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论语》有感于孝道和儒家精神
读《论语》有感于孝道和儒家精神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0级计算机一班 王玥 10509027《论语》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曾被誉为治国之本,也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来说吧,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但是,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主张人们恪守长辈与幼辈之礼,这种当时社会上的尽“孝”之举如今似乎逐步褪色。不少同学认为家长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社会上出现漠视父母的案例居然不足为怪。我们要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儒家思想的真精神,是一种以德性贯穿天道、人道、社群、自然的包容性人文主义。这种包容性人文主义精神比较集中地表现于《中庸》一篇,由之展示了儒家形上形下一体打通的道德本体论、道德主体论、德性伦理政治论和德性宇宙论。与《中庸》同载于《礼记》、且在宋代同被列入作为儒家基本经典的“四书”的《大学》一篇,则在德性之天的思想背景下,专门阐论了形下层面的个我成就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中由本末内外观、身心工夫论和道德社会说所构成的大学之道,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参与型塑了民族性格,而且对于当今人们的立身行己和为人处世,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论语》,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孔子及其学说的魅力会越真实地展示出来。对于《论语》这本书,正如编者所说的:它是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以上都是我对论语一些经典语录的见解,可能不是很独特,但是也是我的真实
感受。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
论语,让我学到很多很多,对于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感谢论语带给我的一切。
第二篇:从《论语》看儒家的孝道思想
从《论语》看儒家的“孝道”思想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汉师1212班21号 马瑞 1220301221 作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孝道文化在经历了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积淀和文明社会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文化,并且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我们弘扬传诵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当代新儒家曾昭旭先生说:“孝,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它的初意虽然只是善待父母,但到后来,却成为育艺的总会,并含有宗教与道德意义,乃至说中国的正统文化亦不为过。”与此同时,“孝道”也是《论语》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更是整个儒家文化思想的根基和主流,只有我们把握了《论语》中的基础孝道思想,才能进一步理解并弘扬更深层次的儒家“仁”的思想。
从古至今,父母都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而孝道的最终归宿不外乎是儿女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提高修养、建立功业、让父母安心并且得以骄傲。在《论语》中,孔子不仅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教育子女要好好的的孝敬父母,而且还教导子女如何对待活着的双亲和死去的双亲。孔子告诫人们不能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出现错误的时候,作为子女应该进行劝导,但是即便父母不能接受,也不能对父母大喊大叫,要尊敬父母。因此,在《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孝之以敬——无怨而有礼。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曾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7)。孔子在这里认为,并不是让父母得到基本的赡养就能够称作“孝”,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之心,那么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
不仅如此,在《论语·为政》中还记载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所谓孝道,难就难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即句中提到的“色难”。尤其是在父母年老体弱时,做子女的能做到心甘情愿、不嫌辛劳地孝敬、侍奉父母,始终如一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而不因为时间、情绪、环境的不同有所改变。正如《论语·学而》中写道:“事父母,能竭其力”(1·7)。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年迈的双亲因儿女不孝心碎难忍。回想我们的小时候,每一次受伤、生病,父母也就跟着揪心难过并小心翼翼的照顾我们,然而如今羽翼渐丰时,难道就能忘却曾经父母的养育恩情么。
就像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的话,“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无违”,对待我们的父母,“孝”字在前,给予父母足够的敬爱之心,没有怨恨,没有争吵,而是恪守着做儿女的“礼”,也即是孔子所提倡的无怨而有礼的“孝”道。
其次,三年不改父之道——弘扬父母之志。
儿时我们总是能够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孩子,妈妈(爸爸)曾经的愿望现在就靠你实现了。”而这样一句话的源头出自哪里?——正是《论语》中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孝道思想。
在孔子看来,作为子女不仅仅要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父母之志,能够为社会去担当责任,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才是孝。《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父母死后,作为孝子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孔子在这里论及的“孝”,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并不是强调从父之道正确与否,而是从为人子女者是否存在与父母之间的真感情,是否能够常加以怀念尊敬的心,而这也就体现了孔子认为的子女只有继承父志,才算是对父亲的尊重,才是真孝。他赞美孟庄子的孝,就是由于他能够继承父志。如在《论语·子张》中的记载:“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权,是难能也。”(19·18)
然而在当今社会看来,“三年不改父之道”的思想却是要改一改。我们不提倡“唯父母之命必从”的愚孝思想,因为现在的社会文明更加要求子女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父母更不应该限制并禁锢子女追求梦想的权利。因而我认为,如今的社会,子女有理想,并为之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便是对父母之孝道的最大贯彻,也更能体现着《论语》中所传达的“孝”之根本含义。最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论语·里仁》里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意思就是当双亲在世时,不提倡出远门而不归,更不能让年迈的父母独自留在家中无人照料。因为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由于交通的极不便利,通信的不畅,那时儿女的一次远游也许便是五年、十年的相隔万里甚至是更久的时间。孔子主张“不远游”,但是没有禁止远游而是提倡“游必有方”,无论子女你在何处,一定要告知父母你所在的地方,不让父母为你日夜担忧操劳,这便是孝道。
