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学习心得
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明白这三点,人生才有机会开挂!
你就会将每件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让整个过程毫无卡顿,就算是 让对方事事顺意。
这就是一种能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百里挑一。事儿多想一层,活儿多做一步。
说到底,就是懒,懒得想,懒得做,懒得去改变......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为什么我真心想瘦,却屡屡在减肥失败?”
“为什么我明明只是想查个资料,却没完没了地刷起了朋友圈?”
“为什么我立下了N多flag,到年终的时候却发现又浑浑噩噩什么都没干?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在越变越糟,却还是没办法做出任何改变?”
很多人都曾在信誓旦旦地立下目标与浑浑噩噩地反复收场中,过着一种极度丧的人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放弃自我提升的意愿,也会眼馋别人开挂顺畅的滋润日子,但每次都是,斗志满满地在一个清晨想好了一切,然后在当天的黄昏就能偃旗息鼓地败北。
不要以为,他们不知道问题所在。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不自律的人生有多糟糕。但他们,就是管不住自己。
自律的人不是持续有激情,而是反复在做“对的事”。但开挂的人生本质,却是枯燥而重复的。
正是因为这种琐碎而让人头疼的属性,而击溃了很多人的意志力。
道理是简单而直接的,但执行起来,就像是长夜独行,有人告诉你灯塔的位置,也有人告诉你脚下的公里数,但就是没有人,会一直牵着你,一步步走完全程。
他们就是,不知道如何一步步让自己的执行力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实现,更不知道,目标和现实中,到底要做些什么,才能像别人一样,让梦想照进现实。
生活中,我们总是急于向别人解释,解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生怕别人对自己有误解。
但其实,这种解释是苍白无力的。
多做事少说话,减少不必要的废话,虽然有时不被别人所了解
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在生活中,精辟的简介才能收人欢迎,泛泛空谈则招人生厌!正确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
懂你的不需要解释,而不懂你的人也不会相信你的任何解释。很多时候,解释也是需要成本的。与其无谓地浪费时间,倒不如专心去做自己认定的事情。
我们总是抱怨机遇,可是机遇不就像天平吗?谁多做一点就偏向谁。很多人总说,这主意我怎么没想到?那是因为你总不去想; 又有人说,这个主意我早就想到了。可你为什么不去做?
第二篇:曾国藩-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国藩的半部家书,也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纵观曾国藩一生经历,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农家子弟出身,最终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还让子子孙孙都能获福。
这个人就是曾国藩。毛泽东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国藩的半部家书,也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纵观曾国藩一生经历,曾国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体现在这九个字里: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1事不拖: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说: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
庸人败于懒惰,天才却输于狂傲。李自成勇猛有才略,起义称王,却因胜利滋生骄傲,最终惨败。
曾国藩在军中时,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
“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他还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曾国藩还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2话不多: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嘴茬子厉害未必是好事,留起一些话,也是一种境界。
说话需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把自己置于进不可攻,退不可收的境地,一个剑拔弩张、喋喋不休的人,往往是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的人。
曾国藩说: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禁大言以务实。
在生活中,精辟的、有价值的见解才能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招人生厌。曾国藩的“戒多言”源于一件小事,当时他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结果引起郑小珊反感,拂袖而去。
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错。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总结这三点,曾国藩说自己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连《礼记》里说的“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的道理都参不透,连语言这一关都过不了,还能成什么大事呢?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俗话说,“祸从口出”,立身之事,最忌的就是轻浮和自满,从而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或者为了自我夸耀而撒谎吹牛。因为这样一来可能会给自己招致灾祸,而来也会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的人,最终都难成大事。
3人不作:有智者,方圆有度
不作,就是要把握好“度”。曾国藩家训中有一言,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此举可谓福不可受尽也。
在为人处世中,事事断然不可冒进直击,当拿捏有度。
纵观历史,不乏才华横溢者因“作”而遭贬谪、丢命,比如水浒里面:牛二面对杨志,喊你来砍我啊!结果是一刀毙命!或许,有时一味的直与进看似一种忠贞、一种激昂,但如能审时度势,掂量片刻,就会发现,某些场合下,与其相对的软与退也不失为另一番智慧。
