是,如果不学习,那“行”也是盲修瞎练。

学会了之后,还要有定功,能够坚持。要不然别人随便说一句,你就动摇了,说两句,你就不做了,不学了。

据说苏东坡有一天在坐禅,突然来了灵感,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写完之后,很得意。于是就叫书童马上送到江心寺,这座寺建在江中央,所以叫江心寺。送给法印和尚看。法印看了之后,写了一个“屁”字,叫书童送回去。本来苏东坡在家里很得意啊。看到这个“屁”字就很生气了。亲自乘船,要找法印和尚理论。结果到了江心寺,看到法印的禅房大门紧闭,在门上贴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当初我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也哈哈大笑。但是笑过之后,感觉被别人笑了一场。因为自己也被屁打倒过。填志愿的时候,别人说这个学校好,那个专业好;读大学的时候,别人说这门课好,那门课的老师打分很小气;毕业之后,别人说考老师好,考公务员好,做外贸好……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像风,能够移风易俗,建国军民;我们更多的时候像草,被别人转变。

下面跟大家分享《诗经》里面的一首诗,叫《风雨》:

《诗序》里面讲:《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凄凄」就是有风有雨,这两者所发出来的一种寒气,「夷」当悦字讲,喜悦讲。我们没有见到「君子」,我感觉是希望有「君子」出现,已经有君子出现了,那「云胡不夷」呢,为什么不喜悦呢?鸡」也比作「君子」,「君子」的行为就是这样,不受外在的这个环境是好是坏,世间是乱还是不乱,他的行为都是那么,按照一定的秩序,来做人处事,有一定的法则的。

「风雨潇潇」也形容雨下得很疾,雨下得很疾,风吹得也很大,就是大风大雨了,虽然风雨,风吹得那么大,雨下得那么疾,但是鸡叫的声音还是很和气,很和平地在那一声一声地叫,不会因为风雨,有大风雨不叫了,也不会因为风雨大,声音叫得很大,它自己依然保持自己,正常的那个叫的声音,那么和平。把鸡鸣这种行为比作「君子」了,就好像在乱世里面,看见君子的做人的那种风范,那就见到「君子」了。「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那病为什么不好啊!那一切的病,那种思念君子的,这种病完全好了。晦」是一种昏暗的,好像天虽然快要亮了,这个时候或者可以说,天已经明了,天已经明了,这个风雨在那一下,黑暗得就像天还没有明,「如晦」啊,「鸡鸣不已」,鸡仍然在那叫,「不已」是不停止,仍然叫得不停止。

在有风有雨的这个环境,事态炎凉的,寒凉「凄凄」的这一个时代,而这个鸡仍然按时候地,鸡到天快明的时候才叫啊,它是按照时候来叫,叫的声音还是那么和平的,这就难得了。拿这个就比作「君子」啊,我们这个「君子」,能够这么做的话,绝对性地能够自己,很稳妥地在道业上面,修道上面能够进步,无论在什么时代,自己不受影响。同时更可以来转变外面的环境。

《大学》中讲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修身的话,静很重要。静,是心静。心不静,就很难把事情做圆满。心情很烦躁的时候,甚至什么都不想做。心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诗经》里面描写心静的女子是“窈窕淑女”,窈窕不是身材姣好的意思,否则窈窕跟身材比较“饱满”的女性就无缘了,圣人不会这么以貌取人啦。窈窕就是“娴静”的意思,娴,同嫺:一个女子在门边安静地抬头看天上的月亮,现在看月亮的女子比古代少了很多,原因是心躁动了不少。

孔夫子在《易经·系辞传》里讲一个人心静的状态就像平静的水面一样,如如不动,但能反映事物,并且是原本地反映,做得决定一定是最准确的,做得选择一定是最恰当的,“寂照湛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们看《论语》,记载的是孔夫子的言行录。孔夫子给学生上课,不像我们现在的老师上课,提前就要做好准备,写好教案的。有时候是学生问,孔夫子马上回答,有时候是孔夫子自己说的。比如说:“君子不器”。就四个字,没头没尾,但意义深远。大概意思就是说,君子是灵活的,不是想器物一样,比如这个桌子,做好之后,这个形状可能保持十年、二十年不变,“君子而时中”,君子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行中庸之道。

如果水面动了,那映射的事物也变形了,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们的心本来是不动的,充满智慧的,加入了私心、懒惰、贪婪的念头,水面就不平静了,心就不静了。

静,能生慧,产生智慧。用智慧做事,那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功的。那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我们大学生修身尤其重要和迫切。特别是师范类的同学。韩愈讲: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老师啊,老师啊,您是我的命啊。假如是个德行高尚的老师,您的学生一辈子都受益啊。

我已经毕业快一年了,有的同学升迁得很快,已经是部门负责人了,但是烦恼很多。为什么呢?德行不够,能力不够。就像一个东西,架子搭得很大,但是中间是空的,那当然摇摇欲坠了。还有的同学现在就不想活了。我劝了好几天,总算劝回来了。所以,缺乏圣贤教育,真的很容易出现问题。

今天很荣幸,能来这里和大家分享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修身的话题。由于我的休学很浅,再加上时间有限,有讲得不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感谢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感谢院报的同学们,感谢邹昀芹和王建,以及我不知道的,但为了这次分享而付出的同学们,谢谢你们!