虽然“父母在,不远游”这个古老的孝道思想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显得不是那么的合理和适用,但“游必有方”的要求是至今可以沿用的。在现代社会,子女们各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一直守候在父母身旁,“空巢老人”的群体也在逐年增长,虽然由于通信的异常便利,儿女们在天涯海角也能够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但即便如此,短信听不到语气,电话看不到表情,视频触不到体温,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便是儿女在身边的温暖和问候以及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做儿女的我们,更应该主动经常回家陪陪父母,哪怕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说会话,父母也会感到相当幸福,能让父母幸福,这才是做儿女的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孝道。而只有“孝思孝行”,能敬长,才能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至今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其中所蕴含的儒家“孝道”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如何评价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批判迂腐也好,赞美孝顺也罢,都不可否认的是,《论语》更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其养老敬老的基本社会道德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儒学“孝道”文化是时代发展所必须的事情。
参考文献:
《浅谈<论语>的孝道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焦学强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报 编号:250014 《浅谈孔子“孝”论及其当代价值》 关斐 文化商业报2011年10月 谈古论今板块 《对<论语>“孝悌”的个性解读》 寿可飞 现代阅读第12期 2012年12月
第三篇:论语孝道感悟
《论语》中的孝道读后感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加上自己对《论语》研读,对于论语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其中所渗透的孝道的感悟也更加深切了。
课堂上,老师经常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却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还通过观看电影《孔子》,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这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个人修身之道。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长辈、平辈、晚辈。而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希望自己能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这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孝。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就我们个人而言,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君子的品德中,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论语》中的孝义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论语》呼吁天下的儿女尊重父母,及时行孝,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下面,让我们走进《论语》,感受其中的孝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往往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父母去世之后,依然谨记父母的教导,那他就算是孝子。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来流行过年出去旅游,对于这种做法,大家的观念也不同。而我认为,过年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在一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取追悔。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通常,父母会把我们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给我们庆祝,让我们每年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日。然而又有几个人能记清父母的生日呢?又有几个人能在父母生日这天给他们庆祝?父母的要求不多,哪怕是一条短信、一个小礼物、一句问候、回家的一杯水、一个小举动,就能让他们非常开心。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生日是喜忧掺半的,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忧的则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也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这句话,我们可以看现在父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样子。他们更多地是担忧,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那一天,不管我们再怎么追悔,一切也来不及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今年来,子女不孝的丑闻也经常搬上新闻,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欠父母实在太多,唯有在我们懂事之际、父母有生之年尽足孝道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什么是孝?在我看来,能让父母天天开心就是孝。我们尽力做到父母满意,生活里多关心父母,这些并不是难事,但在父母看来,却十分欣慰。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今社会却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孝,忘记了应该尽孝。〈论语〉让我们在诵读经典中认识孝,感悟孝。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体现我们对父母的孝心。只要父母还在,就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天下儿女心,就是在这个时候,想一想父母之年,以及在有限的岁月中,我们还来得及做什么,那么一切都有可能。
第四篇:儒家的孝道问题(推荐)
.简述儒家的孝道
孝道是中国文化之根本,这一根本是由先秦儒家奠定和确立的。“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点明了孝亲在儒家宗教中的重要性。
孝道在理论上的内容
首先,在时间上,表现为永恒性。“。“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宇宙间恒常不变的普遍规则和自然法则,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在空间上,表现为广泛性。“孝”充塞天地,流行四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因而具有超越狭隘地域界限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在主体上,表现为普遍性。先秦儒家认为行孝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无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庶民百姓,皆应对父母祖先尽孝,而上古圣贤名君无一例外都是孝子。总之,在先秦儒家看来,孝道能够塞天地,横四海,亘古今,通圣凡,能够彻粗精,兼体用,合内外,无所不至,贯通一切。
“孝”在实践上的表现
