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发学习兴趣课题研究总结
激发学习兴趣课题研究总结
黄玉柳2012、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 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更贴切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改变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 使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更融于生活,引领学生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 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 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达到有效课堂甚至 高效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总结,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三、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四、尊重个体差异,加强实践操作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五、作业批改,引入评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单纯的 “√”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这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看你的字真是一种享受,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老师相信你能把字写工整,加油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有进步时,我就会在作业的评语中这样写到:“你进步了,孩子.”“继续努力吧,孩子.”并在旁边画上一个笑脸.或写到:“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如果他再进步了,我就会写到:“好样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高兴!”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第二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研究计划(定稿)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综合学科的兴趣》课题
研
究
计
划
长顺罗湖希望小学综合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环节是抓好课堂教学;良好的课堂氛围又是成功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对它做一些尝试性、探索性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课题的提出
确立这一研究课题,首先是因为综合组学科的不统一,所任班级较多,对比性强;其次是由于这一课题易操作,每周、每天、甚至每节课我都可以做个有心人,进行必要的观察、记录和研究;通过实践与研究,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营造快乐的课堂生活,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研究的对象
小学一类学校一至六年级
三、研究的内容
激发学生对小学综合学科(英语、音乐、美术、科学、体育)的学习兴趣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有效课堂管理的操作策略。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例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行动研究法;即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筛选实际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把学习和研究得到的有关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探索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2、文献法:对课题的定位、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检索,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分析,对自己的研究提出准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研究。
3、个案法:通过学生个案进行分析,从中归纳提炼出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个案法是本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要求教师通过大量的个案来提炼和检验效果。
4、调查法:可在研究的前、中、后期对课题相关问题进行口头或问卷调查,并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及数据统计,以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
5、经验总结法: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资料的汇总,交流研究心得,以论文、汇报、互动等多种方法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1、9—10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做好思想发动工作,采取各种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培训。针对课题研究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认识本课题的价值,研讨、制定开展活动的方案,组织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2011.11—2012.5课题研究的实验阶段
1、走进课堂,有意识地对课题进行尝试性课堂教学。
2、积累一批有探讨价值的个案,探究原因。
3、初步形成一些激发学习兴趣的措施及方法。
4、各学科形成至少两个有借鉴意义的个案,并编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秀案例》。
第三阶段:2012.6—2012.7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题总结。
(2)编辑展示研究成果集。(3)上汇报课。
第四阶段:2012.9—2012.12 研究的推广阶段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交流推广。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朱玉贵 陈明华
学科组长:颜冬梅(英语)张文柱(美术)张新国(科学)
吴宪斌(音乐)陈明华(体育)
成 员:王国芬 郭 芳 柏玉秀 杨兴忠 罗 勇 王明华
彭 飞
各学科组长负责拟写好本学科在总课题下的子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各阶段资料,其他成员必须配合学科组长积极探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幸福小学 王秀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有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下面结
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首先,要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探索知识、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更有利于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和主动求知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刺激,激起学生积极思维,让他们产生从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
技能的欲望。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反之则亦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程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懂得学到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不仅会学,而且乐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是以“爱”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我们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以关爱,就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我们要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最大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会学”、“我乐学”,从而大大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1
年9月20日
第三篇:游戏体育激发学习体育兴趣课题研究计划[定稿]
游戏体育激发学习体育兴趣课题研究计划
体育游戏是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具有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等积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的内容和任务及其结构特点,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技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穿插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游戏可以在准备活动中、基本内容中或整理活动中合理运用。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特别在中学的体育游戏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问题的分析
1、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社会、家长、对体育课不重视,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体育兴趣不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体育课堂气氛不浓,学生的心理问题凸现,甚至出现怕上体育课的现象。
2、改变体育课堂中课的内容单一,教师无法有效指导,导致学生不会有效学习的弊端,彻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
3、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纠正学生上体育课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健康水平。