第四篇:四年级国学上册教案第二课《修身为本》(推荐)

第二课 修身为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课修身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shù)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气势。

2、大体理解课文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3、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并且读出课文中推理论证的气势。能够联系实际,知道修身的重要位置。

2、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二)新授

1、出示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找老师、同桌帮忙,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2)、个别读(3)、理解课文 默读课文,看译文理解字词、文意,不懂的地方划记出来。(4)、老师讲解课文,帮助理解课文。(5)、小组合作,谈谈你对“修身文本”的理解,小组汇报。(6)、指导朗读(7)、练读 男女比赛读,接龙读,个别读。

2、遨游汉字王国

了解“德”的演变和古今的意义。

(三)知识拓展

(1)日积月累《“扫一屋”与“扫天下”》,理解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必然联系。(2)诗歌赏读《杂诗》,了解作者陶渊明,背诵古诗。

(3)读一读 读下面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行,同时结合实际,现代人对品行又什么要求?

(四)总结

第五篇:《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主讲人:钱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前言

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下我自己读《论语》的体会,因为这些年我在很多场合都建议大家“读《论语》,学做人”,大家可以结合这六个字重新再读一遍《论语》。我这几年的阅读对《论语》也有了些新的认识,所以今天主要是讲一讲近几年对于学习《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重在跟大家交流。

《论语》这部书究竟主要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从古到今,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部书的中心意思,可以用《大学》上的一句话加以概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可以说最好地概括了《论语》的基本思想和精神,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要把修养、修身作为自己的根本大事去做。

关于这一点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些说明。

第一,做人。《论语》的思想固然是很丰富,它涉及很多内容,但它的核心内容是说明做人的道理。

第二,做个什么样的人。《论语》里面提出来的,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不是有个理想的模式、或者理想的标准呢?

第三,怎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一、核心思想是讲做人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天子以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先说第一个方面,孔子的思想是很丰富的,在当时那样一个乱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他自己当过几年官,当然他是局限于在政治上如何治国。他一生在这方面奔走,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想把当时“天下无道”的状态变成“天下有道”的状态。而且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伟大的 1

教育家,他的一生的事业是办教育,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育上,一生培养了弟子3000人,所以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很丰富和有价值的思想。

(一)核心的政治理念

有人认为他主要的思想是《论语》里“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有人说他主要的思想是教育思想,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仔细研究孔子“政治治国”的思想,就会发现他的核心问题还是“做人”。从政治上讲,孔子治国的道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政者正也”,也就是说,政治是怎么回事,治国又是怎么回事,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正”,这也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这个“正”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证明,子路问他:“如果魏国的国君用你让你去当政,你首先做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这叫正。正名是什么意思?就是后面他跟齐景公讲的,“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名师要相符,当时的社会讲的是有君臣有父子,那么处在一定的地位就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无论在哪一个位置上,做你该做的事情,享受你该享受的权利,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正名”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那样的社会,今天的社会同样也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同样也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亲有父亲的责任、权威和义务,儿子也有他人格的独立、应遵守的道德和义务。现在我们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孝的子女,在他们的观念中他们是小祖宗,全家都得由着他们来,这叫“父不父,子不子”。三字经讲“子不教,父之过”,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如果父亲不教育孩子、对孩子不尽责任是不行的,同样,子女不孝敬父母也是不对的。这也叫“父不父,子不子”。另外,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讲责权利要分明,在一个位置上就要尽相应的责任,享受相应的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名实不符。所以“正名”实际上就是说要把社会关系整顿好,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以上讲了“正”的第一个方面,接下来“正”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正”人,就是使人自觉地走上正道。正如这段话里面讲的,“有耻且格”,一个人有知耻之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觉地走上正道,从而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化。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规范,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这就要“正人”。而“正人”有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论语》里面提出来的,“正人先正己”。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给国君听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

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官执政的人尚且不正,如何能去正别人呢?