先秦儒家把“孝”作为诸德之本,百行之首,教化之源,要求用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应该围绕孝道展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孝”处于根本地位,其他道德规范都是围绕“孝”而展开的,而在实践中,儒家也要求其他道德规范应该从“孝”出发,为“孝”服务。在儒家孝道体系中,以仁来推展孝,即在“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就称得上“仁”,“仁”是“孝”的扩展延伸。在先秦儒家看来,相对“孝”来说,“仁”才是高尚品质,而“孝”只是底线德性;以义来导制孝,先秦儒家认为“孝”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义,反对因“孝”而废“义”;以礼来规范孝,把孝纳入礼制的范畴,用礼来规范孝,以期确保孝道伦理规范的实行;以敬来提升孝,“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的实质更在于“敬”;以忠来成全孝,“孝”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忠”的身上,通过“忠”的形式加以表现和实现。“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以诚来实现孝,在先秦儒家看来,子女行孝来不得半点虚假;以法来保证孝,极为重视孝道政治作用和社会功能的先秦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将“不孝”列入“五刑”之最罪,为常赦所不免的思想而继续加以倡导和发展,把道德抬升到法律的思想和行为。
在具体实践上,儒家讲求“通权达变”。先秦儒家高扬中庸之道的为人处世原则,但并不是委曲求全和折中调和,而是要求适度而中,虽然极为重视和推崇孝道伦理,强调孝道的教化功能和社会功用,但并不赞成某些过分的,违背常理常情的举动,主张因事制礼。荀子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恭敬,但同时要求子女不能盲目屈从,而应该做到“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明晓权变、灵活机敏。孝在儒家孝道中的地位 儒家孝道认为,“孝”是诸德之本,教化之源。“只有首先做到了“孝”,才有资格谈到其他道德品质,离开孝德来谈其他道德规范都是空言扯谈。“孝”在儒家看来又为“仁”之本,“仁”在儒家思想学说体系中统摄其他一切道德规范,因此,“孝”也是其他道德范畴的本根,它们也都应该围绕“孝”而来展开。从总体上可以说,儒家的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源和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和根本。2.简述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虽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
“内圣” 是指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人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立己,达己是基础,立人,达人是归宿。
孔子的“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讲道德,也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三大纲领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3.儒学在当代的意义
儒学信仰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曾长期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巨大成就,使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即便在今天,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有许多突出价值,它的人本主义思想、内圣外王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 的进取精神。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善于改变的人,他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绝不愚顽不化。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自强不息,教育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能屈服于命运的坎坷;与时俱进,则告诉我们要不断吸纳新事物,学习新本领,而不能拘泥现成,畏惧不前。
还有就是天人和谐。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这与当今的科学发展观有许多共同点。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也随之日趋严重,天人和谐的思想,启示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在尊重自然界的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如此才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和谐。另外,儒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方面,儒学有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等等,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这些优秀的思想见解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在经济方面,儒家主张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认为经营者应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在政治文化方面,儒学主张仁爱的精神,认为各个国家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并在此基础上互帮互助。当今世界,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或许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但是,却带来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人的异化和对人终极关怀的缺乏等等,因此,对现代化模式的重新解释和对儒家文化的重新定位,是很有必要的。而当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面临危机时,需要维持一定的发展速度,需要现代化的机制达到良性的运转,这时,儒家文化的整合价值就能发挥作用。西方物质文化的缺限在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可以得到补充。
综上所述,儒学在当代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应成为未来文化价值取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怀着包容、扬弃的态度对待儒学,让它为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新文化的形成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
第五篇:论语导读——期末作业——孝道
论语思想精髓——孝
论语—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之精髓—孝道
一、【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
【1—13】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 5】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 7】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2—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4·18】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二、【什么是孝?】【如何才能做到孝?】
《论语》中孝的内容可概括为善终追远、善事父母和师生之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仰幕。孝本身产生于血缘关 系,那么,应如何来尽孝呢? 《论语》提示我们:首先就是赡养和尊敬父母。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也就是说尽孝道,首先得赡养父母,但这远远不够,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其次,奉养要承父母之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始终如一,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如果真要出远门,一定要讲清去处,安顿好父母。