4、正确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率,提高自主、科学锻炼身体和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5、通过小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研究,探讨学生上体育课的心理变化。
二、研究目的和目标
1、研究目的:在“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我校《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研究》的探讨,探究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游戏,培养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游戏了解自我能力、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增进健康,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培养自立、自信、自律、自强的个性、乐观向上和进取心、发挥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研究目标:探究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探究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方法;探究中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后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变化;探究小学体育游戏化的魅力;探究学生从游戏体育中愉悦身心;探究中学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应用。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其中五年级(1)、(2)班为对照班,六年级年级为实验班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
(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实验的文献资料。
(3)实验对比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新课标理念和体育游戏化的课程教学手段,检验两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情况。
(4)教学检验法:运用体育新课标理念进行中学体育游戏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检验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教学组织方法。
(5)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实验对比和教学检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6)分析比较法:对实验得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课题实验的基本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申报阶段(2015年3月)
搜索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确定研究课题,确立课题组负责人和实验教师,撰写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建立实验课题:《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研究》。
3、组建课题组,培训课题组教师。首先培训《纲要》、《课标》和小学体育新教材;其次培训课题研究内容、方法、过程等。
4、有效通过对学生问卷、座谈、课堂观察等,了解学生对游戏体育课的认识。教学总体思路是:
学生发展需要的研究——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标的研究——教学内容选择的研究——体育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体育课评价方式的研究
5、定期举办课题研讨会和总结会,反思教学行为,进一步论证课题实施方案的实效性、可行性、价值性。
6、实践、反思、修正、总结实效教学的指导策略和方法,整理相关课题研究材料。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本阶段主要是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提炼,形成形式丰富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论文集、教案集、个案分析等。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第四篇: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
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与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画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我不愿画这个,我想画自己想画的,这个我画不好„„面对孩子们无奈的表情,听着孩子们那童真却又带有一丝埋怨的唠叨,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束缚太多,以至使他们怨声载道。比如: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鸟,孩子们就必须画鸟,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鱼,孩子们就必须画鱼„„而在现实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欢画鸟或画鱼。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的酝酿,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个班级画册,让孩子们冲破教材的束缚,画你想画的,表现你所想的,用绘画表达你的心声,用画笔捕捉你喜欢的瞬间!我想这一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也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绘画热情,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学生的绘画能力!(这一活动我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理论依据
兴趣先导原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效率比吗啡还要高出500倍。英国吉伯特•哈特教授说过:如果你教的班级有30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一起费力地向知识的山峰攀登,这时你若能合理地给他们一些享受,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好几倍。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记忆、理解、创造等方面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这个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事实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的时间不长,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乐趣虽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它还不足以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终身,故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以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据了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随之降低,而且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愿受任何束缚,他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想通过创办班级画册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是点火牵线人。唤起蕴藏在他们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们从懵懂中清醒。美术教师的第一步应该在“唤起”上做文章。唤起即诱导,“诱导”二字开始阶段“诱”最重要。应该承认“美术”二字最大的诱惑力在“美”,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的画幅展示给学生,然后再演示美的画幅的诞生过程,就会唤起学生心灵对美的追求。
2、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期间的孩子们喜欢画画的占99%,到了小学高年级对美术学习有兴趣的不足75%,而到了中学对美术有兴趣的不足50%,美术爱好的下降是来自文化课的压力。虽然文化课成绩是重要的,但要建立、宣传、用实践证明这样一个观念:学好美术并不耽误文化课。学好美术是与提高学习、认知世界的能力,是与文化课相辅相成的。
3、让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持续增高更重要,这便在于加强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美术实践。黑板报,墙报,展览,作品评选,对校外的公益宣传等,都能激励学生们拿起画笔为社会做事为世界添美。
4、创办班级画册,画自己想画的,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心声,写绘画日记。我想这一活动一定会大大的激发起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了解目前学生美术问题的现状。通过分析进行调研。
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 运用这一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4、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认识。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15日—2015年4月15日)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
2、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
(二)实施阶段:(2015年4月15日---2015年11月15日)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4、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其他年级实验。
(三)总结阶段:(2015年11月15日---2015年12月15日)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构成
1、每班创办一本精美的画册。
2、写好教学随笔,反思自己在课题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3、课题结题报告。
第五篇:《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研究》
《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西街学校 蔡爱芬
一、课题名称