下面这段话,我认为很有意义。季康子不是国君,但他是鲁国的实际当权者。他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把这个坏人都杀掉来成全这个好人怎么样?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特别是后面这一段“子欲善而民善矣。”也就是说,当权的人只要想要善,就会朝着善的方向走,老百姓自然也就善了。然后孙子用了一个比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指当权者,小人指老百姓,当权者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好比是草。风一吹到草上,“草上风必偃”,东风吹过来,草就往西倒,西风吹过来草就往东倒。也就是说,社会风气决定于当权者的道德。这就是我要讲的“正人要先正己”。社会风气不好,责任不在老百姓,根源在领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当今社会也很有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简单概括一下孔子治国的思想,“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我认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大体内容。为了达到“正”的目标,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也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其二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个是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用刑政、惩罚的办法来治理,关于第一个办法,孔子的评价是“民免而无耻”。规定了什么不该做,做了就严刑重罚,老百姓就可以免予犯罪,但是百姓无耻,没有了知耻之心,老百姓之所以不干坏事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因为他认为干坏事不对,没有羞耻心,而只是因为怕受刑罚才收敛、老实。另外一个方法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孔子说“有耻且格”。老百姓可以有知耻之心,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可耻的,那么他们就会很自觉地走上正道了。这里孔子实际上是在提倡荣辱观,有一个荣辱观,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可耻什么是光荣,他们就会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约束。所以“免而无耻,有耻且格。”这八个字就是孔子对两种不同治国方法的比较。这是这段话里面的一个内容。另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这句话的后半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就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概括表述。孔子的“为政以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德,另一个是礼。我们现在有的人认为,孔子在讲这个道理时主要以道德为基础,这话不错,但是没有讲到礼。实际上,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德和礼两者的结合。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孔子的“政者正也,为政以德。”很值得我们注意,这反映了一种很重要的治国理念。

比如说,孔子认为社会安定、政权巩固的基础在人不在物。下面这一段话,说的是子贡问政,问的是治国办法,孔子提了三条“足食、足兵、民信”。子贡说,如果这三条做不到,要去掉一条,先去掉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兵。武装可以先不要,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三者都要,实在只能有两条就先去兵。如果还不行,要再去一条,去什么?孔子说去食。就是经济的问题,也可以放弃,但老百姓的信任这条是最重要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全完了。这就是说,一个政权的巩固,最重要的基础不在于武装,不在于经济,而在于老百姓的信任。我们如果看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历史的话,情形确实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国家的武装并不是不强,经济也还算可以,但是一旦失去民心了,一夜之间整个国家就会垮掉。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巩固、社会要安定最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物。第二点,治国的实质是什么?这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认为治国就需要管制,制订一套法律把人管起来,孔子对政权怎么理解?“政者正也”不是去管人,更不是去镇压,而是如何使社会人心能够正,使社会秩序能够正。那么相应的,既然是正,治国的手段就不是要靠强制,而是要靠道德教化。通俗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部分强力部门,比如军队、法院、警察等等。当然现在这些部门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从孔子思想来讲这不是主要的。从这几点都可以看出来,孔子是立足于人的完善,以人的完善作为基础来考虑治国的问题。所以说孔子确实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谈治国的问题,周游列国时也讲了很多,但他中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如何能够正人。

说到这一点,我认为孔子的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也有它的片面性,下面这两段话就比较集中反映了它的片面性,也可以说是比较理想化。孔子认为国家如他主张的那样进行以后,就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如果有一百年的时间为实施他的主张,社会就可以没有任何残暴的行为或者是互相杀戮。下面讲的“听讼,吾犹人也。”断一个案子,我跟别人也一样,“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理想是让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诉讼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些是比较理想化的政治思想。

(二)教育的本质

接下来再看教育方面。教育思想当然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论语》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什么你不去当官治国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他引用了《尚书》上的两句话,这里讲到效绩了,“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落其他为为政。”他的意思是,“我现在搞这个教育,就是提倡和宣传这些道理。那

么通过教育让人们接受了这些道理,它就会影响到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影响到执政的人,可以影响到执政者的执政行为。”孔子说的这个就是为政。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思想里面的“教育”和“为政”是紧密联系的。因为为政者治国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要正人,首先是当权者要正,正人要让当权者能够懂得这些做人治国的道理。而这些都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所以孔子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治国的贤才,在他的观念里,教育本身是治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职能。