再次,尽孝道不可违礼,态度要谦和。盂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人,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讲究方法,希望他们接受,但叉不可违礼。
最后,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上两句要求人们按古代礼制尽孝道,不改变父辈生前奉行的准则。继承其事业或完成其遗愿。这个可以扩展到更久远的祖先,善终追远,秉承先辈们的例行方式。
以上主要是孔子的孝道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践履、倡导。在当时来讲,它对于—————————里仁 明德—————————
论语思想精髓——孝
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淳化民风,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巩固正常的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繁荣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儒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孝的观点带有封建色彩、宗法等级色彩和政治色彩。它强调敬祖孝父,后逐渐扩展到政治和国家治理方面,具体表现为“孝治”,提倡忠君报国。封建统治者把“孝”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基本标准,并充分利用御用文人及各派思想把孝逐渐扩大到愚忠,把老百姓禁锢在伦理、纲常的桎梏当中,麻醉和欺骗人们,扼杀了个性、自由,“培养”了一些人的奴性,影响了中国人的人格特质,这对人性与教育的发展都是一个束缚。故我们要全面地、带科学性地看待孔子的思想,而孔子孝思想最主要体现在《论语》这本书中。
在《论语》中共收录了“孝”字19次,而这19个孝字又可以分为两种思想:一是无违,无违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和无选择的顺从,而是指不违背礼节、有主见的服从。二是孝养。孝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养,更包括在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慰籍。
【无违】要尽孝就要无违。无违,就是不要违背,也是坚守孝敬之心、常怀感恩之情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无违的内容很丰富。
其一是不要违背孝敬父母的礼节。当时,一个叫盂懿子的鲁国大夫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简单地回答“无违”。什么是无违呢?孔子对其学生樊迟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敬父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与父母一起吃饭。父母要坐在主人的位置,这就是一种礼节;父母生日这一天,尽管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但也要摆寿宴,喝寿酒,吃寿面,这也是一种礼节;清明祭祖,又是一种礼节,等等。这些风俗习惯和礼节实际上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载体,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是不孝。
其二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2]这段话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表现得很好。父母不在的时候,子女还是表现得很好,而且连续保持三年以上。为什么要强调三年呢?因为能保持三年。也就能保持终身。二是说当着父母的面,子女表现得很好;背着父母,也一样表现得很好。子女能在这两个层面都做好了。就是孝顺的,就是孝子。孔子十分看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他不仅在《学而第一》篇论述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一思想,而且在《里仁第四》篇重申了这一思想。
其三是正确对待父母的过失。孔子强调孝敬父母,但并不否认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全对”。对于这样的父母,孔子认为,可以温和地劝导,但还是要无违。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3]孝敬父母,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他们若不听从,仍当恭敬,不可冒犯;内心忧虑,却不怨恨;即使提不同意见.也要有个限度。
孔子的“无违”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譬如,“无违”中说到父母有错,听不进规劝,做子女的还是要“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可能是以亲情掩盖了是非对错题,不能不给予慎重对待。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也不一定利于好儿女志在四方,造福他—————————里仁 明德—————————
论语思想精髓——孝
乡。因此,要对孔子的孝道思想辩证地加以分析和改造,取其精华,使之成为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
【孝养】做子女的。怎样才算对父母尽了孝道呢?也就是说,怎样才算坚守孝敬之心,常怀感恩之情呢?
尽孝以敬。在孔子看来,尽孝,坚守孝道,首先要敬。就是要从内心里敬重父母,敬仰父母,敬畏父母。为什么要敬呢? 因为对于一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敬重父母。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敬重生命。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人们无论怎样敬重之都不为过。敬重父母还含有敬重劳动的含义。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花费的心思和做出的操劳都是难以计量和予以报答的。按照唯物史观,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在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社会发展史上,怎样评价劳动的作用也不过份。为此,孔子认为,孝是子女对父母带有浓烈情感的养。这种情感就是敬重、敬仰、敬畏。没有敬,就没有孝。如前所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个人即使赡养了父母。如果没有敬重、敬仰、敬畏父母的情感,这与养一只狗、养一匹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只能算养,不能算孝。
尽孝不怨。孔子认为,孝的第一层含义是内在的。是心理和情感问题,这就是要敬。第二层含义则是外在的,是态度问题,要表现在脸面上。所以当孔子的学生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色难”。孔子告诉我们。子女在赡养父母上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永远没有怨言,很困难。色难,可以从许多人的人生经历中加以体认。应该说,我们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是愿意真心孝敬父母的,特别是一些从农村经过考大学或其他途径奋斗进入城市的人,更是想好好地孝敬父母。他们把农村的父母接到城里,想尽点做儿女的孝心,让操劳一生的父母享享清福。而且开始时都做得很好,表现在尽量不让父母做家务事,尽量抽出一点时间与父母聊聊天。但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在态度上就会表现出不耐烦,不能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甚至还有怨言。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譬如。父母可能还是以农村习惯对待城里的生活,以给予子女小时候的态度对待长大的子女,这就和子女的生活产生了矛盾。又如,父母的年纪大了,动作不利索了,妈妈还变得啰嗦了。这可能使子女感到不适应。再如,父母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经常要陪着他们上医院,一陪就是大半天,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工作、休息;如果父母久病住院,对子女影响就更大了。所以民间有“久病无孝子”的俗语。然而,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应该的。他认为,无论何种原因,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儿女都应该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没有怨言,否则就不能算尽孝,不能算坚守孝道。他反问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4]。父母有事,子女帮助做;子女有酒食,父母先吃,就算尽孝了吗?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伴随着和颜悦色,没有怨言,这才算尽孝。