韩信的胯下之辱,苏武的茹毛饮血,是在掂量完小辱与大节后的以退为进;东方朔的机智幽默,春秋晏子的巧言诙谐,是在掂量完直言与婉言后的迂回才能,而魏徵的刚毅纳谏,狄仁杰的清廉直抒,则是在掂量完君心与民意后的激进慷慨。
无论是以退为进、迂回婉转还是激进慷慨,用对时,则为良方,用错时,都是足以致命的武器,而其中平衡的度,则着实需要用者亲自掂量才可拿捏得当。
李密庵在《半半歌》中曾言:“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酒至微醺,花开半朵,是恰到好处的趣味,道破了人生交际处世的真谛。林语堂先生亦评此诗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第三篇: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当诚信人学生倡议书
《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当诚信人》倡议书----滕州市姜屯镇大彦小学6.1中队秦子豪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底线。孔子以诚信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李白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认为诚实比高山还有分量;“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都说明诚信的重要。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我们若想自己的生命充满花香,那么就应该诚信讲话、诚信做事、当一个诚信人。
古时候,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这是一种欺骗的行为。孟信于是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的病牛。因为诚实,普通人孟信令人肃然起敬,终至青史留名。
在我们的生活中,诚信留名者无处不在,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千千万万的英雄楷模就是如此。他们对工作满腔热情、对人民诚实守信,对社会无私奉献,策马扬鞭自奋蹄,甘洒热血写春秋!没有诚信,何来的尊严,一个人若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具备诚信的品质,才能融入群体,屹立社会。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人、处处、时时都离不开诚信。树道德之新风,立诚信之根本,是我们每一个同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学们,诚信是生命中最基本的一抹色彩,是一个人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学习有了诚信,才会不断进步;心灵有了诚信,才会更加和谐;人生有了诚信,才会更加踏实。
让诚信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之中,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同学们,行动起来。
第四篇:好 人 好 事
好 人 好 事
有一种力量是来自爱,有一种感动是来自爱,有一种冲动是来自爱。爱是无边的力量,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有一股冲动。
过年了,我们的大阿姨家做客时,我们做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我和姐姐向妈妈们要了20元钱,去买东西。我们手拉手在步行街上,有说有笑。即使是下着倾盆大雨,也毫不吹走我们的高兴。那是在一阵风吹来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有一只红红的箱子。咦?那是什么?我便问姐姐,姐姐说:“这是捐款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们,上面没有写明,但是一看就知道了。”我们继续往前走,但我在沉思,怎么办?是捐还是不捐?捐了就不能买东西了,但是这钱我不吃给灾区的小朋友吃那也可以呀!如果捐了,又有什么好处呢?嗯……对了!我捐!我不要什么好处,只要献出一份爱,世间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想到这里,我下定了决心。我连忙拉着姐姐的手,向捐款箱跑去,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我和姐姐把这用来买东西的钱捐了上去。就在这是,一个阿姨拿着一本翻开了的本子,本子上没有一点字迹,我连忙摇了摇手,拉着姐姐回家了。姐姐路上直说我懂事了,大了一岁,懂事了很多。我心里美滋滋的,的确,我长大了!帮助人的感觉真好,我没有不开心,反而比吃了东西更甜,更会心!
有什么不开心呢?有什么不甘心呢?有什么不称心呢?又有什么不令人开心呢?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快乐的,一切都是轻松的。做一件好事,积一份德。做一件好事,开心一次。做一件好事,难忘一生!
第五篇:好 人 好 事
好 人 好 事
愿好人一生平安,这句发自内心的祝愿是出自一位常年在外从事押运工作的一位押运员的真实的内心独白,简简单单的一句愿好人一生平安,又何尝不是对世间真善美的一种写照,5月26日,49027次列车驶进西安西站,货检四班货检员王德林与对检在对其预检完毕等车停稳进行逐车认真地检查时,发现机后第XX至XX的一组液化气的一位押运人员脸色苍白在该押运的车辆下呕吐不止,随即上前问明情况,才知这名押运员是由于天气的高温导致押运室蒸笼似的,出现了中暑的现象,货检员王德林同志吩咐其在原地休息一下通通风,缓解一下,又同时告诫该押运人注意安全、不要乱跑,当认真地检查完该列时,押运人那痛苦的神情又浮现在货检员王德林的眼前,他回到商检办公场所放下包,立即向货检值班员崔根全同志说明情况,货检值班员崔根全同志说,唉、出门在外的不容易,随即从货检的小药箱里取出了一盒藿香正气水和风油精,货检员王德林同志端起自己晾好的一大缸子凉茶,一同前往该押运人处,让其服用了两只藿香正气水,并将其风油精涂抹于患者的太阳穴处,同时将凉茶让其缓缓饮下,此时再看这位押运人时,汗水和泪水已交织在一起,已分不清那是泪水、那是汗水。
该押运人不无感慨地说:我干押运工作也有十几个年头了,让我在你们西安西站尤其是你们西站的货检、真正的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深深地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在这无法用语言表
白,只能从心里祝愿西安西站货检的兄弟好人一生平安。
此时空洞的口号和溢美之词在这一声“好人一生平安”都显得那么苍白,作为我们四班的货检,在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检好每一辆车的同时,日常的工作中好人好事也是层出不穷,无私奉献早已蔚然成风,进一步弘扬做好人好事的良好风尚,这不仅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造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人人做好人好事的良好氛围。
什么叫和谐,这就叫和谐……
张沈平