《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可是,我们现在的学校设备限制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只有一架电子琴和一台录音机,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单调、枯燥。新课程理念之下,我们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时髦而刻意地模仿“慢、吵、乱”的所谓的“新”课堂模式,我们所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由此可见,新课堂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了教学最基本的要件。在这种形式下,我提出了本课题。
在教学中,研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的方法,通过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寻找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在进行这一选题之前,先翻阅了部分刊物和查阅了相关的教育网站,应该说在这一选题研究方面,很多人士的立场、观点都不尽相同。主要参考文献:近期主要翻阅的相关书籍和文章有:
《动·趣·乐——小学高年级音乐创新教学尝试》 无锡市广勤路中心小学万爱薇
《引发学生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最佳手段》 邢玉荣 94年“中南六省音乐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兴趣三步曲》 杜媛梅 湖南省常德市工农小学《中国音乐教育》 1999年第2期P18—20 《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新浪亲子中心 《育儿生活·家庭教育》 2005年8月19日
《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音乐幼儿园黄莉莉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心理学》 伍棠棣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第3版 《探究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刘岳荣 《用生活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 《亲子》 徐洪进 2003年4月15日
近5年的《幼儿教育》杂志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包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思路、结构等)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的课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上的学习,如孩子们聆听音乐时必须做到静听;唱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而我们音乐追求的音乐性,也是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音乐学习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所以,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唱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唱歌教学应重视唱歌兴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让音乐与兴趣在教学中一同插上翅膀,使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课上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二)、实践意义
音乐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进行识谱教学了,目的是通过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初步培养学生能用视唱法独立视唱新歌。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针对小学生来说要用一些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对学习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校的基础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健康的校园音乐氛围能给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场所,也能给学生一个美的世界。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总会感到有种富有生命的、奋发向上的东西,不断撞击着心灵,使之兴奋、感动,使之不由自主地要将体会到的美给表达出来。在此,学生的创造性,善于进取,勇于奋进等品质都得到了培养。
(二)管理者的素养
音乐教育是爱的教育,研究者热爱学生,把爱渗透在音乐教育实践工作的全过程中,对学生既温柔体贴又不失严格要求,既宽容理解又不失原则,既关注学习又关心生活,时刻想着学生需要从音乐课堂上或课外活动中得到什么,需要从老师身上得到什么。牢记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六、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中国的教育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曾得到过国外教育界人士的赞赏和认可。但就我个人的理解,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在赞赏中国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做得扎实。但就艺术教育而言,中国的艺术教育尚有自己的缺憾。很多时候,人们会将艺术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方式联系在一起,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育,而忽略了被教育主体的切身感受。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与美术课统称为艺术课,很多教育界的人士对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历来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但就运用到每一具体的学科、年龄层次等方面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有所区别的。作为小学音乐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设想将自己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在如何实施和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这一论题进行明确和透彻的阐释。希望能与各位教育界的同仁进行交流和阐释。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没有将这一论题进行更细致的年龄段的划分,是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虽有很大的变化,但就年龄而言,仍属于童趣无限的阶段。因此,没有做更详细的划分。从设计这个方案的初衷来考虑是辐射到整个小学阶段的。
七、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研究目标】
音乐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成为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不抓美育教育就不是完全的教育,不向学生实施艺术熏陶就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现有各种条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使音乐老师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更好地在另一个侧面提高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从而让音乐老师为师生都喜欢的“音乐课”,成为能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育教育课程。【研究内容】
本课题围绕兴趣这一中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音乐教育与兴趣培养的基本问题研究
音乐教育渗透美育的研究
唱歌教学与兴趣培养的研究 【过程】
1、准备阶段(2009.5~2009.7):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09.8~2010.3):主要开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课堂教学研究。
3、总结阶段(2010.4~2010.5):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思路,并为下阶段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方法设计】
1、实践法:集体备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律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2、调查法:采用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
3、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学生共同点的学生,进行观察,谈话调查,研究归因,探索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有效对策。
4、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
5、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1、时间保证:课题研究者,长期从事一线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能够确保课题研究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保证高效准确的完成该课题的研究任务。
2、通过网络搜索,整理相关的资料课件,网络成果,学习教程,进行组内研讨,交流提高。
3、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类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多与外界加强协作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素质与研究水平。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设备,创设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5、经费保证:学校负责投入足额资金,努力为本课题提供设备、设施、资料以及提供外出学习,进行交流的物质条件。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的研究报告
2、专题论文
3、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特色方案集
4、课堂教学活动全程资料:备课、说课的活动记录、精品教案;设计思路、课后评价记录;反思笔记
5、个案分析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