三、【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孝?——孝的当代价值】
儒家孝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浮华,人世的变迁,直到新的世纪,孔子孝论对当代人类社会有着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旧的道德规范和日益更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突出。孔子“孝”文化的“重根源、主入世”的精神,对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溯祖归宗和凝聚性的作用。从家庭道德建设和个人修身养性看,现代中国正面临着家庭失—————————里仁 明德—————————
论语思想精髓——孝
和、老人失养、个人道德失落的危机。孔子“孝”论力倡家庭和睦,个人安身立命道德自律的人文关怀,对现代人的家庭建设和个体的心灵精神家园的落定,是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启示和裨益的。
今天我们进入到了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比较先进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发了极大的变化。在“去除糟粕,吸取精华”的指导方针下,建设新孝道和新孝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孝道对于维护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独特的作用
家庭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单位,父母不仅给予子女的生命,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亲子之情、亲亲之情成为人类最自然的心理情感。父母对子女的生育、抚养、照顾、爱怜、培养、情深意重,使子女难以忘怀。孝敬父母、报答父母,是人们最基本道德情感和道德准则。不管在何时何地,基于家庭而产生的血肉联系和感情基础是永远割不断的。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子女孝敬父母晚辈尊敬长辈,赡养、爱护、照顾老人,使老人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其普遍的社会意义。虽然传统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加,在当今的父母中日渐淡薄,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物质报答的期望也在下降。但是只要加强教导,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子女为了使父母获得适当的物质回报和精神慰籍。子女必须好好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如果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又如何让他充满高昂的爱国热情。”因此”自古忠臣出孝子”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繁荣才能国家富强。
二 孝道对于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如此迅速,但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单单依靠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远远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几千年现成的传统模式,且中国的老年人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还比较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要物质上的扶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
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实现上述孝道和孝文化的作用,就必须对传统的孝道和孝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改造。我们不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也不能把古人的话当成是圣旨。封建孝道是在其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其落后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选择性的继承。弃其糟粕、吸取精华。结合时代的特征,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我们要建立的新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的生活方式,体现民主、科学、人道的新型的伦理道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孝道,应该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精神,有其自身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
—————————里仁 明德—————————
论语思想精髓——孝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孝道主要通过道德教育、教导、舆论鼓励和批判,启发人民的自觉实践。但是他也必须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孝道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明确的规范。
综上所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倡导。孝道文化的内涵,在伴随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何特定的外延,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以至于对后来中国两千年社会历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华文明能够几千年绵延不绝,与中国家庭的超强稳定性和巨大凝聚力是密不可分的,而传统道德在这方面是功不可没的。我们面对身后的孝文化传统,不应该妄自菲薄,而应该增强自信心,以自豪的情感,博大的胸怀,扬弃传统,综合创新,凝结出新时代的孝文化成果。
四、【结语】
“孝”的观念起源于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它衍生的丰富的内容也适应并且巩固这种形态的社会。要认识孝的思想来源,只能回到其产生的环境中去。而在中国历史中,一种理论从思想家头脑中的纯理论到现实操作中体现出来的思想,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孝”在孔子的描述之中是何等的温情脉脉,但是一旦诉诸行动,特别是在现实化、世俗化中渗入权力因素,甚至是国家权力积极推动其世俗化的进行,它便异化为一种对权力者有利的理论。
今天,我们面对社会的急遽转型,要探讨整个传统文化是否适应现代社会并且要以什么样的姿态适应现代社会,我认为首先必须检讨传统观念赖以建立的社会环境。只有先解释了那些观念的历史来源,才能考察它们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
经典是深刻的。但是理解社会比理解经典更重要。看到社会变迁对儿女与父母关系的影响,看到由于社会疏离现象的加剧导致的“孝道”衰减,我们不能只想到说服教育,而应当从源头,从内心深处闹革命。中华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它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进而凝聚为社会、国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孝心”在很多时候是人们心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教育当然很重要,如果孩子们耳濡目染都是和谐,自然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准才能有质的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早日建成和谐社会。
—————————里仁 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