从教育方面来看,孔子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治国贤才”。这里引了两段话,“一段是孔子自己讲的,一段是他的弟子子夏讲的”,都在《论语》里面。前面这一段话,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在五六十年代,这些话是被当作反面的东西来进行批判的,特别是在学校,因为我们当时提出的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段话主要意思是,樊迟找孔子说我想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你如果学种庄稼,就去找那个老农民去。樊迟又说我想学种菜,孔子说种菜我不如那个老菜农,你别找我,你去找他去。孔子轻视生产知识,所以当时那个年代认为这个教育思想要不得,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是针锋相对的,所以认为传统的孔子教育思想不行,当时这个是作为反面教材来进行批判的。但是我们今天来看,这话其实没有错,为什么没错呢?我们想一想,在那个个体农业经济的条件下,种地、种菜这些生产知识是不需要学校来教的。那些这些知识是怎么学的呢?它是儿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下地,手把手的教会的。一直到现在,我们的手工业如刺绣、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等等,传授过程也不是靠学校,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有一句话叫“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手工业就是在它的作坊里面完成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所以当时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传授生知识的任务,社会也没有这个要求。那么教育是解决什么问题?教育就孔子所说的培养治国的贤才。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里就教你礼、义、信。你懂得了这些东西你可以治国了,老百姓就可以拥护你了,社会就可以走上正道了。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客观要求。那么子夏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是学生产知识,而是“学以治其道。”学做人的道理和治国的道理。其实今天来看,这一点反应了教育的最重要本质,就是正人。使得人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懂得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和任务,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点。至于生产知识的问题,是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科学应用到生产上,生产应用到了机器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要制造机器需要有科学知 5

识,工人要操作也需要科学知识,那么科技越发达,一个普通劳动者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的要求也越高,继而这个在教育中,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就越来越重要。现在教育里的这部分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用研究的观点去评判2000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孔子教育思想和治国的思想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总的来说,无论是讲治国还是讲教育,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最核心的问题是落实在做人上面。既然说一切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当然也就成为孔子《论语》思想里面的中心内容。对此,孔子提出了做人的一个标准——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二、成为什么样的人

君子和小人这两者的对立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我们刚才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是在位的、当权的、治国的这部分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来分的;另外一种含义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分,而是从道德、人品上来分。君子指的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道德人格,小人是指道德比较差的,或者是只知道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人,“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如果不懂得自我修养,不懂得追求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自己,而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那这种人就是小人。

(一)君子的理想——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里面对君子和小人讲的很多,很多地方讲到“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我们现在常常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论语》里面讲了那么多,一时难以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君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下两段话,我认为是对君子最具有概括性的两段话。一段话是讲: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敬就是一种非常认真的实在的态度,要很认真的去修养自己。子路不满足,说太简单了,这样就够了吗?“如斯而已乎?”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就是说修养不是为自己,还要去安人。要使别人都能够很安好。子路还不满意,说“如斯而已乎?”孔子又讲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你不能只顾你自己修养,还要考虑到别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不仅自己周围的人要考虑到,整个社会、国家、民族所有的百姓都要放在心里,要去使他们所有人能够安好,这是很难的。放在今天来说,君子要有这样的追求:把构建一个理想社会作为目标,使所有百姓都得到好处。这个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后面加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是儒家孔孟 6

推崇的最高圣人,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是为修己以安百姓而发愁,可见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我认为,“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提出来的君子应该有的一个人生理想,也可以说这个本身就是孔子自己人生理想、人生追求。《论语》里面还有一段话,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一起谈自己的志向,几个弟子谈了之后,他们就问孔子,老师是不是也谈一谈你的志向,孔子讲了这样三句“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他要老百姓能够安好,朋友能够信任他,青年人能够非常怀念他。这三条和“修自以安百姓”实际上是一个道理。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修己以安百姓”确实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当代人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安百姓这一点。让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理想和追求。

下载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 http://www.xiexiebang.com 《论语》的核心精神(上) 主讲人:钱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前言 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下......

    思修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

    《论语》思修论文

    摘要: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这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君子内心完善,伟大而高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

    以严以修身为领导干部核心素养 切实把牢思想和行动(共5篇)

    以严以修身为领导干部核心素养 切实把牢思想和行动“总开关” [日期:2015-06-15]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记者刘立纲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6月12日,省委举行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

    放射科核心制度修后

    放 射 科 核 心 制 度 1 首询负责制度 2 值班交接班制度 3 会诊制度 4 查对制度 5 报告制度 6 审核制度 7 随访制度 8 疑难病讨论制度 一 首询负责制 一、基本内容 1、实行......

    读“学艺要先学做人”与“自天子以至庶人皆自以修身为本”来

    读“学艺要先学做人”与“自天子以至庶人皆自以修身为本”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就等于金钱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为此人们,盲目的追逐着高文凭,与高技能,因此各种不正当手段比......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指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社会稀缺的无形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引擎。企业家精神......

    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修为

    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修为 “爱国”:锻造大国国民素养 刘杰 爱国是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以来人类社会普遍尊崇和倡导的崇高信念,一国只有基于国民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爱戴才可